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及小說《血色浪漫》中所有人的結局如何?
以下是我看完原著以後得出的一些個人感想:
《血色浪漫》這本書的名字,把鮮血和浪漫兩個詞放在一起,從名字上就產生了極大的感官反差。鮮血是鮮紅的、殘酷的、帶腥味兒的、讓人聯想到疼痛、危險和死亡;浪漫是柔和的、溫馨的、粉紅色的、虛幻縹緲易逝的,讓人想起愛情。這種手法就像描寫日本民族性的《菊與刀》一樣,把兩個反差極大的事物放在一起,產生一種強烈的張力。
這本書描寫的時代從中國全民瘋狂的六十年代到改革開放後實行市場經濟的九十年代,這是中國轉型極其劇烈的三十年,所有的人都被裹挾在這樣一場洪流中,被命運捉弄推拉而不能自已。都梁藉助鍾躍民這個人的成長寫出了自己對人生的一種獨特的看法,鍾躍民這個人身上帶有很強烈的理想主義色彩,一般人很難做到。而鍾躍民的朋友們則代表各種性格和階層演出了社會的眾生相。相對來說,鍾躍民的朋友們比鍾躍民本身更加的真實,因為鍾躍民這個人的所作所為有強烈的浪漫主義和作者本身賦予他的理想主義傾向,他更多的代表一種男性心中的理想人格,而不像普通人身上有種種的不如意和缺點。鍾躍民從小到大基本沒有收到過真正的命運的捉弄,偶有波瀾但是從整體角度上來看也是順風順水,遇到挫折也能轉危為安,他的出身、能力和運氣使得他一路順風順水,在這個血色的年代能夠玩兒出他自己才有的浪漫來。而他身邊的人的所作所為無一不帶有被出身階層和能力所制約的特點,不能像鍾躍民那樣上天入地。一句話就是,鍾躍民的朋友們分別代表了一個側面的真實,而鍾躍民本人則跨越了社會這張「千層餅」的每一個層面,把自己的人格和理想貫徹了一生。他本人也代表了男性人格的一種理想。
這本書表面講的是鍾躍民一夥兒人在這三十年從青春少年成長為中年人的故事,而真正重點則是在表述和探討作者所思考的友情、愛情和三觀。這三點才是作者寫這本書想表達的核心,這本書是在講人生。
下面談一下書中涉及的一些主要人物:(劇透)
一、男性主要角色:(4人)
1. 鍾躍民:作為作者描寫的核心,他身上的理想主義光環太重,反而沒有太多細節可以雕琢。總體來說他認為義氣重於利益、認為人生重在過程不是目的,注重過程中的快樂和之間人與人的真實感情,渴望變化和新奇,不喜歡被束縛和固定,喜歡欣賞藝術感受人生,既有粗獷一面又有細膩一面,生活對他來說只是另外一種藝術形式,他每天過的其實是一種行為藝術家的生活。只會愛上能夠了解自己,和自己三觀相似的女性,但是又不求一個現實的結果。各種職業和生活狀態對他而言只是一種感受人生的方式,他隨時都在精彩地玩著,是個不受到社會教條約束的人。對友誼是超越階層的珍重。
2. 袁軍:體現袁軍這個人獨特性格的地方,主要體現在他對於羅芸和周曉白的態度。作為鍾躍民圈子裡的人,可以和鍾躍民沒有一致的三觀,但是最低限是重視義氣和友情,如果沒有這一點,是不可能得到接納的。袁軍和羅芸沒有最終走到一起,原因就是他認為羅芸是一個為了自己的前途利益能夠出賣朋友的人,即他認為對於羅芸來說,利益重於情感,這種人在他們看來是絕對不可接受的。他對於周曉白,從最開始就一直處於暗戀中,在周曉白在醫院照顧他的時候更加萌動,而直到鍾躍民轉業後和周曉白徹底說清楚不可能發展愛情的時候,他才開始表露自己對周曉白的愛慕。周曉白多年放不下鍾躍民,但是袁軍並不計較,或者說是因為愛周曉白自己默默忍住了妻子的同床異夢,在周曉白重於放下鍾躍民之後又再次重新接納她。總的來說這是一個重於情感,忠於自己選擇,尊重女性,並且能夠隱忍的人。
3. 鄭桐:出身知識分子家庭,膽識魄力均趕不上軍人家庭出身的孩子,從小就是一種跟班狀態,但是在那個特殊的環境下也敢於和一班頑主們叫板,沾染上了軍隊大院孩子的性格習氣,但本質上還是個讀書人的後代。在陝北時候本來為了泡妞而看書,經此啟蒙之後愛上了看書和學術。性格上有讀書人的一根筋、保守、不知變通、對事不對人,在隨著年紀增長之後愈發明顯。先考入北大,後進入社科院,書的最後去了耶魯交換。書中對鄭桐的優點描寫不多,超過鍾躍民的不多,相反知識分子的一些小缺點倒是有很多體現。這也是一種描寫的片面,使得配角過分為主角服務。鄭桐的知識過多拘泥於書本,而鍾躍民則更加帶有靈性,與鄭桐相比鍾躍民是一個用生命來踐行藝術和理想的人。在這樣一本抒發男性氣質的小說中,鄭桐自然就遜色了不少。
4. 張海洋:在青年時代和鍾躍民在打架中由於李援朝的調停而認識,後來因為共同進入了C軍擔任軍官所以兩人保持了最深厚的友誼,屬於一起「扛過槍」的人。甚至從共同經歷上來說超越了袁軍和鄭桐。軍事技能同樣出色,例如寧偉的神槍技術就是張海洋教出來的,但是由於很少有正面描寫所以不是很明顯,又因為鍾躍民的對比以及寧偉的大量正面描寫,所以削弱了張海洋的武力水平。張海洋和鍾躍民一同轉業,這一點有點突兀,從下文張海洋進入刑警隊的描寫來看,他並不像鍾躍民這樣抵觸體制內的暴力機關的工作,他是個遵循常規容易滿足的人,該做什麼的時候做什麼,完全沒有理由僅僅為了鍾躍民就辭掉有一個對於自己來說最好的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前途。作者讓他進入刑警隊可能也是方便了鍾躍民離開部隊走上社會之後二人關係的互動。在書的結尾和刑警隊的後輩相愛結婚,文字描寫不多,但是也可以看出來張海洋是一個相對鍾躍民更加現實保守的人,從工作單位就近找到了自己的妻子,過上了常規的人生。書中張海洋作為刑警隊領導在處理大開殺戒的寧偉的時候,遇到了人生最大的兩難問題,他最後還是抓住了寧偉回到北京給母親上墳的機會去抓他。張海洋這種性格的人,如果不考慮審查,在真實生活中,對寧偉的最後回北京的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是完全有可能的,書本的描寫也有一定脫離常規的一面。書里不這麼描寫,乃是作者不能也不敢把友情義氣公然擺放在社會規則的前面,即使他心中是這樣想的,那就成了《水滸傳》了。
二、 男性次要角色:(3人)
1. 李奎勇:在鍾躍民小時候就認識的朋友,在出身階層上屬於平民,和鍾躍民這個圈子的幹部子弟有著天然的階層差異。從鍾躍民和他的友誼上主要體現了鍾躍民不講究階層只講究意氣相投的友誼觀。在青年時代,李奎勇和小混蛋同樣屬於下層人民的孩子,對幹部子弟有一種天然的不信任和反感,這也是李奎勇庇護小混蛋的一個內心動因。李奎勇在陝北沒有體現出明顯的性格傾向,鍾躍民轉業後,他開上了計程車,並且在鍾躍民落魄的時候曾經冒著風險和他一起開一輛計程車。在書的最後李奎勇在辛苦勞作中得上了肺癌,信了佛教,在最後和鍾躍民有一場探討人生和靈魂的談話,認為自己即將面臨的死亡是對命運反抗無力的一種解脫,拒絕接受鍾躍民的兩萬元錢,在書的最後去世。他的身上集中表現了中國階層割裂所造成的下層人民的悲劇,他的一生最大的閃光點是在青年時代的好勇鬥狠,而剩下的一生平庸又辛苦,只能把解脫寄託於來世,甚至想從輪迴中解脫。
2. 吳滿囤:出身落後的農村,由於父親給村幹部白乾活三年才有機會參軍,有著農家子弟的勤奮善良和沒見過世面的眼界局限。因為入伍後鍾躍民和張海洋「看得起自己」肯和自己結拜,沒有任何怨言地白白幫鍾躍民和張海洋洗衣服,在他們幹了壞事兒之後擦屁股。在上級的提前轉業威脅之下,供出了鍾和張偷雞的事情,之後在受到二人毒打之後依然覺得自己做錯了事情幫二人洗衣服,終於感動二人。偷雞事件也是給鍾張二人一個思想成熟的契機,讓他們了解到了這個世界上處於底層民眾生活的艱辛,從而激發了二人的善良和義氣之心,幾年下來二人一直把新軍裝送給吳滿囤讓他寄回家去。最終吳滿囤在排雷任務中為了救人而觸發了地雷,最終失血過多犧牲。他代表了農村子弟在軍隊中艱苦奮鬥的心態,也從一個側面促進了鍾躍民和張海洋的內心成長。
3. 寧偉:這個人物是作者濃墨重彩描寫的一個不同於主要男配角的人物,他的筆墨主要集中在中後段。雖然出場時間不長,但是他的人物形象的立體豐滿程度在全書中甚至僅次於鍾躍民,最後作者給了他一個悲情的結尾。寧偉的一生,體現了命運對人生的捉弄(轉業事件和鎚子事件),體現了底層人物之間的卑微感情的珍貴(寧偉和姍姍),體現了一個人逐漸走上瘋狂的末路仍然放不下情義(對鍾躍民和珊珊)。書的一開始就交待了這是一個天才,寧偉的天賦十分適合做軍人,對於各種軍事技能有著瘋狂的熱愛,所有軍事考核都是全優,在訓練之後仍然不斷鑽研學習軍事技能。他天生有一種嗜血好鬥的天性,這點在他和鍾躍民的對話中就交待了他青年時代見血興奮的事情,這也為後面走上極端越獄殺人埋下了伏筆。他命運的轉折就在於立了三等功之後的提干前夕,由於見義勇為阻止了男人對女人的毆打卻被反咬一口訛詐,最終上級為了平息「軍民矛盾」不得已讓他轉業複員。一個本來很有前途的軍官就這樣變成了平民,他全部的天賦就是軍事,除此之外一無所有,這使得轉業之後他的生活也遇到了艱難。第二個轉折是他向鍾躍民借了五十萬之後,由於長年的軍旅生涯使他不了解改革開放初年的社會混亂,相信了鎚子的話,把五十萬交給他倒外匯,最後錢被鎚子騙走而鍾躍民被關進了監獄。他的極端性格使得他在內疚之下追查到了鎚子並且用了極端的武力解決問題,幾乎把鎚子打死,之後被判刑十五年,不甘於渾噩度日的寧偉又選擇上演了一出精彩的越獄表演。最後寧偉成為了黑幫老大李震宇的手下的殺手,並在李震宇想要滅他口的時候反戈一擊殺死了李震宇。在回北京掃墓的時候遭到刑警隊伏擊,最後故意用卸掉子彈的槍指向鍾躍民和張海洋導致自己被狙擊手殺死。導致寧偉的悲劇原因有三:一是他的性格能力導致的悲劇;二是軍隊僵化體制導致的悲劇;三是社會混亂和對轉業軍人沒有妥善處理方法導致的悲劇。
寧偉和珊珊的愛情也是一種在描寫黑道反面人物為了豐滿人物性格常常出現的愛情模式。珊珊作為一個來自四川農村進北京夜總會打雜的小姐,偶然結識了寧偉,由於寧偉的打抱不平萌生好感,寧偉最初只是一種利用的心態來接近珊珊企圖利用她在酒店夜總會的關係找到鎚子,珊珊雖然知道寧偉的心態,但是還是因為他見義勇為又不求回報而愛上了他,珊珊這種角色從小生存艱難後來又進入了夜總會,多年來一直沒有見到什麼好人,這時候出現的寧偉又有能力又講義氣,對她來說和英雄沒有兩樣,珊珊愛上他也就十分合乎情理了。珊珊這樣的女性一旦愛上一個男人便會用情極深,因為她自己也沒有什麼本錢,所以為了愛情和寧偉浪跡天涯也沒有什麼不能接受。她在最後陪寧偉掃墓的時候遇到伏擊,在寧偉被殺之後,自己也不願獨活,把寧偉給她的防身手槍用於了自殺。寧偉和珊珊的關係產生於一種非常的事態中,是一種不正常狀況的愛,但是卻又最接近愛情的本質。
三、其他男性角色:(2位)
1. 李援朝:少年時代是紅衛兵里幹部子弟團體「老兵」的頭目,在人群里極有威信,屬於城府深,一直追求權利地位的人物。這個基調一直延續了一生,第二次出場就是鍾躍民轉業之後,李援朝成為了正榮集團的領導,為了鍾躍民父親的人脈關係把他招進正榮集團,赤裸裸地表明自己追求的利益所在。最後他謀划了一盤很大的棋,私下聚斂了大量財富,然後巧妙退出了正榮集團,去了美國開了自己的公司。他是一個追求金錢和權利的中國人典型,所謂的義氣、交情對他來說,都是為了實現自己利益的工具和墊腳石,他並不像鍾躍民等人追求真正的人與人的感情,他最大的追求只有利益。
2.鐘山岳:作為鍾躍民的父親,書中對他的描寫可以分為兩段。第一段是文革審查階段,這一階段的鐘山嶽沉得住氣,願意相信黨會給他一個公正待遇,沒有什麼施展空間。第二段是改革平反之後,反而沒有了用武之地,再加上年齡已大,鍾躍民又不求安定,也沒有家庭,鐘山岳十分孤獨寂寞。他希望兒子繼承他的理想一直做軍官,然而鍾躍民的性格又不如他所願。鐘山岳的人物形象的精彩要在他的青春年代,而這一段主要在他的自述之中出現。其一是他作戰勇猛,實力出眾,曾經是個文藝青年,喜歡法國浪漫主義文學,寫過新詩,而後投軍早早成為了最年輕的師長。其二是他雖然有很多女人追求,卻一心只看上了鍾躍民的母親,在還不認識的情況下就展開了特殊的「追求」。這一段是鐘山岳全書最出彩的一段描寫,也是我認為全書中最為「浪漫」的一段描寫,遠遠超過鍾躍民,雖然話不多,但是鐘山岳意氣風發敢作敢當的年輕軍人形象躍然紙上:
鐘山岳後來在井台上發現了姚萍,姚萍當時正在洗衣服,鐘山岳牽著馬走到姚萍面前∶"你就是姚萍?"
姑娘點點頭。
鐘山岳又說∶"我是五縱二師師長鐘山岳,你仔細看清楚了。"
姚萍還真抬頭仔細看了看他。
鐘山岳當時剛滿三十歲,相貌英俊,身材適中,穿著一身洗得發白的黃軍裝,皮帶上掛著一把名貴的象牙柄左輪手槍。
姚萍當時有些蒙了,她言不達意地問∶"您有事嗎?"
鐘山岳說∶"我們已經把錦州圍得象鐵桶一樣,總攻快要開始了,要是我們解放了錦州,我就回來娶你,你等著我。"他說完就竄上了戰馬,頭也不回地揚鞭而去。
姚萍愣在那裡足有半個時辰沒緩過勁兒來。
鐘山岳和姚萍結婚後,鐘山岳問姚萍∶"當時有這麼多人追求你,你怎麼就單單看上了我?"
姚萍反問道∶"不是你說的叫我等你嗎?"
可以看出來,鐘山岳年輕的時候追求姑娘也是漢子一條,鍾躍民的母親就是在這樣的突如其來之下被鐘山岳的魅力所震撼到了,這段描寫很精練,但是把鍾躍民父母的結識寫得極其帶有傳奇色彩。這段描寫還讓我想起來王小波追求李銀河的那段對話,同樣精鍊精彩:
王小波:「你有男朋友沒有。」
李銀河:「沒有。」
王小波:「那你看我怎麼樣?」
李銀河:……
另外經過@莫名(原諒我@不上……)的補充,錢鍾書和楊絳認識的時候也很有意思:
兩人一見如故,侃侃而談。錢鍾書急切地澄清:「外界傳說我已經訂婚,這不是事實,請你不要相信。」楊絳也趁機說明:「坊間傳聞追求我的男孩子有孔門弟子『七十二人』之多,也有人說費孝通是我的男朋友,這也不是事實。」恰巧兩人在文學上有共同的愛好和追求,這一切使他們怦然心動,一見鍾情。
可見,直抒胸臆是浪漫,玩兒文字遊戲也是浪漫,但是不真誠絕對不是浪漫。
老年的鐘山嶽離開了那個血色浪漫的年代,反而失去了這種意氣風發的男性魅力,變成了一個脾氣直,性子倔,愛嘮叨的老頭兒。不知道鍾躍民老了以後是不是也會變成這樣。其實全書有很多情節可以增加配角的戲份,作者都沒有這麼做,這確實突出了主角的魅力,但是也造成了配角的魅力下滑,使得配角不能給人更加深刻的印象。作者其實本可以使得這麼多性格分明的人相互碰撞,寫出更精彩的故事來。
四、主要女性角色:(3位)
總的說來,這本書主要在寫男人的情感,女人的描寫主要是在一個側面來襯托男人們的愛情觀和他們的成長,書里的女人描寫不夠細膩,這和作者的男性視角有關係,而且讓人感覺二三十歲的女主角和四十多歲的女主角沒什麼性格上的大變化。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都成了人妻了,聽了這幾個「流氓」幾十年的貧嘴了,按理說自己也成了貧嘴了,但是在書里還是像小姑娘一樣沒事經常吐槽男人說粗話,這一點都不像四十多歲見過世面的女人。
1. 周曉白:周曉白是鍾躍民的初戀,她身上的一些形象也帶有很多男人心中的初戀形象,大家閨秀,有修養,注重貞操觀,佔有慾強,對愛情矢志不渝。她和鍾躍民最大的不同就是,鍾躍民對追求一種「在路上」的人生狀態,而這種狀態對他而言的重要性是重於愛情的,如果女人不能接受他的這種生活方式,他就會拋棄這種感情。而周曉白是一個傳統的女性,追求的是一個完滿安逸的家庭。鍾躍民對自己和周曉白的認識都非常理性,他知道自己的性格和周曉白存在衝突,不可能走在一起。而周曉白則是被愛情衝垮了理性,她一心愛上了鍾躍民而不顧自己和他的根本性差異。鍾躍民這個夢魘纏了她半輩子,直到最後才放下,其實是否能夠說放下就放下,我個人根本就持懷疑態度,幾十年的情結不可能說放下就放下的。這個在很多年輕男人心中的完美「女神」在人生態度上還是受到層層社會規範的約束的一個人,這從她和自己並不愛的袁軍結婚並且維持了很多年的婚姻就能夠看出來,她對安定性的要求遠遠高於追求愛情和生命真正的意義,這也是很多女性身上讓人味同嚼蠟的一點,她們自身不能給予自己一種真正的安全感而訴諸於外物。如果一定要說女人是弱者,那麼最大的弱點便是這一點。
2. 秦嶺:同樣帶有理想化傾向,是最像鍾躍民的一個女人,對藝術理解深刻,生命同樣追求過程而不求目的,追求純粹的感情。陝北時期使得鍾躍民陷入愛河,鍾躍民多年心中始終不能放下的人就是她。在藝術團被富商李楚良愛上,李楚良有家底,有文化水平,有品位,有金錢,也有胸懷。李楚良和鍾躍民這一批人比,更像一個成熟社會中的富裕階層所擁有的氣質,他們是精英,養尊處優,身價不菲,懂得社會的遊戲規則。他們和鍾躍民相比最缺乏的東西就是他們身上沒有男性原始的野性,那種氣概和力度是他們所欠缺的,他們像一群被社會打磨得圓潤光滑的美麗石頭,但是卻沒有那種最原始的生命力量。這一點可能也就是為什麼秦嶺多年之後再次見到鍾躍民之後又陷入了愛情當中,鍾躍民身上存在一種社會大多數人稀缺的男性原始魅力。我認為因為秦嶺和鍾躍民太像了,所以他們兩個人最完美的關係就是維持情人關係。最後認識到這一點的秦嶺和李楚良去了美國追求了穩定的生活,替鍾躍民還上了五十萬把他從監獄裡放了出來。秦嶺有情調又理智冷靜,幾乎沒有為了感情而不顧一切的衝動,從這一點上看,她和一般的女人完全不同。秦嶺和鍾躍民都重視過程而不要結果,所以他們兩個人最美好的時候也只能是瞬間的過程,而不會有一個符合大眾期望的結果,比如走向世俗的婚姻。秦嶺最後玩兒夠了選擇了退隱過日子,鍾躍民什麼時候能玩兒夠呢,這在書的結尾依然沒有給出答案。
3. 高玥:高玥是一個理解鍾躍民的人,她贊同支持鍾躍民的人生態度,但是她自己卻不是那樣的人,不然她就和秦嶺沒有什麼分別了。她既有出世的一面又有入世的一面。對於鍾躍民的決定,哪怕她自己做不出來但是她能感受到那種行為的魅力所在,她會全力支持和附隨,但是又會在私下裡幫鍾躍民收拾好他的爛攤子,她就像一個母親喜歡玩耍的孩子一樣,想要鍾躍民回家,但是又不強求,而是遠遠看著他。或許只有高玥這種人才最適合長期和鍾躍民走在一起,但是鍾躍民對她的感情永遠不會像對秦嶺那樣熾熱。他們二人的關係這樣發展下去,最大的可能是,鍾躍民發現自己根本離不開高玥了,因為她們二人的互補性實在很強,又能夠相互了解通融。這可能是二人感情的最後走向。
總結:
整體來講,這是一本描寫男人的書,書中描寫了一種理想化的男性人格和人生狀態。但是也有很多缺點,例如鍾躍民的命運遭遇比較理想化,配角描寫不夠生動細膩,時間跨度帶來的人物變化並不明顯,始終沒有打破階層的限制等等。
在看過全書所有人物之後我注意到十分殘酷的一點,書中遭遇命運不幸的人都是出身於下層階層的人,而鍾躍民等人作為幹部子弟卻好像光環加身,一路順風。先天繼承的好身家,人脈資源,個人優秀遺傳素質,這是鍾躍民等人在血色的年代能夠浪漫起來的本錢,也是他們可以重義輕利的本錢。因為先天優勢實在太巨大,所以很多的障礙對他們來說根本不能構成真正的絕路,鍾躍民去攤煎餅開出租只是因為他「不願意」改變現狀,換句話說只要他願意,他隨時可以在物質上過得好起來。反觀中下層的民眾就不一樣了,他們沒有一個好的家庭,而個人素質,眼界見識等等又不如幹部子弟,書里居然沒有描寫一個中下層民眾的人有一個好的歸宿,這也是看過這本披著浪漫主義外皮的小說之後所感到的充分體現現實主義殘酷的一點,這種巨大的階層隔閡在中國把人的命運劃分了三六九等,並且很難逾越。從這個角度看,羅芸為了前途間接故意地造成了周曉白在入黨上遭遇了點小挫折,似乎也不能夠怨她,最後的結果和她預言的完全一樣,周曉白完全不會受到什麼影響,最後軍銜大校,有一個還不錯的家庭,畢竟她是將門之女,但是羅芸如果這一步沒有走出來,接下來的鏈式反應就不可預計了,畢竟作為一個相對普通的家庭更多的還是要靠自己。甚至鍾躍民的女秘書,雖然嘴臉令人厭惡,為了錢和地位出賣自己的身體,從她的出身角度來看也並不是不可以理解了。換句話說,普通人為了生存而掙扎,他們只能感受時代的血色,而沒有辦法浪漫起來。書里的非幹部子弟,不是命運不佳,就是成為反面人物,不知道是應該說作者現實還是殘酷。在這樣一部宣傳浪漫主義的小說里,如果作者描寫出身下層的李奎勇沒有得癌症可憐地死去,而是通過在改革初期的奮鬥成功翻身,這對於中國全階層的客觀描寫可能就更進一步了。但是作者沒有這樣寫,這使得這種血色浪漫更加像是一個中國特權階層子弟的一個美夢,這種美夢不屬於普通平民。換句話說,如果鍾躍民的階層和李奎勇一樣,這種浪漫才真正帶有時代的烙印,它屬於大多數人而不屬於少數人。
總之,《血色浪漫》是一本寫男人的書,也是一本一眼看去就是男人寫的書,它帶著虎虎的生氣,粗糙魯莽又有情有義,細節缺少雕琢但是整體卻放射光芒。小說有一個很不錯的基本框架,但是細節還是值得細細斟酌和修繕的,有很多地方稍微修改就可以更加有深度,但是恐怕如果這樣做也不是作者想要表達的主題核心了。這本書里的一切情節,都是為了突出鍾躍民這個人作為一個作者心中理想化的男人的精彩故事,除此之外,我想作者是不想過多地雕琢的,最大的原因可能是,他會覺得那樣實在太不男人了。
小說里袁軍和周曉白結婚了,而電視劇則是張海洋,小說里寧偉殺了警察
這兩天又看了血色浪漫,有所思,發表下個人感想。
我們圍繞著人存在的意義來說吧,人存在的意義,我有時候認為很簡單,就是人活著和死了有什麼區別呢,我想這個區別就是存在的意義。但是人活著和死了到底有什麼區別,從絕對理性的角度來分析,我那時覺得就像是水的兩種狀態,液態,固態,或者氣態吧。我們說這兩種狀態對於水來說有什麼意義,沒什麼意義。只是兩種狀態罷了。
其實說這個我只是想說明一點,所謂的任何的意義都是相對的,而這個相對性的最根本的參考值就是你的內心。
然後有了存在的意義,我們就可以探討下存在的其它東西了,比如愛情。愛情太美妙了,鍾躍民眼中的愛情 「就像是溫室里的花朵」,只有事宜的溫度和環境才能開放。這是小說主人公的觀點。而打動人心的一個鏡頭是,秦嶺穿著樸素地看到鍾躍民穿著軍裝和一幫朋友吃飯時,她離開了,她的自尊心告訴她,她艱苦樸素的外形和一個幹部子弟並不般配。
然後就是結局了:
出身好的:
鍾躍民:去保護野生動物了,未婚,當他累了,會和小月結婚吧。
張海洋:當了刑警
曉白:當了護士
出身不好的:
寧偉:被槍斃了
奎勇:好像得了什麼大病死了
鄭桐: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當上了老師
秦嶺:嫁給了一個老闆
「假如把人生比作鍊鋼的話,我們這一代人的熔煉過程就相當的複雜,曲折,艱難。因此這一代人應該是特種鋼,現在大都是社會的中間力量,活躍在今天社會的各個行業,各個階層。我們剛接觸社會的時間是1968年,那是個風風雨雨的年代」。也是一個血色浪漫的年代
開頭鍾躍民的這段獨白折射出時代與命運的交錯,那是個風風雨雨的年代,他們活躍在今天社會的各個階層,各個行業。
看到31集奎勇得病後跟鍾躍民的談話,奎勇說如果咱要是還能重活一次的話,你想幹什麼?
鍾躍民遲疑了一下問「你呢?」
奎勇帶著微笑「我呀,我還想當李奎勇,住這破院兒里,伺候我媽,玩命掙錢,養活養活我媳婦兒和我兒子」。
鍾躍民此時也笑了,笑的還很踏實「我也一樣,還做個一模一樣的鐘躍民」。
在這個時候的鐘躍民似乎有那麼一點想變化的念頭了,但奎勇這麼一說,他還要做鍾躍民。
奎勇跟鍾說過人都有走背字的時候,但是個爺們兒就咬咬牙挺過去。其實就是堅持本心的活著。鍾躍民是個理想主義者,不受社會教條的束縛。奎勇是個現實主義者,為心中所念,走踏實平凡的路,只是殊途同歸而已。
31集的鐘和李的對話堪稱對本劇人物靈魂的完美表達,鍾躍民還是鍾躍民,李奎勇還是李奎勇,你還是你,而我還是我,我們都一樣,我們又不都一樣。
最後無論是小說還是電視劇,作者都是運用大時代背景把人物命運一一展現,通過筆下的人物表達不同的情懷。在刻畫具體人物細節上用力還不太夠,人物形象不是特別豐滿立體。基本上主角都是高幹子弟,出身已經不平凡了,所以出身不好的,李奎勇,等系列人,結局都不好,這確實是中國的現實社會寫照。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