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期間你都學到了什麼?


一、【同事篇】
1、稱呼
快速記住別人的稱呼方式是職場上的第一禮貌。

2、介紹自己
切記要主動去認識別人,而不是等著別人來認識你。
有效方式:
a、微笑。老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真誠一點總不是壞事。
b、「小恩小惠」的相處之道。
總結的一些經驗,男同事適宜遞口香糖(如果你是男的最好遞煙),女同事適宜遞話梅等零食,洗好的水果和特產性食物一般不會有人拒絕。需要注意的是時間和度,食物越小越好,別人忙的時候輕輕放一邊就好了。如果分發東西一定要平均到位,否則一不小心反而會得罪別人,切記!和同事一起吃飯,最好記得帶上紙巾。包里和辦公室里隨時放幾張創可貼、衛生棉和風油精,總有一天你會慶幸自己的提前準備。
以上方法和細節只是打破陌生,與人交流的一些促進手段,絕對不意味著你就能因此得到什麼東西,因為這些東西對別人來講都是可有可無的,而你本身在沒有價值之前都只是一個小透明。所以遇到貼冷屁股的情況也很正常,正好能讓你初步區分這些同事的相處難易度。

3、學會聊天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在混到眼熟後,積极參与同事間的話題。即便他們的八卦內容,你完全沒有興趣,也要學會巧妙地保持中立,適當地附和幾句,類似於「真的呀?原來是這樣…」。對於沒有弄清楚的事情千萬不要發表明確的意見,參與但不要亂參合。
自己發起的聊天,要根據對象,篩選聊天話題。
比如年輕的同事可以從娛樂、運動、美容等話題開展,中年的同事可以從小孩、教育等話題開展,對於年紀較大的同事最好的話題就是憶苦思甜,而對於所有人都好開展的話題是新聞實事。多傾聽別人的觀點,要有眼神交流,人都有傾訴欲和表演欲,一定要記得忍住你的傾訴欲,表現出你對他人的認可!(後一點知道容易,做到自然不容易)

4、控制距離
聯繫方式從QQ開始,沒有必要的情況下不要問別人手機號碼。不要談及一些私密話題,會不小心觸碰別人的雷區,也不要透露太多個人隱私。同事和朋友是有區別的!(以前隨意慣了,但是直爽在職場上是要適當作減法的,有過教訓…)

5、學會提問
不知道的問題要多問,但多問絕對不是讓你遇到一個問題就問。即便同事再熱心,也不可能隨時有精力解決你的問題,所以:
a、用好網路工具不會的先百度或者谷歌
b、提高效率這裡提高的是別人回答你問題的效率,心理上要想著盡量為別人節約時間,久而久之別人也會為你節約時間。可以積累數個問題後再請教別人。(除非這個問題不解決,你就無法進入下一步)
c、掌握好時機。請教別人的時候一定要懂事,不要讓別人忙的團團轉的時候還要騰出時間來教你。所以最好在同事列印資料、玩手機、吃飯等零碎時間請教別人。(所以與越多的同事相處好,你能利用到的別人的有效零碎時間就越多,其實真正的工作中,大多數的同事們都很願意分享知識的)

6、理性助人
不要太主動的幫同事解決問題,除非他(或她)對你有這個暗示或明示,在你不忙或者能力之內的舉手之勞則沒有關係,比如幫忙拿下快遞或者帶個飯之類的。樂於助人要理性,幫了就千萬不要抱怨。

7、NO Judging!!
對於公司里的人事關係一定要謹言慎行

8、隨緣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尊重都是相互的,但需要明白的是即便抱著最大的善意、謙虛和誠懇也未必都會有人買你的帳,對於這種氣場不合的人,就是做好自己的事,隨緣。

二、【領導篇】

對於領導,或許真正要做好的就是兩點:

1、尊敬

一個真正好的領導需要的尊敬不是奉承,而是認可和禮貌。

認可
體現在工作上,就是一句嚼爛了的話,少給領導做問答題,多讓領導做選擇題。你要認同你的領導(或者上司)是一個決策者的身份。對於一個任務,儘可能的多方案備選,優缺點備註,選項部分的大量繁瑣工作是你能做的,而把最後的決定權交出去。

禮貌體現在工作上,就是一些細節上的教養。比如,進出門的時候讓別人先走,有客戶來談事的時候視情況給別人倒一杯水後再走,還有合適的運用敬語,好比「謝謝你」就比「謝謝」要更真誠,等等很多細節。「度」的把握尤其重要,見過同事為了給上司拎包而讓上司尷尬不已,過度的表現就像一個畸形的小丑讓人苦笑。禮貌是一種建立在同理心上的自然表達,應該讓彼此都舒服。

2、踏實
a、安排的工作一定要按時完成並且及時反饋,才能得到更多的指點。努力訓練自己有提前完成的能力,初入社會,工作上不會的東西太多,就像打遊戲一樣,你解鎖的速度越快,遇到的Boss越強,說明你的能力也在增長。而這更大的挑戰都需要自身更強的實力去爭取。
b、不要在領導面前說職業抱負,不要談過多自己的經驗,少說判斷句,少用形容詞。說的越多,往往會給人不務實的負面印象。這個世界上少有人真的關心你的理想和未來,一個人仰望星空,在所有人面前腳踏實地。

三、【自我修鍊篇】

年輕最難的就是沉不住氣,職場上的不公平,熱臉貼冷屁股,努力很久的方案被否決,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甚至有可能被惡意的攻擊等等都考驗著我們這樣初入職場的新人。一些經驗總結:

1、定位
很多人都會告訴你,作為一個實習生一定要注意放低姿態。然後你會發現幾乎每個實習生姿態都很低,這沒有錯。作為實習生,主要定位就是來學習的。試過在兩家公司實習,第一次實習,每天加班,走得很晚,第二次實習,按時上下班。在工作上同樣的質量完成度,但是別人的反饋是:
A公司:這個姑娘態度很認真
B公司:這個姑娘能力還不錯
所以我想說的是,努力是好事,但是過度表現努力可能反而會弱化你的能力,因為你需要更多的負荷去完成。所以電視劇電影里的職場勵志雞湯真的沒有意義,不要一味的放低自己,努力不是你的特點,每個人都會,只有能力才是一個人立足的底氣。

2、效率
安排好時間,分好事件優先順序!真正工作的時候,雜事很多,往往是多任務共進的情況。用好便利貼,我每天來到辦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設置好當天的任務量,做起事來有個隱形的壓力,卻反而能不慌不忙,條理清晰。
資料要整理!資料要整理!資料要整理!(血淚史~)
電腦上的資料要養成分好目錄的習慣,在工作量越來越大的時候,能大大提高效率。一個任務不要光求完成,有精力的情況下一定要問自己有沒有更好的方法,能不能完成的更快。比如說各種軟體里很多快捷鍵的整理和記憶,前期繁瑣,但長期來看卻是區別於別人的最優解。(這是我後期實習才有的體會,效率二字太重要。)

3、觀察反思
用心的觀察同事或者上司的工作內容、工作方式和與人的交流技巧,你會發現別人身上的很多可取之處。多揣摩別人的弦外之音、姿態表情,尤其是眼神,一個領導為什麼能成為領導?你為什麼就是顯得很嫩?別人的氣場是如何形成的?工作能力可以靠時間經驗累積,這些東西也許只能靠自己琢磨了。很多情況下真的不是過度解讀而往往是我們的功力太淺,達不到那種自然的老練與簡潔,這都需要練習。除了與人交流的技巧,還有工作經驗上的學習,工作風格上的借鑒,總之學會成為一塊海綿。我會把我觀察到的東西快速的記錄在手機上,回家後再整理在筆記本上,然後不斷反思自己和別人的差距。

4、責任感
如果一個人對任何事情只想有成就感,而沒有責任感,走不長遠。或許成長的第一步就是開始明白,作為一個成年人從此以後都得為自己的言行負責,體現在工作上就是嚴謹。可以有嘻嘻哈哈的狀態,但是不能再有學生時代的馬虎。不管公司氛圍如何,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靠譜的人。

5、合理規劃
眼光要放長,但步子是一步步邁,就說這句話吧。

—————————————————
從來沒有一個能生搬硬套的公式,有的只有在實踐中不斷修正的方法論。重新排版了,方便大家看。

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

以上。


在同一家公司連續實習了三年。前兩年暑假都在上海辦公室,第三年趁著交換去了倫敦辦公室。

適用於自己的一些做事方式和習慣不用太多講,說一點對於在校生來說最重要的:積累

三年下來有經歷很多很好玩的事情,對積累的重要性的認識,也是從一開始的完全沒概念,到現在把它看作所有重要的事情當中最重要的一個。

最開始大一暑假剛入行的時候,並沒有覺得積累很怎麼樣,整個人也很浮躁,仗著大一運氣好進到一個很好的平台就有點飄飄然,非常跳。接著開學,實習結束,回到學校,大概過了一個月,有一天突發奇想:既然大一就在公司了,為什麼不大二再回去,大三趁著交換去倫敦辦公室走一回?於是就給各種大佬發郵件,用很蹩腳的英語寫說 hey 我想兩年後去倫敦辦公室轉一轉,能不能給個機會?出乎意料地被回復了,然後被安排和大中華區的首席人才官見了一面。

在機場見了面,坐定下來,聊了很多,期間有一個小插曲,突然被問到,「那麼你好好想一想,實習的這幾個月你都做了什麼,你究竟能做什麼。」我愣了一下。接著她解釋說:「這不是一個面試,你想去倫敦辦公室這件事情,公司是完全支持的,我們也很有興趣看看到時候會發生什麼。」其他大部分的談話內容,兩三年下來,大致忘得差不多了。唯有這句「我究竟能做什麼?」時常出現在腦海里。

簡簡單單一句話,帶來了很多反思。後來回到學校,也逐漸開始比較踏實地去有意識地提升各方面的基本能力,比方說語言。實習的時候有碰到一些在外留學的實習生,英語非常好,當時在公司的時候沒有太覺得這是個問題,回到學校後開始意識到語言是非常重要的基礎,於是開始看各種在英語語境下的各種行業訪談等等。

除了基本的語言能力之外,平時也是有能幫得上忙的地方仍然會很熱心地去幫忙,比方說當時有幫策略團隊做一個果汁品牌的消費者調研,期間做了很多深度訪談,也是無意間為後來發生的一連串的事情打下基礎。

在學校的大半年時間很快結束,迎來了大二的暑假。因為第一年有加了不少同事的微信,第二年要回去的時候提前一星期打了個招呼,考完試就搬到上海開始上班了。第一天去公司,又看到很多去年認識的同事,相互打招呼,有一種非常神奇的感覺。

開始的兩周還是在客戶服務部門,不過換了個組,然後發現基本不需要怎麼熟悉,立馬就可以開始幹活。參與的事情也比第一年多了很多,畢竟一年下來成長了不少。就這樣大概過了兩周的時間,突然有一天,正在座位上寫競品分析的時候,去年認識的一位外籍策略總監過來問我有沒有時間,有幾張圖片需要幫忙後期一下,我說當然有。接著就跟著他去到小會議室,裡面還坐著一個胖胖的外國人。邊修圖策略總監也邊向這個外國人介紹我在去年比稿的時候幫了如何如何多,總之是一頓亂吹。圖修完,回到座位上繼續幹活,很快就忘了這件事。

又過了幾天,這個外國人突然走到我的位置旁邊問我有沒有空,我當然說有,又跟著他去了小會議室,說現在手頭有一些新生意,需要人手,問我想不想來幫忙,我當然說好。於是就這樣從客戶服務轉到了策略。

兩個部門做的事情,對於實習生來說,其實沒有太大的區別,每天也都是在座位上查資料整合信息翻譯翻譯畫 PPT,一直是這樣的節奏,直到上海辦公室接到一個非常重要的全球比稿,要為一個高端跑車品牌接下來幾年在全球範圍內的傳播規劃。當時策略部門找了市場調研公司要訪談車主,需要花一大筆錢,結果沒批下來,這樣僵持了幾天,我說不如我打聽一下有沒有認識的親戚朋友開這款車吧,於是就聯繫了六七位車主,大多是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歷時四天,走了三個城市,到車主的家裡去同他們進行一些深入的交流,了解他們的生活經歷,聽他們講述自己的故事。最終花了三千塊錢,還不及最初預算的百分之五。後來上海辦公室一路過關斬將贏了那輪比稿。也是歷史上第一次有如此有分量受人尊重的高端跑車品牌,將品牌營銷內容的製作從西方世界移向了亞洲,儘管中國已經成為了很多奢侈品品牌最大的市場。

之後回到學校,陸續又幫著做了一些比稿,最開始做的時候都覺得沒什麼,後來才發覺一件件事情環環相扣,都是為往後即將發生的事件埋下伏筆。大三下學期去了英國交換,大三的暑假也就順便去了倫敦辦公室。開始沒幾天正好看到一個新產品的發布文檔,策略部分有一些內容看起來十分眼熟,再湊近仔細一看,立馬反應過來靠這不是去年在國內做的東西嗎!接著又出現那種很神奇的感覺。

這樣的感覺在三年里反覆出現。每當發現自己做的當時覺得「也沒怎麼樣」的事情實際上有一些更深遠的影響的時候,這種感受就會格外強烈。當那些似乎不起眼的小事被賦予更多的意義的時候,我們對其的認知也會有非常大的變化。就好像在 NASA 工作的清潔工說他的工作是負責把火箭送上太空一樣,同樣的一件事,被賦予了更多的意義。之後再做類似的事情,會更有動力把它做好,同時做事的過程也是很快樂的,因為明白自己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做一件事情有一個可以很享受的過程,和一個更好的結果,這樣的狀態,誰不想要呢?

然而,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倘若沒有足夠的積累,是很難實現的。如果大一實習結束,回到學校沒有再幫策略團隊做調研,第二年還能自己一個人走幾個城市採訪車主嗎?如果第二年沒有回去,而是去嘗試了別的東西,現在會在哪裡在做什麼?沒有先前一年兩年三年的積累,後續一連串的事件,發生的概率就要小很多了。

2016 年暑假出去採訪車主,其中有一位印象非常深刻,當被問到「生意也做得相對比較成功,那你的信念是什麼?」的時候,他回答說,一定是積累了,沒有在一個行業做幾年,想要做出一點成就非常難。這當然說的是已經進入社會的人,但對於學生來說也同樣適用。

學生身份的限制,使得要在學生時代做好積累更加不容易。但也是因為這一點不容易做到,使得能做到的這一部分學生獲得非常可觀的回報。再細數這些受到積極影響的方面,會發現實際上已經超越了職業發展本身。對於起點較低的同學來說,可以說是一種「曲線救國」。

高考結束進入同一所大學,看似大家學的是同樣一個專業,實際上每個人的學習能力,可能因為不同省份高考難度的不同而大相庭徑,福建省尤其如此。要真的和來自北方几個人口大省同學比學習能力,基本不會有贏面。但因為有一些業界的經驗,逐漸也能在學校里的專業學習上有很好的學習效果。

舉一個具體的例子來說,在倫敦辦公室的時候,做過一個有關家族企業傳承的研究,在引入職業經理人這一選項里,很重要的一項議題是企業治理 (corporate governance),如何最大程度地保證經理人能代表股東的利益來管理公司。正好最後一年在學校有一門課程主要學的就是這一主題的內容,那麼學起來就很有相關性,因為都是自己當時迫於時間緊迫沒有能夠好好了解卻一直想要深入了解的內容。類似的情況在過去的幾年還發生了很多。儘早地開始積累,通過在業界的實踐建立和學術內容的相關性,反哺到學術內容的學習上,整體的效率會有極大幅度的提升。

除開在學校的學習效率,早做積累對個人視野和談吐及其他各方面素質的提升也非常大。一年年下來再回過頭看一段時間前的自己,都會驚訝於自身的變化。

回到職業發展本身,在學校時能做的積累做到位了,畢業後直接進入公司其實也是非常自然的一件事情,這點在創意行業短平快的招聘流程下尤其突出。與每年做大規模校園招聘的甲方相比,乙方大都沒有太多繁瑣的面試流程,因而能省下大量的時間,再投入到需要時間提升的專業技能上,為離開學校後的正式入職做足準備。整體的節奏也可以不必那麼緊張,一步一步慢慢來就好。

當然在開始認真積累之前是需要先選定一個行業或一個具體方向的。相關的內容知乎上已經有很多,這裡就不多贅述了。

最後附上公司公眾號的一則推文:上海 倫敦 | 在頂尖4A公司跨國實習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在工作方面,我的運氣說來有點好,兩年多前(大一暑假)第一次實習,去了《時尚先生esquire》專題組,去之前因為看諸如《穿Prada的女魔頭》等電影,以為時尚雜誌會十分瘋狂、覺得全世界都很土什麼的。去了之後才發現,其實在這本雜誌(至少當時的編輯們),人人都很nice,帶我的老師,是當年給范冰冰拍出大象封面的編輯。對我很好(他說是因為覺得看我那時候年輕又大膽,覺得我什麼都不怕,什麼都敢去嘗試),特別願意放手讓我去做各種事情,比如:約明星採訪、聯繫攝影師、跟化妝師講價(哈哈哈),準備道具、聯繫記者、策劃拍攝/視覺/採訪主題方案。。。。

實習完之後其實也並沒感覺自己學到了什麼,只覺得自己變得稍微自信了一點吧(畢竟自己是接觸拍攝過很多明星,在中國最好的男刊實習過等等)。

直到一年之後,我在《外灘畫報》實習的時候,我才終於意識到esquire的那份實習給我帶來的幫助有多大。

能去外灘畫報實習是因為當時的副總編半開玩笑半認真的邀請我,我猜其中的原因多少也因為他知道我曾經在esquire實習(當然也因為我做新媒體,而且認識70%的新媒體大號創始人)。
在外灘畫報實習的第一周,我很痛苦,因為我發現我喜歡製作的內容還是更偏向esquire和外灘那種滬上白領最愛的lifestyle完全不同,所以整個一周都報不上選題。。。當時正好趕上大鵬的《煎餅俠》快上映了,所以報不上選題的我,一賭氣就給副總編說:那我去專訪大鵬吧。。

我猜當時副總編是覺得「反正丫也采不到,那我就讓她去做吧」,總之就是他答應了讓我去做2p的大鵬專訪。但只有我一個人,雜誌社沒有人教我列提綱也沒有人教我如何約採訪。

下面我就分別就:約採訪環節 和準備採訪問題 以及寫稿 三部分來講講這次實習我是怎麼完成噠~

  • 約採訪:

給副總編報完選題後,我發了條朋友圈:請問朋友圈有認識大鵬的朋友么
當然這並不能幫我聯繫到大鵬。並且還有幾個朋友私信我說「我也在找大鵬,你找到了告訴我好么」 哈哈哈哈哈
不過很快我就想起來我在一年前加過編劇@布小什大師 (屌絲男士編劇,也是大鵬的好朋友,他也有演屌絲男士)的微信。當時是esquire採訪了他。然後我以前在esquire實習過,知道採訪他(我從最初玩微博時候就關注他呀!非常喜歡)我就厚臉皮求加了微信。(此處第一次厚臉皮)
所以我就給布小什發了條微信,說想要採訪大鵬,問可不可以給個聯繫方式…當然他沒有給我,但是不是因為他不願意給,給你貼他當時回復我的那段話:「最好還是微博上和他經紀人@菜花caulicai 聯繫 標準流程 我以前幫人約過 他還是讓先和菜花聯繫 你私信她吧 很快會回復[微笑]」。他人蠻好的,後來給了我好多編劇的微信。
所以我就去微博找經紀人菜花了。嗯私信留言了,到現在那條私信都沒被回復哈哈哈哈。也給微博上留的郵箱發了採訪邀請的郵件,也沒有被回復。
不過產生採訪大鵬念頭的那天,我運氣蠻好的,正好讀到了esquire的一篇寫鄒市明的稿子,我看到負責編輯曾經和我見過一面(因為他當時還沒在esquire上班)。非常喜歡和人玩耍的我,就找朋友要了這個編輯的微信,加了微信肯定要閑聊呀,對方就問我最近在幹啥,我說我在某刊實習,準備去採訪大鵬,但是還沒聯繫上。於!是!好!運!就!來!了!他說他認識一個大鵬的化妝師,幫我去問問。
後來他給了我一個搜狐視頻五級員工的微信。然後這個搜狐的老師後來給了我經紀人菜花的微信。
與此同時,之前在esquire帶我實習的老師,真是太感謝他了,他幫我找別人要到了大鵬的微信。然後我加了,卻不能直接找大鵬約採訪,畢竟找經紀人才是正確的流程哇。
過了兩天,菜花加我了。我給她講了想約採訪,於是她要走了我的聯繫方式說讓媒介聯繫我。然後三天過去了,沒有人聯繫我。哈哈哈哈哈。其間我給她發微信也並沒有被回復。。。於是一邊厚臉皮發消息又一邊害怕把對方惹煩了的我非常沮喪。(第二次厚臉皮!嘻嘻)
不想一直被動等待,那該怎麼辦?「你有大鵬微信,幹嘛不去找他啊。反正經紀人也不理你,試試唄。」這是esquire帶我實習的老師當時給我說的(就是那個給我大鵬微信的老師)。所以真的非常謝謝他,於是我真的給大鵬發了條微信,然後大鵬要走了我電話號碼,然後一分鐘後媒介聯繫我了。
然而媒介也一直沒有給我安排採訪時間,所以,厚臉皮的我又只能一直催他騷擾他(啊,第三次厚臉皮)
可是一直催也沒用啊,我得再找個中間人。於是我又去找了各種曾經在搜狐工作的人,後來發現我有個作家朋友是八九年前在搜狐新聞工作的,他說他和現任搜狐視頻主編非常熟悉。於是他給了我主編的微信,和主編溝通就可以非常官方啦,講出自己所在雜誌能帶個搜狐和大鵬的影響力,說了說自己對大鵬的了解,以及簡單介紹了採訪提綱。後來主編也幫我給大鵬說了有這個專訪,所以大鵬那邊也會比較重視吧。

  • 準備採訪問題

因為是我第一次單獨做採訪,當時的我,完全沒有接受過專業訓練,覺得一切都是困難。但是也只能自己克服(印象中當時連朋友KTV聚會,我都會突然想起來一個可以採訪的點,都會趕緊拿出電腦寫下來),然後就一遍遍研究大鵬的資料,讀各種各樣的好特稿……
說起來,有一點,以前在esquire實習時候,我幫幾個記者(我認為他們是國內非常頂尖的人物報道記者)整理過錄音。因為我懶呀,整理完髮給記者之後,我懶得刪掉,就一直留在電腦里了。所以在我完全不知道該怎麼去擬有用的採訪問題的時候,我把那幾篇文檔都找出來了,然後就默默看啊看,學呀學,去推敲他們為什麼會問這個問題那個問題,漸漸地就摸索到了,如何去採訪刻畫人物的辦法了。

  • 寫採訪文章

寫採訪文章就是一連熬了兩個通宵,寫了7k多字,後來雜誌上發了4p。。當時其實是第一次寫超過3k長度的稿子,這時候就只能到處求人幫忙看「誒,你覺得這裡邏輯怎麼樣?誒,你覺得這裡會不會很累贅?等等」

總之,總結來說,我覺得第一份實習,以及第二份實習。給我帶來的,不僅是我獨立約訪了明星、或是去了多好的平台。反而真正對我有用的是:讓我變得更大膽,給了我很多學習的機會,讓我學會了時時刻刻都要交朋友。

大概就是這些,希望每個即將實習、正在實習的小夥伴們也能從實習學到很多,越來越棒 ?? 加油~


2005年,我在香奈兒實習的那個暑假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娜娜和Alfred創業記。作者工作微信ID:xingyuan1836)

2005年夏天,我大三的暑假,好閨蜜介紹我去香奈兒CHANEL做了一個暑期的實習。那個夏天很熱,我模糊的記憶里除了給超女里帥氣的李宇春投票,就是第一次到高大上的南京西路的震撼。

第一次站在恆隆廣場樓下,抬頭望著高聳入雲的辦公樓,我的心裡充滿了敬畏,我居然有機會可以在這麼高檔的地方實習!我的工作性質主要有兩個內容:

1。給香奈兒的VIP客戶名單打電話,問他們是否收到時裝秀請帖,並確認是否參加、安排車輛和航班酒店等。
2。錄入客戶資料:把恆隆樓下門店營業員寫在紙質卡片上的信息錄入到電腦系統里,主要是客戶每次購物的時間、購買的產品及金額。

剛開始錄入客戶資料,就顛覆了我的價值觀:

無數20多歲的年輕人每次進店消費超過100萬,要知道那還是2005年!這遠遠超出了我貧乏的想像力

當時我是一個每月600人民幣生活費、難得進次城的書獃子。上海朋友都知道2005年的五角場還是一片黃沙漫天的工地,窮學生一個月能坐537公交車去趟人民廣場吃個味千拉麵,就是難得的奢侈。

錄入數據很簡單,難的是打電話。我要邀請參加時裝秀的都是重量級的VIP客戶,所以格外小心翼翼、如履薄冰。領導要求我們請不參加時裝秀的客戶把請帖銷毀,不要被別人拿走冒用。

就是這個要求,讓我闖了禍。

一位闊太太在我態度非常好的請求她銷毀請帖之後,在電話里沖我狂吼:「你算老幾?你有資格要求我嗎?」 同時一氣之下打電話到樓下門店,取消了將近兩百萬的訂貨,原因就是 「一個打雜的,膽敢教我怎麼處理請帖?

當時,我已經低聲下氣的打了幾百個電話,心裡非常的悲憤和委屈。但也只能低頭和領導認錯,下班在路上一路哭回學校。

我對自己說:「有錢就真的可以高人一等嗎?那總有一天我也可以成為VIP,就沒人敢這樣對我了吧!」這也許是我年輕心靈對自己的賭氣,但是這段難得的實習經歷讓不滿20歲的我認識到了兩點:

第一,我的性格有點讀書讀傻了的死板,不夠八面玲瓏,暫時不適合做純服務和銷售類崗位。

第二,社會和學校不一樣,很冷酷也很現實,要努力掙錢、有地位,才有被別人尊敬的權利。


一年之後我畢業加入了會計師事務所,得到了同樣在恆隆廣場工作的機會。但是那些錄入的客戶資料一直在我眼前,讓我心裡無比清楚:每個月不到1萬塊的月薪僅僅是一個初級白領,遠遠沒有達到我想追求的目標。

感謝那次不愉快的實習,讓我在20歲就清楚知道:

你在多高級的寫字樓、多高大上的公司上班,都絕不代表你本人的價值。所以因為公司和行業而去鄙視別人是非常幼稚和虛榮的。

後來我出了國,回來工資翻了十倍。再後來我創業了,收入比打工更高了。我早就可以買得起很多奢侈品了,但是我一點兒就不想要了。前幾天我才有了第一個香奈兒包,但也不是我自己買的,還是我老公給我的生日禮物。

從當年不到20歲,受盡委屈的小女孩,咬著牙告訴自己一定要出人頭地;到現在走過十多年風雲變幻,最終雲淡風清,2005年那個實習暑假一直都是我難忘的成長烙印。現在有了更深刻的自我認知,再回頭看這段經歷,我的感受已經不同:

1

人在社會,三教九流,受到一些侮辱和委屈很正常,別太當回事。無論多大的情感波動都一定要先沉澱下來,不要讓情感壓制住理性的分析。每一件事情的發生,不論好事壞事都能從中學到東西。

2

雖然一個人的自信和自我價值並不應該被外物所決定,但是也請力所能及的追求更好的物質生活和社會地位,你會得到更多的自由和選擇餘地。

3

身邊的同路人對認知和思維方式的塑造非常重要。我近十年都是在專業務實的金融行業工作,所遇到的同事和朋友大都睿智低調,虛榮和勢利的人不多。也因此我當年「有錢才被看得起」的憤怒也早糾正過來了,不然也許就掉進了另外的惡性循環。

說到底,背什麼包,坐什麼車,住什麼房子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你身邊的同路人。祝福大家,也與大家共勉。


公眾號「產品校招」專題已經更新了,歡迎關注分享,提意見=。=
鏈接如下:校招季要來了,做個產品校招專題吧
更新線——————————————————————
去年7月到今年畢業前,幾乎都在實習。現在也正式入職網易了,產品崗。
來來回回去了幾個單位。但是感覺成長最快的還是去年暑假在聚美優品實習的那段實習,也是我第一份實習。
作為沒有任何經驗的人進公司,有一位產品總監帶,現在想想簡直奢侈。當然了,這可能主要是因為他是我清華工業工程系的親師兄=。=
感謝范老師,百忙之中教了我不少東西。
學到的東西也都是一些職場上必須的東西,有些話是讓我茅塞頓開的話,這裡就用他的話作為答案線索吧。
1.給領導方案而不是問題
「我沒有那麼多時間去給你找數據,或者去幫你想怎麼做,你不能讓你的領導去做你的事情」
入職之後,范老師交給我了一個任務,我說我想要一些數據,他問,你要什麼數據。我說,這個功能相關的數據都給我吧。
然後他就說,「你想清楚了再來跟所說,你要什麼數據,為什麼要,拿到這個數據能得到什麼結論。」接著就說了上面這句話。
總的來說,那也是我開始感覺到,職場上,需要給領導的是清晰的方案,領導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確認、拍板、提意見。而不是給領導一堆的問題。
2.提出的方案要有依據,依據要能講清楚
「你說要這麼改,但是要牽扯很多地方,你拿什麼說服我」
最後方案定下來了,然後基本上是我拍腦袋的一個想法,當時什麼都不懂,方案直接牽扯到了整個產品庫的基礎數據更新,現在想想根本不可能去做。范老師就給了上面這句話。簡直太客氣了。
事情形成方案的時候需要給依據,「我覺得」,這是誰都不能接受的說法。
3.主動溝通而不是等問題解決
「你不要光坐在椅子上,你需要溝通、跟進、碰需求,別一直坐著」
剛去的時候我還比較茫然,就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寫PRD,畫圖,然後看競品,翻翻書什麼的,開產品迭代到哪一步了我也不管。然後范老師就跟我說了這句話。然後我就動起來了。設計,研發,測試,運營,來回跑,溝通效率也確實提高了。和大家熟了之後,事情推起來也就方便很多了。
4.產品可以有問題,但是不能生來平庸
「你這個東西沒有錯,但是太平庸了。不要怕出錯,錯了我們可以事後改,但是平庸就直接沒救了」
某一次的需要做一個東西,我做完了跟范老師確認,他看了下就說了上面的話。確實,當時想著的不是怎麼抓住用戶眼球,而是參考了下競品和現有情況,出了個平庸的方案。
總的來說,就是產品在思考的時候,標準就應該是卓越,而不是擔心出錯。
5.做好向上管理,才能做好自己的事情
「我手上不止你現在做的事情,你的事情有時間點,如果需要我確認的,你得不停的催我。不然你發個文件,我沒看,事情沒完成,責任還在你。」
哎,范老師事情太多太忙,記性差,我負責的事情還基本上都得他確認拍板,所以,真的得追著問啊。讓我也知道了向上管理確實是完成工作很重要的一部分。
6.事情要講優先順序和性價比
「大公司做事情都是講性價比和優先順序的,需求來了先別想著做,先權衡。」
不是所有的有提升的改進都必須去做,同樣的資源,可能還有更多更有價值的事情要去做,所以在想方案或者考慮是否做某個事情的時候,一定得考慮成本問題。優先順序和性價比。
7.為自己的工作負責
「你是產品經理,你都不為自己的產品去爭取資源,你怎麼要求你的產品能做好」
那天要去和另一個總監要更好的廣告位,他出差了,我就很為難,給他打電話說,「我級別不夠,這種話不好說吧,你給他打電話吧」,他就跟我說了上面的話,雖然後面也很體貼的跟了一句——「你搞不定再給我打電話,我再跟他說」。當然了,問題解決了,就是我當時覺得有點怵。
8.主動去學習和補充知識
「事情得做,你自己還是也得提高吧,我那邊有兩本書,你有空翻一下。」
有空看看書,也是挺重要的,嗯,後來看了不少書,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次感謝范老師。
回答比較零碎,希望有用吧。
看到點贊增多,貼小廣告的更新線______________
好久沒有正經答過題了,謝謝。
自己做了公眾號,剛開始不久,之前還不太清楚後面更新什麼。
然後看到這些內容還比較受歡迎,決定後面做下"產品校招"專題吧,對自己也是個總結和知識內化。
歡迎關注公眾號,「三倍體」,sanbeiti
也歡迎發知乎私信或者公眾號消息,交流對這個事情的想法。

http://weixin.qq.com/r/6DiTi2TEaTkWrSDo9236 (二維碼自動識別)


實習帶給我最大的收穫是什麼?我想說的是對「工作」這個詞有更深刻的理解。

理解工作,我想把它再繼續拆分成三個關鍵詞:


1、成本/收益


進公司實習的一個月後,有一晚上和老闆聊了很久,一開始我們從工資談起,我說工資會不會有點低,他說即使我現在給你5k,實習完半年後出去了照樣你會餓死。

那個幹掉你的人不是對手更不是老闆,是你自己!

然後他給我算了一筆賬:①一個月一個人的成本=2k工資+700社保+其他300(房租+物業+水電費+其他)=3k;②老闆期望為他賺1k;③收入=利潤1k+費用3k=4k。所以如果你拿2k的工資前提是你做出4k的業績,做不出來,說明你可以隨時被取代!

2、價值
上文中提到拿2K的工資前提是你做出4k的業績,那麼這4k與什麼關聯?

你值多少錢,與你的價值有關;你的價值有多大,與你的能力有關;你的能力的適用性,與能否為組織發揮作用有關。

如果你認為自己能提供價值,就必須明白一個道理,你要在某個單點能力上擁有超過普通人的能量,並得到組織團隊的認可!

3、解決核心問題
公司的規模大了,項目也多了,小團隊都是每個人負責一個項目這樣子,但是給老闆的感受是,自己越來越忙,反而底下的員工閑的要死!

什麼原因?

公司內部的項目多了,但是負責每個項目的員工並沒有真正把這個擔子挑起來!每個項目的關鍵問題都還必須找老闆出面搞定,一兩個項目還可以,問題是現在有五六個項目,每個項目的關鍵核心問題都堆積在老闆一個人身上,不忙才怪呢!

在公司里,做好一項工作發揮自己的價值就要不斷梳理整個工作流程,在這個過程中應該有意識地去思考如果我作為上級我該怎麼做,提前學著帶人,這個視角會幫助自己走得更遠!不然在某個崗位做了很久,仍然停留在原來的位置。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就是這個道理!

解決核心問題,使自己成為在某個項目中能夠獨當一面的人!

以上就是我對「工作」的理解:成本/收益、價值、解決核心問題。

————————————————————————

其他的想法總結:

1、剛入職,小公司沒有那麼多流程化的程序走,更沒有上級同事帶你怎麼做事情,那時候就意識到半年的實習都要靠自己主動去摸索;


2、工作一周後,尋思著實習應該給自己留點東西來回味啊,去文具店買了個筆記本,下班後用來做總結,習慣一直保持到現在,記錄的內容和方式不定期會有優化調整;


3、搞活動時,老闆說,這次攝影機你來負責。不會用啊,沒關係,同事當場交給我怎麼操作!有些知識要這樣現學現用,活動結束後,去搜了一些視頻看人家怎麼用攝影機;


4、第一次去談客戶,提前一晚上做準備,在網上搜索客戶的資料,不要像小白一樣沒得聊,還有記得帶名片和合作方案,自己公司的畫冊資料;


5、第一個月拿到2K的工資,開始學習理財,盤算著這個錢該怎麼花,明白了理財和課上學習的保險是同一個道理,用現在的資源為未來買單,就是這個理;


6、工作兩個月後,發現要做的事情越來越多,可是時間還是24個小時,於是學習時間管理,調整了筆記本的結構,左邊規劃為todo列表;


【暫時想到這麼多,後期再更新】


先後在諮詢和VC行業搬磚,深感這兩個行業都是手藝活,更像學徒制,一個偏向用戰略規劃,一個偏向用資源分配,非生產性地影響各種不同的行業及公司。


欣賞諮詢或VC行業里的人-諮詢顧問或投資人-出眾的邏輯,深入的行思考,以及獨特的人格魅力。作為小朋友,通過實習能夠有機會近距離接觸,快速學習,隨之而來的是快速的成長。


一路上太過幸運,遇到太多太棒的人,願意分享幫助。一路上也吸取經驗,走過彎路,野蠻成長,當有能力去帶更小的小朋友的時候,為他們開心的時候,願意把自己的takeaway悉數分享,就從怎樣是一個好的諮詢/VC行業實習生開始。


1、主動/自我驅動。


實習通常從所謂的dirty work開始。

你會抱怨,還是接受,還是ask for more,還是think and do more?

這四個層次基於實習生完全不同的mindset。


諮詢行業PTA三大寶-cold
call,research,excel表。

其實作為一個實習生,supervisor並不會期望你能夠提出怎樣的重大戰略,完成分配的任務永遠只是基礎,為什麼不先從試著成為一個helper開始?

「我現在手邊不忙有事您說話」的小朋友誰不喜歡?

讓團隊知道,當他們的工作量將近承受不過來的時候,也就是大多數時候,你那裡是有能力和有意願分擔更多事情的,也就會更願意帶你做事情。

當發現你是一個靠譜的PTA能夠持續高質量幹活時,顧問們其實是願意告訴你storyline的邏輯,讓你獨立畫deck,參與problem solving
session,甚至會把改過的deck發回讓你自己作對比,發現差距以便下次優化,遇到這麼好的諮詢顧問真的是很棒的一件事,而實習生也要努力讓自己配得上這種培養。

甚至,諮詢顧問真的不介意你「Don』t ask for permission. Ask for forgiveness.」


而VC行業除了notes,research,自治的空間更大些,投資人不會有時間一直盯著你。

募、投、管、退四大投資工作中,實習生可以像投資經理一樣通過自己的人際網路去找項目、聊項目、判斷項目;可以主動了解並幫助解決被投企業的需求,比如招人、運營等等。

遇到很好的Supervisor曾說基金這個平台從來沒有限制你能幹什麼,能限制的只有你自己。


好的實習生會「take a lead」,「我只是一個實習生啊」的想法是愚蠢的。

心態上把自己視作full-time,別人才有可能把你當full-time用。

完成基礎的任務分配,思考任務背後的邏輯和意義,從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到東西,思考如果你是正式員工還能另外做些什麼來產生價值。


2、聰明/獨立思考。


就VC行業來說,如果不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必是死路一條。

你可以,跟投資人學習怎樣問對問題,學習怎樣培養投資邏輯。

你可以,跟創業企業學習深度行業經驗和商業模式,學習創業企業實操會踩到什麼坑。

你需要Sharpness,習慣自己獨立思考,不能偏信盡信。比如會問自己,雲計算創業公司為什麼現在開始做SaaS比IaaS更靠譜?為什麼現在是機器人的良好投資時機而不是十年前?B2B電商為什麼你覺得可以切工業品領域而不是其他領域?


諮詢行業制定戰略,重點也在智力成果,不然早晚被機器人取代。

第一步,Be insightful。行業洞察通常是年輕人欠缺的,可以運用common sense,讀行業報告,看行業新聞熱點,和行業里的人聊,或者年輕人多去折騰體驗生活,很多aha moments只有真實體驗才會印象深刻。

第二步,Speak up。諮詢與VC行業都是相當扁平的,不要擔心問出愚蠢的問題,不要擔心自己的想法不被聽到,所以大膽說,鍛煉問問題的能力與講故事的能力。問問題時,帶著你列的備選答案以及你的vote,這種溝通方式甚至讓你有能力將supervisor引導到你的意見上;回答問題時,主動給出你的見解,而不是只羅列事實和數據。

第三步,Know how。執行層面是實習生欠缺的,找機會到實業體驗一番能夠一定程度上避免眼高手低,這個需要慢慢培養。


3、好用/溝通技能。


這一條是從日常技能層面上幫助提高效率。

當任務分配下來的時候,諮詢mock interview培養出的好習慣其實在日常工作是通用的,比如clarify,比如明確objective,比如Always align。

What is the question you are
trying to answer?

What does the output look
like and when is the deadline?

What is the source of the
insight?

What is the insight?


另外,讓你的supervisor知道你在做什麼,一方面給你自己爭取了更多的自主性,另一方面也避免給supervisor最後一分鐘的「驚喜」。

不要怕犯錯,沒有任何錯會嚴重到是一個實習生的錯,supervisor負有幫你double
check的責任。

持續尋求反饋,supervisor通常很忙沒錯,但大家都很願意幫助有上進心有潛力的小朋友。

患得患失是最大的敵人,重心放在工作上,不要放在「怎樣才能得到supervisor的小紅花」情緒上。

學生氣少一點,但也可以可愛一點。


4、平等/真誠用心。


這算是一個bonus啦。

諮詢和VC行業的人用一個詞形容真的amazing,總會覺得這麼棒的人怎麼就讓我遇上了。

在這裡你有太多機會,自己變優秀,同時培養自己的優質人脈圈。


離開學校學會的道理是,人與人之間需要彼此利用。

然而也堅信交朋友要用心,其實大家都是自我驅動力很強的,學習能力很強的,邏輯思維模式相近的,有獨特的想法的,或年輕人或前輩,一不小心就會成為很好的朋友。


其實總結一下就是,活好,耐操,會叫。哎好污。

But most importantly, be
yourself and have fun :)


你們都說辦公室啥的,就很高檔次了。我這個實習門檻呢比較低,但是做到行業頂尖也是特別難的。很有幸我能在一家福布斯五星餐廳的廚房實習,對於一個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來說,我根本就不奢求第一個實習單位是米其林幾星,因為我正確到了我目前的能力——就是不咋地。但是這苦不堪言的六個月,起碼讓我知道了我能扛下來,而且我是適合廚房的。

【面試】

那天,我換上帥氣西裝,找出我塵封已久的黑色襪子,費了半天勁扣上了襯衫的最後一顆扣兒。是的,我要去參加一場面試。

HR的小姐姐很耐心,填寫完基本的資料後讓我稍微等幾分鐘哦~四十分鐘之後,一位黑衣矮壯男子匆匆趕來,這位黑衣主廚是印度人,一來就問我的長處。

那你這不是鬧呢嘛,我的長處咋能隨便告訴你呢?

「沒有!」

「哦沒關係!有拿手菜嗎?」我尋思會炒水煮肉片和魚香肉絲算嗎?但是我又恰巧不會「水煮肉片」和「魚香肉絲」這兩個單詞,所以猶豫再三告訴他:「不會!」

「我看你的學校...你認識David Wong嗎?」

那必須認識啊,畢竟是那條友掛了我大一的廚房理論課啊!

「認識,他是我非常敬佩的老師,經常在課後給我很多指教!」

「好,等通知!」當晚接到HR的電話,被錄了,聽說主廚誇我很誠實,不會就是不會,很虛心。說實話虛心不敢當,我是真tm心虛。

1.導師牛逼,不管你有多菜,想學都有機會。


2.實習完後和HR聊天的過程中得知面試的時候表現謙遜是很重要的,哪怕是業內頂尖名校畢業,作為一個本科生是不會有什麼experience的,越是裝逼越惹人討厭,恰當地說自己會的東西就好。

【實習】

第一天上班就把我分到了冷廚房,冷廚房就是做冷盤的地方,什麼刺身啊,生蚝啊,沙拉魚子醬一類的東西。主廚把我分配給一位女廚師當助手。她是菲律賓人,很漂亮,就感覺像那種環球小姐的長相。她告訴我她男朋友長得很像我,我挺開心的,這種開心持續到看到她男朋友一米九零的個子和背後滿滿的蒸汽朋克紋身的那一刻。

後來我有意無意地與她保持距離,因為她在廚房的職位不算高,而且又有一米九男友傍身,想必也是得不到什麼特別指教的。但是她還是經常會關注我在做的工作,並時不時地在調醬汁方面給我一些建議。

話說冷廚房還有一位老大,那位師傅脾氣暴躁無比,和上級下級都吵過架,也是動不動就扔我做的菜,以打擊我對烹飪的熱情為樂,並時常以「這麼笨手笨腳怎麼讀到大學的」來攻擊我。我起初被罵了簡直心態爆炸,後來就他強任他強,在耳邊罵我一天我都不為所動。

偏偏他就是不罵那個女廚師,都是下屬,區別對待。後來我才知道那美女是當年澳門青年廚藝大賽的冠軍,除了主廚敢懟,沒人敢動...

3.想要在廚房立足,得讓自己變得足夠厲害


4.千萬不要瞧不起那些地位比你高一點或者和你平級的同事...尤其是廚房裡的女廚師...


在實習了兩個半月後我被調入熱廚房,熱廚就是負責湯和主菜的地方,那裡的風格與冷廚截然不同。在冷廚,接到一張單子上面每一道菜都是分配給大伙兒獨立完成的;而熱廚每一道菜都是由所有人共同完成的,一位負責醬汁,一位負責燒烤,一位負責擺盤。所以說如果我要進入出菜區必須要能力達到他們三人中任意一人的水平,遺憾的是並沒有主角光環——到實習結束我都沒能在熱廚出過菜。

但是我想我還是給他們帶來了很多歡樂的,廚師們在高強度工作的環境下會把自己的本性釋放得非常徹底,而具體的表現就是色。雖然我也不單純,但是他們的黃色笑話又停留在直接稱呼生殖器的水平,而我作為文藝界的泥石流把他們帶到了「托妻獻子」和「倫理梗」的相聲藝術高度,他們也在歡笑之餘的出一個結論——大學生黃起來就是不得了。

而我又作為一個會英語的存在接到過很多幫熱廚老大翻譯中文黃色網站的工作,從那時候起我才有一種被供養的感覺。

5.在任何崗位都要做接地氣的事情,能力不強的時候要立足就不要裝得自己那麼白蓮花,而且要學會適當的自嘲。

最後我在離開廚房的時候和整個餐廳的主廚聊到很晚很晚,他問我實習評價怎麼寫比較好,說實話我真是不太在意這個的,我只在意我學到了什麼。於是我告訴他怎麼寫都好,最後他認真地給我打了個85分,那15分也確實是我能力不足扣掉的,畢竟是剛進廚房很多東西都不熟練造成的吧。但是我還是足夠努力了,六個月的實習從200斤減到了160斤,交了一堆志同道合的朋友。

剛報名了一個廚藝比賽,曾經的師父們很熱心地幫我分析了菜譜的設計,還是特別感動了!


作為一個在大學裡做了6份實習的人,對實習其實有蠻多話想說的。

我個人是上海985高校管理學畢業,大二下和大四一年基本沒課,所以能做實習的時間還挺多的。

我覺得,作為大學生,實習最重要的從來不是做事,而是做人。

當然如果你的能力很強自然是加分項。

下面就簡單跟大家分享下我的實習經歷。

第一份實習:

我的第一份實習是在一個教育機構,高考結束以後混混噩噩的在家裡待了兩個月,覺得不做點事不行,所以就去一個教育機構做助教了,因為那個教育機構是以前老師補課的地方,所以也算是借著老師的名氣進去的。(這裡就是職場第一招:如果有大佬推薦你,你其實就可以比別人省很多力氣)其實這個機構的錄取也還可以,沒有經過太多的篩選,基本上還是要看大家做的怎麼樣再考慮留不留。我當時就是覺得老師推薦的就不要太砸人家招牌,做事要認認真真地,做了1個多月就被主管發現能力很強啊,做事效率很高啊之類的。另外由於剛畢業的關係,我帶的又是高一的年級,跟學生走的很近,大概也知道他們心裡的一些想法,所以相處的很愉快,我班級最後的報名率也不錯(教育機構終究還是要憑業績說話的,也就是老生的留取率,我不是一個很擅長做推銷的人,但是我覺得做人真誠一點別人也會對你好的)。

我在這家教育機構前前後後待了有一年半,之後又回去做過一個學期,所以忠誠度是ok的。(職場第二招:你做事持久度是很多實習單位看中的東西。)而且秋季班的時候我是普通助教,寒假班我有事情就沒有去,春季班的時候我是年級組長,(除了管自己的班級還要照顧整個年級)暑假班的時候我就是一個輔導站的主管了。(整個輔導站大概8個班級的業績都要我去管)

其實教育機構的模式是很容易複製的,做多了也就是重複勞動了,我覺得在這個地方學不到更多了於是就跟主管說要離開了,當時一方面的原因是學業比較重,另一方面是也想休息一下,走的時候跟主管發的簡訊語氣也很懇切,姿態業比較低,總之就是走了。偶爾有回到原來的地方,同事都會說你不知道你走了以後那個輔導站亂成什麼樣子,一直換主管之類的。也有朋友說,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的能力把。(職場第三招:無論一個公司能給你的東西是多少,離開的時候都要好好地說再見,起碼人家會覺得你是個體面的人。

第二份實習:

之後一直到大二下我才找了新的實習,是在一家知名化妝品公司,brand很大,名氣很響。當時面試的時候我還是個沒怎麼經歷過正式面試的人,所以缺乏經驗。表現的不如一個大三的姐姐出色。老闆面試我的時候說了一些話,我一直都記得。

1.她說我希望你能做的時間久一點(參照職場第二招)

2.她說我面試其實是很難知道一個人的能力的,所以我首先看的自然是學歷,從一定程度上來講好學校出來的孩子至少智商是ok的。

3.她說我看你的簡歷之前做的那個工作後來成為主管了是么,至少證明你的leadership是ok的,我希望你進來能帶領整個intern的team一起做事。

後來HR來面試我的時候,問了一些你為什麼要來我們這兒實習啊,看重brand還是什麼的,反正我就是回答的不太好。

但萬幸的是我還是進了這家公司。後來我才知道我老闆確實和HR意見不一致,但是老闆執意要我我也就進來了。(職場第四招:你老闆喜不喜歡你非常重要!)因為這份恩情我在這個公司待了7個月,基本上一周4-5天。

因為我老闆覺得我很靠譜所以我進公司一直做得是最難的也最重要的事情,到後來已經可以做一份完全沒問題不需要核查的表格了(因為sales部門員工獎金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不能算錯,我們intern也不是誰都可以做這個事的,所以在整個team里完全就是誰有能力做這個事基本上就是比較認真細心老闆信任的人)。當時我的想法也很簡單,你招我進來於我有恩,我不要打你的臉,不要砸了你的招牌,就是我的全部期望了。

我做了大概兩個月我老闆就去生孩子了。之後打交道的人當中也有一些學習吧。

我們有個正式員工是負責競爭品牌業績的統計,她怎麼說呢就是時間管理能力很差,每次她的事情都非常急,今天你加班加點也要給我做出來的那種感覺。起初覺得她蠻煩的,因為很不尊重人,說話也很不舒服,超級不喜歡幫她做事,後來我總結出來只要你在她催你之前把這個事情做完,並且比她要求你做得事情做得多一點或者好一點,基本上就不會怪你,甚至會覺得你能力很強,你也就不會因為她有什麼不好的心情。(職場第五招:你一定要想得比你老闆讓你做得事情多一點)其實這個多一點不用很難的,我記得有一次幫她做一個表格,基本上就是複製一下把數據vlookup到一個新表上,模板是差不多的,她讓我做得時候只說要數據,但是我提交的時候是按照south、north區分清楚的給她的,因為我知道她還是要根據區域去看每個部分的進貨退貨情況。所以收到以後她也很開心啊,我也沒被她怨氣影響到。

另外讓我印象比較深的同事是一個跟我們年紀差不多的姐姐,平時一起吃飯,她也會跟我們說一些故事,說一些公司的事情,所以我們也比較容易了解階層啊之類的(職場第六招:要是有前輩帶你,其實是很好的一件事,你可以迅速了解公司的架構,誰是做事能力很強的人,誰是管什麼事情的都可以很快地了解清楚。

當時我要走之前,銷售行政總監(級別僅次於銷售總監)送了一一套品牌的眼影,因為我當時去希臘回來的時候給他們一人帶了一份小的紀念品。說到這個總監,其實平時她和我們接觸不多,我也只幫她做過一次事情,但是她每天上班都來得挺早,有時候也會走得比較晚(有次我加班到10點,她還在的)。印象中她對我們intern沒什麼關注的,但是我們找她去簽每天的考勤表她倒是對我們每個人上班做點什麼事情很了解,有個姑娘有一天基本沒做什麼事,所以她寫的那些事情就被總監質問了,後來就發現其實大老闆都是細微之處關注人的。(職場第七招:不要遲到、不要做錯事、不要遊手好閒這幾件事看起來很小,但是其實你做得好不好老闆都會看到的

說到我做得本職工作,其實那個事情不是很難,但是需要比較細心,因為excel的數據很多,很容易出錯。工作量很大,所以我的上級希望我可以找人幫忙一起,那就從intern里找比較好的人教,當時我們team里有個姑娘蠻細心的,我教她做後來還是出了點小差錯,至此之後老闆就覺得她不適合做這個事情了。(職場第八招:you never have a second chance to give a first impression.) 如果你是做數據類工作的話,千萬不能出錯,不然可能是致命性的。

第三份實習:

嚴格來說我這份實習比較開心,是在一個報社,沒有薪水,就是做上海話的翻譯,聽上海話的音頻打成中文。個人覺得其實蠻難得,特別是一開始不知道對應的字怎麼打的時候,做著做著也就好了。上海話在那段時間進步了很多,感覺也蠻有意思的!

帶我的姐姐人非常nice!所以我就跟著她做了1年多,她後來有些自己深造的打算我就沒有再幫她做了,但是採訪人們的過程中其實是個很好的了解社會的渠道。因為採訪者來自各行各業,每個人的人生閱歷就不同,有些人可能做著很普通的工作,但心胸極其開闊,知人論世,待人接物都能看出其特有的品格。察言觀色是我在這份實習中學到的最多的東西。

第四份實習:

我是在某B德國企業,食堂好吃,小賣部東西齊全,除了遠,在硬體上這個公司沒毛病。

一開始的時候我不是很熟悉公司的業務,因為之前也沒有接觸過和車有關的一些內容(我是車聯網部門)。對於一個文科女來說,真的有點尷尬。同事當中男的比較多,讓我做事很少很少,認真地說我每天可能做得事情也就只有1個小時,還就是發個快遞,下個訂單這種事。

後來我覺得應該是很多事情我mentor都幫我擔掉了,我考試寫論文的很多idea都是我的同事哥哥姐姐們幫我想得。再後來暑假的時候,我慢慢知道我mentor也是個大學霸(上交數學系本科,安泰研究生),老闆出差公司沒人的時候我就喜歡坐在她旁邊跟她一起看書,(我看書比較快,尤其是那種類似金字塔原理之類的書,半天看一本還可以做做筆記什麼的)有時候我們也會交換書啊,她也會講一些公司的事情給我聽。

另外一個同事姐姐對我也很好的,她是上交工業設計畢業,設計app的能力超級無敵強,我9月份要申請投資料的時候因為scan的學校成績單太暗了,pdf文件我搞不來都是姐姐幫我弄的。學校辦活動要做海報,因為設計的小朋友在問我們意見,所以我就給姐姐看的,她給我提了很多建議,包括線要對齊那種很小的細節的事情,都體現出一個設計師的專業性。12月份的時候我回去看過同事們一次,晚上我們也一起出去喝喝酒玩一玩。

這份實習總體很開心,除了老闆有一點點怪怪的(我本不願這樣評價我的上級的,但是實在是有一些值得吐槽的點)。因為他很多東西都不看清楚就轉給我mentor,然後我mentor耐心講解過一遍的東西他又不懂,會一直問就感覺上班挺不走心的。

有一次我老闆問我們好的看牙齒的醫院在上海哪兒,(他不是上海人所以不了解)我們給他推薦了很多好的,而且當時恰逢百度醫院競價排名出了問題,他還是沒聽我們的建議去百度上找了一家不是牙科專業的,感覺非常固執。(後來他問我們這類問題我們都不給意見了= =、)

除此之外讓我覺得最迷醉的就是我老闆對於我要出國這件事情總是抱著一種很鄙夷的態度,語氣間總有些冷嘲熱諷,讓人覺得不能接受,好在我跟他打交道也不多也就算了。(後來我知道我們老闆在整個總公司大boss那邊口碑不是很好,所以我覺得一個人的眼界和格局尤其是老闆的眼界和格局,一定程度上真的能決定他走多遠

(除了兩個manager,我們部門的哥哥都很好,會請我喝飲料啊,我要走了會給我買星巴克蛋糕和紅茶做紀念禮物啊,就是很感人!)

第五份實習:

因為我讀的是媒體產業管理,所以很多事情都是和媒體相關的,之前我在報社做過,自己有公眾號,而且也幫支付寶做過一段時間的美食編輯,除了廣告行業,基本上與媒體相關的行業我都去試了一下。所以覺得應該也是要去嘗試做一些廣告業的實習就投了digital的崗位。當時大四上沒有課,但是要準備IELTS,準備申請,我還在外面接了新媒體的定期寫稿的活,上班還要加班所以比較辛苦吧。常常是8點多到家然後開始寫PS或者ESSAY,然後搞申請的事(因為我找的51offer給我出了個大bug,導致我所有的申請都需要親力親為的盯著),有時候加班到11點回家我就直接洗洗睡了早上5點起來寫稿子。

新媒體人我覺得都挺不容易的,一篇好得推送算上找資料的時間沒有7-8個小時是寫不出來的。當時就事情蠻多的,不得已做了2個月就跟我我老闆說再見了,還是在他特別忙的時候我離開的。這可以說是我這麼多實習裡面做的最短的一份,對我老闆深表歉意。

不過因為他也不是那種很刁鑽的人,沒有太苛責我,對我也是很理解的狀態,我就挺感激的。

職場第九招:千萬不要高估你完成一件事的能力和時間,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分配給重要的事情就好

第六份實習:

就是我現在還在做的一份,奢侈品公司,做鐘錶的。團隊氛圍很好,我每天上班都很開心,不過具體的內容就等我做完了再來回這個帖子好了!暫時是我這麼多實習裡面做的最開心的一個~


1:錢給的少,也別到處跟別人說,拿著就行。

2:同事教給你的東西一定要記牢,不懂的趕緊問,事後想起來不明白的地方,第二天一定要想著問清楚。

3:剛進來,多干點沒壞處。但是留個心眼,防著老油條瞎使喚你。

4:三不五時給大家帶點吃的。

5:一兩個跟你主動示好的同事,你要主動迎合對方的好意,但同時也得讓自己清醒一點,有些傢伙的脾性其實你用一兩天的時間接觸就能明白。

6:如果辦公室里有你喜歡的類型的同事,別太拘謹,該怎麼交流就怎麼交流,哪怕紅著臉。

7:能參加的同事聚會盡量參加,如果你不喜歡,去一次露個臉,以後找個身體不適或者家裡有事的理由避開吧。(盡量參加)

8:切莫交淺言深的道理,謹記,但不要表現出來。

9:你的上司或者老闆給你的承諾如果太美,別信以為真,但是千萬別完全不當一回事。

0:身體不舒服早點請假。


剛結束一段暑期實習,做個總結吧。
找實習
去大城市,去大城市,去大城市!
不要把自己當實習生,不要把自己當學生,破除學生心態,切忌眼高手低
遇到不會的就學,不懂的就問,好為人師都是病,不打擾同事工作就好。


關於找實習,我就說一點,如果能夠保證較長時間的實習,半年左右,那在投簡歷的時候,所有不要工作經驗的崗位,都可以投,放心大膽的投,投不投是你的事,要不要是人家的事,先把自己的部分做好。

慎重選擇,即使是實習工作。不要為了實習而實習,接受一份實習,要做好長久奮戰的覺悟,不要輕易轉換工作,猴子下山的故事聽過沒?不要變成那隻猴。

手裡握有多份offer,記住,當你做出選擇的時候,其餘的offer就不要想了,全部忘掉,選擇了就要做下去,千萬別回頭,無論別的企業說得多好,都跟你沒關了。

可以試錯,如果知道自己要做什麼,那就做下去,或者為了提高平台而跳動。如果不知道,那就去試,圈定幾個方向,去試,不要怕專業不對口,自己沒經驗,大膽去試,做一段時間就知道自己喜不喜歡了,實在不喜歡,做一段日子就走,記住自己的目的,接著試別的,這是你試錯成本最少的時候。

工資不要要求太多,能養活自己就行,吃飯住宿可以省一些,花銷大了可以讓家裡補一些。但是,太低的也不能幹,在知乎見過好幾個給月薪六百的,連最低工資都不到,對於這類企業,我去年買了個表。當然,部分行業除外,誰叫你苦逼呢。

不要提前買衣服,看公司情況,我實習的時候買了一套,穿了兩天熱成狗,再也沒穿過,純屬浪費錢。

每個公司都有兩面,好的壞的,你要學會抵制負面情緒。多看公司好的一面,畢竟你是來學習的,不要吸收老員工身上對公司負面的看法,那跟你沒關係,你就是來學習的。如果照顧你的前輩們因為某些因素走了,你知道就好,人家走有人家的選擇,你別跟著學,你走,還得玩命找實習。人要踏實,心要穩。公司每天都有人走,你又不呆一輩子。

不要跟實習生呆在一起,你出來是為了學習,為了經驗,老跟一幫實習生在一塊幹嘛,還不如你呢。一群實習生在一起,下一步就是一塊偷懶,負面情緒攢一塊了,尤其是做事的時候,你們幾個實習生是憋不出來什麼東西的,不要老膩在一塊。你說孤獨,我懂,下班再說。

遇到不會的就問,多學多問總是沒錯的,不要怕犯錯誤,剛開始都這樣,而且,憑你一個實習生,還能捅個什麼簍子。

主動去認識人,別等著同事跑來認識你,更不要人走了,還沒認全部門裡的人。男的叫哥,女的叫姐,嘴甜一點,大家還是比較喜歡跟小鮮肉聊天的。

每月會有聚餐,你就干三件事,打雜,聽話,吃。別的不要干,別人點啥你吃啥,不要去碰菜單。菜來了搭把手,缺東西來你去問服務員要。別人說話你就聽,跟著聊,別喝了點酒就瞎聊,更別幾個實習生憋一塊瞎扯,想聊回去聊。菜不夠,沒吃飽,可以跟主管提,一定是大家都沒吃飽的時候,自己的話就不必了,要主管首肯,讓別人點單。團建是有標準的,需要報銷,不能超了,所以一定要主管首肯。

先寫到這吧,以後再補


2016年9月 結束某廠HR暑期實習 不斷review自己 也不斷在每一段實習經歷結束後問自己
實習期間你都學到了什麼?

暑期實習時有位部門的前輩(也玩知乎卻不知道他的號)說過,知識的輸出對於自身的成長其實非常重要。因此決定好好寫寫,現在是一名大四狗了,對比起大三時寫下的「無知者無畏」的答案,也想看看自己變化大不大。

無知者無畏 殺入過某廠的HR實習機會 最後沒有被留用 知道結果後的兩個晚上 做夢都在反思自己的過失 厭煩向別人解釋「今年形勢嚴峻」 也習慣聽他們說 「比起同齡人你已經很棒了」這種話
自己很清楚 經歷了這份彌足珍貴的實習後 自己到底缺什麼 自己還要學什麼

1. 扔掉心理包袱
剛來到某廠的某部門時,心理包袱其實是非常重噠。作為雙非學校非科班出身的本科HRintern 一枚,每天泡在名校出身,50%研究生比率的同事中間,從第一天起我就覺得自己「稍遜一籌」。這個包袱一直到第三周才慢慢被放下,因為一直被很nice的舍友提醒,要抱著學習的心態。
和你一起競爭的實習生是你的老師,部門的其他同事也是你的老師。你不如人,事情做不好其實很正常,要正視自己的不足,但是不要因為過度的自卑和懷疑,衝散掉最重要的學習熱情呀。

2. 能力提升的渠道
我想過,如果我能更早一些扔掉心理包袱,雖不能保證工作效能會大幅度提升,但工作的狀態和輸出,一定會比原有的要好。
最關鍵的還是自己能力的提升。
和我同部門的是一位top20的科班研究生。在留人的事情上,我倒是心服口服的,畢竟想想,他吃過的苦比你多那麼多碗,他自然比你處理起事情來,更加熟練老道。(這個苦既有學術上寫論文的苦,也有孤軍奮戰在實習中在實踐中的苦。)
從這位師兄身上,我學到了理論知識,結構化思維,邏輯分析能力對於一名實習生的重要性。艾瑪這些道理,一兩年前我大概也講得出口,可是為什麼沒有鍛鍊出來呢。
我歸結為以下幾點,也是接下來自己要不斷提升的幾點:
1. 多讀書,多讀相關行業的新聞時事
讀書看新聞不僅是一個豐富自己閱讀面和覆蓋面的渠道,也是為你和你實習中遇到的同事有話題切入點的渠道來源。專業書籍的知識也許無聊,但是基礎,最最起碼,作為一名團隊的管理者而言,或者一個管理項目的owner而言,專業知識的架構是一個幫助你不斷檢驗自己的思考是否有漏洞的利器。

2. 多做PPT,做整理與輸出
PPT其實是一個人思維模式的反應,做PPT的過程實則一個人不斷總結反思自己工作,幫助自己梳理、甚至重新從頭理解工作的過程。而且PPT的製作技巧賊重要呀。以後去實習前必須先拷一發PPT模板,不然,你還想因為加班擼PPT看到凌晨兩點半的深南大道嗎。

我還想有這個機會可是暫時可能不行了。
(手動哭喪臉)

(先review到這裡寶寶要回宿舍)


又有什麼是一帆風順的呢?


實習之後堅定了我絕不做專業對口的信心,恩,後來我成功了。

還和幾個小夥伴一起為了不做專業對口而奮鬥…


學校和社會,隔的不僅僅是一道校門,更重要的是,心態的轉變。

今年大四,第一次真正的走出校門出去找一個實習,之前都是做兼職,不需要經驗,也不需要面試,只要人去就行。

但是實習不一樣啊,所以我老早的就在網上尋找各種實習面試的相關經驗和指導。準備了足足大半個月,自我感覺自己準備充分了。

我就開始投簡歷,但是,大部分都石沉大海了。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一家單位給我了面試通知。

那天,天很晴朗。我穿上白襯衫,黑褲子,黑皮鞋。精神抖擻的去面試了。

面試時間是上午九點,我八點四十就到了。在接待大姐姐的指導下,填寫了面試表,上交了簡歷。開始了等待。

說實話,當時的我,因為自我感覺「準備充分」,所以也沒有太多的緊張情緒。時間很快過去。進去了面試室,HR問了我幾個問題,很簡單,真的很簡單。我很輕易的就回答出來了。我看到她在簡歷上寫了「不錯」。當時我還很高興呢。

面試過程不再贅述。她讓我回去等通知。

出了面試室的大門,我心裡還在竊喜,就這麼簡單?看來也沒有他們說的那麼難嘛。

下午,我接到電話通知,讓我明天上午九點去複試。因為上午的面試經歷在那兒,我認為很簡單,所以也沒有多做準備。(準確的說,是沒有準備)

第二天,我興沖沖的去了,卻是一臉懵逼的回來。

去的流程還是差不多,但是面試的人變了。昨天的面試官看起來就很和善,給人以一種親切的感覺。但是今天的面試官一眼看去,就很威嚴,氣場很強,不苟言笑。

當時我的心就是一噔,感覺不妙。感覺我臉上的笑容都有些僵硬了。

然後,她問了我第一個問題:「你現在還是大四的學生?」
我說:「是的。因為現在課程比較少,所以想出來鍛煉一下自己,不求能掙多少錢,只求能學點兒東西。」

然後,她問了我第二個問題,也就是這個問題,徹底擊潰了我。「那麼,你做好工作的準備了嗎?你認為,你現在的身份是一個學生呢,還是一個社會人?」
嗯?聽到這個問題的第一反映就是,什麼?我是什麼身份?現在的我還沒有畢業,當然是一個學生了。

她接下來的一席話,讓我感受頗深。

「因為你現在認為你還是一個學生,所以你在心裡還給自己留了退路!如果你的工作沒有做好,大不了你認為你可以回學校,那我們怎麼辦?公司是一個以盈利為目的的組織,你走了影響的是公司的效益!」
「如果你認為你是一個社會人,那麼你就沒有了退路,你不能回頭,只能前進!你自己想想,你如果掙不到錢可能連飯都沒得吃,連住的地方都沒有!那麼,你唯有努力!而不是向你之前是個學生一樣,沒錢了問父母要。既然工作了,你還好意思向父母開口嗎?」
「我認為你還是沒有做好要工作的準備,因為你的心,還留在校園,還認為自己是一個學生,還為自己留了退路!」
「你認為呢?」

是啊,我認為呢?

我確實是心態還沒有轉換過來。認為自己是一個學生,可能在找工作投簡歷的時候就為自己的退縮找好了借口和理由。認為自己還是一個學生,大不了我回學校。大不了我再換一份工作。

雖然這個面試官的言辭很苛刻,雖然這家公司沒有錄用我。但是,我從心底感謝她,因為她的這一番話,讓我明白了,做什麼,就要有怎樣的態度!

她的這番話,也讓我在以後的面試里,收穫頗多。

謝謝你。


怒答!

首先,長得好看真的很重要。(認真嚴肅臉

實習的時候聽另一個部門的女leader說,同樣能力的實習生,她會先挑帥的。

所以,儘管這不完全是看臉的世界,但我們還是要努力變得更美少女/年啊喂,最起碼基本的整潔大方要做到。

來來來,進入正題。

本人大二升大三,實習坐標廣州,新聞系,有幸進入了南都的新媒體部實習。

學習到了什麼,很多東西是個人體會,雞湯熬給別人喝,會有人覺得是毒藥。

在此僅分享個人體會,觀點不同不要較(撕)真(逼)。


---------------------------------------------------------------我是醜醜的分割線-------------------------------------------------


1.
態度比能力重要不是一點。

我剛開始去面試的時候,大多是中大華工華農的面試者,人家問我是什麼學校時簡直想挖個地洞鑽進去(學校是超級普通的二本,難免會有點自卑感),幸虧平時裝逼多,我笑而不語,他們都以為我是猴賽雷的學校(這好像不是重點)。


面試時有一part,是團隊討論出解決方案,某個知名重本大學的學生可能優越感比較重吧,全程自顧自在說話,沒有參與到討論當中,總結的時候也是第一個就說完了。後來她和我都進了那個部門,但是!!!碼了那麼久高潮來了!!上頭布置給她的任務,她很多次都是直接質疑任務的可行性,反過來指導上頭應該怎麼樣怎麼樣做。我們部門那個leader是個脾氣超好的男生,當時沒有直接說她,還繼續指導她應該怎樣完成任務,可是給她的任務每次都做得一團糟。後來leader頂不順就把她調去別的部門了。今天吃飯時,leader遇到了那個部門的另外一個leader(你們沒暈吧),另外一個部門的leader就和我們的leader抱怨說那個實習生做事挑三撿四,態度很不好,很想炒了她。後來我們的leader還和我們說,當初電話通知她面試時就不太想要她了,她一接到電話就直呼對方「你是誰」,就給面試官不好的印象了。


說那麼多並沒有什麼卵用,最精華的一句話是:當你覺得自己的能力不如別人(比如我學校不夠別人高level),你態度就要做到比他們誠懇一萬倍!當你能力足夠時,請讓你的能力發揮到極致,不要因為態度啊情緒啊這些外在的東西影響別人對你能力的判斷!


學會把自己的位置放低,謙虛受教。


2.
細節細節細節!

體現在任何地方!!

我記得我剛進去時,leader要求寫一個文案,前前後後改了好幾十遍,好多個文檔傻傻分不清楚。最後leader收到了N個文件名,不知道哪個是最新修改的,浪費了很多不必要的時間。後來才知道最佳的做法是:如果是同名文件,文件名後+修改日期+01.02如此類推,這樣就一目了然。


諸如此類的很能體現細節的小事有:(1)早上來的時候和團隊說聲早安,下班的時候也說聲再見。平日碰到也要微笑禮貌問候。(2).隨手幫同事拉/推門,讓他們先進。(3)午休時不要大聲說話,手機盡量調成振動。


3.
認真做好每一件小事。

平時leader交給我們的任務當然要完成好,這裡針對的是小事。比如寫文案細緻到標點符號的運用,PPT細緻到每個版面的顏色等等,製作月份表格留意到每個月不同的天數等等,每件小事做好了也是很了不起的喲。


4.
隨身要帶筆記本和筆。

記得那次我們要開一個線上活動推廣的會議,我平時沒有帶筆記本的習慣,就被leader教導了一番。隨身帶筆記本和筆,想到什麼可以記錄下來,討論策劃的時候也要用,有些人可能覺得可以用手機或者平板記下啊,但總不能帶著它們去開會吧,作為一名實習生我覺得這樣顯得很不禮貌誒。反正現在我養成了帶本子和筆的習慣,有什麼任務或者哪裡需要改進時就記錄下來,翻開看也便於提醒自己,方便快捷。

基本的就這些咯。想起了再繼續碼。

從7月8日開始實習到現在,轉眼也快一個月了。這是人生中的第一份面試,也剛好成為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實習。

有得有失吧。整個暑假幾乎都耗在實習上了,看到朋友圈曬旅遊曬美食,內心是有點崩潰的。但還是那句話,不甘於矮小,就站在舞台中央。繼續努力。


利益相關:今年1.2月在EY audit實習,5.6.7月在PwC Consulting實習,現在在DTT ERS實習。

1. 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更加了解自己。

這是我實習最大的收穫。起初只是想進四大,想著能去招人最多的audit就很知足了,雖然之後在Consulting和ERS實習,但是最後發現自己想要選擇的畢業第一份工作還是審計。也許很多人會覺得選審計不選諮詢很傻,但是綜合比較,從職業發展的寬度、專業知識基礎、pay等各方面來看,我是更傾向於審計的。當然也只是針對我的自身背景來說,因為並不是國內top高校,而且是小本,所以將來幾乎不可能跳槽MBB這類頂尖的諮詢公司。

2. 對之後的職業發展有一個大概的打算,並積累人脈。

這幾份實習認識的同事甚至老闆,都成為了朋友。一個高級經理知道我會去審計,甚至在我離職那天說,如果做了審計之後想轉來諮詢,我們這邊隨時歡迎你。我很感謝能在實習中遇到這些幫助我很多的同事,很多也都成為了我生活中很好的朋友。

3. 工作能力是基本項,情商是加分項。

在四大,Excel、PPT用得溜,加上有好的sense,你可以是一名很適合做事的實習生。至於能不能留下,能不能得到高的評分,是要看你如何處理和同事的關係的,此處不多說,大家自己感受~除此之外,摸到in charge的風格,做出他需要的東西,摸清他會Q的點,自然可以把事情做得讓他滿意。

4. 更加珍惜學校的生活。

還有一年大學生活,因為手裡已經拿到滿意的offer,學校的課也全部修完,決定好好規劃這一年的美好生活,享受工作前最後的放鬆的狀態。


學會了翻白眼兒


我在大學期間總共做了5份實習,數量是挺多但比不上樓上各位大牛,寫下來主要是為了找個地方總結一下。
第一份實習: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
2012年暑假開始,做了兩個月,工作的內容很無聊,不過畢竟是大一學生,領導也沒給什麼重要工作給我,核心數據什麼的也不會經過我的手,很水。每天去到辦公室就是整理報紙、上網搜索有關醫藥行業的新聞然後Ctrl+c+v、列印文件和拿給相關部門簽字……
要是說有什麼用,我覺得其實還很真的沒什麼卵用,最大的收穫就是:學會了……印表機的使用哈哈

第二份實習:智聯招聘廣州分公司
這個不知道算不算實習,因為我進去是因為成為了『校園大使』,原本負責的工作就是協助項目經理做校園宣講會之類的。後來跟校園事務部的人混的多了,也去辦公室幫忙打一下Cold call,也跟過外勤去了廣西福建的大學做過RPO,記得智聯廣州辦公室從珠江大廈搬到天河大廈,我一直都有陪伴著^_^
最大的收穫:基本的工作素養是對於手上的工作一定要按時保證質量地完成。因為負責校招和社招,明白招聘外包的流程,同時因為GSK是我們的客戶,我連續兩年都協助他們進行南區的招聘,所以HR都認識我,對我的工作表現也算滿意,後來大四的時候走了綠色通道拿了GSK的offer,至於後來我拒了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第三份實習:輝瑞(pfizer)製藥
關於這個我在知乎上醫藥代表下的話題其實已經回答了挺多的,說實話在這種世界五百強實習,收到的培訓我覺得真的是最好的,經理臨床科室帶教,每周回辦事處role play和進行產品Presentation等等,都讓我受益匪淺。不過個人實在覺得醫藥代表這個崗位已經是夕陽行業了,首先是越來越合規,不像以前那樣賺得很多了。其次是藥品陳舊,很多嘴上說學術推廣的公司其實暗地就是回扣,學術會議講課也只是走個形式(嗯,包括P司在內的一線外企還是挺學術的,但不能否認一樣有這些現象,不過沒某些私企那樣明目張胆),銷售上的一些客情站在個人角度又不是很願意接受,雖然錢是不少,但工作沒動力,所以做了半年,果斷走人……
最大的收穫:

  1. 一個世界五百強的實習經歷
  2. 藥品臨床推廣的技巧
  3. 認識了很多醫藥行業的朋友(大部分是校友……)
  4. 正能量滿滿的,君不見他們的朋友圈都是心靈雞湯……

Ps.當初我們做葯代實習的那班人,有轉去做QC的,有做CRA的,有做藥品配送的,有轉去做互聯網地推,甚至有個牛逼的自學前端三個月,轉去做碼農了……,留下繼續做葯代的不多。

第四份實習:陽光康總
公司是做預約挂號的,職位是產品助理,實習了三個月,參加了公司與銀聯合作開發一個重要APP:『銀醫通』的運營工作;一個O2O項目:小熊帶診,負責微信端的原型設計和流程優化。
工作的收穫:

  1. 自學了Axure,大概了解到『產品』這個崗位的工作內容和APP從確定需求到開發再到上線運營的流程、可能出現的問題及應對方案,記得APP上線後很多人反饋有Bug,我一個一個打電話給用戶跟進(最後打了200個左右),後面整理一份20多頁的文檔給程序員,他們熬了幾個通宵解決,太感動了!(程序員工資高也是正常的,人家用生命在寫代碼的~)
  2. O2O項目太燒錢,尤其是在醫療行業玩O2O,小公司玩的早很容易成為先烈,當然我也不見的大公司現在有玩的開的……
  3. 一個產品的成功,首先看產品是否有市場需求,主打的賣點能不能切合這個需求是很重要的(其他的次需求可以迭代,不用怕),接下來看運營人員的功力,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老闆你要投錢啊,既要牛出奶,又不給牛吃草……u can u up啊!!!

第五份實習:金域檢驗
這個是我最後一份實習,也是現在畢業後現在做的工作,工作崗位是市場部,負責生殖及內分泌系列檢驗項目。
目前為止做了三個月,在業務部輪崗中~領導關心我們這些剛畢業的新人的成長,工作的很開心也學到很多東西。有人說第一份工作很重要,平台、同事和工作的內容都會影響之後職業發展道路。我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我相信我經過之前幾份實習,我找到了自己喜歡的『事業』,我願意在這裡沉澱、成長!
說到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嗯,這個時候我來打一個很硬的廣告,我的知乎專欄:醫藥營銷人的自我修養 - 知乎專欄
已經開通,九月份等我結束業務部輪崗後更新,有感興趣的知友歡迎關注?(^?^*)


500強名企寒暑假實習生申請流程解析!

課程大綱:

1、500強企業進行寒暑假實習生招聘的企業有哪些,各行業各崗位對應的泛商科專業有哪些?

2、500強企業進行寒暑假實習生招聘的時間和流程是如何?

3、留學申請流程的前期準備(簡歷/成績單/語言考試成績單)

4、一對一面試之結構化面試要點解析(以寶潔八大問為例)

5、一對一面試之半結構化面試要點解析(以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為例)

6、筆試申請流程及準備要點解析

聽課方式:

添加微信pro985,會拉你進入聽課群


今年7月正式入職之前,我一共有3個公司(Tencent+Microsoft+Alibaba)合計15個月的實習經歷,第1份是產品運營實習,略水一些,而後2份設計相關的實習(UX Design Intern @ Microsoft,Interaction Design Intern @ Alibaba)則教會了我很多很多,也很幸運一路遇到過不少真心關照我的師傅和同事,但是一直沒有系統總結過收穫,就借著這個題目答一下吧:

1.目標場景導向,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思考和追問清楚具體的目標和場景,寫進設計文檔,再基於此去執行。
我在剛開始實慣用戶體驗設計的時候,很容易一拿到需求就悶頭陷進去思考具體的產品設計細節,而在被質疑為什麼要做這個需求時一問三不知,也因此在一些不靠譜的需求上白白耗費了大量精力,最後做出來的產品也不甚成功。
在做具體的產品/功能設計工作之前,是一定要先明確清楚幾點的。業務目標:產品的商業目標是什麼,UV/PV/留存要達到多少,滿意度要達到多少,等;用戶目標:面向的用戶,用戶的痛點,用戶使用的動機,用戶深層的慾望和需求,用戶使用產品的場景,等;時間節點:什麼時候完成初稿,什麼時候內部評審,什麼時候項目方評審,什麼時候交付,什麼時候跟進,等。如果有些問題PM想不清楚,設計師也要主動去補位。
在理解清楚業務和用戶目標之後,再進一步去提煉出這一項目階段里具體的設計目標,也即通過設計引導用戶怎麼怎麼做,讓用戶感受到什麼什麼,進而促進用戶和業務目標的達成。這樣在執行設計的過程中,才能一直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和方向感,也能在評審的過程中引導大家根據目標給出意見反饋,而不是盲目地糾結對達成目標無關緊要的細節。
我是用了很長的時間、經歷了一次完整的項目失敗後才醒悟到這一點的,而那時我已經快要從M家結束實習離職了。到了A家之後,目標場景導向設計一開始就成了我的習慣,也因此受到了一些肯定,這應該是要感謝前一段實習經歷的。

2.善於總結,不要害怕犯錯,但不能重複犯錯,深刻地了解自己的優缺點並為之改變。
剛開始實習的時候真的是什麼都不懂,連最基本的UI設計原則都不清楚、最簡單的圖標都沒畫過,自然也就不斷犯錯。
不過很幸運,我一路遇到的師傅們都很靠譜,或手把手從最基礎的軟體技能耐心教起,或深刻準確地分析我做得好和不好的地方進而引導改正,而我的專業能力也隨著犯錯的減少慢慢成長起來。但如果重複犯錯的話,也是會受到較為嚴厲的批評的。
在M家實習的後期,因為事情繁多+求職不順,我曾陷入過一段很絕望無助的狀態,這時一個師傅主動叫我過去長談了很久,讓我經常思考總結自己最大的幾條優點和缺點,優點該如何發揮,缺點該如何糾正等,這在後來的春招求職中幫到了我很多。
而在A家,周報制度的存在讓我可以更好地定期總結反思自己的工作表現,更針對性地為做得不好的地方而努力,自己也開始嘗試培養每周至少寫一篇設計思考總結類文章的習慣,而我在M家的主管兼mentor也一直在關注我寫的東西並鼓勵我保持下去。

3.追求極致,以設計師的態度對待每一件任務,無分大小。
我們在工作中會遇到很多任務,但這些任務不一定都是我們喜歡的,但是對待每一件事情,都應該以極致、專業的設計師態度,而不是敷衍。
我曾經敷衍過自己不喜歡的項目,或者把設計中間產出物(流程圖、線框圖)做得缺乏美感,但是M家的一位mentor和我說過一句話:「你是一個Designer,就應該把一切事情都做得有Designer的樣子。」至今記憶尤深。到了A家後,我開始對所有的項目任務一視同仁,不讓自己的喜好影響專業表現,結果也發現一些「不喜歡」的東西只是因為沒有接觸過罷了,深入做下去後就感受到了魅力;但因為項目時間很緊,我也曾放鬆了對自己設計稿質量的要求,而被指出這是不應該的,對每一個細節都應有精益求精的考量,每一個控制項都要深入思考它背後的場景。
設計師,就要有設計師的樣子,而不是為了喜好或時間無原則地退讓。

4.天道酬勤,所有的努力總有一天會得到回報,即使不是當下。
我曾在別人眼裡應該是比較拚命三郎的類型,但也曾因為這種努力短期內沒有換來自己想要的結果而痛苦迷惘,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但是積少成多,努力也許不能幫我們在短期內取得成功,但會在未來慢慢彰顯效果。畫過的每一個界面,寫過的每一篇文章,都會內化為成長的軌跡,在達到臨界點後蛻變;而對於新人來說,足夠努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因為經驗不足等犯錯而給人留下的壞印象,大家也會更願意付出精力指教你,在你遇到困難的時候出手相助。也許努力不能很快幫你取得產品的成功,幫你拿到理想的offer,但總會有那麼一天,天道酬勤。
就像前不久師傅和我說的那句話一樣:「所有的努力,在未來都會有個交代。」

5.全面發展,不要把自己限死在一個區域,多學習、多接收、多嘗試。
我曾經很偏執地把自己的職業規劃限死在「交互設計師」內,而對其他一些職能如視覺設計等毫不上心。但在M家實習過程中,我也曾被逼著去接觸視覺和產品的工作,一開始不理解也不自信,不願意跳出交互設計的舒適區域,一位mentor和我說了句「你不能一條腿走路」,而主管兼mentor則和我說了對設計師職業生涯軌跡的看法,我曾經的狹隘觀念也被慢慢糾正,詳見我的另一個回答現階段國內交互設計師是太多了還是太少了? - 鴻影的回答。而到了A家,雖然頭銜是交互設計師,但是團隊鼓勵我們多去接觸和承擔其他角色的職能,在項目組人員不齊的時候能承擔起更多的責任,以前看到過一種說法,說A家的交互設計=0.5產品+0.5視覺,還是有道理的。

6.樂於分享,主動為團隊作貢獻。
作為一隻INTJ,我曾因喜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而被人貼上「高冷」的標籤,而在M家也被指出過缺少團隊意識,而主管兼mentor引導我走出來的方法之一就是分享,我嘗試著做了一次後效果很不錯,得到了不少團隊夥伴的肯定。而到了A家後,分享則成了家常便飯,周報、周會都可以用來分享自己的所見所學所感,有充足的機會和團隊一起交流學習進步,分享氛圍好是我非常喜歡這個公司的一點。

7.勤於請教,不要悶頭琢磨自己的方案。
這是我做得比較不好的一點,喜歡悶頭做設計,但畢竟經驗有限,常常發現不了現有的問題或想不出足夠好的方案,但如果多向周圍的同事們請教交流的話,情況會改善很多,大家可以給出很多有價值的參考意見,幫助我們做出更好的設計。在這一點上,我比較喜歡現在的團隊的內審制度,設計師可以隨時隨地主動發起評審邀請大家來提意見,而不是要等到一個固定的時間評審,導致在項目時間緊急時很難做好平衡。當然私下多向自己的mentor、向其他同事請教也重要。

8.注意平衡,生活中不是只有工作。
我在去年有過一段工作狂狀態,比如經常為了畫圖忘記吃飯、主動加班到很晚等。後來被指出應該更注意工作和生活的平衡,身體健康最重要,也不要忘了關心家人。這一點我也做得不夠好,不過今年以來已經算改正了很多。

最後其實這是軟文【大霧,因為我在M家的主管兼mentor說他要招2個用戶體驗設計實習生,我就借這篇文章宣傳下好啦,個人還是很感謝那段時間的收穫的,如果對這個實習機會有興趣的話,JD見下,簡歷作品集投遞到郵箱stcaux@microsoft.com,想了解更多也可以私信聯繫我:


推薦閱讀:

如果從事後期製作或視頻剪輯類的工作,自身需要什麼條件?
較熟練地掌握了AE,PS,PR,Vegas這些軟體能找到什麼工作或兼職?
你有哪些不拘一格找到工作的成功經歷?

TAG:大學 | 職場 | 職業規劃 | 實習 | 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