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生涯是可以規劃的嗎?

最近聽到很多人一路規劃自己的職場計劃,最後名利雙收的故事。可在我的眼裡,我們都在被工作和生活拖著走,何解?


實際上,「計劃跟不上變化」已經成了大部多人對自己「嚴重缺乏策略性的職業生涯」找到的最大借口。

「計劃沒有變化快,誰也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當年比爾蓋茨的剛進入哈佛的時候,怎麼會想到有人會在1年後找到他並且一起開始做編程,然後退學創業?職業規劃有什麼用?職業規劃成就不了比爾蓋茨、成就不了喬布斯。」

很多人面對這樣的問題時,第一反應的答案是這樣。


所以,按照這樣的邏輯,好像世界一下子變簡單了,一切都可以隨心所欲—大學生不需要進行職業規劃,只需要隨心所欲、想做什麼做什麼,選擇職業的時候只需要按照自己的感覺。


當然我們都知道這是不靠譜的。實際上這是4大類「不靠譜」職業規劃的一派—自由派。

職業規劃的「自由派」認為,任何的規劃和思考都是沒有必要的,生命就是一系列天意和隨機過程的結果,只要你遇到了機遇,你就容易成功;而沒有遇到機遇,不論多努力都不會成功。既然「生命是隨機的」,那麼自然任何的戰略規劃都沒有用。


除此之外,還有另外的不靠譜職業規劃派:計劃派、迷茫派和靈修派。


計劃派

對,「自由派」反擊的就是「計劃派」,計劃派認為職業生涯規劃就是制定一個又一個目標—今年拿到XXoffer,3年後跳槽去甲方,35歲出來創業,42歲公司上市……


他們把所經歷的一切都看成跳板,大學是去XX公司的跳板、去XX公司是去甲方公司的跳板、去甲方是去創業的跳板、去創業是成為上市公司CEO的跳板……


這說的好像按照「行業通用模板」制定一系列目標,就完成了戰略規劃的過程,可以燃放煙花以示慶祝一樣。


迷茫派

而「迷茫派」同「自由派」比較類似,他們都缺乏規劃,但是不同的是兩者對自身處境的心安理得程度—迷茫派往往對自己缺乏規劃的事實感到焦慮,而自由派卻能在當下安靜地享受這一點。


靈修派

除此之外,隨著心理學的不斷發展,還逐漸興起了一個新潮派別—靈修派。他們認為成功所有的要素都是「積極的心態」,他們的格言往往是「有志者事竟成」或者「沒有不可能」,他們每次看到成功者堅韌不拔的勵志故事或者NIKE的最新勵志廣告片都會激動不已。

但是對如何實現這些偉大的遠景,他們卻絕口不提。


他們的枕邊經常會放一本《喬布斯傳》或者《積極心態的力量》,但是實際上成功者的勵志故事就像中國食療偏方一樣—不論你想要什麼觀點,你都能從裡面找到(不論是茄子治病,還是茄子致癌,都能找到)。

上面的各種「職業規劃」觀點,引發了「制定目標」還是「跟隨內心」的爭論,引發了「理想主義」(靈修派)還是「現實主義」(計劃派)的爭論。但是這些爭論反而都忽視一個最重要的方面:


「策略性」

是的,他們在爭論人到底是應該「理想主義」還是「現實主義」,但是即使是「現實主義」的人都忽略了一個最現實的問題:我怎麼制定職業的策略。

如何最大化我的優勢?如何更快地展現我的價值?如何通過一系列的連貫行動達成目標?—這些最關鍵的問題反而成為了「職業規劃」討論圈意外的內容。

如何「策略性」地進行職業規劃?


「策略性的職業規劃」不能告訴你33歲成為CEO還是35歲,但是它會讓你更有效地實現目標。


而你需要做的是首先放下成見,遵循3個最基本的,路人皆知的原則:


1,尋找缺口;

2,揚長避短;

3,行動協同。


一,尋找缺口

任何成功的策略,不論是軍事策略、商業策略還是個人職業規劃策略,一個重要的特徵往往是「尋找缺口」(提供真正缺少的東西)。

「尋找缺口」-這個戰略原則如此基本,甚至在「戰略管理」這門學科出現之前就有了。


我們學過歷史知道,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時代,美國的鐵路大王叫「范德比爾特」,但是實際上最開始他不是做鐵路的。

在19世紀那個時代,范德比爾特被人稱之為「船長」—他在美國輪船運輸業剛興起時就進入了這個行業。

隨著美國工業革命經濟的發展,輪船運輸業每年都不斷增長,逐漸由「邊緣行業」成長為「熱門行業」。一開始對這個行業充滿不屑的人,最終也瘋狂湧入這個行業。


而就在整個行業最火爆的時候,范德比爾特把所有輪船賣掉了—他覺得鐵路才是美國將來的趨勢,而輪船最終會被鐵路取代,因此他賣掉了全部的船來投資鐵路。


而這時,大部分人對鐵路還是將信將疑的態度。


我想當時的大部分人跟范德比爾特的選擇是相反的—他們覺得輪船才是最火爆的行業,因此用很高的價格從范德比爾特手裡接過輪船業務。


而范德比爾特卻遵守最基本的商業邏輯「尋找缺口」—當時美國的輪船並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輪船行業已經不存在「市場缺口」。

「提供別人最缺少的東西,而不是增加別人已經富於的東西」

—這幾乎是最基本的商業邏輯。


但是大眾的選擇卻往往與這個「基本邏輯」相違背。

十幾年前投資銀行在中國非常缺乏優秀的分析師,那時候進入難度遠遠不像今天這麼大,相對收益和職業成長性也比現在好,但是卻不是當時頂尖畢業生的第一選擇。


現在的投資銀行並不處於「缺人狀態」,以至於有的公司每年只招4個人,卻可以從成千上萬的申請者中選擇。投行對人才的需求已經不存在這麼大的「缺口」,而這時投資銀行卻成為了頂尖畢業生的第一選擇。


公務員最缺人的時候家長不會鼓勵你當公務員,而公務員人太多的時候家長卻逼迫孩子去考公務員。


如果這是在19世紀的美國,這樣的思維不就是接手范德比爾特輪船生意的那些人嗎?


用這個基本的商業邏輯,其實很多問題都會被簡化。


比如「我想成為成功的HR,要不要去當騰訊的HR?」


按照「尋找缺口」的邏輯,你需要問自己:

「騰訊是不是非常缺乏大量優秀的HR?是不是缺乏優秀的HR這個現實已經制約了騰訊的發展?在什麼公司,優秀的HR非常關鍵,而他們很缺乏?」

然而大部分人不是這麼想的。


因為大部分人在進行職業規劃的時候,參照的基準並不是「市場需求」而是「他人」—他們真正花費巨大力氣研究的,並不是未來市場上缺乏什麼職業,而是本專業的其他學生去哪了。

但是真正給你資源並且在未來付給你薪水的,並不是你的「同學」,而是「市場」。

所以你在想自己要不要選擇某個職業時,真正需要研究的不是本專業其他同學,而是「市場」。


需要問自己:未來是不是會出現很大的對這個職業的需求?這個市場存在缺口嗎?是這個職業供過於求,還是供不應求?


瞧,這個邏輯如此簡單,人人都知道。


二,揚長避短

這是另一個人人都知道,人人都掛在嘴邊的「基本商業策略」。


它如此之基本,以至於不光人人都知道,更是所有的成功的必備—不論是軍事、商業還是個人職業。


「揚長避短」是指:

找到一個領域,發揮你的長處,限制你的短處。一旦你找到這個領域,你就能最大化你的優勢,並且限制競爭對手的發揮。

冷戰時美蘇爭霸,為什麼美國經濟沒有被拖垮,而蘇聯慢慢被拖垮了?

這其中除了很多「不宜被公開討論的敏感詞內容」外,更有著美國軍方堅持實施的揚長避短的競爭策略。


當時美國在導彈精準度、潛艇靜音等軍事科技佔據優勢,為了「揚長避短」,美國就大力宣傳和鼓吹這些技術的重要性,然後投入巨大的資源去研發這些技術。

而蘇聯因為國內缺乏研發和生產這些科技響應的資源,不得不投入十倍於美國的成本來跟進這個的策略。


這樣的「跟進」導致蘇聯把本來就稀缺的資源不斷地投入到「潛艇靜音」等無底洞中,嚴重拖累經濟,卻還是在這些技術上趕不上美國—因為美國本身就擅長這些技術。


最終的結果你也知道了。

擁有一個「揚長避短」的策略,意味著你的每一步行動都會給競爭對手施加巨大的成本。你的一個舉動,競爭對手往往需要10倍的成本來應對。

所以,你的思路不應該是「彌補劣勢,趕超競爭對手」,而是「找到一個揚長避短的領域,這個領域會最大化你的優勢,並且限制你競爭對手的發揮。」


電影《鳴梁海戰》中,12艘艦船的朝鮮艦隊如何打敗300艘艦船的日本艦隊?

朝鮮艦隊數量遠遠少但是有1個關鍵優勢:艦船質量好,單艘艦艇戰鬥力強。


因此朝鮮將軍就找到了可以「揚長避短」的領域—鳴梁海峽。


鳴梁海峽非常窄小而且水流湍急,這可以讓朝鮮揚長避短:

1,狹小,創造更多的1對1機會,讓對方的數量優勢發揮不出來(無法群毆)

2,水流湍急,最大化自己艦船質量好的優勢。


所以,這是朝鮮以弱勝強的關鍵—找到對方優勢發揮不出來,但是自己優勢最大化的領域。


同樣在商業上,這一招也是屢用不爽。


比如京東和噹噹的價格戰也是「揚長避短」的。

當時噹噹網圖書佔有率高,但京東品類更多。京東如何揚長避短?


京東宣布圖書全線降價,噹噹不得不迎戰。


但是京東主營的不是圖書,圖書降價後還可以靠其他優勢品類盈利(正好給其他品類吸引了客流量)。而噹噹主營幾乎全部是圖書,降價後損失巨大。


在這個策略中,噹噹跟進京東的策略需要付出多幾倍的成本—就跟當年蘇聯跟進美國的策略一樣。


同樣在職業規划上也是一樣,你需要找到一個你能夠揚長避短的領域—在這個領域內,你能夠最大化你的優勢,同時限制你競爭對手的發揮。

比如「李叫獸」就在使用這個策略。


在「人脈」構建中,一般有2種方式:1,通過情感連接或者關係;2,通過知識和能力的影響。


第一種「關係方式」優勢是更加緊密和有效,而李叫獸本身並不擅長,也缺乏「強大的背景」。


那怎麼「揚長避短」呢?


李叫獸擅長的第二種方法「知識影響」,它雖然不如直接的情感關係那麼「緊密」,但是具有一個關鍵優勢—可複製性強。


也就是說,「關係方式」隨著你情感關係的增長成本會越來越高—一般人只能有效維持不到10個親密關係,不到200個熟人關係。這意味著這種方式下,每增加1個新關係,都需要付出新成本—比如多喝一頓酒。


而「知識影響」卻具有更強的可複製性—用知識影響1個人的成本和影響100萬人的成本幾乎是一樣的。(比如寫文章,反正都寫出來了,多一個人看不會增加成本)


所以我做商業分析類自媒體,通過「知識」來影響別人,而不是通過「感情聯繫」,可以最大化我的優勢(因為自媒體的運營成本不受關注者人數的影響)。


所以這是我「揚長避短」的方面—在這個領域內,我的優勢變的更重要,劣勢變的更加不重要。


在這個過程中,我想的是「揚長避短」,而不是盲目「投入巨大精力彌補短處」,因此我知道基於天賦和資源,我不可能比某些人更加擅長情感。

就在過年回家的時候,我姑姑看到我在每天看書,還督促她想當空姐的女兒(我表妹)說:

「你多學學哥哥,多看書,才能更成功。」

然後我說:

「我的關鍵並不是多看書,而是做自己擅長的事情,而讀書恰好是這一種。讀書是我可以揚長避短的策略,因為我讀1小時書能夠獲得的收穫,別人需要讀10小時,這就意味著我的競爭對手跟進這個策略需要付出比我更大的成本。


但是你的長處是優美的體型以及禮貌態度,我建議你與其花費主要精力去看書學習,做自己根本不喜歡而且非常不擅長的事情(否則你不可能高考難以考400分),還不如花費同樣的時間來做你熱愛並且擅長的:練習形體、學習舞蹈、學習有禮貌的和別人說話、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從而成為一名更加優秀的空姐。


至於讀書並把知識轉化成能力,你永遠也趕不上我,但是你在其他領域,可以輕鬆趕上我。」

三,行動協同

好的策略往往具有「專一化」的特徵,往往意味著各種行動之間的「協同」。


這就意味著不得不做出取捨,選擇接受一些目標並放棄其他目標。


比如李叫獸今年的3大策略就是:商業分析自媒體、寫書、做互聯網營銷項目。


而這3大策略都是可以互相協同和加強的:

比如寫書和自媒體可以給互聯網營銷項目帶來更多知識技能和機會,做項目可以給寫書和自媒體帶來案例和經驗,自媒體可以給書籍帶來銷量,書籍可以給自媒體帶來粉絲,同時兩者都需要學習新知識並相互補充……


也就是說,這3個策略是相互加強的關係,而不是相互削弱的關係。


而為此我也拒絕掉很多看起來很誘人,但是削弱這些策略或者無法直接協同的機會。

  • 比如我放棄了被其他商學院學生所垂涎的高大上實習機會,因為和現在的策略沒有協同作用;

  • 放棄了考取證書充實簡歷的機會,因此和現在的策略沒有協同作用;

  • 放棄了被邀請合著其他書籍的機會(削弱我現在寫書的精力);

  • 放棄了被付高價重做另一個原創自媒體的機會(因為定位相似,所以是削弱現在的「李叫獸」自媒體而不是互相加強)

實際上,我為了協同策略,放棄了幾乎所有無關的機會,即使他們看起來很誘人。


實際上,幾乎任何困難目標的達成,背後都有無數個相互協同的行動,這也意味著放棄那些無法協同的行動。


在軍事上,如果你想「誘敵深入」,就不得不放棄誘人的「迎頭痛擊」的機會,也不得不安排一連串相互協同的行動:比如故意前線失利、比如安放內奸、比如沿路埋伏等,單一的行動往往難以生效。


「赤壁之戰」就是經典的「行動協同」的例子,既要多行動協同(借東風、周瑜打黃蓋、火燒船等行動少一個都不行),又要放棄一些其他的戰略目標。

同樣,在職業戰略上,一旦你找到了一個「存在市場缺口」,又能「揚長避短」的領域,你下一步要做的就是設計一連串相互協同的行動,並且放棄那些不能協同的行動。


但是大部分人都沒意識到這一點,因此他們在相互衝突的目標中掙扎。既當學生會主席,又要考雅思托福;既花費大量精力申請實習,又參加項目準備創業;既備戰公務員考試,又想申請騰訊的產品經理職位……


如果你不清楚現在自己行動的協同性如何,請問自己一個問題:


我現在的各種行動是相互加強的,還是相互衝突或者彼此無關的?

免噴聲明:

有人說,這麼講策略,真是腹黑,我是純潔的人。


首先,不要拿無知當純潔。策略無關人品好壞,只關能力和知識的高低。


既有擅長策略,行動有效的慈善家;

也有愚蠢至極,沒有策略的大壞蛋。


策略實際上像一種「科技」,它就像一台更高性能的電腦一樣,可以幫助你提高效率、降低失誤。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你有了高性能的電腦就會做壞事—高性能的電腦既提高了你實施網路詐騙的能力,也提高了你做PPT改變世界的能力。策略思維也是一樣,它無關道德,只關乎能力。


至於到底是用策略思維做好事,還是做壞事?這不是本文討論的範圍,我只做商業分析,不做道德審判。


PS. 我個人微信主頁「李叫獸」(ID:Professor-Li),每周一更新一篇出人意料的原創商業分析文。


轉載請私信獲取授權。


今天寫的一篇文章,希望對問題有所幫助,謝謝。:)

關於職業階段的思考

2015年快結束,2016年快來了。最近工作比較忙,寫文章比較少,不過想著年底了,還是寫一篇最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職業階段。

關於職業階段,有很多朋友發信問過我,我在自己思考的同時,也和工作場合的前輩學習到了一些有用的思考點,所以今天想一起記錄一下自己對職業階段的粗淺思考,附帶一些從各個前輩那裡觀察學習討論得來的寶貴收穫。

我簡單把自己腦子裡想的職業階段分為3個:

Nobody,Somebody,The One。

一一闡述一下。:)

1,Nobody。

什麼是Nobody階段?我認為是年輕人進入職業場合的第一階段,默默無聞的階段。

很多年輕朋友和我討論,他們從名牌大學畢業,出國留學深造,在教育環境都是出色的,懷著大的理想和追求,以及足夠的自信,進入職業環境,卻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這樣的困惑是很常見的,例如我們做用戶體驗設計的,初入職場,腦子裡想的肯定都是用完整的用戶體驗設計流程和方法、精準的用戶體驗設計技能和思考,來為海量用戶創造美好的產品,為用戶帶來提升工作生活幸福感的設計。

我第一天到公司全職上班時,也是這麼想的。當時研究生畢業,讀書時候學習了設計流程、評估方法、設計思考、用戶行為分析、Heuristics等好多自己當時覺得很厲害的東西,還有一定的實習經驗和成果,覺得終於可以為一個海量用戶的產品長期穩定地帶來體驗設計的一縷清風啦。

結果到了辦公室,設計經理給了我一個他的InDesign初稿,說,趕緊把這個二手車搜索的特性刷新一次,怎麼改怎麼做…… 我當時想,好吧,領導讓我趕緊熟悉業務和設計工具,好事。接下來設計經理和4個產品經理對我進行了長期穩定的需求轟炸,我腦子根本轉不過來,就一個一個頁面開始出稿,電影、星座、應用、地圖、明星…… 一個一個特性接踵而至,產品經理們和藹可親地在我附近晃來晃去,說,Yoyo,我的需求如何啦,搞定沒?下一個版本要上的特性設計好了嗎?奧巴馬和麥凱恩的總統競選要開始了,競選頁面出來沒?……

我一方面靈活地操作著滑鼠各種趕稿,一方面計算著各個產品經理的特性優先順序和截止時間,腦子裡傳來一陣陣無力的咆哮:

說好的完整設計流程呢?
說好的心理模型建立呢?
說好的用戶研究測試呢?
說好的創意頭腦風暴呢?
……

想做也做不到。因為項目沒有時間給我去做,因為我的時間不是我在安排,因為就算我提了也沒有人聽我的。

因為那時我是Nobody。

這個階段真的是默默無聞,要把實際工作價值在工作產出上充分體現,腦子裡的思考點不能完全展現出來。現在想想,是合理的。剛進入工作,面臨一群前輩和專家,作為剛畢業或者剛入行的新人,腦子裡千奇百怪的想法很多也許不能產品化、商業化,就算偶爾靈光一現有非常好的點子,也需要有合適的場合才能展現出來,沒有人會有精力給一個新人一次又一次試錯篩選的機會。基本的設計信用都沒有的時候,更別談用自己年輕的思考力量去改變產品、改變用戶、改變世界了。

所以Nobody的時候,最重要的是保證工作質量和產出,從實際業務過程中積累設計技能和經驗,讓自己默默地一步一步成長。

這個階段挺難熬,很多年輕朋友給我訴苦,大多都是在這個階段理想和現實的差距帶來的痛點。我覺得這個階段心要靜下來,沉穩一些,把自己的基本工作做好,紮實不出錯,偶爾有一些好的小靈感能落地,才能逐步贏得同事、領導、產品、用戶的信任。信任隨著項目的逐步成功慢慢建立起來,就讓你有了設計信用,後面組織才會給你更有發揮空間的任務和餘地。

Nobody的時間可長可短,厲害的不到1年就能度過,一般1-3年,如果超過3年還在Nobody階段,得好好想想為什麼。另外,1%的非常厲害的年輕人,可以在公司迅速成長,或者創業快速成功,在很短的時間就能做到改變世界的地步,這種肯定有哈,不過很少。

2,Somebody。

有了足夠的積累和信用,工作經驗和成熟度都豐滿起來,這個時候在我們的專業領域,我們有一定的話語權、影響力、推動力,能把工作方向小幅度調整,給公司帶來更大的專業價值。這時我們完成了從Nobody到Somebody的轉變,這是一個重要的職業進階。

什麼是Somebody階段的一些表現呢?例如部門的一群產品經理在頭腦風暴,討論到一個和用戶體驗相關問題的時候,他們一拍腦袋,說,傻啊,我們糾結啥,去找某某問啊(某某是體驗設計團隊里50個設計師中的一個)。

這個時候的某某,就是這個部門設計領域的Somebody,因為他/她在部門裡的設計技能、經驗、想法已經得到廣泛驗證和認可,大家把他/她定位為Go-To-Person。

如果在專業領域成為大家的Go-To-Person,那恭喜,這是好事。

小領域的Somebody很快會成為團隊的leader,大領域的Somebody很快會成為領域的首席專家和專業主導。Somebody這個階段要在穩固自己專業強項的同時,積極擴展自己的專業相關技能、管理能力、更大範圍的擔責能力、以及匹配甚至超出自己專業能力的視野和全局觀。

3,The One。

我認為The One階段是Somebody的下一個階段,但是跳躍難度非常大。在專業領域的The One,是集團、公司層面解決這個專業領域問題或者完成這個專業領域突破的唯一人選。

這個階段除了對專業的高要求、經驗的高要求,還要對專業信用、影響力、推動力、個人魅力、管理、主導、勇氣、態度都要有高要求,才能實現。

我覺得在職場工作,從專業進展角度來看,The One是最高的目標。也許對更高層面的權責來說,這只是開始,但是對我們大部分人來說,這是專業的最高目標。

希望每個設計師小夥伴,或者其他專業的小夥伴,都能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做到The One!

謝謝閱讀!:)

thanks,
yoyo


謝邀

職業生涯是可以被規划出來的嗎?

先說結論後展開。
企業生涯是可以被規划出來的。

  • 結論解析

職業規劃想要做用好的必要條件

  1. 知道職業規劃是什麼。職業規劃本質上來是提供更多的信息和參照標準,方法論是其次。認為有職業規劃自己就不需要思考動腦了,無異於買本字典就認為自己該成為文學家,成不了就得讓字典負責。
  2. 對自己的人生負責。無論職業規劃可以提供再多的信息,再好的方法,最終做出決策的還是自己。因為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只有自己才能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3. 面向行動。再完美的職業規劃成立的前提也是按規划行動,該讀書讀書,該考證考證,該實習實習。為了長期追求犧牲眼前享樂才是規劃的意義所在。
  4. 動態思維而不是靜態思維。職業規劃的目的是找到方向出發,邊走邊看,雖然走不一定對,但原地不動肯定錯。

最近聽過很多關於某某一路規劃自己的職場,最後名利雙收的故事,可在我的眼裡,我們都在被工作和生活拖著走,何解?

為什麼被工作和生活拖著走,因為不願承擔決策壓力,不願為決策結果負責。

  1. 依據理查德泰勒懊悔理論。對於多數人,行動的懊悔,要大於忽視的懊悔。所以,有時候我們寧可將錯就錯,也不願打破現狀,對其他選擇故意忽視。所以大多數不願意做職業規劃。
  2. 依據卡尼曼前景理論,參照依賴。多數人對得失的判斷往往根據參照點決定,所以合理的職業規劃將可以提高生活品質。
  • 職業規劃的兩個關鍵點:積極主動、承擔負責。主動承擔的壓力叫挑戰;被動要求的壓力是倒霉。承認自己計劃不夠完善,進而優化修成叫負責;滿腹牢騷埋怨是反智。
  • 職業規劃的核心思想: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敢想敢為,邊走邊看,不斷總結,持續改進。
  • 職業規劃存在問題:職業規劃既是方向,又是束縛。當你在一個領域投入大量成本,積累了大量優勢後,越來越高的機會成本會束縛你對未來的判斷。

首先,先給各位道歉,我文筆不好,而且也並不擅長寫這類型的長文,思路邏輯與用詞都會顯得枯燥混亂,大家見諒。

這樣的問題,本應是 @采銅和 @唐僧同志的專屬。只是因為這問題引發了有關自己近況與未來的反思,所以才決定來寫下這篇答案。

與其說我是在寫答案,倒不如說是在反省自己30歲前的生活,如果正在看答案的你,有問題中同樣的困惑,我希望你看看我的答案。可惜的是,有些事情,醒悟的太晚,我正在努力嘗試改變自己。同樣,我也希望大家都可以通過做到更好的自己來實現自己的價值,並換取更豐沛的生活。

在曾經的教學生涯中,有這樣一節課,叫做《職業規劃》,當年給學生上這課時,我不過25歲左右的毛頭小子。現在回想,當年的自己,除了對待專業課的認真,而其餘一些歪門邪道思想也許真的誤了不少子弟。

那個階段常把無知當個性,常對人說,自己人生的樂趣不是今天知道明天會如何,而是今天不知道明天會如何,這樣才有意思。這樣看似詩意的情懷,其實是背後渾沌而頹廢的心態。幸而當年所教的學生,也比我小不了幾歲。再看著他們交上的作業,滿篇都是,30歲時應該會賺到了幾百萬,四十歲時娶了個怎樣的老婆,奮鬥到60歲退休後早已兒孫滿堂並與老伴移居歐美。他們把這個,稱作人生或職業規劃。我們再來看看,特別容易引發誤導思維的,一些所謂的職業規劃是什麼樣的:我要在30歲時成為大區經理,33歲當上銷售總監,36歲進董事會。而這些,都不叫做職業規劃。

職業生涯可以被規劃。

如何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在這裡,我提幾點。

一. 正確的自我認知

就職業發展通道來說,一般情況下只有兩種可能性。一是專業型,二是管理型。雖人人都有一個創業老闆夢,但並不代表人人都有與之相匹配的能力。

不要以為專業型人才是一定可以通過惡補啃書來達成的目的。同樣也不要認為管理型人才是看過幾本厚黑就可以讓人心服口服的。

在這裡,我只談我自己。我工作中的缺點是:計劃性差、拖延症、懶、不太會與陌生人打交道、自控能力差、易怒、不懂得妥協......,這其中的某些缺點是由於性格所造成,而改變人的性格,幾乎是不可能,我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也是這番道理,這些缺點使得我註定不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管理型人才。那麼,如果我創業,那麼必定需要有一個與我能力互補的人。同樣,我也知道自己的優點:學習能力強、會給自己設定目標、對工作與客戶有責任心、專業能力強,在工作中從專業上可以讓人信服......。

知道自己能力強弱所在,能夠正確的認識自己,並且在每一次錯誤後獲得提高,再選擇適合自己的道路,這是給自己進行職業規劃最根本的第一步。

二. 能夠明確的認識到「目標」與「目的」的區別,並且合理的制定自己的目的。

沒錯,這裡我沒說錯。我知道我這番表達會有人覺得奇怪,因為我們通常只會說制定目標,而不是說制定目的。別急,聽我慢慢的說。

我以男人追女孩來舉一個例子。一個男人,看上了一個女孩,這時候,有兩種結果。第一種,是和這個女孩談戀愛;第二,是把這個女孩弄上床。而他,最終將哪一個結果設定為自己的目的,會直接的決定了他會用什麼樣的行為方式去和女孩接觸。

假設,這個男人以把女孩哄上床為自己的目的。那麼,在他與妹子接觸時,他不自覺的所有行為方式都是抱著那最終一炮而去。他會選擇夜晚約會,然後將時間拖到很晚。他會盡量選擇無人的場所約會。他會做很多為了直奔主題而去的舉動......

我們再假設,這個男人如果把和這女孩戀愛設定為自己的目的,又會如何?他會在意對方的感受,他不會將時間拖到太晚,因為他知道,這樣會耽誤別人第二天的工作。吃飯時他會盡量拒絕酒精類飲料。他所做一切事情的出發點,是為了去讓對方感受到他的真誠......

我們再來假設,無論以哪種目的為出發點。假如,這個男人最終都成功了,那麼上床就是必然的結果。我們再來思考一下,那麼你們認為,抱著何種目的去行事的男人,最終的收穫會更大一些?更能夠體會到男女兩性相處的更多樂趣?

在這裡,我不是在討論泡妞把妹,我談的,是我們應該如何制定自己的目的。

我還是只說我所接觸到的一些人和一些事。我們常說短視,其實短視的根本是凡事以當下利益為出發點。任何事情,先去計較得失,到底有沒有直接利益可以獲得,如果沒有,那麼就會缺乏行事動力。這樣的人,在選擇自己行事目的時,必然時時刻刻優先考慮自己感受,很少會去思考自己到底要為別人帶來什麼。在這裡,我落入俗套的給各位推薦一本書,這應該是一本很多管理者看爛了的書《從優秀到卓越》,我真的建議對目的感不明確的人去看看這本書。

剛剛寫完自己的答案後,又去看了看其他幾個答案。在這裡,我想把 @依翁 答案中的一段話粘貼出來,因為這便是最典型的混淆了目的與目標區別的例子。

沒有誰的成功的職業生涯是可以被規划出來,莫言同志要是一開始就奔著諾貝爾獎去,到頭來他也未必能如願,同樣,鐵凝同志一心將寫作的目的定在當作協主席的目標上他也未必能當得了。喬布斯奧巴馬比爾蓋茨等等爛大街的雞湯人物我也不願舉例了,自己腦補。

在這裡,我想告訴依翁,莫言同志從未把獲得諾貝爾設定為自己寫作的目的。他只是熱愛,並專長,在確定了屬於自己的文章風格後,他就這麼專註的寫著。而獲得諾貝爾,是一個目標。即便他未獲得諾貝爾,也會因為他所設定的正確的目的,而獲得國內其他文學大獎。

我們還是回頭看看前面我舉的那個追女孩的例子。看看在這個例子中,什麼是目的,什麼是目標。

相識(目標) → 牽手(目標) → 邊緣性行為(目標) → 上床(目的)

相識(目標) → 在一起(目的) → 牽手(目標) → 邊緣性行為(目標) → 上床(目標)

通過以上的一組對比,我們會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抱著上床為目的的人,可能會先收穫到更多,而已戀愛為目的的人,在達成目的後,才會獲得更多。我個人不喜歡雞湯,但是,在這裡,我要讓你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必有收穫。

順利切換至第三點。

三. 知道何事可為,何事不可為。

我們之所以會認為職業不可能被規劃,因為我們認為外力會改變我們行事的軌跡。

在這裡,我要告訴你們,這是錯誤的。在大多數情況下,除非人力不可抗因素的天災人禍外,大多數對我們直接影響到我們職業軌跡的外因,依然與我們平日的行為有間接關係。

在這裡,我想先說一個我自己的一個例子。大約六年前,我想開一家攝影工作室,但是我並不懂技術,所以就找來一位曾經的同事談合作。在飯桌上,那位同事向我講述了一個讓我當時難以接受的事實。他臨出門時,他女友交代,如果我想合作,要他千萬不要答應,理由只有一個,我的言行很幼稚。沒錯,這就是我第一次被拒絕的理由。可是好在,當晚我回到家就進行了一整晚的反思,反思我平日的言行到底哪裡給人這般的感覺了。到那一刻,我終於明白什麼叫做機會只給有準備的人,我才知道什麼叫做創造機會(也可以說是毀滅機會)。

所以,無論你選擇走哪條路,管理也好,技術也罷,你想當銷售總監,或者讓自己成為行業頂尖......,好好的想想,為了達成你的目標,你平日里,你到底都做過哪些事情來為自己樹立威信形象和創造機會。為了達成自己的目的,到底哪些話不能說,哪些事不能做。

不要以為有些無心的言論,例如背後評論別人,偶爾一句玩笑大家都不會記得。你以為憑什麼和你同期進入公司的同事可以比你獲得更快的晉陞機會?

機會不會選擇最有個性的那個人,機會只會選擇最合適的那個人。

最後,我想再說一句聽起來特別雞湯的話:我們所過的今天,無論好壞,都是我們過去的行為導致的結果。

為便於查看,所有答案都在個人收藏夾內( ENO[觀點與成長]ENO[美學與穿搭]),希望幫到需要的人。


先說結論:職業生涯是可以規劃的。但是,關鍵是如何規劃。

我還是以我熟悉的行業和職位來舉例。

A,男性,專業是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本科畢業。如果A不去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的話,可能他找工作的時候就會隨大流。

或許,他會去電廠,會去設計院,會去電力公司,會去設備廠家,會去工程公司。

也或許,他會聽從父母的安排,被變相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

如果A想要主動的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的話,可能在大學裡的時候,他就會去了解電力相關行業的情況。

或許,他覺得外企不錯,然後就將外企作為自己的求職目標。然後,他還要去了解這個行業有哪些外企,自己想要進入哪個外企。

或許,他不太喜歡未來做技術類的工作,喜歡做銷售或者市場類的工作。

他如果幸運的話,可能一畢業就進入了自己想進的外企工作。想從銷售工程師逐步晉級到資深銷售工程師、高級銷售工程師、部門銷售經理、區域銷售經理、大區銷售經理、全國銷售總監,甚至更高的職位,這就是他的職業規劃。這個過程,可能需要15-20年左右的時間。從他的規劃來看,他想做職業經理人。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規劃都能如期實現。所以,不太好的結果是,他因為成績等因素,沒能進入外企工作,而是進入了一家國內公司。

這樣一來,他就得調整自己的規劃。他準備在國內這家公司銷售工程師的崗位上干兩到三年,然後跳槽去外企。

為了實現第一步規劃,他努力工作的同時,不斷了解和熟悉行業、競爭對手,努力去擴大自己的人脈,儘可能多接觸外企的同行們。

兩年後,外企的朋友介紹了一個機會給他,並把他的簡歷推薦給用人部門的經理。由於有朋友的推薦,他甚至不用先過HR那一關,直接和用人部門的經理聊。最終,他被錄用,仍然是銷售工程師。

至此,他的規劃的第一步實現了,但比預期晚了兩年。

在這家公司幹了兩年後,因為業績不錯,他被提升為資深銷售工程師。

在資深銷售工程師的崗位幹了兩年後,他可能會被提升為高級銷售工程師。但是,這時他收到了另外一家外企的offer,職位是部門經理,他決定接受這份offer。於是,他如期按照最先的規劃,做到了部門經理這個職位。

在部門經理這個職位幹了三年後,因為公司組織架構的變動,他必須離開。於是,他去了下一家公司,職位依然是部門經理。

兩年後,他被提升為區域經理。

五年後,他接到一個面試的機會,職位是全國銷售總監,彙報對象是不懂中文的外國人。因為他口語比較差,最終只能放棄這個機會。

後來,他發現其他外企類似的職位情況都差不多,對英語要求都比較高。

可能,你們會說,既然他做了規劃,想要做銷售總監,為什麼不在工作中努力提升自己的英語?

可能,他一直都知道英語是自己的短板,他也嘗試去努力了,但收效甚微。

所以,他得調整自己的規劃。

然後,他去了一家國內公司做全國的銷售總監。

在國內這家公司做了三年銷售總監後,他覺得自己應該嘗試去創業。於是,他又工作了兩年,然後辭職創業,藉助自己積累的資源,創辦了一家做中低壓電能質量治理的公司。

按照他調整之後的規劃,他要把這家公司做大,最終在創業板上市。但是,自己做公司和打工不同,需要面對更多的問題。

五年後,他的公司依然沒什麼太大起色,勉強存活著。這時候,他覺得自己可能更適合打工。但是,要重新去別的公司打工,好像又有點不現實。於是,他尋求資本注入,將公司的所有權讓出,自己作為董事之一,主抓市場和銷售,將生產等交給別人管理。這時候,他的身份既是股東,又是職業經理人,干自己擅長的事。

又過了幾年,公司越做越好,並且在創業板上市。

至此,他的職業生涯算是完結。

通過這個例子我們會發現,對於職業規劃,我們要有大的方向和目標,還得有階段性的目標和規劃,並且,還得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去調整和矯正自己的規劃。

最後,我還想說的是,職業規劃得實事求是,不要輕信那些所謂的職業生涯規劃師。試問,他自己只工作了三五年,對某個行業一點都不懂,他如何幫你規劃這個行業的職業發展?

知乎上現在也不乏這種江湖郎中式的打著職業規劃的幌子的所謂的職業生涯規劃師們,在這裡,我想說的是,瞎規劃比無規劃更可怕。

祝好!


不請自來。
職業規劃最大的意義不是「我要3天練到50級,一周練到100級」 而是「我3天能不能練到50級,該怎麼練?」
大學時上過所謂的職業生涯規劃課。毫不客氣的說,那種教條式的,不含有動態控制原理的,純靜態發展思想對職業生涯沒有任何幫助。
動態控制原理PDCA包括:
計劃、執行、檢查和糾偏。
計劃的第一步是確定目標。確定目標之後做什麼,執行嗎? 不是,是「分析論證目標的可能性」。拍腦袋想出來的目標如果根本不具有到達的可能,你要怎麼執行,怎麼檢查糾偏?
分析之後才是定計劃,才是執行。
而決定能否靠近你的目標,更需要檢查和糾偏。
最後,動態控制原理最重要的一環是「如有必要,改變原目標」。什麼意思?意思就是如果你執行起來發現客觀事實和你的預計不符,糾偏措施也用了卻發現沒有效果,那麼你就只能改變你原先設定的目標了。
人生的成長是充滿變數的,有的大有的小,每個人處理能力情況也不同。我願意相信在這個世界上有那麼一部分人,能夠一直按他們設定的規划去走,他們有能力將變數壓制在他們可控的範圍內不偏離目標太遠,但我相信有更多的人在根據實際情況不斷糾正他們的目標,我也相信還有一部分人沒什麼目標隨波逐流,甚至更有部分人到達了他們原先從沒想過的位置,他們覺得這個位置還不錯,於是他們滿意的說「我早就知道會這樣了,我早就規劃好了嘛」。


回顧我的職業生涯,我獲得過機械工程學位文憑,做過玩具公司的研發設計工程師,讀過商學院課程,為跨國公司完成過消費產品市場調查,在電腦公司擔任過營銷專家,加入過創業公司,有過IT諮詢公司任職經歷。最終,先前的這種種工作和經驗讓我決定創立自己的招聘服務公司。到如今我從事這份工作已經20多年。20多年過去了我依然對招聘服務充滿熱情,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老實說,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進入這個行業。


我們總是會聽到許多成功人士說:「要想成功必須要有一定計劃」。職場也亦如此:要想事業成功,首先得有一定的規劃。其實,我也有堅持規劃職業發展,但我的方法和大多數人的職業生涯規劃方法有很大區別。我的職業規劃方法是自己多年一直堅持貫徹的,是在自己的實踐學習中積累而成的。


1)放棄計劃,認定方向

剛剛起步,經驗尚淺的你制定的職業計劃勢必會漏洞百出:缺乏商業知識,沒有明確目標。這時候的計劃會管用嗎?當然不會!


剛剛入行時,我也曾經試圖制定一份體面的職業規劃,結果卻發現雖不僅費時費力而且毫無進展。所以我另闢他徑:毅然決定明確方向,腳踏實地。


2)明確3大關鍵因素

在找明方向之前首先問問自己將來無論從事何種職業都不願意妥協的前三大因素是什麼。以我為例:我最看重的是1)人,2)業務,3)中國。因此,每當我面臨重要的職業決策或作出行動時,我都會對照比較自己的規劃是否能滿足上述三大因素。


3)培養職業感觀

找尋方法完成目標的前提是對自己的追求目標有所了解,你必須搞清楚這個目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要想完成這個目標必須什麼準備工作。因此,我曾經向很多人提出建議他們去了解行業和工作職能的真正面目。事實令人驚訝,了解越深決定才更明智,才能確定意向的職業是否真正適合自己。


4)計劃趕不上變化

今天的你和5年前的你肯定大不一樣。原因很簡單,你所經歷的事情必定會改變你的興趣,思維方式和價值觀點。隨著你在職業生涯中不斷嘗試新鮮事物,你對職業生涯的想法不斷更新。因此,與其小心翼翼地構建明確的職業規劃,不如敞開大門,隨機應變,迎接挑戰、把握機遇。


5)堅守本心

特別是如果你很有潛力的話,你肯定會遇到大把職業機遇。有的機會雖然誘人(如薪水高,職位號,公司有名,行業熱門等),但可能與你自己的本心初衷相違背。


乍一看好像我做過的工作彼此間毫無關聯,但是回想起來正是過去的那些決定和行動才造就了今天的我。因為堅持本心,所以一直以來我從事的每一份工作都必須符合相應階段的實際,對職業發展有利。


所以為了自己的事業,你首先必須嘗試明確正確的方向,追隨興趣,堅持本心。只有這樣你才能有機會獲得成功,如同精心計劃後的那般成功。加油!

------------------------------------------------------

更多職業發展的精彩內容和專業知識,遠見和建議,請關注職商網微信公眾號:職商網(zhishangcq),我的個人微信公眾號:Larry聊職商(LarryWangABC),點擊鏈接訪問職商網:http://www.zhishangwang.com,知乎專欄:Larry聊職商,我司微信公眾號:王李亞洲資源( wangliyazhou ) ,微博@Larry Wang王承倫,LinkedIn:Larry Wang

大家好,我開通了值乎。掃一掃我的二維碼就能上我的值乎啦。上面有我回答過的問題,以及大家有任何關於職場和職業發展的困惑都可以在值乎上提問。希望大家多多捧場!

值乎 - 說點兒有用的 (二維碼自動識別)

http://weixin.qq.com/r/KHXs9ArE5FebrU6X9yA6 (二維碼自動識別)


瀉藥。

職業生涯是可以規劃的,但是這裡的規劃是Strategic Planning,關鍵在於度的把握

這個度的把握,大部分人都很難做好。我們常常可以見到以下兩種心態的人:

一類是過度關注計劃本身,給自己構建了一條精細無比的職業道路,從畢業以後第一份工作非xxx不去,到25歲之前薪資一定要達到xxx水平,30歲之前必須做到xxx職位。這種類型的人,往往會面臨以下幾個問題:一方面,很容易迎來挫敗感,職業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職場也不同於學生時代,學生時代的生存法則是天道酬勤,而職場上的成功除了勤奮,還有很多其他的因素。當短期內職場表現不如自己之前的預期時,這類人很容易產生很強的挫敗感,覺得自己的生涯就要完蛋了,殊不知前路還遠著呢,先贏的都是紙。另一方面,這類人將自己框的太死,提前抹殺了自己很多的可能性。比如我一心想做產品經理,結果陰差陽錯進了BAT里的一家,給的薪水也不錯,跟我說先要去做半年運營,我偏不去,我想我要去了這路可就走偏了啊混蛋,然後我放棄了這個好的平台,去了一家一般的企業做產品。

還有一類人,是我們中的大多數。「計劃趕不上變化」,乾脆咱就破罐子破摔,規劃個毛線,走一步看一步就是了。這類人有很大一部分是由第一類人在經歷了不斷地挫敗感後轉換過來的。這類人最大的問題在於職業生涯上的短視與短期利益驅動,忽略整個職業生涯的貫穿性與聯動性。我之前在一家需要輪崗的500強外企,經常見到這樣一些同事,在談下一個輪崗的時候,往往更多關注薪資與地點等因素,做的事情卻與過去幾年做的事情大相徑庭,毫無關聯,以至於現在跳槽的時候困難重重,各個領域都不紮實,還被獵頭challenge職業生涯讓人很confusing. (這裡不是故意要用英文,而是獵頭原話= =).

說完這兩種不好的,我來說說我最欣賞的一種職業生涯心態,一種抱著「條條大路通羅馬」的心態。首先,
你得知道自己的羅馬在哪裡,然後就撒開了腿往羅馬奔唄。如果遇到了南牆,那咱就繞著走唄,前提是,我知道我走的每一步,都是目前這種情形下能夠最快達到羅馬的了,那我就無愧於心啦~要是哪一天繞路的時候發現快到巴黎了,巴黎這尼瑪看著比羅馬誘人呀,那我乾脆就不去羅馬了嘛,我就巴黎一條路走到黑啊。

我拿我自己舉個例,大學那會兒對consulting那叫一個迷,覺得非consulting不去啊,但是事與願違畢業那會兒實力還是欠一點,去了某快消的財務管培,然後只能認命咯,但是諮詢的念頭還是沒有滅啊,想著工作兩年再跳咯。結果也是命不好,第一個輪崗被分配到了工廠的財務,做的活離business差了一萬個羅馬,兩年後還告訴我業務需要必須再做一個工廠的坑? WTF,這尼瑪是在往羅馬的反方向走啊,這我不幹,於是開始各種找新工作咯,由於前兩年的工廠經驗,諮詢公司必然是不肯要我,不過陰差陽錯現在來了一家企業做BD方面的財務,心態上覺得還是回到了正軌。之後想著讀個MBA,還是能夠走自己想走的道路。

總之職業生涯那麼長,用心耕耘最重要。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職業規劃會幫助你確定階段目標,但是如果連自己喜歡什麼,擅長什麼都還不清楚的話,談職業規劃就顯得有點滑稽了。人生有太多不確定的因素,有一個遠遠的目標一直望著,同時又有一個階段性的目標一直腳踏實地的靠近著、實現著,才是比較好的辦法。10年的生活難以預料,1星期、1個月、1年的生活卻可以計劃。可以看看下面周迅的例子。

————————————————————————————————————

周迅:想想十年後的自己


十八歲之前,我是個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人,那時我每天就在浙江藝術學校里跟著同學唱唱歌,跳跳舞。偶爾有導演來找我拍戲,我就會很興奮地去拍,無論多小的角色。如果沒有老師跟我的那次談話,那麼也許直到今天,仍然沒有人知道周迅是誰。

那是1993年5月的一天,教我專業課的趙老師突然找我談話:「周迅,你能告訴我,你對於未來的打算嗎?」我愣住了。我不明白老師怎麼突然問我如此 嚴肅的問題,更不知道該怎麼回答。老師問我:「現在的生活你滿意嗎?」我搖搖頭。老師笑了:「不滿意的話證明你還有救。你現在就想想,十年以後你會是什麼 樣?」

老師的話音很輕,但是落在我心裡卻變得很沉重。我腦海里頓時開始風起雲湧。沉默許久,我看著老師的眼睛,忽然就很堅定地說:「我希望十年後的自己成為最好的女演員,同時可以發行一張屬於自己的音樂專輯。」

老師問我:「你確定了嗎?」

我慢慢地咬緊著嘴唇回答:「Yes」,而且拉了很長的音。

老師接著說:「好,既然你確定了,我們就把這個目標倒著算回來。十年以後,你28歲,那時你是一個紅透半邊天的大明星,同時出了一張專輯。」

那麼你27歲的時候,除了接拍各種名導演的戲以外,一定還要有一個完整的音樂作品,可以拿給很多很多的唱片公司聽,對不對?」

「25歲的時候,在演藝事業上你就要不斷進行學習和思考。另外在音樂方面一定要有很棒的作品開始錄音了。」

「23歲就必須接受各種培訓和訓練,包括音樂上和肢體上的。」

「20歲的時候就要開始作曲,作詞。在演戲方面就要接拍大一點的角色了。」

老師的話說得很輕鬆,但是我卻感到一陣恐懼。這樣推下來,我應該馬上著手為自己的理想做準備了,可是我現在卻什麼都不會,什麼都沒想過,仍然為小丫鬟小舞女之類的角色沾沾自喜。我覺得有一種強大的壓力忽然朝自己襲來。

老師平靜地笑著說:「周迅,你是一棵好苗子,但是你對人生缺少規劃,散漫而且混亂。我希望你能在空閑的時候,想想十年以後的自己,到底要過什麼樣的生活,到底要實現什麼樣的目標。如果你確定了目標,那麼希望你從現在就開始做。」

一年以後,我從藝校畢業了,老師的話從那天開始一直刻在了我的心底:想想十年後的自己。是的,當我意識到這是一個問題的時候,我發現我整個人都覺醒了。

從學校畢業後,我忙於接拍各種各樣的影視劇。我始終記得,十年後我要做最成功的明星,所以對角色我開始很認真地篩選。後來我拍了《那時花開》,拍了《大明宮詞》,我漸漸被大家接受,也慢慢地嘗到了成功的快樂。

2003年4月,恰好是老師和我談話後的十周年,我不知道這是偶然還是必然,我居然真的擁有了屬於自己的第一張專輯——《夏天》。

其實你也和我一樣。如果你能及時地問自己一句:「十年後我會怎麼樣?」你會發現,你的人生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發生變化。時刻想著十年後的自己,你會朝著自己的夢想越走越近。


個人粗淺看法

首先肯定要規劃,認清自己在社會上的優勢和劣勢。重點考慮性格,家庭條件,知識水平等等。這種規劃,也就是入對行。

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 比如在金融這個大的領域,以前最火的衍生品08年之後不火了,看到苗頭就要撤。。要不斷調整自己規劃。

最後說一句,風水輪流轉,生活比的是誰贏在最後,不要因為一點小小的不順就放棄自己長期的追求。有時候靜靜等風來比較好。


有職業規劃,有了目標,你就會圍繞目標構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你也可以積累自己的求職籌碼,在擇業時更有主動權。相反,沒有職業規劃,沒有目標,就算你想參加一個培訓,你都不知道要學什麼,所以也就無法構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求職時也就沒有優勢了,只能被「拖著走」。你不選擇,就要被選擇。就這麼簡單。


職業規劃是規劃方向,不是規劃路徑


HR未來從業者
對於前面許多人大都不贊同職業生涯規劃,表示有點意外。許多人片面的將職業生涯規劃等同於給自己的未來設定了具體的藍圖,然後一步一步按部就班的進行,再然後苦逼的一步步走向死亡。
其實在中國的大環境下,真的需要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職業生涯規劃不僅僅是只包括職業發展,還需要包括學業,定居地,未來生活方式等各種未來的選擇方向性的提前預判。
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高考了。許多人在高考前沒有進行過職業生涯規劃,對選專業盲目而無知。導致了一方面全國熱門專業更熱冷門更冷,另一方面許多人進入大學以後不喜歡自己的專業,不僅痛苦面對四年時光,進一步導致現如今跨專業考研熱居高不下。如果廣大考生在高考前就進行過包括人格測試,職業傾向測試等在內的諸多考量,再針對自己的情況進行系統的分析,從而制定自己的初步職業生涯規劃,將會大大提高自己與專業的契合度。
另外一個重要節點是第一份工作。許多人都說男怕入錯行。這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們究竟是需要發揮自己的特長去進行相關方面工作,還是因為我是學這個所以要從前這個專業領域內的工作?這都需要我們去準確評估加適當選擇。在進入職業生涯以後,我們還得要時刻了解內外部環境,即使據此調整自己的職業方向,從而有針對性的學習相關方面的知識,更新自己的知識系統。
凡事預則立。初定方向,做好準備並靈活變更才是職業生涯規劃的精髓。那些只知道腳踏實地,卻忘記仰望星空定位的人無異於驢拉磨雖然辛苦但難免低效。當然,選擇好了方向也需要腳踏實地的去執行規劃!
祝大家職場順利!


與其說這是談職業生涯規劃,不如說這是談面對未知我們能做些什麼?
其實未來的不確定性越大,依靠良好的規劃所獲得的收益就越大。
在我看來職業生涯規劃的目的,不是限制了你這輩子只能走哪一條路,而是給了你賣出步子的動力和信心。隨著你一步一步的走過來,你的規劃也可能會一次一次調整,就算最後所從事的職業和當初完全不同,你能說這樣的規劃沒用嗎?


絕大多數人在進入職場前,都不知道自己將要面對什麼(其實進入任何一個新環境,都有無窮多你想像不到的事),也並不一定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麼。更何況,所謂「職業生涯」,不僅僅是職業,也包括著「生涯」。你的父母、婚姻、家庭、子女等等幾乎所有因素都可能改變你的職業路徑。因此,也極少有人能在一開始就規劃好,然後十年、二十年、五十年如一日地踐行自己的規劃。我反正是沒見過這樣的少年先知。正常人(剛畢業)能規劃個3-5年我覺得就很不錯了……

不過呢,人總是會有意無意地誇大自己的預知能力,或者說,傾向於認為自己現在的選擇是正確的,並且自己早就知道會是這樣。這是一套自然的自我安慰機制,使大多數人保持樂觀和自信,在充滿未知的世界中,創造一種「我對我的命運有控制力」的幻覺,而不至於每天生活在擔驚受怕和抑鬱之中。

所以呢,「我的一生按部就班,無怨無悔」,這是一種幻覺。

p.s., 控制力幻覺,illusion of control,喜歡找reference的自己去wikipedia上搜吧


職業規劃本身首先是規劃,在沒有明確目的之前的規劃沒有價值,計劃趕不上變化。
大一的時候許多學校都會讓學生做職業規劃,有人說我要考什麼證書畢業後做什麼職業,工程師同傳會計公務員等等,理由呢可能是工資啦穩定性啦巴拉巴拉,大概大部分人是不會考慮一份工作對自己價值體現的作用也並不在乎這個,於是大家畢業後找的工作不管於之前規劃的一不一樣,其實都走在了原本規劃的路上,或者說命中注定的路上。接下來他會在已有基礎上規劃,我要吭哧吭哧爬到什麼位置,我明年要跳槽,當你處於一個固定階層的時候,規劃就好象日常記賬一樣是對現有生活的一種整理。
對於想要跳躍一個階層的人來說,規劃意義重大,同時所需承擔的風險與之成正比。大四的時候我開始對自己的狀態感到焦慮,如果早個一年會更好,有很多想做的事情又要開始迫於生計這時候我開始考慮職業規劃這個問題。對於我自己的人際圈人生觀來說,確是最適合的時間。大概在半年的時間裡訪問心理諮詢師和各商界專業人員之後,基本確定了自己想要做的事想要的生活方式和想要成為的人。我現在還在這條路上吭哧吭哧得付出代價,也因為各種變化在不斷調整,但是目的地就在那兒,向著一個方向走,總歸不會差太遠。


行動是可以計劃的,計劃留出應變的時間,就可以一直按計划行事;但是結果最好不要跟行動計劃在一起,例如你不能計劃明天先買六合彩中100萬然後再看兩本書,那樣子你計劃的行動是會隨時變化。只要你能夠好好做計劃中你要做的事情,然後計劃一兩個月份近期目標,一個長遠目標,最後規劃或者不能幫你達到目標,但是會幫你變成一個全新的自己。


如果你去的是大型、成熟型企業,職業生涯幾乎是已經被「規劃」好了的,因為公司有明確的職級劃分、晉陞資格和晉陞年份規定。

舉個例子,PG這樣的老牌外企,應屆畢業生進去band 1,一般是3年晉陞band 2,再往上升是band 3。當然也存在個人選擇的空間,因為級別越高責任和壓力也隨之增大,總會有人不願意承擔過大的壓力而選擇停留在一定的級別就不晉陞了,可以balance家庭和工作,特別是可以照顧小孩。PG是可以接受不晉陞的,所以你可能會看到工作了七八年的人,依然是band 2,他已經在這個級別上做得遊刃有餘。

然而,也有一些類型的企業,有種不成文的規定叫做「up or out」.如果到了一定的年份,你的資質不足以晉陞,那麼就要遭遇被淘汰。比如BCG這樣的諮詢公司,人力成本很高,如果你到了一定的年限無法為公司創造更大的價值,就得離開,公司不豢養閑人。

如果你去的是初創型、人數較少的企業,那麼,職級和晉陞都是靈活的。由於人比較少,所以同等資歷下,級別會比大公司定的高。你會看到可能有工作4年的人已經是Senior Manager或者總監,帶團隊、獨擋一面,而他們手下的人有的可能剛畢業,有的可能工作年份更長(能力平平一直沒有獲得晉陞機會)。

以上,都並不是我想聊的「職業生涯」。

我認為職業生涯在英文中對應的辭彙是 Career,牛津詞典的釋義如下:

An occupation undertaken for a significant period of a person"s life and with opportunities for progress.

——在人的一生中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所從事的工作,並且給予了人足夠的發展空間。

Working permanently in or committed to a particular profession.

——投入一生的時間所從事的工作。

「職業生涯」,是一個十分嚴肅的辭彙。

美國心理學家Katherine Cook Briggs終其一生的時間在研究職業與人格之間的關係,建立了MBTI模型,她的女兒Isabel Briggs Myers繼續發展了這一模型,在職業領域廣泛應用。(如果對MBTI模型不了解的可查閱百科或者wikipedia )

「對職業選擇影響最大的偏好是感覺Sensing/直覺Intuition,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人民的興趣。感覺型人格喜歡處理大量事實的工作,對工作的穩定性要求較高;而直覺型人格則更喜歡具有開拓性的工作、可以思考未來的可能性。」

「對職業選擇影響第二大的偏好是思考Thinking/情感Feeling。思考型人格善於處理非人類情感的事務,例如機器、原則、理論等等,都可以通過邏輯分析來處理;而情感型人格則善於處理與人有關的事務,服務、說服、幫助他人。」


通過大量的數據研究發現,職業和人格之間有著驚人的關聯性

  • 從事會計、審計的人,64%是感覺+思考型
  • 從事工業生產、建築的人,50%以上是感覺+思考型
  • 從事銷售、客戶關係的人,81%是感覺+情感型
  • 從事寫作的人,65%是直覺+情感型
  • 從事科研的人,77%是直覺+思考型。

當我們了解了自己的人格,並尋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就有可能在這個領域發揮自己的天資、成就一番事業。

然而,如果人長期在做著違背自己天資的工作,就會感到沮喪、沒有樂趣、為前途而擔憂。這是非常遺憾的事情。

基於這個理論,人們得先從根源上認識了自己,知道自己擅長或不擅長什麼,知道自己喜歡或不喜歡什麼,才有可能構建職業生涯。現在的社會已經給予了比30年前遠遠更豐富的職業選擇,但是由於我們從小所接收到的教育理念過於單一化,而導致人們很少關注自己是誰。

小時候,一個喜歡畫畫的女生,成績一般,可能被認為不夠聰明只能走美術特長生才能考上大學,而事實可能是這個女生的天資就在於藝術創作,並非邏輯數理。

一個喜歡打遊戲的男生,遊戲打的非常出色,成績一塌糊塗,這種男生一定會被家長和學校嚴厲批評教育,所有人都會想把他拖回課堂,豈不知,打遊戲也可以成為職業選手,可以去奪冠,這並不比考上清華北大更簡單。


感興趣的同學,推薦書籍《天資差異》

天資差異 (豆瓣)


謝邀!

書店老闆絕不告訴你的真相:買書一定要挑出版社(附職業規劃的真相)

在剛結束的這個周末,很多小夥伴們給大叔在微信公眾號里留言,要大叔每月給大家推薦一本不錯的圖書,這是好事,大叔自然願意效勞,為了大家更加方便的購買,大叔會把建議的出版社和圖書以鏈接的方式發給大家,方便購買。


很多小夥伴不禁要問了,「大叔,你說好就好啊,那可不一定,我得自己去實地驗證下才可以」,這種精神值得大家學習,的確,當不確定這本書適不適合自己的時候,一定要去實體書店看看,就算類似亞馬遜和噹噹網這樣的線上購物商城會有用戶評論和星級的描述,可百聞不如一見還是檢驗真理的最好辦法嘛。


在挑選書的時候,大叔的有位好友曾這樣和大叔建議,一定要看出版社,這話說真是到大叔心裡去了,記得大叔以前有一次購書的時候,就隨意在網上買了本最便宜的《國富論》,可你猜後來咋啦,那本書翻譯的實在是不敢恭維,於是在這位好友的建議下,大叔選購了商務印書局的《國富論》,這才能愉快的繼續閱讀下去。


大叔再給大家舉個例子哈,大叔有個好友小A最近在情感上遇見了困惑,經他的同事介紹,找了位自稱可以用「羅塞塔撲克」算命的人,於是,便支付1200元開始去算感情,在本次諮詢結束後(通常是2-4小時不等),拿到一份算命分析報告,小A同學看了一眼,對我說,「還沒你講的好」,我頓時就愣住了,於是對他說,「我只是講的人的本性而已,沒啥的。」


不過上述這樣用「羅塞塔撲克」算命的大咖,也有算的很棒的,建議大家在付費時好好思考哈,要多去比較幾家,別盲目,還是大叔那句話——

針對那些對你有幫助的即時性信息(你必須自己權衡),大叔建議你付費購買,因為任何能幫助你減少試錯時間的資訊,從長遠來看都是有意義的,最大的利益在於獲得更多的時間,要知道,時間是最寶貴的財富。

——【答疑】——

提問:大叔,你建議我們去做職業規劃么?


回答:所謂職業規劃,必須要掌握當下和未來的所有行業(包括細分行業)、所有公司和所有崗位的組合,然後必須得了解你所有的一切後,給你的針對性建議,可是,以下幾點,職業規劃做不到:

1、不可能全部了解你(你自己也不一定全部了解你);


2、不可能掌握未來所有行業(包括細分行業)、所有公司和所有崗位的組合的信息;


3、就算了解了上述第1條和第2條後,再幫你做規劃,可是時代早就變了,陳舊的只是跟不上時代的發展,那給你的答案也是無用的;


4、如果你讀過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和了解過一些《量子物理學》的嘗試,你會發現未來是不可預測的,唯一可以預測的是,你要問問你自己——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5、未來的你的每一天,不一定要按照你的預定計划進行,一切充滿了隨機性,就像人類出生,從本質上來說,就是黑天鵝事件,即偶然存在的;

大叔年輕的時候也很迷茫,一路走來,最感謝的是父母的鼓勵和陪伴。大叔也參加過一些市面上權威的職業規劃課程,可最終的結果卻沒有讓大叔滿意,於是,大叔開始閱讀,開始去請教大叔所在母校的老師,請教身邊的HR朋友,同時,也利用業餘的時間,去尋找自己究竟想要什麼……這是一段每個人都有的過程,大家必須去嘗試,去試錯才可以。


中國的科舉考試是自古以來最公平的考試,於是就有了在咱們18歲之前,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時代,很多小夥伴在18歲之前,並未想過自己的未來想要做什麼,好不容易讀了大學,在盡情的happy後,到找工作的時候就陷入一片迷茫,這很正常,咱們欣然接受就行,不必自責,因為過去的已經過去了。


對於未來,只要你從現在開始去尋找,去試錯,是完全可以迎頭趕上的,特別喜歡著名主持人曹啟泰先生一本書(今天你回復「機票」,給你看這本書)里的一句話,「未來當你成功的時候,過去所有的你認為錯的東西,都會在一瞬間連起來,變成對的」,大叔在這裡想說,這世間本無對錯,又何必那麼在意,當下的得失心是造成你不幸福的源泉。

「每個人生來都不同,找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即可,別那麼在意別人的眼光」

如果你真想做,建議好好問問做過這些諮詢的小夥伴們,必須在貨比三家後再做決定。


問問題的人,根本沒明白 職業規劃 這個詞的定義 和 職業規劃 所做的事情。
Career development

Career Development is the lifelong process of managing learning, work, leisure, and transitions in order to move toward a personally determined and evolving preferred future.

Career management

Career Management is the combination of structured planning and the active management choice of one"s own professional career.
The outcome of successful career management should include personal fulfillment, work/life balance, goal achievement and financial security.

職業規劃_百度百科

職業規劃,是職業生涯規劃的簡稱,就是對職業生涯乃至人生進行持續的系統的計劃的過程,它包括職業定位、目標設定、通道設計三部份內容。
職業規劃是指個人發展與組織發展相結合,在對個人和內外環境因素進行分析的基礎上,確定一個人的事業發展目標,並選擇實現這一事業目標的職業或崗位,編製相應的工作、教育和培訓行動的計劃,對每一步驟的時間、項目和措施作出合理的安排。從職業定位、目標設定、通道設計三方面協助人才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確定事業發展目標。

職業生涯規劃

職業生涯規劃(簡稱生涯規劃),又叫職業生涯設計,是指個人與組織相結合,在對一個人職業生涯的主客觀條件進行測定、分析、總結的基礎上,對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點進行綜合分析與權衡,結合時代特點,根據自己的職業傾向,確定其最佳的職業奮鬥目標,並為實現這一目標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上面4個定義里,百度百科、智庫百科取的都是貼近Career Development的定義,而不是Career Management的定義。

討論這個問題之前,必須要明白一個很重要的點:

職業規劃不等於 按照自己憑空臆想出來的既定路線去走你的職業道路與人生道路。職業規劃也不等於 只規劃職業,而無視生活和家庭。

職業規劃是有條件的。

1、對自己的認知。
你的優勢與劣勢、技能水平、興趣愛好、人生目標巴拉巴拉,是最基本的認知,任何職業規劃的方法,第一步都是先完成對自己的剖析。
這裡面會拆解的非常的細,你的性格是外向還是內向,你的表達能力是不錯還是不怎麼樣,你的溝通能力是強還是弱,你有沒有恆心和毅力,你和他人相比是不是更執著,你喜歡生活自由還是一成不變,等等等等。
認識不了自己的人,根本無從去規劃。

2、對職業的認知。
你知道你想踏足的領域對各個時間段里的員工的職業要求么?
你知道從一個普通員工到主管到經理到總監到老闆在不同階段的職位要求么?
如果你不知道,也無從規劃,即便你知道,也未必規劃的好。
因為職業規劃,本來就不是 僅僅按照既定道路去簡單執行。

3、對目標的確立。
做過項目的應該知道,一個項目都有一個大的目標,但是當你看到大目標發現無從下手的時候,你就要去做優先順序排序,也就是分解目標。
人生是一條很長的線,在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目標,雖然我們都是奔著「死亡」這個終極目標去的,可是,在不同的階段,依然可以活得精彩,前提是:
你知道在不同的階段要實現什麼價值,達成什麼目標。
目標是什麼?
是通過努力可以達成的結果。
如果你定了一個不切實際的目標,根本達不成,你就不要抱怨 規劃 沒有用,規劃 從來不是去為了做夢而去設計的。

4、對條件的爭取。
認知了自己、職業,有了目標。你會發現,要達成目標是有條件的。
你要25歲進入跨國公司做個專員,你是不是至少得保證一個好的外語水平,如果你欠缺,是不是得彌補?(我們就不談其他條件了)
你要30歲做到部門經理,是不是得先看看自己是缺乏業績、缺乏思維,還是缺少個學歷?不管哪個缺了,你是不是得想辦法補上去?
如果你的目標是確立的準確的,你的條件就會清晰,接下來的就是要是讓條件具備。

5、靈活而有目的的執行。
有了以上這些,就要執行了,執行分呆板的和靈活的,有目的的和無頭蒼蠅的。
什麼是靈活而由目的的執行?
你原先根據自己畢業時的情況作了一份規劃,可是並不意味著你要嚴格按照規劃的時間表去執行。
進入職場之後,你一定會有所進步和發展,但是方向和步調都有可能收到外界、自身能力的干擾而產生變化,如果只是執行原有規劃,大多數情況下一定是悲劇的。
從上海到北京,有很多種路線可以去,但是你要根據實際情況去調節,颱風來了高鐵停了,你要知道繞個路,天氣好了路障清了,你要知道加個速。

另外有個有趣的現象,很多人規划了,卻只看不動手,規劃是用來執行的,不是用來束之高閣每日瞻仰的。

所以,不要被自己的懶惰和借口騙了,當然,也不要被無良的職業規劃師所欺騙。

以上。

====補充一下,有人在評論里希望不僅僅要有湯,還要有勺,我的回應如下====

自己去學,別指望別人又給湯又給勺。

我專欄里也寫過一些,相關的問題里也有別人說過實例。
專欄鏈接:
來扯點職業規劃的事情 (1) - 吹吹牛談談事 - 知乎專欄
來扯點職業規劃的事情 (2) - 吹吹牛談談事 - 知乎專欄
來扯點職業規劃的事情 (3) - 吹吹牛談談事 - 知乎專欄

別人的實例:
在校大學生怎樣進行職業規劃?
剛畢業或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如何進行正確的職業規劃?
請從自身經歷出發,說說職業規劃真的有用嗎?

人力資源與規劃師的回答:
管理類研究生一畢業就去當老師,這樣的職業規劃好嗎?
個人職業規劃,誠心求教建議?(最簡單的作法,但幾個做了的,答題者是世界500強的HRD)

看看別人是怎麼反對傳統的職業規劃的:
我該做什麼?求職業規劃(這才是說到點子上了,對於自我認知不清,又對社會認知不清,對行業、企業認知不清,才是大問題,不管是對需要規劃的人,還是規劃師都一樣)

我不一一列舉,自己去搜索關鍵字,當然,有廣告,注意甄別。

另外,職業規劃雖然在認知自我的階段有很多測試方法,但是我不建議任何人當做金科玉律去執行,這些測試只是標準的一種,而以我個人的體會,真正有用的是你自己的決心和行動力。而很多人嘴上雖然說著職業規劃沒用,但並不意味著他們不使用職業規劃的任何一種方法幫助自己做出職業階段選擇。最簡單的,人人都會碰到的,遇到跳槽的機遇,你判斷是否跳槽的標準是什麼?你會不會考慮行業趨勢?會不會考慮企業發展的趨勢?會不會考慮業務形態面臨的風險?會不會考慮自己的發展前景?這些都是職業規劃必經的階段和路徑。

最後,職業規劃有沒有用,自己工作幾年之後再談,在校生扯職業規劃沒用,你都還沒有進職場好么,等你進了職場,看到有人做了10年還是基層員工,有人不到10年飛黃騰達,你再來說職業規劃有沒有用。


推薦閱讀:

工作和愛好之間該如何平衡?
工作經常需要和領導喝酒,身體不好又非常抵觸喝酒,想換工作男朋友卻不支持,接下來該怎麼做才好?
在國外做一份有趣的工作是一番什麼樣的體驗?
作為交響樂團的一員是怎樣一種體驗?或者作為指揮家是怎樣一種體驗?
飛行員年薪有百萬嗎?

TAG:成功 | 工作經歷 | 職場 | 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