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讓你顛覆認知,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塔勒布的 《黑天鵝》 告訴我們,即使我們為一件事總結了前1000天產生的規律,也不能推導出第1001天它真實發生時的模樣。

就像那句話,聽過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所以,與其一昧的局限在自己的狹小的思維圈子裡,不如多去嘗試一些未知的,打開你的新世界。

有沒有什麼事物,比如,一句話?一本書?一件事?一個人?一個舉動?

顛覆過你的認知,打開了你新世界的大門?

11月28日,「進無界 胸懷天地」奧迪Q家族新境之旅於甘肅敦煌正式啟程,與用戶一同探秘廣袤的西北凈土。走出去,在路上回歸初心;享自由,用聆聽追隨本心。穿越自然秘境,懷揣對生靈的尊重與敬畏,我們相信,這是一次奧迪打開新世界大門之旅。


2011年,我大學畢業,學的是廣告,主攻文案。本來打算和大學同學創業做服裝,但意見無法達成一致。這時,高中同學高陽問我要不要來北京畢業旅行,他本科在北京工商讀經濟,本來準備考人大的政治,筆試過了,面試時因為關係不夠硬被刷下來,好在人大一個教授賞識他,推薦他去英國念政治,那會兒在備戰雅思(後來去了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我在北京的住處附近

高陽還說,他一朋友在奧美上過班,可以推薦我去奧美。到了我才發現,那人只是在奧美做過實習生……然而我的水平也夠不著奧美……總之,在旅行和奧美的兩個動機之下,我坐上了前往北京的動車。8月15日早上7點半,抵達北京西站,隨後來到高陽的住所。

高陽在北大南門租了個單間,1750元/月,這錢夠在成都租套三了。而且,這小區有很歷史感,至少是1995年之前修的,因為熱水器是1995年出廠。熱水器是燒煤氣的,很難打燃火,水溫不好控,洗完還得關火關氣,由於連續三天忘記關火關氣,被隔壁租戶書面警告,後來索性洗冷水澡。

卸下行李,便進入遊客模式。8月15日,中國科技館、鳥巢、南鑼鼓巷、後海。8月16日長城、三里屯。8月17日,國家博物館、故宮。8月18日,高陽回成都辦事,留我獨守空房,隨即開啟了宅模式,打wow+約人吃飯。

8月18日-20日,分別跟我爸學生、大學女同學、大學男同學約了海底撈、呷哺呷哺、羊蠍子。8月21日看《竊聽風雲2》。8月22日面試早晨設計,北京最好的廣告設計公司之一,因工作經驗不足,沒能成功。8月26日面試愛家美奧,一地產廣告公司,面試官問我試用期要求多少一個月,我想了下說1500,他說這樣吧,給你2000。

上班時的我

我是抱著體驗生活的心態來的,算不上北漂,便沒把工資當一回事。在北京的的四個月,我掙了7000,花了17000,但收穫的是珍貴的回憶。

上班的事情就不講了,切入正題,文化圈。

在微博看到李承鵬轉了個潘采夫的沙龍《文青系插班生三俗故事會」》,大學老師宋石男最後一節課我唱了寫給他的說唱,潘采夫得知後發博文說「詞是好詞,學生是牛學生」,我覺得我跟潘采夫有點緣分,便去了。那天是9月4日,地點是藍色港灣單行車書店。我可能是來賓里最沒文化的,衣著風騷的張發財就坐我後面。

阿乙、阿丁、曲飛、潘采夫,都是《新京報》體育部出身,《新京報》內部常開玩笑說體育部的人比文化部更有文化,從出書的數量來看,確實可以這麼說。那場沙龍就是四人閑聊,給新書打call,具體講了啥記不清了。但從PPT那句「每個人都有一個不靠譜的夢想」來看,應該講得挺有情懷的吧。

9月18日,我在方家衚衕熱力貓club見到了南征北戰的黑人和Ali,我對Ali說在中國做說唱太難了,「但總得有人做吧。」後來,Ali、沈懿、Iceflow、Paul、Beggar都離開了南征北戰,胡汀洋、醉人、黑人的固定組合維持至今。

在接下來的三個月里,我認識了不少rapper,但稱得上朋友的,唯有黑人。11月18日晚,黑人在MAO演出,在二樓,我見到了黑人和他雲南的朋友。阿達在北京現代音樂學院學街舞,從雲南到北京,一直是黑人的演出搭檔,他女友情況不詳,只知道在北京工作。還有兩個妹子,在北京上學,當時剛畢業,跟我同行,一個在做設計,一個在做策劃。把黑人的表演看完,我們便撤了,淋著雨來到方家衚衕埃蒙小鎮。

小鎮的鎮長,叫艾芒,佤族人,是個戶外運動的領隊,也是個原創音樂人。黑人也是佤族人,跟艾芒結識已久,這裡的員工都是雲南人,黑人跟他們很熟,見我們來了,兩個廚師很熱情地炒了幾個菜,擺上幾瓶牛欄山,開始吃喝。

我能明顯感受到雲南少數民族的淳樸民風,他們真實、善良、熱忱,跟這座浮華虛假的城市顯得格格不入,也許這便也是埃蒙小鎮吸引在水泥叢林里艱難生存的北漂者的原因。

現場除了我,均為奔放的少數民族,加之我酒量不好,便顯得比較楞,黑人以為我不高興,我說沒有啊,他說什麼你懂,我懂,就行了,估計是喝高了,還跟我說什麼「放心,我不會死在北京」。黑人當然沒死在北京,後來南征北戰給電影寫主題曲,他自然也走起來了。

黑人那時剛從雲南來北京,胡汀洋在望京註冊了公司,著手商業化,黑人來京準備跟他大幹一場。胡汀洋不存在經濟問題,弄工作室花了80萬,黑人就比較苦逼了,住地下室,還跟我說春節不打算回老家,想把路費省下來。

黑人也有一些演出,10月12日在德國駐北京大使館和江一燕合作演唱電影主題曲,貌似挺高大上的。但他也有接地氣的演出,我說的不是livehouse,那叫正常演出。「中國人壽杯·第三屆網路文學藝術大賽」,這比賽名字看上去就蛋疼。

我先是陪他去錄音,11月27日陪他去北京朝陽劇場參加這個比賽的歌友會演出。為啥要錄音?為了現場假唱唄,節目組規定這麼做的。作為rapper,這固然可恥,但那時黑人為了成名,為了賺錢,哪顧得上這麼多。

那場演出真心蛋疼,看下面這張合影你就明白了,非主流(左)、網紅(中)、nigga(右)、老年合唱團(後),是不是很魔幻?

演出完了我倆往國貿走,路過一棟摩天大樓,黑人讓我把他和身後的大樓拍下來。我感覺黑人很渴望融入北京,在北京立足,現在黑人當然在北京立足了,至於北京有沒有給他歸屬感,我就不得而知了。

今年7月24日,醉人在微博說「圈子裡那些自以為老炮兒的傢伙都並不曾容納過我們」「北京說唱不認我們」。現在除了醉人還在用小號發歌外,南征北戰跟說唱已經沒啥關係了。南征北戰稱他們的音樂風格為「V-Pop(Various Pop Music,多元化流行音樂)」,其百度百科也對寫電影主題曲之前的說唱生涯隻字不提。我現在也不聽南征北戰的「流行歌」了,但在他們商業化之前,是鐵粉。

那年11月13日,我去位於積水潭總政歌舞團的Up Music音樂製作中心拜訪了胡汀洋。我說我是四川大學《常識》的特約記者,想採訪他,後來那篇報道沒上《常識》,《常識》用的是我另一篇。文章寫好後,我發給胡汀洋,胡汀洋改動很大,加了不少吹逼的內容。

對於胡汀洋的商業頭腦和人脈,我是服氣的,他爸是瀋陽音樂學院的老師,他在瀋陽音樂學院和中央音樂學院系統學習過音樂,音樂製作能力很強,醉人的製作都是他教的。胡汀洋還給張藝謀做編曲,這為南征北戰後來的商業化(寫電影主題曲)打下了人脈基礎。

我在北京那段時間,南征北戰在熱力貓搞了幾場演出、battle,黑人、胡汀洋每次都來,醉人不知幹嘛去了,沒見到,這也成為我的一大遺憾。在熱力貓,我認識了不少rapper。

肆34歲了,還在為說唱做貢獻,做了個廠牌叫嘻玩派。(如果你混過百度李毅吧,就知道我的T恤為何那麼多字)

高個子是雙棒兒的賈磊,12月2日「Air Force 1 三十五周年」活動演出,唱了新歌《說唱功夫》,挺燥的;黑人就不說了,上面講了;小鬍子是大衛,他現在還是那麼熱血,為各種事件發聲,還出了詩集《你是我的五百零一次顫抖》,封面寫著「崔健、北島、許知遠聯袂推薦」;另一個是Ali,銷聲匿跡了。

在北京期間我剛好趕上了iron mic,去愚公移山看了北京站總決賽和全國總決賽。

如果你最近看了VICE拍的iron mic紀錄片,就知道下圖這位叫Nasty Ray,他跟大衛beef挺深。2009年iron mic他和大狗並列冠軍,後來取消了,最終iron mic創始人showtyme還是承認了他的冠軍身份。VICE那部紀錄片講了這件事。Nasty Ray每月舉辦的Hiphop派對Natural Flavor依然還在做。

茶米上《中國有嘻哈》,放話「如果《中國有嘻哈》沒有我,嘻哈就不完整了」,結果海選就淘汰了,隨後他寫了diss,還掃射了曾經的兄弟熱狗,「用牛皮紙袋裝的是過期的熱狗」。茶米和沈懿,做了十多年說唱還是沒進步,註定被時代淘汰。

呆寶靜嫁給了頑童的小春,在家帶了幾年小孩,最近復出了,跟頑童去昆明的「冰浪音樂節」演出。也許你認為VAVA、萬妮達、葛仲珊說唱比呆寶靜強,但呆寶靜絕對是中國女rapper里顏值最高的,不接受反駁。

2011年12月5日晚,iron mic全國總決賽。那晚我第一次聽到了紅花會的名字,那是紅花會成立的第35天,丁飛、蜘蛛在八強遇到彼此,丁飛贏了蜘蛛,在終極對決遇到同樣來自西安的派克特(PACT),最終派克特奪得冠軍。那是我第一次聽到來自西安的聲音,而第一次,我就被震撼了。

派克特奪冠後「跳水」

丁飛(左)VS蜘蛛

那段時間,除了上班,就是打wow、看演出、認識rapper以及我喜歡的其他文化人士,比如大學期間我的男神叫獸。

比如給《搞笑漫畫日和》配音、創造了「給力」「坑爹」的白客、小愛,那時萬合天宜還沒成立,白客還不是王大鎚。

比如林熊貓,他的經典台詞是「銀鱗胸甲,藍色品質,5G一件,先到先得」。

比如《我叫MT》里哀木涕的配音奶茶超人。

比如山人樂隊,那時他們告訴我要去美國巡演,結果2015年1月才去,好在他們的願望還是實現了。最右邊的叫艾勇,他後來加入了Kawa樂隊,今年11月19日,艾勇因病離世,R.I.P。

比如這位大叔,他問我從哪來,我說成都,他說成都好地方,我真不知對成都他來說有啥好的——他在成都挨過打。

2011年12月12日,我登上了回成都的飛機。在北京的四個月里,我見到了除醉人外所有我想見的人,去了北京所有我想去的地方,南鑼鼓巷去了4次,798去了2次,以至於後來無處可去了。

我對北京沒有新鮮感了,便回家了。

明年2月我就30歲了,回望這30年,混北京文化圈的四個月,很魔幻,不知明天會遇見誰,發生怎樣的故事。雖已過去6年,但我仍然記得許多細節,這區別於別的時間段。那四個月,是一場沒有危險的冒險,是一場回味無窮的奇遇,那張去往北京的動車票便是新世界大門的門票。

今年9月16日,我離開了我創辦的汽車新媒體,專職做說唱自媒體,對我來說,又一扇新世界的大門開啟了。

我很慶幸,我一直對世界充滿熱忱,保持好奇心,這令我始終活在新世界裡,無論我在北京,還是成都。

其實我們的認知不必被顛覆,只要保持好奇,更新認知,新世界的大門就會一次次的開啟,我們的世界就會一直是新世界。

----------------------------------------------------

移動端用戶微信搜索「小強蜀熟」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

PC端用戶點擊鏈接跳轉至公眾號二維碼然後掃描http://chuantu.biz/t5/137/1500206316x2890173771.jpg


丁香醫生來說一個吧。

今年夏天,丁香醫生所在的杭州爆發過一次小規模的登革熱疫情,雖然影響不大,但也讓杭州的防疫部門緊張很久。

其實不僅僅是中國,按照世衛組織的數據,這半個世紀以來,全球登革熱的疫情都在持續走高。

可能會有人問,醫學科技這幾十年突飛猛進,艾滋病都研製出阻斷葯了,為啥這種傳染病卻幾乎失控?

不是人類不努力,也不是疾病治不好,而是有一個小東西太可怕,讓全球的公共衛生體系都抓耳撓腮的想解決方法。

這個小東西就是:

千萬不要小看這個小玩意,有數據統計,全世界每年死於蚊子傳播的疾病的人大約有 1 千萬。

1 千萬是什麼概念,要知道大半個世紀前第二次世界大戰里,直接死於戰爭的人數才 7 千萬,平均算下來一年也就 1 千萬。

站在食物鏈頂端的人類,在全世界範圍內相互廝殺造成的傷亡,也就和這個小東西每年給人類造成的殺傷的效果差不多,你說蚊子可不可怕。

不僅僅是登革熱瘧疾寨卡黃熱病等十多種疾病均是它們的「傑作」,

2015 年全球僅瘧疾病例就有 2.12 億,42.9 萬人死亡,非洲內陸每分鐘就有 2 個人因瘧疾而死。

也就是說這篇文章你從開頭看到這裡的這段時間裡,非洲內陸已經有 2 個人因蚊子傳染的瘧疾而死了。

雖然全世界的科研、醫療、公衛人員都投入到抗擊這些疾病的鬥爭中,然而疫苗的研發趕不上疾病譜的變化,疫情的防線在節節敗退。

於是公共衛生領域的專家開始轉變思路:既然這些疾病都是蚊蟲作為媒介傳播的。

想法很好,不過:

地球上除了冰島以外,蚊子無處不在。在已知的 3500 多種蚊子中,大部分體長都小於 15 毫米,體重僅 2~2.5 毫克,而且適應力極強,產下的卵可以存活超過一年,一旦遇水,便立即孵化。

煙熏、電蚊拍、避蚊胺、殺蟲劑..... 從古到今,從土到洋,人類想過無數消滅蚊子的方法。

然而就算到了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世界上對蚊子最有效的武器,也就是 deet 這樣的驅蚊化學產品————只是讓蚊子離人遠一點,殺光它們,還是別想了.....

不過好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一群叫做「科學家」的人。

當所有人都在想著,有什麼更高效的「武器」可以把蚊子殺死、拍死、毒死、掐死的時候,他們別出心裁,想到了這樣的一個方法:

蚊子也是爹媽生養的,如果我們讓蚊子都不孕不育,雌蚊子懷不上 BB,產不下卵,這不就在源頭上讓蚊子:

反正蚊子不開莆田系醫院,有了不孕不育那是治不好滴。

不要覺得這個想法異想天開,太顛覆認知,這是真的可行的,不僅可行,而且現在已經在做了。

在自然界中,有一種名叫 Wolbachia(沃爾巴克氏體)的寄生菌。這種寄生菌主要感染昆蟲這類的非脊椎動物,他們可以通過感染宿主的精巢和卵巢,進而改變宿主的生殖能力。

來自廣東中山大學的奚志勇教授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通過顯微胚胎技術在蚊媒間移植沃爾巴克氏體的人。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旗下的生命科學子公司 Verily 做過一個 Debug Project 項目解釋,他們曾經去參觀過奚志勇教授的項目,所以可以拿他們製作的圖來解釋下,如何通過讓蚊子不孕不育來達到控制蚊子數量的效果

整個過程分為 6 步。

1. 從其他物種上提取寄生菌沃爾巴克氏體。

2. 將沃爾巴克氏注射到埃及伊蚊蟲卵內。

3. 將培育成形的埃及伊蚊進行篩選區分,將未感染沃爾巴克氏體的雌蚊和攜帶沃爾巴克氏體的雄蚊分開。(因為只有母蚊子吸血)

4. 一切準備就緒後,將不孕的雄蚊在指定地點按指定批次釋放。

5. 因為埃及伊蚊雌蚊一生只交配一次,當遇到攜帶沃爾巴克氏體的雄蚊交配後,受精卵受到沃爾巴克氏體的抑制,無法孵化。

6. 釋放結束後,研究人員還需對釋放效果進行監測。

今年夏天,丁香園也專門採訪過奚志勇教授,用奚教授自己的話說,培養攜帶沃爾巴克氏體雄蚊:

就是在顯微鏡下將蟲卵放大 200 倍,在蟲卵被產出後 60~90 分鐘內將沃爾巴克氏體注射在蟲卵的生殖器部位,每 500~1000 個注射胚胎才可以建立一個感染系統。這期間注射的位置、時間和菌種都不能有差錯。

整個過程類似於將針插入氣球,再慢慢抽出來,還要保證氣球不破。只不過這裡的「針」換成了胚胎注射針,「氣球」則成了白紋伊蚊的卵。

現在在中國廣東有世界最大的「蚊子工廠」,裡面的研究員一天可以扎 100~200 個「氣球」,奚志勇教授將沃爾巴克氏體技術與放射技術相結合,通過注射、培育、篩選、飼養、輻射、釋放等步驟,讓這座 2011 年建成、面積超過 3500 平方米、有 4 個車間的「蚊子工廠」每周能生產 500 萬隻雄蚊,且均攜帶沃爾巴克氏體。

這種不一樣的騷操作,確實對於全世界的防蚊滅蚊工作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廣東沙仔島 2014 年試點釋放,監測數據反饋部分地區成蟲抑制率達到 95% 以上。

在去年第五屆世界衛生組織病媒疾病諮詢控制年會上,奚志勇教授團隊的技術被認可在蚊媒疾病控制上擁有「高效、長遠」的效果,同時也被認定為當下最具有潛力的控蚊三大技術之一,另外兩個是轉基因雄蚊和昆蟲絕育技術。

除了控制蚊子數量外,奚志勇教授告訴丁香園:

日後,沃爾巴克氏體還將用於更多領域,目前針對瘧疾的感染沃爾巴克氏體的瘧蚊已結束試驗階段;針對稻飛虱(農業害蟲)的沃爾巴克氏體也在加緊研製中,未來都將實現規模化生產。

當然對於這樣別出心裁顛覆認知的操作,學界對其存在的風險也是嚴密監控:

世界衛生組織媒介控制小組有過評估,目前這項技術只是把蚊子的數量控制在疾病爆發的臨界點以下,並不是完全滅絕。

蚊子打不死,那就讓它們不孕不育,雖然相關技術學界依舊在攻關之中,我們還不知道這項顛覆大家認知的工程,究竟會怎麼打開新世界的大門,不過還是讓我們記住這個讓蚊子都能不孕不育的中國男人:

今年三月正在廣州一座小島上放雄蚊的奚教授

內容參考丁香園科普文章:

除了戰爭,也就這種病能殺死這麼多人了

作者:任悠悠


樣糞長壽。

Young poo makes aged fish live longer

今天要給大家科普一個很神奇的研究:

吃糞便長壽!

作為網路達人,大家一定對這個類似的表情十分熟悉,充滿想像力的網友做出了無數的表情包,把偉大的表情包文化傳播到海內外。

當然了,部分認真的童鞋一定會問過,這個表情來源是哪裡?

其實,這個表情包是來自偉大的歌神,四大天王之一的張學友的電影。在電影《旺角卡門》里,張大佬的用這個著名的表情說出了著名的四個字:

食屎啦你。

(偷偷的說,歌神是一個被音樂耽誤的偉大演員啊,他的幾部作品都演的十分出色。儘管其貌不揚,但是發展下去,也許會像黃渤那樣出色)

不過,今天,我們要談論的這個話題,恰好就是這個內容:吃屎。

然而, 最驚呆我的是,吃屎可以長壽。

估計諸位聽到這幾個字,一定滿臉的訝異和不適,不過,這個也不是我的研究,畢竟這麼高端的研究,咱hold不住的。

研究的團隊是來自德國科隆的馬克斯·普朗克老齡化研究所,由著名的長壽遺傳學家Dario Valenzano領銜的研究,Valenzano是這個領域裡的泰斗之一, 這是nature上對他們研究的報道

我們來介紹下這個研究:

他們研究的對象是一種叫做killfish(鱂魚)的小魚,這種魚十分的小,可以說是地球上最短的脊椎動物之一。當然,它的壽命也一樣,十分短暫。

有多短呢?它從出生後大概3個星期就可以性成熟,然後幾個月內就駕鶴西去了。

(為什麼提這倆時間?大家記得對於哺乳類來說,有個著名的壽命計算辦法就是性成熟時間*10左右,不少哺乳動物都符合這個規律,由此推測人類的極限大概是120-150左右)

扯遠了。

科學家們熟知腸道微生物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他們看一下,是不是腸道微生物可以影響到壽命呢?

他們首先用抗生素對中年青鱂的腸道進行了處理,清除了它們體內的腸道微生物。然後呢,把年幼青鱂的腸道微生物包容物(俗稱糞便)丟到水族箱里。

然後這些中年青鱂開始試圖著進餐,當然也包括這些糞便。

而攝入這些糞便之後,糞便里的微生物會進入中年青鱂中,並進行定植和發展,最後科學家發現,接受過腸道微生物移植的青鱂變得達到了年輕的水平,它們的壽命明顯延長了。

舉個例子:

吃年輕糞便的青鱂比吃老年青鱂的壽命延長了41%,而比不吃糞便的青鱂壽命長了37%!

真是一顆賽艇啊。

其實糞便中含有大量的腸道微生物,對於人類的健康非常關鍵。

不少人腸道微生物不夠穩定,因此現在有專門的移植糞便微生物(fecal transplantation therapy)的辦法來幫助人來恢復健康。

典型的是針對消化系統疾病,比如偽膜性結腸炎,已經進入臨床了。

這是science上關於糞便移植小文章。

當然,不能直接吃屎啦,是膠囊。

比如這篇science文章里介紹的糞便膠囊。

Ash C, Mueller K. Manipulating the microbiota[J]. Science, 2016, 352(6285): 530-531.

另外,現在人不是都減肥愁嘛,每逢佳節胖三斤,衣帶漸窄終不悔。

怎麼辦?

科學家提出了高招:糞便移植

科學家發現胖子和瘦子的腸道微生物差異特別大,而如果把瘦子的腸道微生物移植到胖子腸道里,那麼就可以讓胖子變瘦。

大家別以為這是天方夜譚,研究已經發表在了科學頂級期刊Cell上了。

示意圖如下圖所示:

Goodrich, Julia K., et al. "Human genetics shape the gut microbiome." Cell 159.4 (2014): 789-799.

移植糞便容易等很,來源容易,而且移植容易啊,想像下開塞露。

最後,我想到了當年著名的牛人,卧薪嘗膽的勾踐,貌似他吃過夫差的糞便?

「越王明日謂太宰嚭曰:『囚臣欲一見問疾。』太宰嚭即入言於吳王,王召而見之。適遇吳王之便,太宰嚭奉溲惡以出,逢戶中。越王因拜:『請嘗大王之溲,以決吉凶。』即以手取其便與惡而嘗之。因入曰:『下囚臣勾踐賀於大王,王之疾至己巳日有瘳,至三月壬申病癒。』吳王曰:『何以知之?』越王曰:『下臣嘗事師,聞糞者順谷味,逆時氣者死,順時氣者生。今者臣竊嘗大王之糞,其惡味苦且楚酸。是味也,應春夏之氣。臣以是知之。』吳王大悅,曰:『仁人也。』乃赦越王得離其石室,去就其宮室,執牧養之事如故。」(《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

要知道上面的內容提到的是,老年的糞便是有壞處的,勾踐這麼干,那是折壽啊,難怪他和夫差活的一樣長(夫差(約前528年—前473年)越王勾踐(約前520年―前465年))。

夫差:吃了我的屎,跟我同歲死

哈哈哈哈,以後別人指責你說髒話「吃屎啦」,你就說,我是為你好啊。

新技能get!


回顧2017年如果一定要說什麼顛覆了我以前的種種認知,彷彿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那麼我會毫不猶豫的說:數據

我們總是說:我覺得、我認為、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事情,我們總是靠經驗做事情,靠直覺去預測結果,憑著自己的世界觀去判斷對錯,雖然每次很大的可能我們猜對了,但是總是避免不了一小部分。我們看到的一直是經驗為主的世界、一個模糊的世界。

1、曾經有人迷惑在:南方這麼多年沒供暖都熬過來了,為什麼這兩年供暖的呼聲突然漲高?

於是大部分主觀至上的人說:以前網路不發達的時候誰知道北方人冬天過得這麼舒服;然而事實卻並不是我們主觀認為的那樣。通過數據我們發現其實這個問題倒在了根本沒有高漲上:路人甲:南方這麼多年沒供暖都熬過來了,為什麼這兩年供暖的呼聲突然漲高?

2、也有很多人說剛過去的雙十一的商品不是一年中價格最低的時候,也有人說還是比平常便宜幾十塊錢的:「雙十一」賣的東西真的是一年中最便宜的嗎?

有人通過比較某一兩件商品的雙十一前後價格得出了結論,有人憑自己作為淘寶店家的身份給出了很明確的回答,但是這些都沒有淘寶歷史價格的數據來的實在:路人甲:「雙十一」賣的東西真的是一年中最便宜的嗎?

3、前有微信爆文描述月薪3萬的程序員,後有技術大拿說月薪低於3萬的都只是自稱程序員,而我們並不承認他們程序員的身份,而當這些剛畢業不久的程序員,拿著一兩萬的薪資的已經趕到心滿意足的時候,遭受了暴擊。關於程序員的薪資一直以來都是討論的熱點,而這些討論遠遠沒有一些數據來的有說服力。路人甲:如何看待《這世界上還有沒有月薪低於三萬的程序員》這篇文章?

4、國人挑電影必看的平台豆瓣,卻又有很多人質疑豆瓣打分的準確性,越是有了:豆瓣影評是不是喜歡貶低國產電影?為什麼?這樣一個問題引發了無數的討論,而無數的討論我覺得都不抵過一張數據圖。路人甲:豆瓣影評是不是喜歡貶低國產電影?為什麼?

5、當然除了這些熱議的話題,我還能通過數據找到豆瓣上最好的100部電影、網易雲音樂上評論最高的100首歌、B站上播放量最高的100個視頻紀錄片等等。

數據能讓我不是靠我的經驗、靠我的直覺去做事情,更多的數據給我帶來的是事實,透過現象看本質。數據讓我對未來充滿未知、充滿挑戰,數據讓我去探索,經驗讓我停止探索。


作者:葉盛 @Lewind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

2017年4月6日出版的《自然》刊發了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馬克·魯尼教授團隊的一項研究成果:他們發現小鼠的肺製造了全身血液中多達一半的血小板,這些血小板是由肺里存在的造血幹細胞和造血祖細胞分化而來,並且這些造血幹細胞和造血祖細胞能夠在肺與骨髓之間遷移交換。

在肺血管穿梭的巨核細胞在生產血小板(圖片來源於《自然》 )

這篇文章顛覆了以往關於骨髓是哺乳動物唯一造血器官的認知,很可能為人類認識自身的運作機制,以及血液相關疾病的診療打開一扇新的大門。

其實,科學界早在上個世紀初期就已經發現,流經肺部的血液中的血小板會顯著增多,但是沒有辦法進一步深入研究這一現象,也無法利用已有知識對這一現象給出解釋。事實上,這項未能完成的工作恰恰體現了現代生物學研究當中的一個斷層現象,即器官/組織層級與細胞層級之間的斷層。

生物學研究擺脫中世紀黑暗時期的標誌性事件是比利時醫生安德烈·維薩里於1543年出版的《人體的構造》。

比利時醫生安德烈·維薩里(圖片來源於網路)

該書源於維薩里通過解剖所獲得的關於人體構造的認知,顛覆了教庭很多錯誤的論斷,因而也被視為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科學革命之一。

現代生物學的開端,可以追溯到荷蘭博物學家安東尼·列文虎克於1670年代將顯微鏡廣泛應用於生物樣品的觀察與檢測。

安東尼·列文虎克(圖片來源於網路)

這一開端本身即標誌了生物學此後幾百年間的兩個特點:一、越來越微觀,從細胞到細胞器,到核酸或蛋白質分子,甚至到了原子、電子層面;二、自此以後,生物學的發展便越來越依賴於實驗技術手段的進步,唯有新技術的應用才能帶來突破性研究進展。

顯然,我們的身體是由器官組成的,而器官是由細胞組成的。我們已經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細胞的運作機理,所以我們就了解了器官的運作機理,所以我們就了解身體的運作機理。這可以說是現代生物學以及現代醫學的一個粗略邏輯。

但實際上,直到今天,我們對於器官的了解也並未能真正超越維薩里對於器官的認知模式——仍舊是形態學上的,所不同的只是精細程度而已。

最精細的當屬先進的免疫組化方法,可以看到器官組織中不同細胞的情況,甚至是看到不同細胞的細胞器的差異。但這種方法也只是對於死器官的染色觀察,不能體現活器官的特點。

白血病免疫組化結果(圖片出處見水印)

而能夠應用於活體的CT和核磁成像則解析度過低,遠達不到分辨細胞的水平。所有這些方法尤其不適用於對活動細胞的觀察和研究,只能對付那些構成器官組織的固定不動的細胞。

就此,認知斷層出現了。

我們對於器官的認知,宏觀水平上有活體研究,微觀水平上只有死器官的研究。我們對於微觀細胞的認知,均停留在體外培養的細胞上,沒有對於體內活細胞的直接觀察。也就是說,已經上天入地、探測到引力波、嘗試進行量子通信,幾乎無所不能的人類,卻沒有對於活器官內活細胞的觀察與研究。

之所以如此,原因說來也簡單:因為我們沒有一項技術可以對活器官內的活細胞進行微觀觀察。馬克·魯尼之所以能夠發現肺的造血功能,正是由於他解決了這一技術問題,創造了雙光子活體熒光成像技術。

雙光子活體成像技術的過程(圖片來源於《自然》)

在今天的生物學研究中,要區分不同的細胞,甚至是不同的蛋白質,都要進行熒游標記。而熒光基團的發光首先需要一個激發光來提供能量。傳統的激發光能量太強,會對活細胞造成損傷,因而不能用於活體。而所謂的「雙光子」技術就是用低能量的光子來作激發光源,大大降低了對細胞的傷害。能量的不足用數量來彌補——兩個光子的能量加在一起才能夠激發熒光。將這種技術與活體顯微技術結合在一起,就可以在活器官表面觀察到熒游標記的細胞的生理活動。馬克·魯尼還是一名研究生的時候,於2011年在《自然·方法》上發表了介紹這一方法的研究論文。

當馬克·魯尼有了自己的實驗室之後,本來是想利用自己的雙光子活體熒光成像技術研究小鼠肺部的免疫細胞的生理活動情況,沒想到卻意外發現了小鼠的肺能產生血小板的現象。他的團隊與其他實驗室合作,進一步研究發現,肺之所以能生產全身一半的血小板,是因為肺里有能轉化為血小板的造血祖細胞,甚至還有能轉化為造血祖細胞的造血幹細胞。更重要的是,小鼠肺里的這些造血幹細胞和造血祖細胞可以遷移到骨髓中去。

在基因和蛋白質的層面來講,人與小鼠的差異都是非常有限的,若是放大到器官這個級別,基本功能的差異性就更小。雖然確切的結論還需要深入的實驗研究,但不難想像,人類的肺肯定也能生產血小板,肯定也有造血祖細胞和造血幹細胞。

如此一來,對於血液或肺相關疾病的診療將帶來一些影響。比如肺移植的嚴重排異現象可能就得到了解釋,是造血細胞的存在造成的;再比如一些傳統上需要從骨髓中取樣的檢測,今後可能只要在肺部做一個淺淺的穿刺就能解決,甚至取一些肺靜脈中流出的血液樣本即可;白血病的治療可能也不再需要進行骨髓移植,而會有更簡單、更安全的引入外來造血細胞的方法。

然而,肺能造血這一發現的意義還不僅僅在於肺和血液本身,更在於對現代生物學研究斷層的彌補。隨著我們能夠在活器官中觀察活細胞的運作(目前還僅限於表層細胞,未來或許會有辦法深入器官內里),未來還會出現更多顛覆性的發現,讓我們對於生命運作機理的認知進入一個全新的世界。


以前是毒木舟,是的,很毒。現在是車,可以帶我穿越無人區,擺脫狼群追逐的車。

小時候的我很孤僻,因為不會講粵語,很難融入當地的小夥伴團隊。雖然居住在海濱城市,兒時我家所在的農場與大海之間卻沒有直通的道路,只有站在房頂,才可以遙望到浩瀚大海。

有一天瞞著家人,和大我幾歲的歡哥去看大海。隔在農場和大海之間的甘蔗林里河汊縱橫,每遇到小河,我們便把衣服脫光頂在頭上,淌水過河。一直過了五條小河才來到海邊。

這是我第一次近距離觸摸大海,看著在無邊無際大海里奔騰的浪花,如此歡快如此自由,才發現,世界原來可以這樣開闊。

我朦朧意識到,觸摸近在咫尺處這片廣袤無垠的海洋,可以讓我連接到另一個世界,可以讓我的人生得以向外部伸展。我就像發現了一個潘多拉盒子,雖然還找不到打開它的鑰匙,僅憑它的存在本身,就已經能讓我熱血沸騰。

也許就是從那一刻開始,「大海和遠方」在我血液里埋下了一顆種子。

但這次小小的探險,並未能阻止生活的洪流,也沒有改變我前行的方向。和許多小夥伴一樣,我波瀾不驚地完成學業,進入到一家外企工作。按部就班地上班、結婚。

直到2007年的一次偶然機會,參加了獨木舟廠商的體驗活動。劃著雙槳穿行在海面的無拘無束感,瞬間俘獲了我,某種長期蟄伏在心底的東西被喚醒了。我開始很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我開始瘋狂地學習獨木舟,不停挑戰極限,我失敗過,也曾因經驗不足差點讓自己和同伴命喪大海。

但是,我無法停止追逐的腳步,也許是因為生命本就起源於大海,這種純人力的原始划行,這種遠離陸地喧囂的寧靜,給予了我一種可以看到生命本質,看到內在本我的幻像。它蠱惑著我一槳一槳探向大海深處,去放空自己,嘗試獨立於世界之外去看世界。

小時候對大海的嚮往,只是一種朦朧的想像。2007年的那次獨木舟體驗活動,無疑為我打開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從此,我乘一葉獨木舟,開啟了探險之旅。

我辭去了全職工作,專註於探險。每創造一個標誌性記錄,都無法讓自己滿足太久。大自然的力量已經讓我明白,征服它只是一種自不量力的奢望。

從單純地征服自然追求探險記錄,到今天敬畏自然只希望挑戰自我,並期望能創造一些微小的社會價值,是因為每一次在生死邊緣的划行,每一個兜頭而下的浪花,都在警告我,生死之外別無大事。

那麼,生與死之間,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探索,永不止步的探索。這是我想在生與死之間想做的。但我需要藉助外力來完成。現代科技製成的獨木舟,成為了我前7年的探險「外力」。它幫助我完成了瓊州海峽和渤海海峽的橫渡,讓我順利環渡了海南島,穿越了泰國和柬埔寨的海岸線。

探險的第8個年頭,當我從大海上岸,試圖涉足水陸兩地,將自己探險的一半時間,用來做社會調查時,「車」成了我的第二個外力。

因為有了SUV的存在,我才有可能在2015年的黃河探險途中,在沿岸做宗教、水污染、土地沙漠化、教育和疾病的調研。才得以在狼群盤旋之地安全過夜,忐忑地等待黎明到來。

因為有了動力澎湃的越野車,我才有勇氣帶上自己心愛的人,在2017年,我們水陸兩地一起穿越了中國海岸線。

無論是在茫茫大海,還是在無人區的荒郊野外,很容易感覺自己被世界拋棄了,但只要有獨木舟或者車在旁,我就知道,身後的世界和未知的世界,都能輕易連接到一起。

對我們這樣的普通人而言,很多新知識和新事物都能顛覆我們的認知,但唯有我們自己能實實在在用上的,才能真正為我們開啟新世界的大門。

環中國海岸線

有了獨木舟和車這兩個「外力」,我幸運地在短暫的人生旅途中,領略了沉寂壯闊的風景,廣袤深遠的海洋,孤立靜默的曠野……當你看過常人看不到的風景,便再也無法停止自己的腳步。

感謝點贊的知友!


App拍照軟體啊~!!

前幾年還在買卡西歐拍照神器呢,一代換一代,賊貴賊貴,效果也太失真,每次出門還要多帶一個相機,包包很重( ˇ?ˇ )

到目前為止,開始流行美圖手機了,其實就圖一個美顏功能,而且更新換代太快,這款手機剛出來的時候已經完勝那時候的卡西歐神器了,不管是價格還是成像,但是還賣好幾千呢,小仙女們,拿這些錢買化妝品護膚品不好嗎┑( ̄Д  ̄)┍

因為嫌麻煩,買的自拍神器幾乎也不怎麼用,自從手機出了「美顏相機」「美圖秀秀」這些美顏功能的app後,覺得真的是炒雞方便啊,神機更是被我雪藏了好多年。

現在我要來安利大家一個新的炒雞牛B的自拍app,它真的讓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App名字:無他相機

使用方法:首先打開app,點自拍,右邊有個魔法棒,就可以開始一系列五官的調整了。幾乎每個五官都可以微調,炒雞炒雞炒雞膩害!!這已經不是美顏了,是換頭啊!!再也不需ps了,關鍵還可以拍視頻,心機girl的必備~哈哈。其實最被它驚艷到的是光線設置,不僅磨皮嫩膚,更是一種透亮的光澤感,女神光啊簡直是~ 相同條件下其他的一些美顏app真的敗了。現在無他竟然還可以幫你上妝,只要你的臉對焦後,想變什麼妝容變什麼妝容,也是每個五官都可以調節。還要說下重點,如果在非常暗的地方,開閃光燈拍,真的也無敵好看。我晚上很依賴它的閃光燈,應該說是美顏閃光燈,嗯!

根本無需什麼自拍技巧,不需要浪費時間修圖,只要拍之前把五官調成自己最滿意的樣子存為預設,下次打開app就不需要再調節了,分分鐘拍出滿意的照騙~ 還有對焦框,設置里還能切換單人或者雙人模式哦。

房間內的對比圖,真的太久沒打開過iphone自帶前置了(這是誰,這不是我/(ㄒoㄒ)/~~)

這是有陽光的室內拍攝的,這組照片都是原片沒有加任何濾鏡(無他可以定時,最多6秒,可以放在一個固定的地方,你按拍攝再回位子上擺pose,6秒足夠了)

對比一下,這是iphone的前置拍的,黑眼圈,法令紋,氣色...區別還是滿大的。

感覺要掉粉了/(ㄒoㄒ)/~~

最近流行的貼紙功能也具備,比faceu,B612好用太多。。


1、羅素:罪惡因地理位置而異。

塞繆爾·巴特勒:道德是一個國家的風俗習慣以及人對其周圍人群當下的感覺。在食人族的國家,吃人就是道德的。

從此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學會了不用單一的標準去judge別人。

-

2、為破碎的水晶杯哀悼毫無價值。

這時候你唯一需要思考的是,你是否打算重新買一隻。

從此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學會了不為不可挽回的事情浪費情緒。

-

3、我們生活在充滿成癮性的世界。

藥物可以使人成癮,暴力可以使人成癮,工作可以使人成癮,糖可以使人成癮,運動也可以使人成癮。

運動作為輔助療法在戒煙甚至戒毒上有效,就是以一種無害的成癮代替一種有害的成癮。

從此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不苛責自己,不與身為人的天性對抗,並且一有時間就運動,所有事情做起來好像都容易了很多。

-

4、自律與自由是一體兩面。

長期自律一定能通往自由。

長期自由一定能培養自律。

關鍵是你能在哪個方面先邁出第一步。

從此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既然自律和自由我都想要,先邁出哪一步都行。

-

5、記住你的成功,記住你過去的閃耀時刻。

這樣你才能在絕望中撐的更久。

從此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每當做長期項目做到精疲力竭還看不到成果的時候,我就深陷回憶,然後告訴自己,扛一扛,再扛一扛。

-

6、有覺察有反省才有[自我]。

否則人就是環境的產物。

有很多看似自主的行動,也有被環境控制的成分。

一個人的命運中的大部分是時代命運,然後還有小部分是家庭命運(階層命運),剩下的一點點才是個人命運。環境的影響比很多人以為的,要強大多了。

對自己進行深入分析,分辨出原生家庭的影響,有選擇地繼承或修正掉,是完成個人獨立的必要過程。

但即使是在這個過程中,人做選擇的邏輯,都還帶著原生家庭印記。

誰能真的超脫環境,就能獲得極大的自由。

從此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經常反應一下自己與環境的關係,盡量保持一個清醒的自我。

-

7、有的人是吃過苦就再也沒法過好日子了。

一輩子居安思危,從來沒有舒坦過。

由奢入儉難,由儉入奢更難。

從此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能享受的時候就全身心投入,絕對不含糊。

-

8、錢能買到幸福。

幸福是一種能力、一種技術,它背後是一套複雜的、社會適應性的、自我愉悅的思維體系。

如果沒能從小習得幸福的生活方式,可以通過再次學習,得到幸福的能力。

這個過程,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只靠自己領悟是完不成的。

有的人有能力指導你學習如何幸福,這種指導,你是要花錢去買的。

只要花錢就能買到,世上沒有多少比這更容易的事了。

如果因為信息閉塞而一生得不到唾手可得的幸福,太慘了。

從此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有不懂的事情就花錢去請教,忽然發現世上根本沒有什麼難事,硬扛著都是自己為難自己。


很早之前我對旅行的理解就是盡量舒適,中午起床,盡量享受,懶散的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完全沒有想到會在15年之後認識一批遊走於世界各地、住在各種宿舍或者還算過的去的小旅店,挑戰一個又一個極限的人們。讓我知道平凡的世界之外還有一群追逐夢想、直面危險的人(事實上跳傘的死亡率僅是潛水的1/10,比滑雪還低一些)。

最初知道國內有一批跳傘的人是在網上找到了一個群,大概是13年的時候吧。因為恐高以及當年確實沒有多少錢,所以就偶爾看看他們聊天幻想一下。14年底到15年過年的時候精神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看到家裡人的擔心想著找辦法改變一下, 所以覺得死也要死的特別一些,就想去把跳傘證考了。後來發現跳傘屬於想死都很難的運動,保護措施太多了。

回北京以後和跳傘群主龍貓詢問了一些跳傘基地(Dropzone)的優缺點以及價格,並且到他的網站跳傘中國找了幾篇攻略,上Thai skydive網站預約了課程,辦了泰國簽證,就毅然決然的出發了。當時騙家裡人是去學潛水了,直到拿到了A-licence才告訴家裡自己是去跳傘了。

基地習慣就是每天日落收工以後大家開一罐啤酒,通過考試以後也要請基地的人喝啤酒。每天都能遇到來自世界各地的Skydivers,因為有共同的愛好,所以彼此熟悉的很快。

Slava是我的教練,俄國人,個子不高,有著毛子所有應該有的特徵,粗放狂野、喜歡撩華裔妹子,也有著刻板印象里極限運動員會有的形象以及行為。吹噓自己有一個台灣女朋友(雖然沒見過),每天早上到基地首先是騎著他的摩托到飛機跑道抬著前輪跑兩圈,遇到過來跳tandem的漂亮顧客會帶著她們拉滿油門去兜一圈。

他的教學屬於特別粗放的類型,基本就是差不多教給你考試內容,然後跳下去的時候自己體會,因此我每天晚上基本都是在練習跳傘的基本動作,然後通過一次次補考找到平穩飛行的感覺。去年Slava Topichkanov因為一次跳傘事故去世了,但我仍然很羨慕他。

Amy是Thai skydive老闆的女兒,當時剛剛結束上一段婚姻不久,帶著女兒來到泰國在基地打工。

和每個新人一樣,先從攝影師做起,然後忐忑不安的接受其他教練指導帶人做第一次的tandem jump。她的男朋友叫Gaph、越南人,最初在基地做著最底層的疊傘工作,然後一步步的變成攝影師、教練、雙人跳教練。放到國內是王子與公主的故事,但在那個世界並沒有人對這段戀愛有過多的關心和驚訝,現在他們已經結婚並有了孩子,就在slava故去不久,希望他們幸福快樂。

龍貓是我認識最久的skydiver,也就是當時跳傘群的群主,在我通過USPA A-licence的考試後他將我拉入了一個叫License Skydive only的群,目前這個群已經有了159人。也是在這裡我認識了更多的skydiver,並且知道了看到了每個人豐富多彩的生活。

http://weixin.qq.com/r/f7zF3fDEeq0FrbS_9_lt (二維碼自動識別)

龍貓一直在中國普及跳傘運動,並且做出了自己的跳傘品牌。記得我剛從泰國回北京的那段時間,他問我能不能借我國外定做的跳傘服用一下,想要學習工藝,現在他的品牌極燕已經在世界各地的跳傘基地收到了大批訂單。

12年開始跳傘生涯的他目前已經拿到了教練執照、通過了tandem考試,基本已經功德圓滿。

龍貓組織了很多國人到國外的跳傘活動,比如今年在美國的HALO,也經常會帶團出去旅行並幫國內的skydivers更新裝備。去年我去成都和他聊了很久,聊他的跳傘服事業和一直想做的HUD跳傘頭盔。他一直在想如何將跳傘商業化,希望有一天能讓這項運動被更多人接受。如果有感興趣的投資人我可以幫忙對接。

老鄧鄧子浩是個奇人,最早知道他是他有個叫老鄧跳傘的微博,每天在上面幫人聯繫澳洲跳傘學習和Tandem Jump,後來才知道他是博士學位,拿了商飛的飛行執照,並且還做過澳大利亞乒乓球的國手。現在他在廣州羅定的鷹飛跳傘基地做主教練。

他基本就是我理想中最放蕩不羈愛自由的那種人了。去過他們基地一次,每天的生活就是跳傘、晚上聚餐喝酒、彈彈琴,現在好像又多了個吃雞的愛好。畢竟也是跳傘么。

前段時間他飛了3000平方英尺的國旗。

近兩年越來越多的國內跳傘基地開張,並且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參與這項運動,很多華人高手目前已經開始回國發展,比如參與室內風洞的建設,加入新開的跳傘基地。希望可以有更多的人加入我們的行列。


看到這個題目,眼前一亮。

因為最近這一年多以來,我的工作和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一直在思考導致這些變化的原因是什麼,後來靈光一閃,終於找到了一個恰當的解釋。

那就是——提升思考問題的維度。

有段網路上流行的話是這麼說的:

當你老了,回顧一生,就會發覺:
什麼時候出國讀書、
什麼時候決定做第一份職業、
何時選定了對象而戀愛、
什麼時候結婚,
其實都是命運的巨變。
只是當時站在三岔路口,
眼見風雲千檣,
你做出選擇的那一日,
在日記上,
相當沉悶和平凡,
當時還以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人的一生面臨無數的抉擇,而每一個小小的抉擇都會導致後續生活的巨變,就像蝴蝶效應一樣。

提升了自己思考問題的維度之後,你能從更高的角度去思考、去決策,從而你的每一個決定的「質量」要高人一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形成複利效應,最終才能遠超於一般人的成就。

那,如何提升自己思考問題的維度呢?以下是自己從自身經驗提煉得來,句句肺腑之言。

雞湯預警!!無關人員請儘快撤離!!

1.時間比錢值錢

工作在市區,別人擔心公司旁邊的房租要貴幾百塊錢,而選擇住的遠一點的郊區,每天通勤需要花兩個小時。

而如果你如果選擇住在公司邊上,雖然房租貴了點,但是將每天通勤時間省下來,用來加班或者提升自己,長年累計下來,你的變化和進步絕對會比你花2個小時花在通勤路上的同事要大的多。

2.控制好你的注意力

每個人每天可用的時間是有限的,在同樣的時間內,每個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第一條所說的控制好自己的時間,本質其實就是控制好自己的注意力。

同樣的時間,有的人聚精會神的看書兩個小時,有人的隔幾分鐘就刷刷知乎、朋友圈,最終看書的效果可謂是天差地別。

那如何要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呢?

首先盡量避免沉迷於社交網路,不要過於頻繁的刷新朋友圈。

為了社交,朋友圈不可能完全不看,只看一些比較親密的人的和發布質量比較高的內容,對於頻繁曬娃,撒狗糧和轉發很低內容的朋友的,一句話,不看他/她的朋友圈。

其次當需要做重要的事情時(比如寫很重要的工作報告),把手機設置成免打擾模式,這樣就會避免手機頻繁提醒而影響注意力。當重要的事情完成後,再統一回復。

3.心態越開放,你得到的越多

曾經工作的地方,有不少人的心態非常封閉。

當你向他請教問題或者討要一些技術資料時,從來不會直接回答或者爽快的提供,你會非常不爽。當以後他向你請教的時候,你自然也不會誠心以待。

馬雲說過,你的價值取決於你給別人帶來多少幫助,你給別人幫助越大,你的價值也就越大。

當前的社會是開放的社會,雙贏的社會。你向別人開放的越多,提供的幫助越大,別人對你的信任也就越多,回饋你的也就越多。

心態封閉的人,多半是不自信,怕「教出徒弟,餓死師傅」。

現在這個社會,信息爆炸,知識獲取的成本很低,單純的知識早就不值錢了,你不提供,別人也會通過其他地方獲取,只不過可能要多花一點時間而已,為什麼不成人之美呢?

至於「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擔心,更是不必要了。

天下武功,無堅不破,唯快不破。

每個人都是不斷進步的,你教會了別人,但是這時已經掌握了更新、更全面的知識,為什麼需要怕呢?

4.不要對自己受限

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這句話雖然聽起來很雞湯,但是話糙理不糙,道理確實如此。

根據一萬小時定律,只要自己去努力提升,大部分的技能都是可以通過刻意練習獲得的。

不要對自己說自己做不到。

我以前文筆也一般,中學時經常作文寫跑題而不及格,但是我一直堅持輸出,最近竟然有人誇我文筆好,這真讓我非常意外。

以前從來不敢在人前大聲說話,更不用說在公眾前演講了。

但是為了準備最近的入職面試,好了很多時間去準備。寫了逐字演講稿,反覆修改,反覆演練,錄音也反覆聽,直到能夠完全熟悉倒背如流為止,最終面試效果也不錯。

掌握了這個方法後,前段時間在公司內部做一個主題講座,也是反覆修改稿件反覆練習,最後也取得了很好的反饋。

不對自己受限,勇於突破,然後看到自己每天一點點進步,真的非常快樂。

5.只思考重要的問題

前面已經說過了,時間和注意力都是非常有限的,那思考力也是。當你每天絞盡腦汁想早上、中午、晚飯吃什麼的時候,你自然不會花很多時間思考你的職業規劃和人生規劃。

不同的事情重要程度是不一樣的,相應的,你思考這些問題帶來的價值也是不一樣的。

比如你花了一個上午思考中午吃什麼,收益也僅僅是口腹之慾滿足後帶來的滿足,不會持續一天。

而當你思考所在行業發展,個人的職業發展等問題,想得很清楚很透徹的時候,你的一生都會受益。

很多人會說,這麼大的問題想不明白,就不想了。

其實越是想不明白,越說明你很多信息是缺失的,你越是要多花時間在上面。

補足缺失的信息後,然後重新去思考,得出自己的結論。當有了結論之後,去跟別人討論,雙方思維碰撞會有新的火花迸發出來,這樣對於雙方都有益處。

經過不斷地訓練和實踐,你的思維能力會大大提升,在面臨巨大抉擇的時候就不會匆忙之中做出錯誤的決定了。

6.保持輸入和輸出

如何讓自己的思維每天保持活躍呢?

遠離那些碎片化的信息,去體系化的學習,思考。多花一些時間去閱讀一些提升自己思維能力的書籍,並且去思考如何將這些學到的東西運用到每天的學習和生活中去。

除了輸入外,還要保持輸出。

輸出的形式不限,可以是日記、讀書筆記、思維導圖、心得體會等等。

輸出的目的,是強迫自己對於輸入的信息進行歸納整理,將其合併到自己現有的知識體系中去。

沒有體系化的零散的知識,什麼都不是。

你記憶力再好,沒有歸納和輸出,半年過去,保證你全部忘個精光。

7.目標導向,以終為始

你要是知道自己要往哪個方向走,你就不會迷路。

如果你的目標是成為一個人工智慧工程師,而你當前只是一個汽車工程師,如何做呢?

首先列出這個崗位所需要的技能(可以通過瀏覽招聘網站的JD,上面有明確的技能要求)。

其次逐條分析自己哪項是欠缺的,缺多少,欠缺的方面自己想彌補的辦法。

然後分解成為長期目標、短期目標,逐項去落地實施。

只有堅持這樣做,才能保證你的目標能夠被實現,而不僅僅只是在腦子裡想一想就算了。

以上是自己這一年多以來的自身經驗的經驗總結,希望能夠幫助你。

培養高維度的思考能力,你將受益一生。

歡迎關注我的知乎專欄:良言不苦口

感謝閱讀


其他你可能感興趣的:

有沒有讓人慾罷不能的學習方法?

約會時如何最快了解對方?

如何科學的找到另一半?


1.

有一段時間,工作上的壓力使我幾乎喘不過氣來,我排解的方式是很多人想不到的,甚至有人知道後嘆息嘲笑地說:你們這些工科男啊!

我在知乎上尋找一些看起來有些腦洞大,或者比較有意思的的問題來回答,以此排解壓力。

很多問題我都是在這種狀態下寫出來的,比如下面這個我在靈感迸射時回答的問題。
無往:自行車的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是多少?

無往:為什麼在電視、電影里汽車的輪胎是倒著轉的?

儘管,有時為了回答一個問題搜集資料都需要大半個月的時間,收集整理資料再寫出來,也是很煩很累的過程。但寫完之後整個人會比較輕鬆的,偶爾看到有些有趣的評論還會很開心。

我的這種娛樂自己的方式,卻給我帶來了一些很多有趣的關注者,以及和業內人士交流的機會。

如果以獲得的成就感來衡量成功的話,在知乎上與人交流獲得的成就感,相比我花費了更多心思和精力的工作上所能獲得的,要遠多得多的。

甚至有時都讓我覺得,成功,或許從來都不是來自於一份苦逼的工作,也不來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那樣的折磨的。

2.

轉身,或許只是還差一條從來沒有吃過的魚。

在學校的時候,上課時我就想,學這些東西倒騰了這麼久,以後一定要親手造一輛車的想法哇。

這樣還可以跟人嘚瑟:「看!剛才過去的那輛車是我做的。」那一定會有點酷。

然而,當我上面的想法,可以算是實現了的時候:幹了好幾年,我參與的車型項目終於上市了。我卻陷入了一種迷茫的狀態:所謂的「夢想」好像實現了,但卻好像也沒有什麼成就感,也不並沒有很酷的樣子。

繼續這樣下去,我好像心有不甘,但環顧四周,好像又有一直有力卻使不出的無奈。

去年,2016,整個上半年,我一直嘗試過做一些看起來有意思的事情來試圖逃離這種迷茫。

比如受不了北京愚公移山的渣音響,特地跑去深圳B10看我期待已久的樂隊Capian的演出。

跑去福建漳州的火山島海邊發獃。

在北京跑完發卡彎後,在附近景區山頂上的玻璃棧道感受腿軟和顫抖。

還跑到了上海知乎鹽club現場,期待和高端人口交流「談笑風生」,甚至還在晚會上露了個臉。

然而這些並沒有讓我解脫出來,或者讓我想明白我想要幹什麼。

曲終人散後還是感到落寞,甚至還得擔心剛才開車好像壓線了,不知道有沒有人深圳交警拍到;

除了扮深沉想到一句「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又或是麥兜的那句「椰林樹影,水清沙幼」之外,面對海水海風,腦子不會想出點什麼,根本都是空白的,甚至我還想打個噴嚏。

在玻璃棧道上尋找刺激並不像pick up artist說的那樣給你帶來女朋友,只會讓旁邊顫抖的和你一起來的大胖子用奇怪的眼神看著你。
即使在鹽Club這樣「高端」的場合,內向小瘦子如我也只是大多數時候聽大家說話,偶爾也要表現出有點High的樣子,以免顯得不合群。

然而真正打開「心」世界的大門的,卻是一句看起來make no sense的話和一道菜。

上半年快結束的時候,我去哥倫比亞出了一趟差,在任務快結束的那天,客戶給我點了一杯青芒果汁,酸酸的,杯子上面帶點鹽,我非常喜歡。

喝完之後,他帶我去跑了一趟山。下山路上,我們閑聊,不記得聊到了什麼話題了,他說了一句:

「 Curry tilapia! You know, a fish called tilapia,They cook it with curry…. OH!!!! It is delicious!!! Curry tilapia is famous in Columbia!」

當時的場面是,他一手抓著方向盤,另一隻手描述著魚。「It is delicious」,臉上的表情是一臉幸福滿足,似乎還咽了一下口水。接下來他說了什麼我沒有聽進去了,甚至是不是tilapia這個單詞我都不知道,這是我後來根據他的大概發音 google 出來最近似的詞。

那時我腦子立馬就宕機了,我的腦子裡只有一盤上面潑著咖喱的魚,盤子還在轉動,從各個角度展示著這條美味的魚。

一直到了機場要離開,我還沒吃上念念不忘的那道魚。我叨念著嘗試在機場的餐廳繼續尋找時,發現了下面的廣告牌。我一邊數著數字一邊下意識地嘗試換算成人民幣, 125900刀*6≈75w人民幣。算完我就自己嘟囔,一輛Q3就敢賣這麼貴,鬼才會去買咧!

拖著行李箱,繼續走了幾步,我停止不想動了,越發覺得沮喪,甚至有種瞬間被壓塌了的感覺:「這份工作好沒意思,這麼好吃的魚沒吃上,還有好多車和好多地方也沒玩過,這下好了,連一輛Q3都買不起,人生過得真失敗啊」。

我買了一杯咖啡想緩緩神,知道刷完卡看到信用卡簡訊時我才反應過來:哥倫比亞比索的貨幣符號和美元是一樣的!我按錯的匯率算錯得了結果。我特么完全是可能買得起Q3!

那麼,現在的工作和生活得不到我想要的東西,或許,是因為我的付出,被按照錯的「匯率」算得的結果。那就換一個正確的「匯率」好了。

我豁然開朗,甚至在出差結束後很快就裸辭了。

若按照中學老師拍講台一直強調的,回答一定要扣題:

那麼,我居然是,被一條沒有吃過的魚打開新世界的大門的!

3.

現在,我參與的一輛最近很受關注的車的項目也快結束了,我也預感到可能要再一次打開新世界的大門,或許是尋找下一份有意思的工作。

但是,我還是很想吃那一盤在我腦子裡轉了很久的魚。


謝邀。

認知這個東西,本來就是用來顛覆的。

成長本身,就是一個認知不斷被重塑的過程。只有不斷將既有的三觀打碎重建,融進一些全新的思想,才能將我們塑造得更加成熟。

從前那些大大小小的顛覆姑且不去說它,就說一個最近的讀書所得吧。

作為一個心理學研究者,此前無論是在知乎回答,還是在公眾號寫文,我一直以來都是以一個正能量的形象出現,鼓勵大家精進、提升自己。

然而前段時間讀袁枚的《子不語》,我看到了這樣一個故事:

康熙年間,浙江有個叫方文木的人出海,結果被海風吹到了一個偏僻的地方。這個地方有一座高聳的宮殿,牌匾上寫著三個大字,「毗騫殿」。
《北史》上曾經記載過毗騫國,說該國國王腦袋有一米長(「頭長三尺」),永生不死。
等到方文木見到毗騫國王時,才知道《北史》的記載沒有錯。他見毗騫國王貌似神靈,便跪倒在地,口稱想要回家。
這時,毗騫國王對下面的大臣說了這樣一句話,「取第一次盤古皇帝成案,替他一查!」
第一次?盤古皇帝到底有幾個?
方文木也有這樣的疑惑,便開口詢問,結果毗騫國王是這樣回答的:
「這個世界本來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每十二萬年就有個盤古皇帝,到現在已經一億多個了(已有盤古萬萬餘人),這麼多個盤古我也記不清,所以拿第一個成案來看總方便些——反正都一樣」。
見這一番話說得方文木很是懵逼,毗騫國王便問道:「你看著世界上行善作惡的,為啥有的報應了有的沒報應?那麼多鬼神,為什麼有的靈有的不靈?大家都修仙,為啥有人能成有人不成?」
原因很簡單,「現在世間所有的事情,都是設定好了的」(今世上所行,皆成案也)。
按照毗騫國王的說法,每十二萬年,就是一個循環。這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隨機發生的,然而發生之後,變成了一本「成案」。
每當這個世界走到終結,下一個世界即將誕生的時候,這個「成案」就會被移交到下一任天帝手裡,而所有的事情,都會再次重複發生,「絲毫不許變動」。
毗騫國王剛說完,大臣便捧上一本冊子,上寫著「康熙三年,浙江方文木泛海至毗騫國,應將前定天機漏泄,世人共曉,仍送歸浙江」云云。
既然「成案」寫定,那麼方文木自然是能夠回歸故土的了。
臨別之時,方文木再次下拜,哭著和毗騫國王告別。
毗騫國王擺了擺手,說道:「十二萬年以後,我與你還會再見面,有什麼可哭的?」
話音未落,他恍然笑道,「啊,是我錯了。你這一哭,本來也是在輪迴之中的,所以必然會發生,我又何必勸你呢」。

《子不語》這個書名,源自「子不語怪力亂神」,隨園先生的本意,也不過是記載一些荒誕不經的傳說和怪談而已,但是如果你的閱讀量或者知識儲備足夠多,你就很容易會聯想到另外兩個人,也曾經有過類似的表述。

其一,是法國數學大牛龐加萊。

龐加萊曾經證明,一個孤立的力學系統在經過足夠長的時間後,總是可以恢復到初始狀態附近。

如果將這個力學系統放大到整個宇宙,其重現時間幾乎不可計量,然而,儘管這個數字無比巨大,但仍說明一個現實:我們的宇宙,本身有著重生的能力。

其二、是德國哲學大牛尼采。

尼采曾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里這樣說到:

「萬物永恆輪迴,我們也在其中,我們業已存在過無數次了。萬物,我們,都是一個樣。」

「存在著一個偉大的發展變化之年,存在著偉大之年的怪獸:這個年必然像沙漏計時器一樣,一再重新轉動,以便重新出發……所以這些年是年年相似的,無論在最偉大之處還是在最渺小之處都年年相似;所以我們在每一偉大之年也是相似的,無論是在最大還是在最渺小之處,我們都年年相似。」

在尼采看來,世界是「永恆輪迴」的。在他的假設里,我們的宇宙能量不滅,時間無限,那麼有限的力在無限的時間中運行,必定會重複出現。

在法語中有個單詞,叫「Deja Vu」,中文可以翻譯成「既視感」。

傳統心理學上,對於「既視感」的解釋大多出自弗洛伊德的記憶錯構理論,即在壓力環境之下,被壓抑的記憶不能夠像正常記憶一樣運作,從而導致了記憶的錯構。在前些年的學習里,我也一直按照這個理論去理解,但是上述的幾個觀點,完全顛覆了我原本的認知。

也許在很久很久之前,有著另一個宇宙。

在那個宇宙里,有另一個地球,有另一個高太爺。

而那個高太爺,正在像我現在這樣,敲打著完全一樣的一篇文章。

而在無限的時間尺度里,這些事已經無數次地重複發生過。

就像毗騫國王所說的那樣,「此一泣亦是十二萬年中原有此兩條眼淚,故照樣謄錄,我不必勸止也。」

寫到這裡,肯定有人會說,「既然未來是已經決定好了的,那我為什麼還要努力?」

當然,你可以放棄努力,物理規律不會阻攔你整天睡覺、打遊戲、無所事事。

但如果你真的選擇整天睡覺、打遊戲、無所事事,那麼這也是被決定了的。

決定論,並不是你墮落的理由。

一個個體本身是具有局限性的,從個人層面看,你是你自己的全部,然而放到整個宇宙層面來看,你的地位連微不足道都算不上。

你永遠不可能知道,未來究竟會發生什麼。

所以,即便未來是已經被寫好了的,也並不妨礙你繼續努力。

對於宇宙,未來是確定的,但是對於你自己,未來是未知的,你依舊有著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

記住長者曾經說過的話吧,「一個人的命運當然要靠自我奮鬥,但是也要考慮歷史的進程」。

現在這個時代就挺不錯。

以上。


前一段時間看了一些關於「Modified Maxwell Equation」的文章,裡面涉及到一些關於光子和軸子方面的敘述。最近比較熱門的「悟空」號探測暗物質有了初步結果,其中軸子就是暗物質的候選者之一!了解這些之後發現所有的這一切都能聯繫到一起,其中的深刻物理感覺顛覆了我對與光和麥克斯韋方程組的認識,應該算是貼合題意,打開了我對這方面新認識的大門。

眾所周知,光子(或者說電磁波)的質量為0,光子也因此能以最快的速度光速運動。那麼會不會有特殊情況使得光子質量不為0呢?

(1)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先看一下質量是不是為0對一個粒子有哪些影響。根據對相對論的理解,質量是能量的一部分,或者說質量是能量的一種體現,還有一部分以動量的形式體現出來,用式子表達就是:

E=sqrt{m^{2}c^{4}+p^{2}c^{2}}

這個式子就能直觀的反應出能量、質量和動量間的關係。那麼質量為0除了能使粒子光速運動外,還有什麼作用?這個就要從場論的角度來看,從真空中激發一個粒子的所需要的最小能量(也就是激發出來一個靜止的粒子)為:

E=mc^{2}

所以,對於質量為零的粒子,給定任意小的能量都有可能被激發出來。

(2)在討論光子質量之前,為了能讓沒有接觸過的人也能理解,我先說幾個例子。先考慮以下場景:

  • 題主走在平整的馬路上,這種情況下走路很容易,幾乎不費勁,假設我們把 這個過程就看做不需要能量;
  • 題主走在沙灘上,這種情況下走路就不那麼容易了,為了實現和走在平整馬路上相同的效果,題主能多拿出部分能量來支持走路。

對比上述兩種情況,可以看做第一種的題主沒有質量,但是第二種題主有了質量。題主還是那個題主,那變化的是什麼呢?對了,是背景(background)!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觀點,粒子是能量在背景中的激發,激發出的粒子的性質部分取決於背景的性質,不同的背景下激發出的同一種粒子可能會有不同的性質。

我們再來看一種情況。這時候題主走在這樣的道路上,大家都知道這是盲道,上面會有一道一道的小突起。

圖1 盲道
  • 如果題主沿著上圖 y 方向走,那麼走路和在平整的道路上的效果一 樣,不用費力就能走起來;
  • 但是要是沿著上圖 x 方向走,那麼走起來就有點費勁了,而且突起越大,這種額外的力 氣就得越大才行,誇張一點,如果和跨欄是的,那得跳了。

圖2 跨欄

我們對上述現象做一個總結:題主表現出來的質量依賴於路的形狀和選取的方向!我們記住這個觀點,再來看光子的質量。實際上,上述的題主可以看做光子,地面看做時空背景。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光子的行為是不同的,其中就有可能出現質量!

注意,下面將做具體公式計算,沒興趣的可以就此打住。

描述光子的拉氏量寫作:

mathcal{L}=-frac{1}{4}F^{mu
u}F_{mu
u}

再通過歐拉方程就能得到光子的運動方程,也就是經典的Maxwell方程組。

BUT!!!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光子的拉氏量會多出一項:

mathcal{L}=-frac{1}{4}F^{mu
u}F_{mu
u}+frac{kappa}{4}	heta F^{mu
u}widetilde{F}_{mu
u}

此時,Maxwell方程組就發生了變化:

egin{align} 
abla cdot E=
ho - kappa 
abla	hetacdot B\ 
abla 	imes B- frac{partial E}{partial t}=j+ kappa (frac{partial 	heta}{partial t}B+ 
abla 	heta 	imes E)\ 
abla cdot B=0\ 
abla 	imes E +frac{partial B}{partial t}=0 end{align}

可以看到,新的方程組多了幾項( kappa 項)。但是這和有沒有質量有什麼關係呢?別急,我們慢慢分析一下。為了方便討論我們設外源為零,即 
ho=0j=0 ,

再設 frac{partial 	heta}{partial t}=frac{partial 	heta}{partial x}=frac{partial 	heta}{partial y}=0frac{partial 	heta}{partial z}=b

也就是讓 	heta 不隨時間和 xy 變化,只使其在 z 軸上有變化,且是線性變化。那麼此時在進行傳統的步驟,就能得到色散關係,也就是能量:

egin{align} E^{2}_{+}  =k_x^{2}+k_{y}^{2}+2k_{z}^{2}+b^{2} \ E^{2}_{-}  =k_x^{2}+k_{y}^{2}+frac{k_{z}^{4}}{b^{2}} end{align}

上式中的正負代表光子的兩種極化。我們看第一個式子,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此時光子有一個等效的質量 b !!!是不是很神奇,光子竟然有質量了。而第二個式子光子是沒有質量的 !!!

上面只展示了光子有質量的一種情況,不過這種情況比較特殊,就是這實際上可以對應到強CP破壞問題,其中的 	heta 項可以對應到「軸子」。軸子也是暗物質的候選者之一!!!但是由於其與光子的相互作用太小,目前實驗上還很難觀測。

還有很多其它情況能夠使光子出現質量,比如說」軸子晶體「,這是一種特殊的」光子晶體「,這或許對未來的光子器件有重要的應用。

通過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到通過對麥克斯韋稍微的修改一下,就能獲得非常豐富和新奇的物理現象,絕對是顛覆了傳統的對於光和麥克斯韋的認知,尤其是軸子相關的部分,對認識光與軸子的相互作用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也給暗物質提供了一種可能的候選者!


上一個回答 ヾ(?°?°?)?? 下一個回答


鞋子和衣服。簡簡單單的兩樣生活必需品,卻在不斷地顛覆我的認知。

-

最近球鞋圈子裡流行一個段子,大概是說:

一個女生看到一個穿著耐克鞋子的男生和一位開著嶄新轎車的男子,於是她毫不猶豫坐上了車走了。她知道這輛不錯的車要 30 多萬人民幣,但她不知道的是男生腳上的這雙耐克要 80 多萬港幣……

嗯,雖然有藝術加工成分,但 Nike Air Mag 在香港確實是貨真價實地被買家拍出了 81 萬港幣帶走。

自己玩球鞋七八年,在運動品牌行業工作了三年多。僅僅是這樣一個不算大的圈子,顛覆我認知的事情幾乎每兩三個月就要來這麼一回,無論是作為愛好者,還是從業人員。上述的耐克神鞋,僅僅是冰山一角。

-

剛開始接觸球鞋的時候,總覺得運動和潮流品牌的產品價格相對而言是比較低的(雖然我仍然買不太起),至少比商場一樓的各種「國際名牌」要便宜不少。但沒過多久,我接觸到了一些運動鞋裡「罪惡」的東西……比如加上了「聯名」和「限量」這些定語的款式。第一次,我看到運動鞋的價簽上出現了一些可怕的數字,那幾乎和媽媽買的羊絨衫價格相當了(嗯大家應該知道媽媽這一輩的婦女對羊絨衫的信賴和熱愛),而且即便如此往往還買不到。

比如最近十分火熱的 Chanel X PW X Originals NMD,雖然靠它買不了奧迪車,但至少在一線城市好一點的住宅小區買個車位是沒什麼問題。順便最近那些限量的 YEEZY 鞋,耐克 AF1 的各種聯名,基本也都能給家裡置辦一些大大小小的家電了。

鞋子之外,較早的時候我又聽聞並接觸了一個叫做「supreme」的品牌。當看到他們家 BOX LOGO T恤的二級市場價格時,我忍不住懷疑這是個騙錢的傳銷組織:那一件短袖基本上是我大學時期一季度的生活費。詳情可以參考這份回答:阿Nel:有哪些東西你一開始感覺很貴,但沒想到居然那麼貴?

-

2014 年成為從業者之後,我發自內心覺得自己玩了這麼久球鞋研究了這麼久潮流,沒有事情再能讓我驚詫了。沒想到剛上班看了幾頁銷售數據分析,我就驚了:

「這麼丑的鞋子居然也有人下訂單?而且這麼多數量?」

類似的感嘆,從我入行到現在沒有中斷過。我從一個只了解身邊消費者需求的應屆生,開始逐漸擴大自己的認知範圍。從上海,到華東,中國南方,再到整個中國,事實上一線城市和四線城市消費習慣差異之大是難以描述的。曾經很多我看不上的款式在三四線城市賣到脫銷讓我下巴都快掉地上。但逐漸的,我開始意識到自己這是自己認知和眼界的局限。

而現在的工作崗位,還要經常和其他國家的同事一起溝通各種產品信息,類似的衝擊就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強。比如在中國被視為「老氣」和「過時」的橡膠底,在歐洲卻是「質感」和「經典」的標誌。其實而對國外的同事而言,在中國發生的一切同樣不可思議。

最常見的是:他們知道中國有 13 億人口,知道中國很大,但僅僅是停留在數字層面。他們從來沒有感受過這 13 億到底是什麼樣的概念。直到我告訴他們:

「一款鞋子從北上廣一線城市開始流行,到徹底在中國被淘汰,往往要經歷 6-7 年甚至更久」

「這些年任何模仿 Stan Smith 經典綠尾設計的鞋款,無論是什麼牌子,都能在中國賣出數萬雙」

「每年的12月在中國同時可以賣羽絨服和短袖」

而最讓他們覺得不可思議的,就是雙 11。曾經美國和歐洲的同事很喜歡在總部提黑五的銷售高峰對生意有很大的幫助,強調這一天是多麼的重要,以求能得到總部更多的資源和支持。直到這兩年他們看到中國雙 11 的生意表現以及每年我們在雙 11 的業績增長指標,基本就再沒聽他們在中國同事面前提過黑五的事兒了。去年品牌總經理(美國人)剛來中國沒多久,雙 11 凌晨剛過了十分鐘電商團隊在微信群里報了一個最新銷售額,他當場就驚呆了……

-

這些年,去過的國家,跑過的城市,認識的人,都越來越多,所有這一切幾乎無時無刻不在為我開啟新世界的大門。時間長了,自己的心態也有很明顯的變化。最核心的兩個想法是:「世界真的太大,自己知道的真的太少」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也真的太大,青菜蘿蔔真的各有所好」。衣服和鞋子這麼點生活瑣碎尚且如此,更何況其他。

所以,永遠不要僅用自己的所見所聞和感受體驗去判斷和評價自己以外的人事物。而且一知半解得出來的結論,往往會很偏執甚至極端,同時帶有很大的誤導性。

所以,也永遠不要停下自己探索的腳步。開拓眼界這件事,是沒有極限的。


確立人生的終極目標。


這是我老師和我說的。當時我為了gpa還有畢業以後的事情特別煩躁焦慮。考研、保研、出國和工作什麼的完全不知道如何選擇。看見別人考的比我好,心裡就急得不行。
老師的建議是,跳出目前的問題,想想自己人生的終極目標。

我說,那當然是掙大錢,享受人生。
老師說,沒有大錢也可以享受人生啊。

我很苦惱的說,不啊。我想要學很多東西,想要旅遊,想要嘗試各種我沒試過的好玩的東西,什麼跳傘啊,潛水啊…

老師樂了,這能花多少錢。我潛水過,覺得那套衣服換來換去太麻煩。以後大概不會再去了。跳傘我很喜歡,有機會再試。平時會學國畫、油畫、制香、插花、騎馬、徒步越野…

我目瞪口呆,畢竟老師只是個普通的大學公選課老師,兼自由撰稿人。掙得也是有限的。

我負隅頑抗:那,我還想要好的生活質量啊。比如去超市喝酸奶,沒錢的話只能買2塊一盒的,但是很明顯15一盒的更好喝啊!

老師:追求享受最好的東西是你的目標嗎?買得起15塊錢的酸奶,下一步是不是從國外空運特供的酸奶呢?吃得起好吃的飯館,下一步就是每頓都要吃米其林?

我:…好像也不是。沒有這麼強烈追求生活品質的願望QAQ

然後我忽然意識到,長久以來我被消費主義忽悠的夠嗆。我總覺得我只有掙了很多錢才能幸福,所以我現在必須努力學習,以後必須拚命工作,掙錢,才能得到我要的生活。但其實一切沒有那麼複雜,我想要的不過是有血有肉有意思,能保證一定的生活品質的生活。

然後我就整體改變了生活方式。我不那麼care績點之類的,倒是拿出好多時間做志願者、看展、上舞蹈體驗課、看書、聚會、聽講座、看電影、逛衚衕、旅遊…其中很多事都是「沒什麼意義」的,但我就是想去體驗。任何我沒試過的,都想去玩一把。感覺已經提前過上想要的生活了…對生活的滿意度一下子就提高了,每天心情都很好。

未來的事我也有了答案。我想出國,我喜歡換個環境,去體驗新鮮的事物。

我周圍也有那種真的很push,很tough的人。他們也在追求他們的目標。他們付出了很多,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我現在已經不羨慕了。因為畢竟大家想要的東西不一樣。

我現在還會經常思考,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過什麼樣的生活。看起來很「空」的東西,實際上是可以指導生活中每一個決定的。


皮皮蝦居然是深藏不露的海底殺手!!!
皮皮蝦,你咋不上天呢?

國外關於皮皮蝦(雀尾螳螂蝦,Odontodactylus scyllarus)的研究已經有很多啦~

Mantis shrimp are renowned for their unusual method of breaking shells with brief, powerful strikes of their raptorial appendages. Due to the extreme speeds of these strikes underwater, cavitation occurs between their appendages and hard-shelled prey. Here we examine the magnitude and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the impact and cavitation forces generated by the peacock mantis shrimp Odontodactylus scyllarus. We present the surprising finding that each strike generates two brief, high-amplitude force peaks, typically 390–480 μs apart. Based on high-speed imaging, force measurements and acoustic analyses, it is evident that the first force peak is caused by the limb"s impact and the second force peak is due to the collapse of cavitation bubbles. Peak limb impact forces range from 400 to 1501 N and peak cavitation forces reach 504 N. Despite their small size, O. scyllarus can generate impact forces thousands of times their body weight. Furthermore, on average, cavitation peak forces are 50% of the limb"s impact force, although cavitation forces may exceed the limb impact forces by up to 280%. The rapid succession of high peak forces used by mantis shrimp suggests that mantis shrimp use a potent combination of cavitation forces and extraordinarily high impact forces to fracture shells. The stomatopod"s hammer is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from typical shell-crushing mechanisms such as fish jaws and lobster claws, and may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and as yet unexamined role in the evolution of shell form.

(B–I) The dactyl heel (h) of the raptorial appendage strikes a snail (s) that is loosely wired to a stick. Images recorded at 0.2 msintervals. Scale bar, 1 cm. Cavitation (yellow arrow) is visible between the dactyl heel and snail (D–G).

參考《Extreme impact and cavitation forces of a biological hammer: strike forces of the peacock mantis shrimp Odontodactylus scyllarus》,S. N. Patek, R. L. Caldwell,2005,doi: 10.1242/jeb.01831

The mechanics of a stomatopod strike.

參考:Biomechanics: Deadly strike mechanism of a mantis shrimp,Nature,2004,doi:10.1038/428819a

問題來了,除了吃,研究皮皮蝦還有什麼用呢?

答:應用在軍事領域

皮皮蝦的「拳頭」在四個月內持續敲擊50 000次才會損壞,之後又會長出新的「拳頭」。
「拳頭」的耐衝擊結構可以應用的軍事上。可以幫助人們開發出耐衝擊的防護服,避免內臟受傷,也可也用於製造防護頭盔,避免衝擊造成腦震蕩。也可以應用在直升機、坦克上。

皮皮蝦在打擊獵物時,它們的「拳頭「在水中高速運動,能夠產生空泡效應,給獵物造成衝擊波,但對皮皮蝦自己無害。空泡效應:當物體在水中運動速度超過5米/秒時,鈍頭航行器或安裝在頭部的氣體注入系統可能產生低密度氣穴,可應用於船舶領域(如螺旋槳)

問題的關鍵是複製」拳頭「的三部分結構。最外層:堅硬的類似水晶的礦物質結構,中間層:一層一層堆疊的稍軟的礦物質,可以吸收衝擊能量。最內層:相互平行的纖維結構則,包裹」拳頭「。

參考:《美軍向龍蝦學習研製防彈材料》,司古,2012

最後分享一個精彩的視頻(無碼高清哦)


說到顛覆認知對我改變最大的,不出所料的會提到舉鐵。

以前我是個胖子,雖然現在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瘦子,但以前的胖是會影響到身體健康的那種。90kg時(嗯我沒打錯),發瘋一樣絕食,沒有任何營養攝入,只喝水。慶幸沒得厭食症。但身體狀態每況日下,我還是不得不,而又及時的改變了方式,每晚跑步+不吃晚餐,那時候每天大概都能在距第二天午飯時間12小時前就想好隔天要吃什麼,因為實在太餓了。

那時候完全對體型沒有概念,只知道胖瘦,現在那些練無氧怕長肌肉變施瓦辛格的朋友真的比我那時懂的多,什麼肌肉無氧有氧完全沒概念,更說不上怕不怕。

直到後來一起去健身房的朋友開始舉鐵,從此我踏入全新的世界,還順手在新世界的大門上貼了封條,使自己再也回不到舊時。

(那紋兒估計就是胖了瘦加上現在瘦了胖胖了瘦撐的。)

姑娘們別怕,平時我是下圖這樣的

以前嚴格控制飲食的時候我時常感覺吃飯就是為了活著,多無趣。肌肉量增加之後可以時不時放縱的吃才體會到民以食為天的樂趣。

最近酷愛番茄龍利魚。

而每當我頭腦混沌迷茫時,全身心投入感受每一塊肌肉的發力和泵感,那一刻我重新清醒的認識到我是誰,又真正該做些什麼。即使人頭攢動,坐在鐵區玩手機和來健身房洗澡的阿姨們已經佔領了健身房高地……

除了革命尚未成功形態仍需雕琢的肌肉,舉鐵帶來的還有精神新世界和健康。仍有待探索。

生酮飲食。

普遍來說,適合大多數人的營養攝入比例是5:3:2(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而生酮飲食正好與之相反,類似於模仿人體飢餓時的狀態。

高碳水攝入時,我們的身體各方面供能是充足的。當能量消耗殆盡(挨餓),血糖降低,胰島A細胞開始工作將肝臟內的糖原、氨基酸等轉化為葡萄糖來提高血糖水平(胰島素分為胰島A細胞、胰島B細胞和胰島D細胞,胰島A細胞在葡萄糖供給不足時想方設法提高血糖,而胰島B細胞則相反。胰島D細胞用於分泌生長激素抑制激素)。

到了這個階段,身體中能被利用起來供能的物質基本已經消耗的差不多了,容易開始出現無力、精神狀態差、甚至脾氣暴躁的情況(這點我深有體會)。而酮體也就是在這個階段開始由身體中不能直接轉化為葡萄糖的脂肪來生成(開不開心!要消耗脂肪了~),這裡並不前後矛盾,肝臟並不是直接利用脂肪轉化,而是使脂肪中的脂肪酸進入線粒體(線粒體是三大營養素氧化並最終釋放能量的細胞器)氧化生成乙醯輔酶A(乙醯輔酶A的作用就好像納威喝了有哈利頭髮的復方湯劑才能參加斯拉格霍恩的優秀生派對一樣),喝了復方湯劑搖身變成乙醯輔酶A的脂肪酸β進入檸檬酸循環(分布在線粒體中的三大營養素代謝途徑),但這個過程是需要草醯乙酸這個環節的,而草醯乙酸早在之前身體乏力飢餓難耐時就已經被轉化為葡萄糖充饑了。沒有草醯乙酸,乙醯輔酶A無法與之生成檸檬酸進行循環,就只好堆積廢物一樣屯在肝臟里,當乙醯輔酶A濃度過高,肝臟便將其轉化為酮體了。

(解釋和圖解過程都是傻瓜版的,真實要複雜很多)

生酮飲食就是模擬以上挨餓的過程通過低碳飲食使葡萄糖短缺換替補隊員脂肪上場,其實被騙了。往常我們的身體是靠高碳中的葡萄糖供能的,當適應低碳的生酮飲食之後,便轉化為吃「脂肪」來供能,而這時大腦和身體對葡萄糖的需求量也會相對降低。

最近在拜讀《穀物大腦》,跟生酮飲食異曲同工,光是看封面和前言就已經夠顛覆我以往對飲食的認知,只是比生酮飲食更為玄妙的是,書里除了闡述低碳高脂的飲食對減脂防治肥胖的作用外,更加強調了其對大腦退行性疾病以及糖尿病等的重要性。

利用低碳飲食假裝自己在餓肚子消耗脂肪的同時,還得多吃肉啊!是不是聽起來很誘人,對於大訓練量前必須補充快碳的我來說算是挑戰認知了,但對於肉桶子的我來說無疑是值得嘗試的。這扇新世界大門我剛踏進一隻腳,待我遊歷一番再娓娓道來。

前任。

從小我父母就分開了,解散了。有多小呢,我也不記得,只是在我的記憶中從來沒有一家人在一起的畫面。可能因為這個原因,說實話,我並不懂得在一段關係中該怎樣去愛一個人。

有次吵架他跟我說,「東西壞了要想盡辦法修,而不是丟掉」。當頭棒喝,我只能想到這個詞形容我當時的感覺。在一起的四年里,他不斷用包容教會我包容,我開始逐漸明白不是把自己以為好的東西塞給對方就是愛他。現在回頭來看,我自以為努力改變了很多,但其實全然不夠,不過是他一直在包容我而已。

每位前任、每段關係,無論好的或壞的都使我們更清晰的看清自己。留戀遺憾什麼煽情的毫無意義的話也不多說了。記得他那句鑰匙般讓我豁然開朗的話,然後帶著他讓我學會的愛人的能力步入新世界。

看過愛樂之城的話會懂,有的人永遠是摯友是親人,是Seb。

XX吐糟君,兼顛覆認知和打開新世界大門於一身不可多得的全能型選手。大家隨便一搜都能看到,即使我和諧了前兩個字。

後搖 Techno音樂,音樂不能解釋,戴上耳機用心起飛。


看到這個題目我就特別想說說我的公眾號「饞人事務所」的Slogan:吃吃喝喝挺沒意思,但又挺有意思。

肯定會有人覺得這就是句廢話,但這句「廢話」真真切切就是我從事美食編輯這些年來最真實的感受。

做美食編輯真的有意思嗎?職業寫美食,這在99.99+%的人眼中,這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工作,每天的「工作」就是遊走於各家餐廳和飯局,拍拍照,嘗嘗菜,跟餐廳老闆聊聊經營理念,問問主廚食材和做法,然後就是回家寫稿子。說到寫稿子,記得有次在一家餐廳的拍攝間隙,我的攝影師突然問我:「每家餐廳的稿子你用多長時間寫完?」我還沒來得及張嘴,他又補問:「10分鐘?」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尬問」,我先是在內心裡連續翻了三個白眼,緊接著半開玩笑地給了他一個「答案」:「額……怎麼可能?!至少也得11分鐘啊!」美食稿子真的這麼好寫啊?要說好寫,也確實好寫,起碼門檻真不高。朝陽區有三十萬散養仁波切,據我預估,朝陽區也至少得有三十萬散養美食家。三十萬每天寫餐廳點評的散養美食家們,又有幾個有著專業的從業背景呢?畢竟,像「職業」美食編輯們提筆寫一寫「入口即化」「爽口彈牙」……能有多難?

嗯,做了這麼些年美食編輯,最有「存在感」的價值,就是隨時隨地地解決身邊親戚朋友大學同學中學同學小學同學們甩過來的剛需:「我要請客吃飯,推薦個餐廳啊!」當然,當你給了他們答案,他們還會反問你一句:「真的好吃啊?」

所以,將美食編輯作為職業,你真的覺得有意思?

做美食編輯真的沒意思嗎?其實,這取決於你是不是真心有意願把這個職業變得有意思。就比如,當我讀到像下面這樣的幾本書的時候,我似乎意識到自己拿到了一把打開新世界大門的鑰匙:吃吃喝喝這件挺沒意思的事情,原來還可以這麼有意思!

《食物語言學》

可能是翻譯的原因,這本書讀起來有些吃力,但一點也不影響書中那些有趣的閃光點。作者從一個語言學家的視角來探討食物、語言和文化傳播間的關係。就比如,在使用統計工具研究了6500份菜單後,他總結出了菜單中的「奧秘」:貴价餐館往往會使用更長更文雅的單詞,菜品描述中單詞長度每增加1個字母,這道菜的價格就會高出18美分,以及標註盡量詳細的食材來源(譬如來自某某有機農場)也會是貴价餐館的身份標識,等等。這套理論對於餐館經營者尤其有實用意義,就是如何設計菜單、合理使用菜單語言可以讓你的餐館更有價值。還比如,很多人都已經知道天婦羅是葡萄牙人從老家帶到日本的,但你是否知道,它和英國「國菜」炸魚薯條其實是近親?這本書的作者就是通過語源學的研究發現,如今幾乎遍布全世界的這種麵糊裹著的油炸食物事實上都來自同一個地方:古老的伊斯蘭世界。

《菜單中的秘密:愛麗舍宮的饗宴》

上本書作者以語言學家的視角發現菜單中的語言學奧秘,這本書的作者則是以一個時政記者的視角窺視法國總統官邸菜單里的「政治味道」。法國前總統密特朗接待前後兩任美國總統的例子就非常有趣:老布希在卸任前訪法,臨走前以非國賓的私人身份參加了密特朗準備的愛麗舍宮晚餐,雖然是私人餐會,密特朗也親自參與了菜單設計,從前菜到主菜搭配的葡萄酒也都是最頂級的配置,從中可見密特朗就是要為這位「老朋友」辦一場「打心底感到溫暖的送別宴會」。然而緊接著訪法的柯林頓的晚宴待遇就不太一樣了,最耐人尋味的是搭配主菜的雖然是款相當不錯的好酒,但問題在於這款酒既沒有等級又沒有名氣。就這一細節,就不免叫人推斷密特朗發出的各種政治信號:1、美酒的領域裡,法國還擁有許多美國人不知道的部分,即使聽都沒聽說過的,也會是非常了不起的好酒。2、暗示柯林頓,你還是太嫩了一點,要當個與特級紅酒相稱的領導者,你還不夠格。

《飲食行為學》

書名如此枯燥,圖書編輯本人真不擔心銷量嗎?不過,在這個無趣的外殼下,這本書確可以叫人「精分」,你會一邊翻書一邊感嘆:嘖嘖嘖,逼格滿滿的西餐,原來也有足夠精(hei)彩(an)的歷史啊!原來,古羅馬正式的宴會上,人們都要躺在睡椅上吃飯,用左手支撐著身體,右手從桌上拿取食物。所以,「最後的晚餐」其實應該是一頓躺著的晚餐。原來,在中世紀,宴會的用餐者們只能坐在餐桌的一側,這樣,那些圍觀的人群就可以在另一側觀賞他們,而這些用餐者對於這樣的圍觀樂此不疲。原來,在古羅馬,客人們用餐時通常使用兩條餐巾,一條圍在脖子上,另一條用來擦拭手指,嗯,因為他們用手指用餐。到了17世紀,終於有了餐叉和餐勺,用餐者在吃魚時,可以用自己的勺子挖取想吃的魚肉,但是在伸出勺子之前,要用餐巾將它擦乾淨——即使餐巾被如此頻繁地使用。

《植物學家的鍋略大於銀河系》

語言學家和時政記者可以探討食物,植物學家更有資格加入這個陣營,畢竟我們每天都在將各種植物吃進肚子里。植物學博士史軍老師將植物學研究用到了一日三餐之中,讓科學也變得很「好吃」:為什麼吃荔枝和榴槤會「上火」?其實正是因為這些水果太「甜」了,過量的「果糖」侵佔了葡萄糖的位置,而缺少了葡萄糖的人體,各種零件自然無法正常運轉。為什麼西南產地的辣椒比其他地方的辣椒要辣得多?因為辣椒素於辣椒自身而言的作用之一就是防禦真菌感染,而濕潤地區的辣椒經常讓氣孔保持在張開狀態,這樣就增加了真菌感染的機會,於是就多準備了一些辣椒素。有趣的是,四川火鍋為什麼要蘸香油碟我在這本書里找到了一個更有意思的答案:「提香」自然是香油的重要功用,但其實香油更是「解辣神葯」,之所以喝水無助於解辣,正是因為辣椒素事實上是脂溶性的,所以依靠香油將辣椒素溶解才真靠譜。

《廚房重地》

作者胡元駿老師是美食媒體界的老前輩,但他更有趣的身份是,他曾是90年代北京最早的一批粵菜廚師。這本書寫的就是他從廚那些年的親身經歷,用100多個真實故事,揭開廚房裡熱火朝天的「神秘又有趣」的世界:水台、砧板、上什、打荷、叫起、單尾、估了……這些「廚房黑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廚師是怎麼「偷學」手藝的?廚房裡有哪些「江湖潛規則」?廚師怎麼跳槽?廚師如何對付挑剔的食客……

Ok,就寫這麼多,其實我想表達的就是:讀書不一定要有目的,但有目的地讀書一定可以幫你打開一個新世界的大門。即便是美食編輯這份職業,你可以把它做得很沒意思,但只要你願意,願意花功夫去閱讀和思考,擁有了更加豐富的知識儲備以及更多視角的思維方式,你完全可以把這份職業做得很有意思,找到這份職業的樂趣和意義。


我是一名樂高愛好者高級積木拼砌師。

但在十多年前,未曾想過區區幾塊積木竟會為我打開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19歲那年參加《中國職場好榜樣》真人秀節目並勝出,成為國內首位積木拼砌師。

負責將中國元素與樂高積木融合,設計和搭建各種模型,並為全球的兒童帶去快樂。

作為樂高玩具公司獨創的職業,被評為「全球最快樂的九大職業」之一。

中國館超大模型創作中

肩上扛起的是玩偶還是兒時的夢想?

十分有幸接見了丹麥女皇,為她介紹玩具設計

就是這位大叔,為兒時的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丹麥首富,樂高家族第三代繼承人)

進階之路

當年參加的選秀節目入選時刻,瞧那幸福的笑容

記得兒時第一套樂高玩具是媽媽給買的禮物。最開始只會按照說明書拼砌,但當買了4、5套之後就覺得單單照葫蘆畫瓢太沒意思了,就開始試著MOC(MOC: my own creation 即樂高玩家自己的作品)。接下來MOC的念頭就越來越強,最後買樂高玩具從喜歡某一套里的小人仔變成了覺得某一套里的肉比較多才會想買(肉:顆粒,即指某套里實用的顆粒零件)自己經常周末在家一玩就是一整天,時間久了對每一種樂高顆粒的使用也就熟練了。然而成為一名樂高積木拼砌師是我接觸樂高以來一直的夢想,直到看見一期電視招聘節目,有招聘樂高積木拼砌師這個職位。當天晚上就上網找了所有的報名方式報了個遍。心想無論成功與否作為自己多年的一個夢想,這次一定要去試一試。接著抱著這樣的心態參加了那檔節目,最後幸運贏得了「樂高積木拼砌師」這一職位。

感謝媽媽,這有些命中注定的含義。是母親在第一財經頻道的廣告間隙,看到了樂高中國招募積木拼砌師的消息。她沒想到,兒子會如此享受搭積木的過程。不需要有人幫忙,他按照說明書自己完成了一輛樂高小摩托車的拼搭。

我想我也許是有些些天賦的。

這份天賦在五歲那年得到第五套樂高套裝時進階第二階段。不再滿足按圖索驥式的拼搭,發現了拆散所有成品、把不同套系的積木顆粒組合使用搭出心目中的模型的樂趣。

創作的激情一發不可收拾,「我腦子裡從此有了一個零件庫,我看所有積木,都不是一個主題產品,而是一顆顆拆散的零件,哪些能為我所用,變成我的下一個作品。」為此,甚至打破了男女界限,連專門為女孩子開發的產品也列入了購物清單里——只要裡面有中意的零件。

另一項天賦也無師自通開發了出來。當大部分男孩都厭惡陪媽媽逛街時,我卻主動要求陪伴。因為媽媽常去逛的那幾個大型購物中心都有樂高玩具店。即便自己不提出來,一起逛街麻麻也會覺得有孩子跟在身邊的不方便,此時,只需討喜地告訴長輩們:我會乖乖地在樂高店裡玩啦,你們放心啦。雙方皆大歡喜。

為此列出了兩張清單。一張是「玩耍清單」,店內有試玩區,嚴格制定計劃,列出此次可以在有限時間裡玩得徹底的一套產品,然後相准下一次要玩的產品。一張是「購物清單」,列入試玩過後發現含有用零件且不昂貴的新品。

玩得過癮的方式有許多,不是佔有才能過足癮。儘管每年會把所有零花錢、壓歲錢和獲得禮物的機會都用在購買樂高積木上,但在兒時被列入購物清單的積木中,最貴的一套也不過幾百元。

知道怎麼才能最大性價比地達成心愿,這或許也是天賦。

與Sean Kenny的合影(全球第一位LCP,全世界僅有十餘位的樂高認證拼砌大師)

工作隨拍,看見那顆碩大的死星了嘛~

樂高大電影的背景襯托下,玩法更是千變萬化

丹麥大使館開放日活動

早期作品:夢想號游輪(長約1米)

這是我的朋友

「我去取樂高積木的時候如果中途有一個掉了,為了一顆積木,我可以把其他的先放好,專門跑一次把那顆積木再撿回來。我的想法與做法其實和小時候一模一樣,覺得每一顆小積木都是有靈魂的,它一定在陰暗的角落裡面等著我來救。」

乍一看,與同齡人並無不同。痴迷樂高,愛看電影,同時也打籃球,玩跑酷,踩滑板,有許多天馬行空的點子。但內心深處,又和主流的同齡人保持著距離。平時不怎麼玩微信微博,房間沒有網路也不會刻意去裝,因為工作需要才不得已使用智能手機,離開上海到北京時,媽媽問:要不,我還是給你買個本本吧。有些疑惑地拒絕了:我拿它幹嘛?工作室有電腦,我回家以後又不用。

的確用不上。回家,進入自己一手搭建的樂高世界,那裡有無數從小陪伴著的小夥伴。幾乎每個小人仔都有自己的名字和故事,這是另一個愛好——把導演夢和編劇夢在樂高王國里實現,所有的小人仔被分入「好人」與「壞人」陣營,每天上演著正與邪的爭鬥。

作為一個感性的人,會記錄自己的夢,會和回家路上遇到的一棵樹一片樹葉說hi,認為萬物都有靈,只要你耐心且認真地和它們交流,便能成為朋友。因為是朋友,尤其不能接受分離。

多年前,曾帶著自己的幾套得意之作出去玩。途中去超市購物,把心愛的玩具鎖在超市柜子里。等出來後,所有的東西被洗劫一空。立刻在眾人面前嚎啕大哭,「這是我費了好多心血一顆一顆地拼起來,花了我那麼多時間,用了多少個月的零花錢才完成的啊!為何會這樣,讓我的朋友,讓我最愛的夥伴被人偷走呢!」

被偷走的玩具里,有一個是用整整四套樂高玩具里的零件拼砌而成的小人仔,也是唯一沒有特意取名的一個,因為已經將之視為自己的分身。為此好幾天都沒怎麼說話,許久才走出這段小陰影。

到如今家裡的樂高玩具早已堆積成山。一部分是小時候積累下來的,都散著堆在抽屜里,顆粒桶里。還有一部分是後自己買來收藏的。單單是後半部分收藏的加起來就有數幾套,要是加上小時候陸陸續續的話估計有近百套了。其中比較特別的是有一套和我歲數一樣大的文物級城堡套裝我至今保留著,現在市面上收藏價已經漲到好幾萬了!當然我是連考慮都不會的啦,童年的回憶是無價的!

早期作品:聖誕老人公仔

參加某電視綜藝節目錄製現場

不僅是玩具

如今這份世界上最幸福的職業,還帶給我很多對為人處事的思考,「在做樂高模型的時候,你從頭開始做就會發現,開頭真的很重要,都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用在這裡真的太適合了。每每拼搭樂高模型時,也許就會因為剛開始底層的一個顆粒沒有徹底按到位,到最後就會發現最上一層的顆粒按不下去導致模型無法順利完成。」

做事也是如此,開頭要做好,要腳踏實地打好基礎。我想這都是樂高積木帶給我的不可或缺的思考吧。」

對於大部分人而言樂高積木也許就是一種玩具。但在我看來,它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常常用樂高做一些實用的小工具,比如習慣從下往上擠牙膏,就可以用樂高積木做了一個擠牙膏的夾子,特別方便;再比如有人來工作室拍攝,忘了帶腳架,就會用基礎顆粒搭了一個DIY三腳架給他。」

然而,在工作中最可惜的莫過於即使已經有不少活動展覽可以和小朋友互動玩耍,但看到孩子們天真燦爛的笑容和他們一點一滴的成長與進步的時間與機會還是太少。

因為自己兒時並沒有特別多的玩伴,樂高玩具對我來說不僅僅是個玩具、更是童年的一個夥伴。它的原理雖然不複雜,但就是這樣簡單的一顆顆積木,可以拼砌出任何你想要表達的事物。記得兒時最自豪的就是每當自己想要拼個什麼東西時,總怕自己手上的顆粒不夠或不對,但往往最後總能用各種方法完成自己的拼砌,久而久之對自己拼樂高也好、做事也好,都更有自信了。因為我會告訴自己:「連試都沒試為何就要害怕失敗,你以前那麼多次怕自己拼不出作品,但每一次不也都很漂亮的完成了嘛?」
每次教小朋友玩樂高玩具,看著他們認真的模樣就想起以前的自己。樂高對我來說,決不僅僅是一個玩具,可以說它是一種啟示,在每一個階段讓我對一樣的東西有不一樣的認識和理解,這就是樂高的魅力。

所謂樂高積木拼砌師(LEGO Model Builder)是指以在各類活動場合設計、製作以使用樂高積木塊而建構的作品(模型)為職業的,是夢想實現者,也是樂高公司的獨創職業。樂高積木拼砌師享有著世上9大最幸福職業之一的美譽,而工作的內容就是每天和無數的樂高積木一起,用雙手打造奇妙的樂高世界。在工作中不斷體會童年的樂趣,在拼搭積木的同時,也慢慢搭建起自我價值。

當然過硬的拼砌能力也是一項重要的考量指標。樂高玩具本身的魅力就在於可以利用有限的顆粒拼砌出無限的可能。 那要成為專業的樂高拼砌師,首要的能力就是可以用許多的樂高顆粒把我們所想到的全部拼成漂亮的模型。當然最困難的也是它,不斷創新就意味著你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拼砌技巧,以滿足模型能夠成功拼砌出來。

在自己所有的作品中,最滿意也最自豪的就是樂高真人比例寶馬I8跑車模型與3.5米高的樂高天貓模型,當然還有與丹麥設計師一同合作完成的高度達6.25米的樂高聖誕樹。

其實一般比較小型的作品,都可以跳過設計圖紙等等直接拼砌,這隻需要一些想像力和空間感就可以完成。

但完成一件大型的作品,首先肯定需要有構思,構思需要什麼比例、會用到哪些顆粒,然後會去找一些原物的照片或資料作為參考,理論上來說用樂高是可以拼砌出任何事物的,實際操作中我們所需要的就差一個好的idea和足夠的顆粒,哈哈。

硬要說提高拼搭技巧的指南或竅門,我的建議就是「不斷嘗試創新」。 樂高玩具本身的魅力就在於可以用有限的顆粒拼出無限的可能。拼搭中最大的樂趣就是可以用許多的樂高顆粒把我們所想到的全部事物拼成漂亮的模型。當然最困難的也是它,不斷創新就意味著你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拼砌技巧,以滿足模型能夠成功拼砌出來。

得意作品:積木拼搭的天貓模型,高達3.5米,自己一個人花了一個月時間獨立完成

奧斯卡獎盃,惡搞了小李子惡搞的另一位著名LCP Nathan Sawaya 哈哈

與來自美國的拼砌大師Dan一起完成的猴年超大金絲猴模型

完全由積木拼搭而成的1:1真人比例消防車,車燈還會亮哦

聖誕節怎麼能沒了聖誕樹呢?呀 忘記買了,沒關係,我用積木搭一個就好

未完待續的夢想

再暢想下未來,如果可以完成一個夢想中的作品而不用考慮現實可行性,那我一定會去完成那個自從我開始玩樂高積木就有的願景:那便是完全用樂高積木製作一棟人類可以居住的別墅。

很小的時候,曾經幻想可以變身成樂高小人仔,在自己拼砌出來的樂高世界裡暢遊,當然這是不切實際的夢想,但成年後,這個夢想並未破滅,而是轉換了思路。既然自己變不成樂高小人仔當下已成事實,那為何不直接按照真人比例打造一間自己可以住的屋子呢?於是就萌芽了這個想法。

所以如果時間、條件、場地都允許的話,會想完成這個自己夢想中的樂高別墅!用樂高積木搭建出一個可以讓自己住在裡邊的大房子。

樂高積木的契合度非常之高,而放在一比一的房屋結構里依舊會有承重、結構等問題,但無論多少障礙險阻在眼前,都自然有我自己奇妙的辦法能解決,正如樂高積木給我帶來的靈感一般。

最後祝願天下的小朋友還有大朋友們,堅持自己的夢想勿忘初衷,老天爺遲早會為你打開那扇新世界的大門。

誰說玩玩具就不能成為「成功人士」啦 哈哈

工作隨照: 設計超大城市沙盤模型ing

開頭的中國館模型完成啦,僅僅用了3天時間哦

最後慣例惡搞一下,哈哈

今年在非洲經歷了一些事,真是顛覆了我的認知,我發現當權力腐敗的時候,連「涼爽」都能成為壟斷的對象。

2017年7月中旬,我有幸和騰訊攝製團隊共赴北非摩洛哥的一個古人類遺址做直播,這個遺址名叫傑貝爾·伊羅(Jebel Irhoud),位於摩洛哥西部焦陽似火的戈壁荒漠中,不久前,人類學家正是在這個遺址里發現了最早的智人骨骼化石,把我們這個物種的起源時間推到了距今30萬年前。傑貝爾·伊羅因此成為目前發現的最早的一個智人化石遺址,某種程度上來說,那裡是我們這個物種起源的地方。

我是在拉巴特下的飛機,一落地就傻眼了,雖然早就有心裡準備,知道當地很熱,但是沒想到能這麼熱,盛夏的北非給人一種被巨型燈泡烘烤的感覺,被陽光直曬的胳膊彷彿傳來一陣陣烤雞翅膀的味道。公路上跑著的車大部分是各大汽車品牌改裝過的中東版,據當地人說這種車的空調被專門加強過,普通版的車載空調在那根本沒用。

但海邊的拉巴特對於摩洛哥來說已經不算很熱了,我們去遺址路上的前哨站馬拉喀什才真的叫熱,有多熱?當地人的生活是晝夜顛倒的,白天馬路上很少能看到當地人,出來犯傻的大部分都是不了解情況的遊客,這個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們往往把太陽落山當作一天的結束,而在馬拉喀什,太陽落山意味著一天的開始,因為在那個城市裡只有晚上的氣溫是事宜人類活動的,太陽下山以後大街上的人才逐漸多了起來。我和另外幾個騰訊團隊的人就屬於不了解情況,大白天地跑馬拉喀什的大街上閑逛,隊伍里有一個小夥子,為了圖涼快省事,就穿著人字拖上街,結果這塑料拖鞋在日光暴晒的柏油馬路上走著走著竟然融化了,每邁一步都覺得鞋底在路面粘一下,彷彿踩了滿腳的口香糖。而且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馬拉喀什這個城市是撒哈拉沙漠的入口,常年不斷的滾燙風沙吹個不停,任何其他顏色的建築塗裝在那裡都沒有意義,所以那座城市裡幾乎所有的建築都被粉刷成了赤紅的沙土色。這讓人看起來心裡更加焦躁。

但馬拉喀什也還不是我這次旅行最熱的地方,我們在去化石遺址的路上,需要穿過一片戈壁荒漠,那個荒漠熱到什麼程度呢?毫不誇張地說,足以令人致死的熱。我們團隊里有個阿拉伯製片人,為了之後的內容不給他惹麻煩,在這不提他的名字,他說那個戈壁里曾經測出過58攝氏度這樣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氣溫,我到那遺址附近剛一打開車門,心裡的第一感覺就是「我X......」,那是一種從沒體會過的熱,或者應該說是燙吧,身邊的一切都在熾熱的空氣中扭曲旋轉,iphone手機直接被曬關機了。在那種氣溫下,體力消耗稍微過量就很有可能會死。

當地的一個人類學教授帶我去看了那個智人遺址,它位於一個視線極好的半山上,站在那裡,直通天際的蒼涼戈壁鋪向遠方,熾熱的風聲聽著就像大地的哀怨一樣連綿不絕。

這個遺址長年以來一直都由當地的一個老人看守,他就住在里遺址不遠處的一個村子裡。我和攝製團隊到這個老人家裡參觀了一圈,坦白地講,這個老人和他的家人們生活在極度的貧困之中,我沒看到有自來水,也沒看到什麼像樣的電器,特別是我沒有看到空調。

我之所以對這一點印象深刻,是因為如果在北京,一個房間里沒有空調,或許可以說是不舒適的,但在那片戈壁中,沒有空調我認為可以說是不人道的,因為我在那個老人的房間里沒待一會,就已經有了中暑的感覺,眩暈想吐,儘管那戶人家拿出了他們最好的食物招待我,但我實在是難受的吃不下去。

我問那個老人,為什麼家裡不裝個空調呢?

那老人說太貴了,裝不起。

我說這裝一台空調多少錢?

老人說,在他們那裡,安一台空調需要20萬摩洛哥迪拉姆(摺合人民幣十幾萬)。

我以為是翻譯小哥口誤,就又問了一遍說多少錢,答案依然是20萬迪拉姆,這對於當地很多貧苦的農民來說,是一生都難以承擔的費用,所以那個老人的全家都不得不在酷熱中苦苦煎熬,我問那個老人受的了嗎,那老人說,沒關係,他們還有真主。

節目拍攝完成之後,我和劇組到了卡薩布蘭卡,在飯桌上我就問那個阿拉伯製片人說:「為什麼咱們之前去的那地方空調那麼貴?我看有的城市的空調也沒那麼貴啊。」

製片人呵呵一笑,指著桌上的一瓶礦泉水說:「你看見這瓶礦泉水了嗎?走私的。」我當時都沒反應過來,原來聽說過水貨手機,水貨化妝品,第一次見到水貨礦泉水,我特不理解礦泉水這種薄利的商品還能有走私的?製片人警惕地四下看了看,然後壓低聲音說:「這國家真是瘋了...」

按照他的意思,摩洛哥這個國家的王室為了一己私利,和政府高層沆瀣一氣,把自己的觸手伸到了社會的每個角落,「王室的人是可口可樂在摩洛哥唯一合法的代理,你每喝一聽,都有幾塊錢落入王室的口袋裡,礦泉水也是類似的情況,其他的商品更誇張。」
王室壟斷了各種社會資源,隨意地玩弄物價,想高就高,想低就低,把老百姓耍的滴溜溜地轉,同時這些權貴對社會教育幾乎沒有任何投入,他們不希望老百姓讀書,更不希望老百姓明白事理,只要踏踏實實地念經禮拜就可以了,卡薩布蘭卡最著名的一個地標式建築就是哈桑二世清真寺,是摩洛哥政府花費重金精心修建的。

我就問,那老百姓對這些就沒點想法嗎?製片人說,當然有想法了,你看見大街上那些持槍巡街的武裝士兵了嗎?北部有人搞革命呢。

我問怎麼回事,製片人說,摩洛哥和歐洲其實離的很近,稍微用點手段就能溜過去,歐洲的文化教育比摩洛哥強太多了(摩洛哥的知識分子說話都用法語,以示自己受過良好的教育),很多摩洛哥年輕人在歐洲(特別是有著悠久革命傳統的法國)受到了系統的教育,成為了醫生,律師,工程師一類的知識分子。這人啊,一接受教育一有了文化,就容易多想,知識分子那民主自由的勁兒就上來了。很多在歐洲接受了先進思想的摩洛哥青年回到祖國,組織起來怒懟王室,王室當然最煩的就是這些臭知識分子,已經派遣軍隊把北方鬧事的小城封鎖了,為了防止革命的火種四處蔓延,其他的城市也加強了戒備,於是在卡薩布蘭卡就有了武裝士兵巡街的一景。

我不禁想起那戈壁土坯房裡的老人,和他永遠也用不起的空調,如果有外國廠商可以進入摩洛哥在自由市場里公平競爭的話,很多百姓的生活都會得到明顯改善,但是這一切在一個礦泉水都能走私的國家裡,很顯然是不太現實的。

在一個能熱死人的地方壟斷「涼爽」,腐敗的權力可以說十分惡臭了。

在卡薩布蘭卡的街道上,當地製片人一邊開車一邊絮絮叨叨地抱怨著世道,而在他的抱怨聲中,我隔著車窗分明看到的是那高聳的清真寺和清真寺附近持槍巡街的士兵們。

2017年11月11日,雙十一全球狂歡節,中國各大商場、平台和品牌們可謂又翻跟頭又劈叉,爭得你死我活的就為取悅消費者「大爺們」,無數的商品從倉庫里轟隆隆地湧出,然後再由無數的快遞小哥送進千家萬戶,我在網上看到了一個品質很好的進口空調,在雙十一那天竟然打了三折,銷量每刷新一次網頁就能看到漲了幾台,當時我就在想,如果那個看守化石遺址的摩洛哥老人能得到這樣一台空調的話,他會高興吧。

摩洛哥之行確實顛覆了我的認知,也為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所不同的是,那扇大門打開之後,我發現對於摩洛哥人民來說,中國人民本身就已經身處在一個新世界裡了。


推薦閱讀:

人像攝影倒拍的意義是什麼?
欣賞一幅畫的原作,和欣賞一幅畫的圖片,區別在哪裡?
在全球攝影史上,攝影分為哪些流派及各具備的理念及其風格?
畫水彩畫性價比比較高的筆類有哪些?

TAG:藝術 | 生活 | 旅行 | 奧迪AUDI | 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