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野圭吾的《單戀》評價如何?

算是東野比較冷門的作品了,個人很喜歡這個題材,所以想知道有沒有類似的作品,對它的評價又是怎樣的?


《單戀》——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男人,也沒有絕對的女人~

M?bius band,梅比斯環,只有一個面,和一個邊界。

  如果某個人站在一個巨大的莫比烏斯帶的表面上沿著他能看到的「路」一直走下去,他就永遠不會停下來。

  相川說:男人和女人的關係,就像梅比烏斯環的正面和反面。在梅比烏斯環上走,心想這正面而前進,就會不知不覺走到背面。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處在梅比烏斯環上,沒有絕對的男人,也沒有絕對的女人。

  但是,許多人都覺察不到自己身處在梅比烏斯環上,於是持續著單戀。。。

  這次東野圭吾探討的是男人,和女人的問題。命案只是一個導線,給我們打開了一個通往另一個世界的大門,這個在男人和女人中間的的世界。

  書中出現了幾個概念:

  性別認同障礙:指一個人在心理上無法認同自己與生俱來的性別,相信自己應該屬於另一種性別。一開始的代表人物就是日浦美月。一個擁有女性的身體,確認為自己不屬於女性的中間人。

  陰陽人:分兩類

  真性陰陽人——真陰陽人也就是在同一個人體內有有男女兩種性腺,就是既有睾丸,又有卵巢,體內同時有雌激素和雄激素,但常以其中一種激素佔優勢。外生殖器官為混合型。第二性徵的發育往往隨佔優勢的激素而定。這種真兩性人會同時出現男女兩種特徵,乳房豐滿,陰莖可以勃起,有時會遺精,不能射精,精液中沒有精子,不長鬍須。如果作為女性,陰道淺而小,子宮很小,因此沒有生育能力。

  假性陰陽人——體內僅有一種生殖腺,但外生殖器官、第二性徵及身體其他部分具有男女兩性的特徵,與生殖腺有某種程度的不相符。假兩性人又可分為男性假兩性人和女性假兩性人。男性假兩性人,是指病人本質上是男,體內生殖腺是睾丸,但外生殖器卻象女性,例如陰莖極短小,男性第二性徵不明顯,往往被誤認為女性,但不會有月經來潮。而女性假兩性人的生殖腺是卵巢,但外生殖器官卻象男性,例如,陰蒂特別肥大像男性的陰莖,但其中沒有睾丸。外表有喉結,長鬍須,因而往往被誤認為是男性。代表人物——末永睦美。

  睾丸女性化綜合症:患者細胞中沒有接受男性荷爾蒙的受體。因此即使睾丸分泌再多的男性荷爾蒙,肉體也不會男性化。換句話說,雖然具有睾丸,染色體也是XY,但是身體卻完全是女性。

  性腺發育不良症:一種在胎兒期早期時睾丸就萎縮的疾病,因此無法分泌男性荷爾蒙。患有這種疾病的患者,染色體也是XY,原本必須發育成男人的肉體,卻因為缺乏男性荷爾蒙,所以變成女人的肉體。

  究竟男人和女人怎麼區分?

  在體育競技中,國際上採用一種PCR法來區分男性選手和女性選手,就是利用DNA增值檢查性染色體,如果是XY則為男性,XX就是女性。也許只有在比賽中才需要區分男女。

  男人,女人真的都是模糊的概念。究竟是要從肉體上區分,還是心理上區分亦或是用染色體來決定,再不然,為什麼要區分男人和女人?
---------------------------------------------------------------
莫名其妙的插播一下,從《機械姬》(Ex Machina)里來的思考—關於為什麼要區分男女?—「人和動物,如果沒有性會有意識么?」,「一個灰盒子和另一個灰盒子互相交流的意義何在?」。雖然這是一個關於人工智慧的問題。
---------------------------------------------------------------
  東野圭吾在這本書中似乎有意在以女性角度說話,首先是出現的重要人物,內心世界首先為女性。另外一點就是理沙子對於哲朗將女性排除在「男人的世界」之外的不認同。理沙子對哲朗的質問很現實:「我要問你,是不是到死之前都不肯讓我進入你的世界呢?那個叫做男人的世界的地方,是那麼神聖的地方?是聖域嗎?對男人而言,讓女人進入是那麼嚴重的事?」。每一個女人都想對自己愛的男人這樣怒吼吧~

  關於「男人的世界」,東野圭吾也進行了一點解析,所謂男人的世界,不過是男人的自我英雄主義情結,簡單的說就是自戀。現實亦如此,男人總是把自己視做一個保護人的角色,尤其是對女人。而當男人沉浸在這種偉大的情緒中的同時,就完全意識不到自己也被別人甚至是女人保護著,就以為只有自己有所犧牲。如果男人有一天可以拋棄自己這種幼稚的「世界」観。女人和男人就可以在梅比烏斯環上相遇了。

  由此說來,男人和女人的確是隨著社會的發展逐漸形成兩個如此對立的集團,甚至直到現在都存在男尊女卑的觀念。事實上,不管男人女人,都只不過是人,而似乎僅僅是因為力量的不同,而產生了差別。但從內心的力量來說,女人有時更加強大。這也許就是因為,男人有一部份是女人,女人有一部份是男人吧。

  其實最關鍵的問題是人們怎樣去看待那些「中間」人,因為有了男女的差別待遇,所以讓這些中間人無法順利的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人們害怕陌生的事物,因為害怕,所以想要排除。」中間人是無論男人還是女人都無法將其歸為自己族群的,也就是人們害怕的事物,所以,我們沒有給他們好好生存的權利。而那些中間人正是由於社會的這種心態,而努力讓自己可以選擇,所以出現了通過變性手術而選擇某一性向的一群人,可是這樣的行為對於社會的眼光卻沒有任何改變。她們的努力得不到所謂的男人和女人的認同。又有幾個人可以有相川和睦美的心態,認同自己身體的同時也認同自己的心,不對自己做任何改變,只把自己當做一個,人。

  東野在書中為這些中間人想出了一種可以為自己而活的方法——交換身份,可是他又對此產生了質疑,「我們做的事情,會不會單純只是事物映在鏡中的倒影,本質上一點也沒有改善。」,即使換了身份,也沒辦法毫無顧忌的活著,外表和內心的不統一永遠是個障礙,阻礙自己也阻礙別人。但是,每個人都是想要幸福的,在哲朗問立石卓怎樣像她母親描述他的生活狀態時,他不允許哲朗說「他過得很好」,而要說「他在拚命活下去」。

  相川說的是對的:「當今社會上老是規定男人要這樣,女人要那樣,甚至連外表也不放過。這就難怪從小在這種社會規範下成長的人,會一心認為自己的外表不是應有的模樣,厭惡渾圓飽滿的乳房。我認為性別認同障礙這種疾病並不存在。應該治療的是試圖排除弱勢族群的社會。」這也是東野圭吾要告訴我們的。這個社會有太多疾病了。

  中尾作為一個悲劇性的人物,由於母親也是「中間人」的原因,一直在為這些「中間人」包括他愛的人努力。努力為他們創造一個自己的世界,努力挽救所愛人的尊嚴,努力保護朋友不受牽連。最後也只能以自我犧牲來保護所有的人。當我讀到他佯裝要自首時,我知道他的結局一定是死,所以忍不住為他的犧牲而哭。他對美月的愛,他為別人所做的都讓我觸動。它們的革命,也終究不會激起什麼驚濤駭浪吧。

  日浦美月,在故事的最後,被定義為灰石。「假設男人是黑石;女人是白石,美月則是灰石。她具有兩者的要素,而且是各百分之五十,但是無法屬於其中之一。原本所有人就不是徹底的黑或白,而是居於由黑至白的漸層之中。至於她則是處於漸層的正中央。」當他面對理沙子的時候,他的心是男人;而當她選擇陪中尾一起死的時候,她是女人。而可憐的美月卻沒有認識到這一點,為成為男人還是女人無數次的欺騙自己。無論成為男人還是女人,都會以相反的方式折磨自己。如果他(她)能像相川,睦美那樣單純的只是接受自己,也許會幸福一點。

  這一次,東野也沒有從警方的角度來挖掘這個故事,也許是用這種手段保護「他(她)們」的世界吧。

  人總是被好奇心,正義感,責任之類的東西驅使去碰一些沒有答案的事,當無限接近真相的時候,也許已經摧毀了別人的生活,後悔也失去了意義。西脅哲朗就是一個最普通的人,如果,(雖然我不喜歡說如果),他不插手這件事,中尾就不會死。可就是沒有如果。

  單戀,單戀自己的另一個靈魂,單戀社會為我們塑造的另一種性別,單戀無法愛我們的我們愛的人。

  西脅哲朗,高倉理沙子,中尾功輔,日浦美月,早田,須貝,六個大學同學,剪不斷拋不掉的友誼和愛情,

  男人,女人,中間人誰也說不清的關係。


《單》值得一讀,它之所以冷門,是因為東野圭吾講了一個不那麼討原批粉絲喜歡的故事——畢竟大多數粉絲可都是抱持著看推理小說的心情來讀這本書的。
我是在讀完《白》《嫌》《惡》等人氣作之後才看《單》的,我意識到東野並不滿足於推理小說家的身份,他野心大,同時也具備相應的能力,他可以寫出各種小說,只要他有心。無論在哪方面,《單》比起前面幾本的確要平庸、遜色不少,讀者自然會產生落差感,感到失望,然而當我不再把它當成推理小說看待時,它對我的意義卻是非凡的。
在書里,我第一次聽說「莫比烏斯環」與「性別認同障礙」這兩個詞,感謝東野能為這群邊緣人留下一部作品,即使在我看來這書太絕望、壓抑,就像在無盡的夜色中狂奔,始終沖不破霧障般的黑暗,當嘗試著去理解性別認同障礙者後會更深切感受到他們的迷茫、痛苦與無助。
所幸東野將他們推到那麼多的讀者老爺面前,告訴所有人首先你是一個人,然後你得學會做自己,接著再隨心所欲地劃定你認為你是男人還是女人,或者乾脆別管這些條框,你就是你,你珍貴的特質便代表了你的一切,這樣才會快樂。
具體情節其實我記不太清了,只留了個大致輪廓,讀完後我有一陣子失魂落魄,尤其是找了相關資料,了解了這一群體後。然後我寫了一篇短篇小說,也是有關性別認同障礙者的。我想這已足夠了。
我把這書轉賣給了一個同專業的同學,是因為它沒有收藏的價值,卻有一讀的必要。有些書用不起眼的軀殼包裹著,它不被人們喜愛的部分恰恰是它的外在,文字、情節、構架上的零碎、拖沓、不出彩,甚至是乏味、枯燥……一旦你讀完後,吸取了它的精髓,震撼於它的內質,領會並學習了作者的用意,這本書就完成了它的使命。《單戀》就屬於這類,它帶給我的影響與對這個世界更為開闊的認知是讀一遍就忘不了的。
給題主推薦一個同題材的電影,《男孩別哭》(1999),如果你沒有看過的話。


奇怪,在把同性戀平權奉為圭臬的知乎居然沒有一個人提到裡面那樁殘酷的騙婚。


我前幾天剛看完這本書,這本書雖然比不上白夜行和嫌疑人x的獻身。可我覺得這本書寫得很好,包括了友情愛情以及很少涉及的領域:性別認同障礙。這裡的每個角色給人的感覺是有血有肉的,主角為了真相以及朋友的清白一直在奔波調查。其他作品給人的感覺是愛的幾乎有點扭曲了而且有很多黑暗的內幕,我承認我喜歡這種黑暗悲傷的風格。可是這本書描述邊緣都市人的掙扎描述的很好,還是值得一看的。


你戀我數十年
你為我死後
我用你的名字活著


作為一個跨性別者,在看到這本書之前真的不相信會有非跨性別者把我們的內心如此準確的剖析。也是這本書,讓我更確定喜歡這個作家這麼多年,值。


這本書的看點只有最後16頁(南海出版公司2012年6月第7次印刷)。中尾說歡迎達到本書第一個高///潮,然後情節緊張的直線上升後完美收筆。

對,這本書前三百頁枯燥乏味無聊到爆!我讀了三年才看完前三百頁,實在是太墨跡了


願你站在麥比烏斯環中間的任意一個位置上,都能享受到同等的對待和眼光。
你單戀了我十幾載,體味了那個最真切的美月,所以我願以你的身份,與我單戀十幾年的姑娘,遊歷千山萬水。


非常深刻,算是開啟了我對性別不平等這個現象的關注,很值得一看。
東野大叔早期作品只專註於單純的本格推理,現在的作品大多和社會問題情感關係掛鉤了。單戀非常深刻地寫出了不僅是日本,更是全世界都存在的性別歧視以及男女平權的問題,作為一個作者表達出了自己的相對來說理智的立場。故事裡男主矛盾的心理,美月遭受的種種阻難和同樣掙扎的心路,很現實很直白,也很深刻很有價值。
讀東野大叔的書三四年了,也看過大多數的,我認為值得回看並回味的,單戀必須佔一名,這本書的社會價值,和他的文學價值一樣,令人尊敬。


剛剛讀完這本,看到這個問題就進來說下自己的感受。

個人認為這部在人物個性的塑造以及情節的展開算是中庸之作吧。畢竟主角不再是刑警和偵探之類,推理也只是通過人物之間各自零散的對話而且還不時會被推翻,人物太多又涉及性別轉換並且之間又是以對話連結,看到後來不僅會疑惑主角光環究竟在誰頭上,而且會有反應不過來誰究竟是誰的狀況。

題材比較新穎,也正是因為題材鮮有人涉獵才會使得作者在小說里透露出的個人觀點彌足珍貴——感覺說得挺有道理的。


《單戀》算是我看的第一部東野圭吾的小說,說實話在看之前我連東野圭吾是誰都不知道,也不知道拿到手的是一本什麼樣的小說,也不知道這部小說是一部什麼樣的題材。
可是,我卻完全放不下他,剛開始閱讀的時候,我並沒有把他當做一部推理小說來看待,所以很容易就被牽著鼻子走,而且還被深深的吸引住。
而且就題材來看,東野圭吾也不像是一位僅僅想寫推理小說的作家,他似乎有著把小說的範圍擴張的感覺。
看完這本書,居然讓我對男女雙面有了一定的思考,雖說我本身就對同性或者性別跨越者沒有什麼覺得很奇怪或者排斥的感覺,也許以後會更加尊重。
反正看完這本書,我就決定了,今年的書單,以東野圭吾的為主,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剛剛把《白馬山莊殺人事件》看完,這篇對我而言,完全比不上《單戀》,也有可能是其中的文字解密是我本人不太喜歡而又覺得牽強的東西。

這可是我的第一答。


「中尾喜歡美月,美月喜歡理沙子(以一個男人的心),理沙子喜歡哲郎,哲郎喜歡美月,就像一個麥比烏斯環」,很多人都這樣認為。在我看來,真正單戀的人或許只有中尾對美月、理沙子對哲郎吧,不然中尾不會因為美月被強暴而生氣地殺死了戶倉最後一個人在頭上灑汽油自殺把自己的戶籍留給美月讓她擁有男人的身份、理沙子不會因為哲郎進入急救室而擔憂落淚(這是理沙子唯一一次流淚)。但是哲郎對美月更多的是友情,是憐惜,是尊重,是衝動,而不是愛情,全文都沒有他因為美月和中尾的親密關係有絲毫的嫉妒;而美月對理沙子的愛,或許只是急於證明自己有一個男人的心,所以選擇了理沙子這樣一個合適的單戀對象吧。


讀了白夜行之後再讀東野圭吾的每一部小說都會覺得有點失望,不過還是不否認好看,只是精彩度較前者略遜一籌。有一件奇妙的事。我在讀單戀的前不久把頭髮剪成了男孩子那麼短,然後在讀單戀的過程中一直把自己的樣子強行附加給美月,以至於後來開始懷疑自己的取向問題。嗯,讀這部小說的時候貌似自導自演了一部電影。合上書之後,我還是直的。


其實這本更多的還是關於社會、性別上的探討。
確實顛覆了我之前的世界觀,讓我們去了解這種處在社會邊緣的人的生活。
印象最深的還是相川小姐說的那句話
就是這樣的身體特徵和心理構成了真正的我(大概是這樣的
美月如果懂得的話,或許就不會那麼糾結了
對於跨性別者,我想說
希望你們像立石說的那樣,拚命的活下去吧。
也希望越來越多的人去理解


東野圭吾的書我只看了三本 白夜行,惡意,單戀 是這樣的順序。
白夜行是巔峰 聽說和嫌疑人很類似。惡意較短,但我最喜歡的是這本。接下來是單戀。

我一直不知道東野圭吾作為一個理工科出身的人是怎麼能把人性都揣摩的如此詳盡透徹,不過理工科確實可以幫他把縝密的邏輯用在寫推理小說上,雖然我個人認為他對人性的認識勝於推理能力本身。

單戀相比前兩部推理的成分較少,基本靠一個一個新線索發展故事。但我覺得它依舊好看 原因是在我之前二十多年的人生從來沒有對性別有過如此深的認識 同性戀也罷只是戀對象不尋常,性器官缺失或同時出現也只是生理殘疾 不論男女性總有一方是他的歸屬。但正如文中所說 就像麥比烏斯環 男性和女性總有某個相接的地方是扭曲的。改變了我對性別非男即女的認知,真正的明白人是懂得自己的本質,劃分開外表和內心來看自己。不過作為一個正常人 我覺得很難做到判斷一個人的時候去分離他的外表和內心吧 不光指性別認知障礙 我指所有事。

文中提到的那些為了自我努力去生活的人 那些城市邊緣的人卻是是我們看不到,所以不能更理解他們的內心。也許我很想祝福他們拋妻棄子或拋夫棄子這樣的代價能換回來他們最終想要去過的自己的內心生活,但偏見一直存在於社會中。如果自己意識到不要去理會這些偏見,那麼很不幸,當你刻意讓自己避免偏見的時候你自己有了偏見。可惜 我覺得只有極少數跨越性別者才能自然處理。

再說題目,東野圭吾起的名總是讓人看完之後才恍然大悟。我也很佩服他這個能力。單戀 我沒有很確定的想法,或許是指中尾單戀美月,由於中尾受母親的影響所以他能識別性認知障礙這一特殊群體,所以在日後碰到了美月,才對這一特殊的人產生愛情,美月雖與他在一起過,但和他的感情卻並不是純的愛情。而且中尾後來也有努力幫助這一群體過上他們內心想要的生活,並最終獻出了生命。至於美月單戀理沙子,我不認為她對文章的中心有什麼影響。

以上。


聖誕阿姨把禮物送到孩子們手裡了嗎?
沒有。
為什麼?

她平安夜來了月經。

世界上所有人都處在莫比烏斯環上 我們首先是人 然後才由染色體決定我們所謂的生理性別 XY是男人 XX是女人 在生理上 有一些人無法做單純的男人女人 他們一出生就面臨著註定要活得辛苦的命運 可能是真假兩性人 可能是睾丸或卵巢缺失 使他/她們無法讓自己像普羅大眾一般被歸入某一個性別之中 他們只能努力 卑微地讓自己看起來是某一個具體的性別 然後小心翼翼地活著 也只是活著 因為社會上鮮有人會去關注這個群體 更別說為了他們去喚起社會的關注甚至是爭取相應的權益 做為一個普通人活著也許就是這個群體中大部分人的心愿了吧。而世界上更多的 是在心理上 認為自己與生理不是一個性別的人 俗稱「性別認同障礙」 也許因為我的狀況與這相似 所以我有很多思考 二十幾年來 我從未深入思考過 我應該是個男人還是女人 小時候很多次想過如果我是男孩子多好 我不喜歡穿裙子 用發卡 留長發 討厭粉紅色 一切一切與女孩子相關的事物我拒絕 因為我不喜歡 因為我想像男孩子那樣活著 後來進入青春期 看了yes or no 明白自己對一個女生的感情 原來不是單純的友情 而是由荷爾蒙分泌所引發的愛情 我並不覺得這有什麼異常 或是自我感到羞愧 我當下的第一感覺是 原來是這樣啊 終於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很自然的 我不久後就向那位女生告白了 對方雖然萌男男cp 知道我的心意後 猶如看見了洪水猛獸般 聲稱自己喜歡男人 我的一顆初出茅廬 無所畏懼的心 馬上就宛若跌入冷宮 我開始給心上鎖 穿上鎧甲 一層層地保護起來 外人看不見 我也看不見。
這期間大概有五年的時間 我都不敢將穿上的鎧甲脫下來 也喜歡過別的人 不巧 也是女生 我不再去探究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 而是覺得 我喜歡上你了 而你是女生 這有什麼所謂?為了所謂 轉直 我留起了長發 無奈還是喜歡上了女生 外形改變 終究按捺不住內心的渴望啊 再後來 遇上了她 她與女生有過幾年的交往經歷 在這條路上 她比我走得更遠 跟她相處過程中 我明白了 我並不是一個有什麼心理病症的人 我就是我 獨一無二的人 在看《單戀》之前 我基本上完全確定自己是同性戀者 看完單戀後 想起她曾說過的一句我不太認同的話:我喜歡你 而你剛好是女生 而已。我一開始覺得 這不對 因為我喜歡的人剛好都是女生啊 哪有那麼多剛好 我怎麼沒剛好喜歡上男生呢?單戀讓我明白 我們首先是人 然後才是男人女人 沒有完全的男人女人 大家在這條路上 明白了人的本質後 遲早都會相遇的 如果不明白人的本質 那麼我們所謂的愛一個男人或女人 終究是單戀而已 你只是單單戀上這個人靈魂當中的男人或女人部分 而不是愛他/她的整個人 這是多麼偉大的表述啊!喜歡一個人大概就會愛上她所有的樣子吧?這時候 是她的生理性別重要 還是心理性別更重要?更多的是 你在乎的只是眼前這個人 而不是她的任何一種性別吧?這樣說來 性別認同障礙這個說法就根本不存在了 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度 即使她十分確定自己的心理性別 也會隨著經歷和環境而改變 而更重要的是 我們要從性別的困惑當中解脫出來 管他男人還是女人 你就是你 你是人。我多麼希望社會當中的芸芸眾生都能夠意識到這個問題 不要局限於眼前的苟且 不要再苦惱到了年紀找不到對象結婚生子達不成人生的里程碑 我們可以發現更多有意思的事情 為什麼要和別人活得一樣?為什麼稍微不一樣就怕被別人詬病?如果越來越多人學會這樣去思考 社會總有一天會改變這種爛俗的風氣 至少我會成為這不一樣人群中的一份子 我會努力按照我的人生準則我想要的樣子去活 絕不會為了所謂面子也好傳宗接代的使命也好去逼迫自己將就 這樣說來好像人生未來的道路漸漸明朗了起來 很期待十年後二十年後我的人生 希望那時的我 可以過著我想要的生活 社會也可以包容更多 非主流的不一樣的人 漸漸的 大家融入一個整體 每一種不一樣都會變為一樣 人們不再有「一樣」「不一樣」的思想 天下大同 任重而道遠啊。
東野圭吾先生的《單戀》被嚴重低估了 這本書的價值之高 令我敬仰 可惜很多人只是作為推理小說來讀 覺得可讀性不高就放棄 其中的思想觀點發人深思 一個直人對於性少數群體具有如此高度的見解實在是令人欽佩折服 非常厲害 今後會重讀《單戀》 也會拜讀其他作品 謝謝東野圭吾先生 您對我的意義 也許會改變我的一生 就將這個意義留待於漫漫的歲月長河中去解答吧


「他是……」隔了一會兒,早田若無其事地繼續說:「也是我朋友,名叫中尾功輔。因為他很熟悉這一帶的路,所以我請他陪同。」

你用生命拯救了我,拯救了我們,從今以後,就讓我捨棄一切,以你的身份替你活下去。


我邏輯不好,認識也很淺薄…(但就是想bibi幾句,可能就是抑制不住剛看完書特想說點啥的心情 )喜歡嫌疑人的線路安排,和最後給人的驚喜以及感動。
不過這本書雖沒環環扣的驚喜和謎團,但是卻有反思,對我來說倒真是喜歡。
喜歡對性別之間的尊重感,沒有絕對的正反面。提供一個客觀的認知給人。人類這麼多種,卻單純的用血型,男性女性來劃分未免太不妥當。
也讓我想到之前的女權運動,為了男性與女性平等的運動。書里也有提到那個在球賽上女運動員,什麼時候可以被普遍認為男性輸給女性不是一種恥辱?而僅僅是技不如人的輸了比賽。
性別的認同感,種種走向,每個人都有不同比例的搭調。那句話很感動我,不存在性別認同障礙這種疾病,該治療的應是不允許少數派存在的社會。我壓根沒什麼邏輯思維,更別說推敲這句話了,但我所能理解到的,我也覺得很重要的,尊重。


《白夜行》開啟東野圭吾的小說閱讀之旅,緊接著《解憂雜貨店》、《嫌疑人X獻身》、《秘密》、《神探伽利略》、《神探伽利略2》、《單戀》,並沒有完全按照東野先生作品的先後順序來閱讀,每一本都給我打開了一個新世界。
《單戀》更多的展現的是社會現象,性別認同障礙者這些少數的社會群體在痛苦中掙扎,不斷尋求解脫。這部小說推理上會偏弱一點,結局也在意料之中,但它的主旨是要反應這一社會群體的現狀和內心世界,相對於社會價值來說,這部小說很值得一看。也是看了這部小說,聯想到曾經的同學,確信她大概就是這種女人身男人心,我至今都記得跟她交流的細節,也對她說過:你真的很像我哥哥。看完小說,仔細想想其實應該是我能感受到她的言辭和內心有男性的影子,只是那時根本沒有涉獵這些,僅僅是好奇心使然,而這份經歷卻深深印在我腦海里。
很多人說《單戀》繁冗、拖沓,跟東野嚴密的推理風格違背,這取決於個人看待的角度不一樣。我想大概東野先生想借這樣一部小說,反應社會現實,盡一份社會責任吧。


曾經一度要看不下去
過了小半年重新開始看
怎麼評價呢
相對推理小說來說太多情愛
相對言情小說又有點古板
整本書涉及太多陌生概念
範圍太廣

故事架構勉強撐起這些搖搖晃晃
我看完結局的時候心裡只有一個想法
這就完了??

相比他其他的作品
這本還是遜色很多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
東野圭吾真的是寫生活的好手
對話啊動作啊心理神態啊
自然流暢的不行

還是很愛他的


推薦閱讀:

《白夜行》中西本文代到底是怎麼死的?
不喜歡東野奎吾是一種什麼體驗?
假如石神哲哉當初打開門見到的是新海美冬,而不是花岡靖子會怎樣?
如何看待《白夜行》中的愛和《嫌疑人x》中的愛?
白夜行:怎麼看出他們是相愛的?

TAG:小說 | 東野圭吾 | 日系推理 | 單戀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