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適合被搬上大銀幕的手機遊戲?
《神廟逃亡》或將成為首部登上熒幕的手機遊戲
我們曾經梳理過一些具有優質成效的電影改編遊戲,如下
Kabam旗下的The Hobbit: Kingdoms of Middle-earth(電影系,由WarnerBros授權的電影改編遊戲)
Electronic Arts旗下的The Simpsons: Tapped Out(電視/電影系,美國電視劇史上最聲名顯赫的動畫劇之一)
Kabam旗下的Fast Furious 6: The Game(電影系,由Original Film製作,Universal發行的最時潮的電影)
Gameloft旗下的Despicable Me: Minion Rush(電影系,由Universal出品,具有強市場號召力的電影改編作品)
Rovio旗下的Angry Birds Star Wars(電影系,Disney旗下Lucas Film經典科幻電影系列)
Beeline Interactive旗下的Smurfs" Village(電視/電影系,Hanna Barbera Studios旗下享譽全球的動畫形象作品)
Telltale旗下的Walking Dead: The Game(電視劇系,美國AMCTV熱播的當紅喪屍題材連續劇)
Rovio旗下的The Croods(電影系,Dreamworks旗下動畫電影瘋狂原始人改編遊戲)
Paramount Digital Entertainment旗下World War Z(電影系,Paramount Pictures最新的動作恐怖電影)
這些遊戲在當前榜單上都有相似的特徵:第一個是主品牌和改編遊戲相得益彰,互為推進,當前結合得更為順理成章的大部分是電影力作和手機遊戲,最為典型的是兩款Kabam電影改編遊戲Fast Furious 6: The Game(改編自Universal同名電影)和The Hobbit: Kingdoms of Middle-earth(改編自WarnerBros同名電影)都具有強勢的營收能力和打榜效果(與之前的電影類遊戲改編諸如Columbia Pictures製作發行的電影Salt推廣遊戲Day X Exists、Millenium Film製作發行的電影The Expendables同名推廣遊戲The Expendables、Paramount Pictures製作發行的電影Mission: Impossible: Ghost Protocol推廣遊戲Mission: Impossible The Game之類不甚理想的效果相比,當前電影與遊戲的互為推動表現更為嫻熟,典型的諸如Disney與Imangi Studios協作為電影Oz The Great and Powerful推出Temple Run: Oz和為電影Brave推出Temple Run: Brave在付費下載榜單上長期有強力的打榜表現,這是之前在非手機遊戲平台上看似無法實現的效果)。
第二個是這些改編遊戲已經完全突破了之前只是作為廣告遊戲展示的框架(比如之前Zynga的熱門遊戲Mafia Wars所植入的電影包括Sony旗下的The Green Hornet、Universal旗下的Public Enemies和WarnerBros旗下的Southland,再比如Farmville所植入的DreamWorks旗下的Megamind),進而延伸為遊戲開發者自為一體的遊戲構成,成為開發者研發遊戲環節的重要組成部分,典型的案例諸如Kabam電影改編遊戲Fast Furious 6: The Game(改編自Universal同名電影)和The Hobbit: Kingdoms of Middle-earth(改編自WarnerBros同名電影),諸如Rovio電影改編遊戲Angry Birds Star Wars(Disney旗下Lucas Film經典科幻電影系列)和Angry Birds Rio(20th Century Fox電影Rio),對於Kabam和Rovio而言,這兩款遊戲分別給各自帶來了數量龐大的下載和異常可觀的現金收益。
相同的道理,能夠達到由遊戲向電影做改編,也需要匹配相應的條件:
好的遊戲品牌和不俗的受眾影響力
和電影向遊戲做改編不一樣的是,電影可以和遊戲協同,並在特定的營銷期間做更全面的營銷覆蓋以達到短期內的受眾影響力,並為遊戲改編帶來注意力;而新遊戲本身的營銷模式和電影營銷存有差異,能夠為電影帶來助力的前提只能是:已經存在相應的品牌和受眾影響力。
案例:
Prince of Persia: The Sand of Time,Disney出品,改編自Ubisoft經典的冒險遊戲
Lara Croft: Tomb Raider,Paramount Pictures出品,改編自Eidos同名遊戲
47 Hitman,Twentieth Century-Fox Film Corporation出品,改編自IO Interactive同名遊戲
Silent Hill,Davis-Films出品,改編自Konami同名遊戲
Resident Evil,Sony出品,改編自Capcom同名遊戲
針對這個問題,其實想說的是,只要遊戲具備品牌聲譽和具有相應的厚實用戶基礎,就必然有改編成電影的前提,所不同的只是考驗編劇如何圍繞品牌形象做恰當的故事架構而已。
簡單如Temple Run和Angry Birds都有圍繞主形象喊出打造電影的口號,其他的遊戲,只要具備用戶量和品牌雙重前提,圍繞主品牌編撰一個匹配的故事無非只是一個編劇問題而已。
如果需要說,哪些遊戲合適改編成電影,差不多具備以下條件,任何遊戲想做電影改編都不會是問題:
1)好的品牌+厚實的用戶基礎
2)能籌集到資本
3)有好的電影發行方
4)一個有力的召集人
5)一個能把故事說圓,再說精彩的編劇
《植物大戰殭屍》啊,殭屍攻擊人類,一個調皮的男人偶然發現某些植物對殭屍有抑制的效果。利用聰明才智最終奪回人類生存的家園。屌絲男主角最終迎娶患難與共的白富美。
無盡之劍系列,話說玩的時候就像是在看電影
吹裙子不錯
手游影視化的優勢是已經擁有一批非常具有粘性的內容用戶,但娛樂資本論曾經撰文探討過《陰陽師》的IP開發(點擊複習),當時得出的結論是它更適合動漫化,因為《陰陽師》整個遊戲的設定是在日本的平安時代,服裝和畫風都偏向和風,同時啟用了眾多日本著名聲優,這在動漫改編時都能夠得到較大程度的還原。
劉國男說,「不少影視圈的朋友都對《陰陽師》改編真人影視主動表示了濃厚興趣。但坦白講,在是否做真人影視這件事上,公司內部非常慎重,內部進行了很長時間的細緻論證。」
關於改編難度,他這樣認為:「這樣一個現象級熱度的高口碑產品,如何回應期待與評價,這樣獨特的畫風和二次元屬性,如何用影視語言表達(尤其視覺特效又為國產影視圈最為詬病的話題點),這樣廣泛的受眾和已經成型的認知,以及地域文化語言壁壘,如何合理地突破影視作品應該肩負的內容新意?坦白講,是跟工夫和華誼,在這些問題本身上的共識共鳴,讓我們發現了大家理念上的契合。也讓我方看到了工夫、華誼合作的眾多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在源頭和邏輯上是如何成立於製片工作之前的——唯有向死而生,才能解開難題,產出好的結果。而當有了這個思路一致的起點,合作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http://18nk.cn/vfa6/
無盡之劍三部曲本身就有電影式的劇情過場,不多說了。
推薦一個Anomaly系列,目前已有3作,世界末日、外星入侵的背景設定和不同種類戰鬥車輛的組合絕對是大片的絕好素材
wild blood 狂野之血
時光八音盒,國產的遊戲非常經典
可惜不知道是不是原創的故事情節,還是從別的地方拔下來的
玩個手機能哭,情節真的很給力
突然想到了《萬萬沒想到》里的甄嬛run,哈哈哈哈
推薦閱讀:
※性別差異在配音行業里有什麼體現嗎?
※如何評價導演郭柯的紀錄片《二十二》?
※4k、IMAX、巨幕還有Xland到底區別在哪裡?
※唐人街探案票房會超過港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