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 Timothy Wang 在 Live 里提出的膠片數碼的區別在於膠片感光乳劑更立體的觀點?

見截圖,大神在live里說,膠片和數碼不同的地方是,膠片感光材料是立體的,數碼的sensor是平面的,所以膠片照片看上去更立體更好看,更有層次,更舒服。

補充一下,這段語音的原話是:「談談我自己的實際感受。很強烈的一個感受就是,我認為,這個膠片它是一個立體的影像。為什麼怎麼說?因為這個感光乳劑呢,它其實是有一個厚度的。相比於數碼來說,數碼它就是一個純平面的東西。但是膠片的這個感光乳劑,塗在這個片基上的感光乳劑它是有厚度的一個東西。當你把它在放大機下面放大出來的時候,放大在這個相紙上的時候,那相紙上的這個感光乳劑也是有厚度的。所以說你會看到一個非常具有層次感的,也就是我們所謂畫質非常好的一個影像。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還在用膠片的原因。」

這句話是正確的嗎?我不太懂,問問大家。


這個問題的熱度好像過去了,小小的答一下。
我個人的感受是直接看反轉片,立體感是最強的。雖然不知道原因。
下面是掃描後微噴輸出,觀片燈直接看底片,手機看。
問了幾個朋友也是認為直接看底片立體感最強。

手機上看反差,對比度立體感也不錯,但是比不了直接看。


謝邀。

下面不能算是嚴格意義上的回答,主要是關於膠片攝影的立體感談談自己的看法。

我玩了十多年膠片,大中畫幅的機器都有接觸。在看到這個問題之前,我一直是認為膠片攝影是存在立體感的。就像裡面好幾個答案所說的那樣,無論是在拍攝的時候還是在把玩底片或者照片的時候,都能明確的感受到那種立體感,但是從來沒有想過這種立體感是哪兒來的。

最直覺的反應,感光乳劑圖層是有厚度的,所以影像在畫面上應該是堆積狀的,從側面看應該是醬紫的:

上圖來自《北京電影學院攝影專業系列教材:攝影曝光(修訂版)》,2006年版。

和大部分人腦子裡對於膠片結構的印象完全相符。

再讓我們來更仔細的看看銀鹽顆粒的樣子:

來自The Manual of Photography第九版第十二章感光材料與圖像感測器,這一章在第十版中就被改成了「圖像感測器」,原本的「感光材料」部分被縮水丟到了圖像結構與工藝中,不得不說是個遺憾。

到這兒一切看起來都很美,厚厚的乳劑圖層上立體的感光顆粒壘起了高山與溝壑,形成了立體的圖像。不過理論和實際之間永遠是有差距的,當我們把實物拿出來看看,就會發現教材上的插圖反應的情況並不完全真實。

這是膠片的實際斷面圖,在平均200um的膠片切面上,乳劑塗層只佔到了大約2~3um的厚度,當然因為彩色有三層所以相對要厚一些。

讓我們拿到放大鏡下面仔細看看,這是彩色膠片:

下面呈撕裂狀的為片基,上面細膩的是乳劑層。

為了方便大家觀察我在PS裡面給三層感光層上了顏色。

接著是黑白的:

注意到右邊一小條好像有氣泡的區域沒有?那就是銀鹽乳劑圖層。

放大瞧一瞧

再放大一些。

使用蔡司SUPRA40-VP電子顯微鏡掃描,標準的毒德大學。說好的高山溝壑呢?全變成了水底的浮游生物……

再讓我們換個角度看看,這是使用顯微鏡拍攝的底片局部,伊爾福FP4,雷電露,JOBO自動沖洗。

原本還有的立體感在放大以後都看不到了,只有繼續放大下去,我們才能看到:

當然了,大家在討論立體感的時候顯然不可能看到這麼細,那我們究竟能看到什麼地步呢?這個時候就得聊聊人眼了。

人眼的理論極限解析度約為0.59",具體推導過程可見Clarkvision Photography,順便這兒也有人眼動態範圍、光圈、焦距之類的推導,感興趣的可以看看。按照果殼上找到的結果大約也在1角分到0.57之間,所以這個值應該是靠譜的。

接下來,人眼最近對焦距離在視力最佳的青年時期平均值約為6.5cm,這個值會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具體參見維基百科上關於視覺調節的介紹。https://www.wikiwand.com/en/Accommodation_(eye)

由此我們可以求出來,普通人最近距離下對於細節的分辨能力大約為11um,大大超出了單層感光乳劑塗層的厚度,也就是說普通人是無法分辨出膠片中感光塗層本身的成像顆粒起伏的。甚至可以大膽的說,一個人如果宣稱自己能夠看出底片上感光材料的立體感,那麼多半是因為他把膠片基底材料當作了感光塗層的一部分。如果非要說彩色膠片的感光塗層厚度接近人眼的極限解析度,我想你們談論的膠片立體感應該不是下面這種效果吧:

至於相紙,是這樣的:

起伏不平的地面是基紙的紋理,上面的顆粒是銀鹽,可以看到銀鹽的尺寸事實上是小於等於紙張紋理本身起伏的。

順便說一句,現代膠片顆粒的直徑約在5~0.5um之間,也超出了人眼的解析度。

所以呢,關於膠片以及銀鹽相紙的,認為銀鹽顆粒或者染料顆粒是其立體感的來源,我覺得從數據上來說是不可能的。儘管我們不能排除有部分天賦異稟超出統計數據的能人異士存在,但我個人覺得正如不能用個例討論普遍現象一樣,用微觀來論證整體,也正好應了那句古話:

還沒完,別著急。


現在是不是說個啥,只要裡面有「感覺」倆字,就都可以被理性的知乎羣衆們歸到東方玄學中去。。。。

來了知乎就等著有人在攝影版塊問點有技術含量的問題,能勾起我回答慾的問題,結果鳳毛麟角。。。唉。。。經常被邀,但想回答都找不到好問題。。。這個問題吧,其實沒啥好討論的,算是經驗吧,沒自己動過手的說啥他也不信,但搞得多了就知道,不過都是些近乎「常識」的東西。。。

先放個結論吧,膠捲拍攝傳統放大的片確實比數碼拍攝然後微噴的要感覺更有「立體感」。

不光是這樣,膠捲拍的片兒用好些的掃描儀,比如x1,x5,電分後數字微噴,效果一樣比數碼拍的微噴出來的感覺更有「立體感」。

還不光是這樣,膠捲拍的片兒用好些的掃描儀,比如x1,x5,電分後列印數字中間底,再去contact print到FB或者RC相紙上,所謂「立體感」依然好過數碼拍攝然後微噴出來的。

很弔詭的是,討論這些「感覺」的東西,最需要的卻是「實證」,上面我說過的這些結論,都是我十年前在美國羅村讀攝影的時候,通宵在暗房裏亮著小紅燈一張張試出來的,錢堆出來的,時間堆出來的。。。顯影液少說就用過七八種,試完RC再試FB紙。。。微噴的紙試完Matte試Glossy試Semi-的,倒不是我真的有這麼無聊,而是當時有門必修課,叫MP—Materials and Processes of Photography,全美國估計沒有幾個學攝影的學校要開這門課,我現在依然認爲實在是無聊無用,整門課都是圍繞材料做lab實驗,塗布膠片相紙,給你幾個凹凸透鏡讓你裝出來個長焦/廣角鏡頭啥的。。。各種圍繞著攝影材料的基礎實驗,怎麼虐,怎麼沒用怎麼來。。。簡直wtf。

在這個帖子裏竟然還看到用幾百k的網上小圖比「立體感」的,下巴都要掉下來了,還是在膠片iso不明,掃描儀不明的情況下。。。友邦驚詫了。。。攝影要有「最終呈現」的意識,落在你的目標媒介上的效果,纔是最終要care的,網上幾百k的小破圖,iphone也很有立體感好伐。。。

我真是閒的,這個破問題打這麼多字,浪費我時間。。。。

對了,忘說了,其實有膠片有數碼的,對著你們家門口的樹來一張,要那種樹枝樹椏多又雜層層疊疊的。膠捲感光度別太高,掃描儀別太次,掃好了放在電腦裏跟你數碼拍的比一下,done。。。


質感確實膠片勝出,但原因我不同意。
事實上,在電腦上屏幕上無論顯示什麼圖像,都沒有所謂的直接的立體感出現,都是一個完全的二維平面。而膠片拿在手裡自然就覺得有特殊的感覺。鑒於此,我認為立體感不是感光方式造成的,而是顯示方式造成的。


只要真正站在大畫幅的作品前面看過,一般都不會有這個疑問,那個質感,嘖嘖,看著就想摸。。。


如果是黑白照,數碼的表現確實不如膠片。但不是因為畫幅的大小或什麼「立體感」。立體感的誤會,可能是來源於《紐攝》一書對黑白膠片(銀鹽)成像原理的闡述。簡單說,膠片從白到黑之間有無數個層次(調子),這個畫過素描的可能比較好理解,目前而言數碼是不可能做到這點的。
但是,膠片發展了200年已經到頭了,將來也不太可能加大投入研發或增產膠片,膠片相機更是已經全線停產。
數碼發展了近20年,還只是剛剛起步。目前的現狀是,除了藝術攝影領域外,數碼在紀實報道、婚慶廣告等商業攝影的應用已經全面取代了膠片。
我覺得,膠片是很好玩很有魅力的(黑白),喜歡攝影的人除了數碼外,有條件一定要玩玩膠片。但是國內一群膠片玩家有種莫名其妙的優越感,不但覺得數碼成像不如膠片,甚至還出現只有拍膠片才能真正學好攝影的論調。這就不太可取了。


通通反對,講道理。不針對任何人。不發表任何觀點。

這個叫漫反射,高中物理學學過吧?剩下的我不多說了。就想聊聊大家討論問題的套路。

拋出來一個論據來證明自己觀點首先要自圓其說是不是?
沒錯底片上有小疙瘩,那怎麼讓最終呈現出來的照片有立體感了?
喔你光放的時候有這些不規則反射折射就有立體感了?對不起如果真的有大量不規則折射反射只會降低最終成像的反差而不是讓相紙有立體感。
難不成銀鹽顆粒可以通過光傳染給相紙???

一切拿著底片說怎麼乳劑厚度還是顆粒來解釋立體感的都不能自圓其說。包括直接放大鏡看底片一樣,放在燈箱上看那看的都是透光率而不是厚度(雖然透光率決定於乳劑厚度,但是看到的絕對不是厚度,除非你側著看)

ok最後你說膠片看起來就是他媽比數碼有立體感,我不管你主觀不主觀我都支持你,但是我們研究的重點不是膠片哪裡比數碼立體,而是膠片的什麼特性讓你覺得有立體感(意思是並不是真的立體,而是立體感)。明白了么各位?

個人認為現在你們討論的所謂立體感,其實就是沉浸感。


看來提問者還是帶著惡意來的。

這個問題我也不糾纏了,畢竟我說的不嚴謹。

不過黑歸黑,這黑的看起來還是有理有據的,這鍋我背了。以後更嚴謹求實才對。

如果我在Live裡面還有其他說的不對的,或者是你覺得不對的,歡迎挑刺。


吃瓜群眾說,雙盲測試大法好


沒參加live,粗略看了看答案,同意膠片的感光顆粒更加立體,同意膠片對斜入射光感應靈敏,但不同意這些是使照片更有空間感立體感空氣感的主要原因,另外,不存在什麼玄學。
這個問題中的對比參照物確切的說是CMOS感光元件,CCD元件與膠片相比不存在這個差別,究其原因是CCD每個光電二極體之間使用pn結完全杜絕了像素間的電子漂移,也就是串色現象,CMOS尤其堆棧式和背照式CMOS,這個現象尤為嚴重,需要由ISP做修補,也就是塗抹,這些修補造成的痕迹使得畫面的空間感下降,因為ISP不知道物體的遠近。同時,塗抹的感覺在表現皮膚尤其面部皮膚時很難做到自然。
CCD相機和CMOS相機成像的可視化差異很大一部分原因來源於此,至今除了塗抹,就是減小開口率來降低串色。
再說一遍,沒有所謂玄學,忠實還原才是王道。膠片和CCD做得同樣好,CMOS靠的是對失真信號的猜測和修補。
對了,泄個密,我們的CCD,快OK了~只能說吊打柯達kaf_18500…請忽略我眼上的傷~不是他們打的


我覺得除了大家討論的原理問題,這裡有幾個概念要琢磨琢磨。


首先是用燈箱直接觀片。的的確確膠片的細節層次立體感是非常令人震撼的。

但點就在於,

首先,當我們觀看底片時,我們是在看一個立體的物件,說的誇張點,你甚至可以認為這是個浮雕。而我們平時看到顯示器,投影,以及印刷品的時候,看到的是一個平面。這跟你看印刷製品或者電分掃描的電子文檔,有什麼不同呢?

第二,燈箱的光線沒有經過鏡頭匯聚,是散射的光線,能夠通過漫反射照亮一個立體物件的多個面。而通過放大機聚焦的光束則只能以相對單一的方向透過膠片。說白了燈箱的光讓膠片看起來是一張膠片,而放大機的光只能讓你看到膠片上的像。
這兩種不同的光線的信息會帶來什麼差別呢?

第三,燈箱的光線是直接透過膠片射入人眼的。而平時觀片的時候,看到的是用於照明的光線投射到圖片上再反射到環境中的光線。就算是放大機投影出來的光,也仍然是反射了一次進入人眼。這跟從底片後方直接投出的光線所攜帶的信息量是不是一樣的呢?


最後,

直接用燈箱放大鏡看到的膠片上的立體感,與放大機投影出的立體感,與電分掃描出來的電子文檔中的立體感,與洗放出來的相片的立體感,我覺得可以去區分一下。否則如果底片看起來再爽,如果其中的無可比擬的優勢無法複製傳播,那相比數碼還是要大打折扣。


立體個毛線
管你膠片顆粒多3d,掃出來都註定只是3d的投影—2d
高中數學和物理沒學過么?


這個要看怎麼去對比。
如果是膠片拍出來以後,比如120mm或者45,810,
沖印出來以後,直接收藏底片。
然後用那种放大目鏡,背面有專門看底片的檯子,柔光調節,然後正面用目鏡直接觀看。
放大倍率。
這個就是完爆現在的數碼了。
雖然我也有用這種目鏡直接看電腦上的照片,但是那種感受不一樣,但是如果在帶有噪點(顆粒感)的照片也能看出很強的立體感(數碼)。
但是跟45這些比還是有差距,顯示器放大後會有很多紋理。
別吹retina,retina也不過srgb的色域。
立體感的話這個可能和目鏡有關係。

如果是膠片拍出來掃描到電腦。
不管是數碼還是膠片,個人覺得都變成數碼照片了。
無非是前期拍攝的不一樣,後期都在電腦上做的話,膠片其實跟數碼完全沒有任何可比性,都被科技壓榨。

如果是說,膠片完全在傳統暗室操作的話,然後放大到紙張上的話。
這個太多不可控性,畢竟全手工操作。
數碼的話,保存psd以後要放大多少就有多少,印表機沒那麼多不可控性。
底片暗室放大用的紙很多,
數碼放大用的紙一樣很多,傳統還能做干板,濕板,
現在我的一個學長就在做。@田桑 來答題會更貼切。
他現在做的銀板成本都好高。

數碼放大微噴一樣也有銀鹽技術。
我做過幾次,一張a3+的作品在店裡用數碼銀鹽出來是12000日元左右。
有學生價,成人價,友情價。
老師傅也非常自豪,然後跟我說了一堆技術上的東西。
當然他會出很多版本來給你看,然後再做調整。
注意,不是在PS上修改多個版本給你看,
是數碼銀鹽放大多版本給你看。
也用目鏡來看細節。
主要還是灰度上和一些細節上的。
那種方法出來以後,99%的人無法識別。
那1%是猜的。
可以搜索一下萊卡m monochrome 1代的廣告,有個德國攝影師就愛這麼玩,數碼拍攝,PS調整,然後傳統暗室放大。

還有現在愛普生的印表機和某些特定的紙列印出來的效果已經完全能夠達到普通的膠片放大的那種肉眼感覺了。
但是成片率問題,因為那個紙張的表面原因。
看臉看人品。不是那種光澤面的,是表面帶坑窪粒子的,半光澤的。
還有表明有紋理的那種,我記得愛普生有一種art的,a4的單張價格要2000日元左右。
玄學說那種紙列印以後要至少2年以上才有效果。。。

如果在無後期的情況下,膠片和數碼列印放大能非常容易看出來。
但是在同等水準下,然後都在那種背光台上看作品,也用放大目鏡看數碼微噴的話,也是蠻膠片感的。

數碼的問題還是太硬,太清晰。

總之這種問題,如果手上沒有東西對比,並且有幾種立場的老師傅一邊給你看,一邊談論的情況下,最後說的再多,也都是支持你觀點的點贊,不支持的反對。
不知道你說什麼的點贊或者反對。

這種討論意義不大。

我說的那種不是你們上傳在知乎的。
是確確實實的用一張45的底片在背投上用放大目鏡來看,
然後同一張作品用不一樣的放大放大很多種。
一目了然。

大海航行靠舵手,
萬物生長靠科學。

還有說數碼相機的取景器看不到立體感的朋友去試一下賓得的機器。
確實要比尼康,佳能等一眾品牌的取景器有膠片機感多了。

以上


大概是說膠捲對斜射的方向也能夠很好的感知,例如Hypergon、Hologon,以及常見的Biogon
我不清楚他在講什麼,如果是影調的話,確實高光和過渡上Film佔優勢

你可以自己研究三層感光的彩色反轉片和拜耳陣列、以及Pentax SR技術和X3技術

我自己覺得你還不如直接用8x10來一張,說啥都不如實踐


膠片看起來質感確實更好,但是不見得是乳劑造成的。 CMOS上有微透鏡,一樣可以接收側面的光。 而且只要用

這個小玩意在放大機上看一下底片,會發現看到的都是顆粒色塊,而不是什麼的立體的東西。

膠片的特性我以為是來自於銀鹽感光的一些特性,對色彩與反差的表達 造成了立體感。而不是乳劑那點厚度。

如果乳劑厚度決定立體感,那麼自己買感光膠塗布或者濕板的底片 立體感應該無數倍於Tmax這類T粒子膠片。 畢竟底片乳劑層看上面回答只有5-6微米,自己塗布的底片要比這個厚得多了。而1毫米厚度的乳化玻璃,當做毛玻璃取景,簡直都能看3D了吧。


它這完全就是玄學。膠片和數碼都是二維感光原件,不可能記錄三維信息。

有人提到走玄學道路是對自己創作能力不足的一種確認,哈哈哈哈,深得我心。

如果產生了什麼立體感,那也是由於膠片的對比度比較強之類的原因實現的。

還有題目里一句話『大畫幅具有無與倫比的畫質優勢』,我就呵呵了。
我一向對這種論調持懷疑態度。偏偏今天我這裡還正好有個例子,有人給我拍的頭像。
拍之前我其實很期待4x5秒天秒地秒空氣的。沒想到片子出來是這樣一個結果。
所以我覺得有必要給那些人云亦云說大畫幅就是好的人見識一下:

這個是a7r2拍的

原圖鏈接
http://www.wenkanphoto.com/img/s7/v158/p313873293.jpg

這是大畫幅4x5膠片拍的

原圖鏈接
http://www.wenkanphoto.com/img/s3/v23/p837758769.jpg

一樣的用光,基本一樣的構圖。
膠片的畫質真的比數碼好嗎?並沒有。
放大看原圖的話,a7r2那張真的是纖毫畢現,每個毛孔的細節都看的清清楚楚。而4x5這張只是勉強能看到毛孔的位置,而且細節實際上已經跟顆粒混在一起了。也就是說雖然看上去4x5這張掃描的像素沒有很高,但已經採樣到了這款膠片的解析度極限。即使用鏡頭再好,電分再高,也不過是把噪點掃的大一點而已,並不會獲得更多信息。
要知道這是135畫幅對比4x5大畫幅(長邊36mm對比1270mm)!而且135用的是拜耳陣列,而4x5直接是黑白膠片,在解析度上還佔了一層便宜!

除了解析度,動態範圍數碼也早就完勝膠片了。這兩張照片的光線是完全一樣的,臉上高光部位的曝光度也一樣。但是沒有受光的部位,a7r2的照片都能記錄細節。而膠片就完全是死黑一片,沒有任何辦法找回來。
所以膠片並不一定會比數碼更有層次,也談不上什麼立體感。

當然從作品欣賞的角度來說,4x5這張膠片的高對比度和大片死黑,還有顆粒噪點,都增加了一點頭像凌厲的氣勢。另外我的神態配合的也比a7r2那張更好,所以反而會有一種膠片拍的照片看上去更符合審美的感覺。
但實際上膠片損失的信息遠多於數碼。也就是說a7r2那張照片我拉一下曲線,分分鐘就可以達到和4x5這張完全一樣的高對比,高低光特性,甚至噪點,都是可以實現的。但反過來你要讓膠片拍攝的照片呈現和a7r2這張一樣的柔和影調,那就是沒有可能的了。

我就知道膠片愛好者里肯定有不少人會糾結於掃描這個環節。呵呵,我手上是有這張膠片最終沖印放大的成品的。並沒有看出什麼『立體』的效果(專門就本問題討論的那種立體而言)。做照片的紙張我也見得多了,參賽的時候那種沒有試印過?什麼放大就會做出『立體』感,完全是一派胡言!

這個帖子里放出的掃描的版本,除了對比度稍微過了一點之外,其他都同最終沖印放大的效果完全一樣。如果我把a7RII這張用我參賽作品的藝術微噴工藝也做成輸出,無論是能達到的尺幅(a7r2我至少可以印到20寸,而膠片沖印放大給我的連10寸都沒有,已經可以看到顆粒了,再放大當然可以,但數噪點有什麼意思?)還是層次感,還是畫面精細度,都完全可以做到完勝4x5。

@Timothy Wang 他也貼了幾個對比圖,他對比的是小圖(估計是100%放大),我對比的是大圖。經常看DPreview的都知道,ISO標版和鈔票也是他們每台相機必拍的參照場景,我可以說DP測試過的任何一台135數碼相機的樣張都沒有虛成這個樣子的……

總之現在我是自己發起了這麼一個對比得出的結論,他的證據是網上找來的。你們喜歡信哪個是你們的事情咯。

總之整整1000倍的成像面積優勢底下,4x5無論膠片信仰者找出怎樣的原因,最後在實際使用場景下被135壓過一頭,這無論如何也算不上是『無與倫比的巨大優勢』吧!
要知道apsc的相機用的再爛,只要沒虛焦,在畫質的對比中也是不可能輸給1寸感光元件的相機的,這才多少倍的面積優勢啊……

最後說一下,給我拍這兩張照片的攝影師也不是第一次用4x5了,他大概已經有5~6年的膠片攝影經驗。照一部分人的說法依然無法發揮4x5的全部實力……也許派一個像砸場子同學這樣的專家來可以提升4x5在測試中的表現?但我覺得如果一個人需要10年以上的經驗才能把4x5的實力發揮到超過a7r2的水平,那麼他用a7r2拍攝,把這10年時間用在藝術理念的提升上不是更好嗎?最後所能達到的高度一定比拘泥於膠片信仰更高。

所以玩膠片的人,專心談攝影的藝術就好。不要妄圖從技術上挑戰現代科技的成果,螳臂擋車。

刪評論是因為老子是攝影師,實在是不想再浪費心情在跟你們嘴炮上了。其實這個答案本來是想放出樣片讓膠片和數碼的支持者互相提出自己的觀點的,但後來就變味了。膠片的支持者沒一個人根據樣片說話的,反而都在扯別的理由,總之就是死不承認現實。我也不是支持數碼,但我覺得一部分膠片支持者的心態確實是有問題。
我們是攝影師,最終還是回到那句話:看片子說話,能拍出好片的都是優秀攝影師,能拍出好片的都是好器材。反正片子就是這樣,勝過你們嘴硬一千倍,一百倍。這個Timothy起碼還找了組對比圖來支持自己的觀點,其他人實在不知道有什麼存在的價值。如果你們對膠片的信仰真的那麼熱烈,就請停止在這裡嘴炮,用你們的膠片去拍出真正讓我們佩服的作品來吧!
老子這個答案贊數不少,不過看來是有影響力高的號在故意downvote老子所以這個答案被壓下去了。既然這樣,樣片放在這裡,也沒什麼別的好說的。有這點功夫還不如去打磨下今年的參賽作品。關評論了,悶聲發大財。

你們在別人評論里罵我也是沒用的,片照拍,獎照拿。


1. 膠片相機拍攝,沖洗到相紙上;

2. 膠片相機拍攝,沖洗成正片,投影到幕布上;

3. 膠片相機拍攝,透掃數碼化,顯示在顯示器上;

4. 膠片相機拍攝,沖洗到相紙上,掃描數碼化,顯示在顯示器上;

5. 數碼相機拍攝,顯示在顯示器上;

6. 數碼相機拍攝,沖洗到相紙上;

7. 數碼相機拍攝,用印表機輸出。

你們到底在對比以上哪些可能?說誰有立體感?

極端一點的,我用膠片相機拍攝,透掃數碼化,遠程傳輸,經過PS,再沖洗上相紙,這算啥?


要理解他說的「看起來更立體」和「立體的影像」,首先要了解他說這話的前提:膠片的感光材料和相紙上的直放影像。嚴格來說,不管是理論還是觀看,他的話沒有紕繆的。

如果一聽到「立體」就不自覺往3D或裸眼3D去想像,這就是吃文化虧了。大概了解照相感光材料知識的就知道,膠片的感光層是有厚度的,黑白膠片一般是一層或二層感光乳劑,厚5-25微米;而彩色膠片的感光乳劑是分3層分別感應紅綠藍三種光的。相紙構造大概一樣。所以,影像反應在有厚度的材料上,在一定情況下是可見立體的(雖然很細微很細微),尤其是在暗房中直放顯影或用放大目鏡觀察底片的時候。而彩色影像,3層不同的影像疊加,應該更顯立體。「質感」可能表達不出那種微妙吧。當然,「立體」這個詞多少有點歧義,盡量不用吧。

現在很多攝影愛好者不去認真了解攝影的歷史(包括一些技術的),聽上去感覺玄乎其玄的東西,就斥之為玄學(國外貌似有大學開設玄學課程,原諒我在這裡貶用)或偽學問,是不是從HiFi界跨界來的?求真態度很好,注意判斷和求證更好了。

--參考文獻:《感光材料應用基礎》馬松年1995.7。

說個題外話,有一次一位老法師問我:你知道光圈值怎麼來的嗎?為什麼有1.4、2.8等等?幸好我看過兩遍《紐攝》和錢元凱編的教材,對答如流。他補了一句:不錯,可是現在很多年輕人都不知道了。我再也不敢從色彩啊題材啊那些所謂的審美標準去輕視他。


膠片當然TMD有立體感!原諒我在知乎上爆粗口,因為這問題我懟了別人六七年,我都成專業懟此問題的專家了。
首先我不是理科生,我沒那麼多什麼科學理論依據跟你講,也不會跟你擺數據,因為「立體感」這個東西也根本不是TMD數據原因,華人本身就是理科思維為主導的種族,我指絕大多數,到哪都要跟你擺數據,買手機要看數據,買衣服要看數據,買電器要看數據,連職業都是搞數據的聞名世界,我能理解,但這樣真的能拍好照片嗎?
立不立體感,好不好看,帶「感覺」、「好看」這種詞的屬於審美範疇,而審美又屬於藝術範疇,你用數據去評判感受,你能拍出好的作品?我見多了國內一大幫的理科高材生玩攝影的,整天在網上爭論數據,爭論哪個相機好,哪個數據幫助多一點的,沒一個拍的好的,也許他們在相應專業領域有所建樹,抱歉,你就是拍不好照片,你的筋不對路子,你還是適合搞科研,不適合「搞藝術」。
其次,你太小瞧你的眼睛了,以現在科學對於生物的研究,對於人類眼睛結構的研究,你就可以給眼睛的敏感度下定論了?很多東西數據測不出來,眼睛就能感覺出來,眼睛的敏感度是非常強的,俗話說「火眼金睛」,就是指人類的眼睛,好與壞你仔細看,真的逃不出去,當然這跟自身審美素養是相關聯的,它決定你的下限,很多時候是層窗戶紙,你也邁不過去。
回到最初的話題,膠片有沒有立體感?我先問你,前面兩點你看明白了沒?這不是玄學,這也不是科學,科學解釋不了的不全是玄學,還有藝術和審美,人類的情感,以及在科學範圍內科學尚未解釋的了的東西。如果你明白了,後面我對於立體感的闡釋你就很好理解了。
膠片是不是立體的?TMD當然是,有厚度,有質感,是三維世界真真實實存在的東西,乳膠厚度再微弱,它也是有厚度的,你覺得人眼分辨不出,那是「你的眼」分辨不出,為什麼那麼多人分辨得出?別人的眼有問題嗎?很多很棒的膠片攝影師都是巫師?當然不是,審美這個門檻檻死了你,讓你一葉障目,就是看不出。喜歡一樣事物,那感覺會更加靈敏,尤其是很多玩膠片的人是通過大量的掃描、暗房放大等實踐堆砌和驗證的認知,不是你做在電腦前看一堆數碼照片能比擬的,不是你說這TM沒有科學道理,沒有理論依據就能反駁的,有沒有「立體感」,你去親自做相同時間的實踐,花大量的精力去論證啊?我想你也不會,因為你不愛,你怎麼會花那麼多時間在上面?所以這是個悖論,不愛就不會去做,不做你也就體驗不到了。所以很多時候找原因也要往自己身上找找,兩個方向找,說不定就是你的問題。

如今數碼相機已經發展的很全面了,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玩膠片?也許有一部分人因為情懷,也許有一部分人為了裝逼,但是真正走在金字塔頂端的膠片攝影師,都是因為膠片的優越性,也就是膠片的質感、色彩、畫幅以及拍攝過程中的「儀式感」,儀式感這個詞最近被很多人提到了,我覺得是好事,沒有儀式感就沒有審美,就沒有美好的生活,一切都是速食麵榨菜這個世界只會變得更糟,數碼出現以後,垃圾難道沒有泛濫嗎?我這裡沒有貶低數碼的意思,只是數碼放低了攝影門檻,讓所有人都進來了,即使是不熱愛的,我有錢我就可以買個相機,你管我愛不愛?
膠片的質感也不僅僅是厚度那麼簡單,光學的東西,我想人類還沒吃透吧,化學變化帶來的色彩肯定也是跟數碼的1和0是不同的,化學我不懂,但我知道是∞的,數碼「解析度」上的那些點,每個可都是純色的。
當然在膠片界也有底片掃描和暗房放大之爭,我簡單說一下,底片掃描是不是跟數碼相片沒區別?當然有區別,你掃描一張A4白紙,和在PS里填充一片白色,能一樣嗎?無需我多說了吧?答案一目了然。只是掃描儀是第二部「相機」,它決定了上限,所以玩膠片,掃描儀肯定越貴越好。
最後提一點,影像要落地,就是要輸出在紙面上,也是這個原因,為什麼呈現在紙面上的照片比電腦上好看很多?因為有了質感和立體感。(當然輸出也是個大坑,無錢慎入)

附幾張我自己拍攝的膠片,感受下。(手機查看請點擊原圖)

(ps.我好像忽然明白了一點:兩個陣營的爭執很可能源於對「立體感」的定義不同,覺得膠片沒有立體感的人是覺得此立體感是看3D電影那種立體感吧?神立體感,怎麼可能?認為膠片有立體感的人群,我覺得我們定義的「立體感」是質感,非扁平化的質感,非色塊堆積的質感,底片本身的質感,而不是看3D照片。)

評論里我做了很多回復和解答,我也不是天天有空,重複的問題不會回復了,見已有的,另外很多沒接觸過膠片就來質疑的人,太浪費我時間。

另外關於膠片和數碼的對比,我剛好比別人拍的多,放兩張上來你 瞅吧,上 負片,下數碼。(還是點擊原圖查看)


首先,扯淡。
理由:
如果人眼在相紙上能看出立體的效果,那要搞到多厚的相知?人眼能識別的解析度只有300ppi。
如果在普通LCD上看出立體效果,那得跪著,點上香才會看出來,而你我慧根太淺,洗洗睡吧。
其實那些喜歡膠片的無非就是喜歡顆粒的味道。就像喜歡德頭一樣。並不是有多好多麼真實,只是你深陷而已!

個人愚見,不接受拍磚


推薦閱讀:

膠片 IMAX 和 數字 IMAX,孰優孰劣?
我想了解深入的了解照相機(攝像機)應該看什麼書呢?
為什麼派拉蒙停止膠片拷貝發行?
膠片寬容度於感測器寬容度計算上的區別?曝光會像影響膠片一樣影響感測器寬容度嗎?

TAG:攝影 | 膠片 | 數碼相機 | 攝影技巧 | 知乎L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