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佳片為何票房慘淡?

如《美姐》。

這類片子在營銷上是不是挺尷尬的?借位營銷造點反而影響票房。


  • 這是一個相對複雜的問題,也不是一個票房慘敗就能夠為影片定型的結論。有網友在評論中提到了《美姐》和《大明劫》作為例子,雖然都具有代表性,但是兩個片子片子之間其實不具備可比性。
  • 《美姐》的投資只有100多萬,這種規模的投資也註定了它肯定是一部製作上相對簡陋的電影,再由其題材的選擇,導演演員的知名度,宣傳的規模等判斷,這部電影也註定會相對小眾一些。當今電影觀眾的觀影習慣肯定是更加熟悉好萊塢式的類型片,或著國內知名導演演員的作品,題材上動作,喜劇,愛情等肯定也要吃香一些。但我覺得這並不會為《美姐》構成問題。100多萬的投資在如今製作一部院線電影已經是非常低的成本了,如果算上票房,網站購買版權,電視台購買版權,以及這類電影在歐洲日本的需求,它能夠收回成本甚至賺到錢,應該並不是太難的事情。
  • 況且這部電影在國內外受到一致的好評,它所獲得的獎金,以及它給導演帶來的知名度和影響要遠遠的大於100多萬這一成本,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導演,頭兩部電影生猛有力,在國內眾多網民心目中評價甚高,也受到不少專業影評人圈內人的褒獎。在國外也是眾多知名電影節的常客。這些要素也都會幫助郝傑導演更加容易的獲得今後拍攝電影的資金。這對於一個新導演來說,已經是非常非常幸運的了,當然這種幸運也是和郝傑導演的努力分不開的。他只拍自己熟悉能夠駕馭的領域,並且通過極低的成本就能夠製作出相對這個級別投資性價比相當高的電影。這樣他也才能一部部腳踏實地的拍自己所能夠拍,且也想拍的電影啊。直到有一天,當觀眾慢慢成熟和多元化,他的技藝也磨練的差不多,製作成本也慢慢提高,到時他如果想拍一部希望大眾可以接受的電影才能成為可能。這會是一個良性的過程。雖然我認為《美姐》有點過譽,對我來說它有些刻意。但確實是今年的一部好電影。
  • 再看《大明劫》,兩千多萬的成本,已經是可以拍攝一部類型片的投資。如果考慮市場回報的話,我相信投資人更希望拍攝一部小妞電影或者像《泰囧》式的喜劇片。肯定不會投資於這樣一部嚴肅題材的電影。當然說它不夠好,真的不是因為它的題材,而是在於它的不好看。嚴肅的題材也可以拍的好看,你不想多獲得票房嗎?那可就真要研究一下觀眾的觀影興趣了,我覺得當下這類導演需要做的是把自己的藝術創作藝術品味和電影觀眾的觀影品味結合在一起。至少,您拍出的是一部不是讓我們昏昏欲睡的電影。一味的說教,簡單的場景,主要故事情節的披露全是通過倆個人的台詞貢獻出來,你搞什麼?說其中一點吧,馮遠征誇張的表演方式和戴立忍隱忍內斂的表演放一塊別不彆扭。王上一部電影中,都說顏丙燕演的好,拿了好多表演獎,我承認這種「使勁」表演方法(想想郭富城在《父子》里脖子上的青筋)是更容易獲得獎項的青睞,但是如果和影片中其他演員不在一個體系中,是不是就很奇怪呢?影院經理也不是傻子,你是一部好看的電影肯定不會給你少排片的。更別說你是一部題材嚴肅有歷史價值加好看的電影了。可惜它不是。所以與其拍這類題材,還真不如多拍一些成本低一點,更能掌控的題材。請不要忽略電影的商業屬性,不要主觀上對不起投資人。因為我相信這部電影這種後果一定是可以預料的。
  • 電影就分兩種,好電影和壞電影。好電影最終一定會被觀眾認可,導演編劇也不會被埋沒。即便它票房不夠好,也會有投資人相信它的創作者的。
  • 至於其他的,像什麼藝術電影院線之類的已經說的太多了,就不再贅述了。

獨立電影在拍攝時就是為了票房成功嗎?
如果不是,那就不必談了唄,反正你也不是為了賺錢。光有口碑也沒用啊,想賺票房就不能只是自說自話,你面對的是大眾市場,你不搞定目標市場,市場就吞沒你。
如果是,那你跟那些財大氣粗的商業片相比有什麼優勢呢?沒有明星,沒有話題,沒有宣傳。最可怕的是,影院壓根不給你排片,一天就一場還是下午場,你想票房好?


簡而言之,當然是因為沒有大量觀眾。
至於為何如此??
如果要努力地從理性客觀的立場上找原因,可以說是因為內地現在沒有完善的藝術院線,文藝片在商業院線中由於題材和風格的原因,無法佔據排片優勢,覆蓋面過小,就難以在影迷群體之外形成廣泛而持續的效應。而培養不起觀眾,又繼續沒排片,如此兜兜轉轉。
主觀一點的話,我覺得觀眾的選擇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注意,是選擇,不是品位。內地觀眾是不是喜歡爛片勝過好片、是不是只看爛片不看好片,這都是見仁見智的問題。但「選擇」就是另一碼事了。在《天機·富春山居圖》上映期間,看到無數人抱著「偏要看看它有多爛」的心態走進影院,用腳為這部奇葩片投票的時候,我頓時覺得,既然這個市場充滿了這樣的觀眾,就算你們在院線上看不到好片,也是咎由自取。


大部分因素大家都能想到,比如審查制度、比如院線排片、比如宣傳發行、比如投資成本、比如觀眾消費心理。

我提兩點不在上述之列,關於獨立電影本身的觀點。

(一)
羅傑艾伯特對於獨立電影的界定是這樣的:「它是在傳統好萊塢製片廠體制之外製作的電影,常常使用非常規的資金,它製作的目的在於表達導演個人的思想觀念而非追求個人在票房上的成功。」

當然獨立電影和商業並不是要完全對立,但是這句話多少說出了點獨立電影與商業電影初衷上的區別。

大多獨立電影在社會文化、藝術創作、敘事、電影語言、劇本等方面都不是以票房為出發點的。

「用自己的方式講述自己的故事的自由和擺脫所有掣肘和所有妥協來體現自我夢想的自由。」


(二)
在《性、謊言和錄像帶》一舉奪得金棕櫚大獎,《我心狂野》、《巴頓?芬克》幫助獨立電影兩度蟬聯金棕櫚之前,其實美國獨立電影一直在發展。

從默片時代、大蕭條到世界大戰結束之間再到50年代之後,獨立電影從實驗階段發展到了新的體系。

終於,90年代,獨立電影以其精神上的獨創和商業上的豐收,第一次展現了與好萊塢分庭抗禮的氣勢。

獨立電影的成功帶來的滾雪球效應讓公眾接受了這一觀念,並形成了趨之若鶩的跟進從眾效應。

吉米賈姆什、斯派克李、昆汀塔倫蒂諾、約翰塞斯勒、索登伯格等等閃耀的名字激勵了多少年輕人投身獨立電影。

多少經典的獨立電影吸引人們進入電影院,獨立電影和商業再也不是老死不相往來。

這是美國獨立電影走過的路。

那麼核心觀點也就顯而易見了:目前中國的獨立電影走到了哪一步了?

我想不用詳細比較也能看出來了吧。即使是好片,獨立電影沒有多少受眾沒有紮實的根基,無從談票房。

沒有時間上的沉澱,也就沒有踏實的基礎。
沒有思想上的創新,也就沒有前進的動力。
沒有扛著攝像機的三個年輕人,也就沒有掏腰包的觀眾們。

希望國產獨立電影越來越好。

一點愚見。


在《小時代》《泰囧》瘋狂吸金的年代裡,《美姐》竟然好意思賺這樣的觀眾的錢?無奈無語無力,幾近無恥。


要麼庸俗,要麼孤獨。——叔本華


獨立不獨立有什麼關係,以下是兩個因素依次決定票房:
營銷手段,電影品質。


是這麼個事情。
年輕人去影院看電影,不是看電影。或者情侶,或者朋友,「最近有什麼電影啊?」「恩,有xxxxx 」「那我們去看看罷」「好」
對年輕人來說,很多人都看了,那就去休閑下罷。所以也可以說是營銷,當然也是迎合商業製作出來的影片。
稍微年紀大點的,我估計是也差不多,他們更多當成一個類似於酒館,ktv ,公園那樣性質的地方。影院不是品味電影的地方(除非是小眾放映,然而又可能沒版權什麼的),好電影,看好電影的人,一般也不在影院。所以可能和票房關係不大。就好像暢銷書一般與文學功底關係不大一樣。(可能也有有關係的,應該不多)


每天上班出入的地鐵站燈箱投什麼片子就,回家看到豆瓣評分7以上的都會去看,一般都表現平平。

唯一一次去武漢出差,某位武漢的同事推薦了《萬箭穿心》,大晚上一個人在武漢找了個電影院看,看完真的「萬箭穿心」。回上海發現某幾個電影院有排片,但如果不是同事推薦,真的不知道有此佳片上映。過一段時間,才看到豆瓣電影首頁出來此片。

所以,對偽電影愛好者來說,原因就是:我不知道有這部好片子正在上映。


大部分的時候,走進電影院,不是為了看導演或者編劇或者其他工作人員如何才華橫溢,電影意義如何深刻,只是想看一個故事而已。喜劇就要讓我笑,悲劇要讓我哭,溫情片讓我一家人看完回家路上可以討論一二,有三四點能在以後的日子裡被聯想、記起。恕我直言,很多獨立電影連個故事都講不好,完全就是事故,土的沒能接地氣,洋的也不夠抽象。


既然獨立了,就很難迎合大眾口味,你覺得這片子不錯,好多人覺得這片子就跟韓劇一樣,垃圾。


獨立影片從根上就不是商業片,當然不能硬去追求票房了。只有商業片才會跟票房緊密掛鉤,那是藝術商品。獨立影片很大程度上更像藝術品。
從最開始的故事醞釀,到劇本寫作,選角,製作統籌,主創班底,前後期製作,宣傳,發行方案,等等都不一樣。雖然其中一些環節看上去差不多,但因為基因本就不同,所以即便流程中有相似之處,結果也不會相同。就好像貓跟虎很像,都會爬樹吃肉,但貓就是貓,虎就是虎。打根兒上就不同。


我有點感覺,拍電影很難做到2全,要不就是讓人喜歡,要不就是讓人不討厭,這2點差別其實挺大


都說是獨立片了,獨立二字已經脫離了大多數觀眾群。何來票房?


贊同@希一的。
因為進電影院後選擇看什麼電影不是那麼重要,所以電影場次的安排是很重要的。


推薦閱讀:

如何评价韩国校园暴力电影《蚯蚓》?
休·傑克曼、小羅伯特·唐尼以及強尼·德普如何作對比?
如何評價sia最近新出單曲《rainbow》(同時也是小馬寶莉大電影主題曲)?
《瘋狂動物城》,你最愛哪只動物?

TAG:電影 | 獨立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