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有哪些習俗?
要過年了!?
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但是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只是過節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蘊味無窮。
比較正統的風俗(看不清請放大)
(信仰問題,刪掉關於日本等其他國家信息,僅保留古老中國的風俗)
- 臘八:農曆臘月初八,是傳統的節日臘八節,作為「新年」即將到來的信號。漢族傳統上,這一天要喝臘八粥,製作臘八蒜。
- 祭灶,就是送灶君上天,向玉皇稟告世人的善惡曲直。
- 拜神、送神、燒香、燃燭、掛燈籠。
- 拜祖先,掃墓。
- 用柚子葉來洗澡。
- 大掃除。要把家裡打掃乾淨,迎接春節。廣東俗語稱「年廿八,洗邋遢」一般在年廿八進行,即新年前2天至3天,該日。
- 貼上春貼、年畫、桃符、窗花等新年裝飾,有些地區流行倒貼福字:剛識字的小孩子會說「福倒了」,大人們說「沒倒」,小孩子會執拗的說「倒了!福倒了」,這麼說代表福到了,很吉利。還有些會掛葦索、插松枝。
- 守歲:傳說如果兒女守歲的話,其父母會長歲。
- 有些地方有賣懶的習俗,即「賣掉懶惰」,例如把麵糰放在椅子上,叫小孩坐上去,黏住屁股,象徵讀書時不會離開座位。
- 放鞭炮(炮仗)。
- 放煙花。
- 互相拜年。華南地區的一些傳統是初一後輩到長輩處拜年,通常是回男家。初二則回女家拜年,開年,年初三,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若有親朋好友尚未互相拜年,便會在年初四繼續。
- 發紅包(壓歲錢)。
- 踩高蹺。
- 敲鑼打鼓。
- 闔家團聚。出門在外學習工作的人要回家與父母團聚,一起過年。
- 年初三不拜年,廣東習俗。年初三又名赤口,傳統上人們盡量不往人家拜年,免生口角。在香港,很多善男信女會到沙田車公廟祈福,轉轉風車,意喻轉出好運,祈求新的一年行好運,老少平安。
- 不買鞋。廣東民間習俗,指農曆正月不應購買鞋子(因為廣東話「鞋」與「骸」及嘆氣的聲音同音)。但其他地區沒有此禁忌,甚至認為「鞋」、「諧」同音,買鞋具有吉祥意義。
- 吉祥話。春節期間,民眾見面都要說恭賀話。例如:恭喜發財、年年有餘、歲歲平安、步步高升、大吉大利。忌說不吉利的話,遇到壞事也要說吉祥話化解。
- 不動刀。中國的一些農村和城市,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動刀或剪刀的習俗。
- 不洗澡,不打掃。一些傳統中,大年初一不能洗澡或洗頭,也不能打掃,以免洗走或掃走運氣。
- 除舊迎新。添置一些新衣裳。
- 年初五迎財神,傳說財神玄壇真君會在這一天下凡,降福世人,故商家多在此日祭拜財神、開始營業。這一活動在華南非常盛行,90年代以來,某些大城市初五凌晨燃放的煙花爆竹規模已不下於除夕。
中國北方地區
傳統上,除夕晚上和好餃子面切好餃子餡為初一包餃子做準備,因為初一不可動刀。自80年代起,除夕晚上觀看中國中央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成了許多家庭的傳統。隨著中國經濟條件改善和觀眾對春晚節目的認同度下降,也有許多家庭到餐館過年或進行其他活動。
- 初一:早晨包餃子。傳統上北京(基本上是北方地區的傳統)老人初一是不出門的,親友、同事互相拜年。長江流域一帶有年初一早餐吃湯圓的習俗,寓意團團圓圓,甜甜蜜蜜。
- 初二:要祭財神,要喝「元寶湯」(餛飩)。北方一般習慣是回娘家拜年團聚。
- 初三:祭祖,一般父母一方已經去世的已婚女性,會在這一天回娘家祭祖,並順帶拜年。跟清明的「上墳」不同,祭祖只是祭拜祖宗牌位。但在河北等地的農村,這一天同樣是要上墳的。一般都要帶上點心、酒等祭品給已故祖先進行祭祀,並且放鞭炮讓祖先「過年」。一般上墳只允許兒女等進行,嫁入本家的外姓人則不參與祭祖。
- 初四:一般新婚或者父母均健在的已婚女性,會在這一天回娘家拜年
- 初五:窮日,在中國北方,這一天一般沒有人出門拜年,因為這一天是「黑道日」,一般從春節開始直到這一天才能把家裡的垃圾掃出門,然後放鞭炮慶祝,希望迎來下凡的五路財神;有一副對聯「一腳踢出窮鬼去,雙手迎進財神來」即為對此風俗的描述。一般只有一些年輕人會在這一天舉行朋友或同學聚會。亦稱「破五」,是要在家包餃子吃。
- 初六:開市
- 初七:過人勝節
- 初八:祭星。現在北京的各個廟會活動通常從初一開始,到初七或者初八結束。
關於過春節,在中國北方有這樣的民俗:從農曆臘月二十三日開始,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大年三十熬一宿的說法。
春節食俗
-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裡,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腌制腊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儘早準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腊味最為著名。
-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
-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也有炸餃子、烙餃子(鍋貼)等吃法。因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
春節期間還有一些禁忌,不過還在嚴格遵守的人不多了!
·初一:雞日——舊時在元旦貼畫吉辟邪祈福。·初二:狗日——出外拜年或祭祖。·初三:羊日——「赤口」,易生口角,不宜拜年。·初四:豬日——祭財神。·初五:「破五」,可打破諸多禁忌;五路財神生日,接財神。·初六:馬日——「送神」的日子,店鋪開始復業。·初七:人日——人的生日,聚餐吃喝,放花炮,也是「火的生日」。·初八:穀日——諸星下界,要祭星,寺廟在這天設壇祭星,接受布施。·初九:天爺生日——玉皇大帝誕辰,舉行盛大的祭天活動。·初十:石頭生日——凡是磨、碓、碾等石制用具都忌動用。
古老的春節還有許多古老的傳說,例數一下(沒時間,就不要看了)
春節傳說之一:熬年守歲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探究這個習俗的來歷,在民間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凈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裡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閑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守歲習俗興起於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歲的詩文。「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人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風俗被人們流傳至今。
春節傳說之二:萬年創建曆法說
相傳,在古時候,有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就有了想把節令定準的打算。但是苦於找不到計算時間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樹陰下休息,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他設計了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晷儀,測定一天的時間,後來,山崖上的滴泉啟發了他的靈感,他又動手做了一個五層漏壺,來計算時間。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輪迴一次,天時的長短就重複一遍。
當時的國君叫祖乙,也常為天氣風雲的不測感到苦惱。萬年知道後,就帶著日晷和漏壺去見皇上,對祖乙講清了日月運行的道理。祖乙聽後龍顏大悅,感到有道理。於是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築起日晷台和漏壺亭。並希望能測准日月規律,推算出準確的晨夕時間,創建曆法,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萬年測試曆法的進展情況。當他登上日月壇時,看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刻著一首詩: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復始從頭來。
草木枯榮分四時,一歲月有十二圓。
知道萬年創建曆法已成,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指著天象,對祖乙說:「現在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祖乙說:「春為歲首,就叫春節吧」。據說這就是春節的來歷。
冬去春來,年復一年,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準確的太陽曆,當他把太陽曆呈奉給繼任的國君時,已是滿面銀須。國君深為感動,為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曆命名為「萬年曆」,封萬年為日月壽星。以後,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說就是為了紀念德高望重的萬年。
春節傳說之三:貼春聯和門神
據說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後蜀時期,這是有史為證的。此外根據《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記載,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遊盪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鬱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鬱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鬱壘。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後來,人們乾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鬱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愿,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愿。
為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一些地方的人們還保留著貼門神的習慣。據說,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在民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徵,古人認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稟性和不凡的本領。他們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們的天性和責任,人們所仰慕的捉鬼天師鍾馗,即是此種奇形怪相。所以民間的門神永遠都怒目圓睜,相貌猙獰,手裡拿著各種傳統的武器,隨時準備同敢於上門來的鬼魅戰鬥。由於我國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
唐朝以後,除了以往的神荼、鬱壘二將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於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於門旁鎮守,第二天夜裡就再也沒有鬼魅搔擾了。其後,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一習俗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
信息來源: 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zhuanti/cjxs/node_7041057.htm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8%A5%E8%8A%82http://www.china.com.cn/ch-jieri/chunjie/3.htm
我的家鄉在山西懷仁,在雁北地區,每年春節會用碳壘一個叫"旺火"的東東,有點像寶塔,尺寸、高低各種各樣,年三十那晚十二點點著,然後全家會正向繞旺火三圈,逆向繞旺火三圈,祈求來年一切順順利利、日子紅紅火火,討個好彩頭,手機暫時無圖,改天再補。
春節最早起源於遠古時期的「臘祭」。傳說臘盡春來時,人們會殺豬宰羊祭祀上天與祖先,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免禍免災。人們用硃砂塗臉,鳥羽作為食物,又唱又跳,熱鬧非凡。《禮記·月令》中說到:「日窮於次,月窮於紀,星回於天。數將幾終,歲且更始。」意思就是從春節開始,萬物將步入新一輪美好的輪迴。
春節在民國以前是迎接立春的節日,而正月初一則稱之為元旦,但從民國時期開始,「元旦」之名被公曆的 1 月 1 日「奪」去,正月初一則改稱春節,但實際上,從臘八到元宵都是傳統意義上的春節,部分地區甚至延續到二月初二的龍抬頭。
春節的歷史悠久,作為我國最古老、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千百年來形成了眾多習俗,部分習俗隨著社會的變遷消失,還有相當一部分則保留至今。
祭灶。南宋范成大的《祭灶詞》這樣說到:「豬頭爛熟雙魚鮮,豆沙甘松米餌圓。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從先秦時的五祀之一,發展都後來,灶神成為向上天彙報人間善惡的神仙,人們準備很多甜食,希望吃到甜食的灶神能多說好話,也有酒糟塗灶門的習俗,這樣灶神便熏熏欲醉,無法向上天言語。如今,在臘月二十三這天,每家每戶都要打掃房屋、清洗東西,意為除陳布新,尤其是清掃廚房。從這一天起,人們便紛紛置辦年貨,年味漸濃。
貼春聯。我國最早的春聯出現在宋代,據《宋史·五行志》記載,每年除夕,後蜀主孟昶都命學士題寫桃符掛在寢宮門口。公元 964年,孟昶更是親自命筆題雲「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春聯又稱「對子」、「對聯」,是春節時貼在門上的由上聯、下聯和橫批組成的吉祥語,用來除妖辟邪。到了明代,朱元璋大力提倡春聯,並開始採用紅紙寫對聯。至此之後,春聯廣為流傳。
祭祀。南宋吳自牧《夢梁錄》記載:「士庶家不論大小家,俱洒掃門閭,去塵穢,凈庭戶,換門神,掛鐘馗,釘桃符,貼春牌,祭祀祖宗」。在除夕這天,有的到野外給祖先上墳,有的到宗廟祠堂拜祖,也有在家中擺上祖先牌位,陳列供品,作為對先祖的追念。
年夜飯。清代文士顧祿在《清嘉錄》中說到:「除夕夜,家庭舉宴,長幼咸集,多作吉祥語,名曰『年夜飯』,俗稱『合家歡』。」 在除夕夜,年夜飯對國人來說意義非凡,漂泊在外的遊子都會在這天回家,與家人相聚吃一頓團圓飯,席上通常要為不能回家的人也擺放一副餐具。
守歲。西晉周處《風土記》記載:「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這是記載守歲風俗最早的文獻典籍。這種年年守歲的風俗習慣,一直被沿襲至今,人們在看春晚、打麻將等活動中守歲,借守歲辭舊迎新,寄予對新年的美好願望。
放鞭炮。梁代宗懍《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辟山魈惡鬼。」 鞭炮起源於「庭燎」,古人稱之為「爆竹」,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爆竹的本意是驅逐鬼怪惡魔,經過演變,放鞭炮逐漸演變成一種習俗,以求過個平安年。如今,春節期間,人們都喜好放鞭炮,熱鬧的鞭炮聲讓節日充滿了歡樂的氣氛。
拜年。柴萼的《梵天廬從錄》一書中記載到:「男女依次拜長輩,主者牽動出謁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賀,謂之拜年。」 大年初一,人們互相拜年,走親訪友,互贈禮物。隨著手機的普及,人們更多的通過電話的方式拜年,無論形式怎麼改變,拜年這一習俗卻是代代傳了下來。
賞燈。宋代辛棄疾在《青玉案·元夕》寫到:「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關於元宵節的起源,各有說法,主要是西漢祀太一說、東漢燃燈表佛說和魏晉道教祀三元說三種。三說雖有所不同,但都以燈火祭神為元宵節的起源,只不過各自所祭神靈有不同而已。如今,各式各樣的花燈把夜晚裝飾得分外美麗,賞燈的習俗流傳至今。
春節是最重要的節日了,海南過節的習俗也蠻多的,就拿我家為例吧。
大年初一是不能殺生的,但是又要祭祖,只能年三十把要祭祖的雞殺了留到第二天,以前沒冰箱時,我記得就是一直將雞放在鍋里煮著。還有年三十前十二點要回家放鞭炮,所以一到十二點前後,我們這個城市就變成伊拉克了,各種鞭炮噼里啪啦打到兩點多,而這時幾乎364天PM2.5都是優的海南小城污染度比帝都都高,前年我打完鞭炮開車去發小家守歲時,能見度都不到五米,差點撞上一輛倒在馬路上的摩托車。
初一早晨一大早就準備團圓飯了,父親在神台上擺上祭品,有米酒,九小碗的米飯,雞,水煮大肥肉,山撈葉,鹹魚等,然後念祭文,用兩塊半月形的木塊丟到地上算今年的運勢,再就是燒香拜祖宗燒紙錢之類的。到了九點就放鞭炮,然後開始吃團圓飯。初一是不掃地也不收拾的,滿大街都是鞭炮紙。因為也不能拜年,大家鄰居就互相邀角打麻將,總的來說初一比較無聊。初二開始就是拜年了,從初二到年十五,各個家或地方拜年時間都不同,我家是初四外嫁女兒回娘家,初三去外公家,初五是親戚朋友來拜年,然後就是各種拜年趕場子,一直到十五差不多年就過完了。不過我們這邊有個別地區拜年是在年十八的,不過這些是特例。因為海南過年時也天氣炎熱,所以一般也就打打麻將,吃吃喝喝的過節。
打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