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系統地學習博物學?
在書店裡翻了翻最近的暢銷書《萬物的簽名》,其中的某個主角是植物學家,個人非常佩服作者的博物學知識功底,也認同這樣的作品有不一樣的韻致。由於我本身對博物學就有濃厚的興趣,喜歡大自然,從小就愛看《博物》雜誌,希望也能積累一定的知識,等到有能力時進行文化產品的創作。問題開放,不需要回答得十分全面,就是想集思廣益,看看入這坑有啥門道,希望各位大神不吝賜教,從植物、動物、礦物等各種角度來談均可。
- 植物學、動物學、礦物學專業都有哪些課程設置?這些學科門檻高嗎?
- 業餘的博物學愛好者有什麼標配?例如相機、戶外運動設備?
- 如何理解並記憶物種的分類體系?
- 在野外遇到某種植物、動物、礦物,該怎麼辨認他們?
【百度百科對博物學的定義】博物學是人類與大自然打交道的一門古老學問,指對動物、植物、礦物、生態系統等所做的宏觀層面的觀察、描述、分類等。博物學內涵豐富、歷史悠久,它是自然科學研究的四大傳統之一,它包括當今意義上天文、地質、地理、生物學、氣象學、人類學、生態學、自然文學、動物行為學、保護生物學等學科的部分內容。從科學傳播學、科普的角度看,博物學應當優先傳播,因為它與「地方性知識」(IK)及百姓的「生活世界」關係更密切。
謝邀。挺好的問題。
本來不知從何寫起,可以動筆的內容太零散了。受到 @蔣澈 回答的觸動 ,隨意寫一點吧。
我的理解,博物學就是自然史,是人類對於自然認知的累積,強調的是知識和經驗的堆積;它是人對自然的認知在時間上的積分。
要達到滿意的效果,要麼是累積的時間足夠長,要麼是認知的效率足夠高;想來題主所提的「系統地學習博物學」,指的就是怎麼高效地認知自然。
博物學最開始的入門,就是通過觀察,建立對自然的直觀印象——此謂「窺天地之奧而達造化之極」,你可以把「達造化之極」理解成對於世間萬物的融會貫通,這種博物學的大和諧的境界,總還是得先去「窺」,去觀察。
這並不困難。
《浮生六記》閑情記趣一篇,「於土牆凹凸處,花台小草叢雜處,常蹲其身,使與台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遊其中,怡然自得」,寫的是清朝的普通人,在幼年的經歷。沈復小時候做得到,為什麼我們就做不到?
我在認識很多植物是怎樣一種體驗? - 知乎用戶的回答當中寫過:
不知道名字,不代表不認識。
這些植物的各種奇怪或不奇怪的特徵,已經在我的回憶中,留下了清晰的痕迹,想起來,這些算是我關於植物的啟蒙。
就像是某個總是見面的陌生人,即使你不知道名字,總還是認識的。這是人的本能。
所以想要入門很簡單——出門,到你接觸得到的自然當中走走。譬如陽台的盆栽,樓下的院落,小區的綠化地,公園的花壇;去的次數足夠多,總有一些你熟悉的面孔,花鳥蟲魚,不一而足。這一點並無門檻。
看題主的提問,想來已經跨過入門的檻,只是徘徊在進一步了解自然的路口,不知道要怎麼走才最快——其實只要是走,都挺快的啊,堅持觀察和獲取新的知識,都不會比踟躕更慢。
借用一下某一種對文化層次的劃分方法:顯性、隱形、技術性——
顯性的博物學文化,是很直觀的內容。
譬如山民對動植物的認識,他們口中,某個活物或者物件,可能有各種各樣的土名,問他們為什麼認識啊,他們會說,認識就是認識。
這已經是生活的一部分了。它不是特殊的知識,是漫長的經驗的累積。山裡人很難說出他們是從哪個時刻開始認識哪個東西的;嬉戲打鬧和言傳身教,帶來的結果,就是對身邊事物的熟悉。這個東西是什麼草藥,能做什麼用;那個活物要怎麼抓,肉好不好吃;可能這些知識非常直觀、樸素,甚至土氣、帶點野蠻,但這些就是真實、直觀的知識和經驗。
隱性的博物學文化,是一種說不出來的東西。
就我熟悉的領域舉例,很多有一定水平的植物愛好者,大致能看出什麼東西是哪一類的,這種判斷,是有了一定知識的累積之後,超越知識本身的東西。
你讓他們說為什麼做出這樣的判斷,可能說不出來,但就是覺得像;或者是兩種相似但是不同的東西,說不出來哪裡不一樣,但就是感覺得到不一樣。很多人喜歡用「氣質」(我更喜歡用「神態」)來描述這種東西:這棵樹和那棵樹氣質不一樣,所以認得出是什麼,不是什麼。這種感性的認識,不是具體的條目或者規矩,可以算得上是接近智慧的東西,而不是知識和經驗的堆砌。它需要建立在顯性的知識之上,要靠時間累積,「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從這一點上說來,要到達這一層次,急不得,沒有知識的積累和感性的體驗,臣妾辦不到哇。
至於技術性的博物學文化,可以說,分類學的內容,是很好的例子。
譬如「蘿蔔白菜都是十字花科的東西,因為它們的花瓣都是4片,雄蕊都是4短2長」,「豆科的植物都會結出豆莢,熟的時候豆子會從豆莢裡面蹦出來」之類的系統性的分類學知識,就屬於這一層次。
技術性的博物學文化,強調的是標準化和對細節的分解,是經過專業訓練可以大規模複製的東西。現在每個接受專業的動物學和植物學(以及地質等等內容,不過我對動植物更熟悉一點)學習的學生,接受的教育,都是灌輸這些被分解開來的技術性內容。你不需要認識蘿蔔白菜,也可以「學好」植物分類學,只要你對於這些條例的記憶力足夠好,考個高分,不是多難的事情。
可是這樣的學習,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學起來沒什麼意思;歸根結底,分類學的知識,是「人為」的,是再創造的東西。說得不好聽一點,為分類而分類,架構出來的,只能是空中樓閣。
這也就回答了,為什麼沒有實踐的分類學是「抽象的圖表和冗長的術語堆積」。
博物學的學習,想要有效率,到了一定的門檻,學習相應的技術性知識,學會如何嚴謹、細緻地描述形態結構和其他各種信息,是有必要的,這確實能夠提高學習的效率,也是所謂「系統地學習」所指代的內容。
怎麼提高效率呢?不要一開始就打算啃下整個描述系統,簡單的東西還好,譬如花序的類型,也就那麼幾大類;稍微複雜一點,種類多一點的描述系統,完整記憶下來,需要耗費相當的時間。
不說別的,怎麼準確描述葉片的輪廓,未必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那要怎麼辦?
找代入感。
對照描述系統和實際情況,理解描述系統的內容,是個不錯的方法;技術性的知識,總還是要回歸到應用的。
描述系統還會涉及這麼一個矛盾:越是簡潔的描述系統,與自然的契合度越低,就像是低解析度的圖片,很容易出現馬賽克和鋸齒;越是與自然的契合度高的描述系統,就越複雜,實用程度越低,掌握起來越慢。
例如對圖像的描述。
圖像給出的信息量實在是太大了。根據圖像解析相關信息,需要經過一定的專業訓練;形態上的術語,是為了方便把這些信息準確地提取出來,譬如對於葉的各種描述,葉尖如何,質地如何,葉基如何,形狀如何。
可是反過頭來,用提取出來的信息量,還原葉的形態,至少現在還看不到有什麼好的辦法。
本身自然就存在著各種不符合規律的東西;生命科學最有意思的規律之一,就是經常有不符合規律的事物出現。
植物都是自養的吧?不不不,也有異養植物呢。
蛋白質在接近水的沸點時會失活對吧?可是Taq酶偏偏能在95℃下工作呢。
歸根結底,生命科學許多的「規律」,是對已知事物的總結,而非高度概括的公理。
所以學習博物學,總還是要回到自然的。
最後總結一下吧:
博物學入門門檻很低,出門觀察自然,就是好的開始。
時間的累積是必不可少的,不要著急,也不需要著急,用心感受。
想要有效率地學習,要學習專門的描述系統,也別忘了對照自然界的真實情況。
至於分類體系的記憶,下次有時間再提吧,怎麼記其實不怎麼影響你是否認識它,影響的是你怎麼理解。博物學解決的是認識的問題,而不強調演化和譜系,不知道APG,也不耽誤你了解更多的博物學知識。
這個意義上的博物學其實沒有什麼「系統」一說。如果把博物學寫成一本書,那它並不是需要按引論、第一章、第二章這樣順序來「系統鑽研」的高頭講章,從自己感興趣的那頁開始讀就行。歷史上的博物學家都是這樣成為博物學家的,博物學知識也是這樣積累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博物學本身是抵制「系統化」的。至於了解分類云云,並不需要太多的理論準備,反倒是需要實踐墊底才好理解,否則分類學就成了抽象的圖表和冗長的術語堆積。
想要入門,只要堅持觀察、積累就行。親身投入應該走在理論學習之前。至於分類等等,萬萬不要刻意追求「記憶」。博物學家Louis Agassiz有句名言:Study nature, not books。學習(研究)自然,別學書本。這是一句很多博物學愛好者都會認同的大實話。
當然,隨著經驗和「感覺」的積累,你會越來越感到有「翻書看看書上怎麼說」的必要,此時再看看植物學動物學礦物學的課本,你會學得很快,書上的每行字都是活的。
至於硬體「標配」,我覺得沒有。過去筆記本加破筆頭的時代一樣誕生了很多傑出的博物學家。十多年前二十年前,連數碼相機都沒有,或者金貴得緊,汽車就更不要想了,去野外得坐長途公交,但大家照樣樂在其中。
博物學已經不是當下學術體系里的學科分類了,它的立場也不斷受到現在各種學科的挑戰,比如動物學和生物學對它的研究方法,人類學對它的研究立場,都有不同程度的否定。
如果題主想要追求的是十九世紀博物學鼎盛時期那種知識擴張和探索精神的話,不妨看看學術史,那些博物學家的筆記遊記。
如果題主想要的是知識和方法的話,可以從動物學植物學考古學人類學歷史學民俗學地理學等多個不同的學科進入,至於能走到多遠,只能說這些學科和博物學脫鉤以後各自已經發展到皓首窮經也未必能學好的地步,且祝題主好運吧。
從關注你身邊的事物開始,不管一草一木,還是石頭土壤,都有各自的故事,你願意去了解和努力去了解它們的故事,便是你稱為一名「博物學家」的開始。現在的資源還是比較豐富的,有不少書籍,也有不少達人,通過這些,你可以逐漸地建立起自己的「博物學」體系,博物學更加傾向於個人的知識積累,獨到的感受和科學的態度,既有記問也有思辨,其實,博物學給人最大的好處是,讓人們有了一個見證生命的很好的方式,無論是自己的,還是整個大自然的。
如果你羨慕博物學家的博學,你大可以多花些時間在知識的積累上,通過向「達人」們學習,通過書籍和網路,如果你羨慕博物學家對自然的感知和領悟力,那麼你不妨拋開雜誌和文字,多走進自然中,或開始跋山涉水遠行,或關注身邊的小草灌木,一塊腳邊的小石頭都有許多有趣的故事。
若說博物學的內容,其實大致的就是分為生物,地質,天文,人文這些方面,生物方面多集中於「分類學」上,就是關注各個類群「叫啥」,「是啥」這樣的問題,有愛好植物的,有愛好兩爬的,有觀鳥的,有玩昆蟲的,有喜歡蛛形綱的……很多,其實很多「大神」和「高玩」都是在某個類群上的博物學家;喜歡地質的可能常會帶著一把地質錘去一些「荒蕪」的地方敲來敲去,喜歡記錄山峰的樣子;喜歡星星的,可能常會守著寒涼的夜空來等待某個天象……
也許,博物學令人艷羨的豐富的知識,其實博物學最關鍵的是你的態度,從俯下身子去關注不起眼的生命開始,從把玩一塊石頭開始,從守著一坨便便拍蟲子開始,無論是身邊還是遠方都一樣,無論是園林還是山野。
----- --------------- -------- ------------------ ----------- ------------ ---------------- -------------- ---------------- ---------
其實,我覺得博物學就是一個自我發現的過程,無論怎麼去記錄你所遇見的恭喜,通過相機也好,畫筆也好,亦或是文字,都可以。相機很方便,畫筆可以讓你發現更多的細節,文字可以記錄你所觀所感,它日回頭來看又是一番滋味。
我就針對「
- 如何理解並記憶物種的分類體系?
」這個問題回答一下吧。
科學上,各個類群的分類學可以幫助我們建立記憶物種的一個體系,分類學起碼有兩個很直接的作用,一是揭示物種們實際的親緣關係,儘可能地去猜測其中的自然歷史過程,一是通過分類學家的把握,劃分物種,讓人們可以認識它。往往分類學家會放眼很大的一個區域甚至全球的某個類群的分類,如華北、橫斷山、泛喜馬拉雅地區、中國,而對於個人來說,往往生活在一個不是極大的範圍而且不會對某些地區的整個植物組成有了解, 在博物學實踐的過程中,就需要建立自己的認知體系(這也是最有趣的分布),藉助分類學家們的分類學處理和他們製作的檢索表(Key),了解一些基本的生物學(如花的結構,鳥類的結構等)和分類學(學名、檢索表、性狀術語等)知識。
其實,博物學,現在並不在我們現在的學科設置之內,起碼大學的課程中,植物學、動物學都不是為博物學服務的,因為博物學的發展為現代科學起到了一定的基礎作用,所以現在學校里的學科都會留有博物學的影子。而且現在獲取知識很方便,有網路,有書籍,而且博物學的大量知識又不是高精尖的科學和技術前沿。
我看來現在沒有哪個人說是以一個"博物學家"的身份來工作和生活的,但是很多人又可以說是很優秀的「博物學家」,他們有各自的工作,他們懂得記錄和體驗自然,有的畫得一手好畫,有的拍得一手花鳥蟲爬,有的敲地一堆好化石。
我覺得,博物學愛好者的「標配」就是一顆願意感知自然的心,一個破相機,一隻普通的筆,一把地質錘(我的就用過一次,現在都生鏽……好難過……),一張很便宜的星圖,都可以幫助你記錄自然,甚至沒有這些,你只是多去了解和學習,一樣會有很有趣的收穫。
比如植物,你可以都看多看一些現有的圖鑑和網上的相冊和大學裡用於教學的植物學和植物分類學的課本,有好劣之分,但是其實大同小異,沒啥推薦不推薦的。稍微有了一些了解之後,可以去發掘一些比較好的圖冊,我常推薦我偶像很多年前編寫的《中國野外常見植物識別手冊》(山東冊),一是質量好,二是有很多身邊的植物(在山東地區),這樣的書能幫助你迅速地對身邊的生物有一點了解。二是關注身邊的動植物,比如植物,都是有花期果期的,這時候在網路上會有很多人在各種地方問來問去,有很多熱心的人會解答,有的回答水平很高,鑒定也很准。
博物學並不存在於我們現在的學科設置之中,但是又是一個關於無處不在的知識的統稱吧。
祝博物快樂!
(ps.聖經里的上帝知道的可沒我們現在知道的多和詳細)
另外,歡迎關注豆瓣小組【自然筆記】。
只能回答礦物學方面的,本人研究顯微構造,和礦物學打交道比較多,但非礦物學專業,如有謬誤,歡迎來打臉!
礦物學是啥百度百科就有,就不贅述了。如果只是戶外肉眼尺度下觀察的話:
需要具備的基礎知識:《結晶學與礦物學》。
結晶學部分很枯燥,但大部分理工科專業的學生自學起來難度不大,重點學習的部分有1晶體的測量與投影,2晶體定向與符號,3晶體結構,這是晶體幾何學識別的重要基礎。
礦物學部分書本上的更枯燥,需要具備的知識是,礦物的形態(結晶學),物理性質(光澤、硬度、節理等等),命名與分類(各種礦物大類)基本都靠死記硬背。接下來就是實踐,基本上實踐才是真正能走心的學習,光看書都是一臉懵逼。到這一步,基本就需要地質行業的老司機領路了,帶你看看各種岩石礦物標本,這個階段是經驗積累的階段,只能靠多觀察,反覆觀察記錄。
等把大部分造岩礦物都認清了,再積累點岩石學的知識和觀察經驗,到戶外的時候,就不會指著一塊大石頭說:「看!那塊石頭好像只猴!」
觀察岩石礦物需要的工具,小刀(硬度),10倍放大鏡,水或者口水...
書籍:《結晶學與礦物學》
DK的《岩石與礦物》圖鑑值得一看
首先微博關注@博物雜誌。。。
個人理解,博物學是自然科學的早階段,各個學科都處於萌芽狀態,比較淺顯,有精力的大牛們可以同時研究很多學科,想生物,礦物,地質,天文.....他們管這叫博物學。代表性的我就知道達爾文。科學發展到現在,學科已經分開的很明顯(當然交叉學科也很多)。現在很少有人提博物學了,我印象中,現在拿這個詞都是黑別人科學工作不紮實,懂個皮毛(想好點是什麼東西都會一點,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個人覺得博物是大大有用的)。我是學礦物晶體化學的(地質狗),我覺得要想大致了解這個領域買本地球科學概論,結晶學與礦物學基本就可以了。其他專業我不知道。以上屬於個人觀點,不一定對。
嫁給博物雜誌君
題主新加了描述,我覺得回答可以更簡單了: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你想成為博物學家,知道一般書本沒有的,百度不到的內容,就只有自己走出去。只有真正和大自然來個親密接觸你才能懂的更多,否則都是紙上談兵。——————謝邀,然而我只是只珠寶鑒定汪。真正的博物學家個人覺得沒有。博,博覽群書,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無所不知,屬於方方面面都懂的人。這樣還好,如果你興趣夠廣泛,好奇心夠旺盛是可以做到的。然而想做到學家就難了。有多少人在某一單項領域研究,終其一生都未敢冠以學家二字。能夠真正稱得上是博物學家的恐怕也就只有聖經里創世紀的上帝了吧!然而我們都知道要達到那種程度是不可能的。所以,不要白日做夢了。
我也訂閱過博物。。。
推薦閱讀:
※紅豆杉具有抗癌作用,能直接拿紅豆杉煮水喝嗎?是否有效?用根還是用枝葉?
※古詩中銀杏為什麼始終沒有成為成熟意象?
※螢火蟲在城市一定活不下去嗎?
※上班族該如何計劃和打理陽台綠化?
※蒜苗,蒜黃,蒜薹有哪些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