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兒》里所提到的朱元璋的「偉大的轉變」是如何完成的?

如果說,在出來討飯前,他還是一個不知所措的少年,在他經過三年漂泊的生活回到皇覺寺時,他已經是一個有自信戰勝一切的人。


這是一個偉大的轉變,很多人可能究其一輩子也無法完成。轉變的關鍵在於心。

對於我們很多人來說,心是最柔弱的地方,它特別容易被傷害,愛情的背叛,親情的失去,友情的丟失,都將是重重的一擊。

然而對於朱重八來說,還有什麼不可承受的呢?他已經失去一切,還有什麼比親眼看著父母死去而無能為力,為了活下去和狗搶飯吃、被人唾罵,鄙視更讓人痛苦!我們有理由相信,就在某一個痛苦思考的夜晚,朱重八把這個最脆弱的地方變成了最強大的力量的來源。


簡單講一下,首先明事里對朱元璋的描述是有很多不實之處的。

如果說,在出來討飯前,他還是一個不知所措的少年,在他經過三年漂泊的生活回到皇覺寺時,他已經是一個有自信戰勝一切的人。這句話也是寫作的藝術手法,非常誇張。

我們可以看一下朱元璋這一段時間的人生軌跡
因為沒飯吃,跑到皇覺寺當小行童,結果呆了50天,皇覺寺也沒飯吃了,只好出門雲遊化緣,這一段時期,用不知所措來形容,還基本符合。那麼朱元璋流浪三年後回到皇覺寺,就成了一個有自信戰勝一切的人了?明顯不是,朱元璋回到皇覺寺的時候是1348年,當時他20歲,在三年的流浪生涯中,朱元璋走遍淮西,對社會,對國家有了更直接更深刻的了解,然後他回到了皇覺寺,開始讀書學習,一直到1352年湯和寫信邀請他投奔紅巾軍。

朱元璋出身貧賤,不可能上得起學,充其量也就認識幾個字,是什麼樣的原因讓一個幾乎可以被稱為文盲、四處乞討的人靜下心來苦學5年?是因為他成為了一個有自信戰勝一切的人?絕對不是,一個有自信戰勝一切的人只會像項羽一樣,劍法不學,要學能殺萬人的,結果學兵法也是草草收場。

所以真正發生在朱元璋身上的偉大轉變,是經過三年的流浪以後,他從一個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低賤農民,變成了一個有閱歷有見識的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農民。大家不要覺得這個轉變好像很普通,前兩年我曾經去湘西山區支教一個月,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裡的孩子對外面的世界一無所知,他們祖祖輩輩生活在大山裡,他們不知道外面是什麼樣,當我問起他們有什麼夢想的時候,他們不知道如何回答,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對他們來說,人生就是長大,娶老婆,生孩子,再等孩子長大,娶老婆,生孫子。

朱元璋真正的轉變,是他去過了很多比鳳陽更大的地方,見過了很多比鳳陽更繁華的地方,真實的了解感受了國家社會的現狀,他開始意識到自己的渺小,開始思考如何改變自己的命運,於是他最後選擇了回皇覺寺讀書。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而行完萬里路之後回頭讀萬卷書的朱元璋最終走向了帝王之路。


生活的磨難嘛,有的人被抹去了稜角,有的人被磨出了本色。


人要想強大就應該走出去,到更多的地方,不管是繁華還是貧窮,是宏偉還是渺小,都可以增加我們的閱歷,讓我們學會思考。朱元璋的轉變就是在遊歷的同時學會了思考,從一個懵懂少年變成了一個有思想的青年


現在所有的一切評說,都是基於朱元璋是大明開國皇帝這一事實,如果最後他沒有成為明太祖,那他之前所有的一切「偉大的轉變」,在我們的眼裡就沒有了意義……
我們不過是在以成敗論英雄而已……


歷經磨難,萬念俱灰後不是去信了佛信了道就會選擇信自己。自己就像信佛人心中的佛一樣變成了最強大的力量的來源。


真相是像朱重八這樣悲慘經歷的苦命娃成千上萬個,但最後當皇帝就他一個,所以堂而皇之的冠以「偉大的轉變」


經歷磨難的人多了,

在公園裡面,總有那麼一班人,缺胳膊少腿長得奇形怪狀啥的,在公園的各個角落裡面佔據,那是一個集團,但我每次都會給固定的一個人1塊錢,不是因為別的,因為他剛好在爬山路過的必經之路。
過年的時候,公園裡面的人還是那麼多,公園外面的這樣的人就增加了很多,是外面練散攤的人聚集過來了,過年期間總是在公園,超市和景點三個地方人多嘛。

朱元璋如果不是因為靠著明教這棵大樹,加上張無忌沒什麼野心,教主的位置做不久就抱媳婦娶二奶生娃去了,那也不會有偉大的轉變。

如果不慎在打架鬥毆中傷了胳膊大腿什麼的,說不定也在公園裡面練攤呢。


推薦閱讀:

彈劾有什麼用?為什麼被彈劾後有的人被搞翻了,有的人毫髮無傷?
如何理解所謂「鄭和的遠征並沒有深厚的中國政治文化基礎」這句話?
為啥有些明粉那麼不講理和偏激?
關於王在晉和孫承宗的爭論,誰的主張更得當?
如何看待「當年明月」的作品《明朝那些事兒》的爭議?

TAG:明朝 | 歷史 | 明朝那些事兒書籍 | 明太祖朱元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