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轉《西廂》賞析?

我個人認為。二人轉正戲裡面,西廂系列是內容最豐富的。達到的藝術成就也是最高的。具體包括《大西廂》《西廂寫書》《西廂聽琴》《西廂觀畫》,吉林民間藝術團還改編過《西廂幽會》。有沒有人能賞析一下二人轉西廂系列。注意:這裡並不注重西廂記故事本身。謝謝!


二人轉劇目有「四梁四柱」之說,具體包括哪些劇目各地略有差別,但不論是黑、吉、遼還是熱河、內蒙,《大西廂》這個劇目是一定會包括在內的。現在西廂當中的聽琴(包括觀花)、寫書、觀畫這幾齣戲也是經常上演的劇目。首先在音樂方面,大西廂的曲牌安排合理,如觀花一段中使用了「文嗨嗨」,曲調舒緩柔美,適合描摹景緻。而寫書一折,開頭「叫紅娘看過來文房四寶」則是「胡胡腔」緊接著「武嗨嗨」,節奏放慢,音樂別有一種熱耳酸心、悲愴哀怨之感,非常好聽。聽琴及寫書一折後面又都使用了東北大鼓曲牌,極富韻味。觀畫一折有大段的「報板腔」,只用竹板擊節,不加管弦,報板乾唱,非常考驗演員的嘴上功夫。網上有人把二人轉的曲牌剪切整理出來,雖然有個別不準確的地方,但對二人轉的傳承普及也是功德一件。視頻封面二人轉【曲牌】整理—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視頻
而文本方面,《西廂》一劇更為出色。比如鄭桂雲及早年小豆豆演出本中,在開篇胡胡腔、大救駕、打棗幾段曲牌結束之後,有一大段聯珠句唱腔,即上句的結尾與下句的開頭使用相同的字,腔好詞好,視頻如下視頻封面老唱腔 鄭桂雲視頻趙曉波及早年王小利、李琳夫婦演出本中,寫書一折有「開藥方」一段,巧妙的借用中藥名編排唱段,而且這一段又是報板,演員唱至高潮部分如竹筒倒豆,語速極快、吐字清晰,精彩至極。視頻封面二人轉:選段《開藥方》趙曉波 李鳳玉—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視頻而《大西廂》中極富爭議的「粉段兒」——《葡梅架》(植物中並未找到叫做葡梅的,懷疑是「荼蘼」口傳之誤),有崔鶯鶯張生幽會交媾的描寫。不過在老本當中則是用花草比喻,甚為隱晦。但當今二人轉演員則多改為較直白色情的唱詞,低俗下流。包括影響甚廣的韓子平、小豆豆版本也是,韓、小這一版劇本是二人轉劇作家宮慶山改編,但我認為宮先生改得不好,尤其在葡梅架這部分反而改得非常惡俗!比如「石榴花染上了棒槌白花漿」,甚無必要。趙曉波的本子則用老本唱詞,個人覺得非常妥帖。有點意思的是,視頻中,演唱葡梅架一段時,趙曉波搭檔的王曉東幾句過後明顯胡唱,沒按老本又改唱了新本子「蒲棒花」,被趙曉波及時制止,趙曉波半開玩笑半教訓把老本詞說了幾句,並唱了一段「唱戲的緊睜眼睛慢張口」把這段一帶而過開始交代正戲。那幾句老詞我沒聽太清,不過能看出來趙曉波是個藝德高尚的人,有原則底線,令人敬佩。(視頻清晰度較差,葡梅架一段約在24′10″開始)視頻封面二人轉(西廂寫書) 趙曉波 王曉東(外景二人轉)—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視頻另外,我覺得二人轉大西廂的另一個迷人之處是把崔鶯鶯這個人物刻畫的骨肉豐滿、有血有肉,有真性情,同時也生動的表現了紅娘這一人物的熱情調皮。我一直覺得京劇荀派《紅娘》裡面過於突出紅娘,而崔鶯鶯的人物刻畫有些薄弱,處處顯得被動。但二人轉里的崔鶯鶯,敢愛敢恨,情深義重,反而張生讓人覺得有些涼薄。
暫時想到這些,也歡迎其他喜愛傳統二人轉的朋友指正。


我個人小的時候就熟聽《西廂記》,或者叫大西廂,時隔四十多年還能唱幾句。當時不覺得,但是現在回想,這部劇有很多中國的詩詞曲藝中成功個寫法,所以引人入勝。相比之下,當年聽過的其它劇目如《包公賠情》《穆柯寨》就在文藝性上面不如西廂記更高。所以流傳也沒有那麼廣泛。

簡單舉幾個例子:

1,西廂記開門就是一大段數字疊序,一輪明月照西廂,二八佳人巧梳妝,三請張生來赴宴,四更書生跳粉牆。。。。這一方面用數字來串起來一組句子,排比說明,引人入勝,另外用這一段提綱挈領地說明了故事的梗概,這種大家起筆的寫法,是一般小故事不具備的。很多劇目都是一個小角色出來道白說幹嘛幹嘛,然後引出主角,展開情節。但是西廂記故事相對結構龐雜,對於二人轉來說較不容易說清楚。採用這種摘要式的引子,個人認為是非常漂亮的寫法。

而後面,這種數字迭代,反迭代,引發段落的唱詞出現過好幾次,現場聽來演員的口齒分明,節奏朗朗,讓人記憶深刻。有非常好的欣賞效果。

2,二人轉是我聽到過的曲藝中除相聲外不多的用了很多貫口的劇種,——可能是對曲藝了解的確實少的緣故。所以當很小的時候聽到唱「——小紅娘來了,一口氣唱出:一步兩步三步四步五步六步七步八步九步十步十步九步八步七步六步五步四步三步兩步 一步上樓房!」,感覺非常過癮。

而後面當說到假意訛鬧張生」 摔了他,銅的盤子用腳踹,扯了他,沒寫字的那篇好文章;周(音,表示掀翻)了他,桌子椅子破板凳;砸了他,東北西角,西北旮旯,有箱無底,有底無蓋,有蓋無鎖,有鎖無環的,那個破書箱」,這種大段的快速唱腔,聽起來如珠落玉盤雨打芭蕉,乾淨利落,特別過癮,符合北方人們的性格特點,不磨嘰,爽利決絕。這是西廂記的另一大特色,唱腔設計別緻,演出效果好,也特別的膾炙人口,利於流傳。

而且這一點並不和溫柔婉轉的唱腔矛盾,接下來就是要說的第三點,溫婉柔和的情感陳述所引發的心靈共鳴。

西廂記是個人聽過的少有的鋪陳重點特別突出,把抒情而不是敘事放在重點的戲曲曲目。

個人認為這個是它成功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它把西廂記中崔鶯鶯和張生的相遇,月下聽琴,約請,這三個橋段做了較為重點的鋪陳描寫。特別是把月下聽琴相會,做了最為重點的描寫。這也是最為容易引起共情,讓聽眾有代入感的橋段。想想兩個年少的人兒,在最美的年紀,因為各種原因不得相見,所以偷偷地在月下用一種浪漫的琴聲作為約定,相約相會。這是每個人都能夠深刻理解,而為之讚歎的,——誰在年輕的時候沒有在月下約會過呢?誰的約會不是有點兒偷偷摸摸的呢?那種神秘感和美好感,是這部愛情戲的核心和魅力所在,所以,不惜花大的筆墨描寫。就僅僅是鶯鶯聽琴猜想,就排比了幾十種,月下花園的描寫,也寫了十幾種美好的花朵,來鋪墊"花前月下,良辰美景「這一背景。所以十分動人。

而至於其它,比如普濟寺搶親,揭榜退兵,怎麼打架,這些都一句唱就完了。」膽大惡賊太猖狂,揭下告白不怠慢,回房提筆休書忙,請來杜秋白馬將,普濟寺外動刀槍,鋼槍逼走孫飛虎,五千賊兵退西涼;沒敢再興揚」。 沒了。這個挺複雜,挺曲折的情節,因為和情感推進關係不大,就這麼唱一下,就完了。

所以我覺得,大西廂雖然號稱1萬句,但是實際寫的不是故事,是感情。它不是小說,是散文。

而且,雖然他是一種曲藝劇目,但是從詩歌中汲取了大量的養分,唱詞工整,排比眾多,文藝程度很高。

這也許就是它特別受歡迎,也流傳特別廣泛的原因吧。

以上。


推薦閱讀:

請問《三俠五義》評書誰說的好?
大鼓《探晴雯》「釧松怎擔重添病。。。尋芳除是卜他生。」是什麼意思?
「能夠開宗立派的,在當時都是特立獨行的」汪涵老師對王珮瑜老師說的這幾句話有道理嗎?
如何評價相聲小段「逗你玩」?
為什麼曲藝愛好者們手裡有很多好東西,卻不舍的往外發?

TAG:藝術 | 曲藝 | 二人轉 | 戲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