商鞅變法使秦國不重禮樂仁義是精神上的倒退?

看到一篇文章以現代思想觀念來看當時秦國變法後,引用賈誼等描述說「...婆婆用兒媳的水瓢,兒媳就說些很難聽的話。簡直是禽獸不如了。」等話。完全忽視商鞅變法對人類社會進步的貢獻。忽視禮教仁義就說精神倒退?


這個思路,易中天也在在他的書里採用了。只能說,用現在人的眼光看歷史,當然會覺得他們處處愚蠢。。

先是說秦朝的變法是一種精神上的衰退。然後說中國幾千年來的都是如何如何。最後推到現在的精神文明建設。真是何其完美。。何其自負。

秦朝的變法是不是精神的倒退。其實沒什麼好說的。是與不是,都是各人看法不同而已。

只是樓主下面的推導太過草率。令人心疼。

商鞅的變法主要是為了讓秦國變強以對付六國。至於人類社會的進步云云。他們當時有這個概念么?用現在的思維硬套過去的政治制度,然後這樣說那樣說,不過是為了出一些嘩眾取寵的小書。樓主啊。不要陷入這種套路之中啊


謝謝邀請

商鞅變法使秦國不重禮樂仁義是精神上的倒退,這句話是對的


按照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衣食足而知榮辱,倉廩實而知禮節」這句話是有道理的,就是說在吃飽喝足之後,人們才講究禮節;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通俗地理解就是:假如一個人同時缺乏食物、安全、愛和尊重,對食物的需求量是最強烈的,其它需要則顯得不那麼重要。此時人的意識幾乎全被飢餓所佔據,所有能量都被用來獲取食物。在這種極端情況下,人生的全部意義就是吃,其它什麼都不重要。只有當人從生理需要的控制下解放出來時,才可能出現更高級的、社會化程度更高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所以,才有「 飽暖思淫慾,饑寒起盜心」的說法

馬克思說過,物質決定意識,就是說在物質匱乏的條件下,是不能談禮節的

換句話說,商鞅變法使秦國重視生產(農業)是對的,有了一定的物質基礎,才能談得上禮樂仁義

但是,商鞅變法使秦國不重禮樂仁義是精神上的倒退,這句話也是對的,一個太物質化的社會必然功利,將人類社會變成了赤裸裸的叢林法則下的動物世界;沒有人情味,比如現在的中國,對外窮凶極惡一副餓癆像,充滿了侵略性

就如有人評價鄧小平:鄧小平讓人們物質上富裕了,但是人心變壞了一樣,所以,鄧小平後來說「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物質文明,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其實是對以前只抓經濟的補充(實際效果是物質上兩極分化,看見錢,一個個就如看見肉之後眼睛都綠了的餓狼);

鄧小平提出的「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戰略方針,具體包括: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打擊犯罪;一手抓經濟建設,一手抓民主法制;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懲治腐敗;一手抓物質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這裡的犯罪、腐敗其實就是一切朝錢看帶來的負面作用;也是商鞅忽略禮樂仁義的後果,商鞅不懂得精神文明(禮樂仁義),只能單純地使用嚴刑峻法,導致的惡果就是內部凝聚力差,而秦國的滅亡不就是因為內聚力差引起的嗎?

就是說,秦朝的滅亡很大程度上是商鞅只重視國力而忽略了精神層面導致的


物質是基礎,文化是底蘊。只一味的強調物質而底蘊不足的話,即使獲取了資源也守不住,後勁不足,轉型困難。

感興趣的戳一下這個回答
《你們怎麼看商鞅之死? - 沈雅涵的回答》
商鞅究竟應該如何評判? - 沈雅涵的回答


其實後世對於秦的批駁和攻擊多半是一種道統上的爭論。因為即便秦滅亡了,法家集權的思想卻潛移默化讓後人記下了,因之,稍後世如漢代,漢宣帝就說:「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就算是武帝所謂的「獨尊儒術」也只是「緣示之以儒術」其任用的公孫弘更是「嘗與公卿約議,至上前,皆倍其約以順上旨。」而大儒董仲舒也不得用,又因為言災異以議論政治被呵斥並「不復敢言災異」。可以說,一段時間內,儒家的地位和功用基本是用來修飾集權的,在傳統上作為了社會的「大傳統」卻不能在政治上得到絕對的地位。而儒家思想的形成,卻是很有意思的,胡適的《說儒》與余英時先生的《論天人之際》均指出儒家的形成和史、巫有著一定的聯繫,也正是這種聯繫使之帶有了一種「先知性」 如孔子就曾說過「文王既歿,文不在茲乎」孟子也說過「夫天未欲賓士天下也;如欲賓士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而也正是因為這種先知性讓儒家的政治思想更多的有一種「匡正」的意味,彷彿真的在政道上「捨我其誰」,而繼承了儒家思想文化的儒生們自然同樣要爭道統和政教上的絕對地位,他們也就是在做他們眼中的「攻乎異端,斯害也已」。當然,僅僅是他們眼中,關於他們活動的是與非我們並不能去評判,但我們可以客觀的看待它,將之視為一種合於當時人思想的爭論。

其次我們要說的是,秦國是否有著精神衰退,其實這個問題 《荀子》已經有了解答:「入境,觀其風俗,其百姓朴,其聲樂不流污,其服不挑,甚畏有司而順,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肅然,莫不恭儉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入其國,觀其士大夫,出於其門,入於公門,出於公門,歸於其家,無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黨,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觀其朝廷,其閑聽決百事不留,恬然如無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勝,非幸也,數也。是所見也。故曰:佚而治,約而詳,不煩而功,治之至也。秦類之矣。雖然,則有其諰矣。兼是數具者而盡有之,然而縣之以王者之功名,則倜倜然其不及遠矣。是何也?則其殆無儒邪。」
根據《荀子》中的觀點,秦國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反而達到了「古之政教」,但是因為商鞅禁詩書而多行利,使其國缺少了文化,這是秦國霸業的唯一缺點。這裡必須要指出的一點是「精神衰退」一詞用於古代中國並不妥當,是以一種今人的角度看待古人,而古代人有古代人的思想,未必對文化建設不足「精神」就會有衰退。其國雖然不能比儒家心中古代的「聖王」卻也遠遠超過了「五十笑百」的梁和「以桀伐桀」的齊等。而之所以儒者說秦國的不足是因為儒家的觀念內「人人皆可堯舜」所以「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也就是說應該普及文化,從而形成一種全國人的精神修養並以之時時刻刻糾正著當時的政治。所以對於治國從利還是從義上荀子認為「粹而王,駁而霸,無一焉而亡」但是事實上真正的粹很難做到,不要說秦,歷朝歷代也沒有做到的,今天的社會都遠遠不行。如果因這一點而說秦國的政治是存在問題的,那麼難免有以站在今人的角度看古人的疏漏。況且,秦國的滅亡也與「文化」(指儒家等遊說談說秦國所禁)沒有多大關係。

最後我們要說的是「禮樂文化」的作用,或許因為歷代儒生一直在過分強調「禮樂文化」使古人對其能產生的功效進行強化,但是,在今天的我們眼中,「禮樂文化」的作用好像又有點弱化了,今天的我們認為禮樂文化和儒者是一些不切實際的東西或者說是不能產生直接收益的追求,可是,禮樂文化背後所隱藏的其實就是「仁義」【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關於仁義道德,就是一種不讓人違背內心之所安的修養,在這種內在修養之下,人所行的每一件事都是「理想的」或者說是「高遠的」【自己眼中】這是中國每一個理想主義者必須有的素質,而理想主義者也是社會中不能缺少的,因為他們可以用自己的精神意氣去中和時代的「現實」,用博愛的精神去稀釋這「現實」產生的痛苦,也即所謂「在朝則美政,在鄉則美俗。」


其實我的觀點恰好是商鞅變法推動了精神的進步。
我始終認為看歷史不能用現代人的眼光去看,想要知道歷史事件發生的真正意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把自己放在當時的背景下來看。
商鞅變法時禮樂仁義並非為每個國家所認同,它僅僅是儒家一派的相應觀點,亦談不上主流思想。那個時代的人們會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流派加以深思,就好比韓非子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徒弟,可是荀子是儒家而韓非子和李斯是法家一樣。
那個時代中每個國家都尋找的能讓國家強大進而一統六國的方法。秦國之外的國家亦使用過法家思想實施變法。
商鞅變法不過是在秦國推行了法家思想並取得成功而已。也使得秦國人了解了法家思想,推動了秦國人精神思想的進一步發展。


禮樂仁義能吃?禮樂仁義最大作用也就是一個潤滑劑,你一個汽車光靠潤滑劑能跑起來?人類社會向來就是叢林社會,說到底人類不靠禮樂仁義吃飯,只有真正生產出需要的東西才能活命。一切的禮樂仁義,禮義廉恥,不過是人們生存與當權者合理佔有的手段而已。
窮書生靠講禮樂仁義換碗飯吃,皇親貴族靠講禮樂仁義破滅低下層的反抗慾望。生存,一切為了生存,在這麼命題下,所謂的禮樂仁義毫無意義


如果沒有商鞅的法家思想來主導秦的改革,你認為秦國會最終統一天下嗎


任何社會都是逐利的。商鞅變法後,利是國家獎勵戰功,而不是靠投機獲得。實際上是有利於精神文明建設的,變法沒有改變人逐利的本性,而是改變了人對利來源的思考
當然商鞅的精神文明建設太片面強調利,是不好的,要儒法兼施才對


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活下來再說


小仁義是虛偽的,大仁不仁。說明這個國家很務實啊,何況是戰國!


「...婆婆用兒媳的水瓢,兒媳就說些很難聽的話。
……
這是普遍還是特殊?
我覺得到了孔子的時候,禮樂崩壞已是事實。
飽暖思淫慾,物質生活都沒有得到保障,精神更談不上了。
你說的這個婆媳關係何止是古時候,現在也有不少啊。
沒有變法前的秦國估計禮樂為何物都不是很懂


推薦閱讀:

秦始皇陵為什麼要種上樹?
《資治通鑒》里漢武帝說:文成食馬肝死耳。下面注釋引《儒林傳》說:食肉無食馬肝。吃馬肝真的會死人么?
怎麼解釋「世民跪而吮上乳,號慟久之」?
為什麼原本是古代文化重地的江南地區現在在文化上表現卻如此平平?
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當然還有楚國)被視為蠻夷,而西周不在中原地區卻在關中建都,這豈不自相矛盾?

TAG:法律 | 戰國時期 | 中國古代歷史 | 商鞅 | 法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