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時候關於縱橫家有名的案例有哪些?
正好梳理過不少縱橫家的事迹,藉此處聊聊八位縱橫家的故事:
張儀,公孫衍,陳軫,蘇秦,范雎,虞卿,魯仲連,龐煖
(一)張儀,陳軫與公孫衍:縱橫有術
張儀,陳軫和公孫衍主要活躍在秦惠文王的時代。這個時代七國力量變化大體格局是秦齊變強,魏國在桂陵之戰及馬陵之戰後衰落。其中張儀主要活動在秦魏楚之間,陳軫在齊秦楚之間,公孫衍又稱犀首,早期為秦國效力,後來成為合縱的主導者,也是張儀真正的對手。與他們相關的記載在《戰國策》佔據了大量篇幅,可見他們確為「縱橫之術」的代表。
故事從張儀切入。作為後世和蘇秦並列的縱橫家代表人物,《史記》中張儀相關的史料不幸地不太靠譜,《戰國策》也有大量託名張儀和蘇秦的作品。蘇秦主要活動年代在張儀過世後,而張儀說各王與秦連橫的段落,和蘇秦說各國合縱的段落一樣為後人擬作,因為對應君主的在位時間有問題。不過從李斯《諫逐客書》中對張儀的評價:「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西並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鄢、郢,東據成皋之險,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國之眾,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可看出張儀主要功績確實是幫助秦國奪取韓,魏,楚的土地,並破壞六國合縱。
張儀出身寒微,是個魏國平民。《史記》說他和蘇秦同是神秘的鬼谷子的徒弟,學成之後先去了楚國。不過他初始選擇似乎不太明智,楚國是個貴族政治根深蒂固的國家,不適合貧寒的年輕人創業。張儀在陪楚相喝酒時楚相的玉璧丟了,楚相門人認為是這個外國年輕人乾的,就把張儀抓起來拷打,「掠笞數百」,不過張儀身體素質很好,也很有骨氣,堅決不承認,楚人也只能放了他。事後面對妻子的奚落,張儀回應也很有趣,舌在足以。張儀的事迹也表明要成大事身體要好,如果扛不住招認了估計就戰國全劇終了,後面會介紹的范雎應該有同感,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張儀輾轉到了秦國,他在秦國的第一次出場記錄是在秦惠文公十年(前328年,此時秦尚未稱王改元)的蒲陽之戰。他到秦國時,秦國掌權的人應該是公孫衍。公孫衍是魏國陰晉人,在秦惠文公五年就身居大良造之位,可見能力非凡。蒲陽之戰前兩年,秦國曾於雕陰大敗魏國,魏割河西之地。秦軍乘勝再取魏河東汾陰,皮氏;再戰蒲陽,秦軍又勝(《史記. 秦世家》)。不過七國實力尚有均衡,魏甚至在秦患不斷時,還趁楚威王之喪攻取楚之陘山(《史記. 楚世家》)。一再逼魏,魏若急轉結交其他國家,對秦不利。於是張儀初展連橫之術,穩住魏國,讓秦將蒲陽還給魏國,並向魏國派質子示好,對魏惠王說:「秦王之遇魏甚厚,魏不可以無禮」,此時魏國又驚又怕,將上郡,少梁獻與秦國,秦國獲利頗豐。
張儀此次舉動得到秦惠文公的青眼,大約也在這時公孫衍失勢離秦,去往魏國,張儀成為秦國之相。在秦惠文王稱王時,張儀帶兵攻魏取陝,展現了不俗的軍事才能。然而秦國一再侵逼,也讓魏國考慮其他策略。魏國承認實力較弱的韓國君主的王位,拉攏韓國;同時魏惠王也朝見齊威王,希望與齊國維持友好。此時公孫衍在魏國已站穩腳跟,並聯合齊將田盼攻趙。他為了說動魏,齊兩國之君,耍了個花招,先將戰事說得十分容易,各出五萬人即可,而在戰事起時兩國必會增兵,確保獲勝,兩國國君果然中計,而且兵還沒出境就增兵了,果然大敗趙國(《戰國策. 魏策二》)。
此時各國關係也處於非常微妙的狀態。雖然也有勝績,但魏國在魏惠王一朝處於不斷衰落之中,楚魏矛盾不斷,楚國在賢相昭陽的帶領下,在張儀攻魏後的第二年又攻魏,大敗魏軍,獲取八邑。楚國攻魏後欲乘勝攻齊奪地,此時齊國人陳軫登場,他以「畫蛇添足」的故事勸昭陽勿要再加兵齊國,昭陽聽從之後退兵(《戰國策. 齊策二》)。此時齊楚皆盛,而且無大矛盾,如果魏國與齊楚和而敵秦,對秦國大不利。
在此背景下,秦國由張儀主持了齧桑之盟(前323年),參會者還有齊,楚,魏三國執政者,目的在於破壞三國潛在對秦的可能。而在同一年,魏國主張合縱抗秦的相國惠施和公孫衍組織了「五國相王」的行動,發動韓、趙、燕、中山互相尊王。不過此次行動並不太成功,年輕的趙武靈王以自己國家不強,有名無實為理由拒絕。同時齊國覺得中山國較小,不配為王,想號召趙魏兩國伐中山(《戰國策.中山》),楚國同樣對此舉不滿。可見齧桑會盟對齊楚的立場有一定影響,二國不甚親合縱一方,而魏國始終動作頗多,想佔主動。為穩住魏國陣腳,張儀暫時放棄秦國相位,去往魏國,使魏惠王驅逐惠施,在秦國的支持下成為魏國相國(前322年)。
張儀初到魏國為相時遇到危機,齊楚聽聞魏國與秦結好,有所不滿而欲攻魏,張儀派人到齊楚,說如果齊楚攻魏正中秦國下懷。戰勝魏國,齊楚也會損兵折將,秦國獲利;如果不勝魏國,魏國會感激秦國力挺,會割地秦國,兩國關係更加牢固,這番勸說順利替張儀解圍(《戰國策. 魏策一》)。
剛開始魏惠王也還比較傲氣,不太聽張儀的話,張儀大怒,令秦國攻取了魏國的曲沃,平周兩地,嘗到苦頭的魏惠王只能服軟(《史記. 張儀列傳》)。同時張儀也積極穩固在秦國的地位,告知魏王他要讓秦國攻打三川,魏王可以趁機攻取南陽(《戰國策. 魏策一》,三川,南陽均為韓國之地)。從李斯的評價看,張儀的計劃得到了實施,張儀也以此功同時成為秦,魏兩國之相,一時風光無兩。
不過張儀潛在的危機未曾離去——魏王雖然驅逐了惠施,但張儀的宿敵公孫衍還留在魏國,公孫衍也在積極謀劃奪回地位。此時陳軫已經到達秦國,正為秦國出使老家齊國,路過魏國,或許是有心結交公孫衍,就幫了公孫衍一把。當時公孫衍不得志,魏王派李從出使楚國。陳軫讓公孫衍對魏王說:「我跟燕趙兩國有交情很好(可能是五國相王時候結交的),他們的國君讓我沒事去看看,我正好沒事,準備去一趟,很快就回來。」公孫衍採納了陳軫之計,大肆宣傳自己要去燕趙兩國,並準備好車駕。齊王得到消息,認為雖然魏王派李從使楚,但讓公孫衍出使燕趙,可能會更看重公孫衍,於是將齊魏外交之事交予公孫衍。燕趙之君聽說了齊王的舉動,也將各自的邦交之事交予公孫衍。此時公孫衍已經身價倍增,楚王聽聞,也想得到公孫衍經營兩國之交。有了四國支持的公孫衍終於被魏王委以重任,再度成為魏國之相(《戰國策. 魏策一》)。陳軫的計策大獲成功,可見陳軫深諳虛實之道,空手套白狼。
此外公孫衍與韓國公叔共謀奪魏相之事,他讓公叔向魏王表示魏國得到南陽是公孫衍的功勞,這樣可以使魏王拋棄張儀,讓自己為相,同時結好韓國。公叔同意了公孫衍的謀劃(《戰國策. 魏策一》)。這兩則記錄都有可能是真實的,公孫衍為了扳倒有秦國支持的張儀,拉攏了其他五國,終於得到相位。張儀曾勸魏襄王,魏王不聽,張儀只得在魏國做了四年相國之後返回秦國,此時秦國的相國為樂池,張儀暫時進入了人生低谷(《史記. 秦世家》)。
得勢的公孫衍開始策劃魏、趙、韓、燕、楚五國合縱伐秦(前318年),推舉楚懷王為合縱長(《戰國策. 楚世家》將此事歸於蘇秦,實為公孫衍)。公孫衍還趁秦國心腹之患義渠君主朝見魏王之機,告訴義渠君:「如果中原各國不伐秦,沒那麼秦國會攻擊你;如果秦國遣使示好,送來禮物,說明中原各國正在伐秦。」五國合縱伐秦時,陳軫果然勸秦惠王送去禮物美女示好,義渠君想起公孫衍的話,果斷攻擊秦國,大敗秦軍(《戰國策. 秦策二》)。
不過此次合縱伐秦的正面戰場五國聯軍「無功而返」。第二年,三晉隨即遭到秦國報復,秦國以秦孝公庶子樗里疾為將大敗三晉之軍,張儀也令秦伐魏,魏敗。此時五國合縱也已破裂,齊國也曾攻擊並擊敗三晉。此戰後不久,張儀在秦國重新得勢,恢復相位。雖然在與司馬錯爭論優先伐韓或是伐蜀的問題不敵更深謀遠慮的司馬錯,但無礙張儀地位。這段時期秦國也十分強勢,司馬錯平蜀,樗里疾屢次大敗三晉之軍。
時局逆轉,此時公孫衍已日薄西山。從《史記.秦世家》「(樗里疾)敗韓岸門,斬首萬,其將犀首走」可推測公孫衍在合縱失敗後去了韓國。《戰國策》中留下了大量公孫衍與魏國另一政敵田需之間互斗的記載,兩人幾乎到了勢不兩立的地步,公孫衍甚至直接對魏王說「需亡,臣將侍;需侍,臣請亡」(《戰國策. 魏策二》),很可能合縱失敗後公孫衍即被田需逼走。公孫衍在岸門一戰再敗,可能又不得不回到老家魏國。
關於公孫衍的結局,《韓非子》記載「犀首與張壽為怨,陳需(即田需,應為齊國宗室之後)新入,不善犀首,因使人微殺張壽。魏王以為犀首也,乃誅之」,說公孫衍最後被田需的嫁禍之計謀害。不過《戰國策. 魏策二》提到「昭魚謂蘇代曰:「『田需死,吾恐張儀、薛公、犀首之有一人相魏者。』」,說公孫衍活到了田需死後。但這則記載最後是魏國太子自己為相,公孫衍並未復起,史冊也不再有關於他的記載。
平心而論,公孫衍也是才華橫溢之人,他曾經在被張儀欺壓的逆境中復起,重獲相位,並組織五國合縱伐秦。公孫衍還曾在齊、燕、趙、楚四國開會不帶魏國玩時,搶先見到齊王並與之談笑風生(「因久坐安,從容談三國之相怨」),讓另外三國對齊王起了疑心,會見之事不歡而散,替魏國化解了潛在的威脅(《戰國策. 魏策一》)。然而山東各國利益不一,互相攻伐已久,秦國也沒強到能讓六國都有足夠危機感,合縱伐秦之事終告失敗,無論公孫衍是否死於非命,也未能回復昔日的榮光。
——————————————更新分割————————————————————————
張儀回到秦國之後,他與從齊國而來的陳軫也因爭寵而展開了白熱化的較量。《戰國策.秦策一》里有《張儀又惡陳軫於秦王》的篇目,可見張儀對陳軫是三番五次的中傷。在此篇中,陳軫因為主張秦楚交好,張儀便對秦惠文王說:「陳軫讓楚國善待他,但他對秦國不好,陳軫自己也想去楚國。」秦惠文王找來陳軫詢問,陳軫對以「孝己愛其親,天下欲以為子;子胥忠乎其君,天下欲以為臣。賣仆妾售乎閭巷者,良仆妾也;出婦嫁鄉曲者,良婦也」,也就是說楚王對他的欣賞是因為他對秦國忠誠,天下人都喜歡忠臣。這番話成功化解了秦惠文王的懷疑。
陳軫最終不敵更心狠手辣的張儀,張儀為相之後,陳軫可能暫時到了魏國,他在秦伐魏時曾整合三晉之兵,勸齊國合兵三晉,否則秦若因三晉統合,不敢伐三晉而伐楚,三晉就會因齊國不與自己結盟而伐齊,齊王聽從了陳軫的話(《戰國策. 齊策一》,但從齊在修魚之戰那年曾攻三晉看,此條記載存疑)。不過張儀並沒有放過陳軫,他又對魏王說陳軫對楚國好,整天給楚國求地。但陳軫將計就計,知曉難以取信魏王,就將張儀之言傳到楚國,成功得用於楚(《戰國策. 魏策一》)。
陳軫到楚國之後,也盡心為楚國出謀劃策。秦與韓戰於濁澤之時,韓國告急,想通過張儀與秦國講和,割地於秦,與秦國一起伐楚。楚王聞之大怒,陳軫勸楚懷王告訴韓王楚國將來營救,並且發信使帶厚禮取信韓王。這樣韓國即使不抵抗秦國,也會感激楚國不來進攻。若韓國以楚國為後盾抵抗秦國,必惹怒秦國,這樣就不會有兩國並伐楚國之局。楚王採納陳軫之計,忽悠了韓國,後來又沒去救韓國,導致韓國大敗(《戰國策. 韓策一》)。
秦國在三晉屢屢得志,也將目光投向楚國。此時就發生了著名的張儀誑楚事件。秦欲攻楚,張儀欲敗齊楚之交,以六百里商於之地誘楚閉關絕交於齊。楚懷王利令智昏,準備接受,陳軫勸楚王,說秦國看重楚國是因為齊楚交好,齊楚交惡則楚國孤危。況且秦國一向貪婪,哪肯拿出這麼多地。不如先跟張儀要到地再絕交,如果張儀不給,說明是張儀的陰謀。
陳軫對張儀的秉性可謂了解,不過楚王不聽,閉關絕齊,還給了張儀相印。張儀覺得還不保險,繼續實施詭計,剛到楚國就假裝摔傷不見楚王,楚王以為張儀認為自己對齊國還不夠絕,竟然派人大罵齊王。齊王大怒,立刻轉而與秦國交好。張儀見事成,就對楚國說只有六里地。發現上當的楚王怒而攻秦,這時陳軫趕緊勸楚王此時不如割地給秦國,與秦國共同伐齊,從齊國取地補償。然而盛怒的楚懷王再度無視陳軫之計而伐秦,結果被秦齊合攻,楚軍大敗於丹陽,失漢中之地,主將戰死。再戰又再敗於藍田,只能恥辱地割地求和(前312年)。
此時秦國還想取得楚國黔中之地,提出以武關同楚國交換。然而深恨張儀的楚王提出要張儀不要武關。秦惠文王不是很忍心讓張儀送死,這時張儀倒是很坦然地說,他在楚國有靳尚這層關係,可以搞定楚王夫人鄭袖,而且秦強楚弱,他奉秦國使節,楚王不敢殺他。於是張儀到了楚國,楚懷王將他下獄,可能也是忌憚秦國,沒有立刻誅殺。這時張儀通過靳尚,讓他告訴鄭袖她要失寵了,因為秦惠文王甚愛張儀,要用土地美人換回張儀。美人一來,又有秦國背景,鄭袖即將地位不保。鄭袖趕緊跟楚懷王說,張儀也是各為其主,何況張儀作為使臣前來,王不僅無禮,還要誅殺,恐怕會惹怒秦國大舉進攻。楚懷王也是被秦國打怕了,立刻就慫了,不僅放了張儀,還贈送厚禮。於是張儀成功脫險(《史記. 張儀列傳》)。
每次看這一段都覺得楚王太慫了……既然人要來了,就算不殺,怎麼也要把張儀的舌頭割了,這舌頭讓楚國喪師數萬,失地千里。
或許是因陳軫始終試圖阻礙張儀的計劃,張儀一直死追著陳軫不放,他讓魏王召陳軫為相,便可以通過控制魏王來坑害陳軫。當時魏國屢敗,受制於秦,聽從了張儀之言。由於不太得志於楚,陳軫想去魏國,卻被兒子陳應阻止。陳應認為魏國迎接陳軫是想斷齊楚之交,楚國嫉妒陳軫想讓他走的人也會多給他車駕,這樣其實斷了陳軫回楚國的後路,到魏國會有危險。不如路上稱病,對老家的齊王說魏國迎接他是想斷魏國與齊楚之交,這樣齊王會念他看重齊國,禮遇他。果然陳軫回齊,齊王以魯侯之車相迎(《戰國策. 魏策一》)。
陳軫相關不少記載年代不明,他也未曾位極人臣。但作為張儀的對手與死敵,他也留下了不少精彩的遊說之詞,並幾次化險為夷。陳軫一生為多國效力,立場並不明確,他很可能最終平安終老於老家齊國,也算得到善終。
而在助秦國取得關鍵的漢中之地,從此遏制楚國之時,張儀的人生也接近尾聲。前311年,「甚愛張儀」的秦惠文王去世,秦武王即位。秦武王不喜張儀,而且張儀為了自身權勢地位也拉了過多仇恨,不僅坑陳軫這種外國人,連秦孝公之子樗里疾也敢坑。他曾經讓樗里疾出使楚國,並讓楚王為樗里疾請求秦國相位,然後對秦王說樗里疾要幫著楚王欺壓他,楚王會派人請求讓樗里疾為相,大王如果聽了,以後樗里疾就會以國事楚王。楚王果然派人給樗里疾請求相位,秦王大怒,樗里疾只能出走暫避(《戰國策. 秦策一》)。史記上說張儀的仇恨值已經到了「群臣日夜惡張儀未已」的程度。張儀也知道自己再留在秦國早晚要完,就對秦武王說齊國深恨我(估計是斷絕齊楚之交這事),如果能讓我去魏國,齊國就會伐魏,齊魏交兵大王就可以攻韓臨周,稱霸天下了。秦王被張儀這一忽悠,就送了張儀車三十乘,將他平安送出秦國。
張儀到了魏國,齊國果然來攻。這時張儀派人把自己對秦王說的話對齊王說了一遍,告訴齊王伐魏正中秦國之計,使齊王罷兵。這也算是張儀的套路,當年他初到魏國為相時為阻止齊楚來攻,用的也是這一手,不過齊國又上套了。
張儀又逃過一劫,離開權力中心的張儀於一年後在魏國過世。一個人一生仇恨拉到這個份上,猶能善終,張儀確實是個奇人,識時務,捲鋪蓋跑路的技能練到了滿級。
張儀,公孫衍,陳軫身處七國大爭之世,又是最混亂的戰國中期,客觀上這個時代也很難找尋最優邦交策略,就給了這些縱橫之士以口才顛覆風雲,達成自己目的的機會。正如《孟子》中有人論及張儀與公孫衍,「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更新分割線———---------------------------------------------------------------
這次把蘇秦都更新完~
蘇秦:百誕一誠,燕之尾生
作為縱橫家另一傳奇人物,蘇秦的史料相當豐富,且真偽混雜。馬王堆帛書《戰國縱橫家書》的出土和解讀,清楚表明《史記》對於蘇秦活動年代的記錄有誤。《帛書》較為連貫的書信記錄,以及所載事件與《戰國策》《呂氏春秋》多處吻合甚至釋疑糾錯,表明《帛書》是可信度較高的史料。《戰國策》在編纂過程中收錄了大量後人以蘇秦之名進行的偽作,比如蘇秦說服六國合縱的篇目,幾乎可以認定是偽作,並混淆了蘇秦與蘇代諸多事迹,讓後世對蘇秦的活躍年代及活動產生了許多誤解。《帛書》則清晰揭示了蘇秦的真實身份:為燕破齊的燕國間諜,以及他主要活動的年代在前300-前284,也就是燕昭王,齊閔王,秦昭襄王,趙惠文王的時期,也是局勢最混亂的戰國中期。
蘇秦出生於當時的東周國,曾自稱「東周之鄙人」(《戰國策.燕策一》)。「鄙人」在先秦指居住在城郭以外郊野之人,可見出身極為寒微。若以《帛書》勾勒蘇秦一生,他最早出場是在楚國,似乎在陳軫手下。當時齊攻魏,楚攻韓,秦助韓敗楚,蘇秦試圖讓陳軫阻止秦、韓繼續救魏,並且謀劃讓陳軫報復他的宿敵張儀,顯然蘇秦是陳軫和張儀的後輩。當時發生的歷史事件顯示此時大約在前312年。不過蘇秦在楚國並未得重用,他的人生真正展開是在燕國,正如他對燕昭王的自述信中所言:「王之於臣也,賤而貴之,辱而顯之。」(《帛書》)
蘇秦的間諜活動是在燕齊宿怨的背景之下展開的。齊國經過齊威王,齊宣王兩代勵精圖治而強盛,燕國卻在燕王噲時代發生動亂,燕王噲信任丞相子之,甚至將王權交予子之。而子之專權自然引起燕國太子不滿,太子與親信攻打子之,失敗被殺。齊宣王趁亂攻打燕國,燕王噲,子之皆死,燕國幾乎覆亡。然而各國並不願見齊國做大,趙,秦相繼插手,擊敗齊軍,燕國在韓國作質子的公子職在趙武靈王的主導下回國即位,是為燕昭王(前312年)。
燕昭王繼位便思強國雪恥,聽從郭隗的建議從各國招攬賢人,包括名將樂毅和陰陽家代表鄒衍在內的人才都來到燕國。蘇秦去燕國的具體時間不詳,根據馬雍先生《帛書&<戰國縱橫家書&>各篇的年代和歷史背景》這篇文章的研究,蘇秦大約是在前300年第一次到齊國。在這12年沒有與蘇秦相關的可靠記載,屬於默默無聞的空白期。
然而《戰國策. 燕策一》一篇名為蘇代,實際可能是屬於蘇秦的記載顯示,蘇秦在燕國一直在揣摩燕昭王的心理,以求有朝一日可得重用。之所以說這篇很可能屬於蘇秦,是因為這篇中的大段文字和《帛書》中《蘇秦謂燕王》一章近似。這篇中,蘇秦點破了燕昭王伐齊的心思,燕昭王問蘇秦何以知之,蘇秦言燕昭王「矜戟砥劍,登丘東向而嘆」,故而得知君王之心。蘇秦提出的初步策略是使齊國「西勞於宋,南罷於楚」,則可擊敗齊國,奪取河間之地。兩人一拍即合,燕昭王派蘇秦出使齊國,維持表面上燕齊之好,讓齊王放鬆緊惕。蘇秦也明白自己所行為詭詐之事,他留下了一段表明心志的話:
「孝如曾參,乃不離親,不足而益國;信如尾生,乃不誕(欺詐),不足而益國;廉如伯夷,乃不離親,不足而益國」。
「仁義所以自為也,非所以為人。自復之術,非進取之道。」
個人的野心與成就大業之願展露無遺,甚至願拋棄世間道德。有這樣的覺悟,再加上過人的能力,蘇秦註定要興起無邊風浪。
這也是蘇秦第一次以間諜身份出使齊國。然而燕昭王復仇之路十分艱難,燕國雖然在燕昭王的努力下日益強盛,但齊國挾威宣兩代之盛,依然非燕國可比。即便齊國自身疲敝,也需要形成多國攻齊的態勢,方能破齊,否則有盟友救齊,依然不能成事。齊國一直覬覦宋國的富庶,所以蘇秦除了按照計劃促使齊國攻宋,消耗齊國力量之外,另一個關鍵就是破壞齊國與諸國的外交關係,特別是臨近的趙國,讓齊國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蘇秦第一段出使之旅相對平淡,也並未得到齊閔王的重用,此時齊國的主政者是孟嘗君。根據《帛書》第四篇蘇秦的自述,這五年間蘇秦讓齊閔王充分信任燕國,甚至在與燕國交界的北方「虛北地行其甲」,允許燕國的軍事活動。而齊國與趙國雖未破裂,但關係「一美一惡,一合一離」,也就是時好時壞。但這時燕昭王首先沉不住氣,聽田伐之言貿然攻齊,導致燕齊關係惡化,蘇秦只能請求辭去使臣職位回到燕國。
此時燕國並沒有攻滅齊國的能力,只能勉力修好與齊國的關係,並送質子與齊。這段時期蘇秦也曾萌生退意,一方面燕昭王沉不住氣,難以執行大計,另一方面修補燕齊關係已極為困難。然而當悔悟的燕昭王再次請求蘇秦出使齊國,繼續當年約定之事,蘇秦還是冒死前往。燕昭王畢竟待蘇秦不薄,賜給蘇秦爵位和封地,「武安君」的封號很可能來自燕昭王,而絕非《史記》所言幾十年前的趙肅侯。
蘇秦對自己這次使命的處境非常清醒,《帛書》自述中,他提及當年出使齊國前對燕昭王說:「臣貴於齊,燕大夫將不信臣;臣賤,將輕臣;臣用,將多望於臣;齊有不善,將歸罪於臣;天下不攻齊,將曰(蘇秦)善為齊謀;天下攻齊,將與齊兼棄臣,臣之所處者累卵也。」也就是說蘇秦無論在齊國成敗與否,都是危機重重的境地,甚至攻齊事成,很可能同齊國一同毀滅,他看得太清晰。
當時燕昭王表示堅決相信蘇秦,並囑咐他盡量爭取被齊國重用,並讓他帶上家屬去齊國,爭取信任,即使無法被重用,也要保住性命以待時機。蘇秦於是冒死到達齊國,開始第二段,也是最後一段顛覆齊國的間諜生涯。這次開始的時間大約是在公元前289年,推測的依據是《戰國策.齊策四》中蘇秦自燕之齊一篇,恰逢秦昭襄王派魏冉給齊國送來帝號,此事發生在前289年。當然蘇秦可能在齊燕之間多次往返,所以時間點還是很難清楚推測。
這個時候齊國國內政局也已發生變化,貴族田甲劫持齊閔王,齊閔王脫險後主政的孟嘗君遭到懷疑,被齊閔王剝奪權力,齊閔王親自主政。此事也讓孟嘗君深恨齊國,後來到魏國為相,一直試圖攻齊,成為蘇秦拉攏的對象。為了這次入齊蘇秦也做了充分的準備,為了破壞齊趙之交,蘇秦同主張秦齊交好且擔憂趙國威脅的齊國重臣韓珉聯絡,為韓珉獻計,讓韓珉以齊國做後盾在秦國受重用,可使秦國令燕國侍奉齊國,這樣秦齊燕結盟,韓魏不敢不從,趙國不聽話就可以攻打趙國,趙國聽話齊國可以攻打覬覦已久的宋國。韓珉聽信了蘇秦之言,親自駕車迎接蘇秦,韓珉之舉也抬高了蘇秦身價,讓蘇秦更快得到齊閔王的信任與重用(《帛書》)。
大約一年後齊國與趙國在東阿會晤,商量共同討伐秦國,去秦帝號(前288)年,蘇秦也參與了謀劃,不過齊國的目的是想阻止秦國救宋,從而利於自己攻取宋國。蘇秦在聯絡韓趙魏伐秦的過程中,因為各國各有考量,不甚齊心,《帛書》多篇內容皆是蘇秦反覆寫信給齊王,讓他相信齊國和燕國交好,三晉不敢亂來;並讓齊王收買已在魏國為相的孟嘗君和趙國主政者奉陽君李兌,合縱攻秦則秦不敢救宋,加上宋國君主昏聵,這段時間足夠齊國攻下宋國。韓趙魏如果不願,齊國可以和秦國結盟斷韓趙魏後路。
可惜燕昭王又當了一次豬隊友,見齊國攻宋,就暗中聯絡魏國的孟嘗君和趙國反齊的另一實權人物韓徐為攻齊,沒想到走漏了風聲,齊閔王決定撤兵。但此時齊閔王並未懷疑蘇秦的間諜身份,將他知悉的燕昭王的圖謀告訴了蘇秦。此時尚在魏國出使的蘇秦趕緊密信燕昭王,要他保密,穩住韓徐為與孟嘗君,不要再公開談論伐齊,否則想害他和害燕國的人都將趁機而動 (《帛書》)。
蘇秦的這段間諜之路如他所料,危機重重,最大的危險自然來自他欲破壞與齊國關係的趙國。趙國主政者奉陽君李兌是個狠角,他在沙丘之亂中圍困趙武靈王,導致趙武靈王被餓死。李兌的主張相對親齊,也有從齊國獲取封地的私心。在燕王聯絡伐齊的事情暴露之後,李兌趁機結交齊王,將謀劃伐齊一事推罪蘇秦,並向齊國討取封地。齊國見燕國有謀逆之心,也想結好趙國,就派人給李兌送去封地。燕昭王十分擔心,讓蘇秦趕緊回齊國,破壞齊趙之交。
蘇秦冒著生命危險回齊國,勸齊王不要給李兌封地。《帛書》第一篇有「冒趙而欲說丹與得」,「丹」是公玉丹,「得」是強得,皆是齊派往趙的使臣,很可能是齊王雖未懷疑蘇秦,也未完全採納蘇秦意見。公玉丹是齊王寵臣,蘇秦不得不再冒險去趙國,通過勸說公玉丹來改變齊王意見。而李兌可能對蘇秦真實身份和破壞齊趙之交的目的有所察覺,立即扣留了蘇秦。幸而這時齊閔王依然相信蘇秦,李兌不能直接對蘇秦動手。而蘇秦在險境也多次聯繫燕昭王,請他救自己脫險。燕昭王也出面營救了自己最重要的棋子,他對韓徐為說:「止某(蘇秦)不道,猶免寡人之冠也」。燕昭王這樣說,趙國也不得不放走蘇秦。蘇秦自述說「振臣於死」,可見這次被趙國囚禁的經歷,真是到了生死邊緣。
除了外患,蘇秦亦有內憂,燕昭王也不能像當初許諾的那樣始終信任蘇秦。在燕昭王聯合孟嘗君,韓徐為伐齊之前還發生了一件事:燕國為示好齊國,派將軍張魁率軍助齊攻宋,但《帛書》和《呂氏春秋.行論》記載,齊國殺了張魁。當時燕昭王怒不可遏,想再攻齊,但被臣下凡繇所勸,忍受屈辱,縞素離宮居於郊外,並派使臣卑辭請罪,說是自己所派之人不賢惹怒齊王。但據蘇秦自述,燕昭王將此事歸罪於他工作不力。再加上蘇秦堅持要燕昭王延遲伐齊計劃,等待更好時機,以及齊趙交好的徵兆,讓燕昭王在救出蘇秦之後,也考慮讓人替換蘇秦。此時蘇秦給燕昭王寫了《帛書》中最令人動容的,之前文中反覆提及的那篇自述:
「今王以眾口與造言罪臣,臣甚懼,王之於臣也,賤而貴之,辱而顯之,臣未有以報王。」
「臣之德王,深於骨髓,臣甘死辱,可以報王,願為之。」
「王苟有所善而欲用之,請為王事之。王若欲舍臣而專任所善,臣請歸釋事,苟得時見,盈願矣。」
真心也好,虛應也罷,蘇秦即使明知有身死之危,也不願意放棄這項任務,燕昭王也選擇了繼續任用蘇秦。一生成一事,足以留青史。
待這一輪局勢稍穩之後,齊閔王準備趁宋國內亂再度攻宋,但秦國是一道坎,秦國不願宋國為齊國吞併。蘇秦為齊國伐宋遊說秦王,並讓齊國同意令秦國獲取魏國的安邑,換取秦國同意齊攻宋(《戰國策. 韓策三》,此章韓人應為齊人,韓珉為齊國主持攻打宋國,韓珉為相於齊)。為了齊伐宋之舉,蘇秦再次身入險地遊說,他在魏國時齊國終於滅宋,魏國不得已而獻安邑,並拘留了蘇秦。幸而此時齊王依然信任蘇秦,派蘇厲遊說,救出蘇秦(《戰國策. 魏策一》)。
當齊國攻滅宋國之後,局勢終於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齊國吞宋,直接威脅到三晉。趙國親齊的李兌似乎失勢,燕趙聯手,樂毅也成為了趙國的丞相。秦國也趁勢調轉風頭,秦昭襄王聲稱「齊王四與寡人約,四欺寡人,必率天下以攻寡人者三,有齊無秦,無齊有秦,必伐之,必亡之」,堅決伐齊。甚至在齊國有向趙國派質子妥協時,秦王堅決不同意趙國妥協,還派兵四萬助趙抗齊(《戰國策. 秦策二》)。魏相孟嘗君本與齊閔王有宿怨,自然願意合縱伐齊。
此時五國合縱伐齊的局面已初步形成,蘇秦也到了生命中最危險的時刻。一旦燕昭王正式動手,蘇秦反覆聲稱燕國可靠的謊言會全部破產,間諜身份必然暴露。在前286-在前284這段蘇秦活動的記載不多,但他在燕國已經露出圖謀齊國的徵兆下勉力支撐,繼續為燕遊走,其中艱險,自可料想。在《帛書》中還有兩篇文字,一篇是說客在秦國派起賈主持五國伐齊後,勸說起賈讓秦國坐觀,並提醒秦國三晉的威脅;另一篇是蘇秦獻書趙惠文王,提醒趙王秦國以齊為餌,實際要吞併韓國與兩周的野心。這兩篇若皆與蘇秦有關,則可能是他在齊國面臨五國並伐之局面時依然未被齊閔王識破,仍在主持齊國外交,不得不做出努力,或是他意識到自己命在旦夕,為尋求活命機會做一些拖延。
然而樂毅率領的五國之兵還是大舉攻齊,經歷多次攻宋之戰後疲憊不堪,又對燕國缺乏防備的齊軍迅速潰敗。而蘇秦的間諜身份也全然暴露。關於他的結局。《戰國策. 楚策一》中曾提到「齊王大怒,車裂蘇秦於市」。不過《史記》中給出了蘇秦結局的另一個版本,雖然時代錯歸於燕易王時,不過也符合蘇秦一生所為:
「其後齊大夫多與蘇秦爭寵者,而使人刺蘇秦,不死,殊而走。齊王使人求賊,不得。蘇秦且死,乃謂齊王曰:「臣即死,車裂臣以徇於市,曰『蘇秦為燕作亂於齊』,如此則臣之賊必得矣。」於是如其言,而殺蘇秦者果自出,齊王因而誅之。」
在樂毅攻齊的時點,齊國大夫刺殺蘇秦,很可能不是嫉妒蘇秦而是識破了蘇秦的陰謀。蘇秦重傷瀕危之際,竟舍一身血骨,讓齊王聲稱自己是燕國間諜,將自己車裂於市,使刺殺自己之人邀功,這樣必可擒下刺殺者,也為自己報了仇。這一步也讓還蒙在鼓裡的齊王依然信任自己,他太了解人心。
無論是何種結局,齊軍兵敗如山倒之時,蘇秦的殘軀正懸於齊國之市。而齊閔王也為輕信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楚國出兵救齊,楚將淖齒卻起反心,想與燕國瓜分齊地,齊閔王被淖齒所殺。齊國僅賴田單保住即墨與莒兩座城池。齊閔王始終信任蘇秦,可以說比燕昭王更信任他,連燕國聯合孟嘗君與韓徐為伐齊時也不曾懷疑蘇秦,還將他從魏國救出,但蘇秦不曾背棄對燕昭王之諾,卻用一生的謊言將齊閔王陷入死地。那句「蘇秦為燕作亂於齊」,也成了他對齊閔王唯一的真話。不知最後獻出一身血骨,是否有償罪之意。
最後引用我最喜歡的對蘇秦的兩句評價:《史記. 魯仲連鄒陽列傳》中「蘇秦不信於天下,而為燕尾生」,以及《淮南子》中「管子以小辱成大榮,蘇秦以百誕成一誠」。
---------------------------------------------------------TBC------------------------------------------------------------------
戰國時期縱橫家如雲,善揣摩,通辯辭,會機變,全智勇,長謀略,能決斷。像張儀、公孫衍、蘇代、蘇厲、蘇秦、陳軫等等,名顯諸侯。
在此我還是推薦一名名氣不那麼大的縱橫家、陰謀家——公孫閈,又作公孫閱、公孫戍、公孫戌。
電視劇《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中公孫閱的影視形象,張子健飾一、鄒忌門客階段
齊威王上任後,文有相國鄒忌,武有將軍田忌,齊國大治。奈何鄒忌、田忌積不相能。前341年齊威王以田忌、田朌為主將,田嬰為副將,孫臏為軍師,於馬陵之戰大破魏國,殺龐涓和太子申。
田忌功勛卓著,孫臏獻計一舉入齊,殺鄒忌,正君王。田忌不聽。
《戰國策·卷八·齊策一·田忌為齊將》:田忌為齊將,系梁太子申,禽龐涓。孫子謂田忌曰:「將軍可以為大事乎?」田忌曰:「奈何?」孫子曰:「將軍無解兵而入齊。使彼罷弊老弱守於主。主者,循軼之途也,擊摩車而相過。使彼罷弊老弱守於主,必一而當十,十而當百,百而當千。然後背太山,左濟,右天唐,軍重踵高宛,使輕車銳騎沖雍門。若是,則齊君可正,而成侯可走。不然,則將軍不得入於齊矣!」田忌不聽。
田忌沒聽孫臏的計策,那邊鄒忌反動手了,這就是血淋淋的政治。
鄒忌的謀士就是公孫閈。公孫閈獻上一條讓田忌兩難之計:由鄒忌向齊王謀劃伐魏,勝利的功勞歸鄒忌,失敗過錯歸田忌。
《戰國策》成侯鄒忌為齊相,田忌為將,不相說。公孫閈謂鄒忌曰:「公何不為王謀伐魏?勝,則是君之謀也,君可以有功。戰不勝,田忌不進;戰而不死,曲撓而誅。」鄒忌以為然,乃說王而使田忌伐魏。
不料田忌三戰三勝,聲勢更煊赫。鄒忌急了,再求教公孫閈,公孫閈再獻上一條毒計,誣陷田忌謀反。他派人拿十斤黃金在市野占卜,說:「我是田忌手下,我三戰三勝,名動天下,想做大事,能吉否?」占卜者逃走後,為公孫閈抓捕,並將卦辭獻給齊威王。
田忌三戰三勝,鄒忌以告公孫閈,公孫閈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於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戰而三勝,聲威天下,欲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公孫閈因令人捕為人卜者,亦驗其辭於王前。田忌遂走。
這無中生有的計策錯漏百出,齊威王竟沒有精明的判斷;當然不排除齊威王借坡下驢,要清除田忌的勢力。一代名將田忌竟流落楚國,楚國封他在江南,直到齊宣王時方才召回。
公孫閈計策陰毒險惡,卻沒有負一點責任,因為他不久就放棄鄒忌,投了宗室權臣靖郭君田嬰門下。
二、田嬰門客階段
靖郭君田嬰是齊威王少子,齊宣王異母弟,孟嘗君田文之父,馬陵之戰不久升任齊相。鄒忌大致也失勢了,公孫閈遂改換門楣,投奔田嬰。田嬰為人欺瞞主上,怙勢弄權,營私舞弊,家積萬金,令齊國禍亂始生,但能養士,門客甚多。
齊威王將其封在薛國。薛國本是春秋諸侯國,又是齊、楚爭奪之地。齊國滅了薛國,把田嬰封在此地,引起了楚國不滿。楚國將討伐齊國。這時公孫閈再次出馬了,他請纓遊說楚王,解釋說:「魯國、宋國服侍楚國而齊國不服從,是因為齊國強大而魯宋弱小,大王難道不厭惡齊國強大嗎?封薛國與田嬰,是在削弱齊國土地。請不要阻止哦。」楚王大悅,就不討伐齊國了。
《戰國策》齊將封田嬰於薛。楚王聞之,大怒,將伐齊。齊王有輟志。公孫閈曰:「封之成與不,非在齊也,又將在楚。閈說楚王,令其欲封公也又甚於齊。」嬰子曰:「願委之於子。」 公孫閈為謂楚王曰:「魯、宋事楚而齊不事者,齊大而魯、宋小。王獨利魯、宋之小,不惡齊大,何也?夫齊削地而封田嬰,是其所以弱也。願勿止。」楚王曰:「善。」因不止。
三、孟嘗君門客階段
田嬰死後,孟嘗君繼位,其行為比田嬰更可恥,大放高利貸,專主專國,使得詐臣亂之朝,貪吏亂之官,又招致諸侯賓客及逃亡的罪人,食客數千,權傾一時。他毫無家國情懷,有奶便是娘,更甚者還曾引魏秦趙與燕國共伐齊國,害死齊湣王。
這位雞鳴狗盜之主,和公孫閈當然臭味相投。
孟嘗君巡五國,楚王贈送其象牙床。如此貴重物品,郢都的物流——登徒的不敢接活,只有請公孫閈幫忙免了這差事,如果成了,將送公孫閈一把寶劍作回扣。
公孫閈面見孟嘗君,說道:「五國能給您相印,是因為您在齊國賑濟貧窮;五國君主願以國事託付與您,是欣賞您的大義和廉潔,您接受了楚國的象牙床,將來諸侯如何看待您?」
孟嘗君恍然大悟,當即答應拒絕象牙床。公孫閈大喜過望,急急走出。孟嘗君心中狐疑,把他叫回,問:「你剛才說得很有道理,但你說完為何得意洋洋?」
公孫閈說:「因為我有三件喜事,外加寶劍一柄。」
「怎麼回事?」
「您門下食客幾百,沒人敢進諫。只有我一人敢做,這是我第一件喜事;我勸諫,您能聽,這是第二喜;勸諫後能阻止您犯錯,這是第三喜。另外,登徒不想送象牙床,請求我遊說您,以寶劍一枚作回扣。」
正所謂伴君如伴虎,孟嘗君劍眉一豎,道:「這很好。您接受他的寶劍了嗎?」
公孫閈道:「我不敢啊,您不開腔,我怎麼敢接受?」
孟嘗君道:「馬上收下。」隨後就在門上寫道「誰能傳揚我田文的名聲,能勸止田文犯錯,即使私自在外獲得珍寶,也可迅速進諫。」
公孫閈得了表揚,得了寶劍,真是名利雙收。
《戰國策》孟嘗君出行五國,至楚,楚獻象床。郢之登徒直送之,不欲行。見孟嘗君門人公孫戍曰:「臣,郢之登徒也,直送象床。象床之值千金,傷此若髮漂,賣妻子不足償之。足下能使仆無行,先人有寶劍,願得獻之。」公孫曰:「諾。」 入見孟嘗君曰:「君豈受楚象床哉?」孟嘗君曰:「然。」公孫戍曰:「臣願君勿受。」孟嘗君曰:「何哉?」公孫戍曰:「五國所以皆致相印於君者,聞君於齊能振達貧窮,有存亡繼絕之義。五國英傑之主,皆以國事累君,誠說君之義慕君之廉也。君今到楚而受床,所為至之國,將何以待君?臣戍願君勿受。」孟嘗君曰:「諾。」 公孫戍趨而去。未出,至中閨,君召而返之,曰:「子教文無受象床,甚善。今何舉足之高,志之揚也?」公孫戍曰:「臣有大喜三,重之寶劍一。」孟嘗君曰:「何謂也?」公孫戍曰:「門下百數,莫敢入諫,臣獨入諫,臣一喜;諫而得聽,臣二喜;諫而止君之過,臣三喜。輸象床,郢之登徒不欲行,許戍以先人之寶劍。」孟嘗君曰:「善。受之乎?」公孫戍曰:「未敢。」曰:「急受之。」因書門版曰:「有能揚文之名,止文之過,私得寶於外者,疾入諫。」
&<戰國策&>全本。
推薦閱讀:
※宋襄公可以被稱為自由主義博弈論使用者的失敗典型嗎?
※春秋戰國時期,文字和語言還沒統一,孔子周遊列國,如何傳播他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