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乾隆說話口音應該是現在哪兒的方言呢?

想知道乾隆當時說話的口音是現在哪兒的方言呢


康熙?不會說漢語,但是看得懂漢字,和漢字文章,其本身漢語水平很差。

雍正有回答介紹過了,但是可能水平還差

乾隆?總算會用漢語了,並且可以寫詩了……水平可能不如現在小學生作的詩了……以及,看到有回答說乾隆漢語口音是今天遼寧那邊?????你在開玩笑么?應該是普通老外(發音不準那種)說漢語夾帶滿語辭彙。

不過,真沒必要要求滿人皇帝學習漢語的,有翻譯就夠了,王公貴族其實也沒必要學習的……

今天滿語學校如火如荼的開展,標誌著滿族復興達到新標準,以後滿族朋友可以在家,在專門的滿族民族學校全都用滿語,盡量減少漢語使用概率,用滿語的「數學,語文,英語等教材」復興並且改良滿族服飾,要日常穿著,重新留滿族人的標誌髮型?可以穿銅錢的小辮子,重新過滿族節日,減少漢族節日的慶祝(國內穆斯林盡量不過春節,中秋節)。全面復興滿族文化,做一個堂堂正正的滿洲人哦


當然是說的清代的北京話……乾隆自小就出生、生活在北京,說他說的是內蒙古方言或者東北方言的還能理解,怎麼有答主竟然說乾隆說福建廣東方言?(竟然還是二者融合……)

嗯哼,實際上,他們不僅不是廣東或者福建方言,他們還吐槽廣東福建的方言呢。

雍正就曾經說過:

朕每引見大小臣工,凡陳奏履歷之時,惟有福建廣東兩省之人仍系鄉音,不可通曉。夫伊等以見登仕籍之人經赴部演禮之後,其敷奏對揚尚有不可通曉之語,則赴任他省又安能於宣讀訓諭、審斷詞訟皆歷歷清楚,使小民共知而共解乎? !

就是雍正說:這幫新任的大臣見我彙報簡歷的時候,別的地方的都算了,就福建廣東兩省的基本聽不懂,這還是他們經過練習後說出來的水平,對著我都說成這樣,這要是給派到別的省當官去,當地人能聽懂他說話嗎?

至於乾隆到底說什麼口音,看他定的唱贊要求就知道了。

在清朝有個衙門叫鴻臚寺,它的職責之一是「唱贊」,即發聲命令,根據清朝的相關歷史記錄,清初鴻臚寺的發音要求是「直隸、河南、山東、山西四省」,到乾隆年間,要求調整為「近居京師」的直隸地區。說白了就是乾隆覺得就是靠近北京的本地話最方便交流,那他當然是選擇和自己一致的方言嘛。

不過這裡要說明的是,清朝的北京話和如今的北京話其實也有很多區別,比如說,清朝時期官方的滿文字典對漢字的標音里,「卿」其實念做「king」。當代人和清朝人說話,可能會有種對方是大舌頭的感覺,但總的來說現在的普通話或者北京方言可以和乾隆無障礙交流。


早期清朝皇帝主要是以滿語作為主要語言(當然也有蒙古語,因為滿蒙屬於盟友),還定為國語,要求皇子們必須學習。但隨著時間推移,漢臣越來越多,皇帝使用漢語的地方也越來越多,詔書一般用滿漢兩種文字(所以本人一直不信雍正改詔書的傳說)。具體到乾隆,我認為應該區分開來,和滿族官員交流時使用滿語;和漢族官員交流時使用漢語,口音屬於北京夾雜東北的吧


來源: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02551653.html?device=mobilessid=0from=1013692cuid=0pu=usm@0,sz@1320_1003,ta@iphone_2_4.2_1_10.6bd_page_type=1baiduid=F1785882B15D854F2922BAE8C7847616tj=www_zhidao_normal_1_0_10_title

清朝皇帝乾隆之前是說滿文,這是努爾哈赤1599年命人創製的。後金政權使用的是後來之後又改革的新滿文。
但雍正曾下諭促使對語言和官話的調查與研究。雍正七年袁一舟發表《官語詳編》並以此為標準,開展了統一官話的語言運動。雍正朝漢字進入官方文件,乾隆朝開始,皇室口語開始使用漢語,並逐漸普遍。
方言方面,皇室漢語屬於官話,是以北京話為基礎的北方方言,和現在普通話差異不大。但是至於全朝的方言大致可以分為華北(北京方言)、西北(西安方言)、西南(成都方言)、江淮(揚州)四種官話方言。但是官員進京述職,須先學習禮儀,並熟悉語言要求。


滿語京旗方言。


翠花 上酸菜


不管他老家在東北還是住在北京,說的應該都基本是內蒙赤峰,遼寧朝陽一帶的話吧,不是北京方言也不是東北方言。


明顯是北京口音啊……上面說福建廣東的別扯淡,清代的官話和北京話和民國和現在的沒多大區別,不是秦漢唐宋那會的古漢語。


說漢語的口音應該是中原官話,應該比較像現在福建話和廣東話加起來的感覺吧,說的滿語應該和現在的滿語差別不大。


推薦閱讀:

為什麼王者榮耀里可選角色沒有和珅,乾隆,紀曉嵐?
有哪些食物的傳說里有「乾隆吃過讚不絕口」的描述?

TAG:乾隆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