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電影《星際穿越》(Interstellar) 和《三體》中一些相似的概念?

晚上去看了Interstellar, 感覺影片給人的震撼猶如第一次看《三體》系列小說。片尾高維空間的概念似乎和《三體》III頗為相似,於是好奇查了一下,發現該片並沒有基於的小說,而是諾蘭兄弟創作的劇本(Interstellar (film) wiki )
有沒有科幻小說達人能談談這些概念產生的歷史,與此有關的經典作品之間的聯繫?
類似問題:如何評價電影《星際穿越》?


我相信不論是諾蘭也好,大劉也罷,設定都是為了故事服務的。要回答這個問題,其實不那麼容易,我就先拋磚引玉,列一下兩者相似的設定,再說說這些相似的設定又是怎麼在不同的故事裡發揮作用的。

P.S. 看三體也是好幾年前的事情了,最近也沒時間拿出來重溫,有錯誤的遺漏的地方大家包涵下哈。

以下涉及劇透,慎閱。

1.高維度
三體里對高維度的描述更為明確,大劉的處理還是很用心的,因為確實不是能簡單講清楚的概念。而這一設定直接帶出來宇宙戰爭的真相,高維度生物通過降維攻擊來毀滅敵人。加上之前羅輯對黑暗森林法則的發現,完整了三體的世界觀。而人類偶爾掌握到的高維度碎片又直接破壞了三體人水滴的進攻,為苟延殘喘的人類文明續了命。

回到電影,限於篇幅,電影並沒有足夠的空間對高維度進行濃墨重彩的描寫,但是卻有得天獨厚的視覺表現形式來展現諾蘭眼中的高維度世界。一段不算很長的片段,直接具象化了時間這個維度,解釋了之前所有的伏筆,也最終依靠這個高維度空間拯救了人類。要用一個詞來形容的話,就是「光怪陸離」。

不過還是不難看出,雖然都用了高維度的設定,根本目的還是不同。三體主要為了突出黑暗森林的嚴酷,不惜魚死網破也要拼個你死我活的死神世界。而電影卻恰恰相反,為了是能把愛和數據傳遞到特定的時間線上(這個在電影之前的情節里就提到過,根據相對論,三維世界的人類沒有可能把信息送到過去),從而拯救人類。

一個冰冷黑暗,一個卻溫暖人心。

2.穿越維度的愛
緊接著高維度,這穿越維度的愛,也同時出現在了兩部作品裡。我一直相信大劉是聖母黑,所以我們聖母大人的愛,最終只能是毀了人類,甚至整個宇宙的原因。

到了諾蘭這裡,整部電影其實是部披著科幻外衣的情懷片。打著漫天灰暗的開頭,卻一定會有著光明的結尾。Cooper對女兒的愛,對全人類的愛,成了通往不同時間線的關鍵所在,而諾蘭更是借著台詞直抒胸臆「能穿越時空的不僅僅是引力,還有愛啊」。有些陳詞濫調,但是放到那個世界觀里,想必影院里在那一刻被感動的人不計其數吧。

3.休眠裝置
三體裡面的休眠裝置,在各種匪夷所思的黑科技里,似乎沒什麼特別的,但是卻一直起著一個極為重要的作用:讓重要人物「續命」,繼續在不同的紀元里串聯起波瀾壯闊的故事。

電影里的休眠裝置並不如三體里可以助人跨越紀元的強大,而是為外星勘探的先驅們提供一個節省食物等待救援的方式,同時也為他們在漫長的星際旅行中節省生命力。但這個裝置在劇中起到了可以說是比三體里更為直觀重要的渲染作用。讓人印象深刻的場景有兩:

一是作為探索先驅的Dr. Mann在經歷了孤獨無助和食物耗盡的絕望,終於從休眠中被Cooper喚醒以後的情緒崩潰。馬特達蒙演技確實不俗,這一幕表現得很好,既有一般人永遠無法體驗到的巨大矛盾衝突,又能讓人覺得一切非常合理自然。——「感覺真的是死了一次,又再次被同伴喚醒」。
二是Cooper和Brand經歷了九死一生從他們勘探的第一個形同地獄的星球回到飛船上,見到已經蒼老了很多的隊長時強烈的情感衝突。因為他們所去星球靠近黑洞,時間流逝變慢,在那裡的一小時相當於地球時間線的7年。(多嘴一句,這個設定其實是不科學的,這個時間差下星球必須已經非常靠近黑洞,以當時人類的科技,沒有可能再從那個星球回來。)當他們跌跌撞撞空手而回的時候,隊長告訴他們已經過去了23年。這一幕給人的感情衝擊非常大,不僅僅是「天上一天,人間一年」的無情時光流逝,更讓人直接擔心起遙遠的地球上,是不是還有人類倖存著等待拯救。而Brand動情的一句,「你為什麼不休眠?」更是直接戳人淚點。

同一個裝置,兩個場景,一個用了,一個沒用,形成的反差給人的感覺非常震撼。

4.新人類,章北海
三體里出身最平民的英雄章北海,為了自己的信念完成了幾乎不可能的任務。沒有他,就沒有人類文明的延續。章北海這個人物是我在三體里最愛的人物之一,能說的實在太多,這裡暫且不表。

電影里也有這麼一個擁有同樣信念的關鍵人物。Michael Caine飾演的Professor Brand(之前提到的宇航員Brand的父親),在知道地球上的人類毀滅的宿命後,用一系列謊言籌划了看似是尋找新家園移民全人類實則是為了輸送受精卵建立新人類的救世計劃。雖然和主人公Cooper的理念不同,但是不得不承認,若是沒有這樣冷靜的計劃,人類最終將無法被拯救這麼一個事實。首先,如果沒有幌子,政府和NASA就不會投資秘密的遠征計劃,Cooper也不會答應離開兒女去當飛行員,也就不會有一系列失之毫釐即毀滅世界的事件發生。其次,延續了文明的新人類,最終回來拯救祖先,才完成了這一因果迴路。(個人理解)

5.人類的自救
三體裡面有藍色空間號用發現的四維碎片回來拯救地球,也有人類最偉大的間諜天明同志,從只剩下大腦的死亡狀態,帶著進化的身體和三體科技歸來,試圖為地球博得一線生機。

到了電影,Cooper自己也猜測道,從蟲洞到黑洞里的高維空間,都是未來的人類為了拯救祖先,特意指引他們而做的努力。不過電影里沒有直接描述這故事的另一面,只是通過主人公的口說了出來。我個人是相信這就是諾蘭要傳達給我們的信息。「沒有什麼救世主,能拯救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

暫時想到這些,以後根據評論再做更新。


我的答案貼這裡似乎更加合適。我就是純粹強迫症搬運一下。(原答案已刪)

這兩個故事不僅提及的科學概念像,最核心主題和概念都是「萬能的愛」呢。

《三體》里,大劉讓程心用「愛」穿越星系穿越維度,再毀掉人類。
《穿越星系》里cooper的「愛」穿越星系穿越維度,創造奇蹟拯救人類。

尼瑪完全相反啊。

這就決定了兩個故事性質的完全不同。

大劉講了一個「人類的故事」,想探討的是人類的堅強和弱點會引導出一個怎麼樣的未來,他將設定放在大尺寸的時間和空間里,讓堅強和弱點的效果都放大,同時也賺足我們脫臼的下巴。

《穿越星際》最終是一個「個體的故事」。個體在大我和小我之間糾結,個體在大愛和小愛之間徘徊。比方說,雖然cooper離開女兒去太空,但他最後在黑洞里回到了女兒的房間。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從未離開女兒一步,在高維度里用「愛」瞬間陪伴了女兒一整個成長期。這就不是小意義上的stay,而是大的意義上的」陪伴「。

我非常喜歡這個故事。就像盜夢空間一樣,諾蘭依舊把「瞬間即永恆」這個梗玩得很好。但這次,個人覺得「不同維度」那麼棒的設定,利用「大」和「小」之間的衝突可以探討更加深的哲學話題,把劇情推進都歸到感性的"愛"和和個人宿命上,太小太俗了,有點可惜了。


豈止是死神永生啊,在一個大劉粉眼裡,整部電影簡直每一個橋段都是劉慈欣的影子。昨晚看的零點場,想到的想到哪說哪,嚴重劇透請小心

首先,準備專註岳父20年的Michael caine,完全就是一個作為面壁者的韋德
「不要溫柔的踏入永夜」這個簡直就是韋德「前進,前進,不擇手段的前進,把你媽賣進妓院也得前進」的翻版
面對人類危機,果斷把真正的計劃藏在自己心裡,自己和全地球人都被扔下等死,「只送胚胎」
雖然劇情需要多加了一個「最接近大一統理論的物理學家」的身份,但是面對「觸手可及」的黑洞,沒有選擇丁儀式的朝聞道夕死可也,留下來堅定的推動著planB

Matthew Mcconaughey,從宇航員到農民再到宇航員,這是諾蘭版的水娃,美國太陽
「有人滿足於老婆孩子熱炕頭,從不向與己無關的塵世之外掃一眼;有人則用盡全部生命,只為看一眼人類從未見過的事物。這兩種人我都做過,我們有權選擇各種生活,包括在十幾光年之遙的太空中飄蕩的一面鏡子上的生活」
當然,這也是星際穿越和劉慈欣最大的區別,作為好萊塢導演,諾蘭逼格再高,也不可能捨棄美國的家庭價值觀,以科學為最高追求。岳父大人做韋德不做丁儀合情合理,馬修給人類搞回了大一統定理,但心裡想的還是自己的老婆孩子熱炕頭。
順便一提,影片開頭長得像伯納黛特的老師拋出「科學無用論」的時候,作為大劉兼諾蘭粉絲這也是整部電影燃值最接近我淚點的一刻,可惜電影忙著拯救人類,沒空對著宇宙的終極之美抒情

捲入一個更接近宇宙終極的世界的人,用自己更高層面的觀察向別人傳達宇宙的終極奧秘,有人說諾蘭重新定義了幽靈,我說這就是大劉的《球狀閃電》

雪地大戰,兩個人的黑暗戰役,太直白,不多說

時間移民,這個在三體系列之前幾乎是劉慈欣體系里重要程度僅次於大一統定理的一個核心梗。《時間移民》里,120年後蘇醒的冬眠者大使見到了垂垂老矣的最後一位冬眠者後代。在冬眠者繼續冬眠之前,老人拿出陳釀。
「前輩保重,西出陽關無故人啊」

馬修回歸之後,整個太空城完全就是掩體計劃的狀態,不過這個方案也是科學界的主流,硬科幻都沒什麼發揮餘地
反而是馬修回歸那一段,滿眼都是《地球大炮》的影子 ,人類找到一種經濟便捷的方式離開地球拯救了瀕臨毀滅的世界,向時間移民而來的拯救者他爹表達崇高的敬意。
呃,同時二者也都是地球人民抗擊空氣污染的故事。。。

最後說幾句電影本身,兩個失望的地方,首先,為什麼所有人都是為了拯救地球而出去的呢?為什麼沒有哪怕一個團隊里的小配角純粹是為了「看一眼」而飛出地球,飛進黑洞的呢,所有人都忙著拯救地球,大劉粉絲的小情懷空落落的。

另一個失望的地方,是作為一個輪迴系的作品,居然沒有一個完整的一周目。所謂一周目,就是在沒有輪迴元素(比如幽靈提供的坐標)介入的情況下,完成奠基性的主要劇情,並且為未來的輪迴往複開啟可能性。
以這部戲來說,可以是NASA在一周目主動找到了馬修來開船,馬修和女兒不告而別;在黑洞附近馬修帶著探測器主動掉進黑洞拯救了其他隊員,死或者困在裡面,但是依靠探測器在黑洞里自爆還是什麼的,帶動整個黑洞引力波輕微波動,把關鍵數據傳給黑洞外的其他人(沒錯這是全頻帶開出來的腦洞),其他人帶著大一統定理和人類胚胎創造了一個科技樹高不可攀的星艦文明,按照海瑟薇的遺囑回來給黑洞編一個人性化的交互界面讓馬修拯救自己開啟循環——但是如果劇情這麼寫的話,一來「蟲洞是外來者(未來者)放在那裡的」這種論斷極為多餘,二來馬修急急忙忙跑去追著海瑟薇當接盤俠的行為破壞了一周目的純潔性,所以諾蘭真的是自己把一周目的完整架構砍掉了的,攤手╮(╯_╰)╭


我想說一下不同,三體是在詮釋黑森林法則,而星際穿越沒有涉及到這點。不過兩者給人的震撼是一樣的,人類太脆弱,太空是死神最廣袤的披風。


這個問題卻似乎想把《Interstellar》和《三體》建立聯繫,這個就有點尷尬了,因為《Interstellar》里的所有和《三體》有重疊或者有關係的概念,都不是《三體》的原創點。
這些概念和創新或者來自科學界,或者來自於更早的經典作品。


  • 褚岩傳:之《星際穿越》

褚岩是誰?


如果看完了《三體》問你褚岩是誰,你感覺好像有點印象,或者乾脆不知道他是誰的時候,那就該去再精讀一遍。


如果你沒有看過《三體》,那就用不著知道褚岩是誰了。熱門電影《星際穿越》看了吧?褚岩就是電影中的主人公——馬修·麥康納。

三體里的褚岩啥時候變成星際穿越中的馬修了?連蟲洞都能穿越、黑域都能製造、攻擊武器都用二向箔、人的活動空間都四維了,一部小說中的路人甲變成另外一部電影的主人公,很奇怪么?


三體的主人公是葉文潔、章北海、羅輯、雲天明、程心們,配角是史強、維德、丁儀、汪淼、泰勒、希恩思、雷迪亞茲、艾AA、關一帆們,路人甲醬油黨是伊文思、常偉思、楊冬、魏成、智子、薩伊、庄顏、惠子、苗福全、楊晉文、張援朝們。


褚岩在《三體》人物中是個什麼位置?路人甲醬油黨貌似都算不上,連句正經台詞都木有啊,先後出場兩次之多,還都是一筆帶過,就連史強的兒子史小明都比他顯得重要。


聯繫《三體》上下文都知道,褚岩是個被刻意隱藏到無法忽視的關鍵人物,沒有正經台詞不要緊,做的事你心裡有底就行。就是他,在末日戰役前夕,臨陣提出主動追擊逃亡的章北海,並讓藍色空間號在黑暗戰役中唯一倖存下來,最終開啟銀河系人類新天地。


《三體》中有四位正式公開的面壁者,讀者心目中章北海是個潛在的面壁者,而褚岩,才是真正從頭到尾始終都沒有暴露出來的面壁者。褚岩隱藏之深,以至於讓看書不仔細的人刷過兩遍都會輕鬆把他忽略掉。


在書中,褚岩沒有前生,也沒有來世。既不知道他追擊章北海之前的狀態,也不知道他收編萬有引力號之後都幹了些什麼,只知道他的小弟關一帆和聖母程心捱到了天荒地老。


神一樣的褚岩,迷一般的褚岩,這到底是個什麼人?


2014年的11月,偉大的克里斯托弗·諾蘭告訴了我們答案:請去影院欣賞好萊塢大片《星際穿越》,褚岩傳。


庫珀是褚岩,那教授是誰?教授當然就是維德啊!維德怎麼可能不明不白冤死在「聖母」程心手裡呢對不對?


劉慈欣自己很悲觀,認為小說《三體》很難用電影表現出來,感謝諾蘭,
截取了維德和褚岩的故事先期拍攝了《星際穿越》褚岩傳,為後續的宇宙史詩大片《三體》熱身。

高維碎片、黑暗戰役、逃亡主義、愛、銀河人類、時間膨脹等場景和元素驚鴻一瞥,接下來,該輪到面壁人出場了吧?


等三體人和地球人打到兩敗俱傷後,期待諾蘭的黑域封鎖和二向箔終極宇宙大戰。


不會只有我一個人覺得《星際穿越》只是《三體》的番外篇、或者僅僅只是一個支流而已吧?


因為這兩個的媽都叫做《2001太空漫遊》


樓上各位已經回答的比較全面了,再補充一點。

第一個星球上由黑洞引力引起的周期性大浪,大家可以去看大劉的一個短篇《海水高山》。而關於這顆星球上時間效應與距離黑洞的遠近是否科學,大家可以參考下這個回答2014 年的電影《星際穿越》中有哪些科學上的錯誤? - 郝奕成的回答,雖然本人不是相關專業無法驗證相關計算的合理、科學性,但是可供有專業背景的知友們考證。


多謝樓上兩位答題,我來分享一個08年版的劇本譯文,後面的情節和電影相差不少。個人的更加喜歡這個劇本,雖然電影已經足夠震撼我。
http://i.mtime.com/nolanandzimmer/blog/7804107/


原文地址:劉慈欣:《星際》神似《三體》不成立

隨著克里斯托弗·諾蘭的科幻電影《星際穿越》在國內熱映,科幻忽然成了全民熱議的話題。有「中國科幻第一人」之稱的科幻作家劉慈欣,其代表作《三體》被眾
多的觀眾們拿來與《星際穿越》對比,小說中對未來世界的想像、對高維空間等科學概念的詮釋確實與電影有頗多不謀而合之處。

  《法制晚報》記者專訪了劉慈欣,劉慈欣坦言,《星際穿越》他還沒有看,無法對電影做出評價,但通過記者的描述,劉慈欣表示,「要說電影里的這些
設計和《三體》相似,其實是不成立的,當然更不可能存在諾蘭抄襲《三體》的情況,諾蘭是不可能看過《三體》的。這些例子在科幻中比比皆是,都是科幻小說中
最常見的描寫,在電影中出現是很正常的」。

故事起源

災難中飛往外太空

如同主流文學寫愛情

星際回放

  未來地球上的農作物患上了枯萎病,糧食緊缺,沙塵暴席捲,人類生存環境將滅絕。

三體閃回

  三體星球生存條件極其惡劣,當三體人發現地球後,決定入侵地球,搶奪生存家園。

劉慈欣解讀

  大災難是科幻小說里比較常見的寫法。

  有災難的故事比較好寫,裡面的矛盾衝突比較鮮明,故事的起伏比較充足。

  科幻本質上是一個大眾文學,一個類型文學,它首先要講一個好看的故事。

星際回放

  為了延續人類族群,以庫珀(馬修·麥康納飾)為首的科學家們被派往外太空,尋找新的宜居的星球。

三體閃回

  三體人放棄自己的星球,把地球作為未來的家園。地球人在和三體人的對峙中,地球不再適合人類居住,被迫遷居到太空。

劉慈欣解讀

  飛出地球,尋找新世界是科幻小說中最常見的主題,這個不僅和《三體》像,很多科幻小說里都有這樣的描寫,就像主流文學裡描寫愛情一樣。

自救方法

  電影更有道德感 三體訴說黑暗可能

星際回放

  被派往外太空的科學家們有兩套方案可選,A方案是把整個人類族群遷居到新星球;B方案是放棄人類,送基因到新星球上繁衍。

三體閃回

  面對科技遠超自己的三體人,人類面臨兩難之選,要麼降低整個人類的生存質量,合力發展科技;要麼保持生存質量,引頸受戮。

劉慈欣解讀

  這種人性與理性的兩難之選在科幻小說中也是很常見的,比如《冷酷的方程式》。這種設計和大災難的設計一樣,可以增加故事的矛盾衝突。至於哪種選
擇對,目前還沒有結論,不過我認為現在的人類至少應該在政治、思想、理論做一個準備。不然如果電影里的情況真的發生,人類會變得束手無策。

星際回放

  在人類面臨絕境時,某個高等文明伸出了援手,以設置蟲洞、五維空間等方式幫助人類找到自救的方法,而這個高等文明正是未來的人類。

三體閃回

  與電影里善意的高等文明正好相反,《三體》里有一條著名的「黑暗森林法則」,即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

劉慈欣解讀

  科幻小說只是把各種可能性排列出來。宇宙有可能像《三體》里一樣,很黑暗,很嚴酷,也有可能像電影里一樣有一種共同的道德感,目前每一種可能性不能證實,也不能證偽。我並不是相信宇宙就像《三體》里描繪的那樣,我只是說它是一種可能性而已。

未來生活

  所有設計不新鮮 推薦閱讀《與拉瑪相會》

星際回放

  高等文明是一種五維生物,並在黑洞里給庫珀設置了一個五維空間。

三體閃回

  宇宙中許多高等文明以高維形式存在,並通過維度打擊(降低維度)的方式消滅敵人。

劉慈欣解讀


  物理學裡早就有高維的概念,也有高維世界的猜想,所以很自然地就想到那個世界裡會有高維的生物。高維生物的寫法在科幻小說里不太常見,但是也有,像之前有一部小說叫《平面國》,還出過同名電影。

  在我們目前所處的三維空間中,我們不可能形成一個很具體的高維空間的圖像,只能從數學上、邏輯上去推導它,想把高維空間真正在視覺上展現,只能是一種近似的形象化的東西。

星際回放

  在離開地球後,人類生活在一種圓柱體的空間站里,圓柱體內部360度都有重力,人類生活在其內壁上。

三體閃回

  小說里對未來人類空間站的描寫,幾乎與電影呈現的一模一樣。

劉慈欣解讀

  這種設計早就有了,可以毫不費力地找出幾十個甚至上百個例子,庫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遊》里的太空城就是靠旋轉產生重力的,這方面描寫最精彩的當屬克拉克的《與拉瑪相會》。


純粹個人看法,諾蘭和索恩在這部電影中不停地扇劉慈欣的臉。
@王諾諾 已經提到了第一處兩者不同的地方,不過她最後一句不敢苟同,感覺有點脫離劇情而去批判了。男主的愛並沒有流於表面,而是依附在故事發展之中的。我覺得這並不流俗,反而讓我很震撼。而且電影還反思了這個問題,「前進,前進,不擇手段的前進」,劉慈欣說,人可以為了種族延續拋棄了人性、道德,可是為了種族延續,這本身就是一種集體道德。人拋棄人性道德之後,為了生存種族延續這個目標也是易如反掌的,這樣的人最終會變成一個像曼恩博士一般極端自私自利的個體,對集體反而是有害的。因為道德、人性,本身就是人類在遠古時代環境惡劣程度不輸黑暗森林之時就已經具備的,可以說這是符合進化論的,很多道德人性仔細研究都是趨利避害且富有遠見的。
還有就是對維度態度的不同,只能說劉慈欣畢竟電工,在三體中他居然寫到,為了對付降維武器,多維人把自己降到了低維。很顯然,以這部電影的設定上來看,這是不可思議的。低維生物面對高維空間,就像夏蟲不可語冰,和螻蟻沒有兩樣。為了對付降維武器,更加令人信服的是逃到更高的維度空間里。
還有就是信息傳遞方面,因為三體二最後居然把黑暗森林這個社會學理論作為壓軸個人覺得很失望,所以最後那段描述也沒看的很仔細,但三體是提到信息不能即使傳遞,而這部電影好像並非如此。這個誰對誰錯不敢多說,因為三體的描述忘得差不多了。
———————————————————————————————————————————
回想了一下我看過的所有劉慈欣短篇長篇,其實仔細想想他的作品不算太硬,大多數內核都是社會學倫理學問題,而並非是現代人觀念上的科學的問題,然後包上一層由科學名片語成的外衣。他的後期作品大量用了一些物理學門外漢不懂的概念,然而他自己又說他不懂理論物理,這不是忽悠人么……
喜歡三體的人很多,不過我敢斷言,那些到哪都吹噓三體的腦殘三體粉,絕沒有訂閱過科幻世界,更加沒有閱讀過三巨頭、 雷·布萊德伯瑞、弗蘭克·赫伯特、韋爾斯的作品。至於本人,初中開始訂閱科幻世界,後來也訂了譯文版,三體一我是初中在科幻世界上看連載的。大學開始接觸世界頂級科幻作家,開始覺得劉慈欣不過如此。我的確不算很高的科幻閱讀水平,所以也有認為劉慈欣很吊的一段時間,不過那時候我也不至於是腦殘粉。而現在我也算讀過了最高水平的作品,在這方面還是比一些劉慈欣腦殘粉有發言權的


星際穿越和三體裡面的相似概念可能只是都提到了高維空間,人類整體命運,外星人。這幾個概念在二者裡面是完全不一樣的設定。
高維空間:星際穿越裡面,是可以穿梭在五維空間的「外星人」(其實是人類自己)「創造」了一個四維空間。而三體裡面,四維空間是實實在在存在的,就像「掛在玻璃板上的氣泡」一樣存在在三維空間。並且,星際穿越裡面的四維空間和三維空間交互的工具只有引力,而不像三體裡面,是可以直接從四維空間碰觸到三維空間的個體,並且甚至能「取出人的心臟」。這個方面來說,星際穿越的四維空間概念設定更圓滿一些。
人類整體命運:兩部作品都涉及到人類自救。也有向外派遣宇宙飛船。但是星際穿越裡面更多的是希望向外殖民,已經有一些目標之下的一個公路片,而三體更多的是希望改造地球自己。黑暗森林與技術鎖定的設定讓三體的世界更神秘和宏大。
外星人:星際穿越裡面其實沒有外星人。只是人類自己的自救。而三體裡面的外星人都是叢林法則的忠實信徒,對抗性更濃厚。三體致敬的其實是阿西莫夫和克拉克的經典著作,包括那個歌者種族,都有向阿西莫夫的《神們自己》裡面的外星人致敬的意味。
綜上,這兩部著作基本上除了一些科幻著作的基本概念之外,基本上沒有相似之處。


這些「相似情節」早在三體前就有了,科幻小說並非只有大劉一家啊orz ,多看些書吧。


沒看上映之前看知乎上的評論覺得三體不用拍了,看完之後覺得劇本比三體還是顯得格局小了點,也許是想在這一部三個小時不到的電影中展現那麼廣袤的世界觀是不可能的。三體這麼好的故事,大概永遠無法被比較完美的搬上大熒幕了吧,而且很多概念已經被星際穿越搶先一步呈現出來了,再難超越。


我認為它更像是在對《太空漫遊四部曲》和庫布里克致敬。其中的設定和太空漫遊更相似。


終於看了諾蘭的《星際穿越》,只看了一遍沒有特別高深的見解,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就是出了電影院人們對電影討論的十分熱烈,一部電影能讓人看了之後議論起時空旅行、高維空間、黑洞奇點等物理概念,這樣的情況確實不多見,從這也能看出諾蘭導演的牛叉之處,能把理論艱深的五維空間用電影畫面展現出來,讓沒學過天體物理的普通觀眾看明白大概,導演的功力著實深厚,讓人佩服。
對於我來說,電影看到一半,滿腦子想的卻是一部國產小說——劉慈欣的《三體》,電影裡面的高維空間、桶形空間站等場景,都可以在劉慈欣的小說里找到十分相似的段落,特別是那種人在茫茫宇宙獨自前行,時間和空間分隔帶來的巨大孤獨感,《星際穿越》和《三體》都敘述的讓人感慨萬分。
當然,兩者的區別也很明顯,好萊塢大片必定要塑造正面英雄,弘揚人性本善,注重大團圓結局;而劉慈欣不憚用最壞的惡意來揣測物種生存本能,創造出了「黑暗森林」理論,把生命之間的戰爭寫到了一個極限,據說《三體》也要拍電影了,如果放在好萊塢,交給好編劇好導演,拍出來一定比《星際穿越》還震撼,但是以現在中國的電影工業水平、導演功力和編劇專業程度,還沒能力講述這麼宏大的故事,更別說涉及文革歷史,廣電總局審核都通不過,眼看著好東西就要被糟蹋了。


要說這個和三體有關係,我真的覺得是想多了。兩者完全背道而馳。


其實我覺得男主五維狀態下和海瑟薇牽手的那個場景讓我想到了《群星,我的歸宿》


英文:don"t go gentle into that dark night
中文:黑暗森林(藏好自己做好清理)


三體是什麼?30年內會有被拍成電影的可能性嗎?100年?


推薦閱讀:

為什麼我看《星際穿越》看一次哭一場,各種淚點,有人有類似感受么?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怎麼翻譯更好?
《星際穿越》中提到的長期休眠方式,現實中可能實現嗎?
《星際穿越》中,哪個『孤獨的情景』打動了你?

TAG:科幻電影 | 三體書籍 | 克里斯托弗·諾蘭ChristopherNolan | 星際穿越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