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名優秀的博士生?

即將步入博士階段了,不知道各位大神們有沒有什麼好的意見或者建議?求給這些Too young/Too simle/Too naive的後輩一些指導性的意見,感激不盡!


===痛苦並快樂著【眾多個人關於社會心理學的感慨,見文章末尾,歡迎噴飯】

超過五百贊就繼續更新。。。。

========================================================

人,都有這樣的體驗:一是那就是面臨抉擇的時候,總是不免感概和迷茫,而真正走過之後,就覺得那又算得了什麼呢?二是眾多的人都感概自己的生活無聊,卻又不屑於承認這種墮落,於是就會對別人的生活方式和態度橫加指責,以便顯示我過的有多麼幸福。因為似乎是只有看到別人多麼的不幸福,和自己一樣,我才能過的心安理得。而實際上不是所有人都那麼無聊,比如博士。

所以我比較欣賞博士,認認真真做事,踏踏實實做人。【眾多分析見文末】

==============================

追求卓越 成功就會在不經意間追上你----


========================================================

========================================================

沒想到自己的第一個過百贊的答案盡然是為了激勵自己而撰寫的。

第四次更新,於2017年6月2日。。。。。

========================================================

下面是 CSC網路視頻直播過程中:中國科協副主席、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院士的演講內容,可作為如何學習、科研、生活的思考。

[主持人]:中國科協副主席、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院士198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95年獲得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博士學位。2008年作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終身講席教授全職回到清華大學工作, 2013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同年12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他獲得多個國際著名獎項,包括瑞典皇家科學院愛明諾夫獎、何梁何利科學技術成就獎,另外有一個獎項和今天的話題密切相關,就是2015年他獲得《自然》雜誌傑出導師獎。有請施一公院士。 [06-01 14:53]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很高興有這個機會和大家見面,這已經是第三次了,和即將出國和已經出國的公費留學生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剛才聽了劉秘書長的致辭和總體情況介紹,感覺還是很激動的,不知道我們的留學生怎麼想,留學這件事情是一件事很激動人心的事情。 [06-01 15:00]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今天因為時間有限,我就不回顧中國留學的歷史,但是還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對留學生涯中的一些看法。尤其是和今天主題相關的,就是對自然科學研究、工程技術研究的一些方法和想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06-01 15:00]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我在講之前先說自己的一個觀點,今天下午不管大家聽幾個講座,我相信你們在留學期間會有自己的感受,不可能讓你們完完全全的關照好你們生活的每一方面,大家會有很多自己的體驗,我也鼓勵大家自己有新的體驗和新的想法、做法。 [06-01 15:00]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我想講四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關於英文的寫作和閱讀。第二方面講一下關於成功科學家的必備素質。第三方面講一下科學研究的三要素。第四方面講一下科學研究的過程。 [06-01 15:01]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第一方面,我講一下英文的寫作和閱讀。在座的即將出國和剛剛出國的,甚至是出國了幾年、十幾年的老留學生都會面臨一個比較的痛苦,就是英文寫作。 [06-01 15:01]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如果讓你寫一個故事,用很精簡、很動人的語言寫出來很難。這個問題不僅僅是對剛剛出國的學生是如此,我也見過在國外生活了兩三十年,甚至是第二代、第三代移民,寫作還是很困難。 [06-01 15:01]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我前幾天進行英文寫作的時候,和一個美國同同事相互吐槽。我相信出生在美國的中國人90%的英文寫作要比我差,我這份自信來自哪兒?來自自己的積累和練習。所以給大家一個建議,不要說每天背多少單詞、讀多少本書,不現實,你很難支撐下去。 [06-01 15:02]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但是有一條我覺得你們用心一點兒的話是可以執行的。很簡單,在座的每一位如果想提高英文寫作閱讀能力,包括專業閱讀文獻,每天讀30分鐘當地的報紙。 [06-01 15:02]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如果你在紐約就讀《紐約時報》頭版,在華盛頓地區可以讀《華盛頓報》,讀當地的新聞。新聞因為有新聞性,你很想了解細節,每天半小時不多。我個人認為,如果你每天半小時用心讀,兩年以後你的寫作會脫胎換骨。 [06-01 15:03]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當然這個讀不是讓你走馬觀花,不是讓你完成任務。我的寫作、英文閱讀在我剛剛出國的時候,1990年比現在差的很遠,我後面能夠脫穎而出原因就是我在讀博士期間,每天差不多半小時左右讀當地的《太陽報》,偶爾會讀《華盛頓郵報》。 [06-01 15:03]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大家可能會問我,對你管用,對你的學生管用嗎?我告訴你我有一個學生在普林斯頓,1998年加入我的實驗室,他問我怎麼樣提高英文寫作和閱讀,他當時的英文寫作和閱讀很差,我給他的建議就是每天30分鐘,鍥而不捨,他在我身邊待了5年,我相信他的英文寫作比大部分美國人的寫作要強。 [06-01 15:04]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他也是中國改革開放以後第一位德國洪堡基金會洪堡講座教授,每年100萬歐元,他從清華大學去德國了,這也是反向人才的逆流,完全在中國本土成長。他教自己的學生怎麼提高英文寫作,每天半個小時英文閱讀,讀你感興趣的東西,讀新聞。 [06-01 15:04]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為什麼讀新聞而不是科學文獻?原因很簡單,你在英文不好的情況下讀科學文獻,讀十分鐘就睡著了,讀不下去,讀八卦你不會睡,你越讀越有趣。很簡單,新聞是八卦,而新聞里的文筆和科學寫作的文筆非常相似,講究邏輯性,行文行雲流水下來會讓你感覺很振作。 [06-01 15:05]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如果大家想縱深閱讀的話,因為寫作和閱讀是放在一起的,歡迎大家去我的博客讀,我相信如果你們堅持一年都會受益,尤其是對現在的年輕孩子肯定是這樣,我的每篇文章都是自己寫出來的。 [06-01 15:06]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第二點是我個人認為的一個成功的科學家需要具備的素質。我在上周清華的學術之道,面向全校學術性本科生開設的一門大課上問大家,你覺得成為一個著名的科學家需要什麼樣的素質?大家每個人都舉手發言。我粗略算了一下,大概說了20種不同的素質,像堅持、細心、謹慎、投入、持之以恆、善學好問等等,提出了很多的素質。 [06-01 15:06]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我和大家說,你們說的都對,沒有一個不對的,都是很多成功科學家具備的素質。但是我個人認為,沒有一個成功科學家會做到你們說的素質的全部,而是一定某些素質發揮到了極致,他們有一些共同具有的素質,我說幾條是必須具備的。 [06-01 15:07]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因為在座的無論你選擇出國是什麼目的,最後你肯定要在學術上走一段時間,無論是兩年、三年還是十年,我相信這些都會對你有一些觸動。 [06-01 15:07]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因為在座的無論你選擇出國是什麼目的,最後你肯定要在學術上走一段時間,無論是兩年、三年還是十年,我相信這些都會對你有一些觸動。 [06-01 15:07]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我對自己的實驗室的學生講的就是時間的投入,就是大家通常講的刻苦。沒有時間投入,什麼都別想。我不說具體例子,如果大家感興趣去網上搜中科院神經所蒲慕明所長給學生的一段話,也是一個E-mail,當時他剛剛從UCSD搬到UC伯克利,他當時已經是終身講習教授,他給全實驗室的學生髮了一封郵件,實驗室有些學生不努力會耽誤自己、耽誤實驗室,這個郵件可以在網上搜到,你們可以看看。 [06-01 15:08]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我相信沒有一個成功的科學家是不努力的,如果你非說我認識一位就是憑運氣,我告訴你,他可能名氣很大,但是他一定不是一個好的科學家。在座的各位可能會說難道說不是好的科學家也能夠功成名就?沒錯。 [06-01 15:08]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我甚至可以告訴你,得了諾貝爾獎的科學家他的科學思維可能並不是那麼好,因為他所從事的領域把他推到了前面,在此我就不做有爭議的觀點宣傳。我相信時間投入是每個人必備的。 [06-01 15:09]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我自己是非常刻苦的,今年我50歲,不能像以前那麼工作了,如果我還像十年之前那麼工作,命就沒了。今年我50歲生日那天早晨是北京歷史上最嚴重的沙塵暴加上霧霾,我在四環上眼看著霧霾的尾巴掠過北京街頭,那天是我生日,心情大好,我就在群里發帖子告訴我實驗室的學生,我說下午10公里慶生,結果沒跑完,人不行了,我哮喘。有點跑題了。 [06-01 15:09]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說回來,我覺得即使是現在我也在盡我所能有時間投入。但是像你們這麼大的時候,在留學的時候,在做博士後的時候,我的時間投入在座的很難模仿。但是我想說一點,不管你覺得自己有多貪玩,不管自己有多難適應,你可以找理由說自己不是做學術的料,我和你講,這些理由我以前都找過。 [06-01 15:10]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我以前貪玩到什麼程度?我最長的一次玩和我們的朋友在一起,是在美國讀博士期間,打撲克。周五下午五點打到周六下午七點,打了27個小時。但是我覺得人是能改的,人是可以適應的,神經網路是可塑的,你最後可以成為一個可以投入時間的科學家。 [06-01 15:10]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我從博一覺得實驗室太苦,到博二基本適應,到博三完全適應,這個過程我記憶猶新。我曾經在日記本里鼓勵自己刻苦一點,我曾經為了讓自己連續工作,本來到周末該休息了,就是為了讓自己精氣神上去點,周末每天去實驗室工作兩小時,以至於最後寫了一篇日子,說這是我第一次連續工作21天沒有休息,為了湊這個數,時間投入自己鼓勵自己是很管用的。這是我認為一個成功的科學家必須具備的素質。 [06-01 15:10]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第二點是批判性的思維。批判性的思維對中國學生尤其重要。三周之前在清華的研究生會組織的一次巔峰論壇上,請了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和以色列科學家阿隆,我是作為三位嘉賓之一,我自己嘲諷自己是打醬油的,給他們倆做陪襯。 [06-01 15:11]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當時學生一而再、再而三地問到了做學術核心的宗旨,阿隆做了非常精彩的闡述,就是批判性思維,阿隆還專門提到了清華學生和中國學生,說這點你們做的不好。 [06-01 15:15]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他說在以色列,所有的人從小到大,家庭、社會教的就是要與眾不同,就是教我們不能簡單接受別人教給你的東西,要懷疑一切。當然你們可能很納悶,如果懷疑一切什麼是真理?其實這裡是辯證的,並不是說你懷疑一切就不接受你的所學,而是說你懷疑了以後接受,但是你要過過腦子。 [06-01 15:16]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所以批判性的思維對我影響非常大。其實批判性思維裡面包括很多內涵,比如說包括挑戰權威,不是簡單接受學術權威。比如說你的導師、你的老師等等講給你的東西,你不能是簡單的被動接受。 [06-01 15:17]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還有一個是方法論的改變,像挑戰學術權威,我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自己的博士生導師傑米?布羅克,他現在是美國《科學》周刊的主編,他在90年代初的時候30多歲就做了系主任,也是美國著名科學家,名氣很大。 [06-01 15:17]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我真是沒有想到,我一天我們開組會,他到實驗室來非常激動,他要證明什麼?他要證明熱力學第二定律是錯的。我順便說一句,世界上沒有永恆不變的真理和公理。我可以向你們保證,即使你們知道的公理只是對現實世界是適用的,在我們挖掘新的世界之前,在我們有限的宇宙空間是適用的。 [06-01 15:18]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它一定會被更新的理論和公理來取代,當然包括廣義相對論,包括物理、化學上我懂或者是不懂的東西。你們可以確證地相信這一點,世界上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每一個公理、定理只是在一定的時期,一定的範圍內有效,更不用說普普通通的一個假設、一個新的實驗發現。所以說如果你們沒有批判性思維是不可思議的,你一定不會有大的發現。我覺得這是必備的。 [06-01 15:20]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我沒有想到的是我的博士後導師居然對熱力學第二定律,被我們認為是公理、不可挑戰的,他要去挑戰,我他做了一番數學推演,非常激動。當然了,我也為此收受益,第一是受益於他的態度,第二是受益於我挑戰他的表現。 [06-01 15:20]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因為當時我在下面看的很清楚,他的推演是有問題的,我們一般的學生遇到這個問題不會挑戰老師,你們覺得這個老師是我崇拜的,他一定是對的,這樣你們是不敢挑戰的。但是像我這樣比較愛出風頭的就沒有忍住,我們實驗室20多人,就我一個人做了出頭鳥,那時候我已經到了博三向老師挑戰,我說您的推演當中有大問題,我就去黑板上解釋了一下,我一解釋他就明白了。 [06-01 15:21]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但是我們實驗室的學生太敬仰我們的導師,即使美國學生也是一樣的。我的導師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人,他晚上做了一個夢起來以後就發明了磁源二色光譜,他白天開車的時候想到了一個蛋白質的問題怎麼解決,他歷史上第一次用自己腦子的思想預測了一個蛋白品種,新質蛋白,1986年發表在PNS上,至今為止是科學史上不可思議的事件,他是一個天才。當時他是想挑戰更大的科學公理,這是非常扭曲的一個故事。 [06-01 15:21]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結果他知道我對了以後,反而實驗室的美國學生來攻擊我,那天中午吃飯我是自己吃的,沒有人和我一起吃飯,第一次嘗到了挑戰學術權威的「苦果」。這個事情對我後面的幫助是非常大的,因為這個事情,突然間我得到了全系的關注。 [06-01 15:22]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到了下午兩三點,博士生指導委員會的主席過來和我握手,說聽我解答了一個重大的學術問題。我說我只是發現我們老闆推演有一些問題。我申請工作的時候在普林斯頓,我的老師給我寫推薦信就用這個例子,他說我具有強大的理論基礎,不僅對生物好,而且物理化學好。其實具有批判性的思維,挑戰學術權威會給你帶來無窮無盡的好處,但是你們需要膽子大一點。 [06-01 15:22]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第二個是方法論的改變。基本上是思維裂變,大家不要覺得別人說的都是對的,比如說在座的,大家都說要好好讀文獻,多讀文獻,我反問你一句為什麼?為什麼要多讀文獻?在什麼時候多讀文獻是有好處的?一天讀多少文獻為止?我就是一個反對在很多時候讀文獻的人。 [06-01 15:23]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這個道理很簡單,是我博士後的時候導師教我的。我的博士後導師幾乎不讀文獻,他是美國科學院的院士,學術做的爐火純青。我們經常說他又去登珠峰了,因為他總是在做別人做不了課題的,他的能力超乎我們的想像。 [06-01 15:24]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我1996年1月剛加盟他的實驗室的時候,我總覺得我要表現,表現我的博學多才,怎麼博學多才?通讀各種科學文獻、最新文章等等。我幾次想和他討論科學文獻,他每次都很羞澀的和我說沒來得及讀,正在讀,我後來才知道他從來不讀文獻。你們覺得這樣的導師一定沒戲嗎?我告訴你,你肯定錯了。 [06-01 15:24]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我舉個例子讓大家思考你該怎麼做?什麼時候該讀文獻?博一的學生該讀文獻,你博士一年級不讀文獻怎麼樣培養讀文章的能力?怎麼樣選擇導師?怎麼樣把自己的讀文素質提上去?寫文章的時候要讀文獻,如果不讀文獻怎麼樣援引別人來佐證自己的觀點和發現。 [06-01 15:24]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但是你在拚命做課題的時候有多少時間讀文獻,包括我在清華讀文獻的時間很少,關於讀文獻你們可以從我們的科學網博客中看到文章,名字叫《英文的閱讀》,我會告訴你們怎麼讀科學的文獻。 [06-01 15:25]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我在我的博士後導師那兒學到了一條,大家平常告訴你的所謂的科學研究的規律和方法很多是對你不適應的,不足以把它作為一個行為準則。很簡單,你自己想好了,跟著自己的感覺走。 [06-01 15:26]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第三個科學家必備的素質就是性格。我覺得所有的成功科學家都是有個性的,這個個性並不是一定要格格不入。但是我認為,幾乎所有成功的科學家如果表面看他很圓滑的話,他一定是外圓內方的,不像我這樣表面看起來就是方的,我相信是這樣的。 [06-01 15:26]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因為做科學研究如果沒有一點底氣、沒有一點想法一定堅持不下來。前不久我 有一個非常好的朋友,他和我認識幾十年了,沒想到喝茶的時候他說你真覺得豪車、洋房沒有那麼重要嗎?我說我認為挺重要的。 [06-01 15:26]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我說回清華以後,我住在清華最好的一棟樓裡面,住在我們的院士樓裡面。但是當樓上的大媽早晨六點把電視音量開到最大,當樓下的歌手男高音晚上11點還在唱歌的時候,我還是有點受影響,我還是覺得果然是板樓,還是希望自己的房子能更大一點,那時候我會懷念我在普林斯頓的獨棟獨戶。如果不是因為偶爾這樣不便利的時候,比如鄰居在樓上掃地或者打傢具你聽的清清楚楚之外,不是這樣情況的話我覺得不會有很大的區別,一點點區別都不會感覺到,這是對豪宅的理解。 [06-01 15:27]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我再說一個自己的小事,我在50歲生日的時候和我的學生講,我是2002年在普林斯頓的時候賣掉了我在美國讀博士生期間的第一輛車,是豐田車,6800美元一輛的新車,那輛車是我新車買過來的,跟了我整整九年,我賣的時候很傷心。 [06-01 15:27]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在2002年賣掉之前我已經是普林斯頓的終身教授,當時在美國東海岸開車,我也可以把1.3升的四缸車開到150公里,當我超過一輛輛賓士、寶馬,我心情非常愉悅,不僅覺得我的知識比你豐厚的多,技術比你強的多,我開車6800美元的車都比你68萬的車跑得快,感覺真好,車就是交通用具。我還真是有這種革命的浪漫主義,當然你要送我豪車我也接受,但是我真覺得不是回事,我的那位特別好的朋友就當回事了。 [06-01 15:27]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所以我覺得科學家如果沒有一點個性的話肯定越做越苦。我前幾天給清華的學生上課,我說別看你們現在信誓旦旦的要做科學家,大浪淘沙,每過一關淘掉一批,過十年八年還有多少人剩下來?今天一聽說那個同學去了麥肯錫做諮詢,一年30萬美元起薪,沒過幾年拿到百萬年薪,百萬美元或者人民幣。另外一個說自己開公司,沒怎麼著呢,掙錢了,公司上市了,掙了幾億,回家老婆說買房子沒錢,孩子說同學又買了什麼,你不煩才怪。 [06-01 15:28]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我舉一個例子,我的兩個學生都比我年紀大一點,柴繼傑加入我實驗室的時候,我看了他的簡歷,我以為他是大連工學院的,其實是大連輕工業學院的,是學造紙的,後來在丹東造紙廠工作了四年,為什麼收他?就是因為他有個性。 [06-01 15:33]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就拿他做對比,我有一個特別好的學生,就不說名字了,是科班出身,南京大學第一名,中科院周承儒先生的博士,97年申請我實驗室的時候已經有七篇第一作者的CNS文章,在中國當時是不可思議的,柴繼傑一篇都沒有,他只有一篇第二作者的小文章,但是我就看重了他在工廠幹了四年,能考回協和醫學院做博士生的經歷。 [06-01 15:34]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他在我那五年做的非常優秀,當然這五年他非常曲折,這就是我說的來的時候英文很差,每天半個小時,我發現繼傑現在還每天半小時的英文報刊雜誌的閱讀,他保持下來了,他在和他的學生講,說你要每天讀半小時。 [06-01 15:34]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柴繼傑在我那前兩年就是技術員,他不明白他在做什麼,因為基礎太差了,手把手教他,但在某些研究學科,某個生命科學的大部分學科,我說難聽點講,你確實不需要太多太深厚的基礎知識也可以做的很好。他前兩年就是技術員,第三年開了點竅,第四年有自己想法的時候我非常非常欣慰,當時我才第一次意識到即使這樣的學生我也可以帶出來,他和你們想像意義上的學生完全不一樣,他就憑一點,就是好強,繼傑是從來不認為世界上有什麼事情他做不到的,他付出比別人大得多的努力,當然他也很靈氣,他找了一個適合自己做的領域和專業,在我那做了五年很優秀,回來以後再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起家,後來在清華做教授,現在去了德國,他現在已經發了十多篇文章。 [06-01 15:35]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這樣的人在國內當然是大牛,他在國際上的名聲遠大於在國內的名聲。他這個人很有意思,你們可能在網上也看到了我的另外一篇文章,就是我說的對科學家而言什麼是最不重要的?就是智商。智商在你進入大學校園以後就不那麼重要了,離開大學校園以後,進入博士生階段以後第一年起一點作用,之後就不重要了。 [06-01 15:35]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什麼重要?你可以講情商,按我說就是對個性的把握。柴繼傑就是對自己把握的非常好,他的好強和好勝是你們難以想像的,他就覺得天下有什麼老子不行的?非要你才行?但是他們的弱點你們可以想像,他不是科班出身,你們在座的是科班出身,名校畢業,考托福是滿分,高考是不可思議得高分進來。還有的同學不是這樣的,成績比較差,跌跌撞撞進入研究生、大學。這樣的學生只要堅持,100%有機會。 [06-01 15:35]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我認為柴繼傑就是這樣的學生。因為他成績大了以後,自信心爆棚。我在2006年回國之前給清華的學生講課,有一次講課過程中有一個學生一直在問很精彩的問題,我覺得這個學生一定在實驗室做過。我問他你在哪個實驗室做?他說我在柴繼傑柴大老闆實驗室,我當時頭都沒抬,就要殺殺這個學生的威風,因為很挑戰學術權威,他一點沒給我留情面,我還是挺欣賞這個學生的,我說繼傑,那是我的學生,他回敬我一句,他說我們柴大老闆說了,他從您的實驗室出來,他青出於藍勝於藍,他處處比你強。 [06-01 15:36]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你們知道我當時的心情嗎?我聽了以後感慨萬千。我不敢說欣喜若狂,但是我真的開心,我覺得我沒有白培養他,如果我的學生不能這樣想,不能這樣教他的學生,我就白耽誤時間培養他了。你們知道我在說什麼,這種批判性的思維和他的性格在一起,也就是繼傑這樣做我是非常欣賞的,他只有這樣才能帶出另一波優秀的學生,才有可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繼傑的自信、自強讓自己藐視天下所有的東西,但他是挺有意思的。 [06-01 15:36]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再講一個插曲,因為他自信心爆棚以後,覺得多牛,國際會議請他去做嘉賓演講的多了,德國人上趕著的找他,洪堡基金會一年100萬歐元,連續五年支持。繼傑估計也找不著北了,爆棚了,但是他總是研究上很認真,有一次我們中午吃飯,他說現在小學的數學題很難,六年級的奧數他都不會做。我當時一邊吃飯一邊說那是你,他說你就行?我說像我這種科班出身的,奧數題拿過來易如反掌。 [06-01 15:36]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他當時就寫了三道數學題,對於河南省數學競賽第一名的我就是白給。其實我們河南省數學競賽第一名過去30年有很多,絕大部分都沒有成才,也沒有成為好的科學家,或者是沒有達到自己的智力賦予他們的極限。為什麼?他們缺乏個性,他們輸給了我們傳統文化中的糟粕,很遺憾。這個我不縱深講了,我也愛講,但是時間不夠。科學家的性格非常重要,如果你們沒有一點個性,做學術也就是你謀生的手段,越往前走越難,你會步履維艱。 [06-01 15:37]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第三個方面講科學研究的三要素。科學研究有三方面是你們要特別關注的,我不是說希望你們認同,但是你們要記著,你們出國兩三年後再想我的這個話是不是這樣。 [06-01 15:37]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第一個要素是技術。比如進一個實驗室,無論是工程技術還是自然科學,你要學很多基礎的理論、基礎的實驗操作,很重要的技術,沒有技術寸步難行,課題難以開展。 [06-01 15:38]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第二個要素是提問題,提不出好的問題,科研無從進行。 [06-01 15:38]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第三個要素是科學研究的體系,也可以說科學研究的載體。我在工作的時候講,總會有人回過頭來說這是我自己的總結,不是,是從書上看來的。很多科學研究的問題是在一定的體系中進行,研究才能得到解答。 [06-01 15:38]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就像王曉東發現細胞交換通路,不是在活的哺乳動物細胞里,而是在死的哺乳動物細胞里,在細胞的提取液里發現的,這個細胞的提取液就是科學研究的載體,是一個體系。我可以花半小時告訴你為什麼活細胞中不可能發現、很難發現細胞凋亡的各種通路和蛋白。因為我在清華上一門課,48個小時就是告訴學生為什麼科學研究的載體這個體系更加重要。 [06-01 15:38]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有了好的體系,你的問題自然產生。在諾貝爾獎歷史上,在我看來生理基因學獎中一半的獎項獲獎不是因為提了好的問題。很多科學發現為什麼說是偶然發展?不是因為提了問題,因為他是一個好的體系。這個體系自然沉重好的問題來,這就有了所謂的運氣,但是這個運氣不是從天而降的。 [06-01 15:38]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但是這樣講技術去哪了?技術重要嗎?這個就是需要你們記住的,對於剛入門的科學家技術無比重要,沒有技術寸步難行。越往前走技術越不重要。技術原料都是重要的,但是相對重要性越來越低。 [06-01 15:39]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對於我現在來講,我去聽一個細胞生物學的講座,講的絕大部分技術我自己從來沒有聽說過,技術細節我完全不懂,你讓我做遺傳學、發育學我從來沒有做過,但是根本不影響我對講座深度的理解,更不影響我提的問題,也不影響我對科學問題的欣賞。 [06-01 15:39]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但是這樣講技術去哪了?技術重要嗎?這個就是需要你們記住的,對於剛入門的科學家技術無比重要,沒有技術寸步難行。越往前走技術越不重要。技術原料都是重要的,但是相對重要性越來越低。 [06-01 15:40]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對於我現在來講,我去聽一個細胞生物學的講座,講的絕大部分技術我自己從來沒有聽說過,技術細節我完全不懂,你讓我做遺傳學、發育學我從來沒有做過,但是根本不影響我對講座深度的理解,更不影響我提的問題,也不影響我對科學問題的欣賞。 [06-01 15:40]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技術細節對於一個好的科學家相對作用極大降低,但是它是每一個科學實驗成功的必備。所以技術對在座的來講很重要,但是如果在座的十年之後還認為技術是最重要的就壞了,你肯定還是一個很一般的科學家。提問題非常重要,但是我相信在座大多數人不知道怎麼提科學問題。 [06-01 15:40]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有時候你總結自己提的問題不夠聰明,這個很自然。你儘管問就行了,沒有什麼。這個問題是我願意深入講的,但是你只要有了一個好的實驗體系,問題自然產生,這裡的例子非常多。 [06-01 15:40]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最後一點我講的就是科學研究的過程。科學研究的過程就是師傅帶徒弟的過程,就是你跟著你的學術導師,在一些大的實驗室里可能還沒有機會跟著學術導師學,只能跟著自己的師兄師姐學。我不相信世界上有成批製造的科學家,我也不相信通過開一個班可以一下子帶上十幾個學生,至少我所有的學生,當然我也很辛苦,我花多少時間,他們受多少益,名師出高徒。 [06-01 15:41]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你們選擇實驗室,選擇跟什麼人做是非常關鍵的。在這個過程中你第一個接觸的就是你的導師對科學的品位,對科學技術的把握,對科學問題提出的過程,我們叫方法論。一個實驗室有一個實驗室的方法。 [06-01 15:41]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我的實驗室所有學生傳承的是我對他耳濡目染的教導,我的思維方式有很多學生學到了,但是也有很多學生沒有學到,或者是學的不夠好。這個過程中會逐漸的品位到什麼樣是好的科學研究。怎麼樣選擇科學研究的課題,遇到問題怎麼做,你可以從一個實驗室學到科學研究的方法論,如果你最後攻讀博士學位,你拿到的是職學博士,而不是科學博士。 [06-01 15:41]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我講的最後一點,不要被新的知識所研磨,不要急於學習新的技術。我們中國學生有這樣的毛病,總是太好學,每當新技術出現的時候,不管與自己的研究有沒有關係,都巴不得參加這個學習班趕快學新的技術,每一篇新的文章出來的時候,巴不得什麼都要了解,我反問一句,你有多少時間?你學得完嗎? [06-01 15:41]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如果你天天想看《自然》、《科學》的文章,天天想了解新的技術,你有多少時間做自己的研究?世界上萬事萬物均可再生,只有一個不能再生,就是時間。你得想好怎麼分配自己的時間。我覺得對一些很時尚的技術,只要和你的研究不直接發生關係,我建議不要花時間去讀這方面的文章,也沒有必要花時間了解。 [06-01 15:42]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如果你天天想看《自然》、《科學》的文章,天天想了解新的技術,你有多少時間做自己的研究?世界上萬事萬物均可再生,只有一個不能再生,就是時間。你得想好怎麼分配自己的時間。我覺得對一些很時尚的技術,只要和你的研究不直接發生關係,我建議不要花時間去讀這方面的文章,也沒有必要花時間了解。 [06-01 15:44]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說得極端一點,你聽別人的講座、朋友聚會,總會得到一點信息,不需要自己疲於奔命地學新的知識、新的技術、新的方法、新的文章。恰恰相反,在科學研究上最重要的是方法論,方法論是從科學史上來的。但是很遺憾,我們的大學、研究生院校不講這樣的故事,其實你們花一些時間看一下科學史,不是說讀小學一樣看,要看原始文獻,你會把一個領域融會貫通。其實你可以花五年讀一些老的文章,但是你只要還在科學史上,還讀另外一些老的文章,五年之前的文章,五年之後出來進一個新的實驗室,你很快可以成為一個科學家,沒有任何問題。 [06-01 15:44]

[施一公 清華大學副校長]:我不相信世界一流的科學家必須知道方方面面的前沿,不是,能把自己的小領域了解清楚就很不錯了,當你需要的時候再去做。這一點就可以騰出不少時間,每年花半小時讀英文的報紙。 我就講這些,謝謝大家。 [06-01 15:45]

=======================================================

========================================================

追求卓越 成功就會在不經意間追上你----

第一次更新,於2015年7月18日。。。。。

========================================================

下面看看如何做好一個博士。

超過一百就繼續更新。。。。。【以下純屬無聊八卦一下】:

1,施一公手握著四十多篇的NSC,可以成為美國兩院院士,卻還需要多次申請,幾經曲折,方才評上中科院院士,是人情作怪?

2,回憶幾年前,方舟子對待施一公既是打假又是舉報,不擇手段欲置施一公於死地,如今施公被選美國雙院士,是否應覺羞愧而死?

3,施一公針對新近的重大研究成果剪接體的三維結構RNA剪接的分子結構基礎研究評價甚高,直言該項成果的重要性超過他過去25年科學研究總和,外人評論其有望拿「諾獎」,如此讚譽過高,是否會招風敗譽?

4,施一公曾坦言:中國大學的導向出了大問題,公開批評國內不公的科研體制【來自於其文章《饒毅其人其事》和歐美同學會發言:《中國大學的導向出了大問題》】,如今答應出任清華大學副校長,轉行政而兼做科研,其會不會成為自己批評的人?正如《南方都市報》評論:假如施能拒絕出任副校長,是否會贏得更多年尊重。

PS:【自言自語】論教育者,其人用心不淑;言者無罪,但聞著悲哀!


然智者千慮,施公對於《如何做一名優秀的博士生?》這一問題的回答還是非常樸實的。

簡單介紹一下施一公:施一公,結構生物學家,清華大學畢業,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博士,頭銜很多了,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教授、博導,北京市衛計委副主任,清華大學副校長等。其就如何做一名優秀的博士生在博客中做了回答,總結為如下四個部分,但是通過網路搜索目前只能夠找到前兩部分:

  1. 時間的付出
  2. :方法論的轉變
  • 下面是轉載其內容:
  • 序:我從獲得博士學位至今已經整整16個春秋,但博士階段的感受仍然歷歷在目。我從指導自己獨立實驗室的第一個博士生到現在也已經13年了,其中的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後中已經有11人在美國和中國的大學裡擔任獨立實驗室的PI。他們的成長過程差別極大,性格、能力也各有不同。應該說,沒有任何一個學生可以簡單地遵循另外一個優秀科學家的足跡脫穎而出。從這個意義上講,科學家的成功是不可能複製的。但是,優秀科學家常常具備的共同特點應該對年輕學生有很大啟發。

    本文主要來自我在2008年清華大學研究生入學教育里一次2.5小時的講座,又綜合了一些隨後的思考和總結。在那次講座中,我一再強調,我的目的不是要求研究生完全按照我講的去做,而是希望從根本上衝擊、振蕩一下研究生的思考角度,啟發大家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成才之路。本文很長,分四部分陸續發表出來。】

    1.時間的付出。

    所有成功的科學家一定具有的共同點,就是他們必須付出大量的時間和心血。這是一條真理。實際上,無論社會上哪一種職業,要想成為本行業中的佼佼者,都必須付出比常人多的時間。有時,個別優秀科學家在回答學生或媒體的問題時,輕描淡寫地說自己的成功憑藉的是運氣,不是苦幹。這種回答其實不夠客觀、也有些不負責任,因為他們有意忽略了自己在時間上的大量付出,而只是強調成功過程中的一個偶然因素,這樣說的效果常常對年輕學生造成很大的誤導,因為有些幼稚的學生甚至會因此開始投機取巧、不全力進取而是等待所謂的運氣;另外一些學生則開始尋找他們的運氣,把相當一部分精力和時間用在了與科學研究無關的事情上面。說極端一點:如果真有這樣主要憑運氣而非時間付出取得成功的科學家,那麼他的成功很可能是攫取別人的成果,而自己十有八九不具備真正在領域內領先的學術水平。

    大約在十年前,著名的華人生物學家蒲慕明先生曾經有一封非常著名的email在網上廣為流傳,這封email是蒲先生寫給自己實驗室所有博士生和博士後的,其中的觀點我完全贊同。這封email寫的語重心長,從中可以看出蒲先生的良苦用心。我無論是在普林斯頓還是在清華大學都把這封email轉給了我實驗室的所有學生,讓他們體會。其中的一段是這樣說的:「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what I consider to be sufficient amount of time and effort in the lab work. I mentioned that about 60 hr working time per week is what I consider the minimal time an average successful young scientist in these days has to put into the lab work……I suggest that everyone puts in at least 6 hr concentrated bench work and 2+ hr reading and other research-related activity each day. Reading papers and books should be done mostly after work.」(我認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實驗室里的工作時間,當今一個成功的年輕科學家平均每周要有60小時左右的時間投入到實驗室的研究工作......我建議每個人每天至少有6小時的緊張實驗操作和兩小時以上的與科研直接有關的閱讀等。文獻和書籍的閱讀應該在這些工作時間之外進行。)。

    有些學生讀完蒲先生的email後告訴我,「看來我不是做學術的料,因為我真的吃不起這份苦。」我常常回復道,「我在你這麼大年紀的時候,也會覺得長期這樣工作不可思議。但在不知不覺之中,你會逐漸被科學研究的精妙所打動,也會為自己的努力和成績驕傲,你會逐漸適應這種生活方式!」這句話表面上是勸學生,實則是我自己的經歷與體會。

    我從小就特別貪玩,並不喜歡學習。但來自學校和父母的教育與壓力迫使自己盡量刻苦讀書;我高中就讀於河南省實驗中學,憑藉著比別人更加刻苦的努力,綜合成績始終名列前茅。1984年全國高中數學聯賽我獲得河南賽區第一名,保送進入清華大學。大學階段,我保持了刻苦的傳統,綜合成績全班第一併提前一年畢業。但這種應試和灌輸教育的結果就是我很少真正獨立思考、對專業不感興趣。大學畢業時,我本沒有打算從事科學研究,而是一心一意想下海經商。陰差陽錯之間,我踏上了赴美留學之路。 【何為陰差陽錯?】

    可想而知,留學的第一年,我情緒波動很大,內心浮躁而迷茫,根本無心念書、做研究,而是花了很多時間在中餐館打工、選修計算機課程。第二年,我開始逐漸適應科研的「枯燥」,並開始有了一點自己的體會,有時領會了一些精妙之處後會洋洋得意,也會產生「原來不過如此」的想法,逐漸對自己的科研能力有了一點自信。這期間,博士研究生的課程全部修完,我每周五天、每天從上午9點做實驗到晚上7、8點,周末也會去兩個半天。到了第三年,我已經開始領會到科研的邏輯,有點兒躍躍欲試的感覺,在組會上常常提問,而這種「入門」的感覺又讓我對研究增加了很多興趣,晚上常常干到11點多,趕最後一班校車從霍普金斯醫學院回Homewood campus(我住在附近)。1993年我曾經在自己的實驗記錄本的日期旁標註「This is the 21st consecutive day of working in the lab.」(這是我連續第21天在實驗室工作。),以激勵自己。其實,這多少有作秀之嫌,因為其中的一個周末我一共只做了五、六個小時的實驗。到第四年以後,我完全適應了實驗室的科研環境,也不會再感受到枯燥或時間上的壓力了。時間安排完全服從實驗的需要,盡量往前趕。其實,這段時期的實驗時間遠多於剛剛進實驗室的時候,但感覺上好多了。

    研究生階段後期,我的刻苦在實驗室是出了名的。在紐約做博士後時期則是我這輩子最苦的兩年,每天晚上做實驗到半夜三點左右,回到住處躺下來睡覺時常常已是四點以後;但每天早晨八點都會被窗外紐約第一大道(First Avenue)上的汽車喧鬧聲吵醒,九點左右又回到實驗室開始了新的一天。每天三餐都在實驗室,分別在上午9點、下午3點和晚上9、10點。這樣的生活節奏持續11天,從周一到第二個星期的周五,周五晚上做灰狗長途汽車回到巴爾地摩(Baltimore)的家裡,周末兩天每天睡上近十個小時,彌補過去11天嚴重缺失的睡眠。周一早晨再開始下一個11天的奮鬥。雖然體力上很累,但我心裡很滿足、很驕傲,我知道自己在用行動打造未來、在創業。有時我也會在日記里鼓勵自己。我住在紐約市曼哈頓區65街與第一大道路口附近,離紐約著名的中心公園(Central Park)很近,那裡也時有文化娛樂活動,但在紐約工作整整兩年,我從未邁進中心公園一步。

    我一定會把自己的這段經歷講給每一個我自己的學生聽,新生常常問我:「老師,您覺得自己苦嗎?」我通常回答,「只有做自己沒有興趣的事情時候覺得很苦。有興趣以後一點也不覺得苦。」 是啊,一個精彩的實驗帶給我的享受比看一部美國大片強多了。現在回想起當時的刻苦,感覺仍很驕傲、很振奮!有時我想:如果自己在博士生、博士後階段的那七年半不努力進取,而是不加節制地看電影、讀小說、找娛樂(當時的互聯網遠沒有現在這麼內容豐富),現在該是什麼狀況? 做一個優秀的博士生,時間的付出是必要條件。

  • 【序: 本文主要來自我在2008年清華大學研究生入學教育里一次2.5小時的講座,又綜合了一些隨後的思考和總結。在那次講座中,我一再強調,我的目的不是要求研究生完全按照我講的去做,而是希望從根本上衝擊、振蕩一下研究生的思考角度,啟發大家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成才之路。本文比較長,將分四部分陸續在博客上發表出來。這是第二部分。第一部分請見:科學網—如何做一名優秀的博士生:(一)時間的付出】

    2.方法論的轉變

    要想在科學研究上取得突破和成功,只有時間的付出和刻苦,是不夠的。批判性分析(critical analysis)是必須具備的一種素質。

    研究生與本科生最大的區別是:本科生以吸取學習人類積累的知識為主、兼顧科學研究和技能訓練;而博士生的本質是通過科學研究來發掘創造新知識,當前和以往學習的知識都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於科學研究。在以學習知識為主的本科生階段,提出問題固然重要,但答案往往已經存在,所以問題是否critical沒有那麼關鍵。博士生階段則完全不同,必須具備critical analysis的能力,否則不可能成為優秀的科學家。這一點,我稱之為方法論的轉變。

    其實,整個大學和研究生階段教育的實質就是培養critical analysis的能力,養成能夠進行創新科研的方法論。這裡的例子非常多,覆蓋的範圍也非常廣,在此舉幾個讓我終生難忘的例子。

    (1) 正確分析負面結果(negative results)是成功的關鍵。

    作為生命學科的一名博士生,如果每一個實驗都很順利、能得到預料中的正面結果(positive results),除個別研究領域外,一般只需要6-24個月就應該可以獲得博士學位所需要的所有結果了。然而實際上,在美國,生命學科的一個博士研究生,平均需要6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得到PhD學位。這一數字本身就說明:絕大多數實驗結果會與預料不符,或者是負面結果(negative results)。大多數低年級的博士生對負面結果的看法很消極,直接影響了他們critical analysis能力的培養。

    其實,只要有適當的對照實驗(control experiments)、判斷無誤的負面實驗結果往往是通往成功的必經之路。一般來說,任何一個探索型課題的每一步進展都有幾種、甚至十幾種可能的途徑(hypothesis),取得進展的過程基本就是排除不正確、找到正確方向的過程,很多情況下也就是將這幾種、甚至十幾種可能的途徑一一予以嘗試、排除,直到找到一條可行之路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一個可信的(conclusive)負面結果往往可以讓我們信心飽滿地放棄目前這一途徑,如果運用得當,這種排除法會確保我們最終走上正確的實驗途徑。從這個角度講,負面的實驗結果不僅很正常、也很有益於課題的最終成功。

    非常遺憾的是,大多數學生的負面結果並不令人信服,經不起邏輯的推敲!而這一點往往是阻礙科研課題進展的最大阻礙。比如,按照一個常規的 protocol操作時不能得到positive control的相應結果,或者缺乏相應的對照實驗,或者是對可信的實驗結果在分析和判斷上產生了失誤,從而做出「負面結果」或「不確定」(inconclusive results)的結論,這種結論對整個課題進展的傷害非常大,常常讓學生在今後的實驗中不知所措、苦惱不堪。我告誡並鼓勵我所有的學生:只要你不斷取得conclusive的負面結果,你的課題就會很快走上正路;而在不斷分析負面結果的過程中所掌握的強大的邏輯分析能力也會使你也會很快成熟,成長為一名優秀的科學家。

    我對一帆風順、很少取得負面結果的學生總是很擔心,因為他們沒有真正經歷過科研上critical analysis的訓練。在我的實驗室,偶爾會有這樣的學生只用很短的時間(兩年左右,有時甚至一年)就完成了PhD論文所需要的結果;對這些學生,我一定會讓他們繼續承擔一些富有挑戰性的新課題,讓他們經受負面結果的磨練。沒有這些磨練,他們很難真正具備critical analysis的能力,將來也很難成為可以獨立領導一個實驗室的優秀科學家。

    所以,不要害怕負面結果,關鍵是如何從分析負面結果中獲取正確的信息。 (2) 耗費時間的完美主義阻礙創新進取。

    Nikola Pavletich是我的博士後導師,也是對我影響最大的科學家之一,他有著極強的實驗判斷力和思維能力,做出了一系列包括p53、Rb、CDK complex、SCF complex、BRCA1等在內的里程碑式的研究工作,享譽世界結構生物學界,31歲時即升任正教授。1996年4月,我剛到Nikola實驗室不久,純化一個表達量相當高的蛋白Smad4,兩天下來,蛋白雖然純化了,但結果很不理想:得到的產量可能只有應該得到的20%左右。見到Nikola,我不好意思地說:產率很低,我計劃繼續優化蛋白的純化方法,提高產率。他反問我:(大意)Why do you want to improve the yield? Don』t you have enough protein for crystallization trials? (你為什麼想提高產率?已有的蛋白不夠你做初步的結晶實驗嗎?)我回敬道:I do have enough protein for crystallization screen. But I need to optimize the yield first so that I can accumulate more materials.(我有足夠的蛋白做結晶篩選,但我需要優化產率以得到更多的蛋白。) 他不客氣地打斷我:No. The yield is high enough. Your tim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yield. Please proceed to crystallization. (不對。產率夠高了,你的時間比產率重要。請儘快開始結晶。)實踐證明了Nikola建議的價值。我用僅有的幾毫克蛋白進行crystallization screen,很快意識到這個construct並不理想,需要通過protein engineering除去其N-端較flexible的幾十個氨基酸。而除去N-端幾十個氨基酸的蛋白不僅表達量高、而且生化性質穩定,純化起來非常容易,根本不用擔心產率的問題。

    在大刀闊斧進行創新實驗的初期階段,對每一步實驗的設計當然要盡量仔細,但一旦按計劃開始後對其中間步驟的實驗結果不必追求完美,而是應該義無反顧地把實驗一步步推到終點,看看可否得到大致與假設相符的總體結果。如果大體上相符,你才應該回過頭去仔細地再改進每一步的實驗設計。如果大體不符,而總體實驗設計和操作都沒有錯誤,那你的假設(或總體方向)很可能是有大問題的。

    這個方法論在每一天的實驗中都會用到。比如,結構生物學中,第一次嘗試純化一種新的蛋白不應該追求每一步的產率,而應該盡量把所有純化步驟進行到底,看看能否拿到適於結晶的蛋白。第一次嘗試limited proteolysis,不應該刻意確定protease濃度或追求蛋白純度,而是要關注結果中是否有protease-resistant core domain。從1998年開始自己的獨立實驗室到現在,我告訴所有學生:切忌一味追求完美主義。

    我把這個方法論推到極限:只要一個實驗還能往前走,一定要做到終點,盡量看到每一步的結果,之後需要時再回頭看,逐一解決中間遇到的問題。 (3) 科研文獻(literature)與學術講座(seminar) 的取與舍。

    Nikola Pavletich博學多才。在我們許多博士後的心目中,他一定讀很多文章、常常去聽seminar。沒想到,我最大的驚訝出現在我篤信無疑的這一點。

    在我的博士生階段,我的導師Jeremy Berg非常重視相關科研文獻的閱讀,有每周一次的組內journal club,討論重要的科研進展。剛到Nikola實驗室,我曾試圖表現一下自己讀paper的功底、也想同時與Nikola討論以得到他的真傳。96年春季的一天,我精讀了一篇《Nature》article,午飯前遇到Nikola,向他描述這篇文章的精妙,同時期待著他的評述。Nikola面色有點尷尬地對我說:對不起,我還沒看過這篇文章。噢,也許這篇文章太新,他還沒有來得及讀。過了幾天,我因故閱讀了一篇幾個月前發表的《Science》research article,又去找Nikola討論,沒想到他又說沒看過。幾次碰壁之後,我不解地問Nikola:You know so much. You must read a lot of papers. Why is it that you didn』t read the ones I read?(你知識如此淵博,一定是廣泛閱讀了大量文獻。你為什麼恰好沒有讀我提到的這幾篇論文呢?) Nikola看著我說: I don』t read a lot. (我閱讀不廣泛。)我反問: If you don』t read a lot, how can you be so good at research? And how can you reference so many papers in your own publications?(如果你不廣泛閱讀,你的科研怎麼會這麼好?你怎麼能在自己的論文里引用這麼多文獻?) Nikola的回答讓我徹底意外:(大意)I only read papers that are directly relevant to my research interests, and I only read more papers when it comes to writing my own papers(我只讀與我的研究興趣有直接關係的論文。並且只有在我寫論文時才會大量閱讀。)

    我做博士後的單位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有很好的系列學術講座(Institute Seminar Series),常常會請來各個生命科學領域的大牛來演講。有一次,一個諾貝爾獎得主來講Institute seminar,並且點名要與Nikola交談。在絕大多數人看來,這可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機會去接近大人物、取得好印象。Nikola告訴他的秘書:請你替我轉達我的歉意,seminar那天我恰好不在。我們也為Nikola遺憾。讓我萬萬想不到的是,諾貝爾獎得主seminar的那天,Nikola把自己關在辦公室里,早晨來了以後直到傍晚一直沒有出門,當然也沒有去聽講座。當然,這也許是巧合 – Nikola取消了他的出行計劃;但以我們對Nikola的了解,他十有八九是在寫paper。後來,我們也意識到,這樣的事情發生在Nikola身上已經見多不怪了。

    在我離開Nikola實驗室前,我帶著始終沒有完全解開的謎,問他:如果你不怎麼讀papers,又不怎麼去聽講座,你怎麼還能做一個如此出色的科學家?他回答說:(大意)我的時間有限,每天只有10小時左右在實驗室,權衡利弊之後,我只能把我的有限時間用在我認為最重要的事情上,如解析結構、分析結構、與學生討論課題、寫文章。如果沒有足夠的時間,我只能少讀文章、少聽講座了。

    Nikola的回答表述了一個簡單的道理:一個人必須對他做的事情做些取捨,不可能面面俱到。無論是科研文獻的閱讀還是學術講座的聽取,都是為了借鑒相關經驗、更好地服務於自己的科研課題。 在博士生階段,尤其是前兩年,我認為必須花足夠的時間去聽各相關領域的學術講座、並進行科研文獻的廣泛閱讀,打好critical thinking的基礎;但隨著科研課題的深入,對於文獻閱讀和學術講座就需要有一定的針對性,也要開始權衡時間的分配了。 (4) 挑戰傳統思維

    從我懂事開始,就受到教育:凡事失敗都有其道理,應該找到失敗的原因後再重新開始嘗試。直到1996年,我在實驗上也遵循這一原則。但在Nikola 的實驗室,這一基本原則也受到有理有據的挑戰。

    有一次,一個比較複雜的實驗失敗了。我很沮喪,準備花幾天時間多做一些control實驗找到問題所在。沒想到,Nikola阻止了我,他皺著眉頭問我, (大意)Tell me why you want to figure out why your experiment failed? (告訴我你為什麼要搞明白實驗為何失敗?)我覺得這個問題太沒道理,理直氣壯地回答:I need to know what went wrong so that I can get it to work next time. (我得知道哪裡錯了才能保證下一次可以成功。)Nikola馬上評論道:(大意)You don』t need to. All you need to do is to carefully repeat your experiment and hopefully it will work next time. Many times figuring out why your previous experiment failed will take much longer time than simply repeating your experiment. For a sophisticated, one-time experiment, the best solution to a failed experiment is to repeat it carefully.(不需要。你真正要做的是把實驗重複一遍,也許下次就可以做成。與其花大把時間搞清楚一個實驗為何失敗,不如先重複一遍。面對一個失敗了的複雜的一次性實驗,最好的辦法就是認認真真重新做一次。) 後來,Nikola又把他的觀點升華: (大意)It is a philosophical decision whether to figure out why an experiment failed. The conventional wisdom of understanding every glitch may not represent the best approach.仔細想想,這些話很有道理。並不是所有失敗的實驗都一定要找到其原因,尤其是生命科學的實驗,過程繁瑣複雜;大部分失敗的實驗是由簡單的操作錯誤引起的,比如PCR忘記加某種成分了,可以仔細重新做一遍;這樣往往可以解決問題。只有那些關鍵的、不找到失敗原因就無法前行的實驗才需要刨根究源。

    我選擇的這些例子多少有點「極端」,但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起到震蕩大家思維的作用。其實,在我自己的實驗室里,這幾個例子早已經給所有學生反覆講過多次了,而且每次講完之後,我都會告訴大家打破迷信、懷疑成規,而關鍵的關鍵是:Follow logic!(跟著邏輯走!)

    我每天在實驗室里註定會重複講的一句話就是:Follow logic!每天對不同的學生講,加在一起至少有5遍以上吧。而我自己每次與博士生討論課題也總是遵循嚴密的邏輯,用推理、排除法找到實驗的下一步解決方案。

    嚴密的邏輯是 critical analysis的根本

  • 由於施院士對於博士生的教育其實應當還有剩餘兩部分的內容,但是等待更新。

========================================================

========================================================

追求卓越 成功就會在不經意間追上你----

第二次更新,於2016年9月21日。。。。。

========================================================


博士生遠瀟給中國青年報的來信及李開復先生的回復

博士生遠瀟給中國青年報的來信:
中國青年報:
上世紀80年代初那封署名「潘曉」的信中,一句「人生的路呵,怎麼越走越窄」的感嘆,再次成了時下很多本科生甚至博士生們心裡的困惑。
當年我收到博士研究生錄取通知書時,我沒有感到多少興奮,更多的是矛盾、沉重、複雜,因為「讀博等於賭博」的說法已經廣泛流傳。讀博一年多以來,除了生活的單調、學術探索的艱苦之外,我感受最多的,還是生活乃至生存空間的日益逼仄。
在學業方面,學術界學富五車、素養深厚、能以人格魅力指引學生一生的導師也有,可惜在導師中占的比例不高,更多的是這樣三種導師:一種是對學生不聞不問的導師,對學生採取放羊式管理。一周不到機房也沒人過問。第二種導師導是導了,可惜是誤導——指定的研究,不是脫離實際就是落後於前沿多年,也根本不考慮學生的興趣、能力和未來發展。第三種導師雖然招學生時也希望學生有學術成就,但「吾愛真理,但吾更愛實惠」,他們更喜歡讓博士生做賺錢的項目。至於報酬,自然是遠遠低於市場價格,給多給少,全看導師的良心,這也是許多學生稱導師為「老闆」的原因。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的研究領域很窄。與碩士生的應用創新不同,博士生是要求理論上有所創新的。在分工越來越細、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專家時代,我們只能集中於一個非常小的領域,跟蹤國際前沿,不斷挖掘,才有可能取得一點兒創新或進展。熱門專業還可以和社會有介面,其他專業就是門前冷落鞍馬稀了。以我的管理專業為例,乍看還是熱門,可惜成功人士都自有管理心得,迫使這個專業的博士生只好鑽到數學和理論模型里找出路,做出來的成果往往難有用武之地。
我們的視野也很窄。條件好的學校還購買了國外論文的資料庫,需要的資料可以在線查閱,圖書報刊也較豐富;條件差的學校連基本的研究條件都保證不了。做研究最好的方法是與國際同行交流,但這樣做的前提是參加各種會議。參加國內的會議,費用加起來也要幾千元;國際會議更不用說,論文發表就要至少交300美元,想到國外開會還要花上萬元。許多學校規定經費由導師管理,很少有導師願意為學生出這個錢。我們只能閉門造車,水平自然可想而知。國家投入科研和博士生培養的經費並不少,但有多少能真正用於博士生的培養,尤其是讓我們自己支配到學術研究和交流上?
我們的就業去向也很窄。企業一般不願為博士這樣的高學歷者付高薪酬,到高校當老師或進研究機構,就成了大多數博士畢業生的首選甚至惟一選擇。而高校和研究機構里已有不少在職讀博的人,還有越來越多的海歸,我們想進去並不容易。即使運氣好進了高校或研究機構,面對的又將是學風浮躁,造假成風,貧富不均。我們不得不反覆問自己:事業成功的標準是什麼?專心做學問的,現在吃不開、沒市場,將來會有嗎?拿了學位就是為了去釣大魚嗎?
在生活方面,我們的生活圈子很窄。三點一線為主的生活可以用「三位一體」來形容:一個狹小的床位、一個固定的機位、一個隨便的食堂座位,加上一個瘦弱的身體。
更重要的是,微薄的收入無疑讓我們遠離了許多豐富的生活。以我為例,每月享受國家規定的500元生活費,而學校住宿費每年要1000元,扣除探親路費、電話費這些開支,每月可支配收入也就300多元,勉強夠吃飯吧。而有的學校和院系連500元都保證不了!也許有人會說,為什麼不去兼職?可是如果專業不是工科或熱門的,想做全職的人尚且比比皆是、就業困難,哪個單位想要兼職?就算能找到,導師允許嗎?自己的研究還做不做了?
交往圈子也很窄,我們平時接觸的除了同一實驗室的人就是學術上有交流的人,我身邊走向大齡的同學越來越多,而他們中大多是很優秀甚至很有魅力的。女博士生很容易成為大齡青年,成了別人眼中的「第三種人」,逼得她們大呼「我不是滅絕師太」。
而讓我們痛苦和寒心的是,關心我們的人很少。大概除了管理部門和部分導師了解我們的窘境,社會上幾乎沒人知道我們的情況,更別說理解了。也有人認為我們在象牙塔里悠閑自在、無病呻吟,或者因為少數掛羊頭賣狗肉的博士生而對我們整體印象不佳,認為我們大多也是沽名釣譽之徒。
我們希望的是,公眾對於我們這個群體保持平常心,多來關心一些最好,不關心也不要鄙視挖苦;我們也不需要光環,那不能當飯吃。今年年初IT業有人累死後,許多公司減少加班、增加福利,可幾個學校的博士生跳樓後,卻沒看到或聽說誰來關注一下我們的生存狀況。說實話,我們經常覺得自己就是被誤解的弱勢群體。
我們是中國青年,渴望著為青年中國的騰飛貢獻力量,可讀書這麼多年之後,我們卻成了在越來越窄的人生道路上徘徊的人。很多同學,有和我一樣的疑問,誰能告訴我們,出路在哪裡?
李開復先生對上述博士生來信的答覆: 在讀了博士生遠瀟給中國青年報的來信後,GOOGLE公司中國區總裁李開復說,有這些困惑和擔心,實際上是很多博士生們在讀博士之前並沒有認真地想過,自己是不是能耐得住寂寞做學問,是不是能抵禦來自物質世界的誘惑。另外,如果讀博士抱有「一頂博士帽能給自己找工作時加分」的想法,不僅會增加自己學習期間的痛苦,而且在找工作時會發現,博士頭銜不能有多少優勢後會更加失落。 由於是最早進入微軟公司高管層的華人,又常常在高校亮相做巡迴演講,而且還在中國創辦了「開復學生網」,給中國學生解答「大到人生觀,小到如何學好英語」的各種問題,這使卡內基梅隆大學畢業的工科博士李開復,在中國高校學生中的名氣不小。就博士生遠瀟的困惑,記者專訪了李開復。 多問問自己為什麼要去戴博士帽
「選擇讀博士就等於選擇了在未來三五年,或者是更長的一段時間,你必須要成為孤獨的人,要遠離物質的花花世界,甚至要無數次承擔失敗或者不被學界認可的痛苦」。這就註定了不是每個人都具備能成為博士的潛質。在李開復看來,當你猶豫自己是不是要去讀個博士之前,一定要向自己問問這些問題:
首先,你是不是有創新的熱情。因為要取得博士學位,最後就得看你在某一領域的研究有沒有突破和創新。如果你是一個墨守成規,不太富有挑戰精神的人,那麼做創新研究可能就不太適合你。
其次,要問問自己願意孤獨地追求知識嗎?看到同學發財、出名,會羨慕、甚至感到痛苦嗎?如果你是個物質欲比較強、對掙錢還有興趣的人,或許你該去讀個MBA,或者找一份好工作,而不是去讀博士。
在美國,一個博士生畢業後可能能拿到10萬美元的年薪,而一個MBA畢業後或許能拿到15萬美元,但拿到博士學位要花上5年時間,或者更長,但MBA只要兩年的時間,MBA的投入產出比要高一些。
第三,你願意花很多時間拚命工作,即便你知道你正在探究的問題有可能在短時間內無解。如果你是一個很在意失敗的人,那麼讀博士可能會使你的人生變得灰暗。
李開復說,只有當你肯定自己讀博士確實是為了享受做學問、超越前人的樂趣時,才有可能愉快地度過學習生涯。
李開復回憶,他自己念博士的時候雖然有獎學金,但日子也不富裕,有時候假期也得出去打打工,但每個人在自己不同的生活階段就應該享受不同階段的樂趣,學生時代就應該是物質清貧,學習而快樂著的。
畢業時,你應該成為你研究領域中世界第一的專家
跨入博士生的門檻後,李開復建議,要給自己設計一個3年的學習和科研計劃。首先,需要徹底地了解在相關領域他人已有的工作和成績,然後再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見解,腳踏實地工作。另外,還要不斷跟蹤這個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把握好方向,避免重複性工作,把精力集中在最有價值的研究方向上。
李開復說,他至今還記得在他進入卡內基梅隆大學攻讀計算機博士學位時,當時的系主任說的話:「當你拿到你的博士學位時,你應該成為你所從事的研究領域裡世界第一的專家。」
這樣的要求似乎對大多數剛剛起步的人來說都是高不可攀的,可李開復說,他本人正是確立了這樣的目標,在經過五年寒窗、夜以繼日的努力工作後,他所期待的結果就自然而然地出現了。
一個打算攻讀博士學位的人,就應該給自己樹立一個很高的目標。李開復想告誡博士生遠瀟:讀博士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切忌浮躁的情緒,而要一步一個腳印,扎紮實實地工作。也不可受一些稍縱即逝的名利的誘惑,而要200%地投入。也許你會疲勞,會懊悔,會迷失方向,但是要記住,你所期待的成功和突破也正孕育其中。
李開復回憶說,他在攻讀博士學位時,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6個小時,大量的統計結果和分析報告幾乎讓人崩潰。他也曾不止一次地懷疑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真的能夠成功,但終於有一天,在凌晨3時做出的一個結果讓他感受到了成功的滋味。
「那種一切都很順利,誰都可以得到的工作和結果,我相信研究價值一定不高。」李開復說,另外,一個人如果打算一輩子從事研究工作,那麼從他在讀博士學位期間所形成的做事習慣、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基本上就可以判斷出他未來工作的輪廓。所以,你一定要做一個「有心人」,充分利用在校的時間,為自己的將來打好基礎。
你找的導師,最好有「我不贊成你,但我一定支持你」的胸懷
「在學術界,人們普遍認為『名師出高徒』。可見導師在你的成長道路上作用是多麼的大。」李開復建議說,在確定自己要開始讀博士之後,應該主動去尋找自己所研究的領域裡最好的老師,甚至應該去求教於周圍能找到的專家,看看大家對你想選擇的導師有怎樣的評價,更不要忘了常去求教「最博學的老師」——互聯網。
李開復說,他還鼓勵准博士生們直接發電子郵件去諮詢一些世界公認的專家和教授。以他的經驗,對於這樣的郵件,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會很快給回復。
李開復聽到過一些博士生抱怨說,在3年的學習生涯中沒有得到導師充分的指導。他把自己聽到的案例歸納出了幾類准博士們要慎重選擇的導師。
有一類導師,有很多的項目,學生跟著這樣的老師,3年的工夫大概都在替老師打工賺錢。這樣的導師暫且看到他長處的一面,可能增加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但博士找工作,招聘的企業看的還是你作為博士的突破和研究能力,而不是你做過多少項目。
李開復說,這類導師中,有一種最惡劣的是,看到一些能幹的學生能為自己做點事,即便到了畢業的時間也不讓學生畢業,還要讓學生多打幾年工。所以在選導師之前,一定要多方打聽導師的人品如何。
還有一類導師也被李開復認為是要當心的,這類導師雖然很安心做研究,但他幾乎兩耳不聞窗外事,研究思路和方向都是很落伍的,而且他給你選定的方向有可能早就被證明是過時的。李開復說,有的導師可能上了年紀,近年來也沒有太多的研究成果,但這個老師人品不錯,能允許和鼓勵學生不同常規的想法,並且從方法論上能指導學生,這樣的導師應該是可以選擇的。
李開復多次在各種演講和文章中提到他當年讀博士時的導師。他說,雖然讀博士期間,他的導師確實沒有教給他有關他專業的知識,但是他能給學生大方向的指導,而且能毫不吝嗇地與學生分享他在學術上的經營和他在學術界的各種資源。
李開復說,博士生導師或許就是那種沒有太多時間給你,也不會給你太多具體而細節的指導,但他卻有「我不贊成你,但我一定支持你」的胸懷。
戴上博士帽不等於就能一步跨進掙錢多的地方
有了博士的頭銜不一定就等於增加了你找工作的砝碼。李開復說,從他在微軟和GOOGLE公司的招聘經歷和他所了解的一些著名跨國公司在華招聘的情況來看,大家招聘博士的範圍都會巧合地限定在國內排行前十幾名的大學中。
李開復解釋,一般大公司、尤其是IT類的企業在挑選本科生或者碩士研究生時,尺度是比較松的,即便有的碩士沒有太多學術上的造詣,但只要拿出做過的像樣的項目,一般也是會被認可的,但對博士就不同了。
李開復說,他在招聘博士時會仔細閱讀應聘者的博士論文,因為對博士的水平評判就全靠這篇論文了,博士論文如果沒有新意,或者觀點方法陳舊,即使應聘者有再多的實踐能力,做過再多的項目,也得不到認可。
正因為一些大公司在招聘時反而對博士的水平更加挑剔,所以李開復說,千萬不要以為戴上博士帽就能找到好工作。
做個快樂的人最重要
最近李開複寫了一篇文章,提到在21世紀企業喜歡什麼樣的人,其中他認為很關鍵的要素是,應聘的人是不是一個熱愛工作、積極樂觀的人。

========================================================

========================================================

追求卓越 成功就會在不經意間追上你----

第三次更新,於2016年9月25日。。

========================================================

下面是喻海良教授對於博士的要求,也只很值得我們學習的。喻海良,博士,清華大學機械系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後,Shenyang University的教授。其言語樸實,沒有那麼多大道理,非常貼近於博士的學習和工作。這是喻教授的原文:

成就一個優秀博士生的幾個方面

喻海良,2013/7/27
前幾天,寫了一篇《身邊畢業的幾個優秀大齡博士》,其中明波留言希望我寫一篇如何做一名優秀的研究生。
讀博士,不是一件很輕鬆的工作。以下是崔志輝 給留言,個人感覺非常好。「博士,讀的是自己的一點想法,讀的是幾分好奇,讀的是二兩苦澀,讀的是家人多重期待,讀的是兒時的一個傳聞」。
不可否認,每一個人在讀博士之前都是有一個美好的憧憬的。在博士期間,要參與重大課題,要發表多少論文,要獲得多少個專利,要獲得多少個獎勵,畢業後要找到一份好的工作。然而,進入博士課程後,就會發生很多不一樣的事情。半年完不成一個實驗,一年寫不出一篇論文,兩年也不知道如何去申請發明專利。有時候,看到好幾萬的獎學金名額都被別人拿走了,心裡對自己成績不夠而窩火。的確,讀博士不容易,讀好博士更不容易。
雖然我博士論文沒有能夠獲得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但是,也曾經為之奮鬥過,而且也獲得了省優秀博士論文,加上這些年我也一直在反思讀博士過程的優缺點。因此,如果只是希望能夠獲得校級優秀博士論文的話,我還是可以交流一點點經驗。
1)多找導師交流。
我不知道現在國內研究生平均多久找一次導師,介紹自己的工作進展。但肯定有一部分人,半年也不和自己導師交流一次,或許自己忙,或許導師忙。在澳洲,我們組的博士生是每一個禮拜都要嚮導師進行彙報,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上一個禮拜做了什麼,做出了什麼樣的結果,下一個禮拜計劃做什麼。在這個過程中,導師並不一定真的能夠幫助你解決一些課題上的實際問題,但是,他能夠很好地督促自己每一個禮拜都做一點點東西,思考下一個禮拜要做一點什麼東西,即使只是在看文獻。
現在的研究生導師,大都比較忙。如果只是一般性的自己就能夠解決的問題,他們肯定沒有太多興趣。相反,如果你能夠想到一些好的討論點,與他們進行交流或者請教,導師一定會對你刮目相看。

2)文獻必須天天讀。
很多人現在都埋怨導師根本不看論文,他們沒有指導自己太多的創新點。這是很現實的一個問題,對於研究生,導師通常都只給予一個「模糊」的方向,提供一定的實驗經費,對設計的研究方案進行把關。至於研究問題的細節,他們可能一點也不知道。很多人或許會認為這樣的導師不合格,其實不然。天下沒有一位導師對現在研究的問題都懂,如果他都已經懂了,就根本用不著你去研究。解決這方面的最好辦法就是不停地看文獻。不只是博士一年級的時候要認真看文獻,博二博三照樣天天看文獻。我現在也是基本上每一天都會看幾篇文獻。一方面及時補充自己的知識點,另一方面,了解一些行業的發展趨勢。當然,看完文獻之後,有必要對這些文獻進行一定的整理,這些對今後寫論文大有幫助。
很多人天天對自己博士課題的主要研究問題和創新點感到發愁,諮詢導師,也只是一些模稜兩可的答覆或者鼓勵性話語,其實不知,創新點就在於文獻之中。創新模式有很多種:用他人之方法研究自己的問題;用自己的方法找到應用的領域或者具體問題;通過學習別人的方法,找到自己解決問題的點。
3)多掌握一些實驗設備操作。
我讀博士的時候,一直都認為想法是最重要的。只要有好的想法,找師兄弟和工程技術人員幫助就能夠實現。而我也是這樣度過了自己的博士生涯。基本上知道做什麼事情需要找什麼設備,什麼設備能夠實現那些結果。然而,在澳大利亞的兩年多生活,讓我突然間意識到自己的缺失。很多基本的設備操作都需要從頭學起,而很多設備由於排隊時間較長而一而再再而三地拖,而最終予以放棄。因為,這裡的所有實驗設備都是學生自己操作,而老師只是負責培訓。而和國內不一樣的是,這裡也有很多學生,但是我沒有能力要求他們幫助做很多實驗。當然,小批量問題不大。
也因此,在讀研究生期間,千萬要在設備方面下功夫。只有自己懂得了大量設備的操作,才可能從一個實驗「榨取」最多的「成果」。而且老祖宗有一句話,求人不如求己。自己可以晚上12點才回家,但沒有道理要求同學老師也和自己一樣晚上12點回家吧。
4)儘可能地幫助他人。
很多人把「樂於助人」看做是一種品德。我覺得樂於助人應該是一種人性或者一種本能。然而,現在社會環境的競爭壓力逐漸增加,這讓很多人不願意去幫助他人,即使是很簡單的一件事情。就我自己而言,有時候也會這樣,幫助幾次就失去了耐心。但是,這麼多年來,我總結的最為深刻的事情,還是要儘可能地去幫助別人。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自己就會需要他人的幫助。
這兩年在卧龍崗大學做研究,自己善於做模擬工作。而現在的科研,已經不能再只是簡單的模擬一個事物的過程,也需要大量的實驗驗證。而工程學科做實驗研究和物理、化學、生物、數學學科完全不一樣,一個人根本就沒有辦法去實現。也因此,每走一步,都需要得到他人的幫助。所以,在學期間儘可能地多幫助他人,這樣他人才會願意與你合作,給你幫助。

5)不要怕吃苦。
做科研,很多人認為最大的需要是坐的住。其實,還有一條,要有吃苦的精神。我在清華大學做博士後期間,去哈爾濱電機廠做現場測試。每一次測試的時間需要將近20小時。同時鑄造車間,將近晚上12點的時候,現在會進行澆鑄,那PM不知道是多高了。即使如此,為了實驗數據,必須堅持。在澳洲也是一樣,我有很多實驗需要到新南威爾士大學去完成,每天早晨5點起床趕火車,晚上8點坐火車回家。而且,每一次實驗都是連著三天,我必須喝紅牛才能夠維持體力。我們學校環境學科有一個副教授,比我大2歲,現在的組已經有20多人的團隊了。聽說,他經常晚上兩點多給學生髮郵件,安排他們第二天的事情。
做科研沒有不吃苦的,不要認為自己的導師沒有自己「苦」,他們都經歷了你的成長過程。想起一句經典的話,捨不得今日吃苦,就少不了明日吃苦。
6)有大局規劃。
有一句俗話,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與其說讀博士,不如說謀博士。首先要了解博士課題領域的大環境。如果所做的課題與工作符合行業長久發展趨勢,毫不猶豫,堅定地做下去。相反,如果所做的課題與工作,在別的學校10年前就已經完成,並且已經實現工業化應用了,那麼這樣的課題只適合做導師的橫向課題,而不宜做自己的博士論文。如果一定要在此堅持,雖然可能能夠幫助先人完善他們的工作,但是,很難找到好的大的突破口。即使最後也達到了學校博士畢業要求,拿到了博士學位,在找工作、謀科研崗位也是非常困難的。第二,要謀劃博士年度計劃。在博士開學一年後,大家都會有一個開題,其中都有年度計劃。然而,裡面很多人都是沒有思考就瞎編了一個進度,最終的結局就是延期畢業。第三,要及早謀劃博士學位論文。我的博士學位論文在博士畢業前兩年就寫完了,然後,就是不停地修改。因為,每擱置一個月,都能發現一些新的問題。而我身邊,有很多博士生,都認為博士論文也就是一個月能寫完的東西,最後,沒有辦法,還是一個接一個延期了。
攻讀博士也就三四年的時光,像這樣的黃金年齡都不能好好地謀劃,何以謀劃自己光輝一生?
在這裡似乎我還有很多條建議,如在學期間,一定要多和師兄師姐交流,有時候,他們比你導師教會你的可能更多。還有,做完實驗與分析,儘可能地把結果及時整理出來,這些年我一直在寫東西,似乎那些年起草的論文,雖然水平不是很高,但是都找到地方發表了。
最後一條,博士生年齡都不小了,別只顧著學習,把對象找好也很重要,我就曾單身了30多年。

目前先找到這麼些內容,供大家掂量吧....

其實對於步入博士階段的人來說,現階段都會有很多自己的考慮,可能上網帶來的無聊消遣以及眾多負面的消息都會使你覺得困惑、迷茫,甚至於懊惱自己的決定。其實讀博士的人有一點是必須要提的,那就是真正讀好博士的人,是不屑於發表自己關於諸如此類的感慨的,他們都局限在自己的交際圈和自己的思維境界里,沉醉在自己的這種追求和努力中,嚮往著自己的這種各種毅力和自豪。這種固執和堅持既是一個人在日後的成長中寶貴的財富,也是他通向成功的搖籃。其實,讀博士就是一種體驗,如果過多的考慮世俗和金錢的需求,不但自己將被束縛和拖累,而且將來也必為生活所累。


人,都有這樣的體驗:一是那就是面臨抉擇的時候,總是不免感概和迷茫,而真正走過之後,就覺得那又算得了什麼呢?二是眾多的人都感概自己的生活無聊,卻又不屑於承認這種墮落,於是就會對別人的生活方式和態度橫加指責,以便顯示我過的有多麼幸福。因為似乎是只有看到別人多麼的不幸福,和自己一樣,我才能過的心安理得。而實際上不是所有人都那麼無聊,比如博士。

所以我比較欣賞博士,認認真真做事,踏踏實實做人。


讀博士或者拿到博士學位以後經歷和感受是怎樣的?讀博士或者拿到博士學位以後經歷和感受是怎樣的? - 博士


==========================================================

追求卓越 成功就會在不經意間追上你----

第四次更新,於2017年6月2日。。。

第三次更新,於2016年9月25日。。。

第二次更新,於2016年9月21日。。。

第一次更新,於2015年7月18日。。。

超過五百贊就繼續更新。。。。。。。。。。


===========================================================

再送上幾句話: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祝所有的博士早日畢業,共勉吧。。。=====================================================================================================================================


受過高人指點,再結合自己的經歷,說說一點看法
研究生階段,應當培養的幾個能力:
1.自學能力
研究生以及之後,一個人培養的能力,基本都會以年作為周期,一般的技能都要三五年以上的學習過程。博士最關鍵的,就是這種自學能力——別人學個五六年,你一兩年搞定。
更重要的是,你從研究生開始,學習過程已經和中學本科完全不同了,更為關鍵的是實踐。
推薦書籍《學習之道》,本書作者為世界象棋大師,兩年時間從入門到太極世界冠軍。
2.批判思維能力
一件事對不對,結果是否成立,可能誰也不知道,不論是群眾還是權威,甚至是自己的感覺,你所需要的是證明。當你證明出來了,他就是對的,當你無法證明他,就砸且以為他是錯的。
更進一步,是證偽,具體看看索羅斯和他師傅的書
3.多元的思維模型和逆向思維
高中所學的物理知識告訴你F=ma可以解決一切物理問題。但是,上了研究生之後,你應該知道,世界上哪有什麼東西只是依靠一個公式就可以解決。愛因斯坦說過,理論要盡量簡單,但不能太簡單。
你在生活和學業中會發現有越來越多的事情,是系統問題,單個因素的改變是無法產生什麼大的影響了。這時候,你需要多元的思維模型。
當你可以同時用經濟學,心理學,歷史,地理和數學知識對一個問題進行全方面分析的時候,你才能更為準確而不帶偏見。

對系統問題,除了多元思維,逆向思維也是好工具。
關於這兩點,請看查理芒格的《窮查理寶典》——強烈推薦
4.心理學
理性可以讓你更聰明,但沒法讓你更幸福。
心理學也很重要,當然,文科類的書籍必不可少,瑜伽冥想和心理學也有相通的。
5.錢
錢很重要,錢很重要,錢很重要
其實,這一條應該放在第一條的。
6.宏觀的目標
不要糾結於你自身課題那一個方向,要從更大的系統上看問題。如果你是做飛機上面輪胎的,你要關心的是飛機最後的性能,而不是輪胎好不好,靚不靚
7.和他人合作的能力
不要單幹,要和別人交流,你做的只是系統中的一部分。


我只說一點:鍛煉身體。我現在博三,頸椎、脖子、後背、肩膀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長時間打鍵盤,導致左臂會時不時的神經性跳動,小拇指尖發麻,非常痛苦,正在慢慢恢復當中。建議樓主一定要有一個可持續的健身計劃!


有意識的培養自己的大局觀,才能指導自己博士的路徑,避免一葉障目。


感謝分享!


推薦閱讀:

怎麼在大學裡一個人生活不在乎別人想法?
為什麼大學學長總是急切煽動新生爆照?Q群,貼吧,到處是求爆照和自爆照。
室友總帶女友在寢室住,怎麼辦?
北師大為什麼能排進京城四大名校?

TAG:大學生 | 大學 | 博士 | 教授 | C9九校聯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