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玩《去月球》(To The Moon)的时候有何感悟?

对剧情如何理解,哪里让你觉得感动?
如何理解女博士所做的改变?
活下来的究竟是乔伊,还是约翰尼?


To the moon
去月球
视频封面For River - Piano (Sarah Tommy"s Version)视频

看了标题我想这是一个科幻冒险游戏。
进入黑森林打松鼠的时候我想这是一个刷怪升级英雄扮演的RPG游戏。
回溯到约翰的记忆中,感受他和莉娃的生离死别的追忆,我想这是一个恋爱游戏。
甚至一度的场景、剧情、谜题、以及诡异的背景音乐让我想这是不是一个恐怖游戏。
但当最后一刹那,心电检测仪发出永恒的线声,耳机传来主题曲,画面定格在美丽的月球,情绪被扯进澎湃的漩涡中,眼睛开始模糊时,我才明白:
这是一部超越了游戏的范畴的,神作。

如果人生重来一次,
如果……

那么曾经的年少轻狂,是否依然执着。
那么曾经天真的约定,是否依然承诺。
那么曾经的爱、恨、痛、快乐,是否依然鲜明的印刻。
那么……

你知道了结果,但你却不知道开始。
彷如博士通过一片片的凑集记忆的碎片才能一层层拨开约翰的记忆,找到最深层次的起源;
我们都知道去月球的目的时,却没有人知道为什么要求,甚至连约翰本人也无法打开那被掩埋的记忆,他只是知道,他要去那里。
我们都知道RIVER最后因病逝去在灯塔下,但是连约翰都不知道她对于灯塔的执着,一屋子的纸兔子的原因。
我们都知道了结果,是否故事的开始便没有了意义。
于是博士修改掉电影的场景,修改掉学校的讲演,修改掉没钱而搁浅的治病,修改掉约翰人生过程的设定,期待从而改变最终的结果。

然而,
一切都没有改变。

游戏在断掉的童年记忆中埋下了太大的伏笔。
死去的弟弟,被药物抹去的记忆。
一同抹去的不仅仅是痛苦的过去,
还有……
灿烂的星空,皓然的满月,宁静的夜的一角,丑丑的鸭嘴兽,两个熟悉而陌生的孩童,一个天真浪漫的约定:
如果我们都迷路了,那我们就在月亮上相见吧。

哭了。
所有的碎片开始串联,
游戏MAKER在此处将所有情绪推到极点,
然后反转摔落;
一直认为,女孩患有心理疾病,男孩为了照顾她,将自己的一生都陪在她身边,为偏执的女孩挣钱,盖房,养病,还有那首 FOR RIVER;
然而,是男孩忘记了最初的相遇,是男孩忘记了最初的承诺,是男孩忘记了送给女孩的鸭嘴兽,是男孩触及了女孩的心灵之后又再次离去。然后再次的爱上RIVER
女孩才是真正照顾男孩的那一方,
守候在男孩身边,和男孩看电影,与男孩结婚,送男孩兔子,带他去灯塔,一遍遍的问他,有什么不同。她多么的希望男孩可以想起来,
即使最后约翰仍然没有记得,她仍像电影院那时,一直静静的陪在他身边。
守候。

想,自己何尝不是,一直以为都是自己照顾着别人,突然的,偶然的发现,原来自己才是被守候的那个。

泪水止不住…… FOR RIVER

To the moon,
去月球。
然而,约翰得去月球。
于是,RIVER 得消失。
原本为了和RIVER的约定而去月球,现在变成为了完成To the moon 而去月球。
是否,为了达到最初的梦想的结果,从而放弃梦想本身,是对的么?

教室,转角,约翰看到的不再是RIVER和鸭嘴兽,台阶上只剩下皇帝的新衣;
约翰茫然的定在那里,上课铃声响起……

一切,都是为了实现本不应当再实现的目标;

游戏自此,不再对白。
约翰静静的继续自己的人生,彷如一切都已无所谓。
只是晴天,雨天,大风,大雪,他都到邮筒那里寄出不知道前往何处的信。
从不间断。

To the moon
去月球。
美国NASA,大厅中,约翰弹奏起那首早已让人落泪多少次的曲子,
只是这次,它的名字叫做 To the moon
RIVER 终究还是回来了,
命运的巧合,却也是注定的奇迹。
就像约翰前生忘却了自己最初的约定,最后还是依然爱上了RIVER,

最出的约定,起源的梦想,还有爱,无论时光怎么变迁,都不会被忘记的,只是有些人,如伊莎贝尔,选择了逃避,有些人,约翰,RIVER,选择了坚持。

to the monn
飞船升空,约翰拉起RIVER的手,
……
“最后一刹那,心电检测仪发出永恒的线声,耳机传来主题曲,画面定格在美丽的月球,情绪被扯进澎湃的漩涡中,眼睛模糊。”

游戏最终让我泪崩在完美的结局,以及不得不绝赞的完美的音乐中;
也正是这些出色的音乐让情感可以被游戏这么深深的触动。

没有华丽的画面,仅仅是70M的BGM以及MAKER赋予游戏的灵魂,让无数的玩家泪奔,获得了一致的好评。成为BGM游戏的巅峰,其本身就是一种奇迹。

To the moon
去月球
关于现世,
作为游戏PLAYER的我们,相对而言,又何尝不是进入回忆中男女主角呢。
如若记惦着最初的梦想,
珍惜身边守候的和被守候的人,
坚持而努力的活着。

如果今生真是梦,
便也不枉此生。
---------------------------------------------------------------------------------------------------------
关于结局的结局:
显然,游戏除了关于约翰和RIVER的结局,也给予了瓦茨和罗莎莉恩一个结局;
最后那一道屏幕闪红,以及瓦茨吞下的药,还有第二幕开始他诡异的离开,似乎便是下一部的伏笔。
不过 ,那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一个游戏,一个好故事,一段纯粹的爱情。
就像作小学课文的思考题一样,游戏、应该说这个故事是让人带着为什么要去月球的问题进行的,随着逆行老人的生命时光,追本溯源,才渐渐明白整个故事的始末,去月球,是两人爱情的本质。

在整个故事攻略过程中我发现我喜欢上了River这样的女孩子,这样一个奇怪的女孩子。我还记得电影院那一段,John以为自己被放了鸽子一个人郁闷地看了电影,出来后才发现River在另一边看了电影。John纠结于为什么不一起进场、坐在一起,River则表示并没有什么区别。然而这样的奇怪是River自小就伴随的孤独症,使常人无法理解她的言行心思,也使她的行为与常人相异。或许她在电影开始前没有与John搭话,过程中也没有坐在一起,是因为在River眼中只有John一人,搭不搭话坐不坐在一起她意识不到,她只知道她和John在一起,使得她同样无法理解John纠结。

John也是奇怪,有着自己不喜的爱好。俩个人的奇怪,John的失忆与River的孤独症是整个故事最大的矛盾冲突。

这个故事打动我的是戏剧冲突下的纯粹的爱情,故事中John与River有三次相遇,从时间上发展上说,第一次John离开狂欢节热闹的人群,发现了看星空的River。星空下相聊,星空下相约。

这一次两小无猜

对River来说一个人在看星空是孤独症的困扰,出神之际,John却是简简单单地走入了内心,所以说女生的情商发育早,而且是孤独症的River,只是一次聊天,一个约定,就在心里埋下了种子,这一次对River来说是情窦初开

John并没有遵守约定,他失忆了。即使故事没有描述,我们也能知道River在此后的时光里,一个人在星空下等待。直到有一天,他们在学校相遇。或许是River这样安静的女孩子正是John的菜,或许是潜意识的指引,John在哥们的怂恿下跑去向坐在角落里看书的River告白。River一眼就出John当年星空下一起约定的另一半,我更觉得是River早就发现了John,一直等到John来自己身边,伴随孤独症的她就是这样的性格,即使不说话,我们却是在一起。所以无需多说什么就答应了John,惊呆了John和他的小伙伴。

这一次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是的,这一次相遇之后,两人的关系并无波澜,相恋,结婚,直到老去。唯一有问题的是,John没有想起小时候的事,所以我的纠结病来了,River喜欢的是当年那个John,失忆的他还是他么?River给了我答案,她并无提及当年的事情,通过折兔子,看灯塔……让常人无法理解的方式暗示John,始终无果,却不说破。即使带着遗憾死去,也不后悔。

就像在婚礼上John对River爱情问题的回答一样,爱~责任。他只是一个失忆的普通人,面对深受孤独症折磨的River,即使无法理解也不离不弃,爱她就带她远离尘世,在山顶上在灯塔旁在靠近星星的地方盖了房子。随着症状的加深River的行为越来越奇怪,反复询问同样的问题,John回答了每一次同样的回答,还创作了到现在我听了都会心起涟漪的致River。

River先一步离开人间,John随后也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却是留有了去月球的念头。搜寻记忆用时太长,转眼John就要死亡。可john也不明白去月球的理由,主角组为了在John死前完成任务进行了一场豪赌,在John记忆中的人生中移除了River,没有了照顾River的责任,这一次的人生中John在自己也不明白的情况下顺风顺水地当上了宇航员。在登月的时候,第三次与移除了的River相遇,抛去主角组的设计可能,John潜意识驱使的可能,River的灵魂在这一刻显现的可能……

这一次我想称它为奇迹

第三次相遇,就像CLANNAD小镇的光一样,是他们引发的奇迹,这正是River不说破的答案,源于一开始的约定。

看那儿。
知道吗?天上有无数盏灯
嗯。
你刚才说这是你的位置吧?
我只在狂欢节才来。
你不喜欢人多的地方吗?
我也不喜欢。
……………………
就像天上的星星,从这里看过去它们都差不多,但这并不会减少它们的美丽。
我也这么觉得。
那么你认为这些星星是什么呢?
我从未告诉任何人,但我一直认为它们是灯塔。成千上万的灯塔……闪耀着屹立在世界尽头。
哇,那上面一定充满活力,热闹喧哗。
不是这样的,它们看得到彼此,想交流聊天。
可他们无能为力。他们天各一方,无法听清对方的呼唤。
它们能做的……唯有努力地绽放光芒。让那光芒照耀着其他灯塔,也照耀着我。
为什么是你?
因为总有一天……我也会成为他们的朋友。
你明年还会来吗?
会的。
老时间?老地点?
嗯。
如果你忘记了,或是走丢了呢?
那么我们总会在月亮上相遇的。

正是这个约定,River不必揭露John之前的记忆,John不必理解River奇怪的所做所为,我眼中纠结的遗憾的问题变得无所谓。找回当年的John重要么?孤独症缠身的River与只是常人的John互相理解透彻重要么?这一切只是John一场梦重要么?

River真是傻可以,为一个只是刚见面的人,为一个不是海誓山盟的约定,恪守一生。用折兔子什么的来表达自己小女孩的心思,她身患孤独症,她并不喧闹充满活力,她只能用自己的方式照耀John,努力绽放光芒,像童话般的公主一样,守护着童话般的约定。

John也是傻可以,即使自己不明白,不懂River,却像童话般的王子一样,抱起她,带她私奔,带她离开世人的异样眼光,为她盖起城堡。爱与责任,守护着被孤独症诅咒的River。

啊啊啊,就是这样的纯粹,没有乱七八糟的东西,简简单单的相遇,相恋,相爱。可是就是丫的打动了我。

在故事的最后John忘记了,River走丢了,这都无所谓,因为说好了他们定会在月亮上相遇。

这只是John的一场梦也罢,不重要,他们生前或是说一开始就知道两个人纯粹的爱情本质,to moon,去月球。


………………………………………………………………………………………………………………

最后一张图祝愿天下有情人找到自己爱情的本质,终成眷属。

要加油哦。


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写这款2011年的游戏,是因为高清版本的TO THE MOOM登陆了IOS和安卓平台,而且在2017年的夏天,他的续作《寻找天堂(Finding Paradis)》即将登场,不论是狗尾续貂亦或是新的传奇,我们都该在接触下一款作品前,回首一下这款给予我们一段美好时光的游戏。

谈论到这个游戏我们都会不约而同的说:它只靠剧情就达到了惊人的高度。

一个游戏如果能打动成年人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成年人在社会上面对各种沧桑,情感上大多已经麻木。想从情感层面引起共鸣,必须追求一种源于生活的极具冲击力的体验,让成年人反观自己的生活。《风之旅人》如此,《去月球》也是这样,正是因为看清了这一点,所以《去月球》并不需要优秀的画面,他的矛就是最极致的剧情带来的情感风暴。

从剧本的角度,去月球使用了多次误导和翻转,整体节奏把控也经过了多次调整,才最终呈现出如此优秀的剧情。

游戏中最为巧妙的设定就是,一开始误导玩家,让大家以为是男主角Johnny在照顾生病的女主角River,是Johnny在为这段爱情无私的奉献自己的一切。River是一位阿斯伯格综合症患者,与人交流困难,行为模式刻板古怪。在第一段记忆旅行中,我们并没有看见被隔绝的最深记忆,我们看见Johnny是想“不那么平凡”,在小伙伴的怂恿下去追求River,但是在之后的日子里,他的的确确是为了这段爱情奉献了自己的一切,想去治好River的病。

当我们在危机之中终于进入被阻断的记忆最深处,我们看见了截然不同的开始,一切后来欢乐的时光和Johnny的付出,都在相遇时那轮圆月之下黯然失色。

他们从不喜欢自己的名字聊到满天星星,聊到对大人那无趣世界的厌恶,聊到天上的月亮就是复活节兔子那圆鼓鼓的肚子,聊到天上的星星是一座座灯塔。

“我一直认为他们是灯塔,成千上万的灯塔……闪耀着屹立于世界的尽头。他们看得到每座灯塔,他们想彼此谈天,可他们无能为力。他们天各一方,遥遥相对,因此无法听清对方的呼唤。他们所能做的,只有努力的绽放光芒……这就是他们唯一能做的。让那些光芒照耀其他灯塔,也照耀着我,因为总有一天……我也会成为他们的朋友”

Johnny将自己打地鼠的赢得的鸭嘴兽送给River,他们约定明年今日的祭典再次在这里相会。

“那如果你忘记了……或者走丢了呢?”

“那么,我们总会在月亮上相见的,傻瓜!……就在小兔子的肚子那里!”

万万没有想到,这一别,他们两颗心的距离,便是再也不能相近。

故事被彻底反转,一切River古怪的行为,都变成了一个悲剧的漩涡,River的挣扎,无助,孤单,绝望,全部爆发开来!这个绝望的故事裹挟着撕心裂肺的疼痛一剑刺穿了玩家的心。


River在结婚当天看见那只被车撞死的兔子,非常的伤心,之后她一只只的折着纸兔子,希望Johnny能想起来,她折了满满一屋子的兔子!她一遍遍的追问Johnny你看见这些想起来了什么,可是她的爱人Johnny再也想不起来。

她的爱人再也想不起来手中的鸭嘴兽……

她的爱人再也想不起那个灯塔的名字……

她的爱人再也想不起那天月下的对话……

她的爱人,已经不是她记忆中的爱人,她的爱人,将他们最重要的相遇和约定都遗忘了……

而正如她所说:“他们看得到每座灯塔,他们想彼此谈天,可他们无能为力。他们天各一方,遥遥相对,因此无法听清对方的呼唤。他们所能做的,只有努力的绽放光芒。” Johnny和River用彼此的方式全力去爱着对方,却始终跨不过那失去的记忆鸿沟。

当River倾尽全力,在绝望中折出那只黄色肚子的兔子,问Johnny是否记,记起这个他们会相遇的地点,却得不到答案的时候。她知道Johnny再也回不到曾经的那个他了,所以River选择了灯塔,那个他们共同的回忆。

有人对去月球的结局很厌恶,甚至是一种愤怒,觉得Johnny和River并没有获得真的幸福,看似完满的结局只发生在梦里,现实中的Johnny和River依然孤单的离世了,美好的背后依然是现实中的悲剧。

我其实并不喜欢这样看待这个故事,故事的一开始,Johnny就说想去月球,不知道什么原因,他就说想在死前去一次月球,哪怕在虚假的记忆中。

这是他的执念,世间最可怕就是执念。可是Johnny甚至连他自己的这份执念从何而来都已经记不得,这已经注定是一个凄惨的故事。而两位医生的对话中也传达的很清楚,他们已经看过很多这样的事情,不论手段,最重要的是帮助将死之人实现他们的梦想。他们是冥河路上的摆渡人,将那些执念的包袱一一卸下,扔入河里,只为了最终命运到来的一刻,那些求助他们的人能走的安详。

所以我们也不该对这个结局究竟圆满与否去计较,三位当事人都不在乎,我们也应该看开点。或许你会说:可River在乎!

对,River在乎!你是选择一无所有,所有那些美好的事情会从未发生过?如果Johnny和River没有在那个月下相遇,River的童年就会一直活在被同学嘲笑中,活在孤单中,或许一生也不会获得幸福。虽然Johnny不幸失忆了,但是他们依然在相爱中获得了幸福,比如骑马,比如弹琴。只是River再也唤不回她心中最美好的那个Johnny。

River的病导致了她的孤单和执着,也让她的爱拿的起,放不下,这就是她悲剧的原因,她过分想追回那个月下的Johnny,让现实中Johnny的一切爱意都伴随着对她自己的折磨……

她选择了放不下的一种放下,她选择了灯塔,把自己锁起来,不再愿意接受Johnny的爱,选择了执念,选择了悲剧。如果没有那该死的阿斯伯格综合症,他们本可以有一段现实中的童话。只能叹息,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River就是那条河流,而Johnny就是灯塔,河流仰望灯塔,灯塔照亮河流,注定相爱,却难以相拥。

“那如果你忘记了……或者走丢了呢?”

“那么,我们总会在月亮上相见的,傻瓜!……就在小兔子的肚子那里!”

于是,当River将自己的生命化成灯塔,Johnny也启程前往月球,前往他们约定好相遇的地方。

在医生的努力下,那首《For River》在梦境中变成了《To The Moon》,在所有友人的目送下,Johnny和River飞向了月球,当心跳永远停止的前一秒,梦中的Johnny和River拉起手,两颗心再也没有鸿沟。

“等你好久了……你忘记了……”

“嗯,不过不会再忘了,我说过,我们会在月亮上再见的!就在小兔子的肚子那里……”

Johnny放下了他的执念,不用在乎这段记忆是否虚假,关键是他记起了那个月下的约定,并用自己的方式实现了它。

这个结局,或许有人说感动,有人说垃圾,有人说是一个用来隐藏残酷现实的幻觉,其实在我看来,这真的是最完美的结局,Johnny认清了自己的执念,并没有选择彻底放下也没有选择彻底妥协,而是使用一种看似可悲的方式去完成了那个约定。

人生也是这样,我们各自有各自的执念,不断为之努力,不断遇见困难而不断妥协,我们会纠结,会无助,会彷徨懊恼,会痛哭流涕,这样在坚持和放弃中不断追寻梦想的我们,如此软弱的我们,才更像是个人。

“赵先生,我很爱我的女友,可是她的父母要房子,我没有钱,我最终没能和她在一起……”

“赵先生,我觉得我的男友不爱我,我对我们的未来很迷茫……”

“赵先生,我的爱妻去世了,我没能带她去她想去的地方旅行……”

…………

这些年,我见过形形色色的人向我诉说他们的故事,我就像那深夜食堂的主厨,静静的看着这些人,为他们提供一个能诉说的地方,有时候我也希望我能有那台进入梦境的机器,我能成为那个医生,那个摆渡人。但很可惜我不是。

我每次听完,只能用同样的三句话安慰他们:

“别哭了,喝杯热牛奶早点休息,梦里有也未必是件坏事。”

“明天天亮了,还是要正常去走下去,该干嘛干嘛。”

“人活着,总会遇见美好的事情的。”


Go,fly me to the moon,find paradis。

谢谢,谢谢《To The Moon》,最深的感谢。


Indie Game Tide Vol.11
To the Moon

《去月球》(To the Moon)是我在《幽城幻剑录》之后遇到的最好的游戏剧本。

最开始接触这个作品时,以为这是部科幻作品,毕竟通过改写记忆来完成临终愿望这种事情,怎么看都像是科幻小说的设定。浅尝辄止后,我抱着对RPG Maker这种引擎无法产出优秀作品的偏见暂时放下了这部作品。直到今年元旦,才在完成《鸟的故事》(A Bird Story)后惊觉其背后的团队正是《去月球》的开发者,高瞰(Kan "Reives" Gao)及其独立游戏团队自由鸟游戏(Freebird Games),便转而开始重新捡起这部作品。

《去月球》从开始到完成,只花了四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相比《鸟的故事》一个小时左右的长度要丰盛许多。当然与后者几乎不着一字的完全图像化处理相比,《去月球》的文字量非常大,解谜部分也更为扎实一些。但归根结底,这两部作品都没有将重心放在打造游戏性上,而是将自己定位为“视觉小说”,通过追求叙事的极致来打动玩家。RPG Maker(角色扮演游戏制作大师)这款引擎本是为了玩家自行开发设计游戏而出品的引擎,虽然以其较强的开放性,玩家可以在其上实现多种游戏系统,但为了维持引擎的通用性,相对在视觉表现方面就受限较大。这也是为何大多数以这一引擎制作出来的作品,在画面上都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90度俯视视角、相对粗糙的16-bit风格画面)。换言之,开发者在这一引擎的限制下,根本没办法享受到技术的进步带来的优势,没有电影级别的画质,抑或逼真的角色演出。然而对任何艺术创作而言,枷锁、限制,往往意味着喷薄而出的创造力,更何况,对于独立团队而言,纵使给他们虚幻引擎,最终的成品也未必能够在品质上胜过《去月球》。在有限的资源与技术限制下,自由鸟团队反而得以将资源与精力集中投入到对游戏故事的打磨之中,创造出这个远超业界平均水准的作品。

也许这就是对于艺术创作而言,附加了祝福的枷锁。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故事,也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从题材上看,《去月球》掺杂了科幻、爱情、惊悚种种要素,在时而悠扬、时而诡异的钢琴声中,玩家自始至终都在思考这个故事的意义。也许直到最后一刻,当那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飞向月球的时候,玩家才能确信这个故事真正想要述说的,是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爱情故事。而如果你还没有玩过这款游戏,不如先去把它通关,再接着看我说下去。

西格蒙德公司(Sigmund Corp.)是一家帮助垂死之人完成临终愿望的公司,其雇员夏娃?罗莎琳博士(Dr. Eva Rosalene)和尼尔?瓦特博士(Dr. Neil Watts)为了实现病人约翰尼?怀尔斯(Johnny Wyles)的临终愿望,来到位于一座灯塔旁的宅邸。两人所使用的仪器是整个故事叙事的关键,所谓完成临终愿望并不依赖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东西,他们要做的,是深入病人的每一段记忆,追根溯源到病人的童年,通过改写其中一部分记忆来让病人产出其后一生的经历,并由此在脑海中亲手完成自己的愿望。

而对于约翰尼而言,这个愿望却并不简单:他想要“去月球”。罗莎琳和瓦特两人一步步深入约翰尼的过去,了解了他与爱妻丽芙(River)自相识至其今的每一段生活经历,但这趟旅程却并未解开约翰尼愿望背后的真正驱动力,他们知道的越多,反而却越迷惑,在约翰尼的一生中,几乎没有出现任何与月球相关的事物,他自己也从未对太空表达过任何兴趣,而在这个悬而未决的无解之结下,约翰尼和丽芙两人的婚姻也显得危机重重,让人无从下手解读,两人甚至怀疑约翰尼之所以选择了与丽芙生活在一起,是出于自私而非爱情。若是在完成游戏之后再来看约翰尼的一生,也许代替大惑不解的并非清楚原委后的如释重负,而是对命运弄人的无限唏嘘。

在突破了约翰尼那为β-受体阻滞剂(Beta Blocker)封锁的童年记忆之后,两位博士终于看到了造成其一生悲剧的那起事故,也意识到早在中学之前,约翰尼与丽芙两人便已经有过了第一次接触。终其一生,丽芙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试图唤醒约翰尼那段为阻滞剂封锁的记忆,约翰尼却始终无动于衷。他们两人就在这段不知所起的感情中,携手走过了这不算漫长的一生。那么,这又算的上是爱情吗?这样不算幸福的记忆,是否仍然值得珍惜呢?

罗莎琳和瓦特对此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罗莎琳选择了消去这段记忆,将丽芙自约翰尼的生命中彻底抹除,而瓦特则坚持认为即使是这不算完美的爱情,也要好过约翰尼那虚妄的临终愿望。但两人均未想到的是,纵使通过抹去约翰尼童年时的那场事故,让两人再也无法在约翰尼的人生中相遇,在约翰尼大脑重新构造的人生经历中,丽芙仍然出现了。

没有人能够解释这一切,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我想,唯有“命运”。

在这段重新生长而出的人生经历中,两个人都走上了宇航之路,并最终在NSA重新遇到了彼此。推动他们前进的,不过是初次见面后随口而说的一句约定:“如果明年你没有回到这里,我们便在月球上见吧。”在这个一切速朽的年代,约翰尼与丽芙的爱情纯粹到令人难以置信。

《去月球》的叙事几乎完全跳出了时空连续性的限制,由于故事的绝大部分都发生在约翰尼的记忆之中,叙事也可以藉此来制造悬念、将关键信息隐藏在幕布之下,徐徐展开。记忆对于这部作品的叙事而言,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对记忆的干预(如利用药物删去约翰尼童年的记忆、利用仪器消去约翰尼的一生记忆、再由此生长/发展出一段全新的记忆)、亲历(罗莎琳和瓦特可以进入到约翰尼再现的记忆中,与其中的人、物进行互动)以及利用关键物品进行时空跳跃的行为,都在向我们展示着记忆本身的种种特征。在某种意义上讲,《去月球》正是游戏界的《记忆碎片》(Momento),只不过与过于依赖叙事顺序的《记忆碎片》相比,支撑《去月球》的核心故事要远为动人。

回到《去月球》的叙事,约翰尼与丽芙虽然是整个故事的核心,但永远处于被观察者的位置,推动故事前进的,反而是罗莎琳与瓦特两人。在实现约翰尼临终愿望的过程中,两位博士也在思考着记忆、爱情对于一个普通人类而言,意义究竟何在。也许两人在故事中段的分歧,刚好可以代表玩家对待约翰尼爱情经历的态度:瓦特视爱情为需要人为守护的脆弱记忆,而罗莎琳则相信约翰尼与丽芙两人的感情,绝非表面上看起来那样费解或脆弱,她相信如果没有人为干预,这段感情是可以结出丰硕的果实的。

她赌对了,或者其实应该说,她相信爱情,爱情也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而爱情,不正是这信则有,不信则无的事情吗?对于约翰尼和丽芙两人而言,即使药剂可以让他遗失记忆,即使仪器可以消去彼此的存在,但他们在潜意识中仍然牢记着、坚信着在漫天星空之下的那个约定,纵然在仪器声称的虚幻记忆中,他们也仍然能够走到一起。

在鲜红的夕阳下,航天飞机缓缓起航,坐在机舱中的两人望着面前的月球,双手握到了一起,而约翰尼的心跳也在此时骤然停止。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即使重新生长而出的这段记忆,并非他的真实生活,但其中不变的,是他与丽芙的爱情,只不过这爱情不再受到任何干扰,纯粹而简单,朴实而美丽。

整个游戏中有两处情节让我无法抑止地流下了眼泪,一处是罗莎琳博士抹去约翰尼对丽芙的一切记忆那一刻,伴着“Everything’s Alright”的歌词,两人相处的一幕幕被新的记忆所取代,以失去爱情为代价,来实现一个看似荒谬的愿望,是否值得?另一处则是游戏结尾处,约翰尼心脏停止跳动的一刻。他终于找回了自己的爱人,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只是他们的一生已经走过,丽芙也早已离他而去。这看似圆满的结局,并不能抹去两人互不理解的一生。而人生,又何曾按照你我的意愿发展呢?只不过这两人让我们看到了在这无法预知的人生中,总还有一些东西,是坚固的,可以相信,可以依赖的。

当这个世界不复存在
举目所见唯有明月
我会邀你一同飞翔
直到星辰皆已陨落
夜幕不再耀眼
我也毫不在意
只要你在我身旁
便一切安好

Indie Game Tide Vol.11

http://weixin.qq.com/r/RENbQ_3EvrDBrakg9xZW (二维码自动识别)


《去月球》是三年前就该玩的游戏。某晚无意翻到 2014 圣诞节的恋爱遗愿清单(分手前)想和我的 Geek 男友做的 47 件事 时,又记起来它来。心想,一个人玩好了。

关键词:独立游戏,BGM,爱情,RPG,视觉小说,Freebird...


不说游戏,先谈感情。


《GQ》主编王锋在九月刊卷首语里写下这样的话:

世事尽管复杂,本质却很简单,在描摹这个世界的万千词语中,真正有绝对和终极意义的词汇不过十来个:比如情感,比如爱和自由,还有善良、物质、身体、死亡……当然也包括宇宙和原子。

是说高频情感。


前段时间大家在围观张小龙饭否语录,好奇着这个神一样存在的 allen 在饭否上「脱衣服」式的情绪裸露,解读他如何拿「和用户谈一场恋爱」的体察做产品。


在 60 期知乎·盐电子书《我在美国学游戏设计》zhihu.com 的页面 中,作者@李姬韧 提到《游戏设计梦工厂》教科书里的设计理念:从体验目标出发设计游戏 —— 即以情感曲线作 base,围绕体验探索出最适合的游戏机制来表达情感。具体到课堂上的训练时,甚至有这种与游戏交互、关卡设计毫无关联的基础练习:随机发放卡片,上面写着正直、爱、和平等词汇,然后讨论开始。就这样。


还是高频感情。


是 RPG,是感情戏。我更愿意把《去月球》定义为视觉小说。制造悬念、塑造角色、构建世界、非线性叙事,在这里游戏和故事的界限非常模糊,是可交互式剧本,第九艺术。


据说,任何故事都可以用一句话讲完 —— 不过剧透很无聊的。作为一个让少男少女「泪奔」的游戏,感动的那一刻,一定是有些东西扎到了心窝子里。


我在心里拔出这三根针。

谁亏欠了谁?

如果此生没有你?

相逢的人再相逢?

一、谁亏欠了谁。


游戏前部分的铺陈里,看到的是 John 对 River 的百般包容。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的妻子不停折兔子的行为,是让爱人很苦恼的吧。婚礼上 River 问 John「婚姻是什么?」,John 回答,「是责任」。不可理解的隔阂、莫名其妙的境地,爱是他对她单向的、孤独的接纳。


慢慢玩下去才懂了。John 因为服用 β-受体阻滞剂的缘故丢失童年记忆,压根不记得童年 John 对童年 River 第一次相逢时的约定。妻子一遍遍折兔子,一遍遍问「这是什么」,一遍遍提示「还有呢」,带着被遗忘诺言的痛苦,她生病、她老去。人生若只如初见,直到死亡,她也没等来他的回应。


所以,谁亏欠了谁。看懂这段婚姻故事的人,心,被扎疼了吧。


二、如果此生没有你。


游戏中男女博士的任务是帮助生命垂危的 John 实现去月球的梦想。回走了他的人生轨迹,事实却是这样的:当初 John 因为爱上 River 错过/放弃了所有去月球的平行世界可能性。如果要帮助雇主完成任务,必须在 John 的生命线中除掉他这辈子深爱的女人,从头来过。


你下得了手吗?


女博士下手了。学校角落的台阶上,少年 John 没有再与 少女 River 搭讪。电影院里的墙上换了海报,他们没能一起去看。John 和兄弟伙伴玩耍、参加天文活动、幸福阳光少年,只是身边不再有那个安静的女孩。


我差点哭出来,就像在听戴佩妮唱《怎样》:「如果我们现在还在一起会是怎样,我们是不是还是深爱着对方。」


可是没有如果。可是没有怎样。


三、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谢谢游戏设计师。失去 River 的故事线里,在 NASA 办公楼里,成年 John 和成年 River 总还是以另一种缘由遇见了。刚刚玩泪奔的你,这时候该笑了吧。

未来で待ってる。/ 在未来等你。

うん、すぐ行く、走って行く。/ 嗯,马上就去,跑着去。

跨越时空阻隔也能相恋。切换平行世界也能相恋。这是动漫里的美好世界。此设只应游戏有,人间能有几回闻。二次元的心愿,三次元的忧伤。


谁亏欠了谁。如果此生没有你。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越 personal 的感情,越 universal。这三根针扎得心疼了,《去月球》可以满誉。

通关的那天下午一直在单曲循环游戏 BGM:To The Moon。一条条看网易云音乐的评论,笑成一只温柔的傻白甜。大概它恰适合校园蝉鸣和午后倦意,那种青春纯爱,需要 timing 呐 —— 多庆幸,我在尚且能被感动时玩了这个游戏。


今天读了也是几年前火过的《悟空传》,那心情像是捡来的。讲真,有些故事再不读,就错过中二少女的尾巴啦!


视频封面去月球(To the Moon)—— 主题曲—在线播放—优酷网,视频高清在线观看视频


游戏本身的内容已经被解读无数次了,这里不再重复。

说说游戏让我感触颇深的一段内容好了:

女主为阿斯伯格综合症患者,她对灯塔所的理解是:每个人都是灯塔,灯塔之间相隔万里,无法触碰无法沟通,唯一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光去照耀别人。(只记得大致含义)

后来的某一天,我感到无助和不被理解的时候,突然想起这句话,也就释然了。


一款六年前的游戏,让我哭着又笑着度过了最美好的下午

如果一个人注定死去,那么在临死之前,改变他的记忆,满足愿望让他安乐的在另一种回忆中长眠,那是不是一种解脱?

再如果,这个临别老人的愿望是——去月球,又要怎样帮他实现这个愿望?

这就是《To the Moon》所开启的故事,一个在穿越+记忆移植的外壳之下,讲述爱情、友情和亲情的故事。我很难在不剧透的情况下告诉你它有多美,它让人忽略掉并不精致的外观,告诉我们一件事:如果你回忆自己的一生,哪怕仅仅是在梦里完成自己的愿望,也会是件美好的事情。


视频封面《去月球(To the Moon)》 上线预告youku.com视频

孤独与陪伴,遗憾与时间交织的故事

躺在病床上的 John 奄奄一息,他临终前的最后一个愿望,是希望能够借助科技的力量,完成「去月球(To the Moon)」的梦想。而来自 Sigmund 公司的发明恰好能够帮助人们,通过「修改记忆」的方式,让人完成心愿。

两位雇员 Eva 和 Neil 在接受委托之后,通过在 John 的记忆迷宫里来回穿梭,跨越他的老年-中年-青年-少年时光,希望能修改 John 的记忆,却意外发现一些细节之中封藏的秘密。

John「去月球」的想法究竟从何而来,他深爱的 River 为何行为怪异,一座灯塔里为什么有很多很多折纸兔子,跟随者 Eva 和 Neil 的层层深入探寻,你会发现各种让人意想不到但却泪点十足的情节。

(如果我们都迷路了,那就在月亮上见吧,傻瓜!)

严格来讲,在今天大行其道的各种 3D 游戏,各种开了挂一样的光影特效「游戏大作」前,《To the Moon》显得相当「粗糙」和「复古」,它像素风格的画面很不起眼。但就像是一张不起眼的糖纸包裹的酒心巧克力一样,当你细细品尝时,才发现它是那么与众不同。

这个故事里,情节的推动并非我们平常所见到的 RPG 游戏那样,通过时间线的推移而推动剧情。相反,它把故事设定在了已经知道「结果」的条件下,向过去寻找藏在「结果」之下的「原因」,故事中「梦境」和「记忆」的界限变得模糊。用另一种方式诠释了「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的含义。

通过不断回溯 John 的过去,我们在故事中看到了他充满欢喜与忧伤的一生,看到了那么深爱他的 River 怎样痛苦又执着的与他共度一生,像一场欢喜一场梦,当我们尝试改变它,剧情又变得像《盗梦空间》一样,开始充满不确定与潜在的危险,虚幻和真实之间,John 的故事就好像发生在我们身边某个朋友身上,那么简单,又那么让人动容。

剧情之外,游戏的另一特色是它的音乐,通过在各种剧情交织的变化中恰到好处的音乐渲染,制作者的充沛感情传达到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像是看一场电影一样。厉害的是,主题曲《To the Moon》和《Everything is Allright》等一系列音乐都是制作者独立创作完成,尤其是在高潮中的音乐渲染,让整个故事有了一种温情又伤感的意境。

《To the Moon》的「操作性」并没有那么强,主要以解谜为主,像我这种笨拙的玩家用了多半天就通了。游戏也没有分支剧情,但制作者也并非一味的讲故事,你可以在其中发现传统的 RPG 元素,还有游戏厅「打地鼠」的影子,甚至还藏着对《植物大战僵尸》和《飞屋环游记》的致敬,剧情中还有当年的经典电影《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的感觉,它们不是单纯的一锅乱炖、拿来就用。制作者选择了自己需要的内涵加工再造,让所有的感动都那么自然,那么恰如其分。

一个孤独游戏创作者的自白

作为提名 Steam 2016 年「我没哭,只是眼里进了点沙子」奖(The「I"m Not Crying, There"s Something In My Eye」Award)的游戏之一,《To the Moon》讲述了一个关于孤独和交流,回忆和温情的故事,它在 Steam 上的评论数超过三万,直到现在,好评率依然高达 97%。

可是你知道吗?这款游戏实际上在 2011 年就在 PC 平台推出,而它的制作者高瞰(Kan Gao),却是一个在童年时受到孤独困扰的人,正是他特别的经历,才让游戏变得异常感人。

11 岁时,来自山东的小男孩高瞰,跟随父母移民到了加拿大多伦多,环境变化让他非常不适应,他想要和周围的人交流,却不知道怎样开始,在搬到加拿大的最初岁月里,他度过了人生中最抑郁的一段时光:

很多人都是有过这么个关的,但是我过这关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变得越来越内向。在我 11 年级的时候,上历史课,整个学期我一句话都没说,下课也不怎么说话,像滚雪球似的,语言不好就不想跟人家交流,不想跟人家交流又练不了语言,最后越来越恶劣。

在这样一段折磨人的岁月里,高瞰的脑海中很多想法不能跟外人表达,他开始创作故事,还迷上了钢琴,他说「钢琴是有合声的音乐,所以不会让人觉得孤单。」他尝试一边编写故事,一边加入自己弹奏的音乐,在利用了两年大学的课余时光后,他终于制作出了《To the Moon》。

游戏推出后非常成功,它获得了 GameSpot 2011 最佳独立游戏奖,并且被评价为「你一定要玩的一款游戏。」在 2013 年 GDC(Game Developer Conference)上,《To the Moon》获得了最佳原创音乐提名,GamePro 说它「简单、深刻,又充满真情。」

高瞰也因此被很多游戏爱好者和开发者认识,他的世界不再那么孤独,还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 Freebird,游戏让他走出了曾经的痛苦,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它(游戏)给我很多机会,逼着我撑开自己。」

现在,高瞰正在进行新游戏的制作,我相信,下一次当我们再看到他的作品时,也会收获到一些不一样的感动。

好故事历久弥新

玩《To the Moon》的这个下午,我好像回到了小时候,一段最漫长平静的午后,好像在听着一个老头在讲他年轻时候的故事,它让我感到一种慰藉,这是种不同于每天玩《王者荣耀》或者《阴阳师》的感觉,如果可以,我能听着游戏音乐度过一整天(实际上,网易云音乐就有「To the Moon」的歌单),这才是游戏的魅力。

《To the Moon》的故事,包含有高瞰对自己童年时那段难过而又难忘的经历的回忆,他也想要通过这种方式,传达出对于那些身边孤独人群的关心。即便故事注定以悲剧收场,过程也应当拥有欢乐,这样即使一切结束,它仍然是美好的。

我很喜欢独立游戏,看到开发者绞尽脑汁想要用意想不到的故事征服玩家的时候,我会感觉,我们是多么幸福的玩家,所以即便这款游戏在 App Store 的价格是 30 元,我仍然把它推荐给你,因为它值得。用一位玩家的评价结束本文:

「这是一个辣鸡游戏,因为你根本无法透过眼泪看到屏幕。」

下载地址(iOS amp; Android)

参考资料: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8E%BB%E6%9C%88%E7%90%83

本文出自谁是大英雄,来源极客公园。


今天才发现,Freebird在时隔五年之后终于公布了去月球的续篇,“寻找天堂”(Finding Paradise,不过要到明年夏季才会发售)。借此机会对这一华裔创作、几乎没有游戏性画面简陋也谈不上什么感官享受,但却以动人剧情和音乐热销百万份经久不衰的独立游戏及其成就做一简单的分析,我想是合适的(不我其实只是在搬运早写好的评测)。

因为原本是发在游戏评测区里的,所以我对读者的预设是大家都已经玩过了这个游戏只是来听我说单口相声找点共鸣的(不对),所以可能会有剧透,可能不太好懂,可能出于文献性的缘故保留了写作过程中的无聊笑话(只是懒得删改啦),真的只是通关后的随感而已。


那么下面是正文。


1.

怎么说呢,这其实是一个相当俗套和(用Neil的话说)“Sappy cheese”的故事,一边玩一边在脑海中闪现出来的五花八门的文学、影视和游戏作品几乎不能胜数:天堂里遇到的五个人、天蓝色的彼岸、木兰花、G弦上的魔王、湖畔小屋…当然了,这丝毫无损于作品本身的魅力,因为下面列举的一些原因,“Some sappy cheeses just sort themselves out”。(再引用遍Neil的吐槽,大概也是作者在自黑?)


2.

故事的主题,如你所见,是关于人如何在超出我们所认知现实的条件救赎他人与自我救赎。这样的桥段虽然常见但永远不会过时,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爱与梦与理想,都不得不在有限而往往每况愈下的人生中对抗遗忘与死亡。而有机会对抗命运的不确定性,有机会挽回所有的遗憾(哪怕仅是在记忆和游戏里),是人类对自身命运的超越性渴望——当然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什么天堂或者救世主,没有什么穿梭时空重温旧梦的技术,更没有什么从小在夜空下跟妹子一同许愿的机会,连看这个这样的故事都只能(像Eva吐槽Neil一样)“Go to theatre alone all the time”自己把自己感动一把…但正是因为这是永远无法实现的可能性,所以才永远向往着啊!(中二的凝视)

如果我没看错的话,整个游戏的唯一主创似乎是一个姓氏为Gao的华裔,而唱插入曲的妹子则是个日裔(后来得知,这位主创名叫高瞰),我想他特意选择了月亮与兔子这对意象,也有呼应这种自远古中国传统而来的渴望的涵义吧?


3.

当然了,在故事本身之外,同样戳到我的还有表象背后的精细设定,作者的野心可不仅仅是讲个动人的爱情故事而已——游戏中美好或不美好背后的近未来社会现实非常耐人寻味。 从角色间的只言片语中,我们可以知道他们在美国,这个美国正陷入战争之中(同Lily的对话),社会的经济局势与就业情况十分严峻,整个国家处在不稳定的状态下连在城市中间旅行都不再安全(John与Nicolas老年时的聊天),且人类已然发展出了足以深入挖掘甚至改变(篡改)记忆的技术并将之完全商业化(sigmund corp的存在)——想象一下这背后有会有多少可以深入探讨和揭示的社会背景、科幻主题和伦理学命题吧!

有理由认为这不只是我的脑补,因为片尾留下了耐人寻味的伏笔,而“去月球”前还有个Episode One的前缀不是么?更不要提之后放出的两个关于Neil和Eva的节日小短篇中已经可以窥见更深层矛盾和思辨的端倪了,不是么?我相当确定作者在这部作品表面的催泪感人之后还有更深刻更多的故事要讲,《去月球》仅仅是一个…大坑的先声?(这个大坑的第二部已经公布啦!)


4.

我个人对作者的大坑抱有很高的信心(假设真的存在这么个坑的话)——不仅仅是因为他展现出的叙事能力,还因为他所选择的表现平台。我一直坚信视觉小说和独立游戏是最适合一个“有故事想说的当代人”展现自己内心所想的平台。因为它需要的成本极低、故事的延展性极强且有超乎想象的传播可能性。一位知乎用户(@Zalich老爷)在谈论galgame和视觉小说是所说的话在以《去月球》为代表的独立游戏上也同样适用——“(galgame)作为一种信息媒介,其最大的特点在于以最简的手法构建出一个相对完善的多媒体环境…在文字的基础上追加了视觉和听觉的刺激,以提升故事的浸染效果。而相比起影视和戏剧这种成熟的多媒体环境,galgame的低成本和高效率使得故事剧本得以摆脱制作能力和成本的限制,赋予了剧本近乎无限的延伸空间,同时也提高了故事情节在整部作品中所占的比重。”

是不是正好同《去月球》相符合呢?在除去成本和制作能力的限制之后,我相信更多的好故事必将随之面世,并极大地提高获得商业收获与好口碑的几率。


5.

抛开所有的制作、销量和设计理念不提,《去月球》为我们展现的是一种全新的可能性,一种借用低成本独立游戏这种便捷的方式将自己的心声传递给世界的可能性。套用游戏中River的话,在这个世界上,个体存在就好像是努力闪耀着,发出属于自己光芒的灯塔,尽管中间隔着整个宇宙但仍希望自己的光芒为人所见,有人能够听到自己的心声,而人与人之间真正的交流和理解得以越过所有理性非理性的屏障成为可能。(“They are too far apart to hear what others are saying…all they can
do…is shine their lights from afar”)。回忆中的John和River是如此,现实中的Eva和Neil是如此,真正的现实中的游戏作者和我们也是如此。而作为承载叙事平台的独立游戏,则是缩短寂寥空宇中彼此距离(顺便赚点钱)的手段,人生中无数此类尝试中的一环。我不知道它的制作成本是不是比手持DV短片更高,但颇为确定它的商业前景更好。你看,为了验证这种可能性,说不定会有妹子看到并看完了这篇不像样的评测前来勾搭呢(呃,这就是无聊笑话的典型——说出来的同时就不可能了吧喂?)。


6

.最后还有什么要说的话…我想我会始终记得千万座灯塔闪耀的遥远光芒、仿佛能闻到的Road Kill气息、以及Neil发出的How pathetic all those efforts just for some girl”(“真可悲啊我们这么大费周章就为他泡个妞”)的喟叹的。

咦咦,好像有什么不对?

当然其实是那句“Then
we can always regroup on the moon, silly!
”(“反正我们总会在月球上相遇的,傻瓜!”)啦!


即使迷失了方向,即使什么也记不清,即使一只脚已经踏进了死亡,我们也总会重逢的。


因为我们的信念就是我们的力量


——或者至少在我脑海中可以装作是这样。


我已经很久没有因为一部游戏而落泪了,今天这个记录已经归零了。

如果将一款RMXP交到你的手中,你能用它做出什么?
高瞰和他的团队执其为笔,创作出了《To The Moon》。
如果不是我连续几天奋战在别的游戏上,想换换脑子,也许我永远也不会接触这款游戏。现在想来,我真的很庆幸我遇到了这款游戏。这不是一个很长的故事,满打满算四个小时的流程。游戏开始前十几分钟,我一度相继认为这是一款“科幻冒险游戏”、“恐怖解密游戏”、“推理游戏”、“RPG(打怪升级推剧情的那种)游戏”。

直到结尾我才知道,这是一个讲述固执的游戏。

可爱的固执。

John,全美公认的最多人使用的名字,一如中国的李强,张伟,刘芳。
River,怎么会有这么独特奇怪的名字?
但是这两个名字,属于一段感人至深的爱情的主角。

请容我一问,如果你的人生走到尽头,在弥留之际突然有人告诉你,你的一生都是虚拟的,你在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你有什么感受?
或者我们把问题拉近一些,此时此刻,无论你多大,突然有人凭空出现告诉你,你只是“缸中之脑”。现在你的一切都将会洗白,你有什么感受?
我的回答很自私,我会哭喊着说:“我还没有活够,我还是个17岁的高中生,我既没有遇到我的命中之人,也没有实现我的梦想,你叫我如何放弃这苦心经营十几年却未曾有一点回报的生活啊!?”
然后我问了我的朋友,问了我的父亲,问了我的舅舅,问了我的爷爷。我惊奇地发现,年龄越大的人,似乎越容易看开这件事情。爷爷笑了,说:
“反正都活了大半辈子了,什么事情都见过了,就是死了我也没什么遗憾的了。”
然后我似懂非懂地总结出来了:
如果你仍记着,追求着自己最初的梦想,守候着你想守候的人,坚强地,勇敢地,努力地活着。
哪怕今生只是一场春秋大梦,哪怕梦醒时分一切都将归于虚无,只要我已经精精彩彩地活过一回了,那便不枉此生。

有些叙事游戏能够以场景的渲染给人触动(如《亲爱的艾斯特》),但一款RMXP制作的游戏,自然不可能拥有什么高画质,但出色的剧情和更加出色的音乐将这款游戏推上了佳作的排行榜。所以我们把这款游戏视作可视小说来玩也未尝不可。
John是一个弥留之际的老人,他临终前的最后一个强烈的心愿是“去月球”。
Watt和Eva是两个来自西格蒙德公司的博士。这家公司可以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来进入雇主的记忆,通过改写雇主的一段记忆来实现他的愿望。当然,这不是暴力的篡改记忆,他们使用最费力的方法,追根溯源到雇主童年时期的记忆,通过给其种下心愿的种子来让雇主自己在记忆的世界亲手完成这个愿望。这两位博士在了解到雇主John的情况后,决定进入他的记忆,从他的老年时期的记忆一路穿梭直到到他的孩提时代的记忆,为他种下“想当宇航员”的心愿种子,从而实现他能在自己的记忆中成为宇航员,前往月球的愿望。这位雇主已经陷入昏迷状态,恐怕不久于人世,留给两位博士的时间很紧张。
这本来是件虽然麻烦但至少目的清晰的日常工作,但一切事情在Watt与Eva的探索过程中开始脱离正轨。

以下内容开始涉及剧透,仅提供给通了一周目游戏的人。

整个游戏过程就像是有人用手捂住了关键线索,慢慢地挪动手,将线索渐渐地,有序地暴露了出来。事情从博士在雇主家的地下室发现了一整屋子的纸折兔子和一只丑丑的鸭嘴兽玩偶开始,染上了神秘的色彩。
开头说过,这是一个讲述固执的故事。John是固执的,River也是固执的。
老John知道自己想要去月球,但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想要去月球,这是个很奇怪的事情,似乎他就“应该”去月球一样。
River是一个阿斯伯格综合症的患者,她为什么叠了无数只纸兔子?她为什么一直带着一只丑丑的鸭嘴兽玩偶?
随着博士们使用极端方法强行进入他被β-受体阻滞剂封存了的童年记忆,这一切的线索碎片拼凑到了一起。
原来,John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和River见过一次面。在满天繁星的祝福下,两个稚气未脱的小孩子许下了一个天真浪漫的约定:

如果我们找不到彼此,那就在月球上相见好啦~

原来,John还有一个双胞胎,而他死于母亲造成的意外车祸。为了不给John的童年蒙下阴影,家人用大剂量的药物强行封锁了John的那段记忆,也封锁了John与River的第一次相遇。
但是两个人仍然在命运的安排下开始了一段婚姻,唯一的缺憾便是John根本不记得自己与River曾在星空下许下的那个约定。John为了治好River的病,终其一生赚钱,又为了满足她偏执的心愿耗尽金钱在海边的悬崖上盖起了一栋房子,与一座被他们两个被命名为Anya的灯塔守望相伴。为River创作了那首《For River》。他固执地守护着自己的挚爱。然而River又何尝不是在守候着John呢?River同样终其一生都在用一个阿斯伯格综合症患者的方式,折出一个个纸兔子,以他们第一次相遇的那天晚上的方式追问John兔子的特征,试图唤醒John忘记的约定,尽管这让John感到莫名其妙。于是,River直到先于John死去,也没能唤醒John的记忆。John失去了River,却突然发觉,自己想要去月球。可惜由于药物影响,他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想去月球,但他知道自己应该去月球。只有两个博士知道,这是为了实现那个诺言,去月球上和走失的River相会。为此,他不惜抵押自己的房子,在临终之际找来西格蒙德公司,实现自己的心愿。

但是,雇主的愿望是去月球。唯一一个实现它的方法就是,让River从John的记忆中消失。

为了梦想的结果,放弃梦想的初衷。
为了实现诺言而去月球,变成了为了去月球而去月球。

在Eva的行动下,John的记忆开始被篡改,自己的哥哥没有死,自己想要成为宇航员,自己从未见过River,学校走廊的拐角只静静躺着一本《皇帝的新装》和一只丑丑的鸭嘴兽玩偶。所有和River一起度过的时光都被抹去,而自己在记忆中得以加入主观想象中,完全虚构的NASA。John原本为River创作的钢琴曲《For River》,在新的世界线里变成了一首旋律很相近却增添了些许希望与活泼的《To The Moon》。

这之后,奇迹发生了。

Eva打了个很大的赌,而她赌对了。River再次出现在了新的世界线中,和John一同成为了宇航员。药物的封锁,仪器对记忆的篡改,都没有消除那个天真浪漫的约定:
“如果我们找不到彼此,那就在月球上相见好啦~”在爱情这种看不见的力量的驱使下,在完全虚构的新世界线之中,两个人竟然又奇迹般地相遇了。在John的潜意识中,River其实一直都在。两个人在飞往月球的航天飞船上,紧紧握住了彼此的手。舷窗外面,月球已经能看的那么真切。

心跳探测仪发出了一声长长的悲鸣。
那之后,老人走了。
他在一个虚拟的世界实现了去月球的愿望。
而在现实中,和River一起沉睡在Anya旁边。

“每个人都是一座灯塔,灯塔与灯塔之间相隔万里,它们无法沟通,无法交流,无法相互碰触,唯一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光芒,去照耀别人,去守护别人。”

一如John与River的爱情,他们直到生命的终焉也没有搞清楚对方的真正心思,但是他们心里都明白,

“有你在旁,无惧此生。”


玩到这个游戏时,正好是我父亲去世后大约三四个月的时候。
父亲是肺癌脑转移,在昏迷中走的。

游戏结束后,我最深的感悟就是:父亲在最后还有意识的那几天,究竟都想了些什么呢?


爱情不是人生的全部,梦想也不是。但两者加起来,差不多就是了。

昨晚刚玩,感动的一塌糊涂。


啦啦啦~ 谢邀~ 今天刚通关~

抛开烘托气氛的BGM不说

便说剧情边讲讲吧 T_T 不保证理解分析完全正确 =。=
● 先说约翰-伊娃那条故事线 这条是明线
先把倒序的剧情正过来理一遍剧情线索 在女博士修改约翰记忆之前(①假设女博士在修改约翰的记忆之前约翰的记忆均正确)
1 约翰小时候嘉年华遇到莉娃(我这个版本译作小溪...好吧英文River反正 =。=)(并赠送物品许下承诺blablabla~~)
2 真实世界中死的是乔伊(他哥哥)约翰不能接受事实 使用了β-阻滞剂 阻隔童年记忆 并宣称自己另一个名字叫乔伊(继承自祖父)
3 忘记了童年记忆的约翰 自然忘记了莉娃 一并忘记了当初的约定
4 高中约翰狗血的遇到莉娃 并想追她(按照他和他好友的对话 他只是觉得莉娃与众不同)
5 莉娃被诊断出自闭症晚期
6 莉娃一直记得当初的约翰 有了折兔子的习惯 各种暗示他当初的事情 几次问“还有呢” 可是约翰完全不明白问点
7 约翰和莉娃结婚了 当晚莉娃得知约翰是因为其他原因才追求她的
8 莉娃重病 放弃治疗 守护灯塔 天天更疯狂的折兔子 继续暗示约翰当初的事情 灯塔边房子造好
9 莉娃病逝 葬在灯塔边
10 约翰临终前 请来两位特殊机构工作人员(男博士女博士)来完成自己的梦想——去月球 虽然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想去

不妨再②假设一把 如果约翰没请这两位工作人员来完成自己的梦想会发生什么?(好吧就是真实世界发生的事情)
抛开约翰的感受 旁人看来 他们是白头到老的 至少莉娃看起来是幸福的
但是现在两位工作人员把约翰的记忆翻了出来之后 不难看出
通过上述3、6(折兔子、询问约翰看到了什么、守护灯塔)
a. 莉娃对约翰忘记当初的事情很痛苦
同时根据6和8(约翰不理解莉娃的行为、对莉娃的询问不解)
b. 约翰(因阻隔记忆)过得也很痛苦(有段记忆在酒吧里约翰像那谁 &>_&< 忘记名字了 &>_&< 诉苦)

所以 莉娃和约翰是带着隔阂的爱痛苦的走到了人生尽头
(这里难免让玩家为之伤感)

「如何理解女博士所做的改变?」
之后女博士修改约翰记忆带来的惊喜则完美修复了他们的问题,不光约翰和莉娃毫无隔阂的相爱并在一起,去达成自己的梦想;同时约翰的哥哥乔伊也活着
(这里难免让玩家为之感动)

「活下来的究竟是乔伊,还是约翰尼?」
按照上述假设① 约翰无误

● 再说男博士女博士(玩家操作角色) 这条暗线
中间女博士去取松鼠尸体(准备唤醒约翰记忆用)发现止痛剂 不怎么会撒谎的男博士摆明了告诉她自己有重大疾病(不治之症了基本)需要依赖止痛剂
整个游戏结尾那段 男博士吃了止痛药 屏幕闪红然后消失 暗示男博士很有可能也是临死 这份记忆(他参与调查修改约翰)也是修改而来的

● 把暗线的一个小细节和明线的小细节结合起来
From 明线:
i 对于约翰临死前的梦想为什么是去月球及女博士修改记忆后的发展都是按照约翰自己的意愿完成的(这个有说 大致这样 T_T 感觉像是约翰真正想要的生活在修改后的记忆里变成了现实)
From 暗线:
ii 在约翰和莉娃登月时,女博士拉着男博士的手

根据暗线推断 让我在男博士和女博士身上看到了约翰和莉娃的影子(当然他们的故事不一样也不知道具体是怎样的 但根据i 可以得出 这才是修改记忆后的男博士真正想要的生活)
(真让人感伤呀~~~~ 都是命苦的娃呀 T_T)

期待7月新作 不知道会不会讲述男博士和女博士的故事 &>_&<

写过很长的测评,也看过太多的测评,却怎么也描摹不尽这部作品给我的感受。

故事太干净,音乐太干净。
干净得纯粹,让人想哭泣。


虽然死掉的其实是john这种解释的确很合理,但个人更愿意相信这是john和river俩人的故事
而且虽然代入男女主角的话会觉得这个故事蛮心酸,但是作为上帝视角的游戏者还是觉得超级浪漫(带玻璃渣的糖最好吃了嗝)

看电影那里印象很深:
john约了river去看电影,结果river没有去找john搭话,也没有坐在john旁边,于是john以为被放鸽子,出去找river却发现river从影厅里走出来,还问他为什么看一半就出来了——原来river对于“一起看电影”的定义是两个人在同一个空间看同一部电影,至于座位是否挨着,两人是否说话似乎并不重要。
“只要你在那里就好。”
于是想起rosalene把river从john之后的记忆里去除后,时隔多年river还是去了NASA——对他们来说,空间,甚至是时间,都不是问题吧。甚至john晚年连为什么去月球都不知道,却还抱着这样的美好的执念。
真是甜到哭。

至于说river到死也没能让john想起约定,也不能算是悲剧,很大程度上和river自己的选择有关——和river有同样病症的izzy曾说,自己因为很早就确诊了,并且在装作熟练掌握社交规则上花了工夫,所以像“正常人”一样表达自己同他人建立联系的渴求并非不可能,只是这样的话,她不得不像个演员一样一直表演。而river不同,她拒绝为了表达而模仿,即不为动机驱使,只是坦诚地面对自己的感受,即使会令人难以忍受(izzy说“她还在那儿,不是吗,有时候你只要确信她一直在乎你就行了”的时候有点心疼john)。所以最后river各种暗示,却没办法直接去告诉john,也完全不可惜,而john喜欢的,也正是这个独一无二的river吧。
即使river为了john,像isabelle一样学会了表演,故事可能也不会更好——那不是真实的、john所爱的river,而是像izzy说的,一个演员而已。

游戏里最大的flag就是那句
“如果我们忘记了,或者走丢了呢?”
“那我们总会在月亮上相遇的。”
果然(现实中的)john忘记了,(记忆里的)river走丢了,然而无论是现实还是记忆里,无论是用了阻滞剂的john还是成为随机数据的river,对于“去月球”的愿望都没有改变。只是现实中实现不了的梦想移到记忆里去实现而已。

所以可惜什么呢?可惜john最终也不明白river的暗示,还是可惜river不知道john对去月球的执念?两个人用着不被理解的方式爱着对方,作为当事人或会心酸,但毕竟相伴一生,正如台词所说:“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而且支撑他们的,所谓“去月球”的信念,从未停止。
至于说改变john记忆的机器并没有改变现实,不如说这次工作“检验”了john和river的爱情。

站着说话不腰疼,距离淡化了很多痛苦。
感情也是囚徒困境,聪明人往往可以利益最大化,但是两个傻子才能最幸福。
至于这对惨得不行又傻的不行的,实在让人心疼又羡慕呀(? ???ω??? ?)


今天刚通,先赞一下,神音乐,神剧情。
以下为个人分析和感受。
1,关于约翰的愧疚感。我始终认为,约翰隐隐约约对莉娃是有愧疚感的,结婚时,莉娃问"婚姻对你来说是什么"。约翰回答"这是一份责任"。
在乔伊去世后,约翰将童年的记忆连同那份约定也封存起来了。"如果我迷路了,或者忘记了你,那我们便到月球上见面吧"
事实上约翰的确把莉娃忘记了,这份承诺慢慢融为约翰的潜意识不断提醒他。
这里可以这么理解,约翰并没有忘记莉娃,只是被大脑的痛苦防御机制给抑制住了。简单来说就是脑已忘,心犹记。然后老去的约翰凭着心的指引向公司委托了去月球的愿望。
2,约翰的心结是解开了,那么莉娃知道吗?在莉娃生前,她不断地给约翰折兔子暗示约翰。"还记得我们的约定吗"
有人说莉娃固执,我却认为莉娃是温柔,她知道约翰的痛苦,刻意不提,以这么温柔的方式帮助约翰想起以前。到最后,莉娃是相信约翰的。"剩下的,你替我做决定吧"
改变后成为宇航员的记忆中,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本不该出现的莉娃出现了。博士解释为约翰始终没有忘记莉娃。我个人认为是莉娃的灵魂出现了。怎么说呢,后面莉娃的表现太过于特别了
1莉娃经过约翰的钢琴房,听到琴声转头进屋子询问曲子名字并称"好名字"
2飞船上,约翰扭头看向莉娃,犹豫后又看向窗外,莉娃察觉后扭头看向约翰,并伸出左手,两人牵手。
我个人认为最后约翰和莉娃都互相理解了。当然每个人都能有不同的解读,只要这些能帮助我们感到满足。
改天再通一遍,看看还漏了啥。


玩的过程中一直在想如果拍成电影该有多好。



最感动我的不是最后结局上升太空的那一刻,尽管美好,那些篡改的记忆都是假象。
最感动的事实是,即使约翰忘了有关女主角年少相遇所有的事,他的潜意识仍告诉他必须去月球,可是,他却至始至终都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去月球。

他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一定要去。。。

最后我们才知道原来,去月球是为了和莉娃相遇。
他毫无理由的坚持有多强烈,爱就有多深。

通关以后果断学了《FOR RIVER》,一遍遍的弹奏之中,感受超脱记忆力的执着爱情。


固执的男孩爱上了固执的女孩,立下一个更为固执的约定。

然后,错过了一生。


两千亿恒星绽放的光芒连成了点亮银河的灯塔

初闻《去月球》之名是在五年前他刚发布不久时,那时就有玩家对其冠以神作之名,并四处安利,保证能带给后玩者难言的感动,当时虽有兴趣奈何难有心境,直到最近既有假期,心境虽依然繁杂,却想给自己找点感动换点口味,所以才将这五年前就有意体验的游戏一玩到底。

从游戏后半段至结局落幕时,虽然早已过了动不动就口呼神作的年纪,但确实被《去月球》所传达的信念和感情触及到了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所以写下此文。

刚好遇见你(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突然想到这首歌,也许有点low但真的觉得标题歌词都刚好配这个故事啊,FANS们别打我啊=w=)

作为视觉小说定位的游戏,《去月球》巧妙的利用了倒叙和叙述者诡计两大技巧——

倒叙手法在游戏前中期不断的为读者设置和谜题——为何男主人公Jonh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有着“不知道为什么,但是非去月球不可的执着”,为什么女主人公如此衷情于名为Anya的灯塔;为何她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也要用治病的钱去建立一栋能看到灯塔所在的悬崖边的房子;为何River要一遍一遍的折着纸兔子并不断的“还有呢?还有呢?”的询问Jonh能从纸兔子上看出什么?为River从中学起一直携带着奇怪的鸭嘴兽玩偶?

叙述者诡计则刻意让读者产生了一重重误会——

起先我们会认为John几乎无条件的爱并照顾着明显有性格缺陷的River,但River却在乎名为安雅的灯塔超过自己的生命和她与John能一起共度的晚年。她甚至对John说用自己治病救命的钱来建好能看到安雅的房子,并让John照顾好安雅,多陪她说说话,让她不在孤独,就是自己的幸福所在。

这个时候我们不免为多少觉得River即便性格特意也太过难以理解,不近人情。而John一片深情却多少有些所托非人。

然后我们会发现“John在中学时接近追求River并非是因为喜欢她本身,而是因为他不甘心自己成为芸芸众生中的平凡一员,所以想借由接近因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而显得不平凡的River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River也是在中年时得知了John接近自己的真相,精神崩溃,加重了自己的病情,开始了无止尽的折纸兔子等其他怪异的行为。

这时候我们会觉得John是个自私自利,玩弄了River感情的混蛋,就算他晚年的确对River一片深情,但并不能改变他接近River初衷既轻薄又卑劣的事实,我们也难免同情起了River,觉得她患有病症本就不幸,最重要的爱情上又所托非人,实在可悲可叹。

后来我们又和Watt一样认为Eva为了完成任务强行在John的记忆中删除了Eva,觉得就算这样达成了John去月球的愿望也可能与他原本的初衷南辕北辙,这样的结局实在让人唏嘘不已。

最后——当一切真相大白时,所有的谜题得到解答,所有的误解全部澄清——我们在恍然大悟中承受着这单纯而又执着的真相带给心灵的巨大冲击——

原来John和River早在小学时就在尚未建成灯塔的悬崖上相遇,两个各有忧愁的孩子一起欣赏着星空,倾诉着彼此的烦恼。

River因为特殊的名字被人嘲笑,而John因为太过平凡大众的名字而失落,他们各自都认为要是能有对方这种类型的名字就好了。

实际上这反应他们两种观念的不同——平凡的John向往着不凡而特殊的生活,而因为病症而显得不烦的River向往着平凡的人生。

这两个本该没有任何交集的孩子,在奇妙的缘分下,偶遇于悬崖边的灯塔旁,他们开解着彼此的烦恼,一起在天空中寻找着前所未有的兔子星座。

在对方身上他们都看到了自己想要却无法拥有的东西,所以River难得的敞开了一直封闭的心扉——她向John袒露了从未对任何人提及的秘密:她认为漫天的星星是灯塔。它们看得到每座灯塔,彼此想交流谈天却无能为力,因为他们天各一方却遥遥相对因此无法听清对方的呼唤,它们所能做的唯有努力的绽放着光芒,也让那光芒照耀着其他灯塔也照耀着她,因为总有一天她也会成为他们的朋友。

在自闭却早熟的River眼中,星星灯塔正是渴望与他人沟通又难以沟通的自身的写照,年幼的John虽不能领会其中的深意,但少年特有的善良和对这位奇特少女的好感让他送给了少女她也很想要一个的鸭嘴兽玩偶和能也许能帮她变得不在笨手笨脚的的小沙包。

最后在临别之时,漫天繁星的照耀下,两人定下了如果来年因为迷路或遗忘而不能于这座灯塔下再见,就会在月亮上相遇的约定。

这本是一个单纯美好的爱情故事,然而天意弄人,之后因为John的母亲驾车时意外撞上了他的双胞胎哥哥,导致哥哥意外离世,为了减轻年幼的John的痛苦,医生给他服用了能阻隔部分记忆的β阻滞剂,然而虽然痛苦的记忆被阻隔了,John也在药剂的作用下忘记了和River来年再见的约定。

至此一切真相大白——

River在心中将建立在两人初次相遇的悬崖上的灯塔指代为了自己以及她和John的约定,她从小一直带着的鸭嘴兽玩偶,她宁愿放弃生命也执着于在悬崖灯塔旁建房子;她在John坦诚接近她的原因后让John扔掉沙包进行试探,之后又不断的折着纸兔子反复的提问,都是因为她无比重视两人的初次相遇和定下的约定。

她并非是爱安雅胜过自己和John,而是为了他们的爱情甘愿放弃生命。

John想去月球的原因也一目了然,而且还可以相见就像River去世后,他虽然因为β阻滞剂的影响想不起具体原因,但潜意识对他的影响让他依然想遵守最初的约定,在生命逝去后,与River在月球在相遇,在高中时他之所以接近River并非只是因为对不平凡的向往,这种最初的约定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才是他对River产生好感的主因吧。

在这个繁星闪耀的之夜,在两小无猜的约定下,我们在恍然大悟中承受着这单纯而又执着的感情带给心灵的巨大感动。

接着最后一个误解澄清:

我们原以为Eva为了避免John对River 的执念形成的让他无法达成去月球目的的干扰,因此在John的记忆中删除了River,没想到Eva只是改变了记忆中River的位置,并没有消除她的存在,身为女性因而比Watt更为感性的Eva是在进行一个豪赌,她赌的是John对River的一往情深,能让两人在最后一起实现去月球的约定。

当John为了去月球的愿望进入NASA之后,River也考入了NASA,当他们再相遇,我也为这“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再会感动到眼眶湿润——是啊,与其说是命中注定不如说是金诚所至,金石为开——他们之所以想要去月球,就是为了在月球再相会,那么会在此重逢不是偶然中的必然么?

最终,当John的心跳声渐渐停止时,他终于在梦中和River于航天飞机上一起手牵着手,达成了去月球的愿望。

To the moon的故事到此为止了,然而带给我的感动却回味悠长,我想这不只是因为故事内容本身的曲折和感人,John和River以一生去践行的丰富而执着的爱情观才是让我觉得难能可贵和感人至深的。

在两人中学第一次约会看电影时,River并没有和John坐在一起,John以为她没来出去找River后,River追了出来问他为何要在一起看电影时离开,John不解,River回答说:“只要知道我们在同一个空间里看着同一部电影,不就好了么?”

草在结它的种子

风在摇它的叶子

我们站着,不说话

就十分美好

这就是River的爱情,一般人是很难理解的,但是面对着River的回答,也笑着回应的John是多少懂了的。

在River确诊阿斯伯格综合征后,她主动问医生借阅有关该病的书,医生建议John借阅时他却拒绝了。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John不想看应对病人的书,是因为他想将River当做他的爱人而非他的病人。

对于River而言童年的初会与约定是他们爱情的开始,只有John自己想起这段记忆他们的爱情才是完整的,所以她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也要坚持建成灯塔边的房子,让John将灯塔当做她本人一样却照顾,不要让她孤独,如果在这个过程中,John能想起他们的初会她就得到完满的幸福了。

River是真正的做到了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当John与River初相遇时,奇妙的缘分,难得的敞开心扉的交流,互相从对方身上看到的渴望之物,还有纯真的约定。这一切种下了爱情的萌芽。然而当记忆被药物阻隔,当他们在中学再相遇,当River去世后,他回忆起去月球的约定,这一切一言以蔽之,不恰恰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如果不曾相逢

也许 心绪永远不会沉重

如果真的失之交臂

恐怕一生也不得轻松

死怎能不 从容不迫

爱又怎能 无动于衷

只要彼此爱过一次

就是无憾的人生

John与River共同的爱情观则是——虽是童言一诺,却可执手一生。

是的,这两人所拥有的正是这样经典的甚至有些过时的爱情观,但正因其经典之所以成其为经典是因为其中的价值永远历久弥新而且直入人心。

最终,John和River也一起飞向了无垠的夜空,加入了2000亿绽放光芒的恒星,连成了点亮银河的灯塔,为每一颗渴望光明的孤星指引方向。

PS1:其实To the moon除了感人至深的爱情主线外,Jhon和好基友Nick从中学起跨越人生数十年的友情同样让人动容

PS2:理想的爱情固然让人向往,但现实世界不是小说也不是二次元,如果过度憧憬理想的爱情只会让你固步自封,继而孤独终老,不要问我为什么会知道。

PS3:写着写着发现太煽情了,被朋友发现很羞耻的,但还好并没有身边的朋友知道我这个知乎账号=w=.


推薦閱讀:

中國為什麼沒有偉大的遊戲?
對玩新入坑正版 Steam 或者主機遊戲的玩家有哪些肺腑之言?
Pokemon Go好玩嗎,體驗是什麼樣的?
同為2015年發布的遊戲,為什麼《仙劍奇俠傳6》跟《血源詛咒》看起來差了10年?
為什麼被認為衰落的任天堂其所有的 3DS 平台在 2013 年仍有 45% 的遊戲銷量增長?

TAG:游戏 | 游戏设计 | 独立游戏 | 去月球TotheMo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