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什麼家族背景的蔣介石為什麼能出人頭地?

包括機遇,個人能力,朋友幫助等等,最好具體一點


蟹妖

蔣公上位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是幾句話能說完的,我挑幾個關鍵的說吧。

一、一個恩人和一所學校

蔣介石從小接受了傳統教育,但是幾次考試從來沒中過,於是改為接受新式教育,在其後的幾年裡,先後去了奉化鳳麓學堂學習,肄業;其後轉到了箭金公學,念了一年之後,轉到龍津中學堂,很不幸,又肄業;然後留洋,去了日本,在東京清華學校學習,然後,很不幸,又是肄業。(可能叫清華的都不太好畢業)。值得一提的是,在東京認識了可能是蔣介石一輩子最重要的人,陳其美。

東京肄業之後,蔣介石回國了,在保定的陸軍部全國陸軍速成學堂接受軍事教育,換了一個新的學科之後,我們的蔣同學,不負眾望的,又肄業了。至此,我們可以短暫的下一個結論,我們的蔣介石同學,目前依然沒有找到自己擅長的學科。至少在學習上,遠沒有其後來在物流業上所展現出的驚人天賦。之後,1908年,我們的蔣介石同學再次東渡日本留學,這次去的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預備學校,但是結果如何呢?估計大家都猜到了,沒錯,又是肄業。國外留學,結果硬是連預備學校都肄業,畢竟不是什麼光榮的事。不過比較不厚道的是,蔣介石同學一直自稱自己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不過可喜的是,民國時期沒有方舟子,也沒法上網查學歷證書……

但是這段假造的背景,對於蔣介石本人是幫助頗大的。所以拿出來提一下。額外說句,這階段蔣介石在日本接觸了馬克思主義,很是認真研讀了一番,得出結論是「中國的問題是在資本家,中國把資本家全殺光,中國就有希望了」。

二、初見孫中山

陳其美,有的人可能比較陌生,但是他的倆侄子,大家應該就有印象了,他的侄子就是陳果夫和陳立夫——民國四大家族之陳家。而陳其美這人的生平經歷,和蔣介石頗有相似之處,生在浙江,青年時期喪父,全靠母親拉扯長大,對民族現狀不滿,於是跑到日本留學學軍事,但是因為種種原因沒考上,1906年只考上了東京警監學校(好歹也算跟部隊沾邊吧。就是在此時,加入了同盟會,結識了孫中山等人,被認為和黃興一樣是孫中山左膀右臂。孫中山高度讚揚陳是「革命首功之臣」。當然,有另一個比較有意思的事,所有被認為是孫中山左膀右臂級的人物,死得都早,黃興、陳其美、宋教仁、廖仲愷等等。當然如果我們繼續往下挖,所有蔣同學的把兄弟,也都幾乎沒有善終(黃郛、陳其美、戴季陶、馮玉祥等),只有張學良、李宗仁算是好點,但張學良也被軟禁了一輩子、李宗仁跑了沒敢繼續跟著蔣光頭。所以這個國民黨黨魁的座位,簡直是命犯天煞孤星……

也是在1908年,蔣介石經陳其美引見,認識了孫中山。


三、運氣

有時候,人得信運氣,當時的孫中山,別看名氣大,但是真的缺人。對於當時的亂世來說,各家創業團隊都尤其缺「軍事人才」,彼時對軍事人才的渴求堪比今天創業公司對程序員的渴求,蔣介石跟了孫中山,就相當於提前跟孫中山拿了期權。轉眼就到了1911年,這一年最重要的是,就是辛亥革命終於爆發了,我們的蔣同學也第一時間回到國內,並且領導了軍事行動:受陳其美的指派,率先鋒隊百餘人至杭州,參加光復浙江之役,攻佔浙江巡撫衙門。雖然之後曾無數次被人詬病「蔣先生統兵、治政的本領均極端低能」(李宗仁語),但這次我們的蔣同學還是取得了人生中罕有的軍事勝利,當然當時的情形是都知道全國最大清廷要倒閉了,王八蛋老闆隆裕太后,腐敗無能,欠下列強幾億兩白銀,然後還帶著她的小皇帝跑路了,原來各省的巡撫、清兵,現在碰到革命黨都倒戈投降了,於是就浙江就不攻而下,光復了。

這次勝利之後,我們的蔣同學就回到了上海復命,當時陳其美也光復了上海,並被推舉為上海都督。蔣介石歸來之後,陳其美當即就把他封為上海滬軍第五團團長。當然這個第五團,人數少得可憐,也都是各種黑幫小混混。但這次,可算是蔣介石政治生涯起點。

四、為兄弟,兩肋插刀

這段時間,我們的蔣同學和陳其美,還有閑心光顧了下上海的各種風月場所,兩人之間的感情在經過一起嫖過娼之後愈發深厚,很快,獲得了陳其美信任的蔣同學,就得到了一件堪稱機密的任務——刺殺革命元老陶成章。

陶成章,反清組織光復會成員、也是較早一批加入同盟會的成員,曾組織多次對抗清廷的起義、兩次刺殺慈禧太后,在這一點上,與孫中山等人的目標是一致的。說到這裡,講點閑話,很多創業公司,最開始幾個創始人因為共同目標走到一起,本來以為錢什麼都是小事拿面上談傷和氣,結果到最後真做起來了,往往因為財務分配鬧得不可開交,最後幾個創始人決裂,這樣的例子簡直太多了。而這裡的陶成章和孫中山也是,因為籌款問題鬧得兩人決裂,包括後來光復會和同盟會衝突不斷。

這一矛盾,雖然因為辛亥革命之後有所緩和,但矛盾依然是客觀存在的,辛亥革命第一槍武昌起義,也更是光復會先搞的。在上海光復的過程中,光復會的李燮和其實論貢獻要大於陳其美,這就埋下了一個隱患;另一方面,陶成章本人頗為自律,對於陳其美經常逛妓院賭場的行為頗為不齒,多次在公開場合用此攻訐陳其美。其後又在浙江徵兵練兵,讓身在上海的陳其美更感壓力。

而最終導致陳其美決定殺掉陶成章的,是為了與之爭奪浙江都督一職。當時浙江都督湯壽潛改任了交通總長,於是舉薦了在浙江頗有人望的章炳麟和陶成章代理浙江,但陶成章本人不願接受,其實要是不願接受也就罷了,偏偏他還多說了一句「賢能者均可,唯陳其美不可」,這事換成我大概受不了,陳其美更受不了,陳其美這人,常年混跡各種幫派中,幫派氣極重,對付這種事,他只想到了一個辦法,刺殺陶成章。

此時我們的主角蔣介石,還是一個唯大哥馬首是瞻的好馬仔,大哥有火,小弟當然要幫忙瀉火,於是,在陳其美的指示下,蔣介石刺殺了陶成章。而且對於第一次殺人,我們的蔣同學是欣然受命。

更諷刺的是,陶成章在上海被刺後,孫中山還指示陳其美查辦這一事件,我們的陳其美同志也確實沒有辜負孫中山——他把事件的兇手,我們的主角,蔣介石,送到了日本避風頭去了。

經此一役,兩人可算得上真的鐵哥們了。

五、重遇國父

不久之後,孫中山發起二次革命,但是毫無疑問的失敗了,逃回了日本,關於這次失敗,孫中山把其歸結為黨紀不夠嚴密,或者可以更進一步地說,就是不夠聽我孫中山的話。於是孫中山決定改組同盟會為中華革命黨。

本來如果只是個改組,倒也沒什麼,偏偏這次我們的孫中山,要求新成員要按手印、立誓約,並宣誓服從孫中山個人。這麼一鬧,就頗有小孩拉鉤為定的風範,本來一堆人豁出去鬧革命是為了中國,現在你讓他們按手印還要宣誓服從你,這不是鬧呢么?於是包括黃興、汪精衛等人都拒絕掉了。當然我們的唯大哥陳其美馬首是瞻的蔣介石同學並沒有想太多,直接跟著陳其美一起按手印發誓了。反倒是進一步加深了在孫中山心裡的地位。

很快,孫中山就給「一見如故」的蔣介石安排了任務「主持滬、寧討袁軍事,兼任第一路司令,負滬西進攻任務,事泄」,說白了,給了蔣介石一個「司令「的頭銜,然後就讓蔣介石去上海搞暴動了。當然,這種開空頭支票的事兒,孫中山其實沒少干,當初革命不成功,就曾經說希望用割讓滿蒙換取日本支持;後來,還希望可以給英美特別待遇換取英美的支持,所幸其他國家真沒把他說的當回事;但這次碰到了一個難得的說啥就信啥的蔣介石,居然還欣然接受去搞暴動了,說真的,去年陳其美好歹也算在上海經營多年,尚且不能成事,現在派一個對上海除了妓院可能哪兒都不熟的蔣介石去,簡直是開玩笑,毫無懸念的計劃泄露失敗了。於是蔣介石又一次逃回了日本。

當然其後,蔣介石不斷重複著回國領導革命(去東北),失敗,回日本的過程,直到……

五、陳其美之死

比較欣慰的是,在1914年和1915年之間,我們的蔣介石同學身在日本,但是他開始研讀王陽明、曾國藩、胡林翼三人著作,用他的話:「研究至再,頗有心得。甚至夢寐之間亦不忘此三集」。從後來的結果來看,我們還是能感受到我們的蔣同學從書中還是有所收穫的,從後續的發展來看,在失敗的道路上離開了一點——至少下幾次活動失敗的沒有那麼快了。蔣介石做的第二件事,就是開始寫日記。可以說無論是從史學的觀點、還是從了解蔣介石來說,蔣介石的日記都是極有幫助的。

當然,造反繼續,失敗繼續,再又一次上海造反失敗後。直接藏匿在上海養病,終於,在蔣介石病好了,正打算重新大展手腳的時候,卻傳來了一個噩耗:一直以來對蔣介石有知遇之恩、幾乎親如手足的陳其美,在1916年5月,被袁世凱派來的殺手刺殺了。

當然,這事影響很大,但是對於蔣介石來說,反倒是個機會。因為頂頭上司離開了,空下來的位置誰接?蔣介石。說來有點凄涼,孫中山身邊的班底里,學軍事的有幾個,比如黃興、陳其美;這倆人有什麼共同點?死得早。於是,作為「號稱」在日本士官學校上過學的蔣介石,理所當然的受到了孫中山的器重——陳其美的死無形中又幫了蔣介石。

六、東征西討

蔣介石几乎又開始全國領導造反,知道孫中山在廣東成立了軍政府,蔣介石在軍政府里司令部中作戰科主任一職,領導粵軍打了不少仗。但有意思的是,身在部隊里的蔣介石呆得很不開心——軍權主要還是陳炯明那兒,蔣介石發揮的作用受限制;不開心的時候,個人有個人不同的調解方法,但我們蔣介石調解的方法有點特殊。有時候不開心就辭職、有時候請個假就走;離開了之後幹嘛?開始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在1918年3月,蔣介石就任粵軍總司令部作戰科主任,幹了不到5個月,在粵軍作戰之際,他留書出走,回上海了,一個多月之後才回來;緊接著,在1919年3月,又一次「請假歸滬」,5月份才回來。期間7月、9月都短暫離開過,年末甚至還去了趟日本。而類似的記載,每隔幾個月都會發生,共有十餘次記錄,如果不是有多份材料可以證明,筆者都不敢相信。在毛思誠《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中,經常能看到前線打的熱火朝天,而我們的指揮官蔣介石在遊山玩水「是日,攜次公子緯國,復為天童之游」,甚至就連1920年,粵軍打回廣州的關鍵時刻,蔣介石還在遊山玩水,逼得陳炯明只能發電報給蔣介石說「克日將各軍調赴前線……戰事在即,望兄速來」;後來連孫中山都要催他「明後日,余當馳往巡察。速來相助」;不得不說,蔣公真是個奇人。

私以為,這事倒是蔣介石在測試自己在孫中山這兒地位到底如何。所以直到1924年,孫中山任命蔣介石為陸軍軍官學校校長兼粵軍總司令部參謀長以後,蔣介石基本取得軍權,就再也沒有出走過了。

七、跟你的四十二天

但很快,孫中山就和支持他的陳炯明鬧翻了,1922年6月16日,陳炯明下令駐紮於廣州附近白雲山河觀音山的軍隊,向總統府進攻,並炮轟總統府。陳炯明本以為這次突然襲擊可以直接殺掉孫中山,要真這樣也就一了百了,歷史很可能也被改寫了——我們的故事就沒蔣介石什麼事兒了。但幸好孫中山還是在忠實部下的保護下衝出了軍隊的包圍,安全達到了停靠在黃埔附近的永豐艦上,並躲在了上面。而此時的蔣介石還在上海,戴季陶(這也是蔣介石的好哥們,日本留學時候認識的好哥們,有多好呢,倆人長期一起跟一個日本少女同居,這少女就是蔣緯國的生母重松金子,現在很多研究指出蔣緯國可能是戴季陶的親生子),很快意識到這是提攜蔣介石的好時間,在戴季陶的勸導和孫中山近乎懇求的要求下,蔣介石立刻做出了決定:去永豐艦追隨孫中山。

此時的蔣介石先在上海找到了後來成為上海總商會會長的老朋友虞洽卿,借到6萬銀元,帶著這筆錢幾經波折到了黃埔,登上了永豐艦與孫中山會和,在船上陪孫中山忍受了將近42天的禁閉生涯。而此時在陸上,效忠於孫中山的許崇智以及滇黔盟軍也被陳炯明擊敗——在此情況下,直到8月9日,才在一搜英國軍艦的幫助下載孫中山一行人到了香港,然後又輾轉回到上海。可以說蔣登上永豐艦和孫中山近乎獨處的這四十多天,堪稱是蔣一生事業的轉折點。如果換個場景,孤男寡女獨處個40天,要麼是愛情片、要麼是愛情動作片。雖然這是倆老爺們,但孫中山對蔣介石的好感也是蹭蹭往上升。此時在孫中山眼裡,蔣介石真是怎麼看怎麼可愛——蔣各種工作都干過,替他殺過人、替他扛過槍、替他炒股養家、替他領兵打仗。甚至本來性格不好跟人不好相處的毛病,在此時孫中山看來,都變成了性格耿直,不喜歡拉幫結派。有一次艦上食品短缺,蔣介石主動要求上岸採購食品,但被孫中山攔住了「我很感激你對我這樣作,但是今後我不許你再去冒險採購食物;你是最重要的幹部,萬一我遭不幸,今後革命大業要你擔當的,你的責任太大了。」

重要地位就是自此確定了。

八、校長

受到孫中山重視的直接體現就是蔣介石被任命為黃埔軍校校長,現在看來這段經歷對於當時的蔣介石幫助極大,直接培養了N多嫡系;不過,包括共產黨方面不少名將也都是黃埔出身。

但是好日子沒幾天,孫中山就去世了,在當時的國民黨內部,蔣介石雖然崛起得很快,但是資歷差點意思——如果孫中山晚死幾年,那可能蔣介石資歷就夠了,但是誰也沒想到55歲就死了;論資歷,那麼,有資歷接班的候選人是誰?當時只有三個候選人:汪精衛、胡漢民、廖仲愷。

這三個人頗有共同點,都是最早加入同盟會的,一直跟著孫中山鬧革命,都算國民黨元老級人物,當然,如果真要再多找共同點的話,這幾個人都是廣東人。

這仨人就是孫中山去世之後當時國民黨的領導核心。曾經幾個人那也是好哥們,但是很快就鬧翻了,當時的國民黨內部,就比較鮮明的分成了左中右三派,左派的代表人物廖仲愷,主張聯俄聯共,此時的蔣介石名義上也是左派,當然蔣介石內心是的反共的,但尚無人得知;右派的代表人物胡漢民,則與之對應,反對聯俄聯共的路線;汪精衛則算是中間派,通俗點說,就是兩頭都不得罪。久不擔任公職的汪精衛最後當選為國民政府的主席,其餘幾個重要人物里,廖仲愷任財政部長、許崇智任軍事部長、前代大元帥胡漢民任外交部長。

不久之後,這仨人就開始各種明爭暗鬥,1925年8月20日,廖仲愷遇刺身亡,兇手當場被抓住,很快就從兇器、身上支票和兇手供認中判斷出指使人可能是胡毅生、朱卓文、林直勉、林樹巍等幾個國民黨右派人物。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胡毅生是胡漢民的弟弟。

如此重要人物被刺,在當時的廣州引起軒然大波,國民政府委員會立即決議成立了以汪精衛、許崇智、蔣介石三人組成的特別委員會專門負責廖案。額外說下許崇智,也是最早跟著孫中山鬧革命的廣東人,當時是軍事部長,可以說是地位僅次於三人小組以外的軍事第一人。

當時關於胡漢民是暗殺廖仲愷主使的說法不脛而走,廣州各界民眾都公開遊行示威要求逮捕胡漢民,蔣介石則借著保護胡漢民的理由,把胡漢民軟禁在長洲。不久之後,關於此事就有了決議:胡漢民代表廣州國民政府出使蘇俄,實際上就相當於被排除了除了權力核心之外。在查案的過程中,陸陸續續牽連出幾十人有嫌疑,其中不少人更是許崇智的部下——身為軍界第一人,這其實是難免的,但蔣介石以此為借口,先是宣布許崇智縱容部下並有陰謀叛國的行為,後來有進一步擴展到把持財政、私吞公款、剋扣軍晌等罪狀,直接再一次借著保護許崇智的理由,把許崇智軟禁起來。

這次的結果是,三派相爭,直接兩派全完,還牽涉了許崇智,蔣介石地位直接一時僅次於汪精衛。

於是在國民政府成立短短也就100天左右的時間,先是廖仲愷被殺、胡漢民被驅、許崇智被貶。汪精衛呢?也因為驅逐胡漢民而在黨內備受被詬病,反倒是在查案中雷厲風行的蔣介石大受黨內讚賞。加上之後接連東征順利,更是一時風頭無倆。

九、大權在握

此時擋在蔣介石前面的,只剩下汪精衛了。當時國民黨還處在跟共產黨的蜜月期,聯俄聯共是孫中山死前就確定的方陣,汪精衛則是忠實執行者,但國民黨內部則出現一股反共風潮,為什麼國民黨開始轉向反共?在說之前,我們先看幾個數據,據當時共產黨元老兼國民黨組織部部長譚平山的說法,在1926年國民黨二大召開前後,已有大約90%的國民黨地方組織處於共產黨員和國民黨左派的領導之下。 此外,在國民黨二大上,有超過三分之一的黨代表是共產黨人;在國民黨的黨工幹部中,百分之七十為共產黨人;在政工幹部中,共產黨黨員比例更高達百分之七十五。就在當年維經斯基給共產國際的報告中更是毫不諱言地直接寫到「共產黨實際上領導著國民黨」,另一份報告也提到「到目前為止,只要我們提案沒有一項不會被政府採納」

此時共產黨明明是國民黨引來幫忙的,但隱隱有反客為主的傾向,這就讓國民黨內部很多人憂心忡忡,而此時汪精衛則是堅定的聯俄聯共路線支持者,僅次於汪精衛的蔣介石,則敏銳的意識到了這股風潮,成為了最後的贏家。不久之後,就發生了中山艦事變。

中山艦事變簡單說就是蔣介石懷疑一艘軍艦中山艦有不尋常調動,偏偏當時的中山艦艦長李之龍又是共產黨員,這種異常舉動讓蔣介石認為中山艦有謀害自己的想法,於是他決定先下手為強,在次日凌晨,蔣介石搶先動手下令全城戒嚴,並下令手下逮捕了李之龍並連一起扣留了包括周恩來等在內的50餘名共產黨員;派人重新佔領了中山艦並解除中山艦的武裝,還派手下去監視了汪精衛、蘇聯代表團以及其他一些共產黨負責人的。甚至下達了如果有共產黨反抗則立即動用部隊進行清剿的命令。

這一事件,更是讓汪蔣二人的矛盾公開化了。在任何時代,領兵大將不經最高統治者許可就敢在首都搞軍事活動都是大罪,彼時養病中的汪精衛就憤憤說道:「我是國府主席,又是軍事委員會主席,介石這樣舉動,事前一點也不通知我,這不是造反嗎?」基本事兒鬧到這地步,無異於直接翻臉,但是令汪精衛膽寒的是,他以為自己對部隊尚有控制力,但當他號召所有部隊反蔣的時候,幾乎無人響應。此時的汪精衛,這才意識到自己已經敗了。最後汪精衛因為受不了「懷疑和厭恨,不想承擔政治責任」而選擇了遠走國外,去了法國。從此之後,國民黨大權徹底落入蔣介石手裡。


誠如前面諸位兄弟所說,蔣介石的成功與他革命較早,又得人提攜有關係——但是,除了這些外在的因素,其實不可忽略的是,蔣本身是一個極有能力的人。他的能力有許多方面,比如個人魅力、比如政治手腕、比如一種令人敬畏的軍人氣質,又比如擅長把握機遇(這一點比汪精衛強百倍,汪精衛每每在時機有利的辭職、養病,而在時機不利的時候卻偏要逆流而上)等等。然而還有特別重要、卻常為人忽視的一點是,蔣其實有較強的軍事才能,尤其在國民黨蜷縮廣東一隅的時代,他是孫中山麾下少數幾個能帶兵打仗、而且能打勝仗的人物。這相當關鍵,倘使蔣介石無此本領,他絕不能迅速掘取兵權,並通過北伐的勝利與汪精衛、胡漢民分庭抗禮。
當年滿清還未倒台時,蔣介石就憑自己的真才實學考取了保定軍校在浙江招考的14個名額之一,而且是從將近千名考生中脫穎而出;然後他進入振武學校(沒有進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以「士官候補生」的身份到日本陸軍第十三師團野炮兵第十九聯隊入伍,從1910年12月到1911年10月,當了近一年的「日本兵」。有人開玩笑說,蔣在高田聯隊其實只做了一件事——「養馬」,我以為不然,至少他還了解到了基層軍隊的操練、指揮等日常活動,為以後回國帶兵實戰做了準備,否則一個振武學校的肄業生,絕難在遍地軍閥的中國大地上南征北戰。並且,蔣在軍事方面確有一些本事,譬如他曾經對1910年飛機在日本成功試飛的新聞大感興趣,親自將一些有關飛機(當時是新生事物)的資料從日文翻譯成中文,並寄回國給自己的朋友夏尊武;他擅長炮兵科的本業,在後來對抗「閩浙援粵軍」的戰鬥中,蔣指揮粵軍,以「一一命中,部下幾視為神」的炮戰效果反攻並奪回要塞,一舉扭轉了不利的戰局,世人目之為「善戰」——像放炮射擊這種需要計算與經驗的實戰本領,不但孫中山、汪精衛沒有,就連常在前線的黃興恐怕也生疏,從現在的一些研究來看,當年的「鎮南關起義」,一群革命黨人就只是奪了清軍的炮台,朝北方胡亂放了幾炮了事(當然,事後無論革命黨還是清軍,都宣稱己方進行了「血戰」並重創對手)。
話又說回來,蔣介石的一大優勢在於軍事指揮,可這也同樣是他一大劣勢——他身上浸染的日軍中低級軍官作風太深。要讓他親自帶一支部隊去衝鋒陷陣,他輕易能打一場漂亮仗;而等他爬上了「元戎」、「領袖」的位置,叫他指揮千軍萬馬去作全盤部署,他那事必躬親、錙銖必較的毛病就暴露了。到嚴重的時候,蔣甚至要隔了千百里發電報去關心團一級的部隊晚上駐防、行軍這樣的小事,常常越級指揮、遙控指揮,讓那些帶兵將領處處掣肘,無所適從,故而反而因為這「委員長」的緣故打了敗仗。細究起來,這也算是歷史的「弔詭」吧(原諒我不會用這個詞,^_^)。


當年的國民黨還是比較純潔,參加革命的哪怕是最底層只要表現好都能得到相對公平的晉陞機會。甚至稍後黃埔軍校時期也是,無論國共很多能打的將領都出身寒門。
四一二之後,這種風氣就徹底變了。代表底層的國民黨左派基本全滅了,代表資產階級地主階級的右派佔據主導,所以你看後面國民黨用人,用嫡系用老鄉用二代,能打不能打,有才沒有才無所謂,聽話才是棒棒噠,比如劉峙、湯恩伯之流。
說起來這種局面,還是蔣介石一手造成的呢,前人栽樹,某人完乘涼,再把樹砍了。

今天的TG最危險的敵人,不是美帝日寇,也不是輪子民孕,而是內部砍樹的那種。


當然是憑藉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和信念。
才能在和眾多共諜的市場競爭中,成功爬到了最高的位置。
敵營幾十年,沒有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和理想,沒有對黨、對毛主席的無限忠誠和熱愛,可能成功潛伏這麼久嗎?


首都南京的形勢大變。蔣介石顯然非下台不可了。自從一九三二年以來,這還是第一次出現可以逼他下台的機會。甚至當年擁他上台的親信、故舊,也同上海的商人串通一氣,要把這個獨裁者趕出南京。在深入探討形勢之前,我們可以先來再次打量一下這位在戰爭和革命風暴中一直統治中國達二十年之久的人物。
  有不少觀察家認為,最近四分之一世紀以來,中國兵連禍結、國勢日衰,全要歸咎於蔣介石的獨斷專行。史迪威將軍曾在抗日戰爭中一度擔任蔣的參謀長,因此有極好的機會觀察蔣介石的工作作風。他在日記中寫道,根治中國各種弊病的唯一良策就是除掉蔣介石。後來到了內戰期間,人們又一再反覆提出這種觀點,儘管具體說法略有不同。許多觀察家,特別是外國人,甚至乾脆把中共的勝利歸因於蔣介石的愚蠢和剛愎自用。
  筆者不敢苟同這種從心理學角度分析歷史問題的方法。把中國社會大變動說成是蔣介石的個性所引起的,就猶如說羅馬文明衰落的原因在於某個羅馬皇帝治國無方一樣荒唐。億萬人陷入內戰,農民鬥地主、兄弟鬩牆、夫妻反目,這一切不可能是由一個人的錯誤造成的。當然,如果抗日戰爭結束時不是蔣介石當政,中國的政局就會另是一番景象,內戰可能打不起來,即使打起來,某些事件發生的順序也會有所不同。但是中國的革命無疑決不是由蔣介石的個性引起的,即使換一個叫其他名字的獨裁者,也仍然不可能解決中國的問題。我們也不能以為中國共產黨人贏得勝利的原因在於中國獨裁者的無能。我們不能孤立地說某人聰明或愚蠢,而必須聯繫他所處的具體環境來看。如果一個農民能在並不肥沃的土地上把莊稼種好,那他就稱得上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但是如果要他去操作一台複雜的機器,他就可能顯得象是一個十足的白確。拿破崙在奧斯特里支戰役中是天才,在莫斯科戰役中就成了蠢才。同樣,蔣介石在一九二七年舉行反革命政變、黃袍加身的時候,簡直被譽為大智大慧的人。到了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四九年期間革命浪潮風起雲湧之際,蔣一敗再敗,卻象是一個進退失據的狂人。  
造成中國內戰和革命的各種因素是超越個人性質的,促使共產黨上台的各種因素也同樣是超越個人性質的。其中有一個因素既是專制獨裁製度。這種制度本身的性質就決定它是同個人聯繫在一起的。然而,不是蔣介石的個性決定專制獨裁製度的性質,而是專制獨裁製度的性質造成了蔣介石。而且,這種專制獨裁製度本身的性質是由中國社會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這一更根本的因素所決定的。
  中國社會的兩重性造成了本國地主和依附於外國資本的工商資產階級兩位一體的統治。作為獨裁者,蔣介石體現了這兩大統治集團的聯合。國民黨和軍隊從屬於這兩大統治集團,但也有爬到他們頭上去的時候。中國社會的資產階級和封建地主階級經常相互鬥爭。同樣,蔣介石個性中的買辦因素和地主因素也經常相互鬥爭。依附於外國資本的中國資產階級既有民族自卑感,也有排外情緒。同樣,蔣儘管依賴洋人,卻也憎恨洋人。中國的地主階級是一個垂死的統治階級,它預感到自己的死期不遠,儘管表面上還裝著滿不在乎的樣子,心裡卻伯得要死。同樣,蔣介石內心也虛弱得很,卻硬裝出一副了不起的樣子為自己壯膽。
  國民黨內的買辦勢力壓倒了封建勢力,所以在蔣介石的性格中,買辦性也佔了上風。買辦的基本特點,一是依賴洋人,二是沒有骨氣。蔣就象任何一個普通的買辦一樣,儘管並非毫無擺脫外國老闆而自立的幻想,但是一到攤牌的時候,卻很少能同他們作鬥爭。他只是在日、俄、美、英之間縱橫捭闔先事一大國,再事另一大國。買辦不象一般的資本家那樣搞生產,而是買空賣空,全憑耍手腕。蔣也是如此。他為人狡詐、兇狠、毒辣,不惜重金收買別人,以達目的。買辦總是在地主和洋商之間周旋,以求左右逢源,財運亨通。他永遠也不能自立,也根本沒有自己真正的個性可言。這也就是蔣的處世之道,他總是設法在中國封建勢力和外國勢力之間周旋。蔣既不能一心維護中國的舊派勢力,也不能一心支持中國的新派力量,因此他就既得不到洋人的歡心,也得不到中國舊派人土的歡心。
  中國社會的封建性使蔣的買辦性複雜化了。蔣雖是個專制寡頭,但骨子裡卻還是一個中世紀的氏族首領『他為人要比舊式軍閥精明,但在政治上卻仍然繼承了他們的衣缽。他通過地主豪紳的代理人—村痞、狗腿子、打手,等等—統治農村,通過地痞流氓、青紅幫統治城市。蔣既是封建暴君、買辦資本家、惡霸地主、秘密幫會的把兄弟,又是政黨領袖;既是一個過渡社會的產物,又是它的無冕之王。他的哲學、個性、思想以至日常行動部是由此決定的。
  蔣介石的形象有點憂鬱,也有點滑稽,總是充滿了矛盾,時而帶有悲劇色彩。構成悲劇的一個主要因素,在於自由意志與必然性之間的關係。蔣的悲劇在於他想做不可能做到的事。他企圖通過封建主義實行資本主義,通過儒家學說實行基督教義,通過專制獨裁實行民主,通過沙文主義實行民族主義。到頭來,徒然造成一團混亂—既造成了中國國內的混亂,也造成了他自己思想的混亂。
  蔣生於上海附近的浙江省,據說他自稱是一個中國古代帝王的後裔。這位中國獨裁者眼睛總是向後看或者向上看。因此他必然不會去注意跟前的普通農民,更不會注意到這些純樸的農民正在大踏步地向前邁進。因此,直到他已經被農民的怒潮衝倒的時候,還鬧不清楚究竟是什麼力量把自己打倒的。
  在倫理方面和政治方面,蔣都以儒家為標榜。但是此人究竟有無原則,實在令人懷疑。哈羅德·艾薩克斯在《亞洲無和平》一書今說得好:蔣「一切從自我出發,借各家思想為其所用……他採用過共產主義思想,盎格魯—撒克遜的民主思想,基督教思想以及歐洲法西斯主義思想。「蔣接受基督教的某些信條,卻不接受它的基本思想。他不懂得善行和憐憫,更不懂得人權和人類的平等。他既皈依基督,又祭祀鬼神,他口頭也講民主,卻又奉行儒家的「王道」學說。他篤信孝道,鼓吹忠君孝悌這一套。而且他儼然是一個君主。
  蔣介石施政之道,取法於漢代專制君主的那一套—在官僚等級制度基礎上一人獨攬大權。君權是由於君主及其祖先擁有「德」這種神力。「仁、義、禮、智、信」可使國運亨通。蔣介石襲用「風行草偃」這句古語。但不知怎的,他的風越吹,人民就越是朝相反的方向倒去。
  蔣介石搬用古代巫醫發明的這套哲理,來醫治已經病人膏肓的中國社會的各種弊病,未能奏效,就歸咎於世風日下,人心不古。農民是因為「不孝『:才造反,知識分子是因為「不義」才批評他,將領是因為「不忠」才倒向共產黨。也就是說只有他蔣介石自己才是品德高尚的完人。這就必然使中國人民反而感到蔣自己才是寡廉鮮恥的小人,使這位高貴者為卑賤者所唾棄。
  崇拜蔣介石的人曾把他比作拿破崙。但是這兩個人並沒有什麼共同之處。雖然這兩個人都是通過搞政變上台,而且都是調轉槍口反對革命的,但是那位法國皇帝是天才的軍事家、幹練的組織家和有創新精神的行政家。至於這位中國獨裁者戰略上他一竅不通,組織上他毫無章法,行政上更是一塌糊塗。拿破崙是資產階級的化身,他用法國大革命的炮火轟倒了歐洲的封建主義。蔣介石卻不是中國資產階級的真正代表,也從來沒有同本國的封建殘餘進行過鬥爭。拿破崙是威震異邦的偉大征服者,蔣則是拜倒在洋人腳下的順從奴才。況且,象蔣這樣一個昏庸的黨棍,同曾經把「拿破崙法典」賦予歐洲的那位偉人又有什麼共同之處呢?
  也有人把蔣介石比作希特勒,因為他性情暴戾,而且總是板著臉,擺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樣子。蔣在洋人面前擺出一副莫測高深,心平氣和的臉孔。可是對待自己的部下動不動就大發雷霆,象潑婦一樣地叫罵、摔茶杯、拍桌子。希特勒也如此。這兩位獨裁者有一點倒是一模一樣的,他們都因不相信自己而不相信任何人。但是希特勒還有一定的風度和一定的創造性。而蔣則既沒有什麼風度,也沒有什麼創造性。比起蔣介石來,希特勒的吸引力要強得多。希特勒那些慷慨激昂的演說,儘管構思怪涎,總還包含一點激情,包含一點近乎高尚的東西。而蔣則至少在公眾場合從未說過任何激動人心的話。希特勒激勵了戰敗的德國人民受傷的心靈,可是蔣除了使人感到恐懼外,從來沒有在任何人—甚至他的最熱忱的支持者—都沒有激起真正深刻的感情。希特勒是宗教狂,虔誠地相信天賦予己的使命。而蔣是一個思想混亂的馬基雅維里式的人物,但卻沒有這位義大利人的明確思想和高明策略。希特勒是一個窮凶極惡的魔鬼,而蔣卻不過是一個既無能耐又想當聖賢的「領袖」。
  蔣不僅反覆無常,而且背信棄義。一九三六年西安事變中,張學良留下他一命,而蔣卻恩將仇報,把這位不疑有他、飛到南京的少帥拘禁起來。蔣一則怕張成為同他分庭抗禮的對手,二則出於嫉妒,因為事實證明張比他更了解其部下軍官的政治情緒。
  也許蔣本人並不殘忍兇狠。但他叫別人替他幹壞事,以避免直接承擔責任。他也很少懲辦那些以他的名義殺人的兇手。他上台伊始就唆使流氓屠殺上海工人,並把這些流氓的頭子當作其政權的一根支柱。國民黨報紙竟把這個青紅幫頭子稱為「著名慈善家」。在蔣的統治末期,國民黨軍隊屠殺了台灣人民,蔣不去懲辦進行屠殺的軍人,反而譴責受到屠殺的島上居民。據說蔣介石的特務頭子戴笠因飛機失事喪命時,他倒傷心得掉了眼淚,儘管戴的手下部是些專用刀斧、毒藥和手槍殺人的傢伙。蔣可以為殺人劊子手之死哭泣,而對教授們的慘遭謀殺無動於衷。這樣一個統治者真是比最無知、最愛動手殺人的莊稼漢還要可怕。莊稼漢是出於義憤或是出於深仇大恨去殺人的。而蔣指使別人行兇,自己卻若無其事地宣講耶穌和孔子的聖訓,既到衛理會教堂做禱告,又向祖宗牌位頂禮膜拜。蔣同時乞靈於封建地主的神主和西方列強的上帝,這恰恰是蔣介石政權的物質基礎所具有的雙重性在精神方面的反映。
  人們不能不感到,蔣介石反覆無常的性情後面隱藏著一種極度的恐懼。他十分虛榮、神經過敏,幾乎到了歇斯底里的程度。他患有小人得志時所常犯的神經極度過敏症,只有同平庸無能之輩呆在一起才感到心安理得。在他當政的二十年中,只有算褂的、看相的、土巫師說他的好話,卻沒有一位稍有名望的中國作家讚揚過他。蔣介石才疏智淺,卻故意裝腔作勢。象宋子文、史迪威將軍一類的優秀人才,不肯對他低三下四、奴顏婢膝,唯命是從。只在危難之際他才起用有頭腦、有個性的人物。
  蔣介石越是內心感到自卑,便越是妄自尊大,到了十分可笑的地步。他往往抓住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大發淫威。一九四四年,蔣介石由史迪威將軍陪同參加了軍官學校的畢業典禮。   史迪威將軍說話尖酸刻薄,對事觀察入微,在日記中這樣描述中國的統治者在那些未來的衛國勇士面前的舉動;「蔣光頭登上主席台時,樂隊指揮數救說一—二——三。蔣光頭勃然大怒,命令停止奏樂,厲聲大罵指揮說:「要麼數到一就開始奏樂,要麼數到三再開始。不準在數二時開始。「後來有一位講演者從褲兜里掏出講稿,蔣光頭為此又暴跳如雷,沖著他厲聲訓斥說,在外國,褲兜里只能放手帕不能放文件。應該把文件放在上衣的下面口袋裡,如果是密件,必須放在上面的口袋裡。後來有人在掌握大會程序上出了一點差錯,蔣光頭就瘋也似地尖叫說該把這個人槍斃…。「不可想像美國的總統會當著西點軍校畢業進來這麼一番表演。可是,蒲立特先生卻吹捧蔣是一位「有遠見的政治家」,說他的形象甚至比當代的任何美國人都要高大。我們認為,決不能把蔣稱作什麼政治家,除非政治家一詞的含義變成公眾生活中卑鄙無恥現象的同義詞。史迪威稱蔣為「光頭」、「小癟三」、「酋長」、「那個大小子」、「老滑頭」、「響尾蛇」。我們認為這些綽號遠比蒲立特的話更接近於蔣的真實形象。
  蔣並非政治家而是一個專制統治者,不管是仁慈的還是不仁慈的。他具有一個專制統治者的全部特徵。此人精通政治權術,講起策略來專會投機取巧。治理國家他毫無章法,指揮作戰他是十足蠢才。
  他是通過搞陰謀詭計、叛賣、訛詐、恐怖以及宣揚孔孟之道上台的。一九二六年他在孫中山的國民黨內部搞政變,篡奪了黨的領導權。一九二七年他屠殺上海工人,竊得全國政權。他靠一系列不露聲色的陰謀和虛張聲勢的討伐進一步鞏固了他的統治。他誘騙「基督將軍」馮玉祥投到他的陣營以後,把他的部隊全部挖走;把軍閥韓復榘騙到火車上開會就槍斃了他,說服張學良將軍不去打侵佔其滿洲老家的日本人,而去打主張抗日的共產黨。中國的這位獨裁統治者在這方面確實是頗為在行的。蔣上台後,能用挑動各種對立勢力互相鬥爭的辦法來維護自己的統治;他讓右派同左派斗,反動派同自由派,小軍閥同共產黨斗,特務同學生斗,秘密警察同商人斗,黨部同政府斗,宋子文同孔祥熙斗,陳納德將軍同史迪威將軍斗,美國同俄國斗。
  拍桌子跺腳,破口大罵,威脅恫嚇,用聖賢之言攻破對方的計策,用鬼蜮手段取勝,通過收買剷除異己---蔣介石什麼事情都幹得出來—不停地搞陰謀、耍詭計—他相信這種辦法靈得很,因為他懂得人的貪婪、軟弱和怯懦。這一手確是厲害,在他所生活的亂世里,這位道貌岸然的東方君主就憑這一手在中國政治舞台上稱霸了近四分之一世紀。
  蔣憑著這一手,在他發跡初期的小規模戰爭中所向披靡,制服了各個軍閥:在這些戰爭中施展計謀比實際作戰更為重要。但是現在時代變了,這一手突然失靈了,對付不了人民戰爭和革命。共產黨發動的人民戰爭和革命,就象一根千鈞棒一樣,正向蔣介石的腦門猛擊過來。在革命的人民戰爭中,群眾的情緒決定一切。正是蔣所不能理解的這種群眾情緒把他推翻了。
  究競是歷史迫使蔣介石搞專制主義,還是他自己要走這條路,這個問題最好由哲學家來回答。但是,有一點很清楚,專制獨裁的邏輯本身使他不可能預見到反對他的兇險的力量正在農村中勃然興起。
  誰也不對蔣介石講真話。誰也不敢講。如果有人同他爭論,蔣就會暴跳如雷。他聽不得半句逆耳的話,所以大家都對他報喜不報憂。他的一個親信說:「對他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說他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物。「外國記者對蔣的採訪向來稿不好,因為政府的譯員在他面前嚇得不敢把記者所提的問題原原本本照譯出來。小官兒在他面前都嚇得直發抖。由他主持的會議,無人敢抗爭,也無人敢提出問題。他舉行的宴會冷冰冰的,儘是些陳詞濫調,正象史迪威所描述的那樣人人正襟危坐、恭聆這位皇上的綸音。
  蔣介石對待他的政府官員就象一位貴夫人對待自己家裡的奴婢一樣。有時由於輿論的壓力或者由於美國人表示不滿,他不得不搞一點內閣改組。但是正如白修德和雅各比所揭露的,蔣介石改組內閣「簡直就象美國兒童玩搶椅子的遊戲一樣,一發信號大家就互相搶座位「。老是那麼幾個人參加遊戲,老是那麼幾張椅子,難得有圈外人參加。
  蔣從不相信任何人,自以為一貫正確。他下過成千上萬道命令,下級都對之唯唯諾諾,但是這位委員長卻並不怎麼了解人們究竟是怎樣執行他的命令的。他似乎從來不明白,用一個地主指揮全村事情那樣的辦法來指揮全國範圍的事務是不行的。等他認識到這一點的時候已經太晚了。差不多直到他下台為止他始終執迷不悟,一直把自己看作是主宰一切的上帝。
  蔣介石呆在離前線兩千英里的後方,向部隊的指揮宮們下了無數道命令,叫他們採取根本不符合當地情況的行動。他曾對史迪威說:「我接連幾天睡不著覺,揣測他們(將領們)可能會幹什麼蠢事。然後我就發出命令,叫他們不要去做這些蠢事……這就是指揮他們的秘訣……你得想像出他們可能犯的各種錯誤,然後告誡他們別那麼於。「蔣這樣做的結果,必然是使師長們不按照實際需要辦事,而是一味迎合他的旨意辦事。
  上面講的情況可能會使人以為蔣有控制他部下的無限權力。其實即使最獨斷專行的統治者也不可能隨心所欲地指揮別人、左右局勢。列夫·托爾斯泰很懂得這一點,他說:「同其他人最牢固、最持久、最累贅也是最經常的關係就是所謂支配別人的權力,其實這意味著對別人最大的依賴。「這些話簡直象是針對蔣介石說的。他完全依賴別人,即使在他的全盛時期,這位中國獨裁者也不得不在農村的家族勢力與城市的買辦勢力之間搞平衡。由於他在兩方面都有敵人,他就努力在軍內和黨內,特別是在秘密警察中建立一個效忠於他個人的獨立體系。因此,在一段時間裡,他得以在一定程度上牢牢控制局面。但是,隨著他開始走下坡路,他的統治機器也開始運轉不靈甚至完全不管用了。原先的社會組織者背棄了他,他進一步成為孤家寡人,眾叛親離之勢漸成,險象環生。中國的獨裁者把握不住局勢的發展。這時專制體制本身成了極大的障礙。蔣介石周圍都是馬屁精和密探,對於他的官僚等級機構內部的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有人隨時向他彙報。但是,當鬥爭的範圍擴大,變成象抗日戰爭那樣的抵禦外侮的民族戰爭,或是象共產黨領導的群眾起義時,由於手下的人謊報軍情,把他蒙在鼓裡,加之他素來疑神疑鬼,偏聽偏信,就搞得自己更加孤立,更無從準確地預見事態的發展,而象一個盲人失去了引路狗一樣到處瞎撞。
  在抗日戰爭初期,蔣的顧問們說,只要他堅持在淞滬抗戰,西方列強就會出面進行於預。於是他就沒有把部隊集中在內地,以充分利用後方遼闊的優越條件。相反,他把七十八個師的兵力部署在日本海軍威力所及的沿海地區,結果使他的精銳部隊被殲,自己也不得不逃到一千五百英里以外的重慶。內戰初起時,國民黨內的右翼宣稱他們可以在半年內消滅共產黨,蔣於是撕毀了馬歇爾主持達成的停戰協定,貿然發動了進攻,因為他沒有準確的情報。一位在美國留過學的中國將軍認為最好還是撤出滿洲,但蔣的特務進讒說,此人正同美國人密謀取蔣而代之。於是蔣偏下令死守滿洲,直到部隊全被殲滅方休。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他的空軍報稱在徐州獲得大捷,於是蔣就死守徐州,共軍乘機攻擊他的後方,終於包圍並基本殲滅了他的兩個兵團,直接威脅首都南京。國民黨頭目說,學生舉行大規模遊行要求和平,這完全是共產黨策劃的陰謀,因此蔣便聽任軍警驅散遊行隊伍,毆打學生,而不加制止。他的秘密警察說,寫文章抗議通貨膨脹的教授是共產黨,於是蔣就下令逮捕這些教授。外國記者報道國民黨軍隊在台灣島上開槍打死打傷了手無寸鐵的銀行家、律師、教員、學生和農民,這位委員長竟斥責記者報道失實,有損中美人民的友誼。
  這種狂妄專橫的態度,這種除了自己的親信、特務的報告外其他情報一概不信的態度,這種對震撼中國的激烈社會動蕩視而不見的態度,使這位委員長陷入了一種怪誕的思想境界,簡直可以說是神經錯亂。隨著戰局日益失利,蔣更加脫離現實環境,遁入自己所虛構出來的世界之中。希臘人說,「上帝要使人滅亡,必先使他瘋狂「。信哉斯言!  蔣雖說是帝王苗裔,可惜生不逢時。史迪威說:「如果是在五十年或一百年前,他可能是中國可以接受的一位領袖。但是在現代情況下,他的不學無術成了一大不利條件。「當事態發展不順心時,他先是不知所措,接著就惱羞成怒。同米尼弗·奇威一樣,蔣為事與願違而感嘆,而且「因同時世作對而形容枯槁」。他想成為一代宗師、宗教領袖、哲學大師,但他沒有什麼文化。史迪威說,「我們一目了然的事情,他卻一竅不道……他不顧常理,只憑自己的直覺辦事,借口中國人心理不同而隨意掀開已經證實的規律。「蔣毫無科學知識,卻企圖指揮美式配備的部隊。在當時的情況下,如果他乾脆象共產黨那樣完全按照中國的辦法去打仗,結果可能要好得多。因為他不了解外國的文化和外國的心理,他就用對付地方軍閥的辦法來對付列強,沿用「以夷制夷」的祖訓,企圖挑動列強互相爭鬥,以從中漁利。結果卻幾乎得罪了所有的列強。
  蔣的孤陋寡聞造成了他性格的嚴重缺陷。他早年曾以勇敢果斷著稱,但是在抗日戰爭和剿共戰爭期間,這一優點已喪失殆盡。在抗日戰爭中,他要對付一個既無法訛詐或收買,又無法欺負的敵人;在剿共戰爭中,他要對付普通百姓的大規模造反。在這兩次戰爭中,他都不得不同自己所不熟悉的對手打交道,因而才窮智盡。而且蔣越是意識到自己優柔寡斷的危險性,就越加膽怯,變得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一九三七年淞滬之役,他不願後撤,長期猶豫不決,舉棋不定,以致遭到慘重損失,斷送了他最精銳的部隊。一九四七年和四八年間,他一念孤行,在山東地區始則盲目冒進不進不退,結果鬧得他的一些將領憤而投奔共軍。
  蔣並不是軟弱之輩。但是他的堅強性格常常化為固執。經過多年的奮鬥,他變得剛愎自用,有時不免犯一種毛病:辦事憑意氣,而不是按照一種信念或大的原則。正是由於他的固執,使他不顧張學良少帥的一再警告,不相信張的東北軍再也不願打共產黨了,結果釀成一九三六年的西安事變,他被扣押起來。他的愚頑不化使他在一九四二年撤銷史迪威將軍的命令,不讓中國遠征軍取道印度撤出緬甸,致使許多士兵在西藏的窮鄉僻壤迷途喪命。他的剛愎自用使他在一九四五年不顧魏德邁將軍的勸告而進軍滿洲。最後,還是由於他盲目地固執己見和瘋狂地自以為是,使他不顧手下將領們的一再告誡,不相信只能用政治手段來解決這場戰爭,結果搞得文官不願主持政務,武將拒絕挂帥上陣,外國也拒絕繼續提供援助。當然也可以把這稱之為堅忍不拔。要是那樣的話,當年希特勒命令馮·保羅斯死守斯大林格勒,命令倫斯泰德死守諾曼底,命令西線德軍死守萊茵河,致使全軍覆沒、戰爭失敗,不也可以說是堅忍不拔了嗎?
  鬧到最後,蔣介石脫離了人民群眾,甚至也脫離了擁護他的人們。不管將領們要求他下今後撤也好,知識分子請願要求自由也好,學生遊行要求民主也好,司徒雷登大使要他實行開明政策也好,結果全是枉然。到頭來,將軍被撤職,知識分子被槍斃,學生被毆打,司徒雷登大使則被回敬以孔子遺訓一則。
  由於虛榮,蔣無法改弦更張。由於「高貴」,他不能同貧賤者接觸。由於有「德」,他可以懂得仁、誠、忠,卻不懂人民需要寬厚、同情和希望。他號稱信奉基督教,卻沒有什麼慈悲心腸。他自稱革命,但總是朝後看。他在戰場上缺乏勇氣,在政治上映乏創見,在治國方面缺乏公正。他既不能統率大軍南征北戰,又不能制訂宏偉的政治綱領,也不能提倡任何重大改革。總之,蔣腦筋陳腐,完全落伍於時代,根本無法承擔肩上的重任。  蔣介石也不是毫無頭腦,毫不了解國情,象當年被革命的車輪輾得粉碎的俄國沙皇尼古拉和法國國王路易十四那樣昏庸。蔣介石沒有象他們那樣受制於悍妻。可是他的夫人宋美齡對他還是有很大的影響,在各國駐華外交宮中素有「女委員長」之稱。隨著蔣的處境日益困也就逐年增長。這對男女「委員長」堪稱中西合壁的聯姻,絕妙地反映了在中國社會佔統治地位的封建地主和資產階級的結合。這裡且來介紹一下宋美齡的情況。
  中國的這位第一夫人是赫赫有名的宋氏家族的成員,她的兄弟姐妹全都是中國現代史冊上的風雲人物。父親是一位基督教徒,托聖經的福發家致富,得以把子女送到美國上學。宋氏兄弟姐妹聰明伶俐,在美國深得西方文化的真傳,回國以後幾乎立即在中國政治生活中嶄露頭角。宋家第一個有作為的是天資聰穎、抱有崇高理想的宋慶齡,她嫁給了中華民國的國父孫中山。宋美齡後來居上,嫁給了扼殺民國的劊子手蔣介石。宋靄齡嫁給了中國的理財大師孔祥熙博士,孔曾任行政院長,退隱後移居美國。她們的兄弟宋子文成了中國最大的富豪之一『也曾一度出任國民政府的行政院長。他們一家全都活躍於中國政壇,操縱戰爭和政治好象是他們的家常便飯。同天下所有的家庭一樣,宋家成員之間也有分歧。孫夫人是這一家的理想主義者,蔣夫人是個權力狂,孔夫人愛財如命。宋子文集其三姐妹的大成,既是理想主義者,又野心勃勃。
  宋美齡有一個方面非常象沙皇尼古拉和法王路易十四的皇后:儘管她與俄後亞歷山德拉和法後瑪麗·安托萬內特不一樣,並非在外國出生的,但是在中國人民中間她卻總有點顯得象一個外國人。她在美國受的教育,完全是美國中上層婦女的派頭。二十年前,有一個美國記者刻薄地把她稱作「愛打扮的美國女郎「。這固然是誇張,但也有點道理。蔣夫人講排場,愛出風頭。從她身上的穿戴就可以看出她愛擺闊氣的心理。她的毛皮大衣多得數不清,還有非常考究的披肩和剪裁十分合身的花衣服。她足蹬腳尖縷空的高跟皮鞋,手提講究的拎包,耳朵上還掛著鑽石耳墜。  
雍容華貴的宋美齡還出國活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她訪問美國,呼籲立即援華,很有辦法地博取美國國會議員們的同情。她對那些上了年紀的參議員們大灌迷魂湯,以致當時想先集中全力把歐洲戰事了結再說的馬歇爾將軍向記者驚嘆說,蔣夫人是他所見到過的最難對付的說客。一個被她迷得神魂顛倒的美國記者寫道:「她那烏黑的眼珠猶如清澈見底的一汪秋水;皓齒微啟,發出美妙的樂章;纖雅的雙手猶如夏夜微風中婆娑的荷葉。
  宋美齡頗有演戲的本事。在傳教士面前她端莊婉靜,在攝影記者面前她搔首弄姿。對於耿直爽快的史迪威將軍她就開門見山,不繞圈子。她對史迪威將軍封官許願說:「我們要保舉你當上將。「有一次,她對史迪成說;「你的吉星高照,很快要晉銜了。「隨著歲月的流逝,宋美齡越來越扮演著中國第一夫人的角色。外國駐華外交官稱她為「王母娘娘」,或者稱她「瑪麗皇后「。史迪威還給她另外起了個綽號:「白雪公主」。
  不過,史迪威還是很佩服宋美齡的。看來這位將軍讚歎的是宋美齡這個東方軀體上竟是滿腦子西方思想。史迪威曾說;「她是一個很有手腕的聰明女人。她理解西方的觀點,懂得外國人的心理。「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對的。可悲的是,除了他周圍一小幫人以外,她對本國人民的心理毫不懂得。
  西方教育使宋美齡學到一點男人的氣質。她曾對史迪威說,她但願自己生為男子漢。她乾脆、潑辣,幹勁十足。她象男人一樣愛掌權,但在喜歡阿阿諛奉承方面又是女人本色。她極想有所作為。史迪威認為,如果讓她當國防部長,倒不失為一個好主意。
  宋美齡長期僑居海外,對外國的情況有所了解,卻不了解本國的國情。
  她可以學羅斯福夫婦的樣子搞爐邊懇談,卻學不了羅斯福夫人待人親切、民主、寬厚的精神,甚至也學不了她自己的姐姐孫中山夫人的品質。由於蔣介石背叛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孫夫人就同蔣決裂了。宋美齡雖然能在她丈夫同馬歇爾將軍和羅斯福總統這樣高級人士之間擔任翻譯,卻不能在她丈夫和中國人民之間溝通思想。  
某些社會心理學家應當注意到,統治中國的這對夫婦的相互結合,同中國的兩大統治階級—地主和買辦資產階級—之間的結合具有共同之處。作為西方貿易的產物,中國工商業資產階級從來未能割斷同中國封建勢力千絲萬縷的聯繫,甚至還同地主建立了新的聯繫。同樣,作為西方文化產物的宋美齡也從未能同舊中國徹底決裂,反而還同它的最高代表人物結成夫婦。這兩種結合幾乎是同時實現的,這一點也不奇怪。一九二七年,中國資產階級被自己狹隘的階級利益蒙住了眼睛,向支持自己的人民群眾猛撲過去,背棄了自己的主義,同地主結成了聯盟。差不多也就在這個時候,宋美齡嫁給了蔣介石。
  人們曾經以為銀行家和實業家將同蔣介石決裂。同樣,他們也預言宋美齡將在婚後一年以內同蔣介石離婚。但是這兩起結合儘管十分勉強,很不穩定,卻一直維持到了一九四九年。直到那時,城市的工商資產階級才同農村的封建勢力決裂,宋美齡也才離開蔣介石前往美國。
  就象實業家同封建勢力鬧矛盾一樣,宋美齡同蔣介石有時也鬧矛盾。這不單是由於性情不合,而且也是由於利害關係和文化修養不同。
  中國的銀行家和工業家遠比地主有見識,同樣,宋美齡也遠比蔣介石有見識。銀行家常向美國人訴說封建將領和滿腦子封建思想的國民黨人如何愚蠢,同樣宋美齡有時氣急敗壞地跑到史迪威將軍那裡說:「我求過他,什麼辦法都不行,除非幹掉他。
  中國的歷史性悲劇,在這對統治中國的夫婦的個性上反映了出來。舊中國的崩潰,對普通的農夫農婦都有影響,更不用說蔣介石夫婦了。他們的性格肯定受了這一偉大事件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也受了兩人結合後相互的影響:宋美齡把蔣介石拉向西方和現代,蔣介石則把宋美齡拉向東方和落後。史迪威認為宋美齡對蔣介石的影響有良好的一面。想必這是指宋美齡把蔣介石的中世紀意識克服了一些,使他思想開通一些,傾向西方一些。但是,反過來同樣可以說,宋美齡對蔣介石也起了不好的影響。由於各種相互矛盾的歷史文化因素在身上起作用的結果,蔣介石的思想本來就已經夠混亂的了,宋美齡想改造他,結果只是使他的思想更加混亂不堪。
  如果宋美齡是在把蔣介石引上正路,為什麼中國人民對她仍毫無好感呢?答案很簡單。正當中國人民在為擺脫外國統治而奮鬥的時候,宋美齡卻學習西方的風俗習慣,甚至還信奉西方的上帝,力求維護其中國第一夫人的地位。她可能是誠心愛國的。但是,人們卻看到她同中國社會上封建勢力作鬥爭時,一般總是代表了她的兄弟宋子文和她的姐夫孔祥熙一類同外國資本勾結的實業界人士。她一旦爬上了中國專制統治的頂峰,就不想再下來了。在蔣介石被迫離開首都南京前幾天,宋美齡跑到美國懇求美國總統去拯救她丈夫的政權,因為她已經無法向中國人民求情,他們也肯定是不會聽她那一套的。這是她為挽救土崩瓦解的蔣家王朝所做的最後努力。它再清楚不過地說明了蔣介石政權究竟是靠誰支持、宋美齡究意又代表誰的利益。

via 傑克貝爾登《中國震撼世界》

我覺得這是對蔣介石分析分析最精彩的一篇文章。寫於1950年左右


1、站隊正確, 大多數浙江黨加入光復會,比如徐錫麟,秋瑾,章太炎,陶成章等人都是。但是蔣作為浙江人,是加入孫大炮的隊伍。 站隊不正確,再有能力也沒用。

2、個人比較有能力。也比較有手腕。雖然和太祖不能比,但是在KMT裡面算是很有能力的人。比孫大炮、汪精衛、胡漢民之輩高明到不知道那裡去。

3、幾次當亂則斷,歷史關口投機成功。尤其是以下兩次。1922年,孫中山和陳炯明鬧翻,最危難時避難中山艦,蔣介石直接護駕有功,從此受到孫重視。 1927年,四一二政變與清黨,完全出乎國民黨中央與TG預料外,發動軍事政變直接從汪精衛手裡接管權力。


4、 有貴人相助 比如陳其美 張靜江 孫中山 後來迎娶宋美齡,人的命運當然要看歷史的進程嘛


5、偽造陸士學歷,冒充高級軍事人才 。沒有偽造學歷,就算在陳其美、孫中山身邊再勤勉,, 也很難被缺乏人才的孫中山青眼有加,最後委以軍事大任。

6、夠狠,比如 殺陶成章。。排擠許崇智,敲詐銀行家,囚禁胡漢民,清黨 殺了無數的人。。說蔣公仁慈的。我權當你在說笑話了。。
政變必需有經費, 四一二清黨前,上海的金融資本家不是很看好你蔣。勉強同意資助200萬銀元。是你蔣公手下用手槍頂著虞洽卿的腦袋,才化緣了600萬銀元。。沒有這筆開拔費,四一二不過是鏡花水月。 什麼上位就是扯淡了。。。
汪總裁統一全國後,,飛鳥盡良弓藏, 狡兔死走狗烹,不叫將軍見白頭 才是他結局。。


看過《蔣介石日記》《蔣介石和國共歷史》,以及很多國共的歷史。
我認為蔣介石能夠出人頭地,有以下幾點:
1、遇到貴人,孫中山
2、自己不斷反思和總結,堅持寫日記,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3、年輕時,足夠有勇氣。
4、娶宋美齡、結拜張學良等事情,說明他並不死板,能夠審時度勢。
5、上進好學,有堅持學習的習慣。

順便說一下失敗的原因,我認為最大的原因就是不夠狠,太愛稱兄道弟,而且愛面子。這點老毛比他強多了。


他父親是南方某大省的一個小縣城的富戶,家裡顧的長工有那麼六七個。
家裡雖然不算大富大貴,但條件也的確超過普通富農。

十幾歲的時候,家裡還拿出錢來給他置辦了一門親事。
娶得大房雖然比他大好多,但是還算會照顧人。
不過他一直極力否認這門親事。

他父親是個生意人,場面人,能說會道,機靈中透著油滑。
雖然父親死的早,但是從小在父親身邊耳濡目染多少懂得一些經營之道。
老子是個人精,生出來的兒子自然不會是莊稼漢的料。


最終,他懷著報國的理想,離開家門投學從軍。
後被黨內高層所賞識,最終平步青雲。


偏個題……
家族背景能讓一個人提前起跑,但不能保證他在馬拉松中獲勝。走向權力頂端的征程,是最漫長的淘汰賽,家族背景不是取勝的必要條件。
項城袁氏雖是地方大族,但袁世凱是過繼的庶子,在家族中地位並不高,也不是重點培養對象;孫中山出身貧農,其兄孫眉在海外墾荒致富後家境才有好轉,但當時出洋闖蕩是窮人的無奈選擇,在一般人看來並非正途,孫並未受過正統教育,也無功名,所以一直被目為「匪」;毛澤東出身小地主,周恩來出身破敗官紳,家庭只能供給他們讀書求學,此後如何就是自己的事了。
清末民初,留洋是青年首選,歐美遠隔重洋,受財力所限,有力者首選歐美,次一等才是日本。能赴歐美者,家庭背景一般較赴日者為優越,但近現代史上,美國留學生多集中在文化教育領域,留日學生則在政治、軍事上扮演重要角色。
教育是社會分層的重要工具,下層民眾在晚清民國時期基本沒有接受正規教育的可能,但這並不意味著下層民眾子弟完全沒有脫穎而出的機會。他們不能上學,可以當兵。民國總統曹錕出身苦工家庭,當總統以後還基本上目不識丁,文件要別人念給他,只會簽自己的名字。但留美高材生顧維鈞恭維他,有「天生的領袖氣質……」


蔣介石1908年經陳其美介紹加入同盟會,1910年在東京首次見到了孫中山。1913年孫中山號召討伐袁世凱,蔣回國相助,二次革命失敗後,孫中山東渡日本,重組「中華革命黨」,蔣尚在滬秘密部署討袁軍事,乃首先宣誓加入。之後赴日本,面見孫中山,託付以重要革命任務。1914年蔣先後於上海及東北籌劃策動軍事,並研究革命哲學,最初以「弱肉強食,優勝劣敗」為心得,後經孫中山指正「大道之行,天下為公」才合革命的宗旨,並提示應研究《大學》《中庸》之道。蔣於是對於學庸之研究,終其一生,未嘗間斷。1917年張勳復辟,孫中山發動「護法運動」,蔣奉命留上海主持黨務軍事。1918年,蔣經孫中山介紹,在陳炯明的粵軍中擔任作戰科主任,旋即因與陳炯明不合而離去。1922年6月陳炯明與孫中山決裂,發生炮擊廣州總統府事件,孫中山避難於永豐艦上,蔣聞訊後赴粵登上永豐艦與孫中山會合,協同指揮作戰40餘天,8月9日脫險隨孫中山回到上海,著《孫大總統廣州蒙難記》,孫中山作序。1923年,孫中山將大本營遷回廣州,建立國民革命政府。同年,孫派蔣等人赴蘇俄學習蘇維埃體制的政治及軍事系統。1924年,蔣回到廣州。隨後,孫中山任命其為黃埔軍校校長,自此掌握國民黨軍權。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平逝世,當時蔣正率黃埔學生與教導團官兵三千人「東征」,攻克五華、興寧後,3月22日遙祭孫中山,誓言:「敬遵總理遺囑、繼承總理之志、實行國民革命、至死不渝」。一般認為國民黨汪精衛將繼續領導國民黨,不過蔣所掌握的軍事力量使他擊退汪精衛,取得國民黨的主導權。

1926年7月蔣介石被任命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誓師北伐。1927年1月,在中國共產黨及蘇聯顧問鮑羅廷的支持下,國民政府自廣州遷往武漢,汪精衛出任國民政府主席。3月,國民黨二屆三中全會通過《統一黨的領導機關決議案》解除了蔣的中央常委會主席和軍人部長的職務。同月,北伐軍攻克南京。蔣隨後在上海策劃清黨、分共,於4月12日在上海採取行動,抓捕處決共產黨員和左派工農群眾,史稱四一二政變,蔣介石自此與共產黨決裂,並在南京另立國民政府,史稱寧漢分裂。

國民政府主席汪精衛隨後也開始清黨,並驅逐了蘇聯顧問,至7月,寧漢複合,史稱寧漢合流。9月,桂系軍人和西山會議派掌握南京政府,汪精衛下野。10月,汪精衛到廣東否定南京政府。1928年4月,蔣介石親自指揮北伐軍渡過黃河。12月,東北的張學良宣布改旗易幟,北伐至此結束。中華民國在形式上得到了統一。


靠著當代理人上位,美國人對自己的狗有很準確的評價。聽話的不能打,能打的不聽話。所以世界老大是心裡苦呀。


知道黨國的詞偉大在哪裡嗎?

黨國現在影視劇都當成國民黨一黨專制的體現而批判,但實質上,當時是非具有進步意義的。

那就是,打破了軍閥的個人獨裁,而換成了一個進步組織來執政。

既然是組織,那很多時候就得按照規矩來,就不能搞任人唯親那一套。

國黨共黨都很明顯。

蔣介石一生髮跡有兩個貴人,第一個是陳其美。陳其美是他結拜大哥。陳其美與光復會的陶成章有矛盾,據說陶成章當時找刺客要殺陳其美,蔣介石先下手為強,殺了陶成章。
第二個是孫中山。陳炯明造反時候,孫中山嚇得在軍艦上躲了一個月。蔣介石在軍艦上陪了孫中山一個月。這就是患難見真情,孫能不重用蔣介石?

再有就是國民黨當時大佬很少有懂軍事的,蔣介石作為保定速成班,日本士官預備班的畢業生,學歷還是能詐唬人的,所以就受到了軍事方面的重用。

說白了,蔣介石第一對老大忠心,第二有才能。這樣的人到哪裡都會重用的。

當然,蔣介石在國民黨有一定地位是這兩個因素,在國民黨登上最高地位,還是要靠他的權謀。


一個是軍權,一個是財權。
軍權是因為他是黃埔軍校校長。
財權是因為他是浙江人。
要知道當年和他比較的都是什麼人?黨外的北洋軍閥,有錢,但軍隊戰力差;黨內的大佬沒錢,沒軍隊。自然顯得他鶴立雞群。但是碰到tg後,就傻眼了,打不過,又收買不了,只能眼睜睜完蛋。


關鍵時刻(永豐艦事件)對孫先生忠心耿耿,得到江浙財閥孔宋的支持,國名黨眾元老如戴季陶,于右任基本都是文學大家並無治國之方,蔣先生有大略懂進退,這樣的創始人是財閥合適的投資對象。


長的帥!還是校長!


蔣介石家境算是比較富裕,相對於其他大多數人,他從小就可以接受比較好的教育,相對其他從小就打工幹活的窮苦孩子來說,起跑線比較好

曾經一個軍校全國招生,浙江好像只招四十幾個人,被蔣介石考上了,有的人說蔣介石是找槍手代考的,但是說這話的人在那些論壇一天到晚在罵國民黨蔣介石,基本可以斷定是五毛,素質又差又亂噴,他們的話不太像是真的。

他本身但不是太努力,去日本留學嫖妓
但是他讀曾國藩的書,可能對他有所幫助

但是,他一生比較會抓住運勢,結拜了很多兄弟,結拜的時候,這些兄弟的地位什麼都比蔣介石高,他們也提拔幫助蔣介石,雖然很多人最後因為矛盾而鬧翻,主要是蔣介石對不起朋友而自私,或者站在蔣介石的位置,他必須維護一些集團利益,而不惜開罪曾經的朋友而不講情面,這些朋友都對他的仕途很有幫助

就像核物理的原子勢能躍升,蔣介石在每一個圈都結拜兄弟得到兄弟提攜而上升到更高層的一個圈子

蔣介石曾經很渴望權力,為了權力一直往上爬,多次以辭職回家要挾孫中山


國民黨內很多人好多次組成各種聯盟聯合起來反對蔣介石,包括一些曾經和蔣介石很好的人,和一些互相看不順眼的人,都為了反對蔣介石而聯合起來,這還是在國民黨內,比如孫科、汪精衛、胡漢民、李宗仁,等等等等

但是他們一次次敗給蔣介石,因為蔣介石全面,他在軍中,黨政、特務,地方官,財政各方面都有實力,可以運用各方面的實力打擊政敵,比如對付汪精衛,汪精衛在國民黨內的職位非常高,但是他沒有軍權,蔣介石就用軍事手段對付他,對於有軍事資本的人,蔣介石用金錢和特務手段去對付他們,總之蔣介石在各方面,面對每一個敵人,都能發揮他擁有優勢的地方,比如安排陳果夫陳立夫用黨務手段去對付別人。

參考讀物
克洛澤著 蔣介石傳
蔣家王朝
蔣介石與結拜兄弟
毛不為人知的故事
民國財長宋子文
推翻帝制
蔣介石和他的特務機構
國民黨派系鬥爭史
南渡北歸
不朽的光榮
美國、俄國和冷戰


因為蔣介石最懂得進退之道,對於蔣介石來說他滿足了當時資本和軍隊需要一個領頭人的傾向,所以蔣介石善於給予軍人希望,善於給予資本回報。所以蔣介石脫穎而出,不過蔣介石依靠如此成功,等到他最強的時候,他本身也就成了之前幫助他的人的對手,當他不能再給別人利益的時候,幫助他的人就成了他的對手。最終失敗。


毛澤東同志說得好,「槍杆子裡面出政權」。
毛澤東同志還說過:「有了槍確實又可以造黨」,「延安的一切就是槍杆子造出來的,槍杆子裡面出一切東西」。

蔣介石和毛澤東一樣,都是各自軍隊的締造者。同時期的其他所有領袖都是一樣,都是軍隊出身。至於教育、義氣、個人品質,如果最後不能落到軍權上,都沒用。

所以蔣介石為什麼能出人頭地,和毛澤東一樣,因為他們掌握了軍隊。


為什麼劉邦沒有家庭背景可以出人頭地?

為什麼朱元璋沒有家庭背景可以當皇帝?

這樣的例子太多了吧。


第一,與孫中山是擔挑。第二,有個善於外交的妻子。第三,有個富甲天下的大舅哥。第四,有海龜經歷。如果這不算家族背景的話,我也沒啥好說的了。相比之下老毛才算是真正沒有家族背景。


推薦閱讀:

「六味帝皇丸」是拿來形容哪個皇帝的?
織田信長的思維方式是怎麼樣的?
為什麼部分人認為劉禪聰明?
清代康熙時期有哪些厲害的名將?
如果古代詩人看見當今高樓林立的場景,又會寫下怎樣的詩句?

TAG:歷史 | 社會 | 蔣中正介石 | 歷史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