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可以說現在的中國不是屬於學者的年代?

謝謝各位!貌似酷酷的直接推翻題主的問題也不是第一天在知乎看到了~什麼是學者的年代?其實我想要表達的意思你們都懂的吧,無非是尊重學術,尊重科研人員,給予其待遇和成就相匹配的環境,不要再用道德要求耍流氓讓科研人員作貢獻,再不要用鄧錢輩需要傾盡一個人整個人生的代價來推進科研


從來沒有什麼學者的時代


謝邀!

在一個學術不能獨立,要時刻為經濟和政治服務的社會裡,自然不是學者的所在。


瀉藥。

轉發一下,非常貼切:

@溫儒敏:前些年我在報上指出,現在大學老師幾乎都處於一種「項目化生存」狀態,人人都一年到頭急著申報、開會、出差、報銷、結項,根本沒有多少時間與精力去研究和教學。似乎項目就是為了花錢和職稱,而不是研究本身。這種狀況愈演愈烈,人人抱怨,又人人參與。把大學本該有的自由風氣搞沒了,還談什麼創新?

另外,高校並不是教授治校,你懂的,中國哪裡都被管著!


其實個人最近也在思考與之相關的問題。大的不去說,首先是跟執政黨的構成和教育背景有關。舉個例子,新加坡的華人根據教育背景分為兩大黨派,一派是受過英國教育的行動黨,一派是中式教育的民主黨(具體的黨派不止這兩個,關於這兩派是一部關於新加坡的紀錄片中提及的),教育背景的不同使得兩派觀念截然不同。李光耀為首的英式教育派上台後執行的政策一方面效法英國。另一方面兼顧新加坡國情。最明顯的一點是對教育的重視和對精英知識分子的培養,是明顯的精英主義。

相同的我們看看國共兩黨,國民黨是比較典型的精英黨,並不是說他有多優秀,而是他對教育的重視和對知識分子尤其是海歸的禮遇。這不多說,因為我也不太懂。

題外話,為什麼現在出國的人那麼多可是還是說中國出不了大師,個人覺得一方面是現在沒有了私塾教育,大部分人漢語的語感不強。想想當初胡適趙元任那些人都是受過私塾教育有很好的古漢語語感,後來又讀了教會學校(私立學校)外語水平不差,最後又出國留學的,這樣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深厚的國學底子,良好的語言能力,先進的理論知識,這些是成為大師必不可少的條件啊。二是現在提倡義務教育和全民教育,尤其是大學擴招。不是說這不好,精英教育也並不一定具有優越性。全民教育這當然讓更多人接受教育,可是工廠批量生產式的教育模式下,學生的質量沒有保證,只有會考試的那批人從考試中被選拔出來。可是會考試的不一定喜歡讀書喜歡做學問。初中高中都是考試模式,到了大學卻沒了考試沒了約束,這樣的過渡是不合理的。所以國內大學尤其是好大學進去難出來易,會考試的打四年遊戲都可以畢業。
最近熱議的BBC 紀錄片不就是比較的中學生么?他們為什麼不比比大學生?大學才是人才成長最關鍵的地方啊!!!西方國家的中學生比較鬆鬆垮垮,可是他們的大學估計沒有我們的輕鬆吧。雖沒出國留學過,可是國內大學的一般現狀也是有發言權的。

所以,要想有學者的年代。首先,執政者的教育背景和教育政策夠先進;其次,教育制度完善合理;再次,知識分子受到合理安排和公證待遇;最後,教育與社會實際接軌。


核心問題在於:行政化治學 與信任機制的完善。
可這個問題難就難在目前談完全去行政化很不現實,偏理想化。
如果非要跟時代扯上關係的話,只能說現階段人的思想境界與物質需求不對等。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
上面的話有點抽象。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吧。
搞創新需要時間,也是要承擔風險的。國家給了你1個億,最後你什麼都沒搞出來。
那這期間,這筆錢是全投入研究了,還是被揮霍掉了,誰說的清楚?
不要用什麼發票報銷這些廢話來回答這個問題,現在的經費有多少被中飽私囊了?
然後你告訴國家,再給我一個億,我就快成功了。
那國家給不給?
說到底,無法建立一套健全的信任機制。
行政化治學肯定是制約學術發展的,這毋庸置疑。
但如果人的思想境界與物質需求不對等,去行政化以後,沒有一套健全的信任機制,反而不一定會促進學術的發展。可能只會浪費納稅人的錢。


題主,你看我大明朝,邱八子上不得檯面,皇帝有事沒事曠工不打卡,從中央到地方,按你們現在的說法,咳咳,都是國學大師在執政
甭管是當清流還是當權臣;甭管是廉潔的還是貪腐的;四書五經通不通;妙筆生花有木有;最不濟的也是個縣區級學霸,


我想問一下我國什麼時代是,或者說最接近學者的時代?


國家對學術的干涉確實很大。但我覺得題主的列的論據不太合適。

待遇問題。。我們學校的老師的待遇都還不錯。如果會來事的簡直是富有……我想大部分學校也都差不多吧?
至於得獎後才評了院士,我覺得很正常。院士本來就是授予那些學術成果及其創造的經濟效益最大最突出的學者們的。怎麼去評判?看你拿過多少國家級的獎項之類的,無疑是很自然也是比較公平的……
以前要求沒那麼高,有一個就差不多了。現在競爭越來越激烈,能過第二輪的至少都是兩個起了。


推薦閱讀:

科學家們如何提出獨創性理論?有什麼非常關鍵、值得學習的思路?
科研搞不出來的時候,大家一般都會幹啥?
應用 fMRI(功能磁共振)技術研究神經環路機制需要掌握哪些基礎知識?
如何看待和評價「不做學術就不要去讀 PhD」這樣的說法?
學數學/從事數學研究的你,有過的最中二的想法是什麼?

TAG:科研 | 清華大學 | 朱清時 | 社會問題 | 施一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