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中國的上流社會女子在哪些情況下能被允許出門?

本問題只討論安全的前提下,不討論房子著火、戰亂之類的危險情況


以下選摘自肖建勇《唐宋女性出遊與出遊活動研究》,這裡只探討出遊的情況。

一、唐宋女性出遊方式考察
出遊方式對於考察唐宋時期女性出遊面貌有很大的幫助,唐宋女性的出遊方
式歸結起來不外乎有如下幾種:隨女伴、隨丈夫、隨子嗣、隨家庭等幾種方式,
在特殊情況之下也偶有獨游情況發生。
1、隨女伴出遊
唐宋女性隨女伴出遊是較為常見的一種出遊方式。劉禹錫詩《雜曲歌辭·竹枝》記載了唐代女性結伴到永安宮外出遊踏青的事例:「兩岸山花似雪開,家家春酒滿銀杯。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宮外踏青來。」釋寒山也在一首詩里記載了年輕女性成群結隊游觀城隍廟的情形:「儂家暫下山,入到城隍里。逢見一群女,端正容貌美。……時人皆顧盼,痴愛染心意。」
有些出嫁女子由於丈夫外出或其它原因,也會跟隨女伴出遊。《夷堅志》記載了譚州善化縣苦竹村的一位里中餘生妻唐氏,於乾道二年(公元 1166 年),「邀鄰婦郊行」此外《夷堅志》還記載了福州李氏隨同女伴外出遊園的案例:「福州長溪人潘甲,妻氏,顏色秀美,年二十三歲方嫁。後二年,偕娣姒眾婦出遊園。」
2、隨丈夫出遊
「隨丈夫」的出遊方式在唐宋女性的出遊方式中佔據著重要地位,也是女性最主要的出遊方式。《詞苑叢談》上所載的「竊杯女子」與郎攜手至端門觀燈便是其一,這種與男子手拉手、肩並肩的浪漫出遊方式足以令古代女性所嚮往。
此外,士人階層的女性因其特殊的身份屬性,往往有機會跟隨丈夫仕宦他鄉,進行遠距離的出遊活動。如歐陽修的夫人薛氏:「方年二十,從公(歐陽修)涉萬湖,行萬里。」
3、隨子嗣出遊
相對於年輕女子而言,老年女性的出遊機會大大減少。但是在傳統孝道倫理的作用下,子嗣侍奉母親出外游賞的例子也相當普遍,也成為老年女性出遊的主要方式。《夷堅志》就為我們記載了一條這樣的例子:「會張魏公為宣撫使,奉母夫人游山。」
代還有女性隨同其子去任官之地,因喜歡該地風土人情而不願離開的事例,如張孝祥記載,吏部侍郎高衛之妻王氏在丈夫死後,因隨其子高子長前往荊州,喜好該地的風土人情而不願離開,遂定居荊州。
4、隨家庭出遊
唐宋女性跟隨整個家庭出遊也是較為常見的一種出遊方式,在文獻記載中也可頻頻看到。薛用弱在《集異記》中為我們描述了唐憲宗遷葬景陵時,時人裴通遠舉家出遊的場景:

(唐)憲宗遷葬於景陵,都城人士畢至。時有前集州司馬裴通遠,家在崇
賢里,妻女輩亦以車輿縱觀於通化門。及歸,日勢已晚,車馳馬驟。自平康北
街後,乃有白頭嫗徒步奔走,隨車而來,氣力殆盡。至天門街,夜鼓將動,車
馬轉速,嫗亦忙遽而行。

唐宋女性有時候也會跟隨其父母中的一位出遊。陳著記載了女兒隨同自己宴會娛樂的快樂場景:

女沖踏露折棠花,引得兒童哄一家。說道今朝修禊日,暫拋針線樂年華。
年華浮動酒中心,笑向吾前滿滿斟。猶喜家貧詩禮在,一杯真率勝山陰。

從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唐宋女性的整個生命歷程都在跟隨著他人共同出遊,女子單獨出遊的狀況極少發生。唐朝社會由於思想開放,女性也有單獨出行的。如《太平廣記》「蕭穎士」條記載的「店叟之女」:

唐天寶初,蕭穎士因游靈昌。……有一婦人年二十四五,著紅衫綠裙,騎驢,驢上有衣服。向穎士言:「兒家直南二十里。今歸遇夜,獨行怕懼,願隨郎君鞍馬同行。」

二、唐宋女性的出遊活動類型
1、節慶出遊
節慶出遊是古代女性出遊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唐代女性在元宵節期間,普遍走出家門,游賞於街市之上。張蕭遠《觀燈》一詩中描繪了元宵節之時,各家女子爭相外出,致使羅綺滿街,塵埃飄香,寶釵多有散落的非凡景象:

十萬人家火燭光,門門開處見紅妝。歌鐘喧夜更漏暗,羅綺滿街塵土香。
星宿別從天畔出,蓮花不向水中芳。寶釵驟馬多遺落,依舊明朝在路傍。

宋朝時元宵節女性夜遊觀燈活動更為盛行。據《說郛》載:「每燈夕及西池春遊,都城士女歡集,自諸王邸第,及公侯戚里,中貴人家,簾幕車馬相屬。」
由於夜遊觀燈的人數較多,結伴出遊的女性相互走失的情形時有發生。《詞苑叢談》記載了宣和年間,一年輕女子隨同丈夫夜遊觀燈,與丈夫走散後發生的一段故事:

宣和間,上元張燈,許士女縱觀,各賜酒一杯,一女竊所飲金杯,衛士見之,押至御前。女誦《鷓鴣天》詞云:「月滿蓬壺燦爛燈,與郎攜手至端門。貪觀鶴陣笙簫舉,不覺鴛鴦失卻群。天漸曉感皇恩,傳宣賜酒飲杯廵。歸家惟恐公姑責,竊取金杯作照憑。」道君大喜,遂以杯賜之,令衛士送歸。

寒食掃墓,往往是傾家出城郊遊的好時節,這其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女性身影的出現。《紺珠集》記載崔郊之姑的奴婢與主人共同坐車出遊的例子:

崔郊之姑有婢,甚美,郊嘗私之。未幾,婢出,再入於頔家,郊因寒食出遊,於車中見之,立馬徘徊相顧。

宋代寒食節,對女性出遊活動更是不加限制。蘇頌作詩記載了女性寒食節出遊的盛況:

寒食初過一百五,陌上風輕斂微雨。宮花鋪綉淺深紅,蜀柳乘絲千萬縷。
都人士女趁時節,郡圃山樊樂樽俎。肯教容易度春光,來日清明更妍煦。

2、宗教出遊
前文已經探討了唐宋女性的節慶出遊活動,除此之外,她們還有機會參與到
宗教出遊中去。
杜甫《冬到金華山觀,因得故拾遺陳公學堂遺迹》詩:「雪嶺日色死,霜鴻有餘哀。焚香玉女跪,霧裡仙人來。」其中所描繪的是唐代女性出行到宗教場所進行燒香拜佛活動的生動寫照。另外《房山雲居寺石經題記》中的大量婦女題名,也可以說明唐代存在有數量相當大的信仰佛教的女性團體。
到了宋代,隨著宗教的平民化和世俗化,參與燒香供奉的女性階層不斷擴大,既有貴族女性,也有普通的市民階層。徐夢莘《三朝北盟彙編》記載:「(蔡攸)六夫人某日出某寺觀燒香。」洪邁的《夷堅志》記載:

鄧州晁氏,大族也。……晁安之宅妻某氏,並其女及乳母,皆為邵之黨王
生所得。張丞相宣撫陝蜀,邵舉軍來降,王生為右軍小將,與晁婦同處於閬中。
閬有靈顯王廟,婦與乳嫗以月二日往焚香。

如果說以上兩則材料描寫的還是上層女性的燒香供奉活動的話,那麼宋代話本
《簡帖和尚》記載的則是一個社會基層的女性到寺院燒香拜佛的例子:

東京沛州開封府棗槊巷裡有個官人,複姓皇甫,單名松,本身是左班殿直,年二十六歲;有個妻子楊氏,年二十四歲……每年正月初一日,夫妻兩人,雙雙地上本州大相國寺里燒香。

3、日常出遊
唐宋女性除了上述的兩種出遊活動類型之外,在閑暇時間,她們也會時常走出戶外進行其它類型的游賞娛樂活動。
元宵觀燈之後,唐宋女性往往出城探春。《開元天寶遺事》記載:都人士女,每至正月半後,各乘車跨馬,供帳於園囿,或郊野中,為探春之宴。
宋人孔平仲在記載宋代的「探春之宴」時,也提到了女性參與探春的描述:都人士女正月十五後,乘車跨馬郊野中,為探春之宴。
唐宋女性也常常游賞於皇家園林或私家園林之中。唐代詩人張說也為我們記載了陪同永穆公主游賞園林的盛景:「堂邑山林美,朝恩晦日游。園亭含淑氣,竹樹繞春流。舞席千花妓,歌船五彩樓。群歡與王澤,歲歲滿皇州。」
民間女子參與遊園活動的事例也時有所見,《太平廣記》記載了萬貞之妻獨游於家園的情景:

維揚萬貞者,大商也,多在於外,運易財寶以為商。其妻孟氏者,先壽春之妓人也,美容質,能歌舞。薄知書,稍有詞藻。孟氏獨游於家園,四望而乃吟曰:「可惜春時節,依然獨自游。無端兩行淚,長秪對花流。

由於宋代私家園林的發展,女性遊園的例子更多。宋人韓琦在造園之後,三春爛漫之時,迎來了眾多女性到園內游賞:

茲吾治廢園,大揭眾春額。庶乎時節游,使見太平跡。……三春爛漫時,
為民開宴席。觀者如堵牆,士女雜城陌。

唐宋女性在日常的遊覽活動中,並不僅僅局限於探春、遊園的出遊活動,她們有時也會去造訪一些名山勝水。吳儆在《竹州文集》里記載了都人士女游觀飛來峰的事實:

物之顯晦常系乎其所寓,靈隱飛來寓於國門之外……都人士女歲時游集於其上,兩宮萬乘數嘗臨幸,故其名稱流聞勢望崇高,然非泉石本志,而此飛來乃幸遇於崇山復嶺之間,雖人力所不至,而天趣益高。

總之,在唐宋時期,女性在閑暇時間走出戶外攬勝遊逛是較為平常之事。


在朱熹理學得到全面推廣之前,都是可以出門的,看看杜甫的《麗人行》: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綉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頭上何所有,翠微(盍勹)葉垂鬢唇。
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


歸寧


推薦閱讀:

大象在中國並未成規模地投入戰爭,為什麼中國象棋中會有象?
劉備為什麼要傾全國之力攻打吳國,僅僅只是腦袋發熱為關羽報仇嗎?
古代的很多城池為什麼會埋在土裡?
怎樣看待近些年來刻意黑武王伐紂的言論?

TAG:歷史 | 習俗 | 中國古代歷史 | 中國古代文化 | 中國習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