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設計,老師不讓做造型,不讓做網架,不重功能,只重規範,這是好老師嗎?
感謝各位的熱心回復,第一次提問,也不知道怎麼回復大家 就在這裡說好了 。評論里真的是褒貶不一,看了那麼多,我也清楚了該怎麼做。
一個暑假過去了, 我們又換了新老師 (是每學期都會換的),這個老師是恰恰相反 ,主張創新,就喜歡我們天馬行空,真的是每個老師都有每個老師的教學特點,都有他們的長處。上學期的設計分數第一次降到了90分以下,雖說圖面效果可以 ,但是自己都不喜歡自己的設計。之前一步一步按照老師想要的來,現在想想都不對,做設計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前提是符合規範。
如果你的老師只是因為造型費錢,要節省土地之類的讓你把你想做的改掉,別管他,大膽做吧 ,以後會後悔的。不過 ,真的從上學期的老師身上學到了很多規範知識。現在我已經明白了該怎處理老師的意見和建議。
上學期的老師現在在教隔壁班,讓他們把建築都做成方的,基地覆蓋率低的……————————————————————-------------------------都大三了。每學期都換老師,這次的老師不重功能,只重結構,他就是個結構工程師。
之前的老師都不像他這樣,難道不是應該鼓勵學生開拓創新嗎?
另外,他也特別嚴格,每次上課準時點名,嚴禁拖圖,只有我們班,導致每次的作業質量都比別的班差,也做不到我們覺得最理想的樣子。
除了上課,老師還是很好的,我沒有討厭這個老師,只是覺得這個老師太古板了些
馬上要排下學期課表了,大家都再說想換老師
看到這個問題,想到了原來本科大二時,兩位老教授因為一名同學的作業而鬥法的事情。
具體的細節記不清了,但是大概是這麼回事:當時設計作業的題目是圖書館,該同學平時特別有藝術范,做的設計也很別具一格,圖書館每層平面基本是三角形,但是每層都轉了一定的角度,利用錯出的空間挑成戶外平台,外形非常炫酷。當時還是手繪作業,二草已經畫的極具表現力了。但是被本組的老師反對,認為這個方案太不現實,諸多地方規範不易通過,於是讓他重做方案。該同學不服,隨找到總體負責設計教學的老教授Q奶奶,讓其評判,希望爭取一下。
他本組的老師Z爺爺也是一位老教授,於是兩位老教授就將圖往畫桌上一擺,兩人各佔一邊,開始研判。
Q奶奶認為從設計上來講,這個方案是很有創新性的,可以爭取。Z爺爺認為這個方案有諸多地方不符合規範,比較任性。
然後後面的場景就變成了,Z爺爺提出一個個不符合規範的地方,Q奶奶就動筆現提出修改方案,逐一在草稿上進行完善。
「這兩個疏散樓梯距離太遠。」
「那就調整一下位置,並在這個位置上加一個。」
「這塊兒三角挑出面積太大,加柱子吧。」
「加柱子會破壞效果,用箱式鋼結構挑出來就沒問題了。」
就這樣你來我往了半個小時,很多其他老師和同學也聚過來看,於是大家見證了該同學的這個方案從飛機稿到幾乎從功能、造型到規範都沒什麼太大差池的相對合理的方案。到後來,Z爺爺也主動想辦法來處理那些不合理的地方。
最後,毫無疑問,這個作業獲得了相當高的分數。
也就從那次作業開始,該同學開始自己去跟著工業設計學犀牛,大三開始的作業每一個都有令人驚艷的地方。而他獲得的評價也有浮誇、不切實際等等,他的作品在我看來受到了很多扎哈的影響,但他也像扎哈他堅持自己的設計方式,並努力完善。
後來他出國讀研,並在第一學年就拿到了最優設計。
而我想如果沒有當時他去找Q奶奶研判的那份勇氣,沒有Q奶奶對其作品在創作初衷不變的基礎上進行努力完善,也許他今後的設計就不會那麼精彩了。
說這個事情是想說明,規範本身不是為了限制造型和限制創作的,而是為了讓方案本身規避一些不安全和設計失誤的工具,它服務於建築設計,一定程度上是一些設計經驗和實踐的總結,並且如果利用好規範,可以減少大量的修改和返工。
而老師應該如何對學生教授設計和規範知識,Q奶奶給了一個很好的教學示範:在學生的創作意圖盡量保留的前提下,對學生的方案進行合理化的調整和優化,並進行說明。學習規範並不難,難的是對於設計熱情的培養和得到正確的引導。好的設計師善於解決問題,老師的角色正是應該示範如何解決這些設計問題,而不是用一個平庸陳舊的方案去替代來迴避他們。這對於老師來說,是一種挑戰,而對於學生來說,也是一種對於設計自信的磨礪。
正確地去提問和交流,你就能得出你想要的答案。固然有些老師在設計上會保守一些,但倘若他提出的細節性的問題你都通過自己的研究找出解決方法了,他還會對你的方案說不嗎?
有些老師善於發現問題,有些老師善於解決問題,Z爺爺其實就是屬於發現問題的老師,這些問題以後很可能會在其他設計中遇到,而在你被提出這個問題後去直面它,想辦法去解決它,這不就是提高了你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嗎?
當然還要善於求助,雖然帶你的是這位老師,你也可以向其他老師和同學求助,畢竟每位老師的技能點都有不同的側重,這樣也可以幫助你打開思路,甚至跳出來重新審視自己的設計。
至於嚴師出高徒,當年系主任為了防止代答到和早退,在快下課時前後門一關才開始點名,點一個走一個,我們當時頭一次遇到這樣的點名方式,一個個臉上都是大寫的「服」,從此以後上系主任的課沒人敢造次。另外,這個點名流程也是一種設計。
總說因材施教,同樣如何善於發現不同老師的優點併合理學習也是聰明學生的學習方法。既然現在這位老師是位優秀的結構工程師,那就不妨把他當做像ARUP那樣的結構顧問,把自己當做主創設計師,不斷地溝通和反饋意見,修改和完善自己的設計吧。
最後再多補充一點,如果你發現無論你怎麼改,都不能通過規範時,那說明這個方案八成是個爛方案,並沒有你自以為的那麼好,那麼在學習規範並形成基本的規範意識後再推到重來,有時候反而是更有效的解決辦法。
通過規範,是對建築設計的最低要求,沒有這個基礎,建築就不可能落地。如果你認為你的設計是個好設計,那就必須在方方面面令人信服,規範反而只是一個最初級的標準。
總而言之,設計本身就是解決問題,而你需要學習去解決的問題,並不僅僅是設計。
--------------------------------------------------------------------------------------------------------------------------------( P.S. 針對評論區的部分評論:兩位教授討論的部分只是說明大概意思,回憶不到這麼詳細,當時情況肯定沒有這麼簡單,改動的部分也不一定是這些,況且調整功能和疏散甚至結構不是簡單兩句話能搞定的,這裡只是示意,希望不要搞錯重點,重點不是這裡。另外建築設計和結構設計是兩碼事,這裡只是大二建築設計作業,只要結構系統能夠成立,功能分區合理,符合相應的防火規範、無障礙規範和圖書館相關規範就可以了。況且提到的這個階段只是二草,就是第二次草圖,並不是成圖,後面還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學生自己完善。關於手繪,要知道大部分建築院校考研考快題的時候就是手繪。至於詳細的結構驗算哪怕在設計院也是結構專業主抓,建築專業提供的方案大方向上合理就行,大二的時候你就能算出整體結構的詳細的配筋、挖地基的土方量、風荷載、抗震能力、各個部分所需的不同水泥強度及標號,這是結構天才,直接轉結構專業算了。大二的建築專業學生只要體現出來對於結構的正確認識和選型合理就足夠了。至於經濟性,當然需要一定的考慮,但是在學生作業沒有經濟性束縛的時候不做點能突破的東西,工作以後哪裡還有自由度?到時候給你個土豪業主想做異型而你卻做不來的時候怎麼辦?當你想告訴庫哈斯你這方案壓根蓋不起來時,巴爾蒙德會拍著胸脯說沒問題。所以在保證規範可以通過、功能布局得當、結構體系成立,作為建築設計的作業,造型和概念的創新又有何不可呢?當然,這些往往是在一個整體下進行通盤考慮的結果。相關知識的學習,是幫助你貫徹設計理念落地的,而不應也不會成為阻礙,它們的存在都是為了解決相應的問題。)
不是好老師。
學習過程應當像下面這個口袋,前期是放,後期是收。
先松後緊,前期由著性子來,任其發展,才能把口袋填飽。
好的不好的都先放進來,然後再錘鍊出精華。
如果扎口太早了,東西還沒進來,先給框死了,最後只能是乾癟的。
收放自如,方能信馬由韁。
就像一株西瓜,前期要有一個野蠻生長的階段。
西瓜授粉的時候見花都對上,然後結出好幾個西瓜妞子,等稍微長大一點,
再把不好的摘掉,留下那個長得正道的。
如果一開始就嫌這個花不好,那個花不好,可能把花期都錯過了呢,最後剩下一株西瓜藤。
要向農民學智慧。
先有一定的丰度,才有修剪的空間,才有取其精華去其槽粕的基礎。
建築學重在設計理念的學習,而設計規範和電腦製圖都是最容易學的。
我們在大三之前,對規範基本不提,只要不是太離譜,都可以搞。
我們導師組老師總是說,大膽去做,玩得開心就好。
等以後工作的時候,心裡有個譜都行了,不符合規範了自是有人攔著你。
對於做方案的人來說,不怕你欄杆高了矮了,就怕沒想法,做出來東西平庸無奇。
這種教學方法,只會限制思維,讓學生束手束足,畏首畏尾。
作為建築學的人,你還有更重要的東西需要學習,比如功能 空間 流線。
以前我們有個教力學的老師,我們親切地稱他為丁老頭,教了幾十年,建築學院土木學院的都應該知道他,是個上海寧,不過後來去同濟了。
他每次上課的時候都要用上海普通話吐槽我們做建築設計的結構不合理,其實這才是正常狀態。
建築和結構是一對歡喜冤家,互相制衡。
你們不需要再多一個結構老師,兩頭牛往同一邊拉,就跑偏了。我畫的是人日大樓,乃們不要瞎想。
如果結構是個姑娘的話,你頂多是個不顧及姑娘感受的壞男人,結構嬌嗔地埋怨你兩句罷了。
如果只會順著考慮,而置本身的職責於不顧,那就是個天天跪毛毛蟲的廢物了。
建築本身就是一個非常深奧而且多元化的課題。
老師是好老師,也沒什麼錯。
你也沒什麼錯。
大家都願意吃川菜,你們也願意做川菜,也願意找川菜做的好的師傅教,沒問題。
但是你要知道,你不是去學川菜的,你去學的是廚藝。
一個粵菜師傅教你們,你們還不好好學,天天說別的班同學都放辣椒,多過癮,你這老師就白水煮一下,真沒意思。
其實川菜不是放辣椒那麼簡單,粵菜也不是你想像的那麼無趣。
最後,不拖圖太特么像樣了,比別的班多出一周玩的時間!!
舉些規範上的例子,希望大家一起思考下,規範不是這麼好學的,也不僅僅是死記硬背的條款。
1.請想想首層擴大樓梯間/前室的適用範圍。首層擴大樓梯間/前室可以包括電梯間嗎?可以應用在醫療建築中嗎?可以包括一個小餐廳/咖啡廳嗎?可以用在高層中嗎?
2.什麼情況下,逃生通道可以經過中庭直通室外?什麼情況下,中庭可以不設置防火捲簾?
3.高層建築中高區的部分和低於24m以下的裙房的部分是如何劃分的?是按照高層的投影線劃分?還是除了高層的核心筒以外,其他區域都可以算作裙房?
4.高層裙房屋頂上有若干幢住宅和辦公樓的超高層建築,建築與建築間的防火間距與防火該如何解決?
5.樓梯間向樓梯間內側開的門該如何避開逃生路徑?
重點在於,這只是你建築學習過程中的一小段時間啊,老師重點教這方面,你就學他所擅長的唄,過了這一個老師,還會有注重其他方面的老師的,建築並沒有標準答案,你多了解多知道一點不也挺好,建築本身就是個複雜的東西,學好規範是對你以後的設計負責的。
規範只能夠限制你的設計,不是用來指導你的設計的
結論:按你的描述,我也認為你遇到了一個浪費你大學時間的老師,一個坑你的老師,一個混混。
1】『準時點名,嚴禁拖圖』『:經常強調這一點的老師,他只對上面負責,不對學生負責,體現了這個老師心思沒在【育人】上:
1.1 他只是想按學校規定,不出教學事故,把自己責任撇乾淨。因為把你教成才,學校並不會多給他錢。
2】』不重功能,只重規範『』:經常強調這一點的老師,還是體現了這個老師心思還是沒在【育人】上;
2.1 他選擇了一個工作量最小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構思和概念進行思考,提出修改建議,是非常大的工作量,因為每個學生的構思全都不一樣!修改起來非常費神。相反,只盯住規範就要容易得多,因為規範是死的,這樣一來,原來的創意腦力工作,就變成了機械性的工作,學生犯得規範錯誤大同小異,老師干起活來輕鬆不少!
3】 『老師太古板了些』: 經常強調這一點的老師,還是體現了這個老師心思還是沒在【育人】上;
3.1 有些老師在學生面前不苟言笑,對學生非常嚴肅,抓住學生出的問題經常提出過度尖銳的批評,在不諳世事的有些年輕人看來,是所謂 「嚴師出高徒」的表現,還以為自己遇到了難得的好老師。。。然而,不苟言笑,對學生非常嚴肅,抓住學生出的問題經常提出過度尖銳的批評,是為了跟學生保持距離,盡量讓他們不敢提問,不敢再主動和老師交流,盡量打消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這樣老師才能早點下班,工作量才能進一步降低!
不要相信 【你也可以把它當作是一種挫折教育。】,學生花那麼多錢,學的是專業知識,設計理念,挫折教育體育課就可以解決,不用上大學學。
不要相信 【優秀建筑前提是能落地,規劃通不過圖審通不過那還說個球。】,真實項目那些知識,將來設計院會系統的教你,大學上課不給學生配備真正技術配合所需要的結構工程師、水暖工程師、電氣工程師。只有一個建築學的老師憑感覺瞎忽悠,改出來的方案同樣不能落地,否則他自己就能開設計院了。
其他細節:等我有功夫再寫。。謝邀,按慣例先說結論,是個好老師,下學期可以換。
首先說題主已經大三了,到了學習規範的時候了,正好有這麼一個結構工程師給你們卡卡規範,能讓你們粗略了解一下將來,因為工作以後大多數設計師其實都是在和規範較真,所謂的酷炫,所謂的設計,都是在建築能落地的基礎上實現的。
規範很重要,規範很重要,規範很重要,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至於老師管的嚴不嚴這個不做評價,因為這是一個老師自己風格的問題,跟是不是好老師沒關係。雖然我也很怵這種老師,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樣也有好老師的。題主說的自己班圖紙質量不好這個應該跟老師沒關係吧……抓的緊圖紙還不好……我沒太看明白是幾個意思……
古板自然是古板,但是這世界沒有他們這種古板的人,那些創新的傢伙早就摔死了兄弟,任何事情要想成功都需要多方面的相輔相成,中國人講的是陰陽調和也是一個道理。
下學期不喜歡這個老師可以換,但是你要想想這學期在他身上學到了什麼才是重點,既然不能反抗,那就選擇享受嘛……咳咳那個,我是說享受這個學習的過程不要想多了( ????? )
以上。
其實很簡單。如果不是在設計的框架下談規範,那都是白談。學生沒有解決辦法,也沒有解決經驗,只談規範只會做成一個個的方盒子,成為規範的努力
感覺你描述的就是這個老師的教學重點就是規範,建立對規範的意識這個也很重要啊。
舉個不恰當的類比例子就是:語文老師布置作文,不讓用英語,不然夾雜網路用語,不讓寫火星文…
我好像扯遠了。
我的老師告訴我,當他覺得一個作品不好又不願反覆打擊學生自信心時,就會從圖紙里調不合規範的錯漏,告訴他要從規範入手,注重規範.....
看你怎麼對待這個事情了,從學生角度而言確實很煩,言必提規範但基本不從方案角度出發引導你的老師我也遇到過,確實不利於學生的思維能力的發散。
但從未來工作角度看,對你們也是有好處的,讓你們早早地明白方案不是隨隨便便的不著調,是有實實在在的規範在卡著,平面不是隨便挑隨便架,是有結構專業實實在在的柱子剪力牆做支撐。
這也是每個作業換老師的好處,讓學生充分接觸了解不同的風格,讓大家充分了解這個行業的每一面。但我們不能說這個老師就不好。
也許我的回答屁股有點歪,但是兼聽者明。
建築專業學生時代限制創造性發散思維確實不利於方案能力,但是你也可以把它當作是一種挫折教育。畢竟現在你還只是面對老師,將來進入社會你面對的都是和你有利益瓜葛的人,不管是同一階級的結構、機電專業,還是不同階級的甲方、施工單位,他們遠比你現在的老師難對付。你有你的想法,那要麼說服要麼妥協,建築設計不是空中樓閣,如果你不想讓你的做僅僅只存在於電腦和紙上,那麼這些問題你始終都要面對,把老師的作業批改當作將來彙報、圖審的預演。我大概要在這說一些得罪很多人的話了。
題主,在你看各位答主的答案之前,我希望你能認識到這樣一件事:
你老師的水平,比這個問題下大多數答主的水平,甚至說知乎上大多數相關話題的用戶的水平,要高出很多。哪怕他是結構師,這一點一樣不會變。
而你老師對你們的了解,毫無疑問比這個問題下所有答主都高——他們根本就不知道你會什麼不會什麼。
我並不是說你老師一定是正確的,因為你的疑問很可能沒有正確答案,它是這麼多年來建築與結構之間矛盾的根本分歧——建築認為自己是藝術家,但結構更了解現實。
哪種教育方式對你的未來更好,不好意思我不知道,你的職業生涯可能因為大膽創新名滿天下,可能因為過分誇張無人問津,可能因為甲方老闆的卧槽要求而轉行,甚至可能被忍無可忍的結構亂刀砍倒——未來的事,有誰說的准呢!
你的老師,只是根據他的閱歷,選擇了他認為對的教育方式,起碼從你問題描述上看,你應該知道他不是不負責任的人。
最後惡意的揣測一下,你們班要求換老師的主要原因難道不是因為他節節課點名嗎哈哈(手動加一個斜眼笑)
古板也是好老師啊。在大學裡(注意前提,在大學裡)老師的教學方法並不是影響學生成才的主要因素。對於設計而言,任何單一的教學方法都是反設計的,因為設計的最終目的本身就是創新。但是對於老師而言,老師只能是一方面或者幾個方面的專家,不可能面面俱到。學生通過吸取不同老師的特長才能促進自己的成長。如果這個老師在規範教學上有專長,那就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老師了。其實能把規範分析透徹很不容易的,包含的知識量很大。規範的制定並不是拍腦袋出來的,而是經過多年實際施行不斷改進而來的,特別是建築規範書後半部分的條文說明,裡面包含了很多規範制定的由來,對於了解一般建築的設計依據是非常不錯的。
另外說一句,能夠在規範約束下的創新才是真創新,能夠突破規範卻符合常理的再創作那是大師作品(一般會帶動規範的修訂),僅僅突破規範的設計那叫——學生作業。也許這個老師就是結構設計師,前面人說了,老師擅長什麼你就學什麼。這樣才能不斷學到東西
如果他不擅長創新,教你他不擅長的,你們就慘了。
字裡行間都是情緒,不知道是不是老師不符合你對建築的理解預設導致的,用一種非理性的情緒去下判斷可能會失誤,而不論學習工作,都可以先看看不同的方法,觀點,不要急於拒絕
第一級,不懂規範,天馬行空。我一般把這種建築師稱為室內設計基本、園林設計級別。
第二級,死摳規範,不懂變通,不會協調其他專業。一般是入門2,3年,初級建築師。
第三級,開始變通,懂防火規範,知道規範漏洞,開始徵求各個專業意見,協調問題。項目負責人。
第四級,懂材料特徵,懂規劃,知道其他專業常規做法,特殊做法,了解成本。總工。
第五級,因為了解,一開始就有正確的想法,重新開始天馬行空。大師出現。
其實題主現在遇到的情況,和將來工作以後要遇到的情況是一模一樣的。
作為一個有追求的建築師,總是希望自己的作品具有表現力。但在實施過程中,會不斷有人提出阻力,負責人說不好看,甲方說費錢,結構說不好實現,審圖的說有隱患。
這時候你該怎麼辦?是委曲求全地全部按他們說的改,讓自己的方案面目全非?還是提出換負責人,換結構,換審圖,換甲方?
顯然這兩種方法都不是上策,第一種會讓自己的作品變成真正的建築垃圾,第二種只會讓自己被換。
聰明的做法是在充分結合各方意見的同時,做出適當的取捨。好的意見要聽,壞的意見要否,難以兼得的意見要協調,要討價,要換個思維,曲線救國。當然這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但如果你真正在乎自己的作品,這又算什麼?
所以說,愛嘗試有追求的學生不是壞學生,刻板教條的老師也不是壞老師,現實就是這樣,人與人的合作就是各盡其責。學會應對,而不是選擇逃避,你才能進步。
其實。。這次的老師是為你們考一級註冊建築師準備的。
最不濟未來混跡設計院少走彎路。多了解規範沒壞處,
老實說,99%的建築學生最後都是普通上班族,現在這就業環境,能混進設計院就已經是萬幸。談藝術,感覺乃至哲學工作中領導不會給你機會,業主更懶得鳥你。普通的畫圖匠紮實的基本規範知識是很重要的,現在設計院的年輕人普遍不熟。導致後期考注惡補。
學生的時候,目空一切,以為自己是風,怎麼吹都有可能,其實。。。工作幾年後,你會發現大家都是草,風往哪邊吹草就往哪邊倒。。。。。。。。。。。
我認為不是。規範每個人只要花時間都能摳明白。但是造型,空間,設計上的巧思和創意不是花時間就能get的。這才是需要老師去引導的。
我覺得好老師應該是鼓勵學生的想法並且加以引導,並提醒學生在創新的同時注意考慮實際問題。
把規範作為參考但不要當做金科玉律。因為規範的制定也是為了解決問題和避免問題。規範不應該作為教科書出現,畢竟你的學生也許就是將來修改規範的人。否則誰來推動建築的發展呢?
絕對不能用規範來限制學生的想法,甚至禁止學生創新。
推薦閱讀:
※清晰梳理西方建築文化在美學風格上從古典到現代及後現代的變遷的書籍、學者、紀錄片、講座或論文有哪些推薦?
※建築設計工作室和事務所有哪些區別?
※外國是如何做到遺迹保護和地方經濟發展的平衡的?
※如何偽裝成一個建築師/建築學生?
※大三建築學生準備美研,如何準備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