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 27 歲才出山,在你眼中他是失敗者嗎?


諸葛亮的岳父娶了荊州最有勢力的家族的女兒,與劉表是連襟。劉表的兒子管諸葛亮叫表姐夫。諸葛亮的親哥哥諸葛瑾和族弟諸葛誕分別在東吳和曹魏身居要職。在後漢舉孝廉的制度下,他想去哪就去哪。他在荊州蹲到27歲,只是一直在守株,等最肥最聽話的兔子而已。
大家不要信他「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這樣的話。這根本就是學霸說他考試前又打了一個晚上遊戲,學渣們千萬不要信。


世界上除了公務員考試,進體制還有選調和直接選聘掛職兩條路啊。27歲公考有點晚了,另外兩條路正合適。人家早早到博士學位,導師善於推銷,畢業論文是荊州的地緣政治。幾個優點疊到一起,一步聘到副局級,幾天就摘掉了無分管調研員的帽子,直接拿到實職。29歲當軍師中郎將,總參謀長准副國級;41歲當丞相,排名第一的政治局常委,正國級。這條路比22歲本科畢業考公務員,30出頭拿個處級領導實職不是強多了?

選調生對研究生實行什麼政策
在考錄計划上,實行計劃單列。在分配上,博士研究生安排到市直部門掛職鍛煉;碩士研究生到縣市區工作。

當時劉備的地盤也就是一個強市(郡)啊

馬平:好讀書 不求甚解
上面這篇文章提到過諸葛亮的快速提升

類似新聞隨便查一下就很多。別以為博士走體制內就慢了,走得好,磨刀不誤砍柴工。
北京高校選拔300博士到區縣掛職所掛職務一般為正處級部門或單位一把手助理


諸葛亮的老丈人叫黃承彥,黃承彥是荊州名士,此外,黃承彥的老婆是荊州牧劉表的大姨子。也就是說,黃承彥跟劉表是連襟。

那麼問題來了,諸葛亮應該管劉表叫什麼呢?

答案是老姨夫。所以,儘管黃氏女貌丑,黃髮,諸葛亮還是娶了。」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承醜女。「這樣的話就是臭屌絲的嫉妒,多少人想擇就能擇到嗎?諸葛亮娶了省委書記的外甥女,還是loser嗎?劉備這種混了大半輩子的老狐狸,為什麼要跑到草廬三顧,你造他想跟荊州名士圈扯上關係有多努力嗎?

在說諸葛亮是loser之前,你問過你老姨夫了嗎?你老姑父知道不?


姜子牙情何以堪?


諸葛亮不是在27歲之前就名揚天下了嗎?這種資本,哪個可以做到!
而且,就憑一句「得卧龍者得天下」,其價值如何?他只是在尋找一個更有前途的機會。


諸葛亮二十多歲才出山,不是因為找不到工作,而是他自己看不上老闆。

面試的時候給大了自己二十歲的天下梟雄講解天下大勢,講的劉備屁都沒有隻會稱「善」,一舉奠定總設計師地位,待遇直接提拔到元老水平,第一份正式工作是促成孫劉聯盟,拯救團隊命運,給歷史改道。

這叫loser?


怎麼說呢,布衣一生躬耕南陽我也不覺得他算失敗者。


並不是,諸葛亮已經取得了當時局勢人力所能取得的最大成就,我寫的專欄文章《那些古人,那些國士之風:鞠躬盡瘁的諸葛亮》,內容如下: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些人,雖過千年,仍然閃耀著熠熠光輝。他們不止才華出眾,在個人品格上也足以為後人楷模,言而有信,知恩圖報,忠以為國,他們被稱作「國士」。對於這些「國士」,以及他們所做的事情,筆者有自己的理解,分享出來給大家看看。由於篇幅所限,所以筆者將之寫成一個系列文章,這是第二篇。


今天要說的這位「國士」是諸葛亮,諸葛亮被當作「智慧」的化身,得益於名著《三國演義》,諸葛亮的事迹在中國幾乎是家喻戶曉。如果我們對諸葛亮的一生進行劃分,可以比較明顯地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躬耕於南陽,和朋友喝酒論詩,笑談天下形勢,第二個階段出山輔佐劉備,最終三分天下,第三個階段接受劉備託孤南征北伐。


本文主要探討這幾個問題:1、諸葛亮對於劉備的幫助有多大?2、為什麼諸葛亮要南征北伐?3、為什麼「隆中對」的戰略規劃沒能完成?


諸葛亮對於劉備的幫助有多大?


看一看劉備在得到諸葛亮之前和之後的命運對比就知道了,在得到諸葛亮之前,劉備事業非常坎坷。早在中平元年(184年),23歲的劉備就已經在剿滅黃巾軍的過程中展露頭腳。初平二年(191年),劉備因為累次建立功勛而升為試守平原縣縣令,後領平原國相。興平二年(195年),將要過世的徐州太守陶謙把徐州讓給了劉備,此後劉備先後丟失徐州和小沛,妻子兩次被擄去,一直到建安十二年(207年),劉備仍然沒有建樹,幾里地,幾個將領,幾千個兵,就已經是劉備的全部家業。


再看看劉備一生之敵的曹操,中平元年(184年),黃巾起義爆發,曹操被拜為騎都尉,受命與皇甫嵩等人合軍進攻潁川的黃巾軍,結果大破黃巾軍,斬首數萬級。中平六年(189年),曹操在陳留老家「散家財,合義兵」,首倡義兵號召天下英雄討伐董卓。初平四年(193年)到建安四年(199年),曹操基本上控制了中原,隨後與控制河北的袁紹大戰於官渡,曹操用火燒掉袁紹軍的糧食,打敗袁紹,到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已經成為最強的勢力,長江以北,函谷關以東都歸曹操所有。

劉備和曹操,差不多開始時間奮鬥,但兩個人的成就差遠了,劉備完全可以說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實事求是地說,曹操是官宦世家,子弟兵眾多,所以起點比劉備要高是肯定的,但劉備也不是沒有過機會,195年,劉備當上徐州太守,天下九州已據有其一,這時候曹操也不過擁有兗州和青州兩州之地,兩個人並沒有量級上面的差距。之後命運之輪開始轉動,從195年到207年,劉備從一州之主變成四處漂泊,越混越差,而曹操則青雲直上,逐漸發展壯大。


那麼,到底是什麼使得早期的劉備比不上曹操?


對於這點,劉備一生之敵曹操給出了答案,曹操評價劉備是這麼說的,「劉備,吾儔也。但得計少晚。」意思是劉備是足以成為我的對手的,可惜他得到出謀劃策的人稍微有點晚,這個出謀劃策的人指的是誰?諸葛亮。


縱觀劉備的生涯,曹操的這個評價是相當中肯的。在用人方面,劉備非常的知人善任,在劉備時代,蜀漢人才濟濟,和劉備去世之後劉禪時代形成鮮明對比。在武力方面,劉備也是一員猛將,單比「匹夫之勇」,劉備可能還要強於曹操。劉備和曹操相比唯一差的其實就是謀略,曹操本身非常擅長謀略,而且還得到了一眾謀臣輔助,如郭嘉、荀彧、荀攸、程昱等,還有後來獲得的奸詐的賈詡。當然,劉備也有自己的優點,在仁德方面劉備比曹操要做得更好,更能得士子民心。


劉備身邊能帶兵打戰的武將眾多,有關羽、張飛、趙雲等人,這都是虎將,加上本身劉備自己也是一名非常彪悍的將領,所以劉備前期並不缺乏將領,缺的是從全局謀劃明確指出要打哪為什麼要打的人,沒有這樣的人那就會瞎打胡打,贏了戰術,輸了戰略,越打越失敗。正是因為不善於謀劃,劉備在前期多次失去發展壯大的機會。劉備自己也深知這一點,當劉備得到徐庶這樣的謀士之後,非常珍惜,待若上賓。這事情被奸詐的曹操知道了,劉備得到頂級謀士了那還得了?於是曹操擒了徐庶的母親,讓徐庶離開了劉備。徐庶走之後,劉備非常地傷心(能不傷心嗎,光明未來沒有了),好在在徐庶的推薦下劉備又找到了諸葛亮。


當劉備找到諸葛亮,補上他唯一的短板之後又怎樣?


建安十三年(208年),劉備聯合孫權,與周瑜率領聯軍大敗曹操於赤壁,又南收荊州四郡。劉備從孫權手中借的荊州江陵(南郡),佔據荊州五郡。建安十九年(214年),雒城被圍近一年才被攻克,劉備乃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共圍成都,勸降劉璋,領益州牧。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取得漢中之戰的勝利,並派遣劉封、孟達等佔領上庸。同年,劉備進位漢中王。


所以,有沒有諸葛亮,是天和地的差別。


為什麼諸葛亮要南征北伐?


在劉備過世後,諸葛亮開始了孤獨而又執著的「南征」和「北伐」,其中「南征」是為「北伐」服務的,「隆中對」中說「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提到要安撫好南邊的少數民族,後來孟獲背叛,諸葛亮不得已征伐孟獲,但仍然「七擒七縱」,目的是要收孟獲的心,以確保南邊能永久安寧。效果也的確如諸葛亮所願,蜀漢在南中安定並獲得大量的資源,並且組建了無當飛軍這支勁旅。經過長期積累,有了北伐的基礎。《三國演義》中說諸葛亮「六出祁山」,其實是不正確的,諸葛亮前後出師北伐五次,真正出兵祁山只有二次(第一次、第四次)。

北伐的過程我們就不提了,北伐最終沒有成功,離「隆中對」中的「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差得很遠。


回到原來的問題,為什麼諸葛亮要北伐?


因為諸葛亮沒有其他的選擇了。


自從曹魏皇帝曹睿同意大臣孫資的建議,對蜀國採取據守要塞,大力恢復魏國實力。諸葛亮已經意識到,如果讓曹魏有時間發展國力,那麼蜀魏兩國之間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一旦等到曹魏國力強大,蜀國只能坐以待斃。只有出蜀,佔領雍州、涼州,一來可以獲得秦川駿馬,組織騎兵、二來作戰之時有迂迴空間,發動大規模作戰、三來可以大大削弱曹魏的騎軍部隊實力。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對於蜀國來說,山峻之險無疑是一道天然的屏障。可是這有相對性!別人攻不進來,但你也殺不出去!用一句話來形容蜀地:「天下大亂,勝天堂、天下一統,死牢房」。天下大亂,佔據蜀地。可以發展自己的經濟,擴充自己的軍隊,意圖天下,進可攻退可守。


但是天下將要一統,那麼蜀地絕對是一個死牢房,因為你自己打不出去。而且險山峻岭不適合大規模作戰。不能大規模作戰,別人傷不了你,你也傷不了別人。兩軍只有僵持,但是你的後方絕對會被活活拖死。最終結局是你無兵源、無財力、無民心只有投降一條路可以走。


這個觀點是易中天先生提出來的,筆者非常贊同。當時蜀國和魏國人口數量差距太大,蜀國人口不足百萬,魏國人口接近五百萬,由於曹操統一北方之後奉行休養生息政策,魏國的人口恢復要比蜀國和吳國要更快。隨著時間推進,蜀國和魏國之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大,北伐成功的可能性越來越渺茫。坐以待斃必死無疑,與其坐等,不如主動進取,或許還有一些成功幾率,諸葛亮出蜀既是為了要完成「隆中對」的戰略規劃,又是形勢所迫,不得不為。


為什麼「隆中對」的戰略規劃沒有實現?


「隆中對」的戰略規劃沒有辦法實現是因為條件無法滿足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天下有變」滿足嗎?不滿足,諸葛亮在世時曹魏政權還很安穩。

「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上將關羽沒有了,荊州沒有了。


「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將軍即劉備也沒有了。


「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關中已經被曹操經營多年,民心又怎會向著蜀漢?


可以說「隆中對」的條件除了「攻打秦川」這個方向外幾乎沒有一條滿足,這又怎麼成功?


「隆中對」的規劃其實很好,分兵兩路,一路直攻曹魏心腹之地許昌,吸引曹魏主力,另一路乘機攻佔關中。(「隆中對」時曹操還沒有佔領關中,但顯然諸葛亮已經預測到曹操不久就會攻佔關中。)


而如果跳出「隆中對」,分析劉備最終沒能復興漢室,不難得到這樣的結論:劉備遇到諸葛亮太晚了。


「隆中對」其實是要模仿漢高祖劉邦獲得天下的路線,滅秦後,項羽讓劉邦入蜀,此後沒多久劉邦勢力便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攻佔關中,繼而出關和項羽爭天下最終成功,最關鍵的一點其實是時機,當時關中分為三秦,章邯、董翳、司馬欣分別佔據一塊,且分封未久,關中老百姓怨恨章邯、董翳、司馬欣投降項羽,所以劉邦和韓信才能很快佔領關中。


到了劉備的時候呢?原本佔領關中的馬騰、馬超勢力已經被曹操消滅,劉備勢力要面對的是一個強大的統一了北方的政權,難度要比劉邦時候超出兩個等級。


筆者認為,如果劉備和諸葛亮的組合能在曹操統一北方之前佔領一州之地,不論是劉表佔據的荊州還是劉焉劉璋父子佔據的益州,都有可能匡扶天下,如果是那樣,那麼劉備就會是第二個劉秀。


這一切的一切早在劉備和諸葛亮遇見的那一刻就已經註定了,想來不免悲嘆。

「國士」當之無愧


諸葛亮一生始終維護漢朝正統,在曹操勢力如日中天的時候他選擇隱居南陽,當帶著區區幾千人馬的先主劉備三顧茅廬懇請諸葛亮出山扶持的時候,諸葛亮答應了,只是因為漢的大義和劉備的誠心。須知那個時候幫助劉備站穩腳跟,挽狂瀾於既倒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可是諸葛亮做到了,最終幫助劉備三分天下,而這已經是人力所能達到的極限。


沒有諸葛亮的「隆中對」,以及之後的披肝瀝膽親身實踐,劉備或許至死還是一個寄人籬下的食客。得一賢士,成其功業,壯哉!雖然最終諸葛亮幫助劉備復興漢室沒有成功,但諸葛亮以一己之力改變了歷史的走向,對漢朝盡忠,對主公盡義,堅持理想,鞠躬盡瘁,至死方休,「國士」之名,當之無愧!


最後,安利一下我的專欄:「南山快評」,一個原創雜文專欄,關注國際局勢和台海關係熱點話題,偶爾涉及歷史或者文化,每天更新內容,歡迎關注。


知乎專欄:南山快評 - 知乎專欄

微信訂閱號:「南山快評」,掃描二維碼關注。


在知乎上的IT等行業的工程師們眼裡, 他可能是個loser。
但是換做其他行業,尤其是行政,法律,管理等領域裡,他27歲就被地方上關係通天的大員看中並委以重任,簡直就是個奇蹟!


怎麼可能是loser,卧龍先生前期一直在做準備,不然以為誰會知道有卧龍先生這個名號的,釣大魚的人需要耐心,況且卧龍先生前期準備工作做得相當完善,隆中對不僅僅需要各項知識完善,更是需要時機資源的掌控,怎麼會是loser呢,反而言之,我覺得卧龍先生做得不能夠再好了,而且亂世之中,你出來的越早對於你來說,風險越大,對比下孔融就知道了,讓了那麼多年 ,最終還是身首異處,不要把早晚當成loser的定義,在亂世,活下來才是贏家


這種沒學歷,沒留學經歷,不是高富帥,沒有白富美,動不動就說「我有一朋友」,腦子裡都是蛤蛤蛤,27歲還沒年薪過百萬,找個工作居然不是世界五百強,也不是自主創業的人,在知乎er眼中絕對是個標準的盧瑟。


你27歲在幹什麼?


諸葛亮還好,畢竟已經很有名氣了,「卧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而且顏很好,身高夠,從這一點看,在知乎er眼中比鳳雛不知強到哪裡去了。在加上身後荊州高知高幹集團的關係網加持,棒棒噠。
真正的loser是以下幾位:
五百年前的朱元璋,25歲之前是社會盲流,擱現在就是火車站打地鋪的主。985?211?留學經歷?呵呵呵。在25歲那一年終於進入了紅巾軍,能填飽肚子了。
一千七百多年前,諸葛亮的老闆劉備。27歲之前還是個練攤的,之前在叔叔的資助下讀完了本三,雖然曾經去重點大學旁聽過盧植的課,但在知乎er那還是打心眼裡看不上的。
再提前四百多年,劉備的「祖宗」劉邦,四十歲了,身無所長。亭長?那會兒人口少,十里的地還沒一生活區人多。這劉邦就是個居委會混飯吃的混混。。。loser。。
也許我在一開始就想錯了,在知乎er心裡,可能中國就不存在什麼盲流,三四線城市練攤的和小混混。。。


我27歲當上省內第二把手,省長得力助手。。。我是不是很失敗,在線問,挺急deq


反對以上答案把諸葛亮描述成一個低調的官二代。
劉備還號稱中山靖王之後呢,發家前不照樣賣草鞋?
史料關於諸葛亮身世的記載不多,而且混亂,但總體而言諸葛亮早年生活在一個顛沛流離的時代。諸葛亮的父親死的早,伯父帶著他投奔了劉表。後來伯父去世,諸葛亮就在南陽種地為生。居住生活的條件應該不是很好,否則劉禹錫寫陋室銘就不用拿南陽諸葛廬當做例子。
雖然他自視甚高,自比於管仲,可是別人都不這麼認為,只有他的朋友徐庶覺得他確實是個人才,並把他推薦給了劉備。剛開始劉備還不是很重視,徐庶說服了劉備,這才有了著名的隆中對。
至於諸葛亮和劉表的關係,也不見得有多親密。諸葛亮就支持了劉表不是很喜歡的長子劉琦,從始至終也沒有給劉表出謀劃策。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開始跑得快不算什麼,其實是看誰跑得遠的。
畢竟有很多人中途退賽了不是。


在某方面他成功了。諸葛亮其實老早就一門心思想跟著劉備幹了。因為大企業家曹阿瞞那邊人才濟濟,去投靠江東孫權集團的話也只能排在他哥哥諸葛瑾之下,而劉備集團是小企業,連個軍師都沒有。豬哥厲害之處就是他想跟劉備混,但沒有主動去面試阿找劉備之類的,反而是讓劉備三次去請他,比龐統更加會自我包裝。如果主動去問劉備要不要豬哥,劉備就可能就不會太珍惜,因為得到沒有花什麼功夫。男女戀愛中也是,越難追到的女人更加讓男人珍惜,因為怕失去。
水鏡先生說:卧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只不過是給他的兩個學生打廣告而已,還有互相吹捧,方便以後找工作。後來劉備兩個都得了,仍舊偏安一隅。


姜尚,劉邦,齊白石哭暈在廁所。


之前一直以為 諸葛亮遲遲不肯出山 其實是懼怕郭嘉 他一直在等郭嘉死

不過現在看來這種說法實在荒謬


不論古代還是現在27歲沒找到工作的確很失敗,當然這是針對普通人。諸葛亮的牛逼之處你應該有所了解,如果這也算失敗,我不知道什麼叫做成功?


推薦閱讀:

你最喜歡的水滸英雄是誰?
鄭淵潔最好的童話是哪一部?
男生哪些行為讓你認為他很low?
經常健身的人,跟健身前比有什麼差別?

TAG:調查類問題 | 諸葛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