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笑」「見諒」中的「見」是什麼意思?「讓您見笑了」是誤用嗎?


樓上諸位的討論已有很多。要之,有兩種解釋:一是「我」,一是「被」。

這兩種,本人都不認同。

現在,本人來補充些諸位都沒有討論過的東西。


先請思考:

1、如果說「見」的意思是「我」,《莊子》「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理解為「我常笑話我於大方之家」,通嗎?《史記》「屈平信而見疑,忠而被謗」,理解成「屈平信而疑我」,通嗎?

2、為什麼「見笑」的「笑」應作「笑話」的「笑」理解,而不能作表示友好的「微笑」的「笑」理解?

3、「見譏」、「見諒」、「見疑」等詞中,「譏」、「諒」、「疑」等字,都是對說話人的否定,為什麼沒有「見尊」、「見敬」這類詞存在呢?


有表示積極意義的「見~」嗎?

有。

見賞

王安石《石竹花》詩之二:「車馬不臨誰見賞,可憐亦解度春風。」

見賜

《鏡花緣》第六十回:「莫非此處另有甘泉,何不見賜一盞?」

見愛

《晏子春秋·外篇下四》:「嬰聞之,有幸見愛,無幸見惡。」

歐陽修《與王懿恪公書》:「親朋見愛,何以為教。」

可是,以上三例真的是表示積極的意思嗎?

王安石說,誰來賞識賞識我?

枝蘭音說,誰能賜給我一杯酒?

晏子、歐陽修說,多麼榮幸,終於有人來愛我了!

全是可憐兮兮的樣子。

還有一個:

見教

司馬相如《上林賦》:「鄙人固陋,不知忌諱;乃今日見教,謹受命矣。」

是把對方尊為老師。

以上四例,都有個共同的前提:下級對上級、卑者對尊者。

其實,「見~」多是在朋友之間使用的,由於它有「下級對上級、卑者對尊者」的意思,用在朋友之間表示謙辭。就像古人自稱「在下」,並不代表自己真的就在下面。

朋友之間送禮物,受禮者說「見賜」,對自己來說,是謙虛;對對方來說,是尊重。暗含的意思是你位尊,我位卑。真的上級接受了下級的禮物,絕無說「見賜」、「見賞」的道理。

所以,斷不可能有「見尊」、「見敬」這種詞存在。這就不是謙遜,而是矯情了。


以上不是在下瞎掰,《儀禮》里講得很清楚。

《儀禮·士相見禮》:某也,願見無由達。

《註》:凡於尊曰見,敵而曰見,謙敬之辭也。

也就是說,只有面對尊長的時候、面對意見不同的人的時候,顯露自己,叫「見」。

「見」的本義,還是「現」,「顯露」的意思。

「見笑」的「見」,和「現丑」的「現」,本來是同一個字。只是「現丑」一詞後來大家都寫作「獻醜」,意思便變了。

「見笑」的「見」,本義如此。


諸君如不信,我們再討論一下「見」當meet時的用法,更能印證我的說法。

《木蘭詩》: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

普通人meet天子,叫「XX見天子」,不叫「天子見XX」。

《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賔禮親邦國,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覲,冬見曰遇,時見曰會,殷見曰同。

《註》:此六禮者,以諸侯見王爲義。

你看,說「諸侯見王」,不說「王見諸侯」。

再如:《韓非子·喻老》,扁鵲見蔡桓公一節。

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曰:「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桓侯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復見。

幾次都是「扁鵲復見」,不可以「蔡桓公見扁鵲」嗎?

是的,那樣不合適。

再看「孟子見梁惠王」,也是把孟子寫在前面,表示梁惠王地位高。

那麼,為什麼今天的報紙寫「習會見XXX」,不寫「XXX會見習」呢?

因為今天的人沒學問。

這個意思很好理解。比如你去聽陳奕迅演唱會,回來跟人家說「我見陳奕迅了」,一點問題都沒有,因為一萬個人「見」陳奕迅了,但陳奕迅並沒有「見」一萬個人,你要說「陳奕迅見我了」,就不對,陳奕迅明明沒見你嘛。

地位相同或近似的人,如果A比B牛逼,也不說「A見B」。

例:「齊桓公九合諸侯」。不說「齊桓公九見諸侯」,因為齊桓公是霸主,要說「見」也只能是「諸侯九見齊桓公」。

說「A見B」這句話,要把地位低的一方放前面。

"A見B",表示A眼裡有B,但B眼裡有沒有A,還兩說著呢。


那麼,有沒有地位高的人「見」地位低的人呢?

有!

《孟子》:「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

堂堂梁惠王居然「見」了一個牽牛的!什麼情況?

答案很簡單,"A見B"表示A眼裡有B。大人物「見」小人物,表示大人物眼裡有小人物,所以下面梁惠王立馬發問了:「牛何之?」

而那個牽牛的,根本沒有注意到梁惠王在看他,直接牽著牛大搖大擺地從梁惠王門口走了(真牛逼),所以自然不說「牽牛者見梁惠王」。

現在,一切都明白了:

《莊子·秋水》。河伯說:「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見笑」一詞的主語可能是「大方之家」嗎?大方之家日理萬機,哪有功夫「見」你的「笑」?

正解是:

「我在大方之家門口顯露出來了可笑。」

「見笑」一詞的主語,仍是說話人。

同樣,「屈平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見疑」與「被謗」的主語,仍是屈平。

「見笑」、「見譏」、「見疑」中,主語都是有可笑之處、可譏之處、可疑之處的人,表示此人把可笑之處、可譏之處、可疑之處呈現在他人面前了,至於對方笑不笑、譏不譏、疑不疑,是對方的事。

你說「見笑」,只是表示自己顯露出了可笑之處(常作謙辭)。

因此,讓您見笑了,這個說法,一開始也是錯誤的。

但是,語言本來就是一個約定俗成的東西,當大家都這麼說,它就沒問題了。


比如,「蛋疼」一詞,大家都知道「蛋」是「睾丸」的意思。為什麼?睾丸形狀像雞蛋?你見過雞蛋大小的睾丸嗎?

其實,「睾丸」是學名,俗稱「卵」,和「蛋」沒有任何關係。

「蛋」,最早也不寫做「蛋」,而寫做「蜑」,是南方某個蠻夷部落的名字。

柳宗元《饗軍亭記》:胡夷蜑蠻。

後來,大家嫌「蜑」的寫法太複雜,就簡化成了「蛋」。

古代有種東西叫「彈丸」,也叫「彈子」,形狀大小和睾丸差不多。

把睾丸叫做「卵」太不雅了,大家就把它叫做「彈」。

書寫時,有人仍覺不雅,就同音的「蛋」代替了。

你以為只有今天的人才會發明「牛叉」的「叉」這種字,古人就不會嗎!

「蛋」的例子不是在下胡謅,是三百多年前王船山先生的考證。

廢話不說,有圖為證:


我不同意 @胡天翼 的答案。剛看到這個問題,見大家都以此為準,所以說一嘴。

見笑、見諒之「見」,是被的意思。秋水中的那句話中的「見」,也是被的意思。

今天我們說的「讓您見笑了」,意思是:被笑話了,讓您。即「見笑於您」、「於您見笑」。

讓您見笑,相當於把「見笑於大方之家」說成「大方之家見笑了」。

「見」在這裡不是謙稱,不是我。


之而笑(某)
之而諒(某)
之而教(某)

這個「之」代指的是 被笑話的因素、祈求諒解的因素、希望得到教育的因素。
使用這類詞的時候,我們常見的是先擺出這個「之」,所以通常省略為見笑、見諒、見教。
笑、諒、教 這幾個動詞在這類意義下很明顯是需要一個「某」來作賓語的,而賓語常見者為「我」,即指話語者本身。但也可以是「他」。

古今詞典中多是以現存用法逆推其本意,我以為有失,所以從一個字語本身可存的意義來解。
無能引經據典,請勿見噴。


看到那麼多錯誤答案,我覺得自己該糾正一下眾人的誤解了。

「讓您見笑了」這句話,是正確的。但正確的理由不是因為出自什麼《漢語語法史》,而是因為「見」在這裡的意思是「我」,並非什麼「被動」。

「見笑」、「見諒」、「見教」……這些短語中的「見」都是「我」的意思:「笑話我」、「原諒我」、「教育(指點)我」。

  • 為什麼這裡的「見」不是表「被動」?

首先我承認「見」在古漢語中經常表示「被動」,「為所見於」四個字都是常見的「被動標誌」——相信這是讀過中學語文的同學都記得的。「誠恐見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的「見」就是表「被動」。可是,「見」能表被動不等於什麼時候都是被動吧?「扁鵲見蔡桓公」的「見」難道也是被動?

現在我們來看看「見笑」這個詞語的出處:

「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莊子·秋水》

這句話的翻譯是:「我將長久地被懂得大道的人恥笑。」嗯,確實有被動的意思,但這個被動不是出自「見」,而是出自「於」,「為所見於」的「於」。

  • 「見」是不是有「我」的意思?

相信大家都記得李密的「陳情表」吧?「生孩六月,慈父見背。」這裡的「見」就是「我」的意思,而「背」這個字巧妙地活用表示「背對著」的意思,「見背」即使「背對著我」,引申為「離我而去(去世了)」,一個很巧妙的表達。

說到這裡,答案應該已經很清楚了。「讓您見笑了」,翻成最通俗的話就是「讓您笑話我了」—— 非常通順且可理解。

最後,如果您還是不相信我的答案,請看字典解釋:
http://www.zdic.net/zd/zi/ZdicE8ZdicA7Zdic81.htm 第七條

謝謝!


上面說「被」的各路答主包括資深專家在回答的時候有試著查一下字典嗎?或者說你們已經牛叉到可以自己認定正確答案了。
文言文和現代文在意義上並不存在著嚴整的一一對應,在不違反語法和理解的前提下,其翻譯可以有一定的靈活性,但並不代表只要說得通就行。

先放字典條目:
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縮印本)2007年5月第1版,2011年10月第10次印刷,第750頁,「見」字條義項12「加在動詞前表示對他人動作行為的承受,譯為自己,我」;
商務印書館王力等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2005年第四版,2012年5月北京第96次印刷,第179頁,「見」字條義項4:「放在動詞前,表示對自己怎麼樣」。
以上義項舉例均為見諒,見教,見笑等。

上述兩本字典所引述的義項往前一個,就是各位所認定的被動含義。
「見」表被動舉幾個例子:《屈原列傳》,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孟子·盡心下》,盆成括見殺;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
這些表被動的「見」大多有負面含義。(實際上,現代漢語中的「被」也帶有負面含義,大家會不自覺地運用,比如「被河蟹」「被躲貓貓」。)
而見諒、見笑、見教、見恕(冀君實或見恕也)沒有負面含義,而是僅僅表示我與動作的承受關係,就相當於賓語前置,但「見」並不等於「我」,(大概很多人表示難以理解是「『見』的意義沒有『我』的意思」這個原因),只不過這種含義現代漢語中沒有了,不好理解,把它翻譯成「我」「自己」而已。
另外,如果「見」在這種情況下依然表被動的話,那麼有一些句子翻譯出來會很彆扭,如:
《史記·蘇秦列傳》,及得富貴,徧報諸所嘗見德者。
如果「見」是被動的話,那「見德者」只能翻譯成「被恩德的人」,明顯不成句子。應該是「對自己有恩德的人」。


王力古漢語詞典的解釋是:助動詞。表示被動,相當於「被」


我一直理解為是前置的「我」。見諒就是原諒我,見笑就是笑話我。

詳細的討論見評論


「見」就是「我」的意思啊,同時這個短語里用了倒裝。


古漢語中,「見」字有「被...」的含義,比如:誠恐見欺,意思是「真的害怕被欺騙」。


我的理解是「使我處於被(某人)……的狀態 / 處境」,類似於英文中的「leave me being ~ed (by sb.)」,是動賓補結構短語。不是「被」,是動詞主體主動放任的行為,而非被動

比如,
見笑」就是「使我處於被(對方)笑話的處境」;
見諒」就是「使我處於被(對方)原諒的狀態」;
「誠恐見欺於王」相當於「王見欺」,也就是「實在擔心大王使我處於被(大王)欺騙的處境」;
慈父見背」就是「慈父使我處於被(父親)背對著的處境」,「被(父親)背對著」引申為「(父親)離我而去」,直接完整替換後即「慈父使我處於(父親)離我而去的處境」;

猜測這裡的「見」含有「坐視」的涵義,這個用法可能也從這個涵義里引申出來。

直接表示被動肯定是不對的。如果是單純表被動的話,「見笑於大方之家」「見欺於王」這樣的雙重被動是說不通的。翻譯的時候可以翻譯為「我」,即賓語(我)前置,翻譯成「笑話我」「欺騙我」,但並不等同於「我」。

另外,贊同@田源 的回答中「文言文和現代文在意義上並不存在著嚴整的一一對應,在不違反語法和理解的前提下,其翻譯可以有一定的靈活性,但並不代表只要說得通就行。」


見即我,同時為倒裝標誌,在文言文中常見,引自幾年前高中語文老師


詞性是副詞,用在動詞前,代表動作指向一方(說話人)。 如「君既若見錄」、「生孩六月,慈父見背」等。


樓上幾位前輩回答得都很好。
晚生做個拓展,類似的,"實不相瞞"的"相"是"你"的意思,此處賓語前置了,"相瞞"="瞞相",意思是"實在不瞞你。"這個也容易搞錯的。


見諒顯然不是獨用的。前文一定有或多或少的解釋與難處的闡述。見笑,見教都不是獨用的。。


不請自來。這個問題其實很有趣。而竊以為,無論@王路提到的「尊卑說」,還是@碗中物提到的「施事說」,都為先前各家就這個問題,有失偏頗的結論。「見」這個字不能簡單地被翻譯成「被」或者「我」,因為從它的本意出發,無論如何進行引申都不可能當然訓釋出這兩個意項。


先上答案。「讓您見笑了」這句話,並沒有語法錯誤


賣個關子。諸位一定知道:「見」在文言文里,它是個多音字,具體包括:jiàn(精遍切。即意為取「精」的聲母「j」和取「遍」的韻母「iàn,最後「切」字表「切用」之意,下同。)和xiàn(匣遍切)這兩個讀音。至於什麼時候用「jiàn(精遍切)」,什麼時候用「xiàn(匣遍切)」,各位有想過嗎?


不一而足,類似的多音字還有:「降」為啥有jiàng(精良切)和xiáng(匣良切);「折」為啥有zhé(庄舌切)和shé(床舌切);「傳」為啥有chuán(蚩船切)和zhuàn(支船切)等等,諸如此類,各位有想過嗎?


繼續出題。英語時態填空,每格限填一詞:1).forget (do)sth. 2). make sb (do) sth.想想,各位會填什麼呢?


言歸正傳。

一.「見」(jiàn,如字。「如字」意為該字原本常用的讀音)字,可表「從手段到結果」的整個過程。


溯本究源,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見」這個字,且其象都不難釋讀為「人上一目」。於是,「見」這個字的如字原意也很清楚,即「通過某人所擁有的眼睛觀察(某物,進而得到某結論)」。所以,《說文解字》訓為:「見,視也。從目從兒;凡見之屬皆從見」。應當說,許慎的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由此可知,「見(jiàn)」的第一層動詞含義為「觀看的過程」,即是:

  • 表「看到」

龍在田,利見大人」——《周易·乾卦》

引申為「各類感知的過程」,是有:

  • 表「遇到」

「孔子東遊,兩小兒辯鬥,問其故。」——《列子·湯問》

  • 表「悟到」

「道在不可。」——《韓非子·主道》

  • 表「料到」

勝而戰,弗見而諍,此王者之將也」——《孫臏兵法·八陣》

除此之外,還有表「測到」的「一高下」;表「聽到」的「君不黃河之水天上來」;表「碰到」的「風使舵」等等,諸如此類。這些含義其實都表示「一個感知持續進行的過程」


與此同時,「見(jiàn)」作為動詞的另一層含義為「觀看的結果」,即是:

  • 表「看到的結果」,亦即「察覺」

「路遙知馬力,日久人心。」——《爭報恩·第一》

引申為「各類感知的結果」,是有:

  • 表「遇到的結果」,亦即「經歷」

「吾未好德如好色者也。」——《論語·衛靈公》

  • 表「悟到的結果」,亦即「了解」

「仁者之謂之仁,智者之謂之智」——《周易·繫辭》

  • 表「料到的結果」,亦即「打算」

欲扁舟去,誰能畏簡書。」——《酬李司兵直夜見寄》,皇甫冉。

綜上所述,這些含義都表示「一個感知持續進行的結果」。


此外,「見(jiàn)」還可以被引申做補強標準音步的同義結果補語(一說從狀語),「看見」、「聽見」、「想見」等等,諸如此類。


以及,表「從觀察手段到觀察結果」這個區間,亦即「動作持續」。例下:

「送君不憚遠,愁獨歸時。」《放言十首·第六》,黃庭堅。


所以,「見(「jiàn)」的意思即覆蓋了
從「感知手段的進行」到「感知結果的獲得」整個過程。

二.「見」字二音當屬「輔音屈折」造成的形態變化,「見(xiàn)」是「見(jiàn)」的「被動態」。


乾嘉以降,以錢大昕等為代表的小學大家基本認為:《周禮》所言的「漢字六書」之一「轉注」,並非訓為「考」與「老」之類(該者與「假借」實無二異)的意思,而應當是一種「以音轉義」之法。


時至今日,越來越多的漢學家已認同「轉注」的真正含義應為:一種與「假借」並存的,關於「音隨義轉」的漢字使用方法。同時,隨著研究方法的系統化以及深入化,一些學者(如周祖謨先生等)發現,除了「音調變調」引起形態變化,進而導致的字意變化外(往往造成詞性變化。例如「種」字,讀「zhǒng」音時為名詞;讀「zhòng」音時則為動詞;「干」字,音「gān」卻系形容詞——「乾杯」的意思非為「幹掉杯子」,而是「使杯子乾淨」;音「gàn」系動詞);上古漢語還殘留存在著「外部屈折變化」這一綜合語的明顯特徵。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即為「聲母清濁交替」引起的形態變化這就是漢語中多音字現象的原因之一)。


而今確定,「動詞的施事性」(可以粗暴理解為「變主動語態為被動語態」)即為「聲母清濁交替」導致字意變化中的很重要一項。例如,「折(zhé)」的意思是「折斷」,那麼它輔音清化後得到的另一個音「折(shé)」就是表示「被折斷」(「降」、「傳」等字的多音原因也是如此)。


不言自明,當「見(jiàn)」在上古時期讀作「kian」,它的意思是「通過某人所擁有的眼睛觀察(某物,進而得到某結論)」時,那麼,在上古時期讀作「gian」的「見(xiàn)」字,它就應當被訓為「(某物)被某人所擁有的眼睛觀察到了(進而得到某結論)」。


此外,由於被動語態下,只會出現完成體這一種情況(即「某物被某人觀察到了」)。因此,同上比較後不難發現,「見(xiàn)」的意思分別有:

  • 表「被看到」,亦即「顯露」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牛羊。」——《敕勒歌》

  • 表「被遇到」,亦即「引薦」

「衛侯如晉,晉侯強孫林父焉。」——《左傳·成公十四年》

  • 表「被悟到」,亦即「掌握」

「讀書百遍,其義自。」——《三國志·王肅傳》

  • 表「被料到」,亦即「占測」。

「周史有以周易陳侯者。」——《左傳·庄公二十二年》

另外還有,表為「(某物)從被感知到獲得結果」這個區間,亦即「當今」

「且代王又親高帝子,於今在,且最為長。」——《史記·齊悼惠王世家》

當然,不早於戰國時期,「見(xiàn)」字的上述部分意思已被後造字「現」所代替了。

三.「見」字無論主動語態,還是被動語態,兩者都具有「致使」屬性。


回憶一下,高中文言文教學中明確說明了,如果兩動詞連用,後面一個動詞必須更改詞性(就好比上例第一個英語時態填空正確答案為「forget doing sth. 」中,自動詞「do」要變為動名詞「doing」一樣)。於是,當「見笑」、「見教」中的「笑」和「教」的詞性並未發生改變的情況下,「見」字顯然不能被簡單理解為「自動詞」詞性。


與此同時,漢字字意引申必須遵循「按圖索驥」的方法,溯回從之。故而,非常武斷地將「見」訓為「我」或者訓為「被」,實在有失偏頗。


那麼,如題「見」字又當作何解呢?事實上,較之「見」字二音可以發現,無論其做「主動態」訓為「jiàn」,還是音「xiàn」而為「被動態」,兩者都具有從「感知手段的進行」致使「感知結果的獲得」這一屬性。所以,自戰國時期開始,「見」字就被引申用做「致使動詞」而出現在各種典籍里(就好比上面舉例英語時態填空正確答案為「make sb(to)do sth. 」中,自動詞「do」與致使動詞「make」中可以省略「to」一樣)。

一言蔽之,「見」做致使動詞時,行為者是施事(do)一方時,(do)前面的「見」即為表「主動態」的「致使動詞」:「讓您見笑了」即為「(我)讓您導致哂笑(我)了」,此時「見」應讀為「jiàn」;而當行為者非施事(do)一方時,(do)前面的「見」即為表「被動態」的「致使動詞」:「行情見漲」即為「行情被導致上漲了」,事實上,此時「見」應讀為「xiàn」,而不是「jiàn」。


那為啥我們就類似「見漲」這些詞的讀法上不讀「xiàn」,而仍讀做「jiàn」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如上述,由於「見(xiàn)」字的大部分意思已逐漸逐漸被後造字「現」字所覆蓋。因此,在語音的使用過程中,人們就認定對「見」字,已沒有進行讀音區分的必要;從而,「xiàn」音就慢慢慢慢地不「見(xiàn)」了。


以上。


這個見在這裡屬於語氣助詞吧?!


【君既若見錄】見:放在動詞的前面,表示動作的承受者,相當於「我」。同類用法還有「見諒」「見笑」。
請參考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孔雀東南飛》,裡面有不少這樣的用法。


我記得高中時候語文老師說過,應該直接說見笑了而不是讓您見笑了 這樣意思就剛好倒了


「見」字為行文中的一種標誌與信號,表示「見」字後的動作指向主語為主語所承受,而非其所為。

也就是說「見」字作為一種標誌,主要兩點作用:表示被動,指示方向。

若要指明動作施加者,常與「於」字搭配用,所以完整用法為:

承受方(主語)+見+動詞+於+施加方(sb.見v.於sb.)


根據行文中的具體省略情況,便可敷衍出四種句式:

1、見+動詞(省略施受雙方):

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 (《廉頗藺相如列傳》)

補全:(趙)徒見欺(於秦)。

2、見+動詞+於+施方(省略受方):

例:「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廉頗藺相如列傳》)

補全:臣誠恐(臣)見欺於王。

3、受方+見+動詞+於+施方(完整用法)

例:「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秋水》)

4、受方+見+動詞(省去施方)

例:暫缺。

因主語在行文時常因顯而易見而被直接省略,故本人一時未能想起僅單純略去施方的古文例子。


所以,有的人誤以為「見」就是「我」的意思,還在此基礎上給這個解釋多加了一個補丁,

說此時的用法還涉及倒裝,這樣的解釋是錯誤的。


是什麼原因導致很多人會覺得這個「見」是「我」的意思呢?


那是因為「見」的這一被動用法常見於文章中的說話者在自述時,也就是說此時的主語常常就是「我」,

又恰好此時的主語「我」在句子中又常常被省略了!

於是便造成很多把「見」直接翻譯成「我」卻依然句子通順、句意正確的情況。


其實我們只要把原文中的省略部分即主語補全,然後再翻譯就會發現錯誤之處了,

因為此時若「見」為「我」的意思,那句子中便會有兩個「我」,重複了。


如:「(臣)見欺於王」,「臣」與「見」重複;

「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因為主語「吾」沒有省略,在字面上就與「見」重複了。

更甚者如「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原賈生列傳》)一句,

我們先補全句中的省略部分,則為:(屈原)信而見疑(於人)。

此時因為文中已經不是說話者在自述的語境了,若還是將「見」視為「我」

則基本句意都將被扭曲了。


同理,我們常見的「見笑了!」「望見諒!」等等,其全句本為

(我)見笑(於您)了!:我被您笑話了!

望(我)見諒(於您)!:希望我能被您原諒!


所以,「讓您見笑了」確實是誤用了,我猜想其誤用過程為:


受方+見+動詞+於+施方:我見笑於您了

→把施方提到前面,去掉「於」字

→施方+受方+見+動詞:我您見笑了

→省略受方

→施方+見+動詞:您見笑了


或:


受方+見+動詞+於+施方:我見笑於您了

→省略施受雙方

→見+動詞:見笑了

→突出施方

→施方+見+動詞:您見笑了


此時的「施方+見+動詞」與原來的正確用法「受方+見+動詞」已經被混淆了。

因為都是「名詞+見+動詞」,所以在實際使用中

我們已經根本分不清一個句子中的主語究竟是動作的施方還是受方了,

像「您見笑了」這樣的句子,就其字面意義上來說,我們是搞不清楚到底誰笑誰的,


但是在具體使用的語境中,因為誤用後的意思完全相反,誤用得太明顯了,

反而使雙方都可理解。

比如我在你面前打了人後對你說:「我被打了!」

你肯定能毫不猶豫地意會到:「應該是人家被你打了吧!」


可能因此這樣的誤用便被延續了下來,後來又在這樣的誤用句式中賦予了

「見」以表達謙遜態度、緩和語氣的意義,並組成了一系列固定片語如「見教」等。


所以「見」的這一用法就相當於「被」。


關於「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的翻譯,「見」表被動,表示主語被什麼動作施加,

「於」表被動,表示主語被誰所施加,所以「見」「於」都翻譯為「被」在意義上是沒問題的,

只是在現代漢語中不通順罷了。事實上,若非要在譯文中用上兩個「被」字,也不是沒法譯:

「我就要永遠被嘲笑了!被那些懂得大道理的人所嘲笑!」

前半句強調動作與方向,後半句強調動作施加者,前後統一起來就成了常見的翻譯方式:

「我將永遠被那些懂得大道理的人所嘲笑!」

所以 @胡天翼 說「見」的意思為「我」是錯誤的。


但是「見」只是相當於「被」而已,並非完全等於「被」。

其區別為「見」後一般直接接動詞,「被」後則可接動作施加者後再接動詞,

即「見+動詞」、「被+施方+動詞」,如「曲罷曾教善才服 ,妝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

不言「妝成每見秋娘妒」。


「見」就是「見」本身,並不完全等於「被」,只有拋開非要逐字逐詞與現代漢語一一對應的思想包袱,多在古文自身的行文邏輯與規範中閱讀體會,才能真正明了它的意義。

正如「被」就是「被」本身,一個學習漢語的外國人,如果多讀讀漢語文章,

也許會比他一直糾結於漢語中的「被」字到底在自己的母語中是什麼意思,更能貼切、深刻地體會到「被」的內涵。


至於 @王路 自己考證後說「見」的用法只能是「地位低者見地位高者」,並進而認為本題中討論的「見」的意思為「顯露」,這明顯也是錯誤的。


如:「向者吾見之,恐去母而死也。」(《新序·孫叔敖殺兩頭蛇》)
一句,

難道說明孫叔敖的地位比自己要殺的兩頭蛇還低嗎?

當然不是,僅是說孫叔敖看見了蛇而已,這是最原始的「看見」本意的用法。


而地位高低不同的人相見,可以是「地位低者拜見地位高者」, 也可以是「地位高者召見地位低者」,也只要舉一個例子就夠了。如:

「秦王坐章台見相如。」(還是《廉頗藺相如列傳》)


1、「見笑」「見諒」中「見」意思是「我」。
2、沒有。
高中文言文考點。
不過,語言,日常能順利溝通就行,幹嘛在意細節呢。


推薦閱讀:

舊唐書卷一百八十九有一句話。見下,最後一段庄湯分別是誰,要是莊子殷湯時間為什麼一後一前,故事分別是啥?
古時候的人聊天和寫文章用的語言是一樣的嗎?
請問哪位大神可以給出杜甫《可嘆》的全文翻譯?

TAG:漢語 | 文言文 | 語文 | 古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