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戲曲在現代算不算一個雞肋?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一個杭州的宣傳視頻。可是我看了那麼多杭州的視頻,都逃不過西湖,荷花,還有戲曲。這些真的是人們喜歡看到的嗎?
不禁想到老年人看戲聽戲,看的聽的都是看過很多遍聽過很多遍的戲,不會膩嗎。如果說它在老人們思想中的性質跟我們現在的流行音樂差不多,起碼流行音樂還在不斷更新的。
戲曲的本質應該是用來娛樂的工具,當它無法娛樂到足夠多的人,同時維持它更需要很高的人力成本,就像現在,它難道不是雞肋嗎。
-------------------------------------------------
想不到有這麼多老師回答。題主見識淺,其實這個問題困擾題主還有一些朋友們很久了。今天來知乎上提問也就是想聽聽大家們的意見,同時讓更多人明白這一點,老戲曲確實不是雞肋還是非常有存在的價值的。
老師們的批評題主都接受,也長了見識,
還有題主認為生活應該去知道想知道的事情,做想做的事,一切開心就好。
知乎就是一個解惑的工具,不是嗎。等一下,還有。。。雞肋這東西雖然雞肋,但雞身上還是長著雞肋的。
-------------------------------
看了這麼多回答,的確感受到了問題不太妥當,無意冒犯了許多人 。我真不是故意的呀,本意是看了現狀後,怎麼讓它更好呢,有沒有解決辦法?(理科生強迫症)絕不是"雞肋"這麼尖銳的字眼。
推薦兩個比較中肯,卻比較靠後的回答
傳送門:http://www.zhihu.com/question/49918914/answer/118851396
http://www.zhihu.com/question/49918914/answer/118939459覺得他們說得很有道理,是我的思維太機械化了。如果一切都剪得斷,理不亂,我們和機器有什麼區別呢?
另外說明一下,流行歌不只是小蘋果呀。。。
1、
年初上海大劇院上演越劇《紅樓夢》,連演幾場,滿座率100%,演出結束,全部觀眾起立熱烈鼓掌,接著陸續退場,一名五十中年女士推著她滿頭銀髮的來坐輪椅看錶演的母親,老太太情緒相當激動,問女兒說「為什麼這麼多人來看演出?」女兒答:「心裡歡喜。」
從今年開始,每年年初越劇版《紅樓夢》將在上海大劇院成為固定演出。
2、
上海戲劇學院戲曲系,老藝術家教授們每年都會帶幾個戲曲系的學生,這些90後的面孔,新鮮又好看。跟知乎上許多互聯網從業者不同的是,他們從事了一項歷史悠長又具有文化藝術的職業——中國戲曲。在看到他們之前,我深信演員還是老得好,要看就看經典,看了他們的演出之後,我為他們表現的功力而感動和欽佩。
3、
北方崑劇團來上海演出,大海報顯眼在廣場上,原本以為這夠小眾,但坐地鐵的時候發現旁邊的男生拿著正是北昆專場的宣傳冊,剛看完演出,在回家路上和女朋友研究宣傳冊並一起討論。瞬間心裡很高興。
4、
南京博物院的民國館出啦,有一座小戲台,每天都會有演出,我去的那會兒正在演越劇,一個下午五齣,台下觀眾坐滿,十幾二十的點心瓜子茶位費,每一出結束後都會有觀眾在下面叫好,熱烈鼓掌,有許多人都是常客,沒事幹了就來聽戲。
5、
微信公眾號剛上線那會兒,我關注了一個公眾號,是一個崑曲演員寫的,她的一些藝術生活瑣事,跟崑曲相關,之後,她舉辦了一場小小的個人清唱會,報名人數也是很快就滿。我看了之後回來還專門寫了一篇知乎專欄:《尋夢》,尋的什麼夢? - 劇說 - 知乎專欄
以上部分事例,只是想說明,你不關注,並不代表熱愛戲曲的這個群體不存在,你不在這個圈子裡,就去斷言和評價是多麼膚淺的行為。對未知的領域請保持尊敬,因為有許多人在為戲曲這個行業奉獻心血,許多老藝術家一輩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唱戲和傳承。大多數,至少不止是為了錢,是因為心底真的熱愛。也的確有許許多多觀眾因為他們的表演,感受到了戲曲的魅力,戲曲可以像《牡丹亭》一樣很美很妙,《林沖夜奔》可比國內的動作片要帶勁得多。
我們的生活早已離不開科技,因為科技讓生活變美好,
其實也離不開藝術,因為 藝術讓靈魂更豐富。
附:
在後台親自拍攝的年輕崑曲演員們,他們的平均年齡在92、93年之間。
她演小青。是武戲,每天在練功房搗槍弄棍,練出一身傷,由此才能看到她在台上每一個精確精彩的武打動作。
92年的小師弟,演《林沖夜奔》,登台前有些緊張,師傅正在幫他穿衣,作一些上台前的鼓勵和指導。
老師傅在徒弟上台前還是不放心,一個勁得叮嚀。對徒弟又是欣賞又是擔憂。
戲曲不過時,也不可能過時,只在乎你有沒有緣分找到戲曲的正確打開方式。
戲曲高級在,我不關心過程,我只關心情緒。你讓一個話劇演失戀,肯定是演怎麼失戀的。而戲曲不會去生動演這個過程,而是失戀後我的情感狀態。就是那種跳躍過事件本身,只注重情感狀態的,所以很多人說年輕時候不喜歡看戲,上了年紀就喜歡看了,就是因為等你年紀到了,事件不再重要了,留下的人生感悟才是重要的。
四郎探母,楊四郎上場就說,金井鎖梧桐,長嘆空隨一陣風。看戲的人,其實不只是看楊四郎遭遇了什麼,而是自己有沒有同樣的遭遇發出同樣的感慨。金井鎖梧桐,人生的無奈,失意,楊四郎被迫離鄉背井,遠到番邦,回不了家鄉,見不得親娘,這種感情,別看他是古人,其實跟現在的人情感是通的。長嘆空隨一陣風,這種落寞感覺,我們也常常有的。
戲主情,這情是觀眾的情,自己的情感跟戲中人聯繫在一起的感發力。
所以戲曲需要好演員,沒有好演員,帶動不了觀眾的感發力。
我看茅威濤的二泉映月是真的哭成狗,雖然那戲不怎麼樣,但是有幾個地方真的踩到我的點了,阿炳瞎了後,回來跟老婆說他把胡琴賣了,躺在炕上抽大煙,說是昨天老鼠夜裡把胡琴咬了洞,彈不了了,連老鼠都來欺負他是個瞎子,那種自憐自傷,那種處境不如意,完全符合我的人設啊,於是,我的眼淚嘩啦啦的。
看孔乙己那詞,衣破狗來咬,路絕逢斷橋,人間白眼多,世上真情少。這詞本身就有極高的感發力。
觀眾一邊看一邊根據自己的人生經驗對號入座,然後很多感觸,這就是戲曲的正確打開方式。
它跟唐詩宋詞一樣,比如李白說,拔劍四顧心茫然,甚至,你都不需要理解李白的人生經歷,等你自己的到了這個困境,這句話忽然劈天而來,成為你嘴裡的感慨。
中國的戲曲就是中國的文化特徵。
分享幾個瞬間,戲曲不是正逐消亡,而正是緩慢生長著,
它不會被結束,也不會被停止。戲曲組成了我們的文化,它不能代表全部的中華傳統,但它是重要的,歷史悠久的,不可缺少的豐滿生活的一部分。
在戲劇學院讀書,戲曲的同學們在蓮花路住著,早上開始吊嗓子的姑娘小伙們,畫著大花臉剃著准光頭的少年們,十幾歲的孩子們互相打完籃球趕著上課,一句特正宗的京片子"卧槽我刀忘拿了! "那您趕緊回去拿切啊!"您等我!
中專的小姑娘們,極有氣質三十齣頭的旦角老師們,排著丫鬟步小姐步,舞劍舞扇,偶有空隙他們拿著音響放著韓國明星的歌,二者交錯,文化在無聲交流,極其戲劇。
舞美系有一項的學習正是京劇臉譜,我不懂戲曲,也只對臉譜上的角色劃分略有了解,同學喊我當人體模特兒,我去了,就當是好奇的體驗,在扮齊活的瞬間,我看著鏡子里的我差點哭了,眉目傳神,古老的表達。一顰一簇,一怒一笑,似乎這個角色融入了我的身體,這感覺太爽快了。
前些日子憑著莎士比亞的名頭看了學校里的京劇版《馴悍記》,二女化為二旦角,現場有笑與淚。絲毫不亞於原版西方表達,我想起了蜷川幸雄版《麥克白》,三女巫成為三個男扮能劇藝妓。倘若戲劇藝術若有本土化的獨特表達,中國戲曲必是不朽的,有價值的,還會一代接一代的傳遞下去。
我不聽戲,但我知道聽戲要沉,亦需要淀下的是文化典故,對角色的熟知,在當下,這種靜靜的時間並不多了。
我的形體課老師今年八十歲,在學院里交書六十年,而我算是半吊子的學生,第一次接觸舞蹈和戲曲,奶奶教我們將軍,書生,皇帝,小人奸臣的步伐,教我們乾隆御扇,提筆賦詩。水袖,求愛,正反雲手。她把一個個提筆忘字的現代孩子熏陶成傳統文化的愛好者,我很感謝她。
我的姥爺亦是戲曲工作者,縣豫劇團演員之一,他最滿意的一張照片,是他的花臉扮相,鬍髯烏黑,眼裡有光,堅毅。
那是姥爺生前最喜歡的一張照片,那是他的一生,他的精神寄託,他的生活。姥姥後來跟我們一齊搬到了城裡,在屬於姥爺的房間,一直掛著這張照片。
無序的表達這麼多,只是想說,我們看不到的是在高大的樹下紮根的事物,卻不知是它們,他們,默默地幫我們汲取著養分,供我們向上,供我們了解外面的世界。
戲曲,致敬。
題主,告訴你一個秘密,對世界上大部分不會品酒的人來說,上萬美元一箱的拉菲年份酒,其實不如橘子汽水解渴。
只有通過不斷更新來吸引聽眾的流行歌曲在哪怕一段較長的時期內都不更新就能吸引觀眾的戲曲面前有什麼優越感可言?流行歌曲拼的不過是青春,戲曲卻是品格與神韻。此外,按照你的邏輯,無法直接惠及廣大人民群眾的航天科技也沒有存在的價值了?
你是誰?憑什麼讓你娛樂?
買個飛機杯自娛自樂好嗎?
戲曲的本質是娛樂的工具?
那題主右手的本質是什麼?
有的觀眾,不僅不懂審美,
更不懂如何尊重一門藝術,
整天就知道瞎姬跋樂樂樂,
就好像天底下除了讓他樂,
其他東西都沒有存在價值。
看不懂直接說看不懂行嗎?
扒光了長安街裸奔可樂不?
多咱題主也去「本質」一回?
謝邀。只是題主所說「娛樂」二字,恐怕是輕巧了。
首先,戲曲作為一種文化形式,自然有其藝術價值、文學價值、甚至史學價值和社會功用等。
其次,文化的接受是分層的,不能僅以受眾多寡決定其命運。
第三,回到題主末尾的娛樂,重娛樂只是當下社會風尚的一種。否極泰來,這樣的風氣不會是永恆,當下受大眾追捧的娛樂方式也不會一成不變。
以上。因為看到答主看的是杭州的宣傳片所以不請自來,看見樓上幾位高贊答主群情激憤,也想來答一發。在此也勸勸各位生氣的答主,樓主問題尖銳,可是真正值得悲哀怒罵的不應當是連這樣的問題都不會願意一想、一提的人嗎?與那些見了唱戲就罵老、俗、吵鬧,不願思索和尊敬戲曲價值的人,樓主提出一個這樣的問題,不是正提供了一個讓人傳教戲曲文化的機會嗎?
1. 戲曲作為娛樂。聽戲聽曲自古就是一種娛樂方式啊!許多人認定了以娛樂為目的的東西就是淺俗而難登大雅之堂的,但陽春白雪有藝術價值,難道下里巴人就沒有了嗎?流行歌曲就是一無是處的嗎?聽眾觀眾的滿意程度,也是衡量藝術品價值的重要元素之一吧。所以,也不要聽見「是娛樂工具」這樣的話就肯定樓主的提問是在罵中國戲曲,娛樂工具不能以好壞一概而論。
再說,在古代沒有手機電腦電視網路的時候,看戲聽曲翻花鼓,對詩投壺行酒令,在社會上並沒有被賦予特別高的藝術文化價值,只是社會中上階級閑來的消遣罷了。說到底,古人家的公侯小姐也不可能將《西廂記》《牡丹亭》這樣的小說戲曲奉為經典公然讚美,不然還不是要被罵玩物喪志、行為不檢?我們如今認為的陽春白雪,很多也是當年的下里巴人。以前誰家公子沉迷聽曲,不是就跟今天誰家孩子沉迷網路遊戲一樣,是不務正業的表現嗎?
所以,總結一下,樓主說戲曲的本質是娛樂的工具,這話我是不盡同意的。但是戲曲曾經是一種娛樂的工具,確實也是沒錯的。
2. 戲曲作為文化。我實在不知道很好地如何解釋「文化」這個詞和它的重要性,所以就貼維基百科了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6%87%E5%8C%96
不過我認同的是:文化反應的是社會,而社會是變化的。
所以,即使我們不甘心,也不得不說,在承認戲曲是一個社會性的娛樂工具的前提下,它被其他更有效、簡單、普及度高的工具取代,是必然也是事實。我們可以舉出例子來,戲曲仍有很大的「粉絲群體」,但它一不必在古代時作為娛樂工具的地位高,二不必現代其它娛樂工具受眾面廣。所以也面臨了很多傳承、傳播上的難題。(戲曲之鄉飽受流失之痛——隨意貼的一則新聞)
可是戲曲除了娛樂工具就沒有價值了嗎?我不認為。這也是我不認同樓主所說,戲曲的本質是娛樂工具的原因。戲曲的本質是反應社會現象和變遷的,因此才成為了文化的一種。因為是文化,所以值得保護,值得傳承。
3. 戲曲的更替。樓主說戲曲不更新,總是來回這幾個,這個讓我給樓主普及一下。僅京劇來說,
《白毛女》創作於1958年;
《智取威虎山》創作於1958年;
《紅燈記》創作於1970年;
《沙家浜》創作於1971年
這幾部京劇的出世自然與文革等一系列政治動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但不能否認的是,他們也是結合了當時社會背景,在傳統戲曲形式上進行的更新。
更近一點,上海越劇院將《甄嬛傳》改編成越劇。越劇《甄嬛》全劇[p-生活視頻 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流行文化和傳統文化相結合的例子。答主也不得不承認,戲曲傳承的問題是有些雞肋的:將流行文化融入戲曲,難免被老一輩鄙夷四不像、玷污經典。而流行文化套了傳統的外殼,又不能被很多年輕人理解和欣賞。但是我實在想讚揚一下,這已經是跨出了一大步了啊,好歹讓人民群眾都看到了努力傳承的決心啊!!
除此之外,老的戲曲也不是不更新的。不少京劇越劇在現代都有過改動,加入了一些普適性更高,甚至更淺顯易懂、詼諧幽默的元素。不少名角大師,也會帶入自己的元素進入老戲之中。比如說,有個廣為流傳的有趣故事(不知是否完全屬實):
京劇《白蛇傳》中有一幕是許仙追著白娘子賠罪,而白娘子對他又怒又恨,用手在許仙腦門上一戳(腦補:你這個死鬼!)可一次梅蘭芳大師在台上演得時候大約太過入戲,這一戳太過用力,將許仙生生戳倒了(一陽指啊大師)。梅蘭芳下意識地去扶摔倒的許仙,剛伸手有覺不對,立刻將手甩開了。這「一戳一扶一甩」本是台上無心的表演失誤,卻恰恰反映了白娘子心中對許仙的愛恨交加,於是被流傳了下來。大C的聽戲筆記(04)神話經典《白蛇傳》
所以啊,比如京劇來說,每一派的同一齣戲自有不一樣的地方,同一齣戲過幾年再去看,台上的表演可能也有不同的地方。樓主可能不知道這些細節,但是戲曲也確確實實是在更新的。至於會不會膩嘛,戲曲既然是消遣也是文化,那麼消遣可能會膩,文化總有喜歡的人是不會膩的。你喜愛的流行歌曲可以去ktv里點個十幾二十次,還能和朋友唱得撕心裂肺,別人喜歡的戲曲,聽十幾二十次也能聽出不一樣的味道啊。
———————————————————————————————————————————
歪樓預告:杭州的宣傳片
本人是杭州人,最後來說說杭州。西湖是杭州標誌,什麼紀錄片宣傳片都不能沒有西湖啊!而如果樓主也在清晨逛過六公園到一公園,就知道戲曲就是不少杭州人生活的一部分。
早起西湖水汽蒸騰,遠有群山連綿成黛,近有老人拿著長毛筆蘸水在地上練習書法,在亭子里唱一回越劇,這才是杭州最自然舒坦的樣子(答主要把自己寫哭了55555好想回家)。
當然,宣傳片里可能都有這些,卻也肯定不止有這些。我也見過宣傳片里洲際酒店日夜同輝在夜色下的熠熠生光,銀泰門前延安路的車水馬龍。喜歡戲曲的也不只是老人,聽戲的茶座里也坐著半大的孩子。
所以,戲曲可以是老人的流行音樂,也可以是孩子的流行音樂。撇開文化和娛樂,愛不愛戲曲就是個喜好而已。各位答主彆強迫樓主非要喜歡戲曲,而樓主也別覺得戲曲對所有人都是過時的舊物。自由各個年齡、各個階層的人仍然願意創新和欣賞。作為喜歡戲曲的我們,只是希望一直有人能這樣喜歡、這樣欣賞戲曲罷了。小時候跟爺爺奶奶睡,爺爺喜歡戲曲,梆子、墜子不絕於耳。爺爺從小跟叔嬸過,舊年代錢糧缺,孩子又多,自己的孩子都顧不過來,哪來的精力照顧他,飯都吃不飽,自然是斗大的字不識一個。
每年開春,三鄉五里隔幾天一個廟會,春閑時節,農田裡沒有什麼活計,爺爺就騎著自行車帶著馬扎,一天兩晌的去。有的離家很近,我跟小夥伴約著去玩,碰到爺爺,就會給我買一個大大的棉花糖,像一朵純潔無瑕的雲,一如爺爺臉上笑魘如花和我滿心歡喜。
後來,爺爺買了一個錄音機,冬天的夜又冷又長,我下了晚課回家,爺爺招呼我快點鑽進他早就暖的熱哄哄的被窩,然後按下播放鍵,聽著那些旋律入睡,不喜歡,也不討厭。
沒有文化的爺爺,給我講些從戲裡聽來的故事,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家長里短。
最開始關於孝道的故事,是爺爺給我講的,說一個不孝順的兒媳嫌棄不能勞作的婆婆,慫恿丈夫把婆婆用荊笆拉到山上,推到山下。孫子放學回來,不見奶奶,不動筷,出門找,聽鄰居說奶奶被父親拉到山上,一路狂奔著去尋。得虧奶奶落下山崖時被一棵樹接住,幸免於難,又被路人救下,祖孫團聚。奶奶念及兒子家庭,不願回家,孫子說,奶奶不要多想,父親拉您十五里,我拉他四十五里不放下。最後兒媳兒子受到教化,孝老愛幼,從此家庭和睦。爺爺用這個故事教會我做人要孝,如今快二十年了,當初的聲音依舊時常回蕩在耳畔,不敢忘,不能忘,也忘不了。
上小學後,爺爺買了電視,縣電視台經常放一些全本戲,有時候會陪著爺爺看,每次爺爺都會問我,電視上的字幕都認識嗎?我也從剛開始認識一部分,到大部分,再到全部,一點點進步,無論我回答什麼,爺爺都會笑眯眯的誇獎一番,我家小孫子真厲害,可我分明從他笑著的眼睛裡看到的是對文化的渴望和對自己童年的遺憾。如今我不光認識,還能背出大段戲詞,卻不知該背於誰聽。
後來某衛視有個戲曲欄目特別火,每周一期,最紅火的那年,年終決賽敢跟央視春晚叫板,盛極一時,也就從那時候開始,逐漸喜歡上了戲曲。
從十幾歲的年紀聽到二十幾歲,電腦里有個盤專門為它而留。高中自己攢錢買了個mp3,裡面下載了好多戲曲,不敢借給同學聽,怕他們發現嘲笑,自習課上,耳機線穿過袖筒,一隻手捂著耳朵聽,一隻手寫作業,長時間下來,左耳一塞耳機就疼,熱情卻絲毫不減。
前幾年河南省豫劇院三團排了一出現代戲叫《風雨故園》,講述了大文學家魯迅先生和原配夫人朱安女士的悲慘婚姻,讓我猛然驚醒,原來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的魯迅先生多麼多麼偉大,卻沒有人提及他還有一個自己不喜歡卻為他守了一輩子活寡的妻子,我們習慣了光明,卻忘記了有陽光的地方必定有陰影。從此,我不敢對任何人和事再輕漫的下結論,認識要立體,而不能片面。
戲曲傳承和發展了成百上千年,為農業社會的先祖們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和支柱,如今受到多元娛樂文化的強大衝擊,甚至岌岌可危。但能存在多年必定有活下去的道理,仍然有無數人為了戲曲的傳承和發展不遺餘力,張火丁每次在大劇院的演出都一票難求,甚至衍生出「張火丁現象」。好的作品,好的演員,依舊在受大家追捧,民間的城市公園,三五成群的票友都會在固定的時間亮亮嗓子,從未間斷。國家也在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為戲曲的明天,盡政府的一份力。
戲曲傳遞著真善美,教化黎民,從未走遠,更不會消失。
流行的未必能成為傳統,但傳統的一定流行過。
有的人對於21世紀毫無新意的流行歌曲,最多聽個十幾次就膩了。
有的人「只道他腹內草莽人輕浮 卻原來骨格清奇非俗流~」聽個百次還嫌不夠。
這類人肯定不少。
流行歌曲看似百遍無窮,可似乎也就那麼點花樣。
別介,都是下九流,咱誰也別嫌棄誰。
我並不喜歡戲曲,但是戲曲在現在能回得了本,就和西方古典音樂一樣,你以為沒有市場,事實上是當你拿到贈票去看演奏會,會發現現場幾乎爆滿,小眾文化自有它流通的渠道
現在有一種潮流,要把「戲曲」往「中國戲劇」裡面歸。這麼一來,很多傳統中國戲曲新寫出來的戲就開始向著西方」戲劇「轉型了。
藉助著各種政策扶持與經費支持,著實有一些戲曲團體在以一種不惜代價的方式在排著新戲(如花了大錢的舞美道具等等)
對於普通觀眾而言則未嘗不是件好事,可以以相對說來很低廉(甚至有不要錢的送票)的票價看到花了大錢排出來的大戲-----絕大部分的新戲曲大戲光靠票價根本就不可能回本就更別說真正意義上的賺錢了。沒看過的建議都去看一看,光看看那排場就很值回票價了。
並且我以為這種情況對沒看過的觀眾而言真不能叫」雞肋「,應該叫」獵奇「。
至於回答里有人說「戲曲」不是為了娛樂大眾的,不需要有趣之類的,那也只能攤手了。
中國傳統文化是自成體系,自成脈絡的。書法,國畫,京劇等這都是一體的。
它們有自己的生命力,也體現著中國傳統文化最本真的特點。
我們把這些稱為藝術,這些也可以說是古人的娛樂方式。
你讓別的傳統藝術,情何以堪→_→
題主所說的「人們喜歡看到的」,我們該怎麼定義「人們」呢?
杭州的宣傳視頻里,不放西湖、荷花、越劇這些傳承千年的文化符號,難道放上互聯網公司的程序員色系混亂的格子衫、打綹的頭髮、斷掉半根帶的夾腳拖鞋?這興許也能代表杭州這座城市的某個重要維度,但我不認為這在審美上比那些老套的堆砌更高明。
人是物質和意識的辯證統一體。
想要用功利的思維方式代替審美,我覺得這種意圖本身就挺讓人尷尬。
「戲曲的本質應該是用來娛樂的工具。」這種泛娛樂化的思維方式,具有一定典型性,我也不妄加評說了。
有些文藝青年,五穀不分,把藝術相對於生活的價值抬得過高,不妥。而無底線地貶低藝術忽視人的審美需求,怎麼看都有些狂妄了。
沒有任何事物的存在背負著「一定要能夠愉悅更多人」的義務。
當然,小眾化的東西,生命力常常要弱一些,比如崑曲讓位於京劇,以及後來京劇發展傳播中經歷的波折。
因為大眾審美是趨於相對簡單化的。
戲劇需要土壤,所以終究還是要面向市場的。我們誰都不能替市場做決定。戲劇代表不了所有人的需求,流行歌曲也代表不了。如果一定要理論哪個能取悅的人多,哪個應該保留哪個應該打死,這個邏輯延伸到最後,恐怕將不可避免地導向一人一票選壞蛋,民主之後殺全家。
「老年人看戲聽戲,看的聽的都是看過很多遍聽過很多遍的戲」。這恐怕是實情。
但是不能忽略的是,這些看過很多很多遍的戲,並不是從來就有的,其本身也是創作的結果。我們真正應該反思的是為什麼有些劇種幾百年中未再出現上乘的作品,以致於人們只能捧著幾百年前的舊戲反覆品味。更何況,老戲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也會被賦予新的內涵煥發新的生命力,可以給新一輪觀眾帶來不能替代的精神體驗。沒有人永遠十七歲,但永遠有人十七歲。
我不知道對題主所接觸的老人們來說,戲曲在他們思想中的性質是否跟我們現在的流行音樂差不多。但是我所了解的是,對於很多對戲曲有基本了解、對戲曲藝術有基礎的鑒賞能力的人來說,戲曲所能反映的文化深度、其所映射的審美與價值取向、其所涵蓋的社會歷史內容,比三五分鐘的流行歌曲所能表達的內容要寬廣得多豐富複雜得多。
這是戲文兒。
【南雙聲子】芟情苗,芟情苗,看玉葉金枝凋;割愛胞,割愛胞,聽鳳子龍孫號。水漚漂,水漚漂;石火敲,石火敲;剩浮生一半,才受師教。
(外指介)男有男境,上應離方;快向南山之南,修真學道去。(生)是。大道才知是,濃情悔認真。(副凈領生從左下)(外指介)女有女界,下合坎道;快向北山之北,修真學道去。(旦)是。回頭皆幻景,對面是何人。(老旦領旦從右下)(外下座大笑三聲介)
【北尾聲】你看他兩分襟,不把臨去秋波掉。虧了俺桃花扇扯碎一條條,再不許癡蟲兒自吐柔絲縛萬遭。
白骨青灰長艾蕭,桃花扇底送南朝;不因重做興亡夢,兒女濃情何處消。
這是流行歌曲。
你是我的小呀小蘋果兒
怎麼愛你都不嫌多
紅紅的小臉兒溫暖我的心窩
點亮我生命的火
火火火火火
你是我的小呀小蘋果兒
就像天邊最美的雲朵
春天又來到了花開滿山坡
種下希望就會收穫
然後你告訴我二者性質差不多。我除了攤攤手還能做點什麼。
我們勵精圖治,只要採用正確的教育方法,就可以用一二十年培養出一代合格的工程師。但是人文關懷和審美情趣,尤其是尊重藝術的傳統,恐怕不是靠簡單的學院教育所能夠堆積出來的。
有些藝術形式讓人有衰落的錯覺,是因為近百年來,由於國家動蕩社會變革,舊有的有審美積澱和藝術傳統的精英階層被一再抹去。大眾化、粗俗化的審美取向幾乎成為了一種政治正確。
我們當然不能鼓吹小眾的精英審美,不能大張旗鼓背棄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但是新時代,為大眾在審美上的崛起提供了可能。不是一提到大眾,就一定要秋褲外穿抱團跳廣場舞,經濟基礎的變革和時代的進步一定會在大眾審美上有所體現。總有大眾的精神需求沒有辦法被最炫民族風這種快餐式的東西滿足的一天。
你認為詩歌戲曲交響樂在現代是在走向衰微的,我不敢苟同。目前我拿不出具體的統計數據作支撐,但是觀眾的絕對數量恐怕並不比前一百年、前兩百年寒酸。如果題主有更有說服力的數據歡迎拿出來討論。
題主可能也能感覺到,問題下的很多回答對你並不太友好。為什麼呢,你只是提了一個問題而已啊,「知乎就是一個解惑的工具,不是嗎。」
因為你預設了前提,因為問題本身就不友好,更像是帶著傲慢的詰問,彷彿戲曲本身已經被判了死刑了。
因為你動不動標榜「本質」,這是一個相當傲慢的辭彙,意味著你認為,你看透了,他人沒看透;你懂了,其他人都是糊塗蛋。心裡若有對人起碼的尊重,斷不可擅用。題主是工科生,須知,下這樣未經調研沒有數據支持的斷語,很不嚴謹,這不是科學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態度。一個合格的自然規律探究者與工程應用人員不應該是這樣的,帶你入行的老師一定教過你這些,我覺得偶爾複習一下比較好。
藝術賦予人更豐富的人格,更清晰地將人區分於物質和工具。只比較理性推演和計算能力,想要功利化地量化一切,有朝一日人類會被計算機奴役也說不定。
很多人,有種思維慣性,總覺得一種成分,如果不是有具體功用的、如果不是作為一個零件擰在社會上,就很雞肋。那我告訴你,藝術也是有功用的。不是一切問題都可以靠技術解決。技術可以解決外觀形式,卻解決不了內在認同。一個社會組織,技術發達,可是成員對這個集體沒有感性上的認同,一定是會敗亡的。你怎麼知道汪兆銘先生不理性呢,我們的社會還有底線嗎。
沒有生產技術基礎,詩歌只是呻吟。
沒有人文關懷,科學也不過是墮落。
另外我認為題主不只是論點有問題,題主的很多論據本身就有問題。你的很多陳述性的前提本身就不成立,請知悉。
最後,雞肋對於人來說很雞肋,對於雞來說恐怕不然。然而很多時候,我們自己可能不一定分得清自己是人還是雞。
請再指教。
戲曲本來就是娛樂的東西,那麼多人把戲曲抬那麼高不知道要幹嘛?這種雅化某種活動的事情已經在歷史上發生過很多次了,比如說圍棋,一開始根本不登大雅之堂,算是玩物,後來玩的大人物多了,就成了雅趣了,還有詞。現在娛樂方式多了,曾經的娛樂方式成了弱勢,本質還是娛樂的。你看戲曲不感到快樂你看了圖啥?說什麼為了傳統文化你自己信嗎?
人都是貪圖享受的,不要把自己的一個愛好就想的多高大上,娛樂方式無高低之分,但是可以私下裡分分好壞,本質都是娛樂(有時候有的人就是把活動的小眾所帶來的優越感當做追求愛好的動力,想想也是好玩,何苦呢)。不要因為我這個愛好受眾小,我就高雅,我趣味比你高尚, 這種鄙視鏈很無聊。好好把自己的愛好弄好就行,沒必要想那麼多理由吧自己的行為高雅化,本來就是娛樂,自己開心就好,否則就是本末倒置啊。
題主你也別隨便評論別人的愛好,自己管好自己的就行了,不然被人噴了也活該。你自己無法從中娛樂,別人可以,哪那麼多話,古代聽評書的跟聽戲曲的哪有什麼分別。我十幾年前喜歡上京劇,後來上學去了,有六七年沒聽過。突然有一天又想起來了,上網下了幾個反二黃,胡琴一響,淚流滿面。
我只覺得,那是我靈魂深處的聲音。
可能你覺得它離現代生活很遙遠,但於愛它的人而言,它就像是空氣一樣。
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
以前的算藝術,現在的就不算了嗎?
以前戲曲圈也就是現在娛樂圈,一點沒變,只是變成了其他的東西。
如今戲曲的現狀一方面自身造成,但是另一方面也有社會現實的方面。
方言在社會中應用的範圍越來越小,很多年輕觀眾開始連戲曲唱的是什麼都聽不懂了,退化到小圈子一方面也就是必然了。
其實其他藝術形式包括話劇,歌劇,芭蕾,音樂劇,包括好一點的相聲,二人轉,圈子真的很大嗎?
戲曲也要認清現實了。
是這樣,戲曲不為年輕人所接納,失去最流行、最賺錢的大眾娛樂形式這個地位,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但是它同時具有了高雅藝術、文化傳承這方面的功能啊。
不是說歷史悠久就高雅,而是它在歷史上確實創造了足夠的藝術高度。和任何一種藝術形式比也毫不遜色。
為什麼提到中國,或者如題主所說,中國的某個具體城市,人們首先想到的文化符號里就一定會有戲曲呢?
說一句最通俗的話,就是因為戲曲夠牛逼,祖師爺夠牛逼。說實話今天所有的戲曲演員都在吃祖師爺攢的老本。
總體上說,戲曲早過極值點了,走下坡路了。但是過沒過拐點,到沒到雪崩的時候,不好說。個別劇種還有上升的趨勢。而且,很可能總體上戲曲也會有下限。
在今天就斷言戲曲過時,只能凸現出一個人的無知。
越劇不就發展的很好嗎?題材、唱腔不斷豐富,商演多,在年輕人中受眾廣。
當然也有滬劇這種發展的不好的。
但總體說來,在這個階段看不起戲劇,還是留神將來打臉吧。
題主既然提到杭州我就想提一下浙江小百花越劇團。由於本人非戲迷票友,對於其他劇團知之甚少,拋磚引玉用一下我很推崇的浙江小百花越劇團了。
這裡首先科普一下,越劇並非杭州本地劇種,越劇發祥於浙江嵊州,在杭州的話令有不太出名的杭劇,杭劇一度失傳,至今依舊不興旺。
浙江小百花越劇團恰好可以反駁題主的一個觀點「聽的戲都是很老的戲」,讓我們看看這個劇團的創新劇吧。我又要放我驚為天人的春琴傳了。
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在2006年改編的日本小說《春琴抄》為《春琴傳》上演。這個故事屬於日本的,內容也相當的重口味,涉及虐戀等時髦因素,內容上新穎了吧。
再例如說我家鄉梆子戲《兒行千里》創作於2008年,在我們這個十八線小城經久不衰的上演,這麼講吧,非票友的大一學生的我看了完整版至少三遍,就拿我來看的感受來說吧,有很多細節在時代變遷中會改變的,例如在很早之前的戲中,鄭耀忠的女兒有句詞兒「爸爸,爸爸,我打遊戲又輸了!」很顯然是最初劇本的,後來再看卻變成了「爸爸,爸爸,我的菜又被人偷了!」很多細節會隨著時代變不同的。
還有一些現代戲例如我曾經看過一出反應網戀的。。貌似是台灣的戲,男女主不斷的互相錯過奔跑,我覺得體現的是網上的若即若離與虛無。
所以答主的戲劇不更新是錯誤的。
另外,我認為,戲劇不同於流行音樂,老一輩的人都聽唱腔看身段,現代更是看燈光看舞美看錶現手法。已經不止是音樂一門藝術,我更傾向於認為是綜合藝術。
以前我不喜歡越劇的畫面配色,太清太嫩,隨便百度一張看一下(配色基本嫩綠,粉紅,嫩黃)
在看春琴傳配色運用了大膽的撞色(典型日本的紅白二色)
舞美也有濃厚的日式風情
這些正是越劇的包容與進步,也是戲曲藝術的不斷自身發展,並不是止步不前,就算是老劇本,但現代燈光與舞美的進步,也會推陳出新。
————————————
題外話,越劇在我認知里是紹興女子文戲,女子科班,在古代不收男演員的,但是在某回答里有知友提出收男演員,無從考證因為越劇的範圍太大了,但是現代收男演員我認為也是一大進步,坤伶乾旦都有才好————————
再來看看題主說的戲曲的目的在於娛樂人,我認為戲曲可能原始的目的在於娛樂人,現在我更認為戲曲是藝術,戲劇並不是無法娛樂到足夠多的人,而是很多現代人對戲劇的曲解認為戲曲就是有板有眼的古板東西不想去欣賞,一場好的戲劇看下來完全是酣暢淋漓的。而且戲曲更注重舞台效果,現場版和在鏡頭前看完全不是一種體驗。我在高中三年每次大周末休息就去劇院看戲,在劇院里跟演員的溝通感在鏡頭裡無法體會到。
戲劇不好看,「子非魚,焉知魚之樂」,個人審美不一樣,愛好也不一樣,各個地方劇團發展都挺困難的,我們要對那些不忘初心堅持自己所愛好的戲曲事業的人以敬意_(:з」∠)_(雖然讓我整天看戲我也不喜歡)以藝術的角度看待戲曲,we can forgive a man for making a useful thing as long as he does not admire it.the only excuse for making a useless thing is that one admires it intensely.
all art is quite useless.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