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照片做參考的時候畫的還不錯,沒有參考憑空自己想的話就完全畫不出來,怎麼辦?


想要自己創作,大概要經歷「臨摹——默寫——改編——自創」幾個階段吧,如果臨摹沒問題的話,在大量的臨摹之後嘗試大量默寫,然後七拼八湊嘗試改編,慢慢的就會積累原創的心得的。
覺得缺少創作的經驗,主要還是訓練的量沒有達到一定程度,量變總能產生質變的。


平時多畫速寫,不要對電腦圖片,而是真的找人或事物來繪製,訓練自己眼手和大腦同時運轉。這樣你繪製的東西才會經過大腦走一遍,大腦才會對此有記憶。
另外繪畫時多擬主題,圍繞主題來設計畫面,添加細節,比空想來的快些。
最後不要畏懼自己塗鴉般隨意甚至看起來有點醜陋的草圖,創意想法是最重要的,這只是記錄的過程,相信自己會調整好的。


謝邀。
詢問了下在大學教動畫和欄包的基友,因本人是油畫妹。
她說:練速寫!腦子沒東西永遠畫不出來!
(言簡意賅但語氣如此粗暴,聽不下去,我去替天行道了...)


各位都說了不少肯定管用的方法。
這裡對 @方子 的「默寫」做點解釋:


默寫,也就是默畫,是介於臨摹和創作之間的一種繪畫方式,是把別人的優秀作品、照片或自己繪製比較成功的習作牢記下來,然後脫離參考,像學生默寫成語、單詞等,完全默寫出來,包括結構、色彩、布局等。
這個對創作有極大幫助。

第一要在臨摹時充分理解參考對象,對其結構、形體等詳細具體的變化爛熟於心。
接下來把理解充分的參考對象每一個結構、形體、色彩等背出,重新畫在畫面上。
然後是在默寫的基礎上,對局部結構、形體、色彩等要素,在不影響結構合理性的基礎上進行變化,也就是 @方子 說的「改編」。而且他還提到需要大量的訓練,這個功課必須要做到。

通過這樣的練習,基本就能做到脫離參照物進行獨立創作了。


人的思維過程通常是根據自己的經歷、眼界、洞察、理解、分析等所關聯起來的某種全新的畫面,通過觀察現實生活從有意識的學習,刻意的去記憶到概念的形成,在通過以往的思維方式進行回憶並成為相關的影像,最後用對應的手法表現出來,而細節的刻畫都是通過生活中以及照片中發現的,人們無法記憶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也無法記憶某種事物的所有細節,所以創作的同時參考照片也是太正常的一件事情了。所以不需要刻意的不用參考,而是通過你所經歷過的事情參考後來創造出一個全新的事物來。


當年學了倆月美術就得面臨考試,當時素描寫實畫60色彩寫實65
歐了,想死的心都有了
考試前一周的某天晚上突然開竅了,既然寫實不行,那就自己想像著畫唄..........然後素描色彩均80以上,藝考順利過關。
談談心路.....僅供初學者參考,切記參考啊,只能參考........藝術大牛您可以換話題了...
素描:
默畫並不難,難的是理解,每一個物體都有自己的體積,不同的體積在不同的光照條件下會形成不同的陰影,而陰影的堆砌就是物體的體量,在心理設定好這些關係以後就可以來畫大樣定關係了...............然後不管怎麼畫都必須牢記當初設定的光線和體量關係,也就是腦子內的第一畫面,千萬不能迷失了他。
對於怎麼想像 這需要觀察,觀察不同角度的物體,不同光線照射下的同一個物體的光影變化,這對以後畫畫做體量把物體畫結實很重要。
然後牢記有舍有得,畫面中不能全是重點,突出一點即可,其他的逐步虛化,不理解的話,玩玩單反,一定要手動變焦,看看相機是怎麼做好虛化工作的。

色彩:
我不專業,我媚俗,特喜歡對比和光感強的,我沒內涵做不到心如止水SO我幾乎畫不出灰色調的彩色畫.......
重點來了,默寫色彩對於當年考試的我來說真的是SO EASY..........三塊襯布一束花一個塑料袋.......45分鐘交卷,回想起來色調統一了,我愛黃色,先刷一遍淡黃,做個光,我愛百合,花大好畫最重要的是我觀察過記得這花的構造,能造型,塑料袋是難點,但是畢竟塑料袋是透明的而且可以隨便造型......
勾畫線稿 ,定造型,水彩畫法解決背景和該虛化的一切,然後摘下眼鏡看看關係,近視眼畫水彩和水分那真的是天賦啊...........塑料袋,那就是灰色罩一層,亮色加白提亮拉手就可以了........做色彩的氛圍我不行..........我也就半瓶水.
放個畫說說造型的事

拋開我那亂七八糟的色感不談.....單造型,我還是弄出了一個沉甸甸的機器,而且確實這玩意銹跡斑駁,大家都搞不定的龍頭和電線也偶了
然後整體淡黃調,右上角有給了點薄薄的紫色做對比.......並明晰了光照的範圍。
但是我忽略了繪畫更重要的內容,那就是氛圍,渲染的不夠,如果暗部再暗些,光感可能會更強,色彩再少點氛圍可能更好........不過這是我畫完後的想法了,在畫的過程中我過多的倚重造型,而迷失了當初的意境.........
對於初學者而言,我個人認為造型比較重要,因為氛圍和色感那真是太高深了,而且一千個人一千個想法.........感覺著玩意就像請女人吃飯,永遠找不到一個合理的標杆。
就造型來說,找到光影關係就可以讓一個東西立體呈現.......多觀察,腦子多記錄,多聯繫以後想到一個新鮮的物體腦子就會自動的模擬一套未知物體的光影成像技術。
如果說寫生是用眼睛去拍照的話,默寫就是由腦子三維建模後渲染。得到的那張圖片將會主宰你最終的畫面成像。

多觀察生活,你會發現黑色瓶子放紅布上會反射紅色的,暗部死黑肯定不如,在死黑中暗加一塊深紅..............................拋個磚出來,放一個不咋地的畫說說暗部的色彩反射

注意白色襯布的反射作用,我圖紙中有紅黃綠,所以是由紅黃綠組成的.......
陶罐的左後有綠色是因為左後確實有個綠罐子存在,反射的,好吧,我讓他反射的誇張了點....
陶罐的右下有紅色,那是因為紅襯布的映射.........一次類推...........
好了,說說空間,確實陶罐是主體但是也不能畫平面吧,注意紅襯布,前面的筆觸明顯厚實,那顏料糊的喲...........前面顏色鮮艷,後面顏色暗淡,對比弱......自然的就把前後分開了....(請忽視後面那張揚的白襯布和褐色襯布以及那個半死不活和罐子沒分開的假桃子,那都是不成熟的表現)最後放一張想像畫的圖(畢業以後再沒用過水粉筆,多是馬克筆,大家湊合看看)

默畫不是畫畫只是腦子頁面的搬運工......


老實說呢肯定是畫的不夠多。樓主你說你畫過幾張照片了?
1000張一下還是先去再多畫幾張吧


雖然是個美院學生,但有時也有這樣的感覺,沒辦法想像著畫。。但我知道,如果想上升到創作的高度就必須掌握大量的素材,沒見過一點印象都沒有的東西肯定是畫不出來的。要多看多畫,從生活中汲取收集素材,仔細觀察物體結構,而且很有必要建立素材庫。有了隨筆記錄的習慣,也就有了素材的積累,也就有了東西可畫。。。。最近我也在煩這事,說到底其實就是見得太少,觀察的太少,畫的太少。。。能力不夠


1. 先練習多圖融合,把多張圖裡喜歡的部分照著畫下來,儘力融為一體;
2. 分解你想「創作」的圖,找來多張參考,分別表現後重複第一步;
3. 多嘗試有積累後,所想即所畫。


我覺得繪畫和其他科目沒有什麼不同,最開始的部分都是記公式。自然界所有的東西都基於一個最基本的公式,人們不可能畫出自己從來沒有見過的東西,如果你想畫出什麼就要把它的公式記下來。結構,色彩,透視,所有的公式...舉例來說,想畫好人體就要從骨骼結構開始,向外擴展到肌肉,器官,在不同力的作用下的形態,然後才能畫出一個人的皮膚,這在照片下很難展示出來,如果沒有記住公式,離開照片之後就完全不知道該如何下筆。繪畫是從內向外,從複雜向簡單發展的,這和攝影完全不同,所以照著照片畫能理解到的東西往往是事倍功半的。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鼠繪、數位板和傳統手繪之間的利弊區別?
拿到搜狐 offer 幾天後公司反悔,其他 offer 已經拒絕,我該怎麼辦?
平面設計中,出血(bleed)為什麼這樣叫?最初是如何設定的名字?
現代設計是否越「簡」越好?

TAG:設計 | 設計師 | 插畫 | 手繪 | 插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