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板是怎麼發展到今天這樣的?


我與我校的另外兩位滑板愛好者(@nisak 和另一個忘了知乎賬號的童鞋)合作翻譯了一個國外網站上的一篇關於滑板發展史的文章,可供參考。翻譯難免有不當之處,歡迎批評指正。

圖片除了前兩張來自原文,其餘都是額外補充的,來自網路。

本文已發布在「交大滑板社」的微信公共號上,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英文原文鏈接:

The Evolution Of Skateboarding – A History From Sidewalk Surfing To Superstardom

以下是譯文:

滑板的演變——從陸地衝浪到超級巨星的歷史

今天早上,我突然想起,滑板運動發展至今已有很長一段歷史了。早在我出生之前,人們就在陶土輪子上滑行了,這為滑板之後在全球的風靡奠定基礎。在我看來,滑板運動正邁向人們從未設想過的高度,甚至將與棒球和足球這些傳統運動平起平坐。家長們也不再那麼反對他們的孩子去玩滑板,而不是去當高中棒球隊的游擊手。在這麼短的時間裡滑板運動就如此深得人心,實在令人驚喜!所以,現在讓我們一窺滑板的前世今身。

20世紀50年代

加州的衝浪愛好者們想到一個在陸地模擬衝浪的好主意,於是發明了滑板。滑板的起源仍有待證實,但是它似乎是由多人自發創造的。在一塊木板底部裝上雙排輪滑的輪子,最早的滑板就這麼誕生了。你能想像人們第一次看到這東西的表情嗎?長發亂飛的衝浪者腳踩裝上輪滑輪子的2×4規格的木板在街道上肆意滑行。「激進分子」這個詞以如此真實而原始的形態映入人們的腦海。【譯者註:2×4這裡指的是美國標準里木板的厚度和寬度,2英寸×4英寸的原木經過風乾和刨平處理,實際尺寸只有1.5英寸×3.5英寸(即38 毫米×89 毫米),參考英文維基百科「Lumber」詞條的解釋。】

20世紀60年代

到了1963年,滑板風靡一時,達到了它流行的巔峰。Jack"s、Hobie和Makaha等公司開始舉辦真正的比賽,包括下坡繞樁(Downhill Slalom)和自由式(Freestyle)。在這些比賽中,Torger Johnson、Woody Woodward和Danny Berer等滑手為後來的滑手的精彩表現鋪平了道路。然而到了1965年,由於某種原因,滑板突然淡出人們的視野。只有少數真正熱愛這項運動的人還在堅持自製滑板甚至提升製作工藝。我猜導致滑板失勢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其危險性,因為當時使用的陶土輪子很不安全,導致了很多傷害事故。

20世紀70年代

正如事物發展的規律,一時間滑板的命運又出現了巨大轉變。Frank Nasworthy在1972年發明的聚氨酯輪子使滑板再度風靡。後來,他成立了Cadillac Wheels公司。由此,在1975年滑板運動得到了發展所需的推動力。在加州德爾瑪(Del Mar),一項繞樁和自由式比賽在海洋觀光季舉辦。那時候,西風(Zephyr)隊向世人展示了什麼是真正的滑板。他們以一種公眾從未見過的方式滑板,壓低重心,動作流暢,自此滑板從一項業餘愛好變成一種刺激而了不起的運動。西風隊有很多隊員,其中最有名的是Tony Alva、Jay Adams和Stacy Peralta這三位滑手。之後在1978年,Alan Gelfand (綽號「Ollie」)發明了一種技巧,給滑板運動帶來革命性的進步。他用後腳猛踩滑板的尾部並跳了起來,使滑板跟著自己一起飛到空中,Ollie這個動作由此誕生,並成為了滑板技巧發展的一座里程碑。然而在70年代末,滑板運動又遭受到另一次沉重打擊:由於滑板本身具有的危險性,已建的公共滑板公園需要承擔高額的保險費。

20世紀80~90年代

正如我們所知,滑板運動作為一種反體制的亞文化,仍在持續發展。滑手們把全部的熱情投入到這項運動中,於是他們開始在自家後院建造U池(ramp)。毫無疑問,這給當地的建築公司帶來了麻煩,因為他們漸漸發現自家的木材數目不對,但是不要忘記建築公司也是體制的一部分,所以讓他們的想法見鬼去吧。【譯者註:這裡可能暗指建築公司懷疑滑手偷木材。】除了在自家後院建的U池,滑手們把周遭的一切地形均視為滑板場,由此滑板走向了街頭。在這個時期很多新的滑板板型被設計出來,以便滑手能夠越過路面的障礙。80年代的另一項發明在滑板史上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那就是VHS(Video Home System,家用錄像系統)。Stacey Peralta和George Powell的白骨隊(Bones Brigade)率先用VHS錄製滑板視頻,以便讓世界各地的孩子都能看到。白骨隊負責視頻出境的滑手有Steve Caballero、Tony Hawk、Mike McGill、Lance Mountain、Rodney Mullen、Stacy Peralta和Kevin Staab。

在80年代末,滑板的人氣又一度下降,那時U池滑板(vert skateboarding)已經遠不如街式滑板(street skateboarding)受歡迎。在90年代早期,隨著朋克音樂的流行,與之契合的滑板運動再度崛起。1995年,ESPN(Entertainment and Sports Programming Network,娛樂與體育節目電視網)舉辦了第一屆極限運動大賽X-Games,該賽事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從而將滑板運動帶向主流舞台,燃起了無數孩子的興趣。

21世紀至今

當今,滑板公園在各地飛速發展;滑板電子遊戲讓每個孩子都能在虛擬世界裡成為滑手;滑板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並逐漸獲得社會的認可;「滑手即是犯罪分子」的偏見正逐步消解;X-Games比賽越來越受歡迎,其中滑板項目穩執牛耳。如今,滑板產業蓬勃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職業滑手(pros)能夠真正賺到錢,贏得比賽他們就能獲得數十萬美元的收入。孩子們意識到他們能通過自己的愛好賺錢,而不是非得拚命讀書去當個醫生或律師。滑板運動在時尚界同樣引領風騷,佔據一席之地,諸如Diamond Supply Co、Hurley、Vans和RVCA等公司銷售滑板周邊服飾能賺取數百萬美元。【譯者註:原文是「making millions off the skateboarding lifestyle」,若把「lifestyle」直譯為「生活風格」,讀者不好理解,考慮到這幾個品牌的主要銷售產品是服飾鞋帽,故將之譯為「周邊服飾」。】

這就是過去60年里滑板運動的起起落落,我不禁好奇在未來60年里滑板又將如何發展。

--------------------------------

下面再談談我自己的看法:這篇文章主要是把滑板作為一項運動來介紹滑板的發展史,關於滑板的文化,沒有過多提及。目前的滑板文化主要是街頭文化,而滑板走向街頭是從80年代末開始。關於70年代及之前的滑板發展史的紀錄片有 Dogtown And Z-Boys(2001) ;80~90年代有 Bones Brigade: An Autobiography (2012),提到了一些滑板走向街頭的起因;而關於90年代后街式滑板如何發展的比較系統全面的紀錄片我還沒看到。 Waiting For Lightning(2012)是Danny Way的傳記,確實是關於90年代後的滑板,從中可以瞥見一些街式滑板的發展歷程,包括Plan B品牌的建立和衰落(現在的Plan B是Danny Way在2005年之後重建的),但Danny Way畢竟以U池為主,不能代表街式滑板的發展。另一部值得期待的紀錄片是去年發布的The L.A. Boys,目前可以通過iTunes和Google Play購買,但在國內是無法通過正規渠道購買獲取的。

我個人理解,90年代開始滑手的數量已經非常多了,雖然有若干個技術和風格突出的滑手引領潮流,但已經不再是70年代的西風隊和80年代的白骨隊那種一個團隊就影響整個滑板運動的走向的情況,各種滑板品牌和滑板隊伍百花齊放,很多滑手都在對滑板產業和文化產生影響,很難梳理出90年代后街式滑板是怎樣一步步發展到今天這樣?至少我沒看到相關的文章。

國內關於滑板運動和文化的學術研究幾乎沒有,歐美國家有一些,不過看英文文獻也挺累的,有時間再慢慢看吧。


起源地美國加利福利亞,一幫少年玩魚板,後來一個叫Gelfland的人,小名叫Ollie,發明了帶板起跳,轟動了滑板屆,從此滑板離開了地面,然後輪滑冠軍Birdman托尼霍克把U池滑板推到了巔峰,自由式冠軍Rodney Mullen把街式滑板推到了巔峰,期間湧現出了很多傳奇滑手,漸漸的92年滑板傳到了中國,中國的一幫先驅滑手看了《滑板之至》了解到了滑板,美國的白骨隊,魄翱滑板公司對中國滑手的影響是巨大的,南京滑板隊的建立,北京武藝,夏雨,鄭州車霖,青島袁飛,南京王松元,深圳小秋,揚州巫俠,早期滑板吧吧友們等等,對滑板文化的推廣作出了很大的貢獻,這些只是冰山一角,滑板的發展還是靠廣大熱愛滑板的滑手們才發展到今天這樣的,也包括了你我!哈哈,一時興起,寫了這麼多,如有不到之處,勿噴,謝謝!


一幫人感覺,卧槽,這個可以有。於是就發展了


謝邀,一點一點發展到今天這樣的。

哈哈哈,別打我。太長了,百度就行了,不想寫。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Skateboarding


詳情請參考《狗鎮之主》

(圖片來源見logo)


推薦閱讀:

攀岩新手如何進階?多久適合挑戰直角攀岩?
在中國玩極限運動的人群是怎樣的?
怎樣學習滑板?有哪些經驗值得學習借鑒?
如果我每天練習跳樓,由低到高,逐漸增加高度,最後可以練成從十二樓跳下來還安然無恙嗎?

TAG:街頭藝術 | 極限運動 | 滑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