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信玄的軍事才能和謀略智慧比得過諸葛亮嗎?

畢竟這倆人可都號稱是數一數二的智聖啊!一個是中國版的智聖諸葛亮,另一個卻是日本版的智聖武田信玄。請問在這倆位絕世大才中究竟哪位軍政家的軍事才能水準和謀略水平智慧層次更高些?? ???(⊙_⊙)?(O_O)?
備註:人家信玄公的綽號可是素來號稱是:「日本版的諸葛亮」.呀!啊!!!!!!!!
附圖:
⒈?武田信玄:

⒉?諸葛亮:


這個題目問的是: 武田信玄的軍事才能和謀略智慧比得過諸葛亮嗎?

正當所有答主圍繞這個問題討論時,下面有個叫 @琅邪楊文理 的答主突然莫名其妙來了一句,日本無正史,還貼出了一段類似遊戲太閣立志傳風格的人物介紹,說這就是日本的史學成就。

看到這個回答後,我的內心反應是這樣的:

就好像我和圍裙媽媽在說悄悄話時,小頭爸爸突然拿把菜刀衝進來,讓我感覺非常驚悚。

這個答主的回答,不僅離題,而且從始至終都是錯誤的,除了把中文打對,沒有一句話說的是對的。首先,日本是存在正史的,並非如琅邪楊文理所說沒有正史。這一點,是日本史料學最基礎的一個概念,是最基本的常識。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日本書紀》、《續日本紀》、《日本後紀》、《續日本後紀》、《日本文德天皇實錄》、《日本三代實錄》這六部合被稱為《六國史》的史書。《六國史》在史書地位上,就是日本的正史。遠藤慶太寫的《 六國史―日本書紀に始まる古代の「正史」》,書籍名稱就直接了當指出,這六部史書是日本的正史。

松沢裕作在《重野安繹と久米邦武―「正史」を夢みた歴史家》一書中也明確指出,《日本書紀》、《續日本紀》、《日本後紀》、《續日本後紀》、《日本文德天皇實錄》、《日本三代實錄》這六部史書,就是日本古代的正史。

如果覺得日文材料說服力不夠的話,還可以看看中文材料怎麼說的,裡面也照樣聲稱《六國史》就是日本的正史……

除了上面這六部最廣為人知的《六國史》外,日本的正史還有不太為人所熟知的《大日本編年史》,該書由重視實證主義的重野安繹、久米邦武等史家主筆,史事考證具有相當的力度,對於荒誕不羈的說法一律不取,取材相當慎重。記述內容涵蓋了日本南北朝、戰國時代、江戶時代。《重野安繹と久米邦武―「正史」を夢みた歴史家》一書中也明確指出,《大日本編年史》也同樣是正史。算上這部,日本少說也存在著七部正史。

在我國的中文著作中,也有文章提到過,《大日本編年史》也是日本的正史。

如果說別人犯錯,至少是摸過史料原文,還情有可原。而琅邪楊文理連日本史料學的基本常識都不懂,還沒入門就栽了大跟頭,就急不可耐得批判日本的史料學,這正說明了時下反日心態的病態,已經不能建立在事實基礎之上了。正所謂一句話露底,從琅邪楊文理的回答上看,他對日本史完全是史盲狀態,但卻急著表現。1+1都不會做,還想充大學生?

除了說出日本無正史這種門外漢的言論外,琅邪楊文理還複製了一堆網上的文字,風格上看是仿照太閣立志傳的人物介紹,裡面在中文裡穿插了一些日文的 の 符號,意思說這些就是日文了,日本的史學成就跟這些差不多。

但這一理解是錯誤的,琅邪楊文理要知道,日本朝廷編撰的正史,包括《六國史》和《大日本編年史》在內,都是用的漢文文體,根本就不帶日文的 の 。由於琅邪楊文理連日本正史的基本格式都沒有摸過,所以又犯了笑話。給您過目一下《大日本編年史》的內頁,看看是否如您所說,日本的史學成就就是這種中文夾雜 の的太閣立志傳體人物介紹?

結果很明顯,日本的正史,風格上跟遊戲性質的太閣立志傳人物介紹完全挨不著邊。琅邪楊文理的說法都是錯誤的(感覺是捧哏,故意配合我,為日本無正史這一說法正名的說)。除了由日本朝廷主導編纂的《六國史》和《大日本編年史》這七部史書是日本的正史,德川幕府編纂的《本朝通鑒》、水戶藩的《大日本史》,從編纂體系上說,也能稱得上是日本的正史。還有一種是藩層面的正史,三池純正在《真説?川中島合戦―封印された戦國最大の白兵戦》一書中,也明確提出《上杉家御年譜》就是米澤藩、上杉家的正史,此書也能夠稱之為正史。

結果很明顯了,日本是存在正史的,上面列出來的《日本書紀》、《續日本紀》、《日本後紀》、《續日本後紀》、《日本文德天皇實錄》、《日本三代實錄》、《大日本編年史》、《本朝通鑒》、《大日本史》、《上杉家御年譜》,日本少說也有十部正史。史書體例、風格,跟遊戲太閣立志傳完全是不一樣的畫風,完全是挨不著邊的東西。其實現在大多數語境下,正史這個辭彙專指中國的二十四史,也就只是這二十四部史書。這個世界上其他文明的大多數國家,都沒有正史這個概念。用這個概念要求其他國家,中國正史自然是穩勝。但是別忘記了,作為古代東亞文化圈的一員,受到唐土熏陶,日本的修史體系本身也是受中國影響的,所以他們也是世界上僅有的少數幾個有正史的國家。這是中國古代史書體系值得驕傲的事情,結果琅邪楊文理渾然不知,以為日本的史書都是中文夾雜の的子供向低幼遊戲介紹體,犯了笑話。拿一件本來值得誇耀中國古代史書體系的事情,給錯當成了抹黑的事情。

澄清完了日本無正史這個謬論,我們再回到主題上,也就是題主問的這個問題:

武田信玄的軍事才能和謀略智慧比得過諸葛亮嗎?

首先還得澄清幾點,題主說武田信玄的綽號是日本諸葛亮,這一說法完全是空穴來風,沒有事實根據。只有日本光榮公司的遊戲《無雙大蛇》里,本身作為一個穿越性質的遊戲,把武田信玄的人設按照諸葛亮設置,認為他們是同種類型的人物。但我說了,遊戲就是遊戲,太閣立志傳那些人物介紹只是遊戲說明,跟正規的日本史書完全不一樣。遊戲里那些人叫什麼XX之鬼,正規史書里全都沒有這些東西。你把《說唐》、《說岳全傳》里天花亂墜、亂七八糟的東西當真,難道以為正規的歷史書也是這樣寫的?這說白是一個理解能力的問題。

諸葛亮的事迹,中國人比較熟悉。但武田信玄就未必了,你要他們二人比較軍事才能、謀略智慧,首先得把武田信玄的基本事迹摸清楚吧。總不能單純憑藉小日本鬼子壓根就不行這種想當然的想法,一下就把別人比低吧(事實上大部分人也是這麼做的)。但是國內了解武田信玄軍事史、政治史的才幾個人?真正看過點相關專著的才幾個人?既然不了解,又如何比較?

在這裡我推薦一本書,書名叫《戰場決勝者004:日本戰國爭霸錄》,此書在各大電商網站都有售。裡面有武田信玄的專題文章,對於本題提到的方面都有深入涉及,有興趣的各位可以去買來看看此書,對武田信玄的軍事才能、謀略智慧,就會有一個基本的概念了。

事實上本身作為兩個不同空間、時間的歷史人物,武田信玄和諸葛亮壓根就無法比較,他們是不同時空下的產物,所處的歷史環境完全不同。在這種跨時代、跨地域比較問題上,毛澤東同志很有發言權,清朝的何焯曾拿明末的流寇與漢末的事情相比,這段評論被收錄了《三國志集解》。毛澤東看到後,寫下了批語:明末事不能與漢末比。

主席都親自發話了,這種跨越時空的胡亂比較是極其不科學的!

連漢末事都不能和明末比,更何況三國的諸葛亮和日本戰國的武田信玄?

雖然武田信玄不能和諸葛亮強行比較,但多去了解一些國人不太了解武田信玄的軍事史、政治史,也是有益處的,多了解一點日本戰國史的基本常識也沒有什麼壞處。不管是吹人還是黑人,至少基本依據有了,總比張嘴就來要強很多,顯得更有信服力,至少不會犯下「日本無正史」這種嚴重缺乏基本常識的錯誤。

最後,要了解日本的正史體系的話,我著重推薦兩本書。一是前面貼出來過的遠藤慶太《六國史―日本書紀に始まる古代の「正史」》。

二是松沢裕作的《重野安繹と久米邦武―「正史」を夢みた歴史家》

最後的最後,再不厭其煩的強調一遍,日本是有正史的。


諸葛:「你在日本我在漢,咱倆為何對著干?」
武田:「咱倆要不對著干,那個題主,他不幹……」


呃,號稱「今孔明」的,不是竹中重治么?什麼時候變成了武田信玄?


同樣是亂世的無奈,武田信玄無盟不叛,流父殺子,好色多欲,佐久郡反武田家者多淪為礦工,慘死者多矣,雖然我能理解他,也能明白他的無奈,但是我卻也不能不在他的這些行為上鄙視他。

丞相和皇叔心神無二,契若一體,雖操國家權柄,不行宣王之事,以弱戰強,致力北伐,竭慮而死,留桑田以養家,以嚴明待官屬,聖人不過如此而已。

再說政治水平,丞相同魯肅同力而成孫劉聯盟,以大義北伐,期間改革任命,民心安定,經濟復甦,君臣齊心,國內竟無亂事,而曹魏東吳皆內亂內鬥不停。

武田信玄政治聲譽極差,以致西上作戰少有響應,內有長子試圖謀殺,對國內竭澤而漁多有民怨,不過依然長袖善舞,北遏制亂龍,東壓服雄獅,與德川瓜分今川,以一山國窮地而威懾天下,確是人傑。然內部派系鬥爭始終無法解決。

再是軍事,估計很多人會因為武田信玄亮眼的戰果而黑丞相了,事實仍然是完全沒得比……首先要明白中國日本的城池是完全不同的,軍制也是完全不同的,就算是曾指揮過差不多人數的軍隊,兩者的軍隊素質也是有天壤之別的……更別說軍隊的統一調動程度日本那時候做得很差,兵農分離才剛剛開始,武田信玄對戰術戰陣的研究確是大師,但是這兩種軍隊的區別就代表著戰爭的烈度完全不同……應仁之戰二十萬軍隊的對毆但是烈度和成果都不忍直視就很能說明問題,這也是日本戰國常常被黑為村戰的緣故,戰爭素質並沒有跟上。而且三國時期大局已定,戰爭進入拉鋸戰時期,難有大勝。

丞相的戰爭風格就是流氓一般難以摸索目標和動向,轉進如風(此處為褒義)所過之處寸草不生(此處依然為褒義)不動如山,每次丞相北伐一次即使沒有搶下城池也能掠奪走一部分人口,曹魏的人基本不敢正面與丞相野戰。而丞相的智囊團太水,曹魏邊境皆為名將,可謂是以一人之智對一國之士,因此丞相常入武廟前列。

武田信玄的戰爭風格就是分割包抄,利用戰略和戰術在局部形成優勢,總能在劣勢環境下以多打少,不願花大力氣攻城,常引誘敵方離開有利地形進行野戰,能在野戰中進行極高水準的微操,但是缺乏剛毅能進之風。善於訓練軍官,有日本戰國最頂級的軍官序列,這也是他能進行高級微操的原因。

誰強大家自己判斷吧。


只說一句,武田信玄、上杉謙信之流,事迹多為江戶時期軍記小說誇大乃至捏造。


雖然講跨時代對比本來就是無稽之談,不過用生平本身就多虛幻的歷史人物來對比,更是強無敵了。


PS:三方原合戰,德川家康先手擊破武田信玄調遣的山縣昌景、小山田信茂,直取武田信玄本陣,關鍵時刻諏訪勝賴、馬場信房從側翼突入,大破德川家康,還是很客觀的。


要永遠記住,戰爭是政治的延續。討論軍事才能的高下,可以,但他們更大的價值不在這上面。
討論政治才能外交手段和大局觀才更帶勁。


謝邀
這個日本武將的外號其實不必太當真的,因為戰國時代日本陷入全國性的大混亂,很多地方武士都是在自己家門口打轉的,眼界往往不高,而且很多家族為了抬高自身,往往在寫家記一類東西的時候為祖先歌功頌德,頗有些吹的成分,今孔明今張良今什麼的不必太當真的,武田元繁這般人物都號稱今項羽,可見水分之多。
當然信玄可算例外,作為戰國的頂尖人才還是可以比一比的。
首先是外交
信玄的外交能力還是相當不錯的,借北條今川矛盾結成甲駿相三國同盟,使自身可以安心攻略信濃,信濃攻略時也是大量運用欺騙調略的外交手段,北上受挫後更是利用北條和上杉矛盾牽制上杉在北信濃的發展,同時還把勢力伸入上野,當今川衰落便立刻與織田德川結盟,消滅今川後又聯繫近畿三好、淺井、朝倉牽制織田,同時又依靠上野分割越相同盟,迫使北條倒向武田,又利用越中神保和飛彈季小路牽制上杉,最後一舉趁敵人都被牽制的時機上洛,可以說武田的擴張離不開外交的靈活多變,武田向來因勢利導遠交近攻,盟友、敵人的角色更是不斷切換,武田一生多次對原來的盟友下手,基本上是唯利益主義,很有縱橫家的感覺。諸葛的外交最著名的應該就是隆中對了,能夠在形勢極為不利的情況下,清晰的指出一條具有高度可行性的戰略道路,並且通過實踐基本完成這一規劃,不得不說諸葛亮是天才的戰略家,而且諸葛亮的外交思路相當清晰,北進中原才是核心,其他一切都要圍繞這個核心來動,所以可以堅定的推行吳蜀同盟,甚至可以包容東吳稱帝,也可以放棄對荊州的爭奪,還可以聯合遠在塞北的鮮卑,聯合西北的羌人,不斷調動魏國的力量,外交能力是很強的,而且對戰略長遠的規劃和執行都是非常好的,只是受限於國力和局勢,難以有大的突破了。武田的外交靈活多變,往往是逐利的,比如今川強就聯合今川去打越後,越後啃不動就掉過頭去打衰落的今川,諸葛的外交則是對大的戰略規劃的執行,往往是堅定的,所以吳蜀能夠保持長期合作關係,說的話應該是各有千秋了。
其次是內政『
信玄的內政能力也還是比較優秀的,比如在對甲斐的治理中將原本的山城式城堡改為平地上的平城以發展商業,通過推動水利建設凝聚人心,改良金礦的生產,正是通過這些手段才為武田年年的擴張提供了財力,武田經常對部下賞賜黃金,靠的就是金礦產出的增加。用人上也部分打破了原有體制,比如大力推行寄騎和代官制度,完善了武田的甲州法度,將武田從重臣豪族聯合的舊大名改造成了大名掌握大權的戰國一元化大名,不過武田的政治能力畢竟沒有超出時代,武田的領土體量也並不大,很多時候的治理用不到宏觀的管理,而且武田常年戰爭給百姓的負擔也很重,甚至發生過暴亂,雖然優秀,但不是不可超越。諸葛的政治能力絕對是超一流,能夠把蜀中各種派別各種意見的人都團結在周圍,即使是一直否定劉備父子的杜微都出來短暫的當了官,李嚴廖立這樣的政敵竟然對諸葛的去世感到絕望,這都是諸葛公平無私又寬容對人的管理分不開的,只要願意支持或者不阻撓北伐,都可以團結,頗有我太祖統一戰線之風。內政上興水利,開發蜀錦,整修都江堰,開展屯田等具體行政就不說了,只說一點,劉備入蜀後為應付軍事開支,被迫鑄造小錢,也就是劣質貨幣來盤剝經濟,而在諸葛去世後幾十年間蜀漢的錢也一直在變小,唯有在諸葛當政的年代,年年戰爭,錢竟然沒有貶值,簡直是個奇蹟。人才上諸葛也提拔了蔣琬、費禕、董允、姜維等,甚至直到諸葛去世幾十年蜀漢都一直由他提拔的人才在支撐著的。有人說諸葛親自做事太多,使蜀漢缺乏人才,其實王平、馬忠這些人不都是人才嗎,蜀漢直到滅亡也還有羅憲、霍戈這樣的年輕優秀人才,只是都被排擠打發到邊緣位置去了,怎麼能怪的到幾十年前去世的諸葛呢。總言之,諸葛的政治能力應該是比武田強的,畢竟武田管理的人口、土地面積都遠少於諸葛,而敵人又遠沒有諸葛面對的那麼強,經濟形勢卻還不如諸葛治理下的蜀漢。
最後就是軍事了
武田號稱戰國第一,具體戰例不說,但武田的軍事制度的確是日本戰國時代的一個高峰,即使是武田滅亡後,德川仍然大量的引入武田的軍事體制來改造自身,甚至也組建了赤備,可見武田之強。武田雖然也有敗仗,比如面對小田原就無可奈何,對長野、對村上、對上杉都有過大挫折,但總體而言仍可算是勝多,特別是到晚年,更是用兵愈加犀利,三方原就是例子。諸葛雖然有說他不善軍事的,但那基本出自陳壽或者晉書之口,出於政治因素,可靠性存疑。他平定黃元叛亂和平定南中都可說是乾淨利落,北伐面對強勢對手卻能做到壓著對手打,連魏人都抱怨說讓諸葛來去自如,給遠超自身實力的對手造成攻守顛倒的結果,實在很了不起。歷代兵家也都很推崇諸葛,諸葛兵法也有文字流傳,所以綜合二者也可說是各有千秋了,當然諸葛指揮的兵團遠比信玄要大,信玄指揮兵力多也不過三萬,諸葛北伐動員兵力可能達到八萬,所以可能諸葛更善於大兵團作戰,武田於微觀上更擅長把。
綜合對比,我覺得,武田是比不上諸葛丞相的,但是武田確實有資格去比一下(在日本人中),至於什麼今孔明的外號嗎,日本類似的太多,就跟五虎斷門刀、鐵拳無敵什麼一樣,就是吹吹自己厲害,聽著響亮而已,水分可以是百分之百都有,大家笑笑也就算了。


講真,以三國演義設定的諸葛亮實力,古今中外難逢敵手


  • 胖虎祠堂何處尋,躑躅崎館柏森森。甲府碧草自春色,信濃黃鸝空好音。
  • 五戰川中天下計,長筱一役老臣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四郎淚滿襟。

我還真不知道武田信玄啥時候被稱為日本諸葛亮的。。。確定不是竹中重治?而且竹中死的還太早了。。
我一直認為,武侯,一直都不是一個天才的軍事家,北伐數次雍涼一帶沒有拿下,這和武侯自身的戰術謀略不足是脫不開關係的,如果是韓信,霸王,北伐是有希望的,不過也只是有希望。。畢竟韓信面對的不是鐵板一塊的關東,直接的對手就是三秦王,章邯,董翳,司馬欣。楚軍和齊軍對峙,關東亂成一鍋粥。而武侯北伐時期,大魏那可算是一個傲立亞洲的國家,再加上武侯本身軍事能力就不如韓信,霸王這種不世出的名將,北伐打不贏,太正常了。
武田信玄,別的不說,他剛流放老爹的時候,什麼情況?武田家被困死在甲斐,北部的諏訪家,東部的山內上杉氏,西部的金川氏,南部的北條氏,領內國人眾也不安生,隨時有著身死族滅的危險。結果呢,幾十年的努力下,武田家東征獲得西上野,消滅了山內上杉最後的抵抗,北伐,一路幹掉諏訪,小笠原,村上,高遠,勢力範圍直接佔了信濃,和謙信公對峙,南部聯合北條,解決後顧之憂,西征浚河,把自己的實力伸進了美濃東部,不說別的,從一個隨時要滅亡的家族成為東國最強,可見其謀略,軍事才能與合縱聯橫的能力,不過這個人沒有任何的道德底線,殺子逼父,亂倫,屠城,沒有任何的盟約遵守精神,誰弱就揍誰,你拿他和武侯去比,說實在的,在侮辱武侯,能力再強又怎麼樣?武侯一生忠義,以恢復漢室為己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武田信玄?別搞笑了。
我雖然是這麼說,但我很反感某些答案的優越感,整天什麼村長,縣長,大明朝和一堆村長打了七年,看來大明朝也是一堆廢物,李如松就是一個弱智是嗎?李舜臣打贏一個島津村長也沒什麼好吹的。侮辱你的敵人就是侮辱你自己,怎麼很多人連這個道理都不明白?
貼一個人口的材料。漢昭烈帝章武元年(221年),在籍戶口分別為二十萬戶與九十萬人,經諸葛亮治蜀,至蜀亡時(263年)共有十萬零八百人,其中戶數二十八萬、民數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官吏四萬。

武田家最大版圖時期,西上野,甲斐信濃,東美濃,浚河,人口還真不比這個人口少。三國末期,中國在籍人口僅700萬,少於日本戰國,看清楚了嗎?比戰國人口少,如果戰國是村長鬥毆,三國就是混混打架,也是一堆沒用的人。
還有,中世紀時期,一個愛爾蘭島能分成十幾個伯爵互相打,也是個村長互毆吧?隆美爾元帥北非軍團到處攻佔領地也沒有徐州剿總控制的地盤大,是不是隆美爾不如長腿將軍?拿破崙不如陳叔寶吧。反正拿破崙打了一輩子仗也沒有陳國那麼大的地盤,尼古拉二世大概是世界上最厲害的皇帝了,因為他地盤最多啊!這是什麼邏輯?


有些人還真以為蜀國人口多到哪去了。簡直蠢得可笑。
這題本身關公戰秦瓊沒什麼說的,縱觀答案里出現村長,省,縣一類字眼的,不好意思,我不是針對誰,我是說,你們都是制杖。
丞相是能力出眾不錯,但是為了捧他踩低武田信玄不可取。所處政治以及地理環境沒有可比性,誰強誰弱的標準又是什麼?這種非黑即白非強即弱的邏輯基本上就是學齡前兒童的認知。設身處地想想,丞相如果放在武田信玄的位置上,是否能做得更好?
至於有人詬病武田信玄流放父親信虎這件事。不流放武田家就完了好嗎?眼睜睜看著父親失掉理智殘殺老臣,做長子的有別的選擇嗎?山縣昌景這個姓氏背後都是血啊!前島繁勝什麼的,就不提了。
綜上所述,我覺得這個問題很蠢。某些答案為了優越感也是連智商都不要了。


為毛邀請我?

內政外交軍略 這兩位都非常出色。。(如果不是龍虎爭鬥,這二位都有與織田爭天下的潛力)

但是要我說,,諸葛亮更勝一籌

首先,蜀漢是劉備客軍入四川。。荊州派和益州派矛盾頗尖銳。 而且益州派如李嚴還經常牽涉諸葛亮精力。

反觀武田家則相對團結,至少表面上都絕對服從其領導。武田本人也頒布了甲州法度次第,對國內的掌握更高。

其次,與主要對手的國力對比 ,雖然都是勝負難分,但是 蜀漢弱而曹魏強, 武田強而上杉弱。

諸葛亮 南平孟獲,北出岐山,將戰線維持在國境之外。。如果不是採取這些戰略。蜀漢可能消亡的更快。

上杉家完全是靠越後之龍本人的強力粘合在一起,並不是一個成熟的戰國後期大名。
所屬越後、信濃勢力範圍內小領主也反叛不絕。 就這樣武田都沒有打敗上杉家。

最後,武田後事安排不如諸葛亮。。諸葛亮死後姜維尚能支持蜀漢又活了差不多三十年。而武田死後三年,武田家就在長筱合戰被織田信長擊敗,從此很快走向滅亡。


劉伯承的軍事才能和謀略智慧比得上劉伯溫嗎?畢竟都是中國歷史上被稱為「軍神」的人物。


關公戰秦瓊,沒什麼可比性。信玄軍事才能和謀略智慧估計是比不上諸葛丞相。信玄一生姬妾無數,男女通吃;而丞相一輩子面對負分女黃月英,兩人的性能力恐怕也沒什麼可比性。

甲斐國踟躕崎館內,武田信玄與老軍師真田幸隆秘密商議上洛大計,幸隆道:「主公與本願寺顯如乃是連襟,又與越前朝倉交好,未知他們是否都支持您上洛?」
信玄道:「豈止是他們,就連征夷大將軍——足利義昭日前也寫信給孤,說什麼足利家已經研究決定了,按照幕府的基本法,完全支持孤上洛,希望我們跑得比其他的西方大名還要快,趕快剿滅信長。我的座右銘是『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國際環境對我們這麼有利,不上洛都不好意思。
幸隆道:「那麼主公當真要上洛?」
信玄道:「當真要上洛!」
幸隆道:「果然要上洛?」
信玄道:「果然要上洛!咳……咳……」

幸隆道:「只怕主公您的身體……」
信玄道:「哈哈哈,不妨事,孤最近買到了大明隆慶皇帝御用的春藥,使用之後,可謂『夜御十女槍不倒、菊花百戰色仍紅』。這種葯跟其他的春藥不同,絕無毒副作用,你看人家大明皇帝,吃了那麼多年,也活的好好的,孤也還能再操五百年。
真田幸隆走後,小姓進來了稟報一件事情,大明隆慶皇帝朱載垕已經於今年七月份駕崩,已經傳位於太子朱翊鈞,由於遠隔重洋、消息閉塞,所以現在日本才收到情報。
信玄聞報,菊花一緊,昏死過去。經眾近侍搶救多時,方才悠悠轉醒。

次日清晨,信玄強打精神出席會議,他一出現,武田諸將集體起立,高揚右臂,小姓喊道:「踟躕崎館公爵,諏訪大明神的祭祀者,信濃、上野、飛驒的征服者,駿河之盾,甲斐之虎,武田軍最高統帥,清和源氏的信玄公駕到!」諸將爆發出熱烈的歡呼。
信玄落座,左手邊是一門眾的武田逍遙軒信廉、武田勝賴、一條信龍、武田信豐(信繁之子)、穴山信君、木曾義昌等人,右手邊是軍師真田幸隆和「四名臣」高坂昌信、山縣昌景、馬場信春;秋山信友、保科正俊、原昌胤、土屋昌次、小山田信茂等大將也列坐兩旁。
信玄手捻鬍鬚,道:「孤已決定上洛。」
話一出口,群臣鼎沸,紛紛表示:「我等待這一天已經多年了!」「將武田家的旗幟插到京都去!」 「打北條我捐一月工資,打上杉我捐一年工資,上洛,我捐一條命!」

信玄之子、武田家接班人武田勝賴道:「大家安靜,既然父帥已經決意上洛,現在介紹一下上洛的具體情況。」
軍師、「攻之彈正」真田幸隆道:「從國際形勢上講,織田信長暴虐不仁,火燒比叡山延曆寺,海內震動,義昭將軍已向天下大名發出密信,一旦舉兵,即可獲得大義名分,上洛勤王,名正言順。信長此刻已是四面楚歌,北有淺井朝倉之患,南有伊勢長島之亂,西有本願三好之憂,唯獨三河遠江的德川家不明順逆,與信長沆瀣一氣。反觀我軍,形勢大好,與我們作對的北條氏康去年亡故,新當主氏政已經答應重啟甲相同盟,有北條在關東牽制上杉家,神保、椎名也在越中興兵,上杉謙信自顧不暇,消除了我們的後顧之憂。此可謂天時已備。」

譜代重臣、陣馬奉行原昌胤道:「此番上洛,雖然山遙路遠,但出兵路線的選擇甚多。首先,可從駿河出兵,順著東海道西經遠江、三河,到尾張,這是當年今川治部大輔選擇的道路;此外,還可從南信濃進入三河,繞過德川家康的濱松城;還可以從信濃西去,翻越群山,直逼織田家的大本營——美濃,只不過這一路崇山峻岭,不宜大規模行軍。水路方面,我軍目前接收了今川家的駿河水軍,實力遠超織田家的九鬼水軍,足以接應大軍補給。只要我軍能夠突破德川家的防線,順利抵達濃尾平原,就算信長有神仙相助,也抵擋不了我軍引以為豪的赤備騎兵。此可謂地利已備。」

四名臣之首、「受之彈正」高坂昌信道:「自三增峠大破北條軍後,我軍已經蟄伏三年,全體家臣緊緊圍繞在以主攻為核心的武田家中央周圍,堅定不移地朝著『上洛夢』的光榮目標奮勇前進,落實《甲州法度之次第》,貫徹『人即城、人即垣、人即堀』的偉大訓導,著力開展制度建設、經濟建設、軍事建設、民生建設和人才建設,到如今,釜無川和笛吹川的堤防穩固了,諸國的金山開採了,人民的生活改善了,軍隊的戰鬥力提升了,整個領內,無不洋溢著對主攻的感佩之情。我軍已將精銳集結在躑躅崎館,現在兵強馬壯、糧草充足,將士們戰意十足,各項演習科目均穩居日本第一。此可謂人和已備。」

諸將一聽,都激動地討論起來。勝賴道:「大體情況大家都已清楚,我軍『天時、地利、人和』三才齊備,此番上洛實乃上應天意、下順民心之舉!父帥,請下命令吧。」
信玄道:「自應仁之亂以來,天下擾擾,群雄並起,唯有德者居之,我輩久在甲斐山中,也是時候大出天下了。命令!」
諸將起立,勝賴攤開命令簿準備記錄。信玄目光炯炯,道:「秋山信友領五千別動隊先行出發,攻略東美濃,讓信長感到芒刺在背,不敢輕舉妄動。山縣昌景為先鋒,領五千人馬取道南信濃進攻三河,切斷岡崎城與濱松城的聯繫。其餘諸將隨孤一道,領兩萬五千大軍攻入遠江,教訓一下不知好歹的德川小兒。駿河水軍全軍出動,沿路接應。傳檄織田與德川各城,告訴他們,老虎下山了。」


散會後,諸將各自去準備出征事宜,勝賴被信玄單獨留下談話。
信玄道:「四郎兒,此次上洛,你不能隨軍出征了。」
勝賴年少志高,更經山本勘助調教,武藝軍略均數上乘,早就期盼著在上洛途中立下大功,揚名立萬,一聽信玄不帶他出征,不禁惱羞成怒,道:「父帥,憑什麼?!」
信玄道:「孤戎馬一生,為武田家開疆拓土,打下這甲信駿這塊地盤,大小戰役數十場,未嘗敗績,這一路走來,可不容易啊。」

勝賴道:「未嘗敗績?父帥,您年紀大了,記性也不好了,您忘了那年,戶石城外,您被村上義清揮軍痛擊,橫田備中守高松殿後,不幸死在陣中,一代名將就此隕落;您又忘了那年,上田原城外,又是村上義清,這次您敗得更慘,朝喪甘利備前守虎泰,暮損板垣駿河守信方,我武田家雙璧皆碎;您還忘了那年,我武田與上杉第四度交兵於川中島,上杉謙信夜下妻女山,殺入您的本陣,您還被那上杉姐姐砍了三刀。可憐我那信繁叔叔,還有那山本軍師也命喪在亂軍之中……」
信玄打斷道:「孩子,其實你不該稱虎姬為姐姐,至於勘助……你懂什麼……」

勝賴道:「父帥不要轉移話題。那些年,上州箕輪城外六度鏖兵,您被那長野業正老將軍一次次殺得大敗,險些命喪在關東;還有啊,您忘了那一年,在飛驒歸雲城,面對內島氏理,您連攻城的膽量都沒有,只派山縣大佐上山參觀了一下就灰溜溜撤回甲斐……
信玄怒道:「逆子閉嘴!你就是『甲斐大傻逼』!」


毛利元就還說是第一智將呢…諸葛評價本身就是是奇謀為短,治戎為長 信玄老實說是打仗作風很硬,赤備名號不是白來的。然而謀略除了作戰上其他真是算不上卓越,川中島幾次打得都不行更不用說後來了


竹中半兵衛、黑田官兵衛、山本勘助、宇佐美定滿、毛利元就等人踩了這個問題。


個人認為,武田信玄的英明神武完全是靠著被嚇出屎的德川家康吹起來的。

北方有越後之龍,東北方有上州黃斑,東方有相模獅子,南方有足球小將。
這貨一口氣全都得罪了。
當然最後倒是沒吃什麼大虧,雖然小虧不斷但好歹也把信濃、上野、駿河都給弄下來了。

不過這種謀略眼光......大概也就是袁術水平,幸虧他還算能打。


這是有史以來丞相在知乎上被侮辱的最狠一次


如果這幾位答主是認真的話,那麼李如松就是挑遍三國無敵手啊。什麼呂布關羽張飛的,什麼曹操劉備的,統統不在話下……


三國演義上的比不了,演義里孔明就差帶著蜀國舉國飛升成仙了,不過三國志上的還可以一比。
論治軍,孔明有統兵十萬且軍容嚴整的案例,信玄公手上總共也沒有十萬兵,不過風林火山的孫子口訣倒是背得挺溜,治軍上不大好比較。

論打仗,孔明比信玄要差上不止一線,信玄無論是三方原謝幕戰,還是諏訪征討戰都可圈可點,打仗風格很硬,日後坐擁江山的家康,當年都不是他的對手。孔明都快踏爛祁山了,二出祁山,北伐中原,也沒能走出幾步,當年形勢大好奪得三郡,還沒稀罕夠又被要回去了。要知道孔明與信玄要面對的都不是菜鳥,能力大致相仿。

論治國相差無多,孔明興修水利,規整法度,開發蜀地做得十分到位,典型法家思路。信玄也有信玄堤,信玄家法,整合了本就不多的甲州資源。

但擁護法家思想的孔明是一位走在時代前列的政客,晴信卻是一個在舊大名堆里出類拔萃的武將


推薦閱讀:

張郃死於木門道之戰,是被司馬懿暗算嗎?
關羽敗走麥城,劉備為什麼不救?
《三國演義》中,為什麼兩軍交戰一開始小兵不用,要大將單挑?
怎樣快速查找三國時期的人物?

TAG:三國 | 諸葛亮 | 日本歷史 | 日本戰國 | 武田晴信信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