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流行歌曲的歌詞可以作為一種文學現象和唐詩宋詞比肩嗎?
顯然不可能啊。
比如我們一說唐代文學,第一個想起來的就是唐詩,什麼韓柳古文,什麼唐傳奇都要往後排。
但是流行歌詞在當代文學裡面能佔個什麼地位?
論深度廣度,勝的過長篇小說嗎?
論技巧高明,思想深刻,勝得過現代詩嗎?
在當代都登不上大雅之堂,你又拿什麼能跟唐詩宋詞這樣在一個時代登場唱主角的相比呢?
何況,唐詩宋詞的偉大不只是本身的藝術性,更兼其無可替代的開創性。
我們單拿出胡適《嘗試集》,郭沫若《女神》中一首很一般的詩和流行歌詞中傑出的相比,或許後者更好。但是顯然前者能在文學史里留下大大的一筆,後者仍舊是歷史的塵埃。流行歌詞的藝術形式又開創了什麼呢?自身靠著舊體詩詞和現代文學的三十年新詩的形式起家,然而和這兩個又差得遠了。
既缺少藝術性,又缺少開創性。流行歌詞整體作為一種體裁,要說有什麼獨特的優勢,無非是「流行」罷了。憑藉著「流行」本身,如果有人寫近二十年的文學史,其作為不可忽略的流行現象很可能會寫上一筆,也不排除有幾個頂尖的作詞人在其中留下名字,但流行歌詞要是想靠這個和前人爭地位,那隻能說不值一駁了。
但是這個答案就亂七八糟了。
唐詩宋詞是自娛的,流行歌詞是娛人的。
唐詩宋詞有創作門檻,流行歌詞沒有。
唐詩宋詞流轉於文人圈,流行歌詞流轉於大眾圈。
唐詩宋詞有相對穩定的審美體系,流行歌詞沒有審美體系。
唐詩宋詞是良幣驅逐劣幣,流行歌詞是劣幣驅逐良幣。
贈人的詩,頌聖的詩,祝壽的詞不要太多哦。
唐詩宋詞的作者很多無名氏,平民,妓女哦。
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哦。
審美體系這個我不好反駁,因為我不太了解,但要說「沒有審美體系」。。。當然你說因為要討好大眾我沒意見。
「唐詩宋詞是良幣驅逐劣幣」。。。這個我就不知道從何而來了,頂多唐詩因為部分和科舉有關可以說上,但是用這個當成概括也太。。。
這麼說吧,古代的詞離了曲依舊能作為一種獨立的文學體裁存在,而流行歌詞還不能。
過個100年,你就能看出答案了。
有可能的,只要出現流行歌曲界的李白、杜甫、蘇東坡、李清照就可以了。
外國人寫流行歌曲已經出現拿諾貝爾文學獎的。說明這種體裁是有可能上升的 。
只不過,中國人的流行歌曲普遍沒達到那個份上。我個人覺得,水平最高的是羅大佑,但其實離那個標準還遠。不可以。
什麼叫比肩呢?不能只從文學上看,更不能只從詩歌上看。
炒股的人,懂得看基本面,談文學,也不能不了解基本面。
提到整個唐代的文化,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文學。提到唐代的文學,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唐詩。
這裡說的人們,不只是唐朝的人們,包括從唐朝到今天,一千多年裡各個時代的人們,還將包括以後的人們。
提到今天的文化,幾個人會想到文學?提到今天的文學,幾個人會想到詩歌?
幾年前,我去一家有名的雜誌應聘,人家問我,你做什麼板塊?
有新聞版塊、社會板塊、軍事板塊、文化板塊。
我心想,當然是文化板塊了。文化人兒嘛,搞文化板塊。
翻開雜誌一看,寫的是電影、時裝、家居,智能手錶之類的。
我很慚愧——我太沒有文化了。
是的。文化在每個時代,呈現的形態不同。不是書架上擺一套四大名著,一套魯迅全集,就叫有文化。
這個時代,做個文化人兒,你得喝喝茶,品品紅酒,聊聊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好萊塢影星的風流韻事,逛逛拍賣會,盤盤珠子。
文學?
嘿嘿。認不了3000個字,照樣可以有文化。把盤的珠子的包漿一亮——看,深厚的文化沉澱!
在唐朝,最紅的明星,是王維、李白;在宋朝,最紅的明星,是蘇軾、柳永。無論你當不當官,有沒有錢,只要你詩寫得好,詞寫得好,你就是最大的明星。
這種現象,只有唐朝、宋朝有。清朝,也有詩詞寫得非常好的,比如,王士禛、陳維崧、顧貞觀。但不學文學的有幾個知道他們?學外國文學的有幾個知道他們?甚至,學現當代文學的有幾個知道他們?
而李白、杜甫、白居易,人盡皆知。
唐詩、宋詞,之所以是高峰,因為在當時,整個社會、整個時代,詩、詞被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全社會,無論精英,還是平民,都在從事這種運動和娛樂。這個領域的出類拔萃者,是最紅的明星,也因此成為歷史長河中的明星。
這個時代最紅的明星,劉德華、周星馳,能紅三十年。
能紅一百年嗎?不知道。
而李白、杜甫,能紅一千多年。
而今天寫詩、寫歌詞的呢?
遠遠沒有王健林、賈躍亭出名。無論他的詩寫得多麼好。
馮唐出名,馮唐的出名不是靠詩。余秀華出名,余秀華的出名也不全靠詩,雖然她的詩挺好,但沒幾個人能完整背出一首余秀華的詩,頂多是記住一些句子,比如:「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就像記住海子的「今夜我不關心人類,我只想你」,北島的「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但很少有人能把一首詩背全。
唐朝是什麼情況?王昌齡跟人去喝酒,酒肆的歌女會唱王昌齡寫過的很多詩——凡是她聽過的,她都會唱。——那時候還沒有網路。今天去KTV找個歌女試試?
這並不是說,唐朝的歌女素質高。而是說明,在唐朝,詩太流行了,沒有人不從事這種運動。
白居易的詩,老嫗能解,說明白居易的詩好懂嗎?——你找今天的老嫗試試。恰恰說明,唐朝連老嫗都玩詩。
詩在唐朝是什麼?不僅是大唐盛世核心價值觀,還是廣場舞。
在這個時代,一個詩人想單純靠詩被大眾記住,那是不可能的。我們說1980年代詩歌熱,就在於那時候的詩人,還可以單純靠詩被大眾記住,雖然出不了大名,出點小名是可以的。但今天,小名也不可能。靠寫詩還不如靠喊麥:
庫魯猛C夢苦C卡
哭啦猛C
哭啦猛卡
苦拉猛C苦拉嗎猛C耶
這裡是中國內蒙古黑怕!
今天的詩人是不是哭啦?是不是黑怕啦?
寫了二十幾年,所有作品加一起,還不如上面幾句膾炙人口。你說,你憑什麼跟唐詩宋詞比肩?
上面說的這些,其實都不是重點。
想像一下,馬化騰晚出生十年,還會不會成為馬化騰?
不會。他可以擁有馬化騰的一切稟賦和能力,但沒有馬化騰的時機。
李白、杜甫,是不是在文學才華上壓倒一切人?
並不是。
歷史上,像李白、杜甫這樣的才華的人,雖然不多,但也絕不是沒有。
就說離他們不遠的時代,有個人,叫李商隱,也是大才,絲毫不比李白杜甫遜色。
但是,李商隱離李白、杜甫距離很遠。
雖然都在唐朝,但兩個生在盛唐,一個生在晚唐。
那就沒有辦法了。
唐詩宋詞是自娛的,流行歌詞是娛人的。
唐詩宋詞有創作門檻,流行歌詞沒有。
唐詩宋詞流轉於文人圈,流行歌詞流轉於大眾圈。
唐詩宋詞有相對穩定的審美體系,流行歌詞沒有審美體系。
唐詩宋詞是良幣驅逐劣幣,流行歌詞是劣幣驅逐良幣。
關於這個回答請先允許我對幾個問題反駁一下。
1.唐詩宋詞中的劣作可多了去了。不要試圖舉歌詞中的劣作來否定流行歌詞的地位。
2.關於唐詩宋詞在只在文人圈流行的麻煩您老人家先穿越回去證實一下。李白、柳永的詞只在文人圈流行?就算就算是,元曲那肯定是在下層人民中廣泛流行的。
3.關於深度廣度的問題,流行歌詞已有足夠的深度和廣度。可以參考《香港歌詞導賞》和《香港歌詞八十談》,這兩本書中選的歌詞,已經包含了唐詩宋詞中較為成熟的題材以及古人未討論過的題材(例如來大姨媽《我的美麗與哀愁》)
4.流行歌詞已經在逐步建立文學批評體系。尤其以香港大學朱耀偉教授為代表。
5.《北京歡迎你》能登大雅之堂否?那是不是歌詞?能不能登大雅之堂跟題材以及文字的是否優美動人有關而跟文體沒有必然聯繫。
6.關於唐代只想起唐詩,宋代只想起宋詞。所以清代的戲曲、詩圍繞著清代的小說這一主流文體打轉?確實明清戲曲有足夠的影響力,但是和唐詩宋詞比略遜一等。
7.歌詞具有商品性質。這是掣肘歌詞進入文學殿堂的最大障礙。但是當代仍有許多優秀的歌詞是不被商業性質所束縛的,在被大浪淘沙過後,許多歌詞仍然具有足夠的文學價值。此外略吐槽一句,其實唐詩有沒有商品的性質?「長安米貴居之不易」恐怕沒有一點半點商品的性質那是假話。
8.歌詞是向前發展的。我對國語歌詞研究不深,但是粵語歌詞中確是一脈相承。粵劇繼承自崑曲,其中以唐滌生為代表。而第一代粵語填詞人(兩沾一江)大多保留粵劇的填詞風格,而後發展到以林振強為首的第二代,再發展到足以進入文學殿堂的「兩個偉文」時代,最後發展到現在。要真的潛心細讀藝術性的進步已經是相當的大了。
9.歌詞真的和現代詩的區別真的真的很大。試想一下,按照現代詩去寫,就算不涉及音律的限制,旋律沒完你想講的東西講完了怎麼辦?旋律完了你想講的東西還沒完又怎麼辦?
10.厚古薄今是嚴重阻礙歌詞地位得到正視的絆腳石。
補充:有人說我煽動,那我額外舉兩個例子:1.朱耀偉教授曾被他人勸阻研究歌詞,理由很簡單,研究古人的更穩妥,更容易發文章出研究成果。2.林夕與黃偉文也曾表示,在黃霑一代時,人們視唐滌生為佳,在林振強一代,又以黃霑一代為佳。
而關於題主這個問題,我想引用《詞家有道》中周耀輝的回答
問:你認為歌詞與文學關係為何?
答:這個問題的價值恰恰在於我們一直要這樣問下去,而非找到答案。
在前幾天我看李漁的《閑情偶寄》中,也看見了李漁對戲曲在文學中所佔的地位發表了如是的看法。不敢說當代流行歌詞可以和中華文化的源泉唐詩宋詞平視(畢竟至少目前新詩仍不能和唐詩宋詞平視),但是我仍持樂觀態度,畢竟歌詞仍然很年輕,而且已有足夠好的作品。未來歌詞應該發展發展不到主流文體的這個地步(請允許我問一句,目前最有可能發展成主流文體的是什麼?網路小說嗎?),但是大概也不會差到連文學的門口都要拿掃把掃出去。
個人覺得是可以的。唐詩宋詞肯定也有許多濫俗的,只是流傳下來的大多質量較高。其實看多了會發現唐詩宋詞大體上也就那麼幾個主題,相同主題比一比還是有很多被比下去的,最經典的多數都在課本里學過了。
不知道題主的「流行歌曲」範圍有多大,如果是大致等同於「通俗歌曲」的範圍,那真的有很多文學性很強的歌詞。而且文學也在發展進步,我覺得當代通俗歌曲當中甚至有少數精品能夠超越經典唐詩宋詞的內涵深度。
說歌詞都是情情愛愛是因為他們愛聽情情愛愛,去找那些不是情情愛愛的歌聽啊,精品肯定是少數,需要被發掘嘛。
——————下面補充一些—————
早上回答得比較草率,看了別人的回答之後想到漏說的很多,再來補幾句。
大概是兩個方向。第一個方向是確實就是詞好。當代人的知識量和認知水平比唐宋還是高得多了,所以出色的作詞者站在古人的肩膀上再拿著科學的望遠鏡,看見的自然更多更深遠。舉例萬能青年旅店樂隊的《秦皇島》。音樂不說了,高大上,詞也是相當優美而且內涵深邃。可以說深深地挖掘了當代人的內心。
第二個方向是當代民謠(其中排除大家已經耳熟能詳的流行民謠),除了本身作詞能力就極強的情況,給當代詩歌譜曲的也有很多。這些當代詩歌個人覺得在思想內涵和美感上完全可以比肩唐詩宋詞。比如海子作詩周雲蓬演唱的《九月》和顧城作詩萬曉利演唱的《墓床》等等。
以上都屬於「通俗音樂」歌詞的範疇。要說在全國人民心中的地位,以上自然比不過唐詩宋詞。但是單獨拿出來讀,你覺得哪個給你的感覺更強烈?哪個更能讓你深思?反正我覺得是這些歌詞。目前來說其實並沒有比較的必要
除了西方古典音樂中的歌劇外有歌詞的音樂其實從出現到今天流行於世的時間還是相對較短的,而我們後世看詩詞卻能夠一覽她的興起到巔峰再到衰退的整個過程,歷史自動給我們進行了去糟存精的粗加工,如果你把如今的流行歌詞中的一些優秀作品拿到初唐或者五代末的那段時間去比較還真的未必不能趕上當時的平均水準。
但問題同樣是存在的。我對如今國人的審美力發展始終持悲觀態度,而且這種悲觀在於時代潮流所產生的不可抗力。有句話說藝術是社會生產力過剩的而溢出的表現形式,現代化文明註定了音樂美術文學這些藝術形式越來越通俗化和大眾化,這種大眾化所造成的後果就是國民審美能力平均線的下降。是以到今天依舊能有喊麥這種文化符號的出現並且盛行。當然未來依舊是不可預料的,隨著文明繼續發展審美能力與藝術素質的提高是必然的事情,到那時流行歌詞或許會達到如同詩之於盛唐的巔峰,在這之前將這二者進行對比就像是大人欺負小孩一樣。
另外補充一句,這個問題下的很多流行音樂愛好者的言論讓我哭笑不得,言語間竟然感覺拿流行歌詞和唐詩宋詞進行對比是侮辱了前者,以及指責我們不了解流行歌詞文化就妄下定論的大有人在。毫不客氣的說一句畢竟都是以漢字作為載體引起人情感共鳴的文學體裁,流行歌詞所能批判抒發升華的一切情感現象境界古典詩詞都一定能找出和它們一樣並且做的更出色的。
1. 如果你對現代流行歌曲的歌詞沒有廣泛閱覽過,現代流行歌曲著名的詞人沒有了解過,有什麼資格說那麼自我性的答案呢?(我且不說深入研究了)
2. 題主提這個問題我覺得在知乎上不能得到很好的解答,推薦看一些關於研究現代流行歌曲的書,例如《詞家有道》等等,且不論這些書的質量,起碼有基本的對於現代流行歌曲的歌詞之於文學或者比較於唐宋詩詞的理解框架和自身創作談。
3. 我簡單說說我自己的一些見解,基於自己寫歌詞以及聽歌的經驗。
4. 關於多數人的理解,我覺得在中國大陸的現代流行歌曲的歌詞是一片混亂。有好詞,但被埋沒。能出頭的,少之又少。出大頭的都是一些情情愛愛或者大愛人間的口水歌。所以,很多人對現代流行歌曲的歌詞的理解就是基於這些歌詞理解的。
5. 關於現代流行歌曲的歌詞的本身。首先我覺得要指出歌詞本身是具有詩歌性和音律性的,若不談古風,可能更像現代詩。若仔細想想,歌詞本身不就是脫胎於唐詩宋詞,又何來這個「現代流行歌曲的歌詞可以作為一種文學現象和唐詩宋詞比肩嗎?」問題呢?
6. 關於詞人,且不說香港林黃周,也不說台灣文山,大陸一些小眾的詞人那些精緻的詞作之於我們大眾而言又聽過幾多呢?
7. 我就不曉得現在知乎一群人跳出來隨便填填答案是什麼情況,能不能經過下腦迴路,能不能答一些你基本了解的問題,能不能不那麼武斷。什麼劣幣驅逐良幣,你知道哪些良幣你就在這裡幣幣。還有什麼文學修養完爆現今詞作者了,你知道哪些詞作者?還有就是就歌詞談的問題你不談歌詞你談個什麼?
8. 不要忽視時間的力量,也不要覺得埋在沙子下的珍珠就不是珍珠了。別把原來的東西看得多陽春白雪,在當時也都是流行文化。
詩言志,在我國文學地位極高,可以說自成一檔。
就是放眼我國傳統文化,除了設立博士的官方經學,欽定修史的官方史學,先秦道法兩家,詩的地位可以說穩居前五。
所以,別說流行歌曲這種存在還不過百年的文化,就是如今的小說,戲劇,電影,也根本無法和詩相比。
但是這一切都是整體對比,詩毫無懸念獲勝的原因,是自風雅頌後,無數先輩努力的結果。
換句話說,詩的地位這麼高,是因為屈原,三曹,陶淵明,李白,杜甫,白居易,小李杜等他們太厲害了。
但跟現在借著詩的旗子行裝逼之事的人一點關係沒有。
詩的地位極高,並不代表一個胡扯幾句湊個形式的濕人,他就比寫流行歌詞的人厲害。只不過是仗著詩的地位在大眾面前倚老賣老罷了。
把時間放長遠點,假如我們又過了一萬年,詩的歷史一萬三千年,流行歌曲的歷史一萬年。這時候倚老賣老是沒用了,作品的好壞決定歷史地位。
最後忍不住吐槽下,就某些沾沾自喜的濕人寫的那文字,還好意思互相吹捧,使勁踩別的文化。精品的流行歌詞不知道比你們高到哪裡去了。先推廣我楚哥的兩首我的最愛:
《將將將》
在我第一次迷失方向的時候
在那盞路燈下 你告訴我
象走田,馬走日
在我第一次出門的時候
當頭炮 馬先跳
當我第一次面對世界的時候
我告訴我
拱卒啊!過河啊!沖啊!
吃啊!將啊!將將將!!!
在我回家的那天 面對我自己
我吃我的車 我吃我的馬
我吃我的炮
我吃我的車
我吃我的馬 我吃我的炮
在我回家的那天
面對我自己
我吃我的心
吃啊!
將將 將 將 將 將啊
《西出陽關》
我坐在土地上 我看著老樹上 樹已經老得沒有模樣
我走在古道上 古道很凄涼 沒有人來 也沒有人往
我不能回頭望 城市的燈光 一個人走雖然太慌張
我不能回頭望 城市的燈光 一個人走雖然太慌張
我站在戈壁上 戈壁很寬廣 現在沒有水 有過去的河床
我爬到邊牆上 邊牆還很長 有人把畫 刻在石頭上
我讀不出方向 讀不出時光 讀不出最後是否一定是死亡
我讀不出方向 讀不出時光 讀不出最後是否一定是死亡
風吹來 吹落天邊昏黃的太陽
music
我站在戈壁上 戈壁很寬廣 現在沒有水 有過去的河床
我爬到邊牆上 邊牆還很長 有人把畫 刻在石頭上
我讀不出方向 讀不出時光 讀不出最後是否一定是死亡
風吹來 吹落天邊昏黃的太陽
風吹來 吹落天邊昏黃的太陽
風吹來 吹落天邊昏黃的太陽
風吹來 吹落天邊昏黃的太陽
風吹來 吹落天邊昏黃的太陽
風吹來 吹落天邊昏黃的太陽
有人想聽嗎,我唱這歌可是唱了幾十遍了。
謝謝邀請
首先題主這種將歌詞和歌曲剝離的方式是非常不公平的。因為,時代不同,藝術形式自然也不同;和現在相比,古代樂器和樂伎的存量極為稀少,保存和蓄養的價格極為昂貴,由於樂曲的傳承基本靠手把手教,樂曲的質量也極不穩定。因此,古代藝術創作者們和現代藝術創作者們的終點根本就不一樣。當代社會,錄音播音設備多到令人討厭,植根於這樣技術背景下的創作者們不可能如唐宋時期文人一般,要費心讓自己作品即使脫離音樂也一樣具有完好的音韻結構;明明在音樂的輔助下,他們可以將感情表達得更好,為什麼要捨近求遠,非得追求脫離音樂的音韻美呢?
再退一步講:就算如題主所言,將流行音樂的音樂和歌詞剝離開來,這個時代流行音樂的歌詞也並不是一無是處,原因有兩點:第一,所有文學形式都是隨著文明的進步不斷進步的,可能會由於國家的動蕩出現停滯甚至斷層,但絕不至於出現倒退,那些古代文學的頂峰就在那裡了,難道現代的創作者們會忍住不去爬?第二,流行音樂在現代的社會影響之大之深遠,早已超過了古代任何其他文化現象和事件,感情的抒發,文化的傳達,意識的流動從未如此深入到基層,就算歌詞只佔到影響力的一半,但就算僅僅憑這一半,流行歌曲的歌詞就必將成為我們的後輩研究我們的最重要的素材之一,正如我們現在研究唐詩宋詞一樣。
我上面這兩段嚴格規整的演繹論證,就是為了正喻式地告訴上面那幾十個嘩眾取寵的回答,別沒事瞎JB弄什麼狗屁鄙視鏈。你欣賞唐詩宋詞甚至詩經楚辭並不代表你比那些聽流行音樂甚至喊麥的人們高貴,皇帝都沒了,搞這一套有意思嗎?要說鄙視鏈,我做文化節目文學與歷史編輯的,上至爾雅詩經,下至當今的通俗文學,我都是欣賞得來的,照這個鄙視鏈踩下去,我不把你們腦瓜子都踩扁?這是我們中華文明|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沒有什麼孰高孰低;不要跟看電視劇的那幫人學,什麼英劇鄙視美劇鄙視日劇鄙視韓劇鄙視國劇,我這五種電視劇全看,我就可以鄙視所有人,也可以被所有人鄙視咯?有那個時間不如多想想怎麼提升自己的文化歷史修養,別在這裝文化的逼,露歷史的怯。
回到題目本身,從語言邏輯學上,話語根據其用途可以被廣義地分為以下三種:信息性用法(the information);表達性用法(the expressive);指令性用法(the directive)。其中表達性用法中,詩歌就是這種用法的頂尖。(儘管表達有這樣那樣的意思,在語言邏輯學中,我們將表達僅限於表達情感、感受或態度)。只要是出於抒發的目的,都是話語的表達性用法,比如:
- "太棒了!"
- 「海燕啊!你可長點心吧!」
然而這樣的話語的表達能力和抒情能力是遠遠趕不上詩歌的:
- 「大風起兮雲飛揚,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 「灧灧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效果是很明顯的,詩歌以其特有的韻律感和歌頌手法完全碾壓了普通的抒發。然而這些韻律感和歌頌手法我們現在優秀流行歌曲也多有使用。比如周董的止戰之殤:
恐懼刻在孩子們臉上
麥田已倒向戰車經過的方向
蒲公英的形狀 在飄散 它絕望的飛翔她被芒草割傷
孩子們眼中的希望 是什麼形狀
是否醒來有麵包當早餐
再喝碗熱湯
農夫們燒毀土地跟村莊終於拿起槍
幾個意象組合,勾勒出一幅戰爭狀態可憐平民迷惘的意境,和唐詩何其相似。更別提歌中穿插的那首大氣磅礴的詩——
惡夜燃燭光,天破息戰亂。殤歌傳千里,家鄉平饑荒。
整首歌曲烘托出了完美的意境,再有這麼一首絕句破空而出,這種爆炸級的情感迸發,難道還不足以和唐詩宋詞比肩嗎?
就算是一些民間業餘愛好者創作者創作的《萬神紀》,也是難得一見的佳作。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後,奄有九有。商之先後,受命不殆,在武丁孫子。武丁孫子,武王靡不勝。龍旂十乘,大糦是承。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四海來假,來假祁祁。景員維河。殷受命咸宜,百祿是何。
這是《詩經·商頌·玄鳥》,裡面大段的賦穿雜著少量的比興。
這時候你去看《萬神紀》的歌詞:
焉有火光 取星辰之輝來耀四方
嘗百草 也豪飲大澤河渭湯湯
斬斷鰲足 立天柱萬仞以正玄黃
如今它 仍舊是我挺直的脊樑
魚龍陣內 我金戈既出無人不降
一戰死 留英魂常鎮八方萬邦
飛鳶為旗 齊迎我駕北斗星到場
中原九萬頃須由我寫下曆紀第一章
這樣大段賦與比和上面的玄鳥何其相似,其中還使用了大量的意象法。正是詩經和唐詩宋詞在這些創作者的思想中的刻下的文化印記。
甚至在歌曲結尾,這些賦變成尾段的起興:
焉有火光 取星辰之輝來耀四方
中原上 誰揚鞭策得曆紀開章
東海浩蕩 七尺紅綾擊排空巨浪
列宿下 誰留名封神台前金榜
行過崑崙 壺中日月把濁酒溫燙
借熱意 我筆下漫書琅環典藏
披覽篇章 遁入傳奇作一番荒唐
溯回五千年任由我自詡萬古第一狂
曾經的文明之光成了我們現在文明之光;曾經抗擊外敵的勇氣也成了我們現在艱苦鬥爭的勇氣;還想怎麼著?
為了預先防止可能存在的個別對《萬神紀》進行的攻訐,我不得不先交待一個語言邏輯學的結論:即表達性的語言用法,不在於交流信息,而在表達情感、感受或態度。正因為表達性的話只是表達性的,故其既不真也不假。若把真與假,正確與錯誤作為衡量抒情作品之類的標準,那就是一種極為愚蠢的行為。就好像大夥都知道巴爾波而不是柯爾特斯發現了太平洋,但誰要因此降低了對濟慈(Keats)的十四行詩《On First Looking into Chapman"s Homer》的欣賞,那這個人基本上就可以被判定為與藝術絕緣了。
翻過這頁,我們最後再來看兩首歌的歌詞,這兩首歌都叫《將軍令》,一首是吳克群,另一首是五月天的。
我知道對有什麼不對
我知道將軍說的話不一定對
我知道對或錯我自己能分辨
請你安靜點 請你安靜點
我知道對有什麼不對
我知道外國的月亮沒比較圓
我知道 yo yo yo
不是我的語言
請你安靜點 請你安靜點
我是個小兵我繃緊了神經
在戰場上拚命聽誰在發號施令
將軍在微醺他方向分不清
西方人念經他全都聽
不同的膚色說不同的話語
相同的節奏有不同的旋律
自己的文化要自己來說明
自己的舞台有我們自己頂
我知道對有什麼不對
我知道將軍說的話不一定對
我知道對或錯我自己能分辨
請你安靜點 請你安靜點
我知道對有什麼不對
我知道外國的月亮沒比較圓
我知道 yo yo yo
不是我的語言
請你安靜點 請你安靜點
將軍追流行他全身都Bling Bling
學西方人念經忘了自己先生貴姓
他們滿口 check out
想叫他 get out
我是個小兵卻樂天知命
在你的世界學你說ABCD
在我的土地對不起請說華語
我知道對有什麼不對
我知道將軍說的話不一定對
我知道對或錯我自己能分辨
請你安靜點 請你安靜點
我知道對有什麼不對
我知道外國的月亮沒比較圓
我知道 yo yo yo
不是我的語言
請你安靜點 請你安靜點
五月天
在等誰一聲下令以後,才想起呼吸你的自由,從何時習慣這種生活。
不相信或是相信什麼,其實你早已被決定過,你忍受但是不願接受。
歷史落在贏家之手,至少我們擁有傳說,誰說敗者無法不朽。
拳頭只能讓人低頭,念頭卻能讓人抬頭,抬頭去看去愛去追,你心中的夢。
此生到盡頭,你是誰曾怎麼活,他們說就讓他們去說。
生命如長風吹過誰的心頭,你想被記住的那個名字,將會是什麼。
大時代你我都是蜉蝣,在昨天你我還是頑童,而今天雙肩如此沉重。
一首歌只想靡靡唱遊,或者能誰看見宇宙,全看你願意聽見什麼。
星月從來只能沉默,微光多難照遍角落,只求點亮你的瞳孔。
戰場不會放過你我,直到人們覺醒自我,何時不盼不求不等。
將軍或英雄,此生到盡頭,你是誰曾怎麼活,他們說就讓他們去說。
生命如長風,吹過誰的心頭,你想被記住的那個名字,將會是什麼。
蒼空盼飛鴻,蒼生等英雄,我們顛沛千年依然還在等候。
失去了土地,失去了天空,自問不能失去什麼。
此刻到永久,你是誰要怎麼活,為什麼還在問為什麼。
生命如長風風中誰在問我,你想被記住的那個名字,
將會是什麼,你相信什麼你執著什麼,你就是什麼。
好好看看,好好想想。
想想幾百年後,當人們開始研究特色社會主義下的中國崛起的時候人們的思想狀態,能沒有這兩首歌?
逗
不要惹一個失戀的傢伙,不然把你們全罵到自殺!
以上
可以啊
現在很多詩歌和歌詞都是可以融為一體的
無論是詩或詞都可以採用歌曲的形式唱出來啊
現在很多的人在慢慢做這件事
我們要給予這種融合以鼓舞
你怕是失智了
這幾天每天都被邀這些莫名其妙的問題,
我先說,你聽一下涼涼,涼涼的歌詞你說他不是古風,他好像還有點味道,你說他不是流行歌,他明明就不倫不類。這只是一個例子,
現在的好多的歌,你把歌詞拿出來,都經不起推敲,毫無頭緒可言,有的單純是為了押韻,說這是一種文化,我可不敢斷言。當然也有好的歌,但畢竟作為流行文化,還是少數,
所以一種優秀文化和一種大眾潮流還是不在一種檔次。
肯定可以啊,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
其實這個問題還是很有意思的,為什麼呢?我來提幾個名詞:詩經,荷馬史詩,元曲,京劇,鮑勃.迪倫。
從這幾個個體中能總結出什麼結論呢。挖個坑。
————————
首先,先下個結論,流行歌詞現在不是一種主流的文學形式,而我個人認為其作為一種文學體裁,有先天短板,基本不可能成為主流的文學形式。
為什麼呢?我認為得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首先,就是藝術的種類與界定。
還記得我上面列舉的幾個名詞嗎?元曲是當時的流行歌詞,但元曲也是當時主流的文學形式(順帶提一點,宋詞與流行根本是兩回事,即使在前期,宋詞也是僅限於高級知識分子間的流行歌詞,什麼意思?和宋詞對應的應該是艾略特的《荒原》龐德的《在地鐵車站》之類的作品)。京劇也是當時的流行歌詞,但京劇從不是主流的文學形式,它是曲藝,換而言之,是戲劇。
京劇和元曲,是有直接的繼承關係的,但是為什麼其性質會相差如此之大?這就是我說的,藝術的種類與界定,文學,音樂,戲劇,繪畫,舞蹈,乃至影視,這些都是藝術,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藝術門類在表現手法上更加趨向融合與多元,就比如影視,就是戲劇,音樂,文學,等諸多藝術形式的大合唱,那麼請問,電影配樂是一種主流音樂形式嗎?電影台詞是一種主流的文學形式嗎?
都不是。
那麼為什麼呢?因為在諸多藝術形式的合唱中,仍有一種是主旋律,其他的表現形式必須圍繞他來進行,也正因此,歌劇中有優美的唱段,但他仍然是戲劇,流行音樂中有優美的歌詞,但他仍然是音樂。
說得再細一點,就是流行音樂中的流行歌詞沒有足夠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時間。
具體怎麼說呢?填詞填詞嗎,歌詞是要為歌曲服務的,而歌曲,尤其是流行歌曲的很多性質限制了歌詞的發揮。
首先是商業性,這一性質決定了歌詞體裁的狹窄,用語的通俗,也限制了其思想深度。
其次是音樂本身的特點,比方說大多數歌曲會將主旋律重複數次,這逼得歌詞也隨之產生大段重複,還有時因為音樂的問題,歌詞不得不加入大量無意義的廢話來打發時間,這從文學的角度來看都是很要命的。
最後是流行歌詞往往壽命短暫,什麼意思,大家去找找上個世紀的歌詞,再看看潮流歌曲的歌詞,是不是區別很大但是似乎藝術性上沒有進步?為什麼呢?因為流行音樂的形式在不斷發展,而流行歌詞則像韭菜一般,剛剛有所發展,就因為音樂形式的變化而夭折了。
有人就會問了,那麼怎麼解釋諸如詩經,荷馬史詩,鮑勃迪倫之類的誕生自流行音樂的偉大文學作品呢?
很簡單,不成氣候。流行歌詞完全可以產生傳世的文學作品,但他們一是不成氣候,二是互不關聯,沒法稱為一種文學現象,所謂孤例不證。
那又有人說,該怎麼解釋宋詞和元曲這兩種文學現象呢?這回可不是孤例了吧。
首先說元曲,元曲在性質上更接近流行歌曲,而宋詞不是。但元曲本身,是特殊時代的特殊產物,是知識分子失去社會地位和進身途徑後集體轉向青樓楚館而產生的一種具有時代特殊性的曲藝,所以其興也勃,其亡也忽。
其次說宋詞,我個人認為,在宋詞的發展史中,隱含著流行歌詞稱為主流文學形式的唯一途徑,那就是拋棄歌曲,獨立發展,這也是宋詞後期能與唐詩相抗衡的最大原因,正是從蘇東坡到辛棄疾,數代人改變了詞曲的關係,賦予宋詞更廣闊的體裁和更大的自由,才使得宋詞有了後來的大發展。
(繼續挖坑)————————
(以下為第一次回答內容)
請告訴我,連相應的文學批評(而非藝術批評)都不具備的流行音樂,憑什麼能作為一種文學現象?
現在還不能。正如同詞這種藝術形式也是先在敦煌曲子詞民間歌妓流傳然後文人創作小令大概到蘇軾才真正成為嚴肅的文學題材。
所以當代通俗歌曲現在不會不代表以後不會,要看有沒有一批自發地、主動的、對這個時代有責任感的的歌詞作家。
鮑勃迪倫不是拿了諾貝爾文學獎?流行歌曲歌詞本質上是現代詩,你看看現代詩和古代詩詞的地位就明白了。
推薦閱讀:
※李白的蜀道難說的具體是什麼山?
※韋應物《寄全椒山中道士》之「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有何深意?
※有哪些古詩詞彼此之間很像容易背混?
※《春江花月夜》好在哪呢?
※在沒有微博的情況下,李白是如何成為全唐文化偶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