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為什麼要傾全國之力攻打吳國,僅僅只是腦袋發熱為關羽報仇嗎?
之前看到有人分析,關羽之死和劉備有很大關係,是戰略布局的一部分。那麼攻打吳國又怎麼解釋呢
對劉備集團來說,關羽大意失荊州,是一次非常嚴重的打擊。
劉備建立的蜀國,是一個外來政權。而這個外來政權的成分卻相當複雜,有初期便追隨左右的關羽、張飛、簡雍等老資歷,有諸葛亮、蔣琬、馬良等荊州系,有法正、譙周等益州本土人士,有吳懿、許靖這樣的東州系,甚至還有李嚴這樣說不清到底歸荊州系還是東州系的外來人士。
對始終追隨的老資歷和荊州系來說,劉備必須為關羽的身死和荊州的丟失,做出一個交代。
而對益州本土士人豪強來說,關羽的失敗,則更加劇了他們對蜀漢政權的不信任。
所以,劉備必須為這個新生的朝廷重立威信。
這一點,就連曹魏的劉曄都看明白了。他公開表示:「蜀雖狹弱,而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勢必用眾以示其有餘。且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羽死不能為興軍報敵,於始終之分不足。」
因此,說劉備伐吳是為了給關羽報仇,並不算錯。但報仇只是手段,並非目的。真正的目的,是為了重建朝廷的威望,鞏固蜀漢的統治。
這是其一。
其二,是荊州對蜀漢的重要性。這個大家都知道,我懶,就不多說了。
總之,出於穩固政權和取得荊州的目的,劉備必須伐吳,也只能伐吳。既然出兵目的並不單純,那麼,劉備發動戰役的動作,便更多的是在恫嚇、威懾。
我們來看看吳、蜀兩國的一系列動作。
221年6月,蜀漢前軍開始向奉節集結,劉備率中軍自成都出發;
221年7月,劉備前軍擊敗吳巫山等地守軍,佔領巫山、秭歸一線;
221年8月,孫權向曹丕稱臣投降,被封吳王;
221年11月,曹丕使者到達東吳,孫權接受封號,正式稱臣;同月,孫權命陸遜為督,率大軍西進迎敵;
222年1月,陸遜部將宋建反擊蜀軍於秭歸一帶;劉備返回秭歸前線;
222年2月,蜀軍開始向東推進到夷陵一線,夷陵戰役開始。
從這張時間表裡,我們可以看出:
六月,劉備決定出兵伐吳,七月,部隊已經攻佔巫山、秭歸。這就說明,僅用了兩個月時間,蜀軍便抵達了戰場。
但七月攻佔秭歸之後,直到次年一月陸遜開始反擊,在長達五個月的時間裡,蜀軍毫無作為。甚至劉備還離開過秭歸前線,據三國志記載,直到正月吳軍反擊開始,劉備才「軍還秭歸」。
東吳的行為也不正常。
《三國志》記載,秋七月,劉備率軍伐吳。「孫權遣書請和,先主盛怒不許」。
可見,東吳早在蜀軍到達戰場之前便知道了劉備的伐吳計劃。但在長達四個月的時間裡,吳軍卻無動作。直到十一月,東吳才派出軍隊,率軍抵抗。
這說明,要麼是孫權的大腦反射弧太長導致行動遲緩,要麼,是其中必有貓膩。
而這其中的唯一可能性只能是,雙方在談判。
《三國志》里沒有記載過雙方談判過的任何證據。但有意思的是,夷陵之戰結束後,鄧芝出使東吳,得到了孫權的一個評價:
「丁友掞張,陰化不盡;和合二國,唯有鄧芝。」
丁厷,陰化,兩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卻不能「和合二國」;真正能「和合」的,唯有鄧芝。
這說明什麼?說明在鄧芝之前,雙方一定有過至少兩輪談判,而這兩輪談判,蜀漢派出的使者,便是丁厷、陰化。
這兩輪談判又是否發生在蜀漢伐吳之時呢?
不能確定,但有可能。
那麼,建立在以上設想之上,我們推測一下蜀漢伐吳的真實情況:
蜀漢的戰略意圖:大軍壓境,以軍事力量給東吳施加壓力,迫使東吳屈服,劃撥部分荊州給蜀,並就偷襲荊州、斬殺關羽一事道歉;
東吳的應對行動:積極展開外交活動,向曹魏稱臣,以避免兩線作戰。當確定曹丕不會威脅東吳邊境之後,調撥軍隊抵抗蜀漢入侵。
也只有這樣,才能解釋為什麼蜀軍初期攻佔秭歸、巫山之後便按兵不動的問題,也解釋了東吳軍事力量應對遲緩的詭異。
而且,也解釋了為什麼劉備決定伐吳時諸葛亮會保持沉默的原因。
眾所周知,劉備決定伐吳時,遭到了一干朝臣的反對,甚至包括趙雲。而奇怪的是,諸葛亮此時卻未表態,只在戰後莫名其妙的說了一句:「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
有人據此認為,這是諸葛亮在蜀漢朝中地位並不突出的表現。但依我看,之所以諸葛亮沒有表態,恰恰是孔明在蜀漢處於核心領導地位的證明。
前面已經說過,劉備伐吳,政治目的很大。而這種依靠軍事行動提升朝望的行為,顯然是不能明說的。因此,劉備伐吳,其真實目的非常機密,甚至機密到連趙雲都不知道。而作為蜀漢二號人物的諸葛亮,顯然對整個作戰計劃相當了解。
了解了整套作戰計劃的諸葛亮,恐怕並不會提出反對意見。因為早在隆中對的時候,他便有過「跨有荊益、結好孫權」的構想。他與劉備共同的想法應當是,通過一場有限的局部戰爭,奪回荊州部分領土,只要運籌得當,這個計劃是可行的。
恐怕他們唯一沒有想到的是,孫權真的會那麼下三濫,做出向曹魏稱臣的行為(臭不要臉,哼);而曹丕也真的就借坡下驢,與東吳修好。
失去了曹魏對東吳的鉗制,使荊州戰場形勢瞬間發生了巨大變化。劉備就此騎虎難下,他根本無法班師回朝,只得硬著頭皮將戰爭打下去。
於是,章武二年,劉備進軍夷陵。
八月,陸遜火燒連營,劉備敗退,僅以身免。
次年,劉備亡於白帝城。一代梟雄就此隕落。首先贊同排名第一的 @楊威 同學的分析。
對這個問題,有足夠的史實,我們完全可以換個角度,換個第一人稱視角,假設我們在玩《三國志》遊戲,假設我們現在是劉皇叔。
」小孩子才分對錯,大人只看利弊「,皇叔作為一世梟雄,我們得明確一點,傾國開戰,」為什麼「不重要,」為了什麼「才重要,」動機「(或者說借口)是什麼不重要,」結果「才重要。
我們先來瞻前,關於關二哥適不適合守荊州和逼樊城丟荊州的問題,我最崇拜的 @沃金和 @姬軒亦之前的回答已有理論。
關二哥守荊州,是沒問題的。丟荊州,是既成事實了。
這種情況下。看劉皇叔,先說對北面。初定漢中,豎塔,建人口攢經濟爆兵,穩定羌羯,立flag(稱帝)。這足足耗去一年有餘。
可能是皇叔一生最虛的人——曹公,這期間也為皇叔提供了一個絕好的便利——在援樊城回洛陽不久後——他掛了。丕大少爺忙完接班篡漢,內部局面剛剛明朗,對外大動作是不會有的。
從這裡也看出皇叔東進不是貿然的。
既然我們說「結果」,我們來分別看看「伐吳」和「不伐吳」的後果。
「伐」
最好的情況是什麼呢。突破三峽,佔據江北,水陸齊進,崩碎東吳。
如果崩碎東吳呢。聯川湖之富庶,北進中原,光復漢室,斷非難事。退一萬步說,蜀嶺,長江,將成為一道幾乎無法突破的天險。多一句嘴,雖然長江坑了從趙家到蔣家很多次,但是在古時,不順流放船,想實施對灘淺泥淤的南岸的登陸作戰,絕對世界性軍事難題。等於說,守,蜀漢只用死扼荊州,周旋漢中,但如果攻,東西齊進,曹魏還真招架忙。
事實上皇叔也是這麼做的,閃電戰地出峽口,襲得秭歸。駐軍,撬了一個土著沙摩柯來歸。
在陸遜戰略後撤把皇叔拖到夷陵一線時,皇叔遇到的實際問題是,暑熱,後勤。
我大湖北的夏天可不是說說而已。當年曹操下江南,選的時節是秋冬交(武漢人默認的不多的好時候,說多了都是淚),才有「釃酒臨江,橫槊賦詩」興緻,若值溽暑,還是澆涼水睡竹床去的好。皇叔移營就陰,那也是無奈。
後勤線之長,參見地圖。
另外提一個猜(nao)測(bu),即先主水軍力量太弱,陳式吳班,這可都不是慣水之將,對比東吳水軍無疑是不太能看的。如果水軍準備更充足一點(人家羊太傅可是辛苦經營了近十年啊!),突破猇亭一線,配合地面力量(張南)在夷道(孫恆)枝江(宋謙)那鬧點大動靜,陸伯言不太可能不管不顧的被包餃子,可能整個戰役都兩說了。【手上沒有足夠資料,等待大牛斧正】
若次之,取得相當戰果,僵持階段議和。
東吳一開始就挺服軟的,渣權之慫,路人皆知。
劉備的客觀理想戰果是什麼,起碼是拿下荊州。這是「隆中對」的既定規劃(「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
而到夷陵,又正好差那麼一腳油門。
劉備衝動嗎,急嗎?他怎麼能不衝動,他怎麼能不急?老劉六十二了,六十二了啊!
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英雄相惜,他那時也是最能理解曹操的,」老驥伏櫪,壯心不已「。他捏著數著手上剩下不多的日子,看著身邊老去的生死兄弟,他的雄心,他的忍受,他的不甘,他的果敢,這一切讓他必須燃燒必須不妥協。
在他心中所該的戰果只有一個,滅東吳,取江南。這是這個七尺男兒所以傾國的氣概,也是一切悲劇的根源。
如果敗了呢?
其實無論小敗還是大敗,他心中恐怕是有一個底線的——巴蜀足以自守。至於那個底線的底氣我們都明白,諸葛丞相。我知道有道理,但我總不願相信關於」託孤「的種種陰謀論。
諸葛亮為什麼不勸?很明顯,不需要其他的解釋,他參與了這場豪賭。那句「法孝直若在」,只是大聲說給群臣,給他們的交代。曹操當年說「使郭奉孝在」也是一樣,郭嘉在曹操就不打赤壁么?郭嘉在曹操真的就不會被燒么?不,那是給自己的安慰,是給袞袞諸謀士的羞辱罷了。
是的,劉備可能沒想到迎接他的是一場徹底的慘敗,在八百里連營的火光中,他感到自己似乎都化為了餘燼,他回一回斑白的頭,他默念著那個人,不至於讓他輸到連內褲都沒有。
章武三年,劉備病篤,在白帝城把絕望後的一點點火種小心翼翼地交給了那個人。諸葛丞相終一生來回報和印證了劉備的信任。
梟雄,都是兇狠的賭徒。我們在瞻前顧後失去著一個個機會,或幸運地遠離一個個危機的時候,他們奉上了極限的籌碼。
「不伐」
說簡單一點,就像葛公最後的苦苦經營和支撐,皇叔將永遠地失去逐鹿中原的機會,在「天府之國」做他的一隅皇帝,這永遠不會出現在他的選項之一。
在他眼中,那才是莫大的失敗。
我們已經習慣從既成的史實去指摘古人,比如評說皇叔在夷陵-猇亭打得如何不漂亮,但如果我們不穿越,我們去代入,去體會去理解呢?「怕應羞見,劉郎才氣」。
一生顛沛流離,忍辱負重,征伐經營,出生入死,我不是為了到老到頭的這一點安樂,我追尋的是星辰大海,「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這不是口號,這是我所有的夢想。
這也是我兄弟的夢想,是他們義無反顧跟隨我幾十年的根由。不辜負是我的信條,我不能辜負這些人的投來的眼光。
我絕不能辜負為了和我重鑄這亂世之序卻死在孫吳背盟陰襲之下的雲長!
頭腦發熱?動不動就頭腦發熱,那倒的確是莽夫,但是胸中若沒點不平之氣,不上頭干他媽的,那稱不得好男兒。
於情於理。不伐?
「可惜流年,樹猶如此」。人苦命短,「天道常變異,運數杳難尋」,徒教人不勝唏噓。
PS.
1、為什麼看不起孫權?前半輩子活在父兄的陰影之下(尤其是孫策),後半輩子活在近乎被害妄想症的心理狂疾之中。枉負江東一代代的不世之才。
2、不記得沃金大大在哪裡說過,法正和劉備之所以最對路子,因為他們本質上是大漢遊俠兒最後的血脈,不愛其軀,睚眥必報。我不相信法正會阻止劉備,因為他懂。
3、不免主觀,乾貨略少,在網吧敲的,湊合看。
因為丟了荊州,「三分天下」就是個笑話,蜀漢奮鬥的目標也只能從等待機會奪天下變成苟延殘喘多活幾年,困守巴蜀,只會和魏吳的距離越來越大。
拼一把,雖然機會不大,但是總有機會;隱忍下去,雖然看上去明智,但是無非是死的過程久一點,最後還是被人拍蒼蠅一樣隨手拍死。
這也是為什麼諸葛一直不停的北伐,一方面是為了成就個人的功業,一方面也是因為現在不打,今後就更沒力氣打了。
一,劉備的個人感情上:和關羽之間的特殊關係,被孫權背叛的憤怒。
二,實力上,失荊州之前,劉備連佔西川和漢中,甚至擊敗了曹操,又當了漢中王、皇帝,終於迎來了自己半生渴盼已久的巔峰期,有實力有底氣有自信了,甚至是盲目自信。
三,戰略上,諸葛亮在隆中對就已經說明了,一統中原的戰略藍圖:前提是「跨有荊益」,然後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兩路呼應,直搗中原政治核心:洛陽和長安。所以劉備必須奪回荊州,確保「隆中對」實現的基礎。
關羽本身和劉備關係非同一般,劉備不為關羽報仇,張飛之類的老臣肯定會寒心。此外,荊州太重要了,丟了也要腆著臉搶回來。
劉備剛和孫權簽訂合約,卻被孫權背棄,不懲戒不足以儆效尤,不出手以後怎麼繼續外交政策?
我相信孫權也沒有想到夷陵之戰的勝利會來的這麼快。要是蜀國不出兵跟他撕他肯定高興壞了:『』辣塊媽媽,老子就是騙了你,就是吃了你兩個郡你還不得不跟我簽和約,簽了約照樣偷襲你,吃了你整個荊州你還是不敢動我哈哈哈哈……『』
再者如果一個國家丟了一半領土還不回擊,那就離滅亡不遠了。所有說昭烈東征出於利益考慮的同學,我只提醒各位一點,曹操戰無不勝而赤壁慘敗失去一統天下機會後照樣活的好好的,而夷陵之戰雖然損失慘重但從後來諸葛時代看並非徹底沒有一統天下希望,而玄德失敗了幾十年絕對絕對不可能會承受不住失敗,可是玄德戰後不久就死了,我始終理解為悲憤而死,自己沒能為兩位情同手足的如兄弟一樣親近的大臣報仇的悲憤。
人是感性和理性的高級綜合體,如果人是絕對理性的,那麼曹昂典韋不會死,關羽回不到劉備身邊,孔融禰衡德祖都會活的好好的,劉巴不會被劉備追那麼久,張飛不會死得那麼冤,昭烈也不會敗了一場仗就一病不起。
關羽之死是劉備乾的,這樣的陰謀論反駁起來是在沒什麼意思。就算關羽已經尾大不掉到了那種程度了,假手東吳殺掉關羽也實在是下下策。送荊州給東吳比送荊州給關羽好嗎?
此前,蜀漢已經割了荊州三郡給東吳,這是雙方談判妥協之後相互之間都認可的結果。結果,現在東吳來這麼一杠子,在關羽和曹仁徐晃打得火熱的時候背後插這麼一刀子,這是典型的撕毀協議的背信棄義行為。被人背後捅刀子報復不是應該的嗎?不管是從為關羽復仇的角度還是恢復荊州的角度都該是這樣啊。所以,不需要任何思考的最直接的決策就是興兵伐吳,無論是誰在昭烈帝的位置上,我覺得都不可避免的要做出這樣的反應。
而且,我一直認為昭烈帝的這個決定是正確的。結果的失敗不能用來否定決策的正確性,戰術上的失敗不能用來否定戰略的正確性。蜀漢絕不能接受丟失荊州的既成事實,這是偏安一隅和逐鹿天下的區別。荊州是此後還都長安復興漢室的戰略支點,所以昭烈至少要試圖挽回爭霸天下的機會。而伐吳一役,並不是必敗之局。關於此役,諸葛亮的消極意見多半是來自於滅吳則蜀亡的唇亡齒寒感,而不是認為此役必敗。但是,唇亡齒寒和陷入偏安誰的危機性更強烈,這是需要比較的。兩害相權取其輕,寧可覆滅東吳後獨抗曹魏兵鋒,也不願自此喪失與曹魏相較長短的資格,我覺得這才是一世梟雄的劉備該有的抉擇。
另一個角度,吳蜀之前有過不少摩擦,然後關於荊州應當有各自的紅線,彼此知悉對方紅線到底是什麼,摩擦到了什麼程度是不可接受的。雙方都不打仗,然而卻各自保持軍事威懾,這叫軍事平衡。現在,東吳率先打破這個平衡,越過蜀漢所設的紅線。紅線被破,如果蜀漢縮了,此後哪裡再會有任何軍事威懾力?就像,中國大陸的紅線是台灣不能獨立,獨立就打,結果台灣政府宣布法理獨立,大陸縮了,沒打,那麼此後關於南海啊,東海啊,所有的紅線都是形同虛設。設立紅線就是讓別人不踩,所以為了這個紅線有威懾力,所有踩紅線的都得打。從保持軍事威懾力的角度,荊州被奪,蜀漢也必須要動手。
還有,我想請教一下,蜀漢荊州系勢力和益州系勢力相互傾軋的記載是不是很多?為何現在所有關於蜀漢的問題必然會有扯到荊州系和益州系政治平衡的?這種解讀方式何時流行起來的?個人認為歷史上,一個皇帝不會這麼浪漫主義的只因為要替曾經一起打天下的人復仇就發動一場戰爭。
打仗本身應該更為了收復荊州,不聽諸葛亮大概是因為認為諸葛亮太平穩。或是向吳國示威。總之關羽的死絕對不會是主要原因。
從古至今發動戰爭總得有個借口,或者理由。名正言順才有士氣。
一方面是第一次能手握雄兵百萬,一輩子被欺負慣了,好不容易翻身,覺得自己有能力把過去對孫吳受過的委屈丟掉的面子都賺回來;
第二是荊州真的對於蜀太重要了;
第三是老臣被害必須要有說法給臣子們一個交待,要不人心散了;
第四是東吳是戰略合作夥伴突然背後捅刀子,不教育,以後無法再合作;
不過劉備最大的失誤是不應該兵合一處,應該分兵多路陳兵於邊境後,以威脅談條件,不戰而屈人之兵
當隆中對的戰略一步一步實現的時候,孫權背後插上一刀,你讓屢戰屢敗最終獲得一些勝利,並且躊躇滿志的的老頭子劉備作何感想?(等了好久終於等到今天,卻被孫權一刀子下去化為泡影,他會是什麼感受?)
在我看來這對劉備是非常大的打擊,是自己夢想的破滅。那時他的已經不是熱血青年了,他累了。想想他失敗過多少次,好不容易成功又遇到這麼大的失敗,憋不住了,再也忍不住了。
難道去打魏國么~
歷史上後來諸葛亮打了那麼久沒個進展已經說明此路不通。
劉備也肯定能看出當時打魏國性價比沒有打下荊州高。
————————————————
事實上,哪怕大意失荊州的不是結義兄弟關羽,以劉備的戰略眼光也肯定是首選出兵三峽拿回荊州而不是北伐找磕。
只是夷陵之戰劉備沒發揮好,被姓陸的陰了。
劉備攻打吳國友以下幾個原因
一、戰略上比進攻魏國更可行。從實力和地理位置上來講,蜀國如果傾全國之力去進攻魏國,獲勝的幾率不能說沒有,但一定是極小的,但面對吳國就不一樣了,蜀國居於吳國的上游,從地理位置上來講,進攻吳國是以上擊下,雖不能一定成功,但是至少比進攻魏國要幾率大的多
二、理論上必須有所行動。劉備整天喊著復興漢室。。。,蜀國稱帝都稱了如果再沒有行動的話,這大漢皇叔,復興漢室的口號本來在曹丕稱帝之後就沒多大號召力了,如果再不表示表示,不就成抹布了嗎,而且這個表示做好是表示到位的,所以就選吳國表示一下
三、理由能成立。以為關羽報仇為借口,多少帶點當時流行的所謂義在裡面。當然這個理由遠不如復興漢室去打曹丕更來的充分,但是最少這個理由也是但是主流價值觀之一啊
四、這樣的行動符合終極目標。劉備終極是統一全國的,如果打敗了吳國那就是向著這個目標邁出了一大步,最不濟能奪得荊州,也是向著這個目標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這樣說就跟有些女生認為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一樣,戰爭不是兒戲,劉備也不是小孩。
劉備看到關羽和曹仁PK被呂蒙補刀成功,但是曹仁和呂蒙都剩一口血。曹仁是力量型的肉戰,防禦高,劉備估算殺他太費力,就選擇了敏捷型的法戰呂蒙,可是呂蒙被孫權接走。劉備本來想跟張飛一起雙殺,但是張飛是個人頭王,直接越塔殺人,反被殺。孫權呂蒙血量更少了。劉備更是等不及趙雲和諸葛沖它補刀。索性也失敗了。
承諾!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這是男人大丈夫不能背棄的承諾!你們都不能了解劉備的內心,作為一個3讓徐州,荊州的以德服人的人,絕不能背棄承諾,大家分析一下,如果死的不是關羽,是諸葛,黃忠,趙雲,或劉備老婆孩子,劉備也絕對不會不聽諸葛的話出兵的!想當年劉備退守江夏時蝌蚪都差不多死在曹操的攻打下老婆還掛了,但也沒有馬上傾兵攻打曹操,現在社會都很現實,所以你們的環境沒法理解其中的感受,而我深深的理解劉備的所為,情義和江山,在現實角度真不能理解,但如果有一顆像劉備的品德,報仇雪恨非干不可,當然在現在也沒幾個人可以做到我和劉備這種行為,但的的確確換轉是我這類人無論如何都會出兵,這就是仁義之道,時至今天也有人問我為什麼是這樣的人,在半年前有個人給了我答案,就是我們這累人思維角度價值觀和正常人不一樣,當時不同價值觀的人對這件事有不同的答案,這個行為的答案也有幾種,取決於不同類型的價值觀,所有的答案都是對的,除了那些不學無術,不了解社會,沒什麼經歷,沒用心思考這個問題的傢伙!
首先,劉備沒有傾全國之力去進攻吳國,人數大概推測在四萬人左右,對應的是吳國的五萬餘人。其次,夷陵之戰後,我覺得很多人誤判了形勢,劉備並不完全是主動進攻吳國或者奪回一半荊州或者為關羽報仇 這些因素可能都有。但是最主要的因素,從劉備的角度看來,他沒有過多的選擇,孫權戰後已經派了益州刺史,表明了自己對益州的興趣,所以劉備沒得選擇,只能進攻出去壓制孫權,停止孫權對形勢的誤判,穩固自身政權。至於趙雲所說的伐魏,我只能說是蠢,關羽背後有吳人的情況下伐魏,被吳人偷襲,下場就在眼前,這個時候伐魏,完全是自取滅亡。另一方面是劉備這個人的遊俠精神,我是很有意願相信劉備是一定程度上為了關羽報仇的,這也是劉備的個人魅力所在,也是他開創季漢的關鍵所在。
丟了荊州,死了老二,成都季漢政府的核心工作就是奪回荊州,滅了吳國,做掉曹魏。統一中國
我個人認為,跟諸葛亮有一定關係,現在很多學者認為諸葛亮就是漢獻帝劉協。
如果諸葛亮真的是劉協,那麼劉備再和吳國聯合拿下魏國的話會有一個很嚴重的後果:那就是劉備帝位合法性的問題。假如攻下魏國佔領了舊都洛陽,那麼「恢復漢室」大業已定,諸葛亮(也就是漢獻帝劉協)自然要重新登上帝位,那麼這時候劉備的處境會很尷尬。
所以劉備寧可南下攻吳也不會北伐魏國
關死了,劉悲痛萬分,繼而大怒,再考慮過當下國際形勢,毅然傾全國之力發復仇之師。。好吧,我承認這是春秋筆法。。
在聯盟形式一片大好的背景下,孫權集團無故背盟,反戈一擊奪取了重要戰略要地荊州,又斬殺劉備集團韓信一般的大將關羽,是個人都忍不了啊。
總有人亂搞陰謀論,說什麼丟荊州是劉備為了除掉關羽。這麼低級的陰謀論居然都有人信,本人對此都不想說什麼了,要知道就算是劉禪也沒這麼笨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