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部分面試官在面試將結束時會問「你還有哪些問題?」,它考察面試者的哪些素質?


一般面試官都會在面試的最後問一句:你還有什麼問題嗎?

很多人都覺得,作為面試者,在面試中是處於一種被動狀態的,面試官問什麼我就答什麼,在最後被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就會一臉懵逼。

首先,面試官為什麼要問這個問題?

1.了解你的訴求

面試官問你,很有可能是真的想知道你內心的訴求。通過這個問題,面試官可以了解到:你對公司的一些看法、你對工作的一些問題、你對薪資的一些要求等等。

面試應該是一個雙向互動、雙向反饋的過程。面試官可以對你有所要求,你也可以對面試官提出你的訴求。但是也不是所有問題都能問的,這個會在之後講到。

2.考察你是否對公司有興趣

看一個人對公司是否有興趣的方式,就是看這個人對這個公司存在多少疑問。如果你對這個公司有興趣,你勢必會在面試前做很多準備工作,了解得越多,內心存在的疑問也會越多。面試官透過你的回答就可以看出你是否是真的想要獲得這份工作。

但是這不意味著在面試中可以提一連串的問題,你需要掌握好度,挑一些比較重點的、利益相關的、又能讓面試官滿意的問題來問。

3.考察你的性格

通過這個問題,面試官可以看出你是否是一個主動的人,還是一個被動的人。你在工作中是一個沉默做事的人,還是一個有想法的人。你是一個會為自己爭取的人,還是一個安於現狀的人。

類似的這些面試問題,或多或少都可以看出面試者的性格特點,面試官自然喜歡那些與他氣場相合的面試者。

4.考察你的思維、表達能力

面試官通過你問問題的方式、角度、內容等就可以判斷出你的思維、表達能力。如果你問的問題是基於調查、有深度的問題,並且能夠有條理地表達出你的見解,同時還能與面試官進行互動交流,那麼你的思維、表達能力一定不錯,在日後工作中一定可以很好地解決問題。

那麼,有哪些常見的雷區要避開的呢?

  1. 找面試官問結果,問自己過了沒有之類的問題。雖然不會太影響打分,但是公司基本都不允許面試官透露結果的。
  2. 過多地向HR之外的面試官問非技術類問題,比如薪資、個人隱私。
  3. 走極端,成為一個極端的案例,比如太安靜,一言不發就做題,或是太有攻擊性,再或者太發散思維,高談闊論,說著說著就跑偏。

最後,面試者可以向面試官提一些什麼問題呢?

1.為什麼這個職位仍是空缺著的?

Why is the position open?

2.如果這個職位現在有/曾經有過員工,那麼他們是什麼地方出了錯所以離開了?他們是怎麼取代前任?或者他們為什麼要離開?

If there is/ was an incumbent, what went wrong? Why are they replacing that individual? Or , why did they leave?

3.這個職位要向誰報告,ta的背景是什麼?

To whom does the position report, and what is his/her background?

4.這個職位最重要的職責是什麼?

What are the most important responsibilities of this position?

5.在工作中,我有什麼自主權?

What autonomy would I have to perform my responsibilities?

6.這個職位對技術要求高嗎?

How much emphasis is placed on technical skills in this position?

7.這個職位對人際交往能力的要求高嗎?

How much emphasis is placed on people skills in this position?

8.我還需要什麼樣的學習和培訓,才能夠幫助我勝任這個工作?

What educational or training support will be available to help me learn what I need to know to be successful?

9.在入職的60-90天內,我能為公司做什麼事?哪個是最重要的?

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 can do to help your company during the first 60 to 90 days of employment?

10.您心目中對這個職位理想人選的要求是什麼?

Describe your perception of an ideal candidate for this position.

11.我今天的表現會怎麼被評估? 是否有正式的評估過程,如果有,能向我描述一下嗎?

How will my performance be judged? Is there a formal evaluation process, and if so, please describe it for me?

12.這個級別職位的日常/每周/每月工作是什麼?

What is a typical workday or week or month for this level of position?

13.公司的經營理念是什麼?

What is the company"s management philosophy?

14.我主要工作是跟進項目還是啟動項目?

Will I mainly inherit projects or initiate them?

15.您為什麼選擇這家公司,您的初衷是什麼?

What brought you to this company, and what is your background?

16.這個職位的職業道路是什麼樣的?

What is a typical career path for this position?

17.如果我有下屬,他們的優點和缺點是什麼?

If I have subordinates, what are their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18.您如何看待這一領域或部門的工作環境?

How do you characterize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of this area or department?

19. 我能有多少假期,以及加班情況?

How much travel is required? What about overtime?

20.公司的目標有哪些?

What are some of the company"s goals?

21.您覺得3年或者5年後,公司會怎樣?

Where do you see this company in 3 years, 5 years?

22.我和我的上司之間的關係是什麼樣的?

What kind of a reporting relationship would exist between my immediate supervisor and me?

23.這個職位有什麼晉陞機會?您能給我舉個例子嗎?

What growth opportunities are available for a person starting in this position? Can you give me an example?

24. 您還想知道什麼其他信息,可以幫助您了解我是否能夠勝任這個職位?

What other information can I give you to help you evaluate my qualifications for this position?

25.如果您錄用我,我需要什麼時候來報到?

When would you need me to start if you were to hire me?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九章演算法(ninechapter),幫助你了解IT技術前沿,通過面試、拿到offer、找到好工作!


曾經我還是少年的時候總覺得這是個很重要的環節。現在天天面試,我每次也會問:「你有什麼想問我的么?」
但是相信我,我真的就是客氣一下,走一下正規流程並表示尊重而已。

我永遠不會僅僅因為一個人問出有水平的問題而僱傭他,也不會僅僅因為一個人沒有問題而不僱傭他,相反如果你問了很傻的問題肯定會減分。
這就是一個不說不錯多說就有可能錯的環節。

當然你有問題還是要問,只不過沒有必要刻意去問,大家都是過來人,都是這麼混過來的,相信我,看得出來你有沒有刻意。

至於有人說這是自我表現機會的就有些過分誇大了。前面的各種面試環節有的是機會給你表現,最後面試完了才表現未免太晚了吧。。。

早早面完多好畢竟面試官還有其他事情。。。


"關於我們公司你有什麼需要了解的嗎?"

面試官拋出的最後一個看似簡短的提問,對一個個心懷萬千糾結的候選人卻暗藏殺機, 是一步走向人生巔峰,或是重新淪落千軍萬馬獨木橋的求職大軍?成千上萬無知的求職者,在面試的最後環節,究竟犯下了多少後悔終身的錯誤?

盡請關注中央電視台十套《走近科學》畢業生教育節目——《別聽他們忽悠!》


1.最後一個問題意義真的有那麼大嗎?

大叔出馬,破解各種謠言。
對於那些拉大旗當虎皮蠱惑大家的水軍,只此一句:你想多了!

如果最後一個提問真有那麼大決定意義,那何苦浪費之前半小時口水?
面試官又不是德雲社的職業相聲演員嘮著嗑就能拿工資,面完試回去還一屁股活等著加班呢。

而且從經濟學上說,HR就是傻逼啊,廊坊那麼久,只要最後一個問題;
從生物進化學上說,這麼不講效率,HR是個要被淘汰的物種啊;
從心理學上說,都沒心沒肺到這地步了,你覺得還有必要談心理嗎?

花費半個小時時間各種壓力面試、行為事件訪談、結構化提問、STAR法,就為了浪費半天時間聽候選人說完最後一個問題嗎,真心覺得這種問題可以直接用來回答「你見過什麼樣最奇葩的HR」這種問題了。

以個人的經驗性證據,最後一個問題在面試成績中體現的比重不會超過10%。另一個佐證是時間分布,如果拿總分在面試時間上平均分布,面試30分鐘,最後一個問題3分鐘,最後一個問題所佔分值也不會超過10%。

但不可否認的是,能被面試官看到的每一秒鐘,直到你走出面試會議室甚至離開公司,你的所有表現都會影響面試官的錄用決策,這確實真的。

曾經有一個候選人在辦公樓走廊隨地扔了張紙巾,就被我同事(一位外表溫柔滴小姑涼)無情地從複試名單上刪除了。

2.為什麼說最後一個問題沒有太大價值?

如果你沒有做過HR,沒有做過面試官,你不知道這些我都理解。
如果做過HR,面過候選人的,還在這忽悠大家,就不知道你是故意裝流弊,還是你真的什麼都不懂,面試時就是湊個人頭。

常規的面試一般分3各環節:自我介紹、面試官提問、候選人提問。

面試官的錄用決策時怎麼做出來的?
應該說是面試進行到一半之前。

2.1先做排除法

一般在自我介紹和面試官提問的前3個問題,就是找你毛病,看看有哪些是和企業價值觀、組織氛圍、崗位勝任素質或團隊領導風格不匹配的。

在招聘的時候,所有面試官都避免不了兩種風險。

α錯誤:雖然候選人素質真的很高,比如馬雲,可是我們就是因為是外貿協會,或者因為」你長得像我前男友「等原因,而拒絕了本來很優秀的候選人,翻譯成統計學語言,叫「在原假設為真時,決定放棄原假設」,我們稱其為第一類錯誤,或α錯誤,因為其出現的概率通常記作α;

β錯誤:南郭處士本來拿著一支濫竽裝裝逼,沒想到誤打誤撞還進了齊宣王的宮廷樂隊,吃著俸祿帶著官銜。我們管這叫「原假設不真時,決定不放棄原假設」,稱為第二類錯誤,或β錯誤,因為其出現的概率通常記作β。

α錯誤和β錯誤此消彼長,沒法同時兼顧。
一般來說老闆不會因為你沒找到優秀的人才而責備你,為啥呢?
因為你可以說,我們的工資低沒有競爭力,我們的品牌小,沒有影響力,我們的地段偏,交通不便……此處省略一萬個理由。
但是你要招來一個爛人,你老闆該問候你了,你瞎了啊招這樣一個爛人!

因此,不能同時吃到魚和熊掌,HR就選擇了蛋炒飯……扯遠了,因為自己時間有限,HR只能忽視α錯誤了。(要知道為了降低α錯誤,不錯過其貌不揚的人才,你需要投入大量時間慢慢甄別,但是說實話,太他媽浪費時間了,真心沒耐心)

上面的圖是幾個意思?
對不起,上圖是拿來裝逼的。

回歸到經濟學,因為現在是買方市場,也就是候選人的供應大於需求,因此,為了去偽存真,我們即使錯誤地拒絕幾個真正優秀的候選人,後面還有一大堆求職者排著隊等著臨幸呢。

因此,我們只要聽到一個不能忍受的破音(毛病),對不起,就沒有導師人給你轉身了。

2.2 重複驗證

接下來,面試官還會問一些問題。
如果是之前對你印象還不錯,那就可能接著深入聊聊,就看聊得來聊不來,再發掘發掘你的其他優點。

如果之前對你印象很差。hiahia~如果你的情商不是負數,接下來你就能夠從面試官濃郁的的非語言線索感知到,氣氛越凝重了,面試官咄咄逼人……(註:一般來說,壓力面試的步步緊逼往往是快速但中性地,如果是真的舉紅牌,則更多是一些反問,速度一般不會很快,很簡單,面試官失去對你的興趣了,才不會浪費那麼多精力呢~)

其實這個時候,面試官在一步步驗證並得出結論,看看,我就知道你是這樣的一個爛人……
在這個環節你就已經沒有翻身的餘地了,我見到過一個小夥子在這個環節爆料出硬貨,生生進入了複試,但人家確實是牛逼,只是長得對不起觀眾,而且前面表現失常了。

2.3 最後一個問題

這哪裡是最後一個問題,這明明是逐客令。
如果面試還沒進行10分鐘,問題才問了不到5個,就開始問你有沒有什麼問題,恭喜你,你可以趕緊看看還有沒有別的面試機會,不用在這裡浪費了。
如果談了一個小時,而且氛圍很融洽,那最後一個問題有什麼意義呢。見下一節。

3.最後一個問題的意義是什麼?


在很大程度上,最後一個問題是處於對求職者或候選人的尊重,一則表現出雙向選擇的平等地位,二則了解對方的看法和需求,看看互相的供需是否匹配。在最後一個問題的時候,面試官也累了,也想輕鬆地聊聊,所以這個時候,一般也比較融洽和友好。

4.最後一個問題應該問什麼好?


想問什麼就問什麼吧。為了照顧到你在這家公司的職業形象,只要不要太八卦狗血,薪酬也好、發展也好、公司運營也好都可以聊。

我參與面試的人中,從沒有因為最後一個人問得奇葩而被刷掉,也沒有因為某些人問得好就直接劇情翻轉,人生逆襲進入下一輪的。
「完」

知乎 Live 專題 : 跳槽求職必修課「面試加分指南」- 小紅拖拉機主講

附送我的一些精選回答(部分已在日報上和大家見過面了)

「面試篇」
如何製作高水平簡歷?
有哪些應屆生需要留心的面試技巧?
面試官問你的缺點是什麼,應該如何回答?

「職場篇」
進入職場1~2年的人,做「自己擅長的事」是一種好的選擇嗎?
畢業後工作的成長速度差異是如何造成的?
20 歲做什麼,可以在 5 年後受益匪淺?
怎樣才能告別充滿「重複任務」的工作,進入職業發展的新階段?

「心理篇」
休假或跳槽有助於解決工作的倦怠感嗎?
如何克服嚴重的拖延症?
為什麼制定的計劃總是實現不了?
初入職場的新人,什麼行為或者話會讓老員工反感?

「跳槽篇」
離職前一定要找好下家嗎?公司招聘時一般如何看待裸辭和騎驢找馬?
在考慮是否要「跳槽」前,至少應該考慮清楚哪些問題?
怎樣的跳槽頻次在 HR 眼中是合理的?如果跳槽次數太多,如何合理化?
跳槽面試時,是否應該如實澄清上一家的離職原因?

「HR篇」
人力資源管理,適合初學者的書籍有哪些呢?
HR 做到什麼程度叫專業?發展之路有哪些?
HR在公司中沒有地位和價值?轉行做HR難嗎?
怎麼通過面試辨別一個人的責任心?


搞搞笑,漲姿勢,來我的專欄:HR小白進化論
.


互相了解,避免誤會,順便做結語。


別想太多,就是再給你一個展示自己的環節啦!
怎麼應對呢,建議你提前背一組對方公司的數字,提問的時候順帶提出來,能夠展現自己的知識水平和面試誠意!
比如「貴公司去年的銷售額是XX(年報可以查),相比前年高了60%,我很好奇這個增長是通過公司戰略調整實現的,還是行業利好的關係?」
能夠如此精確的提出這樣的問題,相信每個面試官一定都印象深刻。
延伸閱讀《讓面試官瞬間驚艷的三個細節》

經常在公眾號後台收到提問:
「怎麼做一段與眾不同的自我介紹,才能保證拿到offer?」
「有什麼技巧能讓我在群面中pk掉其他清華北大的競爭者?」
「我想轉行進互聯網,如何裝作很懂互聯網的樣子呢?」
這些問題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有沒有什麼簡單易學的投機技巧,能夠讓我得到超越自身實力水平的高質量offer?!
大多數人的回答肯定是:不可能,世界上哪兒有這麼好的事兒?!
但我的答案是:有!
下文會詳細闡述,都是實打實的簡單易學的乾貨,不是忽悠吹牛騙粉的水貨。
說實話,我還是不贊成大家過度鑽研我的文章,來提升面試技巧。我十分擔心大家通過我一系列講面試技巧的文章,把自己弄成「面試上的巨人,工作中的矮子」。一入職工作,發現不能勝任,到頭來也很麻煩。
這個就和微信上約炮一樣,你在微信上用ps,把自己偽裝成男神或者女神。線下一約,對方發現你不是那麼回事,臨陣脫逃也挺傷自尊的。
相比於提升面試技巧,找准自己的職業定位和職業方向,涉獵行業的相關知識,搭建自己關於專業領域的框架認知,積累行業各件具體事務中的認知細節,這些都比面試技巧重要。
好了,不羅嗦了,讓你瞬間面試技巧加成200%的投機技巧來了:
1.背一組對方公司或者行業的數字
這個基本是性價比最高的技巧。一是反映出你用心在準備面試(實際上不一定),做公司的背景調查,連數字都背了;二是顯得你細心且聰明(當然,你本質上可能粗心且笨,是因為看了我文章才顯得細心且聰明),知道這樣能凸顯自己的與眾不同。
具體操作就很簡單了:比如你是做營銷的,事先在網上查一些對應行業、公司的市場規模、百度指數、微博粉絲數等。不僅要查你目標公司的數據,也可以查一下競爭對手的數據。
如果你是做財務的,查一下對方公司的財報,凡是上市公司的財報基本在官網都可以找到。
如果你是HR,查一下行業內各公司的規模,大致了解一下各公司的人員流動率,薪酬情況。
總之找到一些數字,把它背下來,面試的時候舉例子可以用。
2.指出對方產品的一個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
這個難度稍微高點,但是其實也挺簡單的。(可能是因為我太聰明了,常常分析不出一個東西對別人是簡單還是難,反正對我來說都挺簡單的)。
比如你是做設計的,你看看對方公司之前的設計作品,用你的專業性指出可能的瑕疵,然後說換做是你,應該會怎麼處理這個問題。
比如你是做廣告的,看看對方公司之前的廣告作品。再好的作品肯定都有可以吐槽的點,你提出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案。雖然對應的解決方案不一定真能行得通,但是能展現出你的專業水準和思考角度,面試官一般都是很認可的。

讀到這裡,肯定很多學生朋友要大呼:吳寒笛可愛多,你丫這方法一點不靠譜,我們應屆生又沒工作經驗,哪裡看得出問題在哪兒。即使看得出來,別人一個公司的老油條都想不出來辦法的問題,我一個年輕人有什麼辦法?!
唉,此言差矣!
一個公司,產品、戰略、設計、運營、人事、流程、宣傳、銷售,可能會有一萬個問題,你只需要從你的專業領域挑一個你能看出來的問題說說就行。實在搞不定,去請教一下專業人士,或者去對應的行業論壇上看看,都是很容易在面試前準備好的。
所以在面試這件事情上,還真是「沒有笨蛋,只有懶漢」。
3.講問題說出plan-b
在面試的過程中,不管是1V1的單面,還是群魔亂舞的群面,肯定都有很多時候要你拿出具體問題的解決方案。在你說出你的解決方案後,可以加一句「為了以防萬一,還有個備選方案是XXX!」
連《小時代》這種弱智電影裡面的二逼人物,都知道戶外辦活動的時候要預備好室內場地,以防臨時下雨。聰明智慧如你,在說解決方案的時候,也請考慮到可能的突髮狀況,並且講出對應的解決方案。笨一點的面試官,估計都考慮不到這麼周全。這時候你講出了他沒想到的點,基本上他就只有給你跪了。拿offer、加薪水、給期權,也是分分鐘的事情。
想要了解更多面試乾貨,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吳寒笛可愛多(也可搜索whdkad)

http://weixin.qq.com/r/VkyRiUjEoxXcrQzq9xlE (二維碼自動識別)


這個問題既表示對你的尊重,也看你是否對工作真正了解,真正有興趣。

好比同是問奧巴馬一個問題,不一樣的記者問的問題完全不一樣。這個經歷大家都有,我們作為觀眾能夠明顯感覺得到記者職業水平高低(至少看得出來低,認得出哪一位是業餘,站起來只會裝逼)

如果你對職位真的有興趣,你自然有無數問題。出差多嗎,同事什麼背景,團隊什麼結構,需要在入職前準備哪些技能?如果這個僱主是你真正想留下的公司,你肯定也會感興趣:公司最近發展如何,未來有什麼方向,我的背景在公司里如何能體現最大價值?

關鍵是要真的對這份工作感興趣。在你問的時候如果你已經進入角色,自然想知道這份工作是不是真的適合你,自然想自己被錄取後如何能做好。面試官藉此考察你是一方面,你難道不想藉此也考察下未來的公司,同事和老闆?

相親的時候不可能總是一方盤問另一方,面試也一樣。不管你關心的是對方開什麼車住什麼房,還是墮沒墮過胎談沒談過你惹不起的對象。雖然你不想問錯問題把人嚇跑,但也要珍惜這個機會啊。有的事情等你領了證再問,怕就來不及了。


不知道別的公司怎樣,我們面一個人通常預約半小時。
有的幾分鐘就結束,問幾句就知道不合適,這時候問一句你還有什麼問題嗎?意思是說面試結束了,禮貌性地迴轉提問權利。
特別優秀的,面試也痛快,最後問你還有什麼問題嗎?是希望通過解答使他更多了解公司和崗位前景,吸引他簽約。
墨跡半小時也面不完的,多半是猶豫不決的狀態,通過最後一問,考察下他的關注點,是否「像公司的人」,來幫助決策。
不過,現在大家都好忙,有貨的應聘者更是,我們都傾向於直接正面溝通,鄙視暗藏機關的玩法。所以,請放鬆,想問什麼就直接問,敏感問題也OK,因為通常這時,大局已定。


看了大部分的回復,有價值的不多。這裡作為一個從事10多年經驗的HR,給你一些建議。

  • 為什麼問最後一個問題:

1、出於對應聘者的禮貌及僱主品牌形象的維繫。現在面試屬於雙向選擇,如果整個面試環節只有面試官發問,會給候選人留下過於強勢,不人性化的印象。
2、僱主品牌宣傳。企業希望通過最後一個或幾個問題,你可以更全面的了解企業,打消你心中的疑慮。這樣首先會增加你來公司的意願,其次也增加了你成為公司客戶的可能性。
3、側面了解你的關注點或求職動機。有些人問加不加班?薪酬怎麼樣?公司有什麼文化?工作職責如何?任何一個問題都從另一個方面展示了你的敏感點,也便於我評定此人的匹配性。
4、溝通技巧與情商。在整個面試環節,第一次將談話節奏的主動權交由對方掌握。讓候選人諮詢問題,側面了解候選人信息獲取能力、談話技巧以及情商等。

  • 對最後一個問題的建議:

1、最後的對你面試結果的影響非常小,尤其是正向影響。面試官很小几率因為一個問題而改變判定。所以最後一個問題最基礎建議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2、但很多時候可以根據面試官回答最後問題的態度、長短,判定你面試的結果。如果你問的問題,草草一兩句話就被打發。很可能你沒有通過本次面試。
3、最後一個問題的忌諱:
1)忌諱顯得很在意蠅頭小利,如問 咱們有交通補助嗎?有洗衣費嗎?
2)忌諱顯得貪戀權勢,如我下面帶幾個人,什麼背景?我的預算審批權有多大?
3)忌諱顯得拉幫結派,如我可不可以帶一個團隊來?
4)忌諱顯得不接地氣,問一些假、大、空的問題,如:公司未來5年戰略,其他部門的情況?

更多職場乾貨,歡迎關注我們職場公眾號。

http://weixin.qq.com/r/CTr07MvEipb1rY_P928b (二維碼自動識別)


很多人都想多了。

之所以面試官最後會問這樣的問題,無非以下幾個原因:

1. 可能有一些面試者想要了解的問題剛才面試時還沒有談到。從我的經驗來看,這種情況是最多的。比如,什麼時候會給面試者一個答覆等。

2. 順便了解一下面試者的分析問題的能力。因為,你所提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你思考問題的能力。可能,有些人會問一些行業的、競爭對手的、未來發展的等問題,而且每個問題都比較有針對性,並且確實是經過思考之後才問出來的。也可能,有些人會問一些不經腦子的問題。


客服總會在最後說一句:請問您還有什麼問題需要諮詢么?
HR說這話意思就是:有問題快說,沒問題面試結束了。

我認為在面試中,被面者要盡量避免的情況是:HR問你還有什麼問題么,然後你blablabla地又問了很多問題。雖然會有考察的成分,而且說不定在這個環節你用某個問題反轉了拿到主動權之類,但是能提問的東西在溝通中盡量問,尤其是核心的問題,相信HR也會給你機會問。而不是在最後。


這個問題本身就帶有明確的導向。我個人的經驗是,大多數時候HR問這個問題並沒有明確的意圖,就是給你一個機會了解信息而已。

你事前做過功課的能夠問一個稍微貼切一點的問題,面試官會因為你的認真而加分。但是不要指望你真能問出讓人家覺得很牛逼的問題。

以上和以下回答都只針對絕大多數低、中端求職者。

關於求職的任何問題都要分兩個方面來討論:
1.找一個真正喜歡又合適的工作
2拿到offer
以上兩者並不總是匹配,很顯然1更重要。為了拿到offer而扭曲自己的求職意向,只能說自我定位不清晰、職業觀不成熟,最終只會給自己和企業帶來痛苦和損失。

所以我的觀點是:想問什麼就問什麼,沒有就不問。

通常來說,對於有一定經驗的求職者,在溝通和交流方面的能力不是太差,HR不是太變態的話,那麼很多問題在面試過程中已經有基本的了解了。確實沒什麼需要問的可以說「我已經通過之前從網上、朋友那裡、面試過程中了解了想要了解的信息暫時沒有問題了」
實在想問一個的話,我通常是問「本輪面試完成以後假如通過的話,接下來會有哪些安排?」表明自己的求職意向明確、又很注重計劃。

如果真有問題要問的話,建議如下:
1、輕鬆愉悅為主。
干過這事的人都知道,面試是很累的事情。面試官問這個問題的時候,心裏面想的是「老子累死了,讓我休息一下」。這個時候你不應該問出需要對方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更不應該是具有壓迫性的問題。盡量不要問對方不願意談的問題。比如你明知道對方加班很嚴重並且你也不是很介意的話就不建議深入談了。
2.、一定要區分自己的身份和對方的身份。
比如面試官一看就是個打雜的小姑娘,你問公司架構和職能戰略,人家能搞明白嗎?同理,最後一輪都到公司老總了,你要是問加班情況那也未免讓人感覺圖樣圖森破了。

總而言之,務必真實的表現自己。絕對沒有錯。
如果你覺得有些東西不願意真實的表現出來,那一定存在某些問題,並且這些問題應該是在面試之外的時間解決。


對有興趣的,為了看你對公司的了解程度,可以看你有沒有上進心。
對沒有興趣的,就是客氣一下。相當於改日請你吃飯。
我一般相應的問一下1公司五年規劃2公司升職機制3培訓機制


為什麼面試官在最後的面試中,都會問一句你還有什麼問題嗎,這個考察什麼?

很有玄機的一個環節,很多應聘者不得其法,錯失良機。認真解析一下。
以下解析針對中低層一般應聘者,不涵蓋學術大牛、業界名人。

  • 問題解析及核心假設

職業HR招聘中看待應聘者,評估的不是好壞優劣,而是應聘者與應聘崗位的匹配(match)程度。
基於這個假設,思維的區別就產生了

  1. 評估好壞優劣是一維的,就像高考一樣,只需要從最高分開始向下錄取就可以。
  2. 評估應聘者與應聘崗位的匹配程度是多維的,即使你各方面都很出色,還可能會因為居住地離公司較遠而被淘汰(這類淘汰對面試者算不得壞事,畢竟沒人會長期堅持每天4小時交通時間的生活)。

我們知道在不同的思維下,決策的邏輯並不相同。
一維決策很簡單。例如:本科以上的通過,本科以下的淘汰。
多維決策很複雜。在人力預算、學歷學位、工作經驗、專業能力、培養潛力、工作穩定度,甚至民族、黨派、身材、相貌等多個維度交織的時候,多數公司和多數HR很難對優先順序和權重進行排序(對一些中低層崗位也沒有這個必要,並不經濟),因此也無法進行降維對比。

根據行為經濟學理查德.泰勒懊悔理論 (Regret Theory),對於多數人,行動的懊悔,要大於忽視的懊悔。所以如果你通過一維決策——即基本的硬性要求之後,是否能夠得到Offer,很大程度上取決於HR的個人偏好,與你個人的綜合素質關係很小。
HR的偏好因人而異,幾乎沒什麼規律,也就是說,如果應聘者不採取行動,是否能夠得到Offer基本是一個隨機事件。

如果你是相信緣分和命運的人,下面就不用看了;
如果你想增加進如自己心儀公司的可能性,下面是方法。

  • 解答問題和關鍵技巧

如果你有足夠的溝通技巧,引導和駕馭整個面試過程,當然很好。如何引導可以參考問題面試的時候,如何自我介紹?中我的答案。
但常見的情況是對於有經驗的HR來說,面試過程基本都會由HR來主導,那麼應聘者如何採取行動呢?

關鍵就在於

為什麼面試官在最後的面試中,都會問一句你還有什麼問題嗎,這個考察什麼?

這是面試官把主導權交給應聘者的唯一時刻。
具體主導方法有二:

  1. 低端方法收集信息,投其所好。整個面試過程中,回答問題的同時收集信息,分析多維度中對方心中高權重的偏好是什麼,將分析結果與自身情況做比對、取捨。有了模糊的方向,就可以針對這個方向提問。舉例來說:如果該崗位HR偏重維度是工作強度和承壓能力,就可以問:公司班車最晚班次是幾點?HR回答:XX。應聘者接下來就可以說,這個時間如果加班到太晚就來不及了,這樣把如果貴公司錄用我請早些通知我,我在公司附近找房子搬過來。如我們前文所說,多人數在決策時沒有能力理性的把多維降為一維,當你在一個維度上匹配度很高的時候,由於暈輪效應(Halo Effect),你的整體匹配度也將大幅提高。既符合偏好,整體匹配度又高,拿到Offer的可能性就大了很多。但是一定要區分目的和手段,不要為了拿Offer而拿Offer,真正工作起來發現文化和職責不匹配對應聘者來說損失比企業更大
  2. 高端方法錨定標杆,轉移偏好。良好的職業形象、出色的經驗背景、良好的專業素養的基礎上可以利用錨定效應(Anchoring effect)。方法是錨定效應,實質上是利用應聘企業對標杆企業成就的錯誤歸因,就像今天很多人總結小米成功經驗,進而販售互聯網思維的管理諮詢方案。事實上小米的成功跟事後總結的經驗幾乎沒有關係,但是這種企業成功的印象被錨定之後,諮詢方案的評價就高了很多。舉例來說:面試過程中可以提到參加行業高峰會,有幸聆聽王石/馬化騰/任正非的高論,XX職業XX思維/XX技術/XX能力最重要,隨之潛心鑽研並在該領域取得了XX成就。即使不能完全轉移對方的偏好,但是你的(Anchoring )已經埋下。在最後提問的時候,可以問:我司的變革氛圍如何?是否會學習行業標杆如萬科/騰訊/華為的管理方法呢?當面試後在眾多的候選中,想起你的時候,你是和萬科/騰訊/華為綁定在一起的。但是一定要區分目的和手段,不要為了拿Offer而拿Offer,沒有足夠的能力駕馭的F1,速度雖快,危險更甚。

例子舉得比較極端,現實面試中無論投其所好,還是轉移偏好往往都是淺嘗輒止,但是作為應聘過程中唯一由應聘者主導的環節,值得各位多花點心思。


作為曾經的一名小HR,我愛問這句話的原因是:
一,招聘是雙向選擇,面試是一個互相了解的過程,既然是互相,當然不能只是我單方面的提問,這也是對應聘者的尊重。
二,在面試開始的時候我會對我自己、公司、工作環境、崗位等等做一個大概的描述,然後才開始提問。所以最後詢問應聘者還有什麼問題的時候,其實也是對其接收訊息的能力和思維是否有條理的一個考察,也可以看看他對哪一方面更感興趣。
三,很多時候真的是習慣而已。
以上,爪機所答。


經常面試別人,也被別人面試的人來答。

這個問題的初心真不是要考察什麼,就是一種對面試者的尊重:你之前回答我的問題了,我現在也準備回答你的問題。

  • 為什麼這是你的權利

越是好的公司,面試官越尊重你提問的權利,為什麼呢?因為好的公司一定有規則可循(嗯,其實壞的也有,只不過他們的規則太糟、太隱晦)面試官升到現在位子的過程,就是在這段時間裡不斷遵循規則的過程,「從心所欲不逾矩」就是他坐到這個位子的原因他為什麼要為了你,一個還沒有進公司的、即便進來後職位也比他低的人而破例呢?

他回答你的問題,是對規則的遵循和尊重,那為什麼規則上說的是「一定要回答」呢?因為你先給了他對等的權利----你不是已經回答了他很多深入的問題嗎,學業專攻、崗位職能、主要業績、特殊才能、人脈關係等等,平時不說的,都一股腦告訴他了,也許還是千里迢迢趕來參加這場面試的吧。

請記住,無論今後是陌路還是從此給公司做牛做馬,你們雙方在簽合同之前是完全平等的,從形式上到內容上。為了這種平等,面試官真心認為自己有義務回答你。如果對方沒有給你這種平等待遇,你有權理直氣壯地爭取!

鏈接:當面試官問「你有什麼要問我的嗎」時,應該問什麼? - 顯微無間的回答

然而,你如果什麼都不問,那就自己暴露出問題了。

  • 從問題看出你的投入程度

你現在有了跟我面對面的機會,而且球在你這邊,居然不想知道詳細的、切身利益相關的、在公司網站和大眾媒體無法獲知的情況???你腦子一定抽了,要不就是你根本就不重視這次面試,來廣種薄收的?所以,我決定不錄用你,請務必理解哦,謝謝您的時間,出門右轉是電梯。

鏈接:當面試官問「你有什麼要問我的嗎」時,應該問什麼? - 顯微無間的回答


考察的是你對這個崗位是否真的感興趣,對這個工作還有什麼不了解的地方,同時也是對你的尊重。如果你真的對這個工作感興趣,你會問出很多好問題來。

如果碰到漂亮的女面試官,我都會習慣的問一句:美女,你微信多少?我加你下


這類開放式的提問有幾種意圖:

一種是考察候選人求職的意圖和動機。因為現在的職業經理人普遍比較浮躁,有些人可能就是沖著薪金去的,有些人可能就是沖著充電鍍金去的,還有一些只是因為企業在自己的戶籍地,想回家落戶而已,而越來越多的HR一般都會很在意求職者的工作穩定性,尤其是那些動用獵頭招聘得來的候選人,誰都不希望花冤枉錢。一般在談話的最後,候選人的提問會凸顯出他的求職動機。而動機,是招聘環節中一份非常重要的考察項目!你到底想要什麼?這個也是現在各類培訓中,比較普遍涉及的問題。

再有,就是很多回答也說到了,看看這個求職者是不是真的有備而來,HR一般是歡迎求職者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的,問題越是精闢,越發說明你的慎重,而不是騎驢找馬,隨遇而安。

第三,通過這樣的開放式提問,也隨便可以考察你的思考縝密性和語言邏輯性,簡單機械的一問一答不是HR喜歡的面試風格,你的提問背後可以彰顯出你很多的思考意圖,互動式的交流是HR更喜歡的。

最後,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HR本沒有什麼特別複雜的意圖,僅屬客套寒暄一句,呵呵,寥寥兩句打發走人。

不管是哪一種可能,應對這樣的提問,都應當保持審慎謙遜的態度,接到這樣的話題時,不要真的以為主動權就換到自己手上了,允許裝逼,但別太過分。一般提問重點圍繞職位本身的核心要點即可,例如工作保障與支持、團隊的配建等等,先搞清楚這份工作自己能不能做、好不好做、喜不喜歡做這三個核心的問題。除非HR主動提出,一般不建議先開口詢問薪酬,我們公司的顧問在給候選人的面試邀約郵件中會有一個固定格式的提醒項,其中一條就是:面談時, 盡量在短時間內讓企業感受到您的優勢所在. 感受到您與這個職位的合適之處, 才有立場談條件,所以先談條件可能是比較不智的舉動。


面試別人的時候我一定會問這個問題,還會反覆問。這個問題可以考察候選人的誠意度,以及真正的需求。比如說問組織架構,問公司文化,問休假福利問薪酬,甚至可以問未來的上司的風格、團隊的氣氛,或者問現在的員工流失率、平均工作年限等等。如果對一間公司完全「沒什麼想問」的,我會對他的求職誠意打個折扣。另外,我也希望候選人在入職前真正的了解這間公司、職位以及對他的要求、可以給他的東西,不然的話,給了offer不來,或者來了試用期走了、過了試用期被開了,對雙方都是一種損耗。把這個問題當做純粹的「禮貌」和「尊重」的,未免把HR或面試官想得太好人了或者太蠢了。


那是真的問你有啥問題,不是要考察什麼。有什麼要求有什麼問題現在提,別現在不提等錄用了以後你才提問題,這時候你也不爽公司也不爽。有的公司(比如國企)不想給你提問的機會,出於禮貌也會給個提問環節,但是限定你只能問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多了不回答。你有什麼顧慮趁早問,別錄用了以後全是問題,浪費大家時間

有些人就是很奇怪,讓他提問題的時候他都沒問題,真的讓他幹活的時候一會抱怨這個一會抱怨那個,那你幹得不爽你可以找領導談,看看能不能幹點別的或者調崗,他又不喜歡跟領導談,那乾脆辭職走人吧他又不願意,他喜歡網上到處發帖求助,好像網友能幫你調崗改善工作環境似的


「非常感謝您今天的時間,通過跟您的溝通,我想你們的工作需要ABC,對么?「」面試官回答。。。」」我自己是ABCDEF,不知道哪方面您還有需要了解或者要我補充的?「」面試官回答。。。」「三克油」

make ABC right and simple,不要長篇大論。浪費大家的時間。這就是一個brief,強調一下自己的優勢而已

這是一個很好的open question,給了候選人一個機會,當然不是每個人都能抓的住。玩兒不好的就乖乖說沒問題,謝謝您的時間。

別問薪水別問title別問過了么別問你覺得我今天表現好么不過當然可以問問多久有消息沒有schedule的公司也就不用老這麼死等了


推薦閱讀:

跳槽轉行做運營,需要準備什麼?
面試官問現在工資是多少,該怎麼回答?
如何回答面試官「為什麼不錄用985、211人才,而錄用你」的問題?

TAG:面試 | 調查類問題 | 人力資源HR | 面試官 | 面試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