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孔子思想是中國人劣根性的源頭」?他們這樣說的理由是什麼?
12-13
理由是他們智商不足。
比如說這位:袁征 : 孔夫子也有不講理的時候
在下不習慣損人,但這位袁征教授實在是一大奇葩。「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就好比一女孩擇偶說「有房,有車,愛我就夠了」,此葩非要理解成「你要有房,有車,對我的愛才夠」。連最簡單的古文都不懂還好意思來講孔子,自以為很牛逼,其實是個大傻逼。罵人不好,但當仁不讓,不得不罵。孔子說過,見義不為,無勇也。不罵的,是鄉愿,是「德之賊也」。不過,上面這篇自慰文題目倒說對了。孔子的確有不講理的時候——面對傻逼的時候從來不需要講道理。孔子如此,我也如此。
知識不足+智商不足。
前者,對西方文化和中國文化都一知半解,把自己想像的所有好的東西都按在西方文化上,把自己所反感的東西都按在本國文化上。自己美其名曰「愛之深責之切」,實質是一種文化殖民心理。
後者容易被文人蠱惑,比如魯迅、柏楊、李敖之流,讀書不是為了明理,而是為了發泄情緒。這幾位都屬於情緒型選手,很容易讓人嗨。
誰說的?他了解並精通孔子的思想嗎?論據是什麼?什麼是劣根性?為什麼是中國人?
對於這種問題,都不需要去問別人,只需要自己反問幾個為什麼,就知道說這種話的,不是腦殘就是快要腦殘了。《菊與刀》中講了日本學習中國的忠孝仁,但是唯獨仁卻沒有在國內大興,甚至是排除在道德觀念之外,在他們看來,仁是指殺人越貨,強搶明偷,從而貶抑了中國的道德核心,因此他們覺得這都是民族的劣性引起,必須加以學習約束,相反,他們認為自己不需要這種約束,因為他們夠好。
只是一直以來都被誤解了而已。總有一天孔子思想會生根發芽的。
網路時代,很多人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吸引眼球而已,很多二逼喜歡這樣的論調,自然就有人反覆說。
孔夫子不是,孟子當然也不是,後來打著他們旗號的那幫才是。越是好的東西,流氓們就越愛往它身上靠,比如愛,比如善,比如孔夫子,等等,太多了。
一知半解的時候,是很容易產生惡果的。明之前的漢、唐、明。特別是明。難道就不是推崇儒家文化么?為什麼就沒有人說儒家文化在那個時候有什麼不對頭么?為什麼明之後的儒家文化就變了呢?因為儒家文化的本質被人為的改變了。
我人生的前二十年,唯一領悟到的信條就是。「絕對不要輕視任何成功的人或者事」。如果一種思想,綿延2000餘年,協和了世界上最大的人類群體並使之擁有連貫和諧的行為體系,並以此為基礎使得運用它的民族繁榮且輝煌。那麼這種思想的意義便遠超於「成功」。如果對這樣的一種思想體系,有人要全面否定它的價值。我很難想像這人是何等的狂妄且無知。『蠢得讓人發笑』
先去讀讀孔子,再來說話,什麼叫民族的劣根性?求解釋
推薦閱讀:
※為什麼醬油在中國人餐桌上佔有這麼重要的地位?醬油能提供什麼不可替代的調味?
※余秋雨到底都做了哪些事情?為什麼有這麼多的人能這麼使勁的罵一個自己不認識甚至都沒見過的人人品有問題?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中國人是相對來說自私的嗎?
※最讓中國人有認同感的歌曲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