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里老百姓和妖怪是怎麼知道孫悟空豬八戒是和尚的?

西遊記里描寫孫悟空的裝扮一般都是光著頭,光著頭的意思就是不戴帽子吧,應該不會把猴毛剃掉吧,要不然菩薩賜給他的三根猴毛多突兀。那為什麼眾人見了他都稱「毛臉雷公嘴的和尚」呢?虎皮裙也不算是僧袍吧。豬八戒也常常被人認出是和尚,依據到底是什麼?


謝邀。


孫悟空的話,應該是因為頭上的金箍,這是佛門特色裝備,水泊梁山武松行者也有這東西。

【 武松自看道:「卻一似與我身上做的。」著了皂直裰,系了絛,把氈笠兒除下來,解開頭髮,折迭起來,將界箍兒箍起,掛著數珠。 】

鐵界箍:鐵制的戒箍,僧人用以束額。


豬八戒的話,應該是服飾。

【 八戒在旁邊道:「師父、師兄,你們不要便罷,我與他家做了這幾年女婿,就是掛腳糧也該三石哩。丈人啊,我的直裰,昨晚被師兄扯破了,與我一件青錦袈裟;鞋子綻了,與我一雙好新鞋子。」高老聞言,不敢不與,隨買一雙新鞋,將一領褊衫,換下舊時衣物。 】

褊衫:一種僧尼服裝。 開脊接領,斜披在左肩上,類似袈裟。


是從穿著看出來的。

中國古代在服飾等色上自有一套規格,男女僧俗的打扮截然不同。

古典小說里經常有女扮男裝看不出來的劇情,就是因為當時女性不能穿男裝,一般人看到男裝女性根本不會往「他是個女的」那上面去想。


孫悟空的穿著:

行者遂脫下舊白布直裰,將綿布直裰穿上,也就是比量著身體裁的一般,把帽兒戴上。

「直裰」是一種典型的僧侶服裝。雖然儒生士大夫也有穿的,但孫悟空顯然不像士大夫老爺……再加上戒箍僧帽,在一般人看來這直裰就是僧侶職業裝。

包括那個隔板猜物時放的「一口鐘」,也是一種直裰。


豬八戒的穿著:

那陣狂風過處,只見半空里來了一個妖精,果然生得醜陋。黑臉短毛,長喙大耳,穿一領青不青、藍不藍的梭布直裰,系一條花布手巾。

這雖然是孫悟空第一次見他,但已經是他受菩薩點化之後的穿著了。之前八戒穿的是另一種衣服:

金盔緊系腮邊帶,勒甲絲絛蟒退鱗。

後面他老丈人給他換了套褊衫:

八戒在旁邊道:「師父、師兄,你們不要便罷,我與他家做了這幾年女婿,就是掛腳糧也該三石哩。丈人啊,我的直裰,昨晚被師兄扯破了,與我一件青錦袈裟;鞋子綻了,與我一雙好新鞋子。」高老聞言,不敢不與,隨買一雙新鞋,將一領褊衫,換下舊時衣物。

褊衫是種有印度色彩的斜披服飾,是更典型的僧侶穿著

(沒找到好的圖,有點像藏傳佛教喇嘛的服飾)


題主看得不仔細。

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都是光頭,這是沒跑的,書裡面到處都是證據

滅法國那一回說的明白:

那大聖使個攝法,早已駕雲出去,復翻身,徑至路下坑坎邊前。三藏見星光月皎,探身凝望,見是行者,來至近前,即開口叫道:「徒弟,可過得滅法國么?」行者上前放下衣物道:「師父,要過滅法國,和尚做不成。」八戒道:「哥,你勒掯那個哩?【不做和尚也容易,只消半年不剃頭,就長出毛來也】。」行者道:「那裡等得半年!眼下就都要做俗人哩!」那獃子慌了道:「但你說話,通不察理。【我們如今都是和尚,眼下要做俗人,卻怎麼戴得頭巾?就是邊兒勒住,也沒收頂繩處】。」
……
三藏在行者耳根邊悄悄的道:「那裡睡?」行者道:「就在樓上睡。」三藏道:「不穩便。我們都辛辛苦苦的,倘或睡著,這家子一時再有人來收拾,【見我們或滾了帽子,露出光頭,認得是和尚】,嚷將起來,卻怎麼好?」行者道:「是啊!」又去樓前跌跌腳。

有人覺得這裡光頭是沒戴帽子的意思,還編造了個古語裡面光頭就是沒戴帽子的意思。「見我們或滾了帽子,露出沒戴帽子的頭,認得是和尚」——你丫帽子掉了露出來的會是戴帽子的頭嗎?這種沒水平的話小學生都說不出來。

我懶得翻語料庫打臉了,大家自個兒看 光頭-語料庫搜索,看看166條語料,判斷一下明代白話文中「光頭」到底有沒有禿頭的意思。

語文水平正常的人都能看出來,這裡的光頭就是頭上沒頭髮,絕不是沒戴帽子、沒戴頭巾的意思。而且從豬八戒的證詞可見,他們沒頭髮就是剃的。

而孫悟空也親口說過自己剃頭:

行者道:「實不瞞師父說,老孫五百年前,居花果山水簾洞大展英雄之際,收降七十二洞邪魔,手下有四萬七千群怪,頭戴的是紫金冠,身穿的是赭黃袍,腰系的是藍田帶,足踏的是步雲履,手執的是如意金箍棒,著實也曾為人。自從涅槃罪度,【削髮秉正沙門】,跟你做了徒弟,把這個金箍兒勒在我頭上,若回去,卻也難見故鄉人。

有人說理由是孫悟空一直是行者打扮,金箍帶發,削髮最多是剃短髮。這胡編亂造也就騙騙不讀原文的。

《西遊記》原文說的清清楚楚,唐僧因為孫悟空「你這個模樣,就象那小頭陀一般,我再與你起個諢名,稱為行者好么」。唐僧是因為看著孫悟空象那小頭陀一般,才給猴子起了個「行者」的小名。小名叫「二狗」的,長得難道就是一副哈士奇的模樣嗎?

何況,唐僧給猴子起小名的時候,猴子剛從山底下出來,不要說金箍,就連屁股都是光的,這叫金箍帶發的行者打扮嗎?全文翻一下,哪寫過孫悟空是行者打扮了?

佛教里行者之意有二,一為行腳乞食的苦行僧人,二為在寺院服雜役尚未剃髮的出家者,前者是正式受戒的沙門,後者雖然出家但沒有受戒,不是正式的沙門。按西遊和水滸描寫,唐僧給孫悟空起行者之名,顯然取的是前意,而武松行者之綽號,顯然取的是後意。因為武松不剃髮,所以孫悟空就是金箍帶發,邏輯能不能再搞笑點?

至於沙僧受戒剃頭更是書里寫的明明白白

三藏道:「既如此,」叫:「悟空,取戒刀來,與他落了發。」大聖依言,即將戒刀與他剃了頭。又來拜了三藏,拜了行者與八戒,分了大小。三藏見他行禮,真象個和尚家風,故又叫他做沙和尚。木叉道:「既秉了迦持,不必敘煩,早與作法船去來。」

此外書中還有好多證據,證明他們是光頭。比如在高老莊遇到高福的時候:

那人掙不脫手,氣得亂跳道:「蹭蹬!蹭蹬!家長的屈氣受不了,又撞著這個【光頭】,受他的清氣!」

比如在神狂誅草寇那一回

眾賊道:「卻好,卻好!拿住【這些禿驢】,一個個剁成肉醬,一則得那行囊白馬,二來與我們頭兒報仇!」
……
行者那肯聽信,急掣棒回首相迎道:「列位那裡去?」眾賊罵道:「【禿廝】無禮!還我大王的命來!」那廝們圈子陣把行者圍在中間,舉槍刀亂砍亂搠。

比如四聖試禪心那塊讓師徒還俗

那婦人道:「……雖然居住山莊,也不是那十分粗俗之類,料想也配得過列位長老。若肯放開懷抱,【長發留頭】,與舍下做個家長,穿綾著錦,勝強如那瓦缽緇衣,雪鞋雲笠!」

比如烏雞國國王想要讓位

又請行者,行者笑道:「不瞞列位說,老孫若肯做皇帝,天下萬國九州皇帝,都做遍了。只是我們做慣了和尚,是這般懶散。若做了皇帝,就要【留頭長發】,黃昏不睡,五鼓不眠,聽有邊報,心神不安;見有災荒,憂愁無奈。我們怎麼弄得慣?你還做你的皇帝,我還做我的和尚,修功行去也。」

等等等等。

光看衣著根本沒法判斷。漢傳佛教里有個職業,叫道人,有火工道人、行童道人之類,就是在寺院里打雜的雜役,這些人長期在寺院工作,明白一些佛事上的規矩,但是沒有受戒,是留著頭髮的。而這些道人,就是穿僧衣僧鞋,比如直裰

眾僧即奉獻湯水,與他洗了面,換了衣服。把那皇帝赭黃袍脫了,本寺僧官,將兩領【布直裰,與他穿了;解下藍田帶,將一條黃絲絛子與他系了;褪下無憂履,與他一雙舊僧鞋撒了。】卻才都吃了早齋,扣背馬匹。
……
離了東土,前至兩界山,收了我做大徒弟,姓孫,名悟空行者;又到烏斯國界高家莊,收了二徒弟,姓豬,名悟能八戒;流沙河界,又收了三徒弟,姓沙,名悟凈和尚;前日在敕建寶林寺,又新收個挑擔的行童道人。」

三個徒弟都是受過戒的,書中寫得明白,孫悟空也曾經摩頂受戒。出家人受戒,就是要動剃刀的。三個徒弟是出家人,不是在家居士,連頭髮都不剃,怎麼受戒?觀音給紅孩兒摩頂,也是用刀剃了幾下。在作者的想像里,唐僧四眾就是光頭,至少頭頂是沒有頭髮的。

非要說唐僧的光頭是沒頭髮,三個徒弟的光頭是不帶帽子,這就不講理了。你要說全書沒寫孫悟空是禿頂,所以孫悟空就不是禿頂。要照這個邏輯,書里還沒寫過孫悟空出大恭呢,是不是說明他其實是貔貅?唐僧一路上就解了兩回手,是不是一泡大糞十五斤?


唐僧:施主,貧僧是東土大唐前往西天取經的和尚,這幾位是我的徒兒。。。。。

妖怪:你就是前往西天取經的和尚?

唐僧:我那幾個徒兒會來救我的


衣服鞋子吧,普通農人不那麼穿,儒生不那麼穿,官老爺不那麼穿
還有行禮的時候


推薦閱讀:

《西遊記》中孫悟空的結局是悲劇嗎?
如何評價西遊記最後一難?
假如西遊記中唐僧收徒順序反過來會怎樣?
鎮元大仙和菩提老祖誰更厲害?

TAG:西遊記書籍 | 西遊記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