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大學期間學過的最有實用價值的課程是什麼?收穫了什麼?
你是以什麼樣的形式學到這門課的,教材或者教學者有什麼特色?請儘可能描述這些幫助信息,方便讀者有條件學習,謝謝!
國際關係導論。
這節課是很有名的Peter Katzenstein親自授課。Peter是我至今見過最睿智的人;精瘦精瘦,滿頭白髮,德國口音,目光犀利。
以下是這節課上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三件事情。
一,
開學第一節課,Peter對全班200人發問:「What"s going on in the world?"
一個學生說,中國和日本在爭奪一個島嶼。
Peter說:「Tell me what is on those islands."
我說,有石油!
Peter說,啊,你一定是一個馬克思主義者。
我說啊?
Peter說,馬克思主義者認為,一切國際矛盾都是經濟矛盾。你覺得這是經濟矛盾么?那些去抗議的人會的到經濟利益么?
我說不是因為島就是一個大石頭上面什麼都沒有。但是如果不支持釣魚島是中國的,別人會覺得你不愛國。
Peter說,哦,原來你是一個建構主義者。
就這樣他把學生的答案歸為國際關係上的幾大主義。
至今為止,這是我聽過的最well-paced的講座。很多教授試圖把主動權交給學生,最後自己經常失去演講節奏。Peter每節課都是這樣back and forth完成的,每節課都嚴格按照syllabus完成。
德國人的嚴謹可見一斑。
二,
Office hour的時候,Peter問我,你是什麼專業的?為什麼喜歡這門課?
我說,數學,因為我喜歡邏輯和規律的東西。或者說,我受過的教育讓我聽沒有特別fixed的規律的東西很難受,所以我受不了一些心理學和社會學。但這門課化繁為簡,從複雜的國際事務中找到規律,很有趣。
Peter說,有規律有邏輯確實讓人舒服,但是不合邏輯不代表是錯誤的。畢竟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是一片chaos。國際關係的學者是從無序中尋找有序,但是真理常常藏在無序里。
我膝蓋一軟差點跪下。這一句話刷新了我整個價值觀,擊破了我作為一個理科生從小建立的對絕對規律的喜愛。理科生太容易被絕對規律吸引 -- e=mc2, 市場經濟帶來財富,自由帶來好政府等等。但是這些規律是世界的很小很小一部分;用他們去涵蓋整個世界,是非常無知的。
三,
Peter遞給學生一張綠色的紙,說,撕了他。
(嚓)
Peter遞給另一個學生一張價值5USD的coupon,說,撕了他。
學生猶豫了一下,撕了。
Peter拿出一美元,說,誰想撕掉他?
後排有人喊,撕錢違法!
Peter說,是我授意你撕的,我律師很好的你不要擔心。
一個學生接過來一咬牙撕掉了。
Peter掏出5美元,說,繼續撕。
學生當場嚇尿了,說什麼都不敢撕。
Peter自己撕掉了。全班嘩然。
Peter掏出100美元,說,誰要撕掉他?
有人說,我撕完可以自己留著么?
Peter說,不行。你要把它撕成非常小的碎片。
學生說為毛啊!
Peter說,這不過是一張綠色的紙,和一開始那張沒有什麼區別。唯一的區別是,有無數家銀行,公司,商店,學校,經濟學家,無數的無比複雜的系統給他建構了100美元的價值。
而他真的有價值么?沒有的。所有的價值都是人為建構的,是100%純概念。
而你像這樣(嚓)撕開他(嚓)的過程,不過是毀滅他的附加價值的過程。
他舉起綠紙的紙屑和錢屑說,現在他們一樣,都是綠色的紙屑而已。
然後他在200個瞠目結舌的學生面前說,今天我們講建構主義。
-------------------------------------------被1400個贊嚇尿的分割線---------------------------------------------------------
根據OP新加的話題描述怒改答案
這門課分前後兩半,前一半講現實主義,自由主義,馬克思主義,建構主義,和國內政治 五大國際關係理論。後一半使用前面的paradigm做案例分析,譬如WWI,9/11,Cold War,Cuban Missile Crisis,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等等。
有人問我為什麼網上搜不到課件和reading;是這樣的,這門課的reading list由老師每年編撰,三本大磚頭那麼厚。大磚頭裡是關於各個主題的文獻。課件本身沒有什麼幫助,但是reading list非常重要。
由於版權問題我不能分享所有的reading,但是可以結合自身經驗推薦一些文獻,供大家學習
現實主義
Waltz, Reductionist and Systemic Theories
Mearsheimer, Great Power Politics
Gilpin, Hegemonic War
Schweller, US democracy promotion: realist reflections
馬克思主義
Gilpin, Marxist Paradigm
Kubalkova, Marxism-Leninism and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建構主義
Huntington,Clash of Civilizations,洗腦神書
Katzenstein, A world of plural and pluralist civilizations
自由主義
Doyle, Liberalism and World Politics
Rosencrance, Trading State
Mead, Jacksonian Tradition
Newhouse, Diplomacy, Inc.: The Influence of Lobbies on U.S. Foreign Policy
Trubowitz, Politics and Strategy: Partisan Ambition American Statecraft
經濟學原理。
對這個世界的認識有了根本性的改變。
老師有一段話說的很不錯:人類至少面臨四項普遍約束:(1)東西不夠;(2)生命有限;(3)人際依賴;(4)需要協調。人類種種制度安排,一概是為了應付這些約束而衍生的。它們對應著三套規律:(1)需求定律;(2)利息理論;(3)產業理論;(4)宏觀理論,而這就是通過經濟學看社會萬象的視角。
- 東西不夠,就是稀缺性。(我們現在生活的環境和馬克思說的物質極大豐富的社會還差得遠。)
- 生命有限,即人有impatience(不耐)。理想條件下,我早上問你借100塊錢,說下午還你,你可能就要我還100;但是我如果說明年還你,你可能就要我還110。這就是因為我可能等不到明年,這就是impatience。但是如果人能活100萬年,明年是不是如明天一樣短暫?如果人永遠不死,就沒有impatience,就沒有利息。
有些具體的概念確實會影響到日常生活:
- 機會成本
成本的意思是the best opportunity for gone.
也就是說如果我浪費一個小時,浪費的是本來可以用這一個小時做的最有價值的事情。
- 供求決定價格,而非成本。
價格是有多少人跟你在爭這個東西決定的,同樣工資是由多少人在跟你競爭。
所以賣家和賣家競爭,買家和買家競爭。
比如,以前如果逛街看到一條超級貴的裙子,覺得,成本好低呀為什麼賣這麼貴。現在,我想的是,因為有這麼多人願意出這麼貴的價錢來跟你競爭這條裙子呀。
再比如,同理,在國貿租一個小店鋪就非常非常貴,同樣面積的店鋪在廊坊卻很便宜,是因為要跟你競爭在這塊土地上做生意的人出得起那麼多的錢。
商家說,「哎呀我的cupcake賣得貴是因為國貿這地方租金貴啊」現實是這樣的,但是邏輯是反著的:是因為這塊土地要用來做店鋪,你會賣很貴的東西,會有較高的收入,所以租金貴。
- 稅負承擔曲線
政府如果決定向一筆交易徵稅5%,這5%是落在買方還是賣方身上,不是由政府決定向誰徵稅決定的,而是買方和賣方誰更離不開誰(即彈性)決定的。
比如說吧,如果政府強行規定,結婚男人必須花1w塊買個戒指給女方才行。那麼這1w塊真的會落在男人身上嗎?實際上是取決於誰更想結婚。如果相愛程度相當,很有可能會變成50%-50%地分攤費用。
其實還有很多內容可以慢慢補充。
這個世界上所有不合理的事情都能找到原因,比如為什麼餐廳飲料那麼貴並且不允許自帶酒水,比如老闆可以隨意開除不按時上班的員工(當然,後來隨著自己生活閱歷的增加,懂得了有原因不完全等同於有道理,即具有絕對的合理性),但是以前是不怎麼想想其中的原因,直接批判現象本身的。
現在的我,不會再隨意地說「一定要所有人都有房子住」。(違背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中文系情懷啊= =)
在考慮增加一部分人的福利的時候,會考慮到是不是有些人的福利是被減少了。
什麼樣的改進是有效率的?是增減福利的總和為正就是有效率嗎?
而不是簡單地要求一個想像中的正義。
意識到以前很多時候站在正義的角度是為了讓自己morally feel good,而不是真的為了幫助那些人。
我在大學上的第一堂課是語文課,李昌舒老師的課。他在第一堂課上遲到了,因為南京長江大橋堵車的緣故。第一節課他跟我們講法國革命,革命會流血,然而幸好還有閃耀了人性光輝的《人權宣言》,這第一堂課讓我突然意識到原來大學的課堂是可以這樣開放的。而到了李老師後來的幾次課,我還見識到了魏晉的風度;知道了陳獨秀的晚年對極權主義的批判;從梭羅的《瓦爾登湖》直到受其影響的徐遲和海子的死;更有意思的是他會從美學的角度來討論胡戈的惡搞作品。另一位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老師是王詠老師,她是我們學生心中永遠的女神,我曾經上過她的藝術社會學和藝術人類學課程,有人曾經寫過文章回憶她的課程《再見,王詠》。我現在距離文藝青年越來越遠,幸好還這些課都在我的心裡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就算到了未來我也不會忘記。
我在我十八歲生日當天聽到了一場重要的講座,講座者是董健先生。內容是關於大學精神和啟蒙的,董健先生的講座對我實在是一個極重要的啟蒙,那種對自由的熱愛和堅守,就如同回到了八十年代。董先生的講座對我的那種影響簡直難以用語言形容,在老先生的面前我們這些自我設置思考禁區的年輕人都應當羞憤而死。後來我還去聽過他的一次演講,還幸運的得到一本他的作品集,這就是更開心的事情了。2012 年在《蔣公的面子》試映時也見到先生,祝他身體健康。
我還記得從英語課上知道了托克維爾,從王建華先生的近現代史的課上,我知道了嚴復的「自由為體,民主為用」,這才是真的讓我隱約感覺到另一種思想的體系——自由主義;而也是在這個課上,我開始讀羅爾斯的《正義論》。2008 年,在浦口校區圖書館聽到陳丹青先生在講座上推薦的《胡適之先生晚年談話錄》,又加上後來聽到的顧肅老師的講座,我也更多的了解了自由主義。也正是因為對自由的認識,才越來越認識到保障自由的憲法的重要。這些讓我看到一條通往未來的路,我願意相信路就在那裡。
而在此之外,幸好我還可以學一些理科的東西。這些讓我真正知道「無用之用」。我至今還永遠記得從邱華老師的課上,我知道了向量、線性空間直到賦范線性空間,從 Cauchy 不等式一直到內積空間;從 Riemann 積分到 Lebesgue 積分;從矩陣的特徵值直到運算元的譜。這樣的暢快的感覺實在是一種精神的享受,也是只學了微積分和線性代數所不能享受到的。在這樣抽象的洗禮下,我可以體會 Lagrange 寫完沒有插圖的《分析力學》時的驕傲;而當第一次在盧德馨老師的引導下思考電學問題的參考系問題時,才真正感受到相對論和 Maxwell 方程的美,才明白相對論其實應當是很自然的事情;當做 Legendre 變換的時候,看到那些熱力學量的變換,實在感覺其樂無窮。「高量哥」李俊老師對教學的熱愛和他那些無窮無盡的段子同樣叫人難以忘懷,當真正面對對易關係,從 Dirac 的階梯算符到二次量子化,學著學著不禁又羞愧起來,只會解 Schr?dinger 方程實在算不得量子力學入了門,腳下應當還有更遠的路。所有我在大學見到的一切,都是我一生的財富,至少我在這裡領略過這麼多美麗的東西。
我在本科畢業的時候被迫寫過一篇文章回想過我在大學時期學過的一些東西,後來文章發表到了校報上。這裡節選了那篇文章中的部分,又另外作了些修改。原文寫於 2011 年 6 月。回答本問題時在發表版的基礎上又有些改動和增刪。
經濟學原理。
學校選的教材是薩繆爾森版,自己讀了曼昆的——這倒並不重要。
心理學入門。(Psychology 101,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
在美國讀大學的時候,需要修的入門課程非常非常的多,心理學正是其中之一。鑒於我們大學的心理學系也是美國大概前十的水平,這門課的教授又是心理學領域的一個大牌——名字叫Douglas L Chute。所以,基本條件配備了。
這門課講到了非常多有趣的東西,比如,講到相反色的時候,他拿出了下面這個圖。大家不妨靠近點,盯著下面這個圖的正中心30秒,然後看一下白色的牆壁,順便眨眨眼睛,告訴我你看到了什麼?
還有大腦的運作,語言的學習,比如說下面這段
Aoccdrnig to rscheearch at Cmabirgde Uinervtisy, it. deosn"t mttaer in waht oredr the ltteers in a wrod are,. the olny iprmoetnt tihng is taht the frist and lsat ltteer
當然,這些是比較獵奇的東西,他整個教學中會不斷穿插著各種非常有意思的實際例子,從而在我心中埋下了一顆有趣的種子,以至於我大學最後一個學期不顧GPA被無情的摧毀,選修了三門心理學,分別是Consulting Psychology,Cognitive Psychology還有Criminal Psychology。。
好了,扯遠了,讓我們來聊聊印象最深刻的一節課吧。
------------------------------------------------------------------------------------------------------------------------
這節課的主題我相信幾乎是一個中國人,都起碼會聽說過,英文呢,叫Classical Conditioning,中文叫做「條件反射」。
不可免俗的,我們提到了巴普洛夫,還有下面這張圖。
當然,說實話,在座的絕大多數人(包括我在內),都認為這個實驗可能只是針對狗而已。對於一個正常的人類來說,是不大可能輕易受到這個實驗的影響的。
於是乎,教授做了一件事情。他說:「現在,我們來做一個遊戲,我將會在上課期間,不定期的從我的手中拿出一塊,五塊,十塊,甚至二十塊出來(都是綠油油的美元啊)。然後,你們大家一起舉起手,誰最快把左手舉起來,我就把我手上的錢交給那個人。
於是乎,他第一次舉起手的時候,有個別反應快的人,舉起了手(大概有10%的人,而且不是全部左手),他送出了5美金
接著,過了30秒不到,他第二次舉起手的時候,有大約30%的人舉起來了,而且左手偏多。這次,他送出了1美金
過了不到1分鐘,他再次舉手,這次舉得人數還是差不多,不過,他送出了20美金,所有人都眼紅了。
後來到什麼程度呢?只要他把手伸進口袋,所有人就會盯著他的手,準備立刻舉起來。
第四次,全班舉了大半,他送出了1美金。
在短短的15分鐘內,他舉出了34美金。(為什麼我記住了那麼多年前的事情?因為我不知道為什麼那麼無聊寫在筆記上面了!!!)
然後,第8次的時候,他舉了個空手——但是,全班有90%的人都跟著他舉手了。。。
-------------------------------------------不要以為故事到這裡就完了-----------------------------------------
那節課,他大概舉手了40次(一節課才1小時50分鐘啊混蛋),其中大概有一半都是舉出來空手的
------------------------------------------------故事其實還沒有結束----------------------------------------------
在接下來的大半個學期裡面,他每節課都會不定時的用舉手的方式,給大家送出一些錢來。
一直到學期末的最後,在發期末考試卷子的時候,他正在說話說到一半,突然把一個空手舉了起來,全場幾乎跟著一起舉手了!
然後,他在考試的途中,說有一道題出了問題,讓大家看著他的時候,他再次舉起了空手,又是全場的舉手。
最搞笑的一幕是,他在收卷子的時候,把手舉起來,很多人把交卷子的手跟著舉起來。。。。
不記得在什麼時候,他還說了一句話,大概意思就是:「你們現在知道什麼叫條件反射了吧。」
------------------------------------------------------------------------------------------------------------------------
其實大學時期還上過很多很有趣的課程,不過恰好排名第一的答案提到了美金,我就想起了這個畫面了。
如果你問我,這堂課的印象有多深刻的時候,我在打「手舉起來」這幾個字的時候,我的手還會蠢蠢欲動。。1966-1976年中國文化史論
清華的唐少傑老師提供了很多一手的文革研究資料,每堂課結束前會放一些被禁的紀錄片。課外布置閱讀高華、麥克法誇爾、金觀濤劉青峰等等老師的書。
唐老師出過一本《一葉知秋---清華大學1968年百日大武鬥》的書,內容很震撼。
學到最多的,大概是他的嚴謹、思辨和道德勇氣吧……
前言:大學時的一大任務就是坐圖書館,從一樓坐到六樓,又從六樓坐到一樓。哲學經濟學心理學社會學法學科學未來學,不挑食。當時跟朋友玩笑說,我不在圖書館就在去圖書館的路上。
學科分工可能是人類某個歷史階段對知識的處理方式,現在的互聯網社會打破了很多學科邊界,跨界融合越來越普遍。
沒有特別有印象的課程,基本原理都是靠自學(如果一定要說,是省社科院一個教科學技術史的老教師)。所以我的體內活著很多人,比如老子的對立統一,伽利略的實證主義,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托夫勒的站在未來思考,馮亞東的寧要片面的深刻不要全面的平庸。
書目:
奧拓布勞恩《中國紀事》。奧拓布勞恩我們在歷史書上見過,他就是李德。講共產黨的早期歷史,張國燾的出走,毛怎樣一步步登上王位,鞏固自己的權力。當事人的回憶遠比教科書的口號有可讀性,最重要的是,它提供了另一種視角。
馬斯洛《動機與人格》。弗洛伊德研究的是病人,病態,所以弗氏的心理學是相對消極的心理學。馬斯洛研究的是另一群人,那些被稱為完善人格完美人格的人。馬氏的心理學和弗氏有基礎的不同。另外,你看了書後會知道,馬斯洛需求層次與一般人的簡單理解不同。
麥克盧漢《理解媒介》。當時花了三天把這本書看完,非常激動。輪子是腳的延伸,媒介是人眼睛耳朵的延伸,互聯網是人意識的延伸。這是多麼具有顛覆性的視角。
奧修《生命的真意》。對道德經的闡釋,可能無人出其右。他說,人人都想要剛強,想要第一,你可以柔弱,你可以最後。從宇宙的角度看,柔弱和剛強,第一和最後並沒有人所理解的那種不同。
托夫勒《未來的衝擊》。未來正以指數曲線速度襲來,不是每個人都準備好了應對。後工業文明和工業文明、農業文明的社會制度、法律制度、家庭制度都是不同的。以後我們需不需要家庭還是一個待解的問題。無論如何,這世上存在一種以未來看世界的思維模式,存在一個研究未來的學科:未來學。
叔本華《人生智慧錄》。存在很多種看人生的方式,叔本華是被標籤悲觀的一種。而我以為,大多數人都過於樂觀,所以他的悲觀更可能接近於客觀。
弗洛姆《愛的藝術》。我們知道知識需要學習,技能需要學習,但很少人去學習怎麼愛。愛不是找一個人的問題,愛是一種能力,需要學習。
賈雷德戴蒙德《槍炮、病菌與鋼鐵》。這本書基本上對我歷史觀的正本清源。如果說教科書的歷史是一種為統治服務的歷史觀,這是另一種。或者可以叫科學的歷史觀。以人類誕生以前的地理生物氣候為起點,這樣一種解釋文明的發展演進方式,與進化心理學有頗多相似之處。
王朔《過把癮就死》。都說王朔是痞子,其實他本是一個純真的人。
劉震雲《溫故一九四二》。蔣介石在那個位置面臨很多問題,河南饑荒餓死百萬人與其他問題相比,究竟是多大一個問題,他會權衡。是非的評價總是很簡單。
羅蘭巴特《戀人絮語》。愛情是什麼,愛情被解構後好像什麼也不是。
阿蘭德波頓《愛情筆記》。遠看是小說,近看是哲學。
朱蘇力《法律與文學》。現在流行跨界,朱蘇力從文學作品切入,分析古代的制度。被我們批判的封建制度,原來是如此合理。
當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兒》。從朱元璋講到朱由檢,幾百年雲煙。朱棣,朱允炆,豐臣秀吉,王陽明,張居正,孫承宗,袁崇煥,努爾哈赤,李自成,朱由檢,一群有意思的人。
阿來《塵埃落定》。人不一定要太聰明,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這正是道德經教導我們的。
羅素《哲學問題》。外在世界很可能是不存在的,休謨用理論說明了這一問題。
徐遲《哥德巴赫猜想》。看了這本書後,我研究了半年哥德巴赫猜想。有幾次感覺找到了方向興奮得睡不著覺。現在看還要留待後人了。
托馬斯庫恩《科學革命的結構》。科學不是一成不變的,存在範式對範式的取代。而決定什麼範式取得主流地位的,不是科學。科學並不必然高於宗教,科學可能是另一種宗教。
張培剛《農業與工業化》。張培剛先生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就開始思考中國的工業化城市化問題,我們呢?除了批判政府,我們對這個當今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問題有什麼見解?
博弈論(耶魯大學公開課:博弈論)
1.學會換位思考。
2.不要當別人都是傻逼。
3.學會換位思考,哪怕別人是傻逼。
...
高等數學(下)
認識了前女友。
性學,全稱叫《性學課程——愛欲與文明的對話》。
講的是男生女生那點事兒。老師會給我們講男女生理的種種不同之處,會給我們放《陰道獨白》等有關性觀念、性科普的片子,會人手發放幾個避孕套,並在課堂上教我們如何使用,會給我們科普各種性心理、性觀念……等等。
性學課上,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個觀點是:無知不等於純潔。多了解些性知識,才有助於生活幸福,一無所知反而會害了自己,甚至害了自己的愛人。真的沒有人選修過《性醫學知識與優生學》《生殖健康與優生》這種課?中文系教的像公文寫作、古典詩詞寫作什麼的實用課好像也沒有這種課又實用又funny。
因為要修學分等一系列原因分別選修過這兩門課,當時大三下學期我們宿舍三個妹子一起去上了《生殖健康與優生》並且憑靠論文都獲得了很不錯的分數,於是大四上我們打算繼續選修《性醫學與優生學》,想著可以用上學期的論文,結果,這門最後不但是每節課點名、有期中考、期末閉卷考,最讓我無語的是當初一起選課的兩個妹子不知道什麼時候退了課,於是我就被拋棄了。
但是這兩門課尤其是第一門是我覺得在學校學的在生活中最實用的課程,當然如何實用我現在還沒有在實際中體會到。但是課程設置灌輸給我的一些基礎知識與理念讓我覺得受益匪淺。
前者是我們學校醫學院開的課,老師都是附屬醫院的臨床醫生,因此在上課的時候不僅講了《生殖健康與優生》這門課所講得基礎知識,還請了不同方向的老師兼教授醫生給我們分析了各種案例(圖片很多太重口味,但是看到患了不孕或不育的夫妻治癒後生娃滿足願望後,與醫生一起的合照,還是覺得有點感人)。考試的時候也是閉卷形式,但是對於我們這些大部分甚至連生物都沒有怎麼學過的文科生來說,最好玩的經歷莫過於那兩次。
一次是講ED的時候,主講老師帶來了從美國引進的一種叫「勃起測量器」(不記得具體名稱了):五個硬度不同的球狀體平行分布在水平線上,從第一個球到最後一個球,其硬度代表非常健康、健康、亞健康、有問題、非常有問題(大致這樣的意思),當時老師問我們有沒有人願意上去摸一摸體驗一下,不出意外沒有人上去,後來下課倒是有同學上去體驗了,其中有一個女生,這讓我對她刮目相看。第二節課正式上課前老師下講台一個個的讓我們摸,於是我終於摸到了。老師說:男生自己感受下再想想自己的,女生也要記住這種感覺,有個認識。
我把這件事和一些朋友說過,比較讓我失望的是他們的第一反應是這個老師好猥瑣噁心。我能理解他們,但我覺得這位老師完全沒有做錯,他的大方專業的做法讓我感到欣慰,雖然他逼我們買教材。我相信不用我解釋,一定有人懂得我為什麼要覺得欣慰。
第二件事是期末考試後的一周,老師安排所有學生分組去附屬醫院進行實驗課,那節課我們先是觀看了一個介紹治療不育的「挑針法」,然後我們被帶到化驗室,觀看了解了精液化驗的過程以及精子抗體的檢驗。
這門以及另外一門稍顯基礎又基礎的課,除了帶來體驗式的新奇,更多帶來的課程本身宣傳的知識、理念,最基本的如應當正視性以及其可能會帶來的一些疾病,定期檢查早發現早治療;避孕的方法、基因遺傳病的恐怖性災難性與婚檢孕檢的重要性;不孕不育的發現、檢查、一般的治療方法、ED的判定與治療方法、性傳播疾病等。印象比較深得是包皮過長治療,最好不選激光,很容易控制不好就烤焦了,屁屁踢上的實圖真是不忍直視;假性包皮過長可以不用切除,切除手術並不萬無一失,切除的長度很難控制好,切多了以後勃起的時候會疼,切少了又沒有用;ED治療有些按摩法看上去比較麻煩又好玩......
學的當然不紮實,但是最起碼以後該注意的知道要注意,怎麼注意,遇到問題的時候也好和其他人包括醫生溝通。
數碼照片Photoshop處理技術,實在是太有用了&<( ̄︶ ̄)&>
原來還要回答收穫了什麼,補充下答案。除了給自己P照片變得美觀些之外,還有如下功能:
- 初步掌握了PS的操作,PS各種照片來應付團委的無聊活動啊(造假不是好孩子,但是像團日之類的東西真的很煩誒。。。)
- 作為一個前計算機專業的少女,你會發現會一點PS和完全不會做出來的大作業在美觀性上差別真的很大,連答辯的ppt也變好看了呢,幫助學渣提升成績的利器啊。這樣想想真有些小激動呢。
- Photoshop和excel的一些簡單操作,掌握起來真的不會佔用太多時間,但是對提升效率有非常大的幫助,對於大部分初入職場的同學來說,都是非常實用又可以迅速提升存在感的技能。強烈建議在校大學生花一點點時間選修類似課程。
化妝與形象設計。
·····················分割線·····························
我來修改答案了。。。
這幾天一直沒得時間,今天中午早早的回來更新(^o^)/~
準備工作:化妝品以及化妝工具
化妝工具:粉底撲,蜜粉撲,修眉刀,美目貼,睫毛夾,假睫毛,睫毛膠,套刷(根據個人需要選擇,必備腮紅刷、修容刷、眼影刷,眼線刷,眉刷,唇刷)工具不細說,大家不懂得可以百度。
化妝品:隔離霜,修容霜,粉底,定妝粉(散粉)粉餅(補妝用)眼影,眼線,睫毛膏,眉筆,腮紅,修容粉,唇膏。不懂的也可以百度,著重部分為必備品。
簡單的臉型分類以及妝容要領:
一、標準臉型:類似蛋形,上額寬,顴骨轉折流暢,下巴尖
1::底妝:在顴骨突出部位做提亮色。粉底顏色比自身皮膚淺1-2個色號。
2:眉形:適合所有眉形,眉毛的顏色要和瞳孔、頭髮的顏色一致。
3:腮紅:團式,斜掃均可以
4:唇形:圓潤飽滿
二、圓形臉:臉型比較圓潤,缺乏立體感。妝容的主要目的就是增強臉部立體感。
1、底妝:先打粉底,然後在顴骨下陷處打陰影色,要使其過渡自然。額頭,鼻樑,人中,下巴縱向提高光,拉長臉型。鼻側影的話比較有難度,就不講了。
2、眉形:適合長揚眉形,適當提高眉峰的位置。畫出的眉形略微有上揚感。
3、腮紅:斜縱向暈染,拉長臉型。
4、唇形:略帶稜角的唇形,顏色選擇要盡量柔和清淡。
三、方形臉:面部特徵比較有稜角感,下頜角比較突出。
1、底妝:先打粉底:面部外輪廓打陰影色,高光形式參照圓形臉。
2、眉形:適合眉峰圓潤,眉頭略粗的眉形。
3、腮紅:斜向暈染,就是顴骨外側至嘴角的方向。腮紅最下處不超過人中的水平線。
4、唇形:以圓潤唇型為佳。
四:長形臉:臉型縱向感突出
1、底妝:以顴骨做水平線,橫向提亮。
2、眉形:盡量選擇比較平直和略粗的一字眉。
3、腮紅:在顴骨下方做橫、斜向暈染。
4、唇形:在色彩的選擇上可以選擇鮮艷的暖色調。或者重色。
其他的三角形臉和逆三角形臉以及菱形臉就不講了。生活中不多見,需要的話可以私信我。
下面說一下五官的具體刻畫。
一:眉毛
標準眉形(其他各種臉型的眉毛都再次基礎上稍作修改):眉頭在鼻翼的垂直延長線上(最粗,色彩最淡),眉尾在鼻翼和眼角的延長線上(色彩略淡,最細處),眉峰在眉毛的三分之二處(色彩最重,寬度為眉頭的二分之一)。
ps:進年來流行的一字眉其實不適合大多數,只適合長形臉。
二:眼妝
兩種生活中常用的:
1、平塗:刷子落筆處在靠近睫毛的部位,此處顏色重些,然後向上暈染。(眉骨處用高光提亮,亮色提亮下眼瞼內眼角處,下眼瞼外眼角處配合上眼皮的同色眼影)
2、漸層:用淺色眼影從睫毛處向上暈染整個眼窩,由淺至深暈染。下眼瞼由外向內暈染。然後用重色再次從睫毛處向上暈染,面積不可超過淺色眼影的部分。下眼瞼也是由外向內,面積不超過淺色眼影。
三:眼線:標準眼線是由睫毛根部描畫,眼尾處略微上揚。向外延伸。
四:睫毛膏:從睫毛根部,z字型向尾部均勻塗刷。
眼妝太複雜了,以後有時間再更吧。。。。
蛋蛋去次飯了~(@^_^@)~
以後再寫其他的。
好的課,都是一樣的好。
不好的課,卻各有各的不好。
對我有用的,往往不見得是好東西才有用,不好的東西,給我標註出一個底線來,可能對於我價值更大。大學期間,上過一門專業課,已經忘了名字,老師是新聞學院的副院長,孟建。這門課的期中作業,是分析張藝謀的申奧片,期末是分析張藝謀的申博片。我06年上的這個課,這兩個片子從申奧和申博那年就開始被孟建拿來出考題了。一考就是好多年。對了,孟建很崇拜老謀子,凡是寫這倆片子不好的,最後都得了C。硬生生把自由獨立的高等教育變成點頭哈腰的奴才學堂。
孟建上課的口頭禪是兩個:1,我是孟子的**代傳人;2,我拿到的國家**項目……
抱歉,實在不想稱他孟老師。
但是這個課讓我明白了很多事。
1.人不能諂媚,人一諂媚就一文不值。直接的影響是,我再不願卑微地走入體制。謝謝孟建。
2.真的仔細分析了張藝謀的片子,很深入地想了每一個鏡頭,學到非常多。仔仔細細地揣摩,就能知道張藝謀是什麼樣的奴顏媚骨,怎樣的匠氣十足、不堪大用。這讓我知道,凡是當權者通過大眾媒體傳播的東西,你都需要仔仔細細去自己分析,去了解足夠多的背景。直接的影響是,我特別能分辨軟文,不容易上當。
3.拿祖宗說事的人,沒出息。通常,自卑的人才會拿祖宗說事。同事新聞學院的幾位大牛,絕不會說自己拿到過多少國家項目,或是發表過多少文章。直接的影響是,我再不容易被各種大師忽悠。
4.國家項目不靠譜。發項目不看本事,看關係。
5.我還知道了,我該怎樣做一個老師,可以不招學生討厭。
所以雖然我打心眼裡瞧不起他,還是要說一句,謝謝孟建。
興許他煞費苦心,就是要教我們這些。
正兒八經地回答一下吧。
這事兒很難說「最」。有幾門有印象的,我列一下。
1.王德峰,哲學導論、藝術哲學。藝術哲學我沒選上所以沒全聽,聽過的幾堂,覺得這才該是名校的課堂。哲學導論是大課,氣場十足,對我影響很大。也許不實用,可我一直認為,這才是大學的要義所在。往往看似不實用的東西,拉長了時間線來看,最實用。
2.中國文學導讀,當時系統地讀了魯迅。一個學期的課,我前後讀了魯迅除日記書信外的作品集。當時對我的影響非常大,洋洋洒洒寫了很多文章。魯迅讓我重新認識自己,重新思考自己要度過怎樣的一生。
3.廣播電視導論。這課本身實在無奇。但是講課的老師趙民很好,用潤物細無聲地方式,給我們講民主,講自由,講媒體的作用。受益頗多。
4.國際貿易概論。好像叫這個名字,給了我一個宏觀經濟的概念,另外一門西方經濟學流派,其實是西方經濟學史,合在一起學到很多東西,都是常識性的。比如就業、進入口、利率、M2等等。
2000年入學,讀的是最沒專業營養的工商管理。儘管是十幾年以前,但回想起來有兩門課印象特別深刻。
第一門是2001年大二上的MIS,老師是一位當時40來歲的海歸,名字我已經不記得了,但第一節課作為MIS的導論,老師說,在座的各位有沒有記錄自己時間和日程的習慣?如果從現在開始,你們記錄下每天在做什麼,細化到每一分鐘,然後大四找工作時帶著幾大本筆記本去給招聘者看,這就是你最好的簡歷。
整整十年以後,我才知道介紹柳比歇夫的那本《奇特的一生》,再過了好幾年,我才開始踐行這種生活習慣。
第二門是2003年大三下我們有一門必修課《房地產投資評估和管理》,你能想像十多年前我西南某高校已經先進到給本科生開這門課,現在回想起來是多可怕的事情嘛?那些年沒去炒股而去買房的早財務自由了。
所以,我一直會用很敬畏的心態回想以前上過的每一門課,即使你只知道一個名字,但如果有時間深挖學習下去,幾乎都能成為一輩子安身立命的資產。
目前大三下,我最受影響的應該是北大國際關係學院朱文莉老師上的「美國政治經濟與外交」——說是政治經濟外交,但是實際上大部分是政治和外交。
不太了解朱先生的學術情況,但是她作為老師真是一個特別贊的老師。
在內容上,從美國的WASP文化,到地域政治文化,到黨派和社會議題紛爭,到代際差異,再到政策抉擇的分析,比較全面的剖析美國政治和外交。私下以為鑒於美國的國際地位和中美密切政治經濟關係,了解這些東西真的很有趣也很有意義啦。 而且這些內容,都是朱先生從各類大師著作和她幾十年研究成果中總結出來的。說實話,PKU的很多課程老師講的自己看書都能掌握的很好,但是這門課的乾貨真是頗多啊。
從講課風格,朱先生是一個善於吐槽的女子,而且講課速度奇快,節奏緊湊,和我院大多數老師平淡無奇的講課風格形成鮮明對比,我喜歡。
再從課程延展來說, 朱先生的課程推薦書單真心是本本經典。上學期和現在都還在看。她上課還會經常提到她看到的書籍和電影,所以她上課我就像土逼一樣需要豆瓣、Google一起上才能知道一些陌生的名字的。再加上我對美國和國際政治這個話題比較感興趣,真是棒極了。
還有最重要的,朱先生上學期經常說,切勿被單一觀點和單一信息源蒙蔽,偏見對觀點和立場的影響不僅在國際關係的認知上非常大,在當今中國的各種熱門事件中更是如此。深以為然,也因此無力吐槽中央四套的民族主義作風=。=
anyway,感謝朱先生,有機會大家可以去蹭啊。
最後我得了85,滿足了……她很嚴格的。。。。
FYI,一個師兄寫的關於她的語錄專欄,很有意思的哈哈。 @東林君朱老師語錄 - 景天樓 - 知乎專欄
——————
15.1.24
被網盤吞了,文件也丟了 TVT 還好知識沒丟。
已然一年了呢,我都大四狗,馬上要離開了,還是覺得戀戀不捨呢~所謂收穫,不僅是讓自己變得更好的課程。
讓我們明白自己傻X之處的課程也很可貴。
高等數學線性代數。以及一切你理解困難的學科。前提是,那不是因為老師坑。
明白自己的愚蠢是脫離愚蠢的第一步。
還有什麼比這更實用!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
引導我很快就走過了剛入大學的迷茫期,提供了一套認識自己與認識世界的方法論。在很多事情沒有想清楚以前,你越想努力,就會越焦慮。迷茫是永恆的,焦慮是永恆的,但是在迷茫與焦慮的背後一定還需要做些什麼。
我希望每一個剛入大學,開始思考自己人生未來的人,都可以很早就開始上類似的課程。也希望每一個大學的就業指導中心,都有好的老師可以提供類似的,更有啟發性的課程。
基礎日語 高級日語
好處是,可以看懂動漫了,可以看懂AV了,可以看懂日劇了
最大的好處是,讓我發現我其實不怎麼熱愛這門語言所以在大一到大三的暑假找了非常多自己感興趣的實習,並且最終確定了自己的職業方向有了好的規劃,在很多畢業一年左右還在迷茫不停跳槽的時候能夠靜下心來學習以前欠缺的這個行業乃至這個崗位需要的基本知識,以及整理未來可能需要用到的知識。
最最重要的是,認識了這個行業非常多的大師,大家都對我非常友善,非常幫助我成長。
市場營銷,開啟了全新的世界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知乎用戶@張兆傑 ?
※你們真實發生的玩煙花最囧的事是什麼?
※碰到「情何以堪」的事,你是怎麼處理的?
※「不要相信歌詞,他們為了押韻什麼都做得出來」的例子有哪些?
※有哪些你曾經認為不可戰勝的困難,最終被你戰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