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賞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的「滴色畫」?

例如《秋韻:第30號》

Autumn Rhythm (Number 30), 1950
Jackson Pollock (American, 1912–1956)
Enamel on canvas; 105 x 207 in. (266.7 x 525.8 cm)


從畢加索開始,很多人逐漸意識到「畫的像」不應該是未來繪畫的一個目的,不然隨著攝影術的發展,畫家就可以等著失業了。而從另一個方面來說,繪畫可以做到攝影做不到的東西:畫這個世界的實質而不是表象,這也是後來的野獸派,超現實主義,未來主義,抽象派等等流派所追求的。

Jackson Pollock的畫經常與佛洛依德的心理分析學聯繫在一起看,我們首先來說一下他為什麼選擇「滴畫法(drip-painting)」。早期的pollock和人們眼中典型的藝術家差不多,鬱郁不得志,借酒澆愁,一味的模仿著前人的作品,比如畢加索。我們來對比以下兩幅作品就可以感受到,pollock對「符號學」「象徵學」這一類的運用還是很感興趣的,並且一度企圖從神話故事中發現靈感。但是他自己也知道模仿沒有好結果,所以他很沮喪。

當時著名的女土豪佩吉古根海姆很喜歡pollock的作品和風格,當然也有傳聞說他們倆在一起睡過,總之她邀請pollock幫她畫了她新房子的壁畫。因為pollock的作品「好新奇好單純好不做作,和當時其他的藝術家畫的都不一樣……」

這幅作品打破了當時的繪畫局限,整面牆大約有15平米,大概就是你的書房地板被畫滿了的感覺吧。pollock把「繪畫」和「壁畫」的形式結合了起來,再用抽象的內容表達了出來,要知道在一整個牆上畫非具象的東西可不容易。

但是此時的Pollock仍然是在傳統的「架上作畫」,也就是繪畫還是垂直於地面放置然後畫家在畫布上作畫,佛洛依德曾經分析過這種作畫形式說人們懂得把畫「掛」在牆上,讓視線向上或者平行於自己來欣賞,是一種文明進化的表現。而pollock的「滴畫法」獨特的地方在於,作畫的時候畫布是平放在地上的。這樣就擺脫了重力的影響,當然更重要的一點是實際上這個畫是沒有上下之分的,並且pollock故意在畫布的邊緣上都留下了顏料的痕迹,讓人感覺畫布是無限延展而非局限於這塊畫布。


同時理解pollock的畫,了解他作畫的過程也是很重要的一步,Hans Namuth有幸在1951年的時候拍了一部關於pollock的記錄短片就叫「pollock 51」,記錄了他作畫的過程,同時還有非常珍貴的一部分pollock對於自己作品自述的過程,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cgBvpjwOGo

這裡還是回到原題,「如何欣賞」。最好的欣賞方式是去博物館看原品,這一類的藝術家還有馬克羅斯科,羅伯特勞森伯格,德庫寧… 這些人的共同特點都是畫幅較大,而又是用抽象的手法在畫布上表達自己的想法,如果通過屏幕無法直接感受到巨型畫幅帶來的震撼性和感官的互動和體驗。尤其是當同一個藝術家的巨幅作品和小幅作品同時在一個展館出現的時候,你會感受到巨幅作品的震撼效果。同時「去形象化」能夠帶給人更多思考的空間,例如勞森伯格的「white painting」或者是john cage的「4『33』『」其實都是一個效果,脫離具象的東西讓人意識到自己在看一幅畫,但是又從畫中看到別的東西。

當然我還推薦另外一種欣賞方式:


對大多數公眾而言,波洛克的畫確實蘊藏著某種「難以言表的吸引力」。曾有人將波洛克的一幅作品與另一幅看上去同樣雜亂無章的塗鴉之作同時展出,調查哪一幅畫更有魅力。在接受調查的120人中,113人選擇了波洛克的畫。

這種吸引力究竟從何而來?數學家和物理學家們的介入,使對波洛克繪畫的審美嵌入了理性的視點——波洛克的油畫之所以有著令人愉悅的神秘美感,是因為它們與自然界中的許多事物一樣,符合分形法則。

圍繞在我們周圍的大自然的各種圖案:人類的指紋、貝殼上宛如刺繡一般美麗的紋路、海岸線的曲折迂迴、樹木上樹枝的錯落交織……乍看之下令人眼花繚亂,但其實各自存在著自己的內在規律,取其中一角,無論比例大小,其構造儼然都是整體的縮小複製。這種局部是整體結構的無限重複的現象,被稱作「分形」。

人類對分形圖案的偏好,可以追溯到人類的遠祖。在人類的發源地——非洲熱帶草原,土著居民們至今還能通過草地上的分形圖案來分辨,這些痕迹究竟是被風吹皺,還是被伺機捕食的獅子所壓平。「這種欣賞最初並不是因為美感,更多的是生存本能的需求。」華盛頓州立大學環境科學系教授詹姆斯·懷斯說。

科學家們將波洛克的畫掃描進計算機,在每一幅圖中截取不同的位置和放大率,並評估對比了近500萬個分解後的圖案。結果表明,那些看上去像亂麻一樣糾纏不清的畫作,的確是一些分形圖案。

在揭示波洛克的創作技巧上,科學家們的解釋也令人信服。在波洛克用身體撞擊顏料桶後,繩索的鐘擺運動和顏料桶自身的抖動,使下落的顏料在不同的比例上產生了無數具有自我相似性的線條。這些居住在抽象世界裡的精靈們,雖然毫無具體形態而言,卻在直覺地領悟到了自我相似性的波洛克的精心策划下,具有了精妙的自然模式。

波洛克去世後的數十年間,效仿其繪畫方式的怪招層出不窮:有人將顏料裝在槍里,打在畫布上;有人把顏料堆在畫布上,然後用鐵鏟等各種工具用力拍擊;還有人在裸體上塗滿顏料,然後在畫布上翻滾扭動……

讓人遺憾的是,這些後來者們多半只注意到了波洛克奇怪的創作形式,卻沒有意識到,在這位天才畫家開放性的藝術風格之中,蘊藏著渾然天成的自然韻律,「恰如穿行森林時,景色總是在視野之外持續延伸」。


波洛克好像除了滴畫法沒有什麼新突破了… 希望懂的人能多解答一些。是不是體現了他基本功薄弱的問題,創作出滴畫法只是偶然? 個人的設想歡迎反駁


剛剛上數學課教授拿Pollock的作品舉例子,我就來轉述一下吧。

我不是學藝術的,不懂「藝術價值」之類的東西。但是Pollock的畫是有序的,是有規律的,因此是有美感的。

淺顯地說,在數學上,一個系統(或事物)的混亂度可以由傅立葉變換的各項係數大小度量。有序系統的係數是迅速遞減的,如各種幾何圖形,樂音等,而無序系統則不會明顯遞減,如噪音。換句話說,用越少的函數來擬合就越規律,有序。

Pollock的畫混亂度與中國水墨畫混亂度基本一致,係數均迅速遞減,因此是有序的,美感也由此而來。

有觀點認為其自由揮灑,使得繩索自由擺動和顏料桶自由抖動,顏料自由下落,其形成的曲線也就符合自然規律,因此有規律的美感。

加一句個人觀點,你可以試試自己用不同顏色的筆在紙上瞎畫,對比Pollock,確實能看出不同。不過另一方面,換任何一個其他人,大概也能用Pollock的方法創作出有同樣「美感」的作品。


看完會計刺客,靈感迸發我也隨手甩了一副。不知道怎麼欣賞,但我覺得畫畫的心情很好呢!

以前覺得畫這樣的畫,隨便來就好,很容易。其實畫的時候就發現很多東西看著隨意,其實還是有控制的,比如我就覺得白色用多了,線條還是甩得不夠長不夠婉轉……

對了,作品名叫《白日夢》


添一個很污的回答。

第一次知道波洛克是因為《銀河護衛隊》。

英文台詞是這樣:

Gamora:And Quill, your ship is filthy.
Quill:She has no idea. If I had a blacklight, it"d be like a Jackson Pollock painting here!

在此之前我都不知道有這個人,但是記住這個比喻之後,再去看他的畫,覺得,嗯,確實有很多可供想像的空間。

當然,這個著實重口了一些。

吳冠中有個畫《春如線》

和波洛克的畫有點相似,小清新的多了。藝術之相通,大概類此。能夠喚起人審美上的愉悅,就行了。


需要理解,藝術的表現形式本身是有意義的。

不想說高深的理論,說一個經歷的趣事。很多年前給一個幼兒園客戶做畫冊設計,發現這個幼兒園的繪畫教育體系比較有趣;

小一班開始學習波洛克,小班學習畢加索,中班學習印象派,大班才進入傳統一點的繪畫訓練。

很小的小朋友知道了一些手法上的區別,一下子跳出了傳統美術教育的定式思維,把畫面當成了自我表達的工具。同樣的滴色手法,每個人想說的故事卻是完全不同的,形成了非常有趣的群像。

這些孩子並沒有美術史的積澱,卻玩得挺開心的。


眾所周知這些畫是隨便潑出來的,還要花這麼多錢買,還越賣越貴,這些土豪是不是傻?!


其實波洛克在世的時候,他的作品就充滿了爭議。而波洛克成功的原因,小編不才總結如下。


1 那個時代文藝圈都在開腦洞。


在那個時代驚世駭俗的畢加索給你看正臉的時候會友好的把後腦勺一起送給你看看。杜尚買一個小便池就搬到博物館變成了「泉」。


一個畫家打破了傳統的創作方式,改變了當時抽象作品還是從具象作品中而來的現狀,創作畫作本身就是一種突破的行為藝術。

2 有些滴畫作品是美的。


顏料滴撒本身是有美感的,小編不才,卻也喜歡那些自然隨性的曲線,如果配上合適的色彩搭配就會挺好看。而波洛克把這種自然的美做了提升,進行了再創作,把它們升華成一種藝術。

雖然有本人無法欣賞的16號,但是在看波洛克不同時期的作品,在他個人不斷探索中,也有不少讓我雖然看不懂,但是驚艷的作品,通過這種色彩的洒脫的曲線讓整個畫面充滿了張力和生命力。比如會聚,比如秋韻,比如白光,又比如五洵之水。


會聚


秋韻 30號


五洵之水


3 波洛克畫看似簡單卻存在著分形法則的奧義


雖然波洛克的作品很多人看不懂,但是確實得到了很多人的欣賞,認為一些作品有「難以言表的吸引力」。


有人做了一個實驗,把波洛克的一幅作品與另一幅看上去同樣雜亂無章的塗鴉之作同時展出,調查哪一幅畫更有魅力。在接受調查的120人中,113人選擇了波洛克的畫。


甚至有物理學家和數學家曾經介入分析過波洛克的畫,他們的結論是,波洛克的畫符合分形法則,所以會帶來令人愉悅的美感。


波洛克在創作的時候,用身體撞擊顏料桶後,繩索的鐘擺運動和顏料桶自身的抖動,使下落的顏料在不同的比例上產生了無數具有自我相似性的線條。而這些自然形成的看似糾纏不清的畫作,卻潛在分形法則的美感。


在電影「機械姬」中,男主在談論波洛克的繪畫的時候,總結波洛克用非理性主義的精神不斷給觀眾洗腦。

厲害了,word克。

4 波洛克被一個美國厲害的組織CIA捧紅了


二戰結束後的文化冷戰時期,年輕的美國被稱為「文化的沙漠」,美國人不服氣了,於是沒有明星,就造星,造什麼星呢?抽象畫就成了重頭戲了,反正大家都看不懂,捧起來多簡單啊!


於是CIA就執行任務了,在他們秘密的支持和資助下,波洛克,德庫寧,羅斯科成功的成為了新一代的現代藝術大師。


這樣,大器晚成的波洛克突然順風順水,一時之間受到了媒體的吹捧,走上人生巔峰。當然這些支持這些藝術家並不知曉,幾十年後美國公開了一些資料,才證實了這一事實。


所謂天時地利人和,波洛克都佔了,最終成為了一代大師級的人物,成就了一個神話。


除了5號,16號這些高價作品,最具藝術價值的大家普遍認可為「會聚」,「秋韻30號」,「大教堂」。


大多數沒有太多了解現代藝術的朋友,在理解Pollock一類藝術家的作品時常會陷入一個誤區——把它們當做「繪畫」去理解。

那麼傳統意義上來說,什麼是繪畫?
繪畫是創作者在二維的平面上用工具臨摹現實的藝術,畫普遍被認為是對現實場景的模擬。
所以看畫的過程中我們的思維目標通常是——它在模擬什麼?
使用這套思維模式,去欣賞印象主義之後的藝術品時常會陷入誤區。
欣賞下面這個畢加索之類的藝術家的作品時就會感到吃力,

欣賞下面的羅斯科、波洛克等的作品時就會暈圈了。

你:

呵呵。

因為這兩位的作品在創作時本就不是為了模擬什麼現實場景,而是追求一種直接的精神表達,也可以說它們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繪畫」。

OK,鋪墊完了。
如何欣賞這類作品?有複雜的也有簡單的方法。
【複雜的】:深入學習藝術史、特別是現代藝術史、當時的時代背景、當時藝術界的風格走向、作者的人生經歷、作者的言論書籍等等一系列的東西,在內心構建一完備的藝術世界,或者說一個欣賞藝術的實驗室,再將Pollock的作品放在這個世界/實驗室中去審視,就可以結構和理解它了。
【簡單的】:拋棄傳統的欣賞畫作的思維方式,不在去思考它在模擬什麼,而是用自己的直覺(對直覺)去感受一下作者想要表達什麼,花一點時間駐足,用心去思考和感受,逆向去探求作者在創作中植入的思想,你得到的東西是不是對的,是不是和作者一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感受。這也是一種極好的方式。

以上。
PS:個人覺得Jackson Pollock在現代藝術史中被美國商業捧得有些過譽了,MOMA還設了一個專區,感覺美國在上世紀後半葉因為經濟發達急迫想擺脫暴發戶的形象,給自己貼文化標籤掌握藝術界的話語權,所以抓住Pollock這種拚命捧,反正我覺得吧。。。


個人主觀感受—彭涌而出的生命感,他的原作就在我們學校後門的古根漢姆博物館裡,非常震撼,不同於古典大師,那一代的藝術家注意的不再是所謂形體,看到的是更深一層的東西—精神,我們看到噴撒的黑色筆觸其實是畫家思想極度提純後的產物。所以當代繪畫很自我,自己想表達的情感非常隱晦,換而言之你需要找到畫作和你的情感共鳴,你從畫家的精純思想提純物中看到了什麼,當然也可能你看到的和畫家的想法完全不同,但是這才是魅力所在。


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1912-1956),美國畫家,抽象表現主義繪畫大師,也被公認為是美國現代繪畫擺脫歐洲標準,在國際藝壇建立領導地位的第一功臣。

1929年就學紐約藝術學生聯盟,師從本頓。

1943年開始轉向抽象藝術。

1947年開始使用「滴畫法」,把巨大的畫布平鋪於地面,用鑽有小孔的盒、棒或畫筆把顏料滴濺在畫布上。其創作不作事先規劃,作畫沒有固定位置,喜歡在畫布四周隨意走動,以反覆的無意識的動作畫成複雜難辨、線條錯亂的網,人稱「行動繪畫」。

此畫法構圖設計沒有中心,結構無法辨識,具有鮮明的抽象表現主義特徵。

主要作品有《秋韻:第30號》、《薰衣草之霧:第1號》、《大教堂》、《藍桿:第11號》等。

畫家波洛克作品賞析

畫家波洛克作品賞析


我覺得看著就挺好看啊,是我的審美奇怪么。。


《劍橋藝術史-繪畫觀賞》開頭有關於《秋韻》的一些論述,貼出來給大家看看


大概看了一下 基本沒人回答到點子上。
想欣賞pollcok的畫我們得從Masson說起,這個人呢是個超現實主義畫家,然而呢,他不是我們熟知的達利那派的畫家。
達利的畫大家都應該很熟悉了
那masson的畫是什麼樣的呢?

嗯,大概是這樣的。
非常放蕩不羈的用筆呢!
超現實主義本身就和DADA一脈相承,DADA否定一切藝術,然而超現實主義不同。超現實主義的作家們呢,受到了Freud研究的啟發。想警告世人,我們潛意識的想法有多麼危險。
所以呢masson為了警示世人發明了一種畫法叫做 automatic drawing就是拿個筆各種亂畫,完全不用自己的意識去操縱畫筆 而讓自己的id(潛意識)來領導自己的手進行創作。
等他畫完了各種線以後呢,大哥會看看這幅畫,嗯,這些線條 我感覺是魚 所以他就加了點細節,這幅 battle of fishes 就創作出來了。

可是為什麼masson要創作這麼一幅畫呢?
話說他創作這類型畫的時候,正值一戰結束,但是一戰產生的問題並沒有解決(最終導致二戰)
masson創作這幅畫的意義在於 告訴我們 我們潛意識有多麼的好鬥(魚的戰爭),對性的慾望(魚交配的場景)等等等等各種負面的東西。因此我們要控制自己的潛意識,人啊要向善!

後來二戰爆發了,masson 卷著鋪蓋和畫 到了 美國。結果呢pollock就正好看見這幅畫了,再加上他也看過莫奈最後幾年的睡蓮

莫奈晚期這種類抽象畫(因為晚年半瞎半聾)顏色的用法仔細觀察的話 是一層顏色疊著另一層顏色那麼畫的。


細節圖
睡蓮對pollock也有影響。因此呢就誕生了這種 abstract expressionism的這種技法。

把masson的automatic發展到極致連筆都乾脆不用了,直接潑,隨意潑,就是展現自己的unconscious mind可以創作出什麼樣的畫,所以欣賞pollock的畫,不要想畫里是什麼,對不起畫里完全沒有任何真正世界上的東西,你想它是什麼它就是什麼。我們欣賞的是它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的一種精神上的感受,甚至看畫之前畫名也不要看!

手機不好打字 回來再更細緻的更吧


現代藝術家最重要的是創造自己的名片。


先講一講Pollock畫作名字的趣事。「秋韻」是後來者加上去的,事實上波洛克只給自己的作品編號。也就是這部作品叫No.30。

這其實表明一點最重要的東西:我的畫就是我的畫,你不要去說我的畫是什麼,它就是我的畫。我也不希望你因為題目而把我畫什麼,限定在一個範圍內。

一般我們解讀作品,都有美學層面+含義層面的解讀,那麼這裡的含義層面就沒有任何標準了,這也是藝術率先開創了後現代主義。

說一些歷史背景,波洛克處在人們剛剛被工業文明和都市文化侵襲的時期,因此一般認為他們的畫作反映的是對這個時代的不安和對物質的反思。

另外補充一下,大家都提到美國的abstract expressionism 以及 後來的Rauschenberg 。其實歐洲也有人值得注意,比如德國的Dynamism派,以Piet Mondrian為首:


pollock 的一生比較短暫,44年。他不是從小學的畫畫,是之後受了誰都影響(wiki里有),才開始了創作。並且,他個人性格比較孤僻,不喜歡有人的地方創作,這幅畫作並不是在之上豎起來畫得,而是在地上,一個沒有大小約束的地方畫的,他畫畫的時候會伴以音樂,隨著音樂在畫 也是 action painting 的代表。畫作本身的工具就是刷子,用刷子蘸顏料畫,所以可以懂得為啥叫drip painting。他生活的那個時期是二戰後,他的畫作我個人認為表達了對生活和外界一種不在乎的的感覺。他是抽象主義畫家,所以畫看起來並不能看出什麼,不過在youtube上有個叫 jackson pollok film的視頻,是在玻璃板上作畫,可以看到他畫畫的過程,可以自己感受一下。
我看了一下別人的。嗯。。。雖然有文獻以blue poles 為例來將pollock的drip painting用電腦描繪,但是從歡迎他創作過程的電影來看他畫得還是比較快不是按照什麼圖形來畫的,因為刷子蘸了顏料根本沒人知道會在哪裡那個顏料滴水下來啊。。。而且有些掌印啊,筆快乾了的筆尾的痕迹啊,都相當隨性。之所以說還原,是因為確實是他本人作畫,但那副用相機錄下在玻璃上做的畫並沒有完成,所以最後他怎麼畫完的就沒有直接的依據了。
因為抽象主義本來就很抽象,我覺得要欣賞還是要了解一下創作背景和環境再自行體會。
因為哪怕我了解了,還是覺得這種很像章魚燒上面那個東西的畫作真的沒有美感,就算說他抽象的表達了很多我也不能說服自己。。。不過,這大概就是藝術的魅力,總有一群人會為她傾倒,把前人沒有的,不論好壞美醜的畫作推舉為有意義的作品。


《第五號,1948》曾賣出1.4億美元(近10億元人民幣)的高價。但是報道涉及的買賣雙方並沒有出面證實這一成交價格。首先不管是不是炒作,我好奇的是:就算是真的,這畫為啥能賣那麼高的價格,真的值這個價嗎?

可能當時哪個土豪錢多的沒地方去,為了顯示自己和「普通人」的區別,於是高價買了一幅別人都看不懂的畫做收藏。期間各種鼓吹吹捧它的價值。人們起初也會懷疑,但是又確實存在著真金白銀的交易。不得不相信有我們「看不到的價值」,紛紛表示欣賞不來的過程中,畫和畫家的知名度提高了。於是,畫家出名了。畫自然也真的「值錢」了。作品在一次又一次的交易中得到了諸多社會人士的肯定。人們為了證明這畫真的很值錢,於是絞盡腦汁紛紛去尋找這畫存在的優點。告訴人們應該從哪個角度,如何去欣賞這樣的畫,原本一文不值的畫真的成了價值連城的收藏品。

當然以上都是我的胡謅。

反正這樣的畫我欣賞不來。不管從哪個角度看我都無法理解,我也相信有這樣感覺的絕對不止我一個


看大家回答如此專業,不知為何被邀請回答,,來獻醜一下。波洛克雖然以自動主義出名,但是他早期師承美國地產主義大師benton,受到許多現實主義的影響。談到他的後期創作都不得不提到他的酗酒經歷,他在榮格那裡進行戒酒治療,才有各種心理學的分析發展,總的來說,藝術沒有定式,這種創作風格在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繪畫發展時期顯示出了其優勢,代替了在30至40年代的寫實性繪畫,其實也有一定的歷史原因。一直以來,寫實與抽象孰高孰低都是藝術圈爭論的重點。不過顯然,波洛克還是很幸運的,畢竟不是誰都能一潑成名


給人「我上我也行」的感覺
但是這恰恰說明了其作為藝術品的價值


推薦閱讀:

為什麼夏加爾的畫中有那麼多抽象的馬?
如何賞析潘天壽繪畫藝術?
有什麼網站可以欣賞現代油畫/水彩畫?
怎樣評價北大教授朱青生的公開課《藝術史》?
線上哪裡有中國古畫高清圖的資源庫?

TAG:藝術 | 繪畫 | 繪畫欣賞 | 藝術史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