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在設計中有哪些從患者體驗出發的小細節?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 建築日用指南,更多關於「建築」的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從患者體驗出發的設計,其實在醫院建築的設計中已經早就得到了建築師的普遍認同,基於此有一個概念叫 EBD(Evidence-based Design),即循證設計。

先摘錄一段概念說明,有興趣可以細看。如果覺得字多,看完加粗部分便跳過看歸納與案例吧。

循證設計的概念來源於循證醫學。1972年,蘇格蘭流行病學家Archie Cochrane出版《醫療服務療效與效益隨想》(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Random Reflection of Health Services) 一書,大力提倡嚴謹的研究方法(如隨機對照試驗)及以可靠的科研成果為依據的醫學臨床實踐。在Cochrane的理論基礎上,McMaster大學的學者David Sackett和Gordon Guyatt在1990年提出了「循證」的概念。1992年,「循證醫學(Evidencebased Medicine)」作為專有名詞首次出現在醫學雜誌上,並於1996年由上述兩位學者給出了最權威的定義。
「循證設計」理論的出現,以1984年德克薩斯AM大學建築學院Roger Ulrich教授在《科學》雜誌上發表《窗外景觀可影響病人的術後恢復》一文為標誌。該文描述了對同一走廊兩側病房內的患者進行為期10年的隨機對照試驗,其結果證明一側病房窗外的自然景觀,比較於另一側病房窗外的磚牆景觀更有利於患者術後的恢復,減少了患者的住院時間及所需止痛藥的強度和劑量。這篇文章的意義在於,它首次運用嚴謹的科學方法證明了環境對療效的重要作用。而Ulrich教授也因此被醫療設計界公認為循證設計理論的奠基人。
……
2009年…為進一步推動循證設計在醫療設施設計中的運用,美國健康設計中心(Center for Health Design)推出循證設計認證(Evidence-based Design Accreditation andCertification),簡稱EDAC,通過考試為在該領域有豐富知識及實踐經驗的專業人員授予EDAC證書。
……
根據Hamilton的定義,循證設計是指在設計過程中建築師與甲方合作,共同認真審慎地借鑒和分析現有的最可靠的科學研究證據,從而對設計問題做出正確的決策
……
循證設計的實施貫穿設計與施工的整個過程,在設計前期及建後評估兩個階段尤為關鍵。在設計前期的應用關乎已有證據的收集、分析與運用,而建後評估則是對設計的效果進行研究,為以後的項目提供新的論據。Hamilton建議醫院方、使用者(包括患者、家屬及醫院工作人員)、設計方與建設單位緊密合作,成立多學科聯合的決策團隊,把工程作為一個嚴謹的研究項目來對待。
——呂志鵬,朱雪梅. 循證設計的理論研究與實踐. [J] . 中國醫院建築與裝備,2012 (10):25-29

簡單來說吧,循證設計就是基於患者與醫者的需求,結合科學的研究結果的設計,這種方法在醫療建築與適老建築中應用較多,這也就是最從患者體驗出發的醫院設計方法了。

我們還是來結合案例看看,這其實也是上課講到 EBD 時老師所給的一個案例:普林斯頓大學的新醫護中心(the new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of Princeton at Plainsboro)的病房。

來張平面圖先:

發現什麼不同沒有。

對,病房的平面是不規則的!為什麼?這和我們以往的設計經驗不符合嘛,房間還是要方方正正才比較好用,為什麼在這裡要採用一個奇怪的形狀。

我們按著床的平行線畫兩根輔助線看看。

很明顯,窗戶一側向床位傾斜靠近了,而門的一側則是向外傾斜遠離了。如果你認真看過上面摘錄部分的話就一定明白窗戶這麼傾斜的原因。是了,循證設計理論的啼音就是那篇《窗外景觀可影響病人的術後恢復》論文,而這便是履行這條研究的例證。而且在我們從下圖可以看到,巨大的開窗引入了更多的陽光與景觀,這對於患者的康復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另一側的門呢?這我們就得藉助另一張圖來展示了:

門口窗戶與隱私窗帘

門上有是有著一塊透明玻璃的,醫生與護士可以在不干擾到患者的情況下觀察患者的情況。當然,如果患者需要隱私的時候,門後有門帘,是可以拉上的。

再回到平面,

一般來說我們習慣於將病房兩兩一組鏡像布置,而在此案例中,每一個病房都是一樣的,這樣可以使得醫生護士或患者在更換病房時會更加容易適應一點。

另外,門口的柜子也是暗藏玄機,這個柜子是在病房內與走廊上分別有一個門的,醫生病人可以在此交換藥物與器械而不用干擾對方。

雙開式葯械櫃

房間不僅僅是考慮到患者,同時也為患者家屬考慮。每一個房間都有一個「家庭區域」,就在病床旁邊,這裡有一個摺疊沙發,打開可作為陪護家屬的臨時睡處。

摺疊沙發

在病床的正對面是一塊42英寸的屏幕,在這裡預設有病人參與系統,一方面可以使治療更透明化,讓患者更加了解自己目前所處狀態與治療方法;另一方面也給患者及家屬的娛樂帶來了更為方便的選擇。

42英寸電視屏幕

在電視屏幕的下方,此處設有一個工作桌與閱讀燈,包含電源介面、電腦、手機介面即無線網接入,滿足病人或醫生的臨時辦公需求。另外牆面在此被設置為可擦除、有磁性的白板,可以在此寫上病人的注意事項等信息,並方便放置便簽等。

工作台與白板

每一個病房均設置有區別與門口葯械櫃的病人私人儲物櫃,在此處病人可以方便、安全地儲存自己的私人物品。

壁櫃

在病房內還設置有個人電腦終端,在此醫生可以與患者及患者家屬更清晰直觀準確與方便地就病情進行溝通,並可以更快地對患者的病情進行更新。

病房電腦終端

房間內的洗手台使用全非接觸式的,在使用水龍頭與洗手液時完全是採用感應模式,這可以使患者儘可能少地接觸到細菌,也防止了患者與家屬的交叉感染。

非接觸洗手台

每一個病房均有自己獨立的空調控制終端,允許患者自己選擇室內的溫度。另外,空調系統採用更為強力的濾網與殺菌系統,保證進入室內的空氣位100%健康的新鮮空氣,防止不同病房之間的交叉感染。

獨立控制終端

另外,記得我們開頭提到的平面吧,在走廊上平面就不是平滑地而是有著強烈的凹凸,這種平面形制加上走廊里和病人房間里的吸音材料有助於減少噪音,保證醫院內,特別是病房內的安靜環境。

不規則平面與吸引表面

建築室內大量採用抗菌表明,如地毯與門帘,均採用了抗菌材質。

抗菌表面

在病床的旁邊便是私人衛生間,在其內也帶有浴室。在病床到衛生間的路途上有扶手,在衛生間內也設有扶手,防止病人摔倒,更方面老年人或腿腳不便的人使用衛生間。

扶手與私人衛生間

滑動的浴室門可以減小病人和工作人員開關門的噪音,同時,門上的磨砂玻璃允許自然光進入與夜晚時衛生間的燈光透出。。

滑動門與磨砂門面

在床頭上方設置了一柔光燈箱,為房間提供柔和的燈光照明。同時在床下和扶手下面的從床到浴室設置的照明燈,有助於減少夜晚因黑暗帶來的危險。

照明設置

最後,病人所處的時間的最長的床也是智能化的結晶,床的高度可調,最低可以降至16英寸(約40厘米),以防止病人從過高的床上跌落,並可方便病人下床。病床同時採用舒適的床墊,緩解病人久卧的不適感;在床內部還內置有秤,可以隨時檢測病人的體重等生理指標。

另外,如果高危病人在沒有幫助的情況下起床,床會自動與護士聯繫,以防止發生意外。

智能化可調床位

最後,我們用一張圖來總結下這麼一個病房可以為患者考慮到多少:

這就是 EBD 支持下醫院設計能為患者考慮到的點,不得不感嘆,有錢人的病房還真是厲害。

以上。


醫療建築設計實習生,上來強答一個,答得不好各位前輩輕噴。

最近在畫住院樓,給病房的衛生間做了外開門,因為病人大部分是虛弱的,蹲廁所蹲久了起身很容易暈倒,如果是內開門,醫護人員施救的時候門往裡推很容易給病人造成二次傷害。

還有衛生間如果靠內廊,很多醫院怕病人跳樓病房不設計陽台,那麼晾晒衣服是個問題,可以在護理單元的角落裡有自然採光的地方設置一個晾曬區。

再說一個從家屬角度出發的細節吧,產房的家屬等候區設置衛生間,因為有的孕婦生孩子要很久,家屬容易緊張,好像人一緊張容易上廁所。

還有造型那邊做了一個用封閉連廊連接的雙護理單元,連廊長8米,我把封閉連廊向外挑出1.8米做了一個開敞陽台,可以做空中花園也可以給家屬做一個吸煙區,因為我覺得醫院不但要容錯容弱也要設置一些消極空間來包容緩解家屬的壓力和負面情緒。舉個例子,我雖然不吸煙,但是能理解吸煙能緩解男人的壓力,但是醫院一般沒有吸煙區,而煙癮來了是很難受的,再加上親朋好友生病,想必是更加難受。

再說醫生角度的吧,在手術室的醫輔區設置一個小餐廳,因為有的手術要幾個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對了醫生來說,一場長時間的手術下來真的很餓。

對了,從患者的角度出發還有縮短醫技樓和門診樓的距離,減少患者的就診檢查距離;還要相關科室的聯繫;分層挂號這些設計等等。雖然現在的醫院建築設計講究全方位關懷,但是主要還是從患者的角度出發去做設計的。

另外再說個題外話,一個個人觀點,在知乎看了很多答案都喜歡拿國外的醫院和國內醫院對對比,其實我覺得沒有可比性,中國的國情很特殊,而且做醫院越久越能感受到中國國情的特殊。但是不能否認國外很多的兒童醫院確實做的棒。(純屬個人觀點,輕噴啊 )


附一的產科新生兒區和產後孕婦的病區是分開在兩個區域的。為了防止那些產下健康baby或者死產baby的媽媽受到刺激。


這個題呢……你可以讓醫生來達的,門診樓裝修的時候再忙也會向裝修方表達自己想到的任何觀點,如果院里不同意,他們會自己找院里去爭取,比自己的事都要上心。


病房衛生間一定要坐便,坐便兩邊都要有人攙扶的距離,醫療帶插座一定要專用,所以另設櫃體插座給陪護人員。


第一次有人邀請。現在的醫院設計大多是功能性條件滿足,以及一般程度上的流程滿足。其他的感動和關懷很少。什麼感動和關懷很少?空間的感動和關懷。有這樣能力的人很少。


是內裝設計還是建築設計?


推薦閱讀:

聽說醫院是最容易暴露人性的地方,你知道的故事有哪些?
醫護人員在從醫過程中有什麼暖心而感動的故事?
怎麼樣看待南周對「綠茶驗尿」的後續報道?該如何回應?

TAG:建築 | 醫院 | 建築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