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工作者的日常工作是怎樣的?有哪些事情是外行不知道的?


還是圖片直觀,也相對客觀。翻箱倒櫃找了好一陣子,翻出一些舊照,重新整理了一下。

說明:1.以下圖片不是一個項目區拍的,可能看起來有一點凌亂。本次按照日常生活相關的方面進行初步整理,以後將不定期對此答案進行一些局部增減、調整。
2.地質工作種類很多,本人一直從事有色金屬勘查工作,所以以下介紹僅針對相關內容。基礎地質、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工作的工作環境、方法內容均與此有較大差別,但工作環境除部分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外,大致類似。

一. 出行篇

首先登場的非我地質隊員最愛的—北京吉普越野車(戰旗)莫屬,能裝貨、能拉人(你能想像這車拉上20個人的情形么?)、耐用、動力強、自重輕(方便抬車)等等優點非常突出。到現在為止還是,青藏高原地質人的標配(當然,個別條件好的已經開始或早就開始裝備"獵狗"、"三角"等高級越野車)。

至於三橋大貨越野,這也算地質人真正的高、大、上的裝備了。翻山、越河不在話下。在夏季雨水豐沛的時期,也只有這種大傢伙才能輕鬆過河。
不過有一年發大水時,也曾經被河裡的大石頭給掛住了,結果是車在河裡停了一個星期。隨車人員靠著一袋子山東煎餅,就著新買的茶壺煮出來的牛肉熬過了艱苦的野人般的日子。

--------------------------------非常規裝備分界線------------------------------------------

憂鬱的眼神、桀驁不馴的板鬃、高揚的鼻息,無不側漏出駝哥睥睨天下的氣勢。雖然有點口臭、犟板筋、沒有手剎(你能想像駝哥飛奔的場景么?)等等缺點,但依然不能掩蓋其作為優秀坐騎的特質。

來了知乎,才知道:地質原來是很「貴族」的。當然能與最具「貴族」氣質的地質工作相匹配的坐騎,唯有:西域汗血寶馬了。

-------------------------------------------------憂傷的分界線----------------------------------
其實以上皆屬意淫,真實的出行方式是這樣的:

或者這樣的:

二、工作篇

就是看石頭、敲石頭、再看石頭

由人工開挖的槽探,像下圖這樣深度的在我工作中也很少,一則沒必要而且很危險
(曾經有工人因挖探槽太深被埋而失去生命,切實的血的教訓)。

如果運氣比較好的話,就可以找到礦了。(就像這樣的)

三、生活篇
宿舍區、辦公區、食堂----
聯排環保小別墅,而且可以隨意違建哦,不用擔心有城管來拆房子!
(媽媽再也不擔心我買不起房子了)。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真實再現。

四、洗浴篇
雖然條件艱苦、生活困難無法洗澡(距離可洗澡的縣城太遠),但本著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也要上的原則,地質隊員們創造出了獨特的洗浴文化。

純天然露天天體浴場(好吧,我承認了這其實是給鑽機存水用的)。

西王母澡盆里洗一把(池很淺但那個啥確實沒有)。

鄭重提示:以上兩張圖片具有強烈誤導性質,根據工作條例,嚴禁下河、池塘、湖泊洗澡、游泳!

五、其它
在野外喝西北風的同時,也能看到一些平時較為難得一見的東西。


奇石

野氂牛
看著人畜無害,實則脾氣暴烈,雖然吃草,但頭頂的尖角可不吃素。(你能想像這貨有近一噸多重么?可輕鬆一頭頂翻一輛吉普車)。


盤羊

野驢

鎖陽

一種藥材,可生食,有點甜。(鎖陽_百度百科)

大家一致對這東西的壯陽效果發生了興趣,本人曾經發揮大無畏的神農精神,生吃了一根,吃起來跟吃蘿蔔一個味,效果也一樣。乾的沒吃過。

夕陽

點地梅

荒蕪的山坡上,突兀出現一捧在貼在地上盛開的小花,還是很讓人欣喜。(感謝 @阿眠 指認了無名小花)

至於工作照,請直接在腦海中浮現一下流浪漢撿垃圾(或者狗熊掰苞米,撿一路、丟一路)的形象。

---------------------------------------------------------------------------
根據@謝凱霖的意見,增加地質三寶(以下圖片均采自網路,如果侵權,請來信告知)。
大寶:鎚子(參見如何有效破碎岩石?)


二寶:羅盤

三寶:放大鏡

以上是地質隊老人公認的老三寶,野外地質工作必備的三件武器。

現在還有地質隊新三寶,但版本眾多,尚無公認同一的版本。
比較意見統一的有:

1.GPS手持機

2.數字化填圖手持機(PDA)
沒有照片,腦補一下最笨重的PDA吧。
3.有人說是電腦,有人說其它等等。。。。。


咳咳,作為一個水文地質女,決定怒答此問!
我現在出野外,pad沒有wifi,手機添加不了圖,先佔坑,等回家,海量高清圖片,告訴你神馬是地質工作者的日常!萌萌噠!—————————2014.7.4
PS:大家不要YY了喲~答主自己照的海量高清照當然都是工作照片喲、在野外誰有功夫拗造型喲~———————————2014.7.7

承蒙厚愛,看到廣大同(工)行(友)來捧場,並且倫家排名第一的前輩閱歷辣么豐富回答辣么好~我真的是感(不)激(知)涕(所)零(措)……既然人家第一名已經從出行工作食宿等方面闡述,那麼我就不抄襲人家的創意了——我按照時間順序來告訴各位知友我是怎麼逐漸對野外工作了(he)解(he)的咯~下面我要開始回答咯~

回答之前還是再說一句!請原諒理一枚中二的腦子工科的命~~下面我要開始回答咯、這回是真的開始了喲~

大一的時候我們僅學了一門地質入門課《地球基礎概論》,懷揣夢想就來到了大一的實習基地,我們一群懵懂無知的少年少女,以為老師嘴裡「豐富」的地質現象是醬紫,

或者至少也是醬紫,

再不濟也得醬紫,

可實際上。。。。。。

呵呵。節理裂隙各種看,看也算了,關鍵強烈的感覺到海濱城市太陽的毒辣以及老師的負責,為了讓我們多看一個地質點,不惜再翻倆個山頭……

然後回去了是這個住宿條件。

呵呵,空調?大哥,你說啥子喲~電風扇都么得喲~


第一次實習被稱為地質認知實習,雖然當時貌似很累的樣子。。。可是我真的記得住的不多了哦~辣么我們直接說下面一次實習好不好~看官不要走喲~

第二次實習長達35天,趕腳自己就算是金魚記憶也不會忘了的。。。經過了第一次實習,已經對實習不抱什麼希望了好么啊摔~

但是
我還是沒想到 凌晨三點半爬上太平山測剖面

這個坡度。。。身體協調能力不行的人就直接滾下來了好嗎。。。比如我。。。。

從伸手不見五指一直測到艷陽高照,累到沒朋友了好嘛~

我也沒想到,有的地方木有路,比如這樣淌水

比如這樣開路

也沒料想到,實習地點還有蜱蟲。。。於是少女們都這樣出山。。。

可是防不勝防

某天在斷層前面畫個素麵圖,我的脖子就變成了醬嬸兒的

貌似光線不好
看不出來 但是不完全統計 是13個蚊子塊。

以及我下鋪雖然量不多,但勝在一個頂十個。

野外時男生的主場,基情也是少不了的,當然露同學臉太多我怕被揍,就露個側面好啦~熟人裝不認識喲~萌萌噠!

也想不到,出完野外寫了野簿還有一種東西叫實習報告,並且這玩意兒不讓寫錯字不讓塗改,寫錯了?重來一張咯~這貨除了圖,文字部分是連續作業得出的~反正我是連續大概四十小時沒睡。。。。

對你們看到的就是我的手,呵呵。下面我就要放大招了。

你萌真的準備好了嗎!

那我放了喲~

好吧
我實在沒有勇氣放大招
這張將就看吧~萌萌噠

當然了
正能量還是有的,偶爾出野外景色還是很美膩的,如果你累的像狗一樣還有心情看景色的話————

不過要說全面
還是大一屆的某童鞋比較有才
下面也有童鞋提到了
但是鏈接打開少了一張圖
我貼了上去 規格不一樣見諒喲~

下面就是我們最後一次實習了喲~~最後一次是水文地質專業實習,比起前兩次地質實習就更加水了喲~此水非貶義喲~所以我們除了看岩性分地層看構造之外,還要看各種井看不同種類的地下水畫水文地質圖~

把井裡水位測出來~把整個測區的水位連起來~

以及看了三年的苞米地(不要想太多喲)

還有偶遇泥石流

趟醬嬸兒的河

完成地質填圖和水文填圖(介個我木有圖哦~)


至此,我的地質野外實習就要結束了~~恩也許以後也不會從事野外方面的工作了,更可能去做地表水,但是那些年和工友們一起翻山越嶺的日子是不會忘記的!


本科在國外讀的地質,因為是自由選專業且大二下學期才定專業,一開始被吸引完全是因為大大小小各種考察機會。大二教授就帶我們去夏威夷玩 = = ,周末在周邊地區車程兩小時範圍內的考察更是每星期都會有。而且大型考察學校還包機票和食宿,所以一開始我覺得學地質多美好啊,天天遊山玩水的,喜歡得不行。

後來大二暑假參加了一個field camp,不知道國內怎麼叫這個,就是地質學生一般在大二或者大三暑假參加一個為期五六星期左右的地質考察營,專門學習作地質圖。地點一般都是在美國西北部的蒙大拿、懷俄明、猶他等州。會有一個營地長期駐紮(有小木屋,食堂,水電設施什麼,不過還是每天睡睡袋),中間也大家一起自帶帳篷去一兩個地方露營三到四天,我們就去了Grand Teton大提頓國家公園住了四天。從這個地質營之後,我才知道真實的地質考察有多辛苦,跑野外的地質工作者到底怎麼工作。

我們住在六月還下大雪的Montanan州的山上,每天6點起床,7點開車出發往預定的地點,8,9點到達之後開始一天的徒步直到晚上6點回來。每天早午兩餐只能啃三明治,晚上回到營地累到不行還得繼續畫圖。以兩人小組為單位,大約四五天完成一個小地塊之後,之後換個project繼續這個過程,一直到六星期之後結束。這六星期之內我真覺得爬過的山比我過去二十年還多了。。

而且有時候爬的路我覺得挺危險的,有些陡坡,一不小心滑一下都不敢想了。日晒風吹都得忍著,我的輕微潔癖也早就消失了。最無語的是,蒙大拿州的荒野,說下暴雨就下暴雨,來勢洶洶超級恐怖,更過分是下冰雹。我們做圖時候是分組行動的,也就兩三個人一起,下冰雹的時候還打雷閃電,周圍沒有任何遮蔽物,沒有人,身邊只有灌木叢。幾個人只好頭頂地圖板,在地上蹲著被冰雹砸了十幾分鐘。當時真的很絕望,想著再也不來受這個罪了。我自認不是嬌滴滴的女生,不過野外生活還真是挺累的。

住山上交通不便,沒車無法下山,幾乎是與世隔絕的。山下也只有一個曾經因礦業而繁榮但如今已衰退的小鎮。營地只有幾台聯網的台式機供作業使用,手機幾乎沒信號。有個小小的圖書角,有台老舊的鋼琴可以解悶,有張乒乓球台,除了作業之外,只能看書看星星了。

當然要是真的很享受一個人與自然相處的時光,這樣的日子倒也挺好,每天都有無與倫比的日出日落和星空,還能見到很多小動物,我就第一次看到蜂鳥(營地專門掛了個小水壺,每天有蜂鳥來喝水),聽同學說看到熊。我在大提頓還見到了小狐狸,清早出帳篷,晨光中一隻小狐狸從帳篷旁邊經過,看到我還停下來望望,天知道那場景多美啊。


到了大三暑假和大四,都定了畢業論文的選題,基本只有蹲實驗室做實驗的份了,遊山玩水的field trip就無緣了,那是吸引大一大二小朋友的 。我選的是experimental geology,整個大三暑假都在實驗室里度過。因為樣品是合成的,連野外採樣品的機會都沒有。因為需要用國家實驗室的儀器,就像前面有個答案說的,routine基本是準備樣品,等著一個月一次的機會飛三個鐘頭去那些國家實驗室,通宵做一兩天實驗(因為beam time珍貴,申請不易所以不能浪費。通常去幾個人輪班,輪到通宵的shift也沒辦法),拿著數據回自己實驗室,分析,看paper寫論文,基本就這樣。自認不是能沉下心做科研的人,所以待久了有點受不了。不過教授都很讓我佩服,解決問題所帶來的快樂對他們來說都很值得。

所以我算是小小體驗過野外的工作和純實驗室工作,在我一頭奔向phd之路前,好好想了下這兩種到底是不是今後想要的生活,好像都不是。所以斷了phd的想法,石油公司除非是科研崗位,本科生沒綠卡也進不去。以後要幹嘛,還真得好好想想了


都是淚…按師姐的話說,莊稼有三廢,蟲害老鼠地質隊…實習的時候,每個人背個綠色的斜挎包,帶著地質錘、羅盤、地圖滿山溝溝跑,不小心跑到別人家地里去了撒了歡跑開,看到合適的露頭淚流滿面啊…大中午累了就蹲馬路牙子上啃饅頭就鹹菜,路過真想丟倆鋼蹦…不說了都是淚…


說說石油地質啦。
石油地質可能和上面提到的地質,還不太一樣。
我們常說的搞石油地質的,是天天對著電腦坐在辦公室的一群人。每天利用地震資料,錄井資料去畫各種平面圖,剖面圖,對比圖,做各種地質模型等等。現在有很多繪圖軟體,在以前這些圖都是手繪。所以我覺得他們是一幫藝術家。
另一方面,現在他們的工作離不開各種專業軟體,有種越來越像碼農的感覺。
再一方面,他們研究的對象在地下幾千米,可以理解為是一個黑箱或者灰箱。因此有種說法就是石油地質甚至是整個地質學都不是一門嚴謹的科學。
就是這樣一門對不可完全認知的事物進行研究的一些理論化系統化的方法論,聽起來是不是還有點像哲學。
(老地質工作研究者都挺愛這麼講)
真的有地質哲學這門學科哦

所以,身邊要是有學地質的人,不要覺得他們都是是工科屌絲,其實他們還是潛在的哲學家啊


這是許多地質人的搖籃,我們地質調查基本工作方法就在周口店學習到的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AyMzQ0MA==mid=200550872idx=1sn=02e71247dcd2954ff7d98e50a479426dscene=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rd

爪機排版有點亂,抱歉

PS搞油氣的可能不用經常亂跑,勘探開發等現場工作主要由石油工人完成,設計開發和勘探方案的同志們主要在辦公室玩電腦。現在會地質建模會很搶手。還有,一些複雜的數據解釋會用到超級計算機。現在斯倫貝謝都會在北清招很多學計算機的學生。


入業四年。因為在高考報考的時候,家裡和自己都不知道這個專業是幹什麼的,那個時候著急出去玩,沒有認真的去做過了解,只是聽說很有意思,行業還可以,就填報了這個專業。

理工科都是枯燥無味的,所以學習內容就不必說了,大學的生活也大同小異,所以就跨過,直接來到工作。

剛畢業那年到單位沒幾天就被發送到野外,第一次工作出野外的地點是內蒙古的草原上,純純的草原和直接百度的圖片差不多,當然沒什麼工作難度,平時的生活主要也在旗里,每天的工作時間就幾個小時,多數的時候都感覺像是來觀光旅行的,而且還帶著剛走出校門的激情氣兒,還沒轉換好身份,感覺還像一個學生,所以,第一年的野外工作,感覺不深。

接下來的三年都在同一個地區,不同的地方,大興安嶺,這個時候已經畢業了一年多,平整了心態:出隊的時候,都是單位直接開車到駐地,一路上都在感嘆風景的美妙(家鄉幾乎沒有山,更別說森林了),但這種感嘆也僅僅持續到了駐地而已。

因為是盛夏出來工作,大興安嶺的各種蚊蟲特別多,森林情況也較複雜,因為工作的區域都屬於接近原始森林的形態(很多年沒有過伐木工作),所以要穿的特別多;可能很多人的理解都是,大興安嶺的緯度很高,而且還是森林,會比較涼快,這裡的確挺涼快,夏夜最熱的時候也不過10度而已,但是白天就另說了,因為工作以純地質為主(區域調查),所以幾乎整天都在山裡穿來穿去,平均每天下來3座山左右,而且落差都在500米以上,所以每天都是「濕身」回來,只要3天不洗衣服,後背處就是白白的一片。

多數的地質工作都是殊途同歸,每天都是之前設計好的路線,隨身攜帶的就是GPS、地質三大件、水、乾糧、對講機(幾乎用不上)。野外的工作沒有固定的時間限制,但是這個限制是上限,不是下限,我經歷過很多次在山裡接近20個小時的時候,因為地質工作有時候就像是個探險工作一樣,你走進去就不知道是什麼情況,所以有時候看起來明明只有8-10公里的路程,需要15個小時以上的時間才能回來,回來是什麼情況,可想而知!還有就是負重,這個可能工作地點不同,單位不同,但是負重一定是要有的,自己背的工作用品、水、乾糧就很重了,還要加上各種樣品,有時候當你穿過幾個特別複雜的地質體的時候,你會感覺背了一座山回來。

北方的地質野外工作只能在夏天進行,所以時間緊任務多,幾乎總是處於人手不足的狀態,野外的工作沒有休息日這個概念,只能連續性的工作,路遠、翻山、負重,所以這個職業也是有很多職業病的,多數人的關節都會或多或少的有問題。還有就是經常下水,大興安嶺的水沒有清爽這個形容詞,只能用刺骨來形容;因為並不是所有的時候都穿著靴子,所以經常會遇到一些小溪,小河,或者一條大河的很多的分支,淌水就不可避免,在水裡的時候一般是沒什麼感覺,出來的時候,那種感覺就像有人在拿刀劃你的淌水部位,所以久了,風濕是一種通病。

關於飲食,早晚不說,只說午飯。因為工作的時候幾乎只有午飯在外面吃(當然也有很多特殊情況,例如住帳篷,這個下面說);午飯的菜單通常只有饅頭、花捲、餅乾、水、鹹鴨蛋、雞蛋、火腿腸、鹹菜,我知道的只有這些。在大體力工作的時候,身體鹽分流失特別多,所以一般不會吃甜食,吃過後一般人的胃都承受不起,所以多數以饅頭+鹹菜的組合為主,因為沒有什麼用餐地方可挑,所以每頓飯吃進去點蚊蟲都是很正常的。雖然野外工作特別消耗體力,但是一般人的食量都不是特別大,有飯菜不可口的原因,更多的是太累吃不下。晚飯就沒有固定的時間了,有時候回駐地的時間特別早(這種情況很少),也有的時候回來的特別晚(這種情況也不多),多數時間都在下午4:30到7:00的時間段,不規律,而且晚飯通常吃的都特別多,所以地質人的胃,都或多或少的有毛病。煙酒也是離不開的,白酒在地質工作中也有很大的好處,很多時候在一天強度特別大的工作後,第二天很少會有休息,而解決的方法就是喝點白酒,好好的睡一覺,當然這個因人而異了。

關於進山的問題,這個外行人的想像通常都是一身登山服,專業的裝備等等,但實際情況和這差了十萬八千里。因為森林裡的植被生長情況不是在電視中看到的那樣有規律,是「隨心所欲的生長」,所以衣服和鞋子總會壞掉,所以通常地質人的工作服以迷彩服和黃膠鞋為主(便宜不心疼),自己的話說就是民工的標配。

關於天氣,野外工作多數的說法是早起不下雨,工作就繼續。而在工作中,下雨只能硬挺,因為林區的因素有時候會經歷一天下3-5場雨。而且下雨的時候穿雨衣是不管用的,自行腦補不解釋,而躲雨也是沒用的,首先沒有躲雨的地方,其次就是很冷,特別冷,所以一定要動,讓自己的身體熱起來,不然冷的時間太長很易導致沒有體力下山,這種情況就很危險了。而不下雨的時候也不是很好過,那種悶熱到窒息的感覺也不是鬧著玩的,所以,經常下山回到駐地的時候,每個人看起來的感覺和「乞丐」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分,而對於有時候路人異樣的眼光,都已經習以為常了。

關於住帳篷,有些工作量沒辦法一天完成,而如果當天回到駐地,那麼第二天、第三天都要踩著第一天的原路再進行工作,為了減少工作量,節省體力(有時候是一座落差1000米以上的山的問題),不得不在山上住帳篷。而這個住帳篷,就不是野遊的畫面了,在山上住是一個非常慘痛的體驗;不洗臉不刷牙,不洗澡這都不是問題,潮濕和陰冷是最大的問題,所有的裝備都要靠人背進去,能少則少,所以睡覺會很頭痛,林中的夜晚不是一般的冷,而且經常下雨。還有就是伙食,如果要住帳篷工作,那麼吃的東西都是速食食品,小體積的,例如壓縮餅乾,一頓兩頓沒有太大的感覺,但是如果三四天都吃那些東西,想都會覺得反胃。還有就是飲用水,水在裝備中算是比較重的物品了,所以能帶的很少,都是在山上找不到水源的情況下 喝的,通常都是找有水的地方搭帳篷,直接喝野外的水(純生態,有點甜,很乾凈)。在很多人想像的畫面里會有篝火烤東西取暖等等,但實際上,這個是不可能的,野外生活嚴禁用火,一點火星都不可以有,只有在緊急情況下(走失),才會選擇引火這個方法。住帳篷,在職業里簡直就是災難,這個可以很坦誠的說,不是誰都能經受的住的。

關於野獸,在原始森林工作遇到野獸是再正常不過的事。親身經歷遇到過兩次熊,一次狼,好在結果都沒發生什麼,還是很安全的回來了。第一次遇到熊的時候沒有正面相遇,因為林區裡間隔20米就什麼也看不到了,但能確定它就在某個方位約50米的地方(地質人的方向感和距離感異常的強),當時選擇的是靜靜的後退,感覺到安全的距離的時候用特別刺耳的金屬敲擊聲把它嚇走了。當然,那種「驚心動魄」的場面不是那麼好形容的,只是還記得第一步後退的時候就差點趴在地上,腿已經不聽大腦的了,總是說要冷靜,那個時候能靜下來就已經很厲害了。後面遇到狼也是採用刺耳聲音的方式(後來覺得,狼不是嚇走了,它們分散去兩側應該是為了包圍)驚走。當然這只是個人經歷而不是什麼野外遇險經驗,現在感覺能在這裡寫出文字還是很幸運的。

上面說的一切都是外在條件和因素,其實個人感覺一般人沒法想像的是經常會一連幾個月在一個沒有電、信號的地方生存,現在這個年紀有時候沒WiFi就感覺活不下去了,但是連這些最基本的條件都沒有才是最慘的。首先,只有負責購買物資的人會出去,其他人很少有機會離開駐地,所以家人會一連很長時間聯繫不上你,說不擔心那絕對是假的;其次是與這個社會脫節的感覺,因為每年都要經歷一次這種長時間接觸不到外界的生活,那種脫節感是特彆強烈的,有時會有一種被社會孤立的感覺。關於這個也許有人會說,在一個空氣清新,無污染,遠離城市的地方生活幾個月是凈化心靈,但我的感受是,那是在放屁,你在不到30歲的年紀出去試試,若不是生活所迫,誰願意。

當然,這個職業也有好處:省錢(沒有消費的地方);心肺功能好,每天都在無污染的地區運動,身材一般都不會差,不一定有八塊腹肌,但每個人都是特別結實的;忍耐力強、動手能力強、生存能力強,這都不是誇大了說,地質人的野外生存能力和軍隊有一比,世界末日來了,如果不點背,我們絕對是能撐到最後一刻的人。還有就是風景,干這個工作,所看到的風景(單指自然風光)不比職業旅行的人少,而且最重要的是,看到的都是獨一無二的風景,獨此一家。可以這麼說,干慣了地質,對於景區都會不屑一顧。也有點額外的小好處,因為研究岩石,看的多,見得多,特殊的更多,一次偶然遇到一塊發育呈心形的石英,還比較純凈,拿回去送給了一個異性朋友,給感動的不要不要的。

關於樓上的朋友工作時可以有小越野車,真是讓人好生羨慕。不過地區不同,在大興安嶺的原始森林地帶,也許只能開坦克才可以了。

圖就不上了,每個人對於美的定義都不同,H點不同,加上攝像技術一般,就不加照片了,況且私人珍藏,不願意拿出來。

-------------------------------------------------------------------------------------------------------------------------
平時總有朋友問這行是幹嘛的,解釋一會也解釋不明白,突然翻到這了,就寫下來點自己知道的、經歷的、看到的。


還有一句話,這是我的職業,但我不喜歡它。


謝邀~

有詩曰:
「 嫁漢不嫁地質郎,
一年四季到處忙,
春夏秋東不見面,
回家一包爛衣裳! 」

雖然略帶誇張,但還是能夠說明地質工作的特點的。
外業——也就是出野外的時候比較多,
畢竟目前國內勘測技術還不夠科幻,實地測量依然是工作重點。

除了外業,當然也有內業——將實地測量的數據整理、成圖。
隨著新技術的引入,比如GIS,還會做模型、數字化之類的工作。
若是項目,相關報告也是內業需要完成的。

又,根據職稱、技能的不同,外業和內業的側重點不同,每日所做的事也會不同。
外業的一天:早 6:00 出發,13:00~17:00回駐地(夏季回得早,不敢曝晒),數據整理,消遣,安排次日Push區域。
內業:整理作圖,腦力活多。

讓外行人看,是整天「 郊遊 」,要不就在辦公室「玩電腦」(數字化在不斷要求了。)
其實,很多事是枯燥的,機械化的過程。
平時壓力不算大,但在災情(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中,不可馬虎。
即使,有些東西不會被用上,大家懂的。

正如其他傳統行業一樣,這行的技術方法實際生產中並沒有更新換代,
是將遙感、GIS、地質真三維,這些概念提得很多,太多的東西只是空大的談談,
真正的應用起來還需要些時日。

不過我相信,計算機技術總會使得這行更效率、更準確。
當然還有互聯網,聯繫研究人員與實地工作者,更替技術;災情實時播報等。
可能否實現,問題還很多。

至少,比如,水文地質中的一些檢測數據,被某些人獨佔,研究人員還得去買,
這樣的環境,如何做技術研究。
實地工作者也只好土方法的苦逼日子。


很老的一張圖了,不明覺厲。


辦公室博士去年在四級階地上取了一個貝殼,送給了前女友(當時女友)。今年再來采不到合適的樣了,此時意識到貝殼就是非常好的樣品。。。現在在考慮是不是,咳咳,要回來


聽《勘探隊員之歌》
是那山谷的風,吹動了我們的紅旗,
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們的帳篷。
我們有火焰般的熱情,戰勝了一切疲勞和寒冷。
背起了我們的行裝,攀上了層層的山峰,
我們滿懷無限的希望,為祖國尋找出富饒的礦藏。


針對與地質工作者,地質野外工作有時是室內呆久了野外休閑;在自己眼中其實就是那麼一回事,有高興也有不高興;但在不了解地質工作的人眼中,整年奔走在地球各地是一種洒脫。
地質工作的野外有苦有甜;苦的是:
長時間的野外風餐露宿、孤獨寂寞冷、面對單調的人。尤其那些沒有信號的地區簡直就是煎熬。 甜的的是處處有驚喜,體驗不一樣的生活和感受。苦中作樂是唯一的方法。
作為喜愛地質的地質工作者,在短時間的野外工作還是很享受的。享受野外征服調查區內的每一個山頭,當踏上最高峰時的那種一覽眾山小的感覺頓時將攀爬時的辛苦跑到九霄雲外,在山上你可以肆意放縱你爬山時的心情,擺出各種pose來紀念此時你的心情。當你走在漫漫的戈壁,一眼望去,滿目亂石,可這時一朵並不燦爛的小花會讓你感嘆生命的頑強;當你走在茫茫的群山之中是,你可以任意選擇你的就餐地點,邊吃邊享受萬里無雲(酷熱)或者白雲朵朵更有甚者是大於磅礴、冰雹滿地,你會覺得只要能夠填飽肚子,一切都不在話下。當你來到一個陌生的地點,看到你從未領略到的風景,你會覺得中國的壯美。當你九死一生的從懸崖上走過等登頂是,你會覺得活著真好。當你走在荒無人煙的地方突然遇到和你一樣搞地質的人時,你會覺得生活處處有驚奇;當你在辛苦的奔走,一戶人家的出現並邀請你去喝點奶茶,你會覺得他們真好。當你看到好的野外露頭並有豐富的素材時,你會突然有一種成就感;放你偶然見到一塊化石或者奇石是,你會突然有一種幸運干;有太多感受會突然出現……
可是當你長期野外2個月以上時,某天會突然有一種想家的感覺突然襲來,一幅幅家人的畫面浮現於腦海之中。你會突然喜歡上人多的地方;突然想和你工作以外的朋友喝上杯小酒,聊聊生活,扯扯閑篇。時間久了你會覺的工作會有點單調;人煙少了你會覺的生活有點枯燥;飯菜單調了你會覺得在家時真好。
總之,長短適宜的野外工作是一件美好的事……


還是有一些山清水秀的地方的,不要把那些準備入職或者準備考這個專業的同學嚇跑好不好,先mark.一會來一些正能量圖片。
雖然有些跑題,但每年在外九個月,也屬野外作業了。
冷雨孤燈,坐困愁山。
山中不知歲月長,此心安處是吾鄉,

門前大橋下,游過一群鴨,快來快來數一數,二四六七八。


就我知道的大部分的地學科研工作者(地球化學類)的工作是:
1,出野外採樣,出野外時間長短不一,數天到數月都有可能;
2,回來樣品分類整理,切岩石薄片或者磨成粉末;
3,測試分析,主量元素、微量元素,或同位素,或各種包裹體,單礦物(包括鋯石);
4,數據分析,寫成文章或者報告。
1~4步驟時間一般為數月到一兩年……
然後重複。
我與大部分人不大一樣,我的步驟1是自己在室內合成樣品……


同樣謝邀

我學的是水文地質專業,不過目前在讀碩士。我已經工作的同學一般都在煤田地質局或者水文地質勘查設計院等,出野外是常事兒,不過大部分都是在城市周圍出出野外,也有到內蒙,青海,西藏的,看他們發的那些照片,風景真的很美。我們現在讀研也出野外,一般就是打鑽井,搞編錄,做抽水試驗,污染物示蹤試驗,也很單調。不過作為喜歡大自然的人,我很樂在其中。


爸爸是一名地質工作者。已經工作了30多年,現在仍舊在一線。

上個世紀90年代,應該是地質行業最興旺的時代,那會爸爸大概每年會出差兩三次,時間大概2-3個月,小時候完全不懂,只是聽到「出野外」三個字就很不開心。那會還沒有電話,爸爸出差在外會經常寫信回家,媽媽會在睡前讀信給我聽。爸爸出差回來時我最開心的日子,他會帶當地奇奇怪怪的特產,還會講很多好玩的事情給我聽。他總是把他的工作描述成很有趣的探險故事,直到我長大了才了解,其實是其中有多麼的辛苦和危險。例如有次他們進山採樣,兩個小夥伴不見了。傍晚回到駐紮的地方,大夥決定分頭去找,夜深山黑,無功而返。大家一晚沒睡。第二天半上午,那兩個傢伙毫髮無損的回來了,說是迷路了,於是誤打誤撞走到山裡一個護林人家,人還燉了野豬肉給他們吃……

那會是大學生畢業分配製度,爸爸剛工作的那幾年那個單位分來了十幾個年歲相近的大學生,他們在一起玩的很好,都住在一個被稱之為」基地「的宿舍區里。叔叔阿姨們對我很好,小時候我就各個屋子亂竄,找他們玩。後來這批人有的考研究生繼續讀書去了,有的調離了這個單位,有的在此後一段地質行業特別蕭條的時候下海經商。最終留下來的也不過5,6個人。

出差回來還要寫總結,要把樣品送去實驗室分析,然後回來繪製各種一圈一圈的圖,表明樣品含量的那種。他的辦公室里有許多奇奇怪怪的石頭,大塊的方解石晶體,石英,黃銅礦,還有圓柱形的岩心,他和我說是鑽機打入地下多少多少米來著取出來的。小時候覺得那些東西簡直太awesome了,似乎還拿過一小塊表面可以看到亮亮的金屬感東西的金礦石去學校給小夥伴們得瑟來著。小時候覺得爸爸就是世界上最酷的人,什麼都知道,哪裡都去過,還有好多故事可以說的那種感覺,然後潛移默化的覺得滿世界到處跑的事兒才是工作啊,於是這也就在十幾年後影響到了我的職業選擇……

他在內蒙古海拉爾,大興安嶺那邊做了一個長達四年左右的項目,這是在我大學的時候了。那邊幾乎半年都是大雪封山,也只有春末到秋初的時節可以工作。他和我描述在草原山間開車看到的各種美景,在山上看到傻呼呼的狍子,還有瞪著他們的大黑熊(這個不知道是不是說開心了添油加醋的)。他們雇的一個司機是個獵人配有一桿獵槍,曾經打死了一隻肥墩墩的野豬,結果他們吃了整整一個星期的燉野豬肉燉各種能燉的豆腐粉條蘑菇菜……哦對了,內蒙古還有一個地方叫做蘑菇氣,聽起來很像一隻生氣的蘑菇特別好玩。然後他開車都聽各種草原歌曲,幾乎成了半個內蒙人。這一切都是好玩的,也只有從媽媽的口中才知道他們進山都只有自己帶發電機,山上蟲子蚊子特別多咬人很厲害,秋天開始的時候會下雪,冰雪覆蓋的道路開車要特別小心,他們的三名同事就從冰雪道路上翻了車幾個人骨折……

有段時間他被任命有行政職務,可以不用帶人出去做項目。但是似乎他也習慣了跑來跑去的生活,最終還是辭去了那個看起來很好的行政職務,選擇在外工作。但是現在我不想他再在外面到處跑了,甚至希望他趕快退休,然後就和媽媽每天沒事看看書看看電視,晚上散散步之類的就好。在外面到處跑然後講故事的事兒,就交給我吧~^_^


幽默感,幽默感,幽默感,比如那些外行絕對領略不到的幽默感,見贊更新。

藏行小化系列十一
山南雅礱河酒店。
小化:服務員,再來一份雙殼蒸蛋。
服務員:好的。
小明:不是蛤蜊蒸蛋嗎?你這樣說他竟然能聽懂?
小化:哥,你有所不知,今年地質不景氣,三礦的碩士被低就業率逼得紛紛讀博士去了,就剛才這位是古生物的研究生,提前在這邊找到了服務生的工作,方能免受博士之苦。出於對他專業的尊重,蛤蜊變雙殼了。
小明:明白了,服務員,有什麼頭足動物的菜也給介紹下。

藏行小化系列十二
電話中ATM機旁。
小化女朋友:姐,我發現我老公藏私房卡,卡背面還有一排文字,試了兩次常用的密碼都錯了,你給分析分析。
地院小紅:什麼文字你先說。
小化女朋友:螢石方解石金剛石石英黃玉。
地院小紅:要不你試下431078。
小化女朋友:姐,密碼正確,你真厲害!!!
掛斷,給小化通話。
小化女朋友:說,你卡的密碼別的女人怎麼知道!!!
小化:這個。。。。。。

藏行小化系列十三
四月,連日大雪,項目進展緩慢。
小化:同志們,今年藏南,大雪不休,是個好兆頭啊,所謂山蓋一層被,枕著樣品睡。所謂春有三日雪,剖面測一月。所謂年初大雪飄,年底路線造。總之大雪兆豐年,無雪要遭殃啊!同志們,我再說一小會咱們再去睡覺啊!所謂,唉唉,人都先別走呀。。。。。。

藏行小化系列十四
小化為什麼不高興?
小化:今天我收到了五個留言——1.誠摯的希望你留下來;2.真的要說再見了嗎?有問題我可以改,請不要離開我啊!離開後你要好好的;3.主人,您真的不要我了嗎?4.分手前,能問你最後一個問題嗎?5.等你不出野外了,我們再在一起吧!
小明:你都幹了些什麼?
小化:卸了四個軟體,吹了一個女朋友。
小明:。。。。。。

藏行小化系列十五
小化為什麼讀博士?
一場醉酒,酒後真言。
小明:化,讀博士是何苦呢?
小化:哥,你有所不知,說來話長。

小明:來,咱先走一個。
小化:哥,你知不知道,七年前,我高中畢業,同鄉邀我去打工,我呵呵謝絕。七年後,我耗費巨資,碩士畢業,不僅行業內沒有一家單位接收,連去工廠打工,他們竟嫌我學歷高,不好安排,給呵呵謝絕了。
小明:三年前,地質火爆,為什麼不簽呢?
小化:給你打個比方,學歷好比一支股票,三年前,5 000點的行情,機構,也就是學院和家人建議我繼續持倉,我聽從了他們的建議,考了研,憧憬著10000點的美好未來。可還沒畢業,形勢急轉直下,機構減倉,單位裁員,散戶拋售,最慘畢業季如約而至,沒等我反應過來, 2 000點的夢魘就砸向了冰冷的現實。你說我不讀博士,難不成割肉斬倉,徹底認輸???
小明:三年後,你就不怕被*ST了?
小化:有幾家寺院招博士,也算給自己留了條後路。
小明:喝酒吧。

藏行小化系列之十六
關於死亡的討論。
小明:化,作為一位古生物專業研究生,你是怎樣理解死亡的?
小化:地殼演化,物種更疊,單極演化、災變導向,單個物種或者個體的死亡實質是宇宙物質的重新組合過程罷了。
小明:那你對社會上存在的「死不起」的現象是怎麼看的?
小化:你是指天價墓地現象吧,所謂魂歸何處,我給你介紹一個絕佳的去處——特提斯喜馬拉雅帶的維美組地層,雖說地層不厚,但生物種類絕對豐富,雙殼、菊石、腕足、箭石那可謂是種類齊全,數量眾多。半場三對三、LOL團戰、血戰到底都不會缺角,絕對適合像你這樣長期出野外的地質狗。
小明:我喜歡第四系。。。。。。

藏行小化系列之十七
小化為什麼選擇地質?
小明:哥,說說你選擇地質的初衷。
小化:因為兩個人。
小明:李四光和溫 總理?
小化:遠了,是老乾爹和老三。
小明:有點意思,我還是第一次聽說,這二位是何來頭?
小化:你沒看老乾媽的簡介里寫的嗎,其夫是一名地質工作者,多麼偉大啊,默默支持著老乾媽的革命事業,是卓越女人背後的偉大男人。還有那個《山楂樹之戀》你看過吧,老三多帥呀,勘探隊員,工資高,有地位,「文革」時期的高富帥。
小明:哥,我看網上是這樣寫的:20歲時她嫁給了206地質隊的隊員,但沒過幾年,丈夫就病逝了,留下了她和兩個孩子,為了生存。。。。。。至於那個老三。。。。。。
小化:我知道,他患白血病去世了。
小明:那你還?
小化:年輕,任性。

藏行小化系列之十八
羌塘無人區,長途電話中。
小化:妞,今天我生日!
化妞:我記著呢,不是說你們工作區沒信號沒電嗎?
小化:我生日,項目組到最近的鎮子上慶祝一下,這不邊充電邊給你打電話嗎。
化妞:你們在無人區這幾個月,日子是怎麼記的?還挺準的。
小化:初來,你不給我買了十雙襪子嗎,等到我發現沒幹凈襪子穿的時候就意味十天過去了,一輪一輪數,日子記得准著呢?
化妞:傳說中的結襪記事?
小化:妞,還是你風雅。

藏行小化系列之十九
無聊會議中。
領導:我想談一下我們隊的學習風氣問題,就我了解的情況,××隊就是好的典型嘛,他們隊員不僅鑽研專業,還利用工作之餘開展英語學習,就這兩年過十二級的人就不少,局長對他們的學習精神很是滿意。
小化:領導,十二級的好像是颱風和地震吧。
領導:滾出去。。。。。。
小化:。。。。。。
領導:下面我們討論一下如何按上級的指示精神也攻堅克難英語十二級,物探組的先發言,然後化探和地質。

藏行小化系列之二十
家庭會議。
化弟:哥,你看我天生好動,又特別特別熱愛大自然,財務專業實在太不適合我了。你看,能不能把你認識的導師介紹給我,我今年就準備考地質的研究生。
小化:信不信我打斷你的狗腿。
化母:你弟弟我們打小沒教育好,放假了從來不著家,騎著個自行車到處跑,哪裡危險哪裡去,我和你爸是沒日沒夜的捏汗啊。眼下就大學畢業了,也沒找著個正式的工作,難得能想到考研這樣正經的事,你能幫就幫他一把吧。
小化:媽,你還是打斷我的狗腿吧。
…………………………
個人公共號作品。


爸爸是一名地質工作者~O(∩_∩)O~
他已經過五十歲了,從大學畢業以來從事地質工作已經近30年了。而這個職業給小時候的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爸爸頻繁出差,有時候一年跑野外的時間都要比呆在家裡還多。我家是「慈父嚴母」型的,所以每次聽到我爸又要出差了,我就非常難過,這意味著我媽管教我的時候沒有幫忙勸著拉著的人了……我總是很憂傷地問:爸爸你又要出差啊?不是剛回來嗎?然後算著日子等著他回來,飛奔去迎接什麼的……
我記得小時候寫作文「我的爸爸」,裡面有一句「我的爸爸是一名風塵僕僕的地質工作者」。是的,風塵僕僕。爸爸有跑野外時的專門著裝——一套很舊的軍裝,上面泥巴點的痕迹都洗不去了,以及適合走山路的布鞋雨鞋,每次他出差回家,我似乎都能從他身上聞到泥土的味道。
跑野外也不是什麼輕鬆的活兒,極為耗體所以總是十分勞累。一般爸爸出差每天晚上都會打個電話回家(我當然都是守著電話機的啦,我媽媽也是),後來有了QQ又恰好有網路時也會上網聊天,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我爸告訴我他站在樹下打電話,忽覺後頸一麻,後來才知道是有一隻毛毛蟲掉進衣服里去了……這件事讓我有一長段時間都繞著樹走路……
我們一家出去玩,在大家都關注山川河流草木繁花的景緻時,我爸興緻勃勃地指著身邊峭壁上的石頭跟我分析種類乃至地貌乃至形成原因……
我小時候想學素描,我爸丟給我一本老舊的地質透視繪圖書,說這個值得參考……
每次和爸爸出去爬山運動,爸爸總是感覺永遠不會累一樣……是不是爬多了的緣故呢……
說起爸爸從事地質工作的原因,是因為當年高二時,我爸突然意識到如果想要走出農村,必須要考上大學,考到外面去,然後在報志願時,為了保穩上大學,就在老師的建議下選擇了冷門的地質,畢業後國家分配,從此就在這裡紮根了。
爸爸的工作大致上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需要出差跑野外的,大約就是實地勘測吧,記得年少幼稚時還纏著爸爸問過他有沒有發現過金礦,天真地以為隨便兜點金子就能富甲一方了……不過我爸倒是有跟我說過,我們省的各種金屬礦都是他們單位的地質小隊發現的,還一度想跟我普及各礦的分布,不過我聽得心不在焉,所以也完全沒有印象了……
第二類是不需要跑野外的但仍屬於實地測量範疇的吧,比如水文調查(爸爸到各處河流湖泊採集水樣),記得還曾經在我們家樓頂裝過收集雨水的裝置吧,當時爸爸拿著城市地圖標上各處設置的雨水收集點,我趴在一邊看,不知為什麼這個場景記憶極為深刻。
第三類應該是分析報告類的吧,我翻過他的報告書和報告會上需要使用的PPT,表示一堆的專業地圖和標識看得我頭暈哇……媽媽說是因為顧慮到經常出差的問題,後來爸爸的工作就經常是偏開會和報告了,但是還是經常出差……就是時間短了一些……比如他明天還要去北京開會呢,11號才回來,略傷心啊……
去爸爸單位玩的時候,曾經跑到樓下的列印室去,看他們列印大幅的地圖,一張桌子都鋪不下……以及有專門的地圖軟體哦!我爸也給我示範過如何使用,一樣地,被我忽略了……他說他的報告里的地圖是要自己繪製的……
地質工作者的「內部」生活,還是爸爸來講比較有說服力吧,可惜他上網只習慣瀏覽新聞,而我也只不過是門外一瞥罷了。但我看到這個題目還是心潮澎湃,想把我爸爸在我眼中的形象寫出來。
因為我有志於天文,所以家裡人曾打趣:「你和你爸爸還真搭,一個天上一個地下……~」而我想說卻從來沒說過的一句話——其實,每次被問到你的爸爸是做什麼的,我說,「我爸爸是地質調研院」的時候,我的口氣里,總是有著我也不知道從何而來的自豪和驕傲。


內行的正在工作崗位的地質工作者怎麼可能有時間逛知乎?!!不過由於我還是地質專業學生,也有過一些實習經歷,最近對工作又刻意了解了一下,所以先佔個坑,晚上再寫。


首先我覺得排名第一的@歸帆的答案比較片面,介紹的全是自己在野外的所見。然後感謝@Tienen Bao的提醒,我大概已經忘了填坑。我就說一下我了解到的地質工作者的工作類型吧。
大致可以分為三類:野外類,事業單位類和科研類。
野外類就是許多人發圖片的那種,常年在野外工作的,主要工作在地調隊(主要進行區域地質填圖),地礦局(主要進行礦產勘察)等,一年裡面一般有半年左右時間在野外,不過一般待遇也最好,因為比較辛苦,經常會遇到露宿的情況。許多人都說這種工作其實就是遊山玩水,我想這是因為他們在野外時候都是遊山玩水才會有這樣的想法,在野外我們更多的是面對一層不變的陡峭的山坡,不停地敲石頭和觀察石頭,十分地枯燥;另外,在野外會遇到各種奇怪的危險的東西,我和我們組員曾經在北京周口店實習期間在一條草叢茂盛的山道穿過的時候,手裡拿著誤差特別大的地質用gps、拄著為了驅趕蛇類的拐杖,包里背著地形圖羅盤野簿水和乾糧等,踩著山西組黑色富含煤的板岩,結果從草叢穿過後發現每個人全身上下黑壓壓全是蜱蟲,我們當時嚇傻了,然後把衣服全脫了趕走蜱蟲(當時隊里還有兩女生),幸好及時的暴雨讓我們身上徹底淋個通透也趕走了蜱蟲。然後我們最後每人身上都留下了二三十個被蜱蟲咬傷的傷口並患上了重感冒。
真正的野外生活可能比我們這種實習還辛苦得多,所以野外工作比較多的單位一般是介意女生的。
第二種是事業單位類的,諸如國土資源局,地震局這種和地質稍微扯上關係的單位,也有些地質類單位的公務員,其實這種單位也有出野外的時候,只是那種出野外更像出差,吃住在賓館,白天出去晚下午回來早,工作環境也好了許多。是許多不願意吃苦的男生和多數女生的合適的選擇。當然待遇相比野外型的就差了許多。
第三類科研類,科研型的人多待在學校或者科研院所,比如比較好的是中科院。大學裡面的老師就多靠科研項目唯生,科研項目就和許多其他專業科研類似需要實驗和數據,這些數據來自樣品,樣品來自野外,所以地質科研類工作也常需要出野外,這種出野外最輕鬆(這種輕鬆也是相對的,對外行來說穿越充滿荊棘的山路和從山上搬樣品下山也肯定不輕鬆),這種野外也是短期的和偶爾的,也不會露宿,經費來自項目的申請。所以許多地質人都甘願留在學校做科研,但因為對成績要求高而導致了只有學霸才能留下來。
大概就是這樣,而且我對於地質類的工作仍然在了解之中,可能說得有偏差,但可以保證八九不離十。


搞地質和搞工程的都差不多,所以我也來說說吧~
搞石油開採的也出野外,不過沒有地質工作者那麼嗨皮,天天遊山玩水,搞工程的就只能守在井場上,時刻注意自身安全,再平平安安幹活就行。
其實搞野外工作對剛畢業的人來說,如上面有知友提到的,面臨婚姻家庭之類的。除非看破紅塵或是沒有男女朋友,我了解到的都是比較苦悶的,家裡有啥事的時候各種被指望不上,對未來家庭發展很不好,所以「女子都不嫁石油郎」。
經常三天兩頭的動遷著跑,說實話,這個時候電腦之類的真是累贅,第一沒時間玩,第二經常顛簸,電腦壞得極快。所以還是悠著點兒吧。
我是個才脫離石油的人,親身經歷讓我不建議廣大同仁進入此行,野外工作真心讓人涼。


推薦閱讀:

自學原畫的一些疑問與以後規劃,請前輩給些經驗和建議。十分感謝。(多圖,多疑問)?
職場菜鳥,自己不擅長的工作任務壓到身上,該怎麼應對?
如何安慰剛入職即面臨巨大壓力的女友?

TAG:職場新人 | 地質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