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早期,中原小國"鄭國"的領土範圍??

以公元前403年為界。
公元前403年,趙魏韓三家分晉,宋司馬光的《資治通鑒》從這一年開始記載中國歷史。

那麼在這一年前後,中原小國"鄭國"的地盤有多大呢??

另,距公元前403年,二十多年後鄭國被戰國七雄之一韓國所滅。


前408年,韓伐鄭,取雍丘。鄭城京
前407年,鄭敗韓負黍
前400年,鄭圍韓陽翟
前398年,楚圍鄭
前394年,鄭負黍叛,復歸韓
前393年,魏伐鄭
前391年,三晉取楚大梁
前385年:韓伐鄭,取陽城
前375年:韓滅鄭,徙都新鄭

通過上面的史料幾乎可以確定鄭國東西邊界的大致範圍。
南邊的邊境:後來長葛入韓,故許地屬楚。很有可能在這時許地已經不再屬鄭。
北邊的邊境:後來垣雍屬魏。而且春秋上有晉文公伐楚,「至於衡雍,作王宮於踐土」的記載。很可能春秋時期鄭國已經丟失了黃河以北的領土。

因此我認為鄭國的邊界大概是這樣的:


抽空來答題了。

謝 @晨昱沐之 邀。

既然落實到了-403年,那麼我們就簡單的做一個加減法:

首先是春秋時期鄭國的疆界:

《春秋大事表·春秋列國疆域卷4》:其地有開封府之祥符、蘭陽、中牟、陽武、鄢陵、洧川、尉氏、鄭州、河陰、汜水、滎陽、滎澤,凡一州十一縣。亦兼涉杞縣,與楚接界。陳留與陳接界。封丘與衛接界。許州府為所奪許國之地。禹州為櫟都。汝州之魯山、郟縣本楚以餌鄭,旋復為楚奪。又闌入衛輝府之延津縣,河南府之登封縣、鞏縣、偃師縣,陳州府之扶溝縣。懷慶府之武陟,歸德府之睢州,其地俱在今河南一省。其闌入直隸大名府之長垣縣者,為祭仲邑。東明縣有武父地,僅彈丸黑子而已。

這只是總體情況。然後具體調整:

北方:

1、《左傳·成公四年》:

晉欒書將中軍,荀首佐之,士燮佐上軍,以救許伐鄭,取汜、祭。

汜水在滎陽縣西北,鞏縣東北。祭在鄭州地區。

2、《左傳·襄公十年》:

諸侯之師城虎牢而戍之。晉師城梧及制,士魴、魏絳戍之。書曰「戍鄭虎牢」,非鄭地也,言將歸焉。

也在虎牢地區。

3、《戰國策·韓策》:

「三晉己破知氏,將分其地。段規謂韓王曰:`分地必取成皋。"韓王曰:"成皋,石溜之地也,寡人無所用之。"段規曰:`不然,臣聞一里之厚,而動千里之權者,地利也。萬人之眾,而破三軍者,不意也。王用臣言,則韓必取鄭 矣。"王曰:`善。"果取成皋。至韓之取鄭也,果從成皋始。」

也就是說,到-403年之前,鄭國的北界甚至可能不達黃河,鄭州地區說不定已經是韓國的了思密達。

南方與西方:

1、《漢書·地理志下》:

 韓地,角、亢、氐之分野也。韓分晉得南陽郡及潁川之父城、定陵、襄城、潁陽、潁陰、長社、陽翟、郟,東接汝南,西接弘農得新安、宜陽,皆韓分也。

注意:這裡的南陽不是南陽,而是南陽。(TMD.....就是說不是現在的南陽而是焦作地區)。

2、公元前404年、-403年左右:

1、-407年《史記·韓世家》:

二年,鄭敗我負黍。

2、《周代鄭國史研究》(蘇勇):

曲洧,春秋時為鄭國所有,戰國時期為楚邑,在今河南扶溝縣城西南約 17.5 公里。

東方:

戰國時期,東方的大梁地區已被楚國佔領,楚國將鄭國和宋國割裂開來,直接面對三晉。

1、《楚國疆域變遷之研究》(趙炳清)轉引《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

楚簡大王立七年,宋悼公朝於楚,告以宋司城玻之弱公室。王命莫教陽為率師以定公室,城黃池,城雍丘。晉魏斯、趙淀、韓啟章率師圍黃池,速迥而歸之於楚。二年,王命莫教陽為率師侵晉,奪宜陽,圍赤岸,以復黃池之師。魏斯、趙浣、韓啟章率師救赤岸,楚人舍圍而還,與晉師戰於長城。楚師無功,多棄旗幕,宵遁。楚以與晉固為怨。

2、同上:

所以說此時鄭國東方已經被楚國咔嚓了。

以上。需要圖我今天下午做一下fa♂上來。

——更新說明——

真·公元前403年鄭國形勢。


我是專門研究這個的,不過我研究的是春秋的鄭國

很多人犯了一個邏輯問題,就是古代小國是有可能開放國境的,比如鄢不一定就屬於鄭國,也可以是一個獨立小國,所以還是用軍力來分析領土會更合理。

我在 @知乎 回答了問題:「鄭伯克段於鄢」中叔段的逃亡路線有何合理之處? 曾gm兄說的很好 鄢的所在地,約有三說: 1.鄢陵,過新鄭,可靠近宋、陳兩國,尋求庇護。 …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8656500/answer/267942866

西周為了鉗制古國,不讓他們學自己滅商那樣,都是把古國飛地的一塌糊塗,天下太平時自然相安無事,到了春秋,那些基本沒有飛地的如齊鄭晉就崛起了

晉國六卿封地也是犬牙交錯,日本戰國末期豐臣秀吉統治下的封地也是犬牙交錯

我在 @知乎 回答了問題:春秋戰國里各諸侯國的國土面積是多少? 不斷更新中。。。這個我最有資格回答了,看看我知乎文章和我的收藏的我的回答文件夾,都是從度量衡研究夏商周…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993303/answer/253019084

這個我最有資格回答了,看看我知乎文章和我的收藏的我的回答文件夾,都是從度量衡研究夏商周的井田戰車軍制的

一句話,現代一個縣就是西周一個男爵國或伯爵國也就是一個都(男爵國是小都,伯爵國是大都)。一個私田份地是22000平米33市畝,一個村至少有600個這麼大的面積,25個村組成一個男爵國,也就是耕地50萬市畝330平方公里,衛輝市耕地面積大概就是這個數37600公頃376平方公里,超出來的耕地50平方公里屬於大貴族或王室享用的公田。男爵國的公田最多時能達到私田近一半也就是150平方公里,是為雅邑,最少的則幾乎沒有,是為尾邑。

而戰國策里的城,很多是鄙城,一個都,有四個鄙,所以一個男爵國就有五個城,男爵國有25馬車也就是一個偏的戰車單位

夏商周的井田、戰車、軍制(縮水版修改)

考工記,破解夏尺為0.125米的唯一證據

甸,丘,乘

《周禮》的科學性

兩套理論,駁斥歷來形成的錯誤認識

齊國周制田和商制田

懷劍聽雨:秦國非周室宗親諸侯,卻何以直接承襲周部族的發祥之地?

侯甸男采衛,城市大小

田十萬(再次修改版)

所謂千乘,不過四分之一是馬車

舉個例子中山國最強盛時有九千乘,四分之一是馬車,就是2250馬車,125馬車為一軍,就是18個軍,也就是西周90個都,但是戰國開始國野不分,所以是45個都,但是考古發現中山國度量衡用的是小石1萬克,而戰國普遍用大石3萬克,大石是小石的三倍,所以實際上只有現代30個縣的面積,也與地圖相符

我在 @知乎 回答了問題:中山國為什麼沒有被視為戰國群雄之一? 因為有人回答里提到了中山國是千乘之國,而中山國又有九千乘之國的記錄其實這個千乘是指馬車。春秋時的鮮虞…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916942/answer/268152706

晉國的實際兵力變化

西周時代的怯薛

懷劍聽雨:如何評價商朝這個朝代?

懷劍聽雨:吳太伯讓賢只是因為當時的周人是幼子繼承製的緣故嗎?

僅僅是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大地上就至少有八種田制也就是度量衡制,分別是黃帝0.25米古黍尺10進位,夏朝0.125米黑黍尺64進位,早商0.168米黑黍尺72進位,晚商又分紅黍黑黍兩種尺72轉25進位,周秦漢都是紅黍0.231米黑黍0.248米25進位,再加上楚尺、吳尺、越尺。具體見我知乎文章《從度量衡研究夏商周的井田戰車軍制》

夏朝1馬車600兵,商朝一馬車300兵,楚國一馬車150兵,周朝一馬車100兵

現代一個縣相當於西周一個男爵國,一子爵2男爵,1伯爵4男爵,1侯爵5男爵,1公爵10男爵,魯衛燕作為元侯15男爵

山區基本被蠻族佔據,當時的河流與海湖面積也與現代有差異

關毛評論區那個齊國人口計算有誤,鄙地是一家三口,份地面積也是一個半成人就可以耕種,國地是一家五口,份地面積是三個半成人耕種的35市畝,商業鄉人口其實很少是管仲預留的編製,所以管仲時期齊國只有150萬人口,戰國齊國有450萬人口,增加了三倍

《周禮大司徒》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其食者參之一。一個百里是4個五十里,四個百里就是16個五十里,三分之一就是5個五十里,所以侯爵有5個男爵國。

(論文)《周禮·大司徒》一則鄭注質疑

論文《&<周禮·大司徒&>一則鄭注質疑》的理解是錯誤的,如圖一個男爵國的面積最小是330平方公里,這是從尺開始計算出的結果。

讓我們來數晉獻公的「並國十七,服國三十八」

首先是晉侯國的五個城:曲沃伯的新絳縣、侯馬市、曲沃縣,冀侯的絳縣、翼城縣。其攻佔的城有蒲國、隰國、屈國(隰縣飴隰、蒲縣飴箕、永和縣樓、大寧縣樓、吉縣屈、鄉寧縣鄂)、瑕國呂國(靈石縣、汾西縣)、郤國(沁源、安澤)、霍國(汾西縣霍、霍州市彘陰)、楊國(洪洞縣、古縣)、狐國(臨汾市、浮山縣)、賈國(襄汾縣陶寺遺址)、郇國(稷山縣郇、萬榮縣稷)、耿國(河津市耿、臨晉縣董、臨猗縣智)、芮國(永濟市)、魏國(芮城縣)、虞國(運城市、聞喜縣、夏縣)、虢(郭)國(平陸縣、潼關縣、靈寶市、三門峽市、澠池縣、義馬市,除去平陸就是「河外列城五」)、垣曲縣兩個城。一共17個國,疆域是現代的38個縣。

晉獻公的二軍每個軍有左右兩行,每行有七個大夫,也就是有28個男爵國,38個縣的蒲國、隰國、屈國很多山區都是羈縻,瑕、飴、陰後期才正式併入晉,所以與上面的總和相符。

晉獻公死時晉國疆域,南到商洛、西到黃河、東到霍太岳、北到靈石

名義上是二軍,實際上有28大夫,再加上蠻族地,也就是六軍30大夫的軍力,所以晉文公作三軍卻有六個軍長卿。

再來研究春秋第一小霸鄭莊公最強盛時的面積

先要說清楚周的王畿,周的理論王畿方千里,也就是邊長500公里,理論上裡面有100個方百里的小國,實際上西周控制的只有關中八百里秦川地32個縣,供養西六軍750馬車,洛陽六百里24個縣(洛陽市 鞏義市 偃師市 孟津縣 新安縣 欒川縣 嵩縣 汝陽縣 宜陽縣 汝州市 盧氏縣 洛寧縣 伊川縣 濟源市 焦作市 沁陽市 孟州市 修武縣 博愛縣 武陟縣 溫縣 登封 新密市)以及鄔、弊、補、舟、依、&<黑柔&>、歷、華等的四百里16個縣(鄭州市 滎陽市 孟庄鎮 新鄭市 禹州市 長葛市 鄢陵縣 新鄉市 衛輝市 輝縣市 新鄉縣 獲嘉縣 原陽縣 延津縣 封丘縣 長垣縣),供養東八軍1000馬車,一共18個百里72個男爵國,也就是現在78個縣級,部分縣已經變成了市級的區,另有少部分則只是鎮級的。平頂山 寶豐縣 葉縣 魯山縣 郟縣 襄城縣 漯河市 郾城區 舞陽縣 許昌市 臨潁縣則屬於不羹國、許國、郾國等。

其濟、洛、河、潁之間乎!是其子男之國,虢、鄶為大

若克二邑,鄔、弊(偪)、補(偪)、舟(鄒或丹)、依(鄢或鄔)、&<黑柔&>(鄒)、歷、華(莘),君之土也。若前華後河,右洛左濟,主芣、騩而食溱、洧,修典刑以守之,是可以少固。

秦鄭是靠侵吞西周王畿而崛起的,但是秦是從蠻族手上,鄭主要是對東部背叛周平王的10個百里40個男爵國下手,同時王畿有部分被蠻族佔據,一些東方小國保持中立,到了周桓王與鄭莊公開戰時,鄭國大概有15個男爵國(鄭州市 滎陽市 孟庄鎮 新鄭市 禹州市 長葛市 鄢陵縣 原陽縣 延津縣 封丘縣 長垣縣 開封市 蘭考縣 中牟縣 扶溝縣,這裡面也有些是盟友性質),周桓王則只剩洛陽附近大概15個男爵國,洛陽依然是區域貿易中心,天子對諸侯還有一些諸如提級下葬和封爵的收稅,但是開支也很多,所以繻葛之戰天子拉攏虢、衛、蔡、陳加入聯軍,鄭莊公則重視步兵參戰。

《春秋大事表·春秋列國疆域卷4》:其地有開封府之祥符、蘭陽(蘭考)、中牟、陽武(原陽)、鄢陵、洧川(尉氏管)、尉氏、鄭州、河陰(孟津)、汜水、滎陽、滎澤,凡一州十一縣。亦兼涉杞縣,與楚接界。陳留與陳接界。封丘與衛接界。許州府為所奪許國之地。禹州為櫟都。汝州之魯山、郟縣本楚以餌鄭,旋復為楚奪。又闌入衛輝府之延津縣,河南府之登封縣、鞏縣、偃師縣,陳州府之扶溝縣。懷慶府之武陟,歸德府之睢州,其地俱在今河南一省。其闌入直隸大名府之長垣縣者,為祭仲邑。東明縣有武父地,僅彈丸黑子而已。

畢竟是清朝人的總結,也就當個參考。但是鄭國人敢和天子交戰,也可以看出東周有多衰落。

鄭國有375馬車的實力,要留一些防禦蠻族,鄭軍大概300馬車。王軍共有900馬車的實力,其中王有375馬車的實力,部分要分給周公,要留一些防禦蠻族,虢公只剩三門峽市6個縣150馬車,要留一些防禦蠻族,衛陳蔡都是125馬車,衛國與周邊鄰國關係都不好,蔡國要防禦剛崛起的楚國,王軍大概中軍200馬車、左軍周公100馬車、陳國100馬車、右軍虢公100馬車、衛國50馬車、蔡國50馬車。王軍戰車是鄭軍的兩倍,但是鄭軍違背遊戲規則讓步兵參戰設伏。為魚麗之陳,先偏後伍,伍承彌縫。車兵最小單位是偏,步兵最小單位是伍,偏指代車兵,伍指代步兵。王軍中軍有很多有名的神射手貴族戰車兵,鄭軍就用違反遊戲規則的辦法用步兵跟在硝煙瀰漫的戰車後面,把戰車勾倒,幹掉這些戰車貴族,頗有點英法百年戰爭克雷西戰役的味道。

侯甸男采衛蠻夷鎮藩是王畿方千里外一圈的44個男爵國劃分為九個防區,而且說是圍繞方千里,實際上只是圍繞渭河盆地和洛陽盆地以及部分河北。晉國在侯防區五百里與甸防區五百里之間,曹國的伯爵領在男防區五百里,但是另一個男爵領在甸防區,也就是衛國後來的都城曹邑。衛國不在衛防區而是在甸防區。鄒(扶溝)、莒(通許)那些是鄒侯、莒侯的飛地,所以在采防區和衛防區。蠻子赤在蠻防區。寶雞在夷防區。慶陽在鎮防區。延安在藩防區。

乃辨九服之邦國,方千里曰王畿,其外方五百曰侯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衛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蠻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鎮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藩服。

下面這些與我王畿理論矛盾的反方史料證據,我也是有說法的,但是說起來太複雜,也沒太多證據,就先存而不論了。

左傳桓公二年 今晉,甸侯也,而建國。本既弱矣,其能久乎?

這裡的甸是形容小。

左傳昭公十三年 昔天子班貢,輕重以列,列尊貢重,周之制也。卑而貢重者,甸服也。鄭伯,男也,而使從公侯之貢,懼弗給也,敢以為請。

甸服,主要是長治和河北等商族區,所以貢重。衛國也在甸區。

左傳定公四年 曹為伯甸,非尚年也。

曹國作為文王的兒子,也是侯,但是男防區的曹只是伯爵,另一個男爵在衛國旁邊,也就是衛國後來的都城曹,曹城在甸區。

《國語鄭語》祝融亦能昭顯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其後八姓於周未有侯伯。。。雲姓鄔、鄶、路、偪陽,曹姓鄒、莒,皆為采衛。或在王室,或在夷、狄,莫之數也。而又無令聞,必不興矣。

這裡的鄔(鄢,陵)、鄶、路(潞,河)、偪陽、鄒(邾,扶)、莒(通)都是那些國家在河南的飛地,在王室的採區和衛區,而這些國家則在夷、狄。未有侯伯是指雖然給他們五個男爵國,但是拆散在各地,不設侯伯。弊(偪)、補(偪)應該就是偪陽的飛地。

懷劍聽雨:秦國非周室宗親諸侯,卻何以直接承襲周部族的發祥之地?

這個王畿就比較可靠了,東角是河南省突出到山東省的尖角處的范縣陽谷縣阿澤湖,也就是郕伯國(不是濟寧的郕侯國,符合在內為伯在外為侯,除了衛侯特例),過菏澤曹伯爵國,過許昌許男爵國,南角是南陽盆地最南端的襄陽,沿著山脈過十堰,過華山,西角是周王室發跡地岐山,包括西虢國在內的親族墓葬區的寶雞不在王畿里,義渠國也就是慶陽也剛好不在王畿里,過延安沿著長城,北角是岢嵐山,是周人祖先原本居住的地方,過太原、井陘關、邯鄲(在內為鄴伯在外為邢侯)到東角。

《左傳》魯襄公十一年前562年:

【春王正月,作三軍。】
春,季武子將作三軍,告叔孫穆子曰:「請為三軍,各征其軍。」穆子曰:「政將及子,子必不能。」武子固請之,穆子曰:「然則盟諸?」乃盟諸僖閎,詛諸五父之衢。
正月,作三軍,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三子各毀其乘。季氏使其乘之人,以其役邑入者,無征;不入者,倍征。孟氏使半為臣,若子若弟。叔孫氏使盡為臣,不然,不舍

魯國原本有三軍375馬車,被齊國佔了汶陽之田後,已經只剩300馬車了,又被邾國擊敗佔了很多地盤,只剩225馬車。當時規定每一軍125馬車,當時齊國正如日中天,有滅亡魯國的想法,所以三桓厚著臉皮又搞了個三軍,此時已經是春秋中期了,三桓各毀其乘,打破了原有的國野界限和野人不當兵的規矩,還把公田分了,把225~300戶1馬車變300戶1~4馬車。季氏走精兵路線,每225~300戶只抽75兵、1馬車訓練,剩下的雙倍交稅,100馬車還是100馬車,因為稅比以前更多,所以叫盡征之。孟氏每225~300戶抽75~150兵、1~2馬車訓練,剩下的照常交稅,就是75馬車變125馬車。叔孫氏每225~300戶225~300兵、3~4馬車,又當兵訓練又交稅,雖然只有50馬車但是因為公田多所以能變150馬車,然後給季氏25馬車。這樣又有了375馬車的三軍,三桓各領一軍。

關於春秋魯三桓分公室的幾個問題_愛學術

魯昭公五年前537年:

【春王正月,舍中軍。】
春,王正月,舍中軍,卑公室也。毀中軍於施氏,成諸臧氏。初作中軍,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季氏盡征之,叔孫氏臣其子弟,孟氏取其半焉。及其舍之也,四分公室,季氏擇二,二子各一。皆盡征之,而貢於公。

但是這種面子工程很快就撐不住了,明明只剩225馬車的耕地,搞出375馬車,不是用於進攻而只是用於防禦,隨著最大威脅齊國的逐漸衰落,變得已經根本沒必要了,加上把公田分了變成25馬車的私田,於是老老實實改成二軍250馬車,然後季氏佔了叔孫的25馬車就不還了,就這樣他就有了四分之二的實力。

晉國女叔齊的評論:

公室四分,民食於他。思莫在公,不圖其終。

魯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的齊魯夾谷會盟,齊國在盟書上要求魯國出300馬車,孔子趕緊在盟書上要求齊國歸還佔領的那75馬車的地盤,因為盟書是給天神看的,寫了不能改,而因為齊國已經佔領了中間的郕、遂、宿等國,這三個男爵國75馬車的耕地對於魯國已經成了飛地(如圖),還給魯國也守不住,於是齊國真的就把地還了,但是之後與魯國開戰時又佔了回去。

之後齊國進攻魯國時,魯國二軍之一的季氏就是用100馬車7000兵與齊國對戰,畢竟還要留些人看住魯侯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749882/answer/260230465

《禮記王制》凡四海之內九州島,州方千里。州,建百里之國三十,七十里之國六十,五十里之國百有二十,凡二百一十國;名山大澤不以封,其餘以為附庸間田。八州,州二百一十國。天子之縣內,方百里之國九,七十里之國二十有一,五十里之國六十有三,凡九十三國;名山大澤不以晳,其餘以祿士,以為間田。凡九州島,千七百七十三國。天子之元士、諸侯之附庸不與。天子百里之內以共官,千里之內以為御。千里之外,設方伯。五國以為屬,屬有長。十國以為連,連有帥。三十國以為卒,卒有正。二百一十國以為州,州有伯。八州八伯,五十六正,百六十八帥,三百三十六長。八伯各以其屬,屬於天子之老二人,分天下以為左右,曰二伯(魯國、衛/燕國)。

方千里者,為方百里者百。封方百里者三十國,其餘,方百里者七十。又封方七十里者六十--為方百里者二十九,方十里者四十。其餘,方百里者四十,方十里者六十;又封方五十里者二十--為方百里者三十;其餘,方百里者十,方十里者六十。名山大澤不以封,其餘以為附庸間田。諸侯之有功者,取於間田以祿之;其有削地者,歸之間田。   

天子之縣內:方千里者為方百里者百。封方百里者九,其餘方百里者九十一。又封方七十里者二十一--為方百里者十,方十里者二十九;其餘,方百里者八十,方十里者七十一。又封方五十里者六十三--為方百里者十五,方十里者七十五;其餘方百里者六十四,方十里者九十六。

《周禮職方式》凡邦國千里,封公以方五百里則四公,方四百里則六侯,方 三 百 里 則 十一 伯 .方 二 百 里 則 二 十 五 子 . 方 百 里 則 百 男 . 以 周 知 天 下。

商朝九州中的八州大概每州210國,每國600兵3000人,王畿所在州內除了商朝直屬地還有93國,一共1773國,大概控制600萬人。周朝在雍州的直屬地面積其實與商朝河北冀州直屬地其實差不多,所以沿用類似的套路,把商朝冀州直屬地分成很多小國,把周朝雍州的小國並成直屬地,同時因為周朝新的度量衡與黃帝度量衡一致,從而獲得了更多黃帝度量衡小部落的支持和歸附,根據西晉《帝王世紀》的記錄,商末到周,人口翻了三倍,是因為《呂覽·觀世》「周之所封四百餘,服國八百餘」《逸周書世俘》武王遂征四方,凡憝國九十有九國。。。凡服國六百五十有二,99+400+800=1300,人口1371.4923萬,平均一國一萬,是三千的三倍,納入周制的有七千人,也就是國人三千、野人三千,而這一個國就是西周的一個鄙城五個甸每個甸兩三百戶,五個鄙組成一個都,五個都組成一個侯爵,所以周公封了71個公爵侯爵伯爵。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封建親戚以蕃屏周」。《荀子·儒效》「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兄弟之國十有五人,姬姓之國者四十人」

8州是1680國,71?25=1775,71?20=1420,1680剛好在中間,其中53個是姬姓侯爵伯爵。同時《周禮職方式》規定了每州(100)封4個公(25)或6個侯(16)或11個伯(9),全部按侯則8州有48個侯,全部按伯則8州有88個伯,71剛好在中間。如果1個州(100)封1個公(25)、3個侯(3?16=48)、3個伯(3?9=27),則剛剛好(25+48+27=100)。因為不清楚《禮記》的數據是商朝還是周朝,所以只能算個大概。1680+93=1773國。明細的話,西周分封了虢、虞、宋九個公爵以及魯、衛兩個元侯(2?55+9?50=560)和凡、蔣、邢、茅、胙、祭六個伯爵,如果剩下里27個是侯爵的話(27?25=675)、21個是伯爵的話(27?20=540),一共就是1775個城,按男爵國計算的話(2?11+9?10=112,27?5=135,27?4=108,再加上西六軍6?5=30、東八軍中洛陽盆地的24,一共409個男爵國)。《呂覽·觀世》「周之所封四百餘(國人),服國八百餘(野人、蠻夷)」。

「」代表姬姓。

1、元侯(2?55=110)「魯(11)」、「衛/燕(11)」

2、王者之後封公(9?50=450)公爵:

天皇太昊之後(風姓):任3+宿男+宿遷+須句2+顓臾3;

地皇神農之後:「虢」(焦6+東虢2+西虢2)

泰皇炎帝之後:郯tán2+3+輝縣郯城3+譚2

祝融黃帝之後(妘姓):鄔1+鄢1+祝鄶2+路1+潞1+偪陽子2+弊1+補1

帝堯之後:薊

虞舜之後:陳5+5

大禹之後(姒姓):杞(淮病晉城楚滅杞縣杞侯5+新泰杞伯3+昌樂杞子2)

商王之後(子姓):宋(10)

周王之後:「虞」(運城3+虞城3+姬姓鮮虞中山子2+吳子2)

其他王族姓氏但是不是上面這些名王直系繼承人的,只封普通侯伯而不是合併入公爵里,如鄫國。

3、侯爵

(27?25=675)侯爵:姜齊;(管)、「蔡(2+2+1)」、「郕(3+2)」、「霍」、「毛」、「聃」、「郜」、「雍」、「曹(4+1)」、「滕(3+2)」、「畢」、「原」、「鄷」、「郇」;「邗」、「晉」、「應(+楊+依+鄔+鄢)」、「韓」;姬「芮(2=2+1魏)」、「息」、「隨」、「賈(+古)」、「沈」、「密」、(鄭)、「滑」、「樊(+凡)」;姜厲(+歷)、呂、申、向、許(*5);媯陳(1+2頓+2項);曹邾(3+2鄒);曼姓的鄧(5);曼(3+2蠻);禿姓的舟(2+2州+1黑柔);巴(3+2);莒(3+2);牟(2+1+1+1);潞(+洛+路)、泉、徐(3+2)、蒲;鄣;巢;萊;越;荊;唐(3+2);狄;隗;鄶。無終,離,鍾離。

4、伯爵

(27?20=540)伯爵:凡、蔣、邢、茅、胙、祭;嬴江、黃、(秦、梁);偃軫;蓼(固始姒蓼1+絞1+唐河己蓼飉1+壽縣姬蓼1+舒城偃蓼1);羋楚(2+2);羅(+鄀+六);陽;弦;鄋;薛;鄖;姒姓鄫子2

這裡只有2+9+27+27=65個國家,但是因為公爵里很多都是拆開封的,比如太昊之後分為四(比如宿國就分宿男和宿遷兩個男爵國)、虞舜之後分為二、大禹之後分為二,等等,所以65個就變71個了

西漢末年有1370個縣,考慮到部分縣是作為男國整體保留下來,一個頂5個,大致就對應西周初年的1773個小城和八百里秦川、六百里洛陽。比如尹灣簡的東海郡在西周是十個男爵領,到了西漢末年是38個縣

《國語鄭語》雲姓鄔、鄶、路、偪陽,曹姓鄒、莒,皆為采衛

我在 @知乎 回答了問題:「鄭伯克段於鄢」中叔段的逃亡路線有何合理之處? 曾gm兄說的很好 鄢的所在地,約有三說: 1.鄢陵,過新鄭,可靠近宋、陳兩國,尋求庇護。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8656500/answer/267942866

許老師其實弄錯了,那些國家不是遷徙,而是有飛地。

許倬雲《西周史》選載(四)——第七章「封建制度」第1、2、3節 _2639

懷劍聽雨:如何評價商朝這個朝代?

牧野之戰商朝倉促集齊70萬大軍,那朝歌城有上百萬人口?可能嗎。?

下面這位的思路和我大體相同,但是具體有很多小錯誤,但是他說商朝400萬、西周800萬的結論是對的,商朝一國3千人,西周一國6千人,那些不鳥天朝改朝換代的邊遠國家,商朝不鳥到了西周也還是不鳥,因為他們鳥是為了沾祭天凈罪的福,當時又不收稅,所以會如實上報人口以便祭天凈罪,而自從黃帝時的萬國就有3千是自己祭天的,人口1371.4923萬,是加了羈縻國家的,九州面積基本和現在中國扣除新疆、西藏、青海、雲南、貴州、廣西、廣東、福建、台灣、黑龍江、吉林的核心18省版圖差不多,西周的實際控制區域當然沒有這麼多,這基本就是黃帝時代由共主祭天的7千國的所在,剩下那3千除了大禹治水時跑過來表示敬佩以外(甚至可能只是托別的部落帶小禮物來),就基本不鳥天朝跑去夜郎自大了。

西周人口、軍隊知多少?


三家分晉後,即將被滅的小鄭國:

(此圖來自歷史追學網)
懷念春秋初期的大鄭國:

(此圖來自 布哈林 ,感謝 幻想淺綠 提醒)
好吧,也不大,,,


資料來源於史記和鄭國 - 國搜百科

鄭國的城邑主要有:

鄢,《春秋·隱公元年》:「鄭伯克段於鄢」,鄢即鄢陵,故城在今河南省鄢陵縣西南 40 里。

制,《左傳·隱公元年》:「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制,故城在今河南汜水鎮。

京,《左傳·隱公元年》:「(武姜為段)請京,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京,故城在今滎陽縣東南二十餘里。滎陽市豫龍鎮的一個自然村發現的東周城址被認為即是鄭國的京邑。

廩延,《左傳·隱公元年》:「大叔又收貳(西鄙北鄙)以為己邑。至於廩延。」廩延,今河南省延津縣北而稍東。

潁谷,《左傳·隱公元年》:「潁考叔為潁谷封人。」潁谷,今登封市。

長葛,《春秋·隱公五年》:「宋人伐鄭。圍長葛。」也是叫繻葛,《左傳·桓公五年》:「(周與鄭)戰於繻葛」,長葛(繻葛),在今河南長葛縣偏北。

(舊)許,《左傳·隱公十一年》:「公會齊侯、鄭伯伐許。」許,今河南許昌東 30 里。雖然沒有滅許,但許已被鄭國控制。直至魯成公十五年,「許遷於葉。」顧棟高說:「成十五年許畏鄭,請遷於楚,楚遷許於葉。而許之舊都盡歸於鄭,鄭人謂之舊許,襄十一年諸侯伐鄭東侵舊許是也。」

祭,《左傳·桓公十一年》:「初,祭封人仲足有寵於庄公。」祭,今河南省鄭州市東北。

牛首,《左傳·桓公十四年》:「宋人以諸侯伐鄭,報宋之戰也。焚渠門,入及大逵,伐東郊,取牛首,以大宮之椽,歸為盧門之椽。」牛首,今陳留鎮西南十一里牛首鄉有牛首城,即在今通許縣稍東北。

梧,《左傳·襄公十年》:「晉師城梧及制。」梧,此處制當是狹義的制即虎牢,梧地近虎牢,也包含在廣義的制即今汜水鎮當中,所以梧最早在武公時期,最晚在庄公時期已經屬於鄭國。

啟封,又稱開封城,宋人吳曾《能改齋漫錄》載:「京師開封縣,其城本鄭莊公所築。昔衛之水有浚,浚之地有儀封人,掌儀地之封疆,鄭人而城焉,此其始也。」故城位於今開封縣朱仙鎮東南 3 公里的古城村,北距開封市約 25 公里。啟封始建於春秋鄭莊公時期,以「開拓封疆」之意命名。漢初避景帝劉啟之諱改啟封為開封。

除此之外,文獻中出現的曾為鄭邑的地方還有:

桐丘,《左傳·庄公二十八年》:「鄭人將奔桐丘。」今河南省扶溝縣西二十里有桐丘亭,即為其地。

新城,《春秋·僖公六年》:「夏,公會齊侯、宋公、陳侯、衛侯、曹伯伐鄭,圍新城」,《左傳》中稱新密。很多諸侯國都有新城,蓋為新營建之城。此處鄭國的新城據《方輿紀要》講在今河南新密市。楊伯峻認為這是鄭國逃齊國之盟後回國建築的,以防止齊國攻打。

滑,《左傳·僖公二十年》:「鄭公子士、洩堵寇帥師入滑。」滑,春秋中後期歷晉歷鄭歷周,是各國競爭之地。此滑,指河南省猴氏縣,即今天河南省偃師以南二十里的地方。

柯澤,《左傳·僖公二十二年》:「鄭文夫人羋氏、姜氏勞楚子於柯澤。」

踐土,《春秋·僖公二十八年》:「公會晉侯、齊侯、宋公、蔡仡、鄭伯、衛子、莒子,盟於踐土。」踐土,在今河南省原陽縣西南,武陟縣東南。

垂隴,《左傳文公二年》:「夏六月,公孫敖會宋公、陳侯、鄭伯、晉士縠盟於垂隴。」水經濟水注云:「又南會於滎澤,有垂隴城。」當在今河南省滎陽縣東北。

汜水,《左傳·成公四年》:「晉欒書將中軍……以救許伐鄭,取汜、祭。」汜,即《水經》汜水,在今河南滎陽縣西北,鞏縣東北。

曲洧,《左傳·成公十七年》:「公會尹武公、單襄公及諸侯伐鄭,自戲童至於曲洧。」曲洧,春秋時為鄭國所有,戰國時期為楚邑,在今河南扶溝縣城西南約 17.5 公里。考古學家在此發現了曲洧舊城址,稱扶溝故城。該遺址西靠大浪溝,東臨賈魯河,南望鴨子陂,北坐桐邱城,古洧水繞城而過。故城為春秋時期鄭國的曲洧城呈不規則長方形,南北長 800 米,東西寬 480 米。地上有較完整的城垣,牆基殘寬 20 米,殘高 2—8 米不等,城角均為圓轉角,西牆中段偏南處稍向外突。城牆外保留有城壕遺迹,寬 20—40 米,低於今地面 2—10 米。故城的四門輪廓清楚,門道寬 5 米。城牆的西南角、東北角、西牆中部有突出部分,是出於軍事上的考慮,採用切角及外突包進的建築方法。城內發現有夯土台基,說明在春秋時期台上有高大建築。此外還發現春秋時期冶煉爐、地下排水管道和楚金銀幣窖藏等重要遺迹。

雍梁,《左傳·襄公十八年》:「楚師伐鄭,……蔿子馮、公子格率銳師侵費滑、胥靡、獻於、雍梁……」雍梁,在今河南禹縣東北。

犫、郟,《左傳·昭公元年》:「楚公子圍使公子黑肱、伯州犁城犫、櫟、郟。」犫,在今河南省魯山縣東南五十里,即葉縣西。郟,原為周王之邑,在今三門峽市西北之郟縣舊治。


作、頃丘等六邑,《左傳·哀公十二年》:「宋鄭之間有隙地焉,曰彌作、頃丘、玉暢、喦戈、鍚。子產與宋人為成,曰:『勿有是。』及宋平元之族自蕭奔鄭,鄭
人為之城喦、戈、鍚。」玉暢,今河南杞縣東北三十里有玉帳,或為玉暢。其餘五地或皆在今杞縣、通許縣與陳留鎮三角地區。

鄭國的疆域是前潁後河,因此西南邊境以潁水和北汝河的分水嶺為界,北部主要以沁河與天然文岩渠為界,東部按城池大致畫一個範圍,並不準確,所以如下圖所示:

當然,只是將出現的城邑全部包含進去,不同的時期,疆域應是有所變化的。


我自己做了個課件,你可以看到每年的變化和歷史事件,要的私信,上面是公子段分裂勢力


推薦閱讀:

戰國時期中原打成一團的時候,楚國以南是什麼樣子?
日本會沉沒嗎?日本何時沉沒?
鄴水朱華的鄴水是什麼意思?
什麼樣的手繪地圖設計算是好的?

TAG:歷史 | 地理 | 戰國時期 | 歷史地理學 | 史記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