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自學建築到申請頂尖建築學院?

在沒有老師的前提下,如何通過一步一步的自我教育和訓練,達到在建築領域工作和申請國外建築院校的水平?


10個步驟,如何從自學建築到申請頂尖建築學院(含精選書單)

在講具體方法前,先講一個筆者的故事

從遙遠到「遙遠」:從自學建築到東京大學

2007年,我去吉林一個不知名的大學念書,專業是工商管理。2015年,我收到了東京大學建築系的錄取通知書,在大街上淚如泉湧。

高中的時候我理科比較好,但是自認為能成藝術家,所以後來又改成學文。高考前我突然喜歡上了建築學,覺得應該讀這個專業。以往華南理工大學建築系對廣東考生都文理兼收,那一屆高考改革只收理科生,我跟華工建築系就這樣失之交臂。政策的改變,使得全國所有建築系停止招收文科生。考慮到我進入了普通高校之後也許會慢慢忘記建築這個理想,我就選擇了一個建築類院校的商科。在建築院校裡面的商科,通常冷門且無人問津,我想這樣就能在大學四年不斷的仰視建築系,以提醒自己不忘初心吧。我在報考書上翻了又翻,才發現了建工學院。回想起那時候的想法,實在天真,但卻非常湊效。本可以去一個重點大學,卻輾轉到了一個不知名學校的冷門專業,但我沒有後悔這樣的選擇。

一般學校都有轉專業的制度,但我們學校沒有。不過我確實也做過這方面的努力,家裡通過熟人聯繫到老師,說能轉到城市規劃專業,當時我很開心,至少是建築相關專業,突然覺得就離夢想如此近了。高中畢業聚會那天,同學在聊各自的專業,他們說我能如願讀到自己喜歡的專業很好。聚會上,家裡突然打來電話,說學校教務處那邊出了狀況,說文科生沒有辦法轉到城市規劃。這個消息就像晴天霹靂。從回到座位到聚會結束,我沒有說一句話,也不知道他們都聊了什麼。不知道過了多久,就草草分別了。這次算是追夢道路上第一次大的轉向和打擊,快到眼前的美好又消失了,讓我難過了好久。我想過復讀,但是心情和行李都收拾好了,還是下決心去上這個學。第二天買了從廣州到長春火車票,特快T122,硬卧上鋪,我記得特別清楚。

列車全程36個小時,兩夜一天,我從南到北,幾乎跨越了整個中國。

還沒出發時,我就想著要做一個勤勞的旁聽生,雖說不能拿到建築的學位,可4年聽下來至少也能入門吧。開學後,我跟數學老師請假去聽建築概論,自己再找時間把內容補回來,照常作業和考試。數學老師聽後很憤怒,說這樣不行。我當時認為他只是嘴上說說。後來沒想到因為我和他提過此事,他反而發現我不在,特意點我的名字,記我曠課。我一開始沒在意,幾次之後,輔導員找我談話,說再這樣下去我的考試資格就要被取消了。我束手無策,只好乖乖回去上課。這件事之後,我的行為就被院里的老師傳開了,有些老師點名的時候會問,「哦?你就是那個不上自己學院的課,要去上『建築課『的學生啊?」我只好苦笑點頭。

建築系的設計課是每人一張專用的桌子,所有不像其他專業一樣可以隨便走進教室旁聽。我去找建築系主任,問他能否加一個桌子旁聽設計課。他以「沒有過這樣的先例」拒絕了我。

大四下學期的時候,當學校知道我並沒有考同濟研究生,還對我設下重重困難以阻撓我去上海,許多次被召回學校簽到,否則開除學籍。直到現在,回想當時依然覺得不解和憤怒。自從被系主任拒絕以後,我就決定不再旁聽學校任何課程。這樣的學校,它能教給我們什麼呢?

假期回到廣州,父親帶我在華南理工建築學院挨個老師工作室敲門,問他們是否能在寒暑假期指導我學設計,很多老師覺得不現實,就婉約拒絕,最後建築系姜文藝老師答應收我為徒,布置一些簡單的手繪練習和課程設計,不過後來因為假期時間倉促,效果並沒有特別明顯。

大四一個偶然的機會,發現一個專門針對非科班的建築設計課程,我和學校說我要考同濟,要到那邊上課備考,學校居然爽快的答應了。上海的物價很高,但是家裡給的生活費不多,到那之後東省西省買下了一些生活必須品和一輛破舊的二手自行車,便開始求學。雖然不是拿正式的學歷,但是這次總算是真正的、拋開一切的全身心投入到建築的學習中,那種快感是同班其他人所不能體會的。每天晚上我騎著自行車去洗澡然後去自習室畫圖、看書,雖然有時寒風凜冽,但那看來都是可愛的。回來的時候看著建築系館燈火通明,學生都還在畫圖。我想,建築系怎麼工作到那麼晚啊!一直畫圖到深夜多累啊!可是,真好。

都說考研是改變非科班的唯一途徑,焦頭爛額的堅持到畢業,我決定報考北大建築學研究中心。為了準備研究生必考的快題設計,我參加了另一個考研培訓班。在考研班的課堂上我將在之前做的設計拿給老師看,引來了大量同學的圍觀,我講完設計後老師的臉色慢慢變差,接下來開始指出我設計中的種種問題,將設計批的一無是處。說完後,同學們默默走開,有的同學自此之後會稱我為「大師」。

考研班的培訓方式一般是,老師布置一個題目,同學就在下面畫,畫完就挨個拿給老師看。老師評一個同學的作業時其他同學就會圍著聽,以吸取他人教訓。但是到評我的設計時,同學們就會一鬨而散。我不服輸,每天都畫圖至最後一個走,後來有一天我的一個住宅設計「挑池宅」吸引了老師的眼球,認為這個設計符合了路易斯康的原則——將服務空間集中而釋放出被服務空間,使得客廳、房間、泳池等空間得以解放。他的讚揚慢慢的將習慣一鬨而散的同學又慢慢的吸引了回來,聽老師娓娓道來這個設計的妙處。接下來的「教學樓加建」和「風雨操場」等幾個設計都得到了老師極力誇獎,叫我「大師」的同學仍然叫我大師。考研班結業時,老師會選一些優秀作業貼在牆上,班裡最優秀的幾個同學貼了兩份,而我,貼了三份。

考研班結束後,我便回廣州備考。這段時間,中心的學長張翼,北大董豫贛老師的學生,正好在華工講建築史,每逢他講課,我必去聽。直至今天,他的建築史觀——對「創新」的看法、古典和現代建築問題的同一性、建築類型的抽象,對我設計的影響都是極大的。2011年底,我報了北大董豫贛老師,並且成為了通過初試,最終還是成為了6個人中唯一被刷下的。當天晚上我在教室外攔住了董,我問他我熱愛建築並為之奮鬥,為什麼不錄取?他說,有哪個學生說自己不是熱愛建築,如果你真的熱愛建築,那讀不讀北大對你影響都不大吧。雖然說的一句屁話,但我一時也不知如何反駁。夢想再次向我靠近,又再次消失。如果當年去了北大,就沒有後面的事情發生了,如果一件美好的事情正在消逝,但你奮力追趕,那麼下次等待你的必定是更美好的回報,一定是這樣的。

這是追夢道路上第二次大的轉向和打擊。回廣州之後我嘗試直接建築事務所應聘,每天投大20多份簡歷,投了大概一周,共一百多家公司,基本沒有一家讓我面試。最後有三家給我發了面試通知,源計劃工作室,坊城建築和福克薩斯深圳辦事處。也不知道哪來的勇氣,當時拿著幾張手繪的快題,連CAD都不會用,就去了。那時福克薩斯急需要一個駐場的實習生,在施工現場拍照片、開會、寫報告然後發給羅馬總部,所以這樣的差事我還湊合能承擔,於是建築師的職業生涯就從深圳機場T3航站樓開始,我非常珍惜這次機會。

可是我覺得持續的監理工作並不能使我成為一個設計師,三個月的實習結束後,我放棄轉正,打算在家自學基本的製圖軟體。和我合租的室友,其中一個叫張航,是悉地國際的建築師。我跟他詳細陳述了我的想法後,他說保證在兩周內教會我所有軟體。他每天晚上基本12點才回到家,簡單教了一些命令後他就去洗澡,有時候我們就會拿出威士忌,點上煙,開始聊建築,常常聊到凌晨三四點,第二天他又照常起來上班。就這樣,白天我在家裡練習,晚上等他回來點評。不久後我朋友把我介紹到深圳柏濤實習。

在柏濤實習期間,我知道馮果川老師在帶領著一支優秀的理想主義的團隊——築博工作室。我當時加了一個深圳的建築師QQ群,在上面問有沒有工作室的同事,結果一個女孩說她是,回想起來,她是我的恩人。她叫馮茜,中央美術學院畢業,現在已經在米蘭理工讀碩士。我給他發了作品集,問她能不能把我介紹到工作室,她說可以,但是她要我改一下作品集,我說好。過了兩天她給我帶話,老馮說工作室現在滿員,讓我看看對築博其他部門是否感興趣。我跟馮茜說,麻煩你給馮總帶去兩句話,無需修飾,帶到即可:第一,我只對你的工作室感興趣,其他部門我不考慮;第二,這次你不讓我見你,我始終會找到你的。第二天馮茜給我回信息,馮總讓你過來面試。

初次與馮果川老師見面,說不緊張是假,他問我為什麼喜歡建築,建築是什麼。我說是因為我想將腦海里的想法用物質的、可視的方式表達出來。他說這是建築師自卑的一種想法,認為自己腦海里的想法很重要,要建立個人的紀念碑。他認為建築應該是發現社會問題並解決問題的。接下來我們聊了大約兩個小時,他批評我作品集里的東西。我聽別人說當他和你聊很久並且批評你的時候他就會錄用你。但是後來他說我現在的水平還不夠,去了工作室會自卑,至少圖畫的還不夠好。我說沒關係,我現在還在柏濤實習,等實習完我再做一版作品集,到時你再判斷。

柏濤實習結束後,我在家裡足足做了4個月的作品集,將以往的設計通通重新表達了一遍。期間通過張航,我認識了羅琦——深圳一個很不錯的建築師,現在也成了我的好朋友。他不斷的對我的設計進行指導,甚至還親自幫我改模型。有一次我問羅琦,你真的對改這個設計感興趣嗎。他說,我只是有興趣幫你。至今讓我感動。作品集做好後,我再一次聯繫老馮,他第二天來電話讓我去上班。

剛到工作室,經常會被老馮罵,罵得非常狠,有時會有一種抬不起頭做人的感覺。但是我覺得這樣的壓力下成長的特別快,有時候不用像學校老師一樣絮絮叨叨好多次才改過來,被罵一次就記住了,下次不敢再犯。

2013年5月,工作室接到深港雙年展B展館改造的設計,因為這是一個非常規的設計,老馮覺得正好借這個機會試試我的能力。我全程參與並使其落地,雙年展B展館改造成為了職業生涯參與設計的第一個項目,也是第一個建成作品。這個項目也登上了《domus國際中文》。

後來,在工作室主創AARON的帶領下,我又完成「藝新兒童遊樂場」、「留仙洞城市設計」和「深業泰富廣場」等多個從室內到城市設計尺度的項目。老馮和AARON手把手的將我從一個什麼都不懂的毛小孩拉扯到現在能獨立負責項目建築師,我一直將他們視為恩師。如果沒有遇見這樣好的老闆,如果當時老馮沒有破格錄用,今天我會是什麼樣子呢?

2014年7月,我被選入了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舉辦的中間思庫暑期學坊,由崔愷院士主持。學坊上我遇到了另一位恩師柴培根,最後也成為了我申請東大的推薦人。學坊的設計「森之屋」最後獲得老師們的好評並且獲得了2014年霍普杯優秀獎。同期我還參加了Young Bird Plan
Kiosk競賽,作品 「花之傘」晉級全國四強;最近「為撫順設計」競賽中的「塘之環」,又入圍了全國30強。

2014年11月,我向東京大學建築系遞交了一份研究計劃。

2015年2月26日下午6:29,我在公司樓下的咖啡廳點了一杯卡布奇諾,像往常一樣靠著吧台,邊聽店裡音樂邊刷手機,突然不受控制地大笑起來,只聽見耳朵里朴樹唱著,

「徘徊著的,在路上的,你要走嗎?via……via……

易碎的,驕傲著,那也曾是我的模樣。

沸騰著的,不安著的,你要去哪?via……via……

謎一樣的,沉默著的,故事你真的在聽嗎?

我曾經……」

接過咖啡的瞬間,笑聲的變成了哭聲,不受控制地,淚如泉湧。

模糊的手機屏幕上顯示著來自東京大學的郵件,「我們很榮幸的通知你,你的申請已經成功。」

2007年我收拾行裝,做了一個遙遠的決定;2015年的今天,我再次整裝待發,到遙遠的地方去。

文章原載於三開間建築報道、東洋學社,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

本科:工商管理

碩士:東京大學建築學專攻

筆者一直試圖解決一個問題:

在沒有老師的前提下,如何通過一步一步的自我教育和訓練,達到在建築領域工作和申請國外建築院校的水平?

筆者歸納出10個步驟:

1.克服心理障礙。

2.距離式學習,分類與搜集資源法。

3.了解建築。

4.開始設計!

5.學習設計理論。(大家最愛的書單)

6.學習建築歷史、結構、構造等。(書單)

7.完善你的設計——作品集。

8.製作作品集、PS、推薦信。

9.選擇工作和學校。

10.定製適合自己的課程表。

QA

第一步,克服心理障礙。

其實,絕大部分跨專業的學者面臨的首要問題並不是建築本身,而是跨專業的未知帶來的恐懼。最多的問題無非是,我是否合適讀建築?我跨專業能否成功?

如果你具備以下兩個特質,那就堅定走下去!

——1.對建築炙熱的愛2.對高逼格無止境的追求

如果你感到迷茫,請相信下面這句話:

「當然要迷失方向,才能到達一個無人能找到的地方。」——《加勒比海盜》

跨專業者如何與科班畢業生競爭?

中國絕大部分建築院校的教育具有誤導性的,大部分學生學習不走心。所以,只要方法正確,走心,1-2年超過大部分學生,不難。

自學過程中我們還將伴隨拖延、不自信、悲觀等多種問題,哈佛大學的「幸福課」。(積極心理學)哈佛大學公開課:幸福課 它是一碗又一碗科學的雞湯,可以解決你學習過程中心理上的問題。

第二步,距離式學習,分類與搜集資源法。

研究建築教育,我們才懂的如何自我教育,推薦三篇文章:

1.《如何學習建築》查爾斯科里亞(& Charles Correa)(中文翻譯一般,有能力的讀者可直接閱讀英語原文)

2.《如果我來教你學建築學》勒·柯布西耶

3.《如何自學建築設計》知乎,大頭幫主

距離式學習:

在印度流傳著這麼一個古老的傳說:年輕的王子Arjun,是偉大的婆羅門神箭手Dhrona的學生,也是這個國家最好的弓箭手。有一天, Arjun和他的兄弟在樹林中嬉戲,他們被一隻狗的狂吠所打擾。正當他們在考慮怎樣才能讓這隻狗住嘴時,一支箭從樹叢中射出,穿過狗的牙齒——以一種不可思議的方式停止了狗叫,卻沒有傷到狗半分。Arjun十分震驚。這顯然是一位偉大的弓箭手的傑作,一位技巧遠勝於自己的弓箭手……但這會是誰呢?最終他們找到的是一個皮膚黝黑的年輕人,名叫Ekalavya。誰傳授給你這樣的技藝?他們驚奇地問。我的老師是偉大的Dhrona,年輕人答到。但你只是個賤民!Arjun叫到,婆羅門怎麽可能收這樣一個學生?」我當然不敢去打擾尊貴的Dhrona老師,」年輕人說,」但我塑了一個他的小小的雕像,每天我去森林的時候,我把它放在附近的樹前—當我練習射箭時,我對自己說,偉大的Dhrona在看著我。」

這個故事是描述距離式學習法最佳例子。以至於筆者也將柯布西耶的照片貼在書桌前。自學建築,也就是距離式的建築學習。

分類與搜索資源法:

如圖所示,我們將龐雜建築學拆封成若干個部分,然後逐個通過搜索與其相關的網路資源和書籍,然後將其攻破,這是所說的分類與搜索資源法。上表可至上而下理解,反之亦可。

我們可以將學習建築分為設計理論兩個部分;設計部分可拆分為設計本身和與指導設計的理論兩部分;而值得一提的是,設計理論與歷史理論有時候界限並不清晰,有些歷史理論也能很直接推動設計,而有些作用來的並不直接,不過總體來說,歷史理論對設計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它是建築設計的修養和內功;

在圖紙上使一個建築表達完整,需要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設計的出發點(設計面臨什麼樣的問題,希望通過什麼方式解決)、建築設計本身(用建築設計語言表達想法)、設計分析(通過圖表等各種方式的分析來解析並具體化你的設計)、表現(渲染或拼貼等手段表達你所做的設計)、排版(讓讀者愉悅的閱讀你的內容)、敘事(邏輯並且有秩序的講述設計的故事);

而建築設計,又是形式、功能、結構、建造,甚至景觀、傢具、設備等方面的統一。

接下來的幾個步驟,便是上述各方面所搜索的資源,並講述如何使用這些資源。

第三步,了解建築。

在正式的學習前,我們需要對建築有一個初步的認識,類似於學院裡面的「導論」或者「概論」課,另一方面這樣的初步認識能讓學習者判斷建築這個學科與想像中的偏差,

視頻:

《建築概論》台灣交通大學:與一般的建築概論課不同,老師通過自己週遊世界看建築的經歷帶到課堂上,帶你邊看世界邊了解建築:

國立交通大學開放式課程(OpenCourseWare, OCW)

《城市的遠見》台灣公視:講述世界各地不同城市的成功案例。

城市的遠見-宜蘭經驗 (其他城市請查看相關鏈接)

《同濟大學公開課:建築概論》:由同濟大學建築系不同老師講授。

同濟大學公開課:建築概論

書籍:

《建築師的20歲》東京大學工學部

《安藤忠雄論建築》安藤忠雄 白林

《破土:生活與建築的冒險》丹尼爾·李布斯金

電影:

《我的建築師:尋父之旅》My Architect: A Son』s Journey

《建築幸福的人》Le
Corbusier, I』architecte du Bonheur

《建築大師蓋瑞的速寫》Sketches
of Frank Gehry

《雷姆·庫哈斯:一種建築師》Rem Koolhaas: A Kind of Architect

《Regular or
Super: Views on Mies van der Rohe》

《您的建築重幾何,福斯特先生?》How Much Does Your Building Weigh, Mr Foster?

《越獄第一季》Prison
Break

《我的建築師:尋父之旅》劇照

第四步,開始設計!

學習足夠都多的理論才能開始設計?不。設計與理論應該是齊驅並進的,當我們在設計中遇到問題的時候,才能更好的理解理論。我們應該帶著設計的問題看理論。對於軟體,同理。

一.ETH教程。《歐洲頂尖建築學院基礎實踐教程》,天津大學出版社。這本書實際為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ETH)建築學院的設計任務書,書中將任務書、教學過程及最後的成果一一展現,讀者可以跟著書中的步驟,逐步完成。如果你沒有條件完成其中一些模型,用Sketchup建模代替。

二.旁聽。我們可在以下幾所學校旁聽設計課,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天津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美院(排名分先後,後兩所要注意選老師)。二年級至四年級的課,挑選難度適合自己的。不要試圖將「不接受旁聽」作為借口。

三.競賽。參加競賽是挖掘自我潛能的最佳方式,有趣的任務書,實際或虛擬,層出不窮的競賽題目會使人腎上腺激素飆升。競賽,需要你將你的想法清晰且強烈的展現。如何讓成果從數百甚至上千個脫引而出,抓住評委的眼球,至關重要。競賽獲獎更會大大增加被錄取的可能。

如何獲取競賽信息?

微信公眾號:archrace;

國內網站:建築設計競賽

國外網站:www.bustler.net/index.php/competition

推薦競賽:

日本中央玻璃國際建築設計競賽

セントラル硝子國際建築設計競技

日新工業株式會社建築設計競賽

コンペ情報 日新工業株式會社

Young Bird Plan設計競賽

Young Bird Plan 嫩鳥設計競賽

《建築師》雜誌
「天作獎」大學生建築設計競賽

建築師雜誌微博的微博

AIM國際設計競賽

AIM新首頁

四.評圖人。評圖人在建築學習者中充當的至關重要的角色。他可以是學校的老師,設計院的建築師,也可以是學校里的在讀生,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這位評圖人是你值得信任的優秀建築師或老師,你可以相信他為你親自改的圖。如果你不足夠信任你所選擇的評圖人,你可以要求他只給你抽象和邏輯上的建議,而不要下筆改你的圖,一筆下去,如果水平不足,很可能以為這扼殺了你更優秀的想法。

五.培訓機構。對於在職或在讀的跨專業學生,只能利用晚上、周末及寒暑假時間,旁聽難以實現,可以尋求一個靠譜培訓機構助力設計初步。上海「幾凡手繪」 (www.shjifan.com)(其實跟手繪關係不大,就是建築設計培訓)是筆者自學期間在上海就讀的培訓機構,兩位老師均為同濟的建築學博士及碩士。強項是將零碎的設計方法整合,教學比較用心,短時間的集中式訓練,能起到一定作用。適合考研,設計起步的學者。

關於手繪:筆者推薦《30天學會繪畫》馬克?凱斯特勒《繪圖本》張永和,而不是《***建築鋼筆畫》,如果不是為了考研,不推薦學表現性的鋼筆畫。筆者認為,只有以下幾種畫畫的方式對設計有幫助,

1.表達抽象的想法的草圖

2.寫實

3.創造性表達建築的畫。

筆者認為建築畫應該是這樣的:

關於自明性:文字多於設計本身——是初學者容易犯的錯誤。他們嘗試用高深的看似術語的文字來描述一個糟糕的設計。通過「說」,讓設計成立。而一個優秀的設計,不需要用過多文字修飾,而是用設計的語彙,來闡述它本身。

案例參考書及雜誌:

《JA》雜誌(日本)

《EL》雜誌(西班牙)

《赫爾佐格和德梅隆全集》

《建築細部》(detail)(德國、中國)

《國外建築設計詳圖圖集》 多冊(日本)

《GA》(日本)

《GA plot》(日本)

《domus》(義大利、中國)

《圖解BOW WOW》1,2 ATELIER BOW WOW

《Future》(西班牙)

案例參考網站:

www.archdaily.com 英文案例

www.dezeen.com 英文案例

www.gooood.hk 中文案例

www.designboom.com 英文案例

www.big.dk BIG主頁

www.oma.eu OMA主頁

www.pinterest.com 搜圖王道

www.issuu.com 搜作品集王道

www.renren.com 人人搜相冊

第五步,學習設計理論。(包含大家最愛的書單)

包涵60多本關於設計理論的書籍,這個書單排除了晦澀難懂、佶屈聱牙的著作,挑選了對設計有直接幫助的、相對易懂的書目。書目大致按照難以程度排列,但讀者不必按照此順序閱讀。加粗為推薦書目。

《建築師的20歲》東京大學工學部建築學科, 安藤忠雄研究室

《安藤忠雄論建築》安藤忠雄, 白林

《建築師成長記錄:學習建築的101點體會》弗萊德里克、張育南

《街道的美學》蘆原義信

《建築設計的構思方法》 宮宇地一彥

《建築學教程》1,2 赫曼·赫茨伯格

《建築設計的470個創意發想》每周住宅製作會

《家:如何打造一個舒適的家》無印良品

《住宅設計解剖書》增田奏

《裝修設計解剖書》松下希和

《住宅格局解剖圖鑑》鈴木信弘

《永續生活:家的創想物語》意迪
(IDEE)

《建築氛圍》彼得·卒姆托(Peter Zumthor)

《思考建築》彼得·卒姆托(Peter Zumthor)

《路易斯?I?康的空間構成》原口秀昭, et al

《日本的八個審美意識》黑川雅之

《勒?柯布西耶的住宅空間構成》富永讓, 劉京梁

《建築設計資料集成》日本建築學會

《日本著名建築師的畢業作品訪談》五十嵐太郎

《建築:形式、空間和秩序》程大錦

《北大園林?敗壁與廢墟》董豫贛

《文學將殺死建築 : 建築 裝置 文學 電影》董豫贛

《SITELESS:
1001 Building Forms》 

《XS系列叢書》菲利斯·理查森

《庇護所》勞埃德?卡恩(Lloyd Kahn)

《"勻質"的秩序與"清晰的建造":密斯?凡?德?羅》湯鳳龍

《間隔的秩序與事物的區分:路易斯?I?康》湯鳳龍

《城市營造:21世紀城市設計的九項原則》約翰?倫德?寇耿

《NA建築家系列:內藤廣+伊東豐雄+隈研吾+藤森照信》日本日經BP社日經建築

《設計與分析》盧本

《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紀念版)雅各布斯 (Jacobs J.)

《透明性》柯林·羅, 羅伯特·斯拉茨基, 王又佳

《建構建築手冊》(瑞士)德普拉澤斯

《作文本》張永和

《不只中國木建築》趙廣超

《現代建築設計思想的演變》彼得·柯林斯

《負建築》[日]
隈研吾

《勒·柯布西耶全集勒·柯布西耶(瑞士)W·博奧席耶等

《靜謐與光明》約翰·羅貝爾

《GSD
Platform》系列 GSD

《西澤立衛對談集》西澤立衛

《建築誕生之時》藤本壯介

《建築新尺度》石上純也

《死屋手記》王澍

《設計中的設計》原研哉

《上下的美學——樓梯設計的9個法則》

《東京代謝》

《東京製造》(Made
in Tokyo)塚本由晴、黑田潤三、貝島桃代

《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術》佐藤可士和

《Small Images》石上純也

《Ballon Garden》石上純也

《建築生與滅--建築物如何站起來》(美)薩瓦多里

《建築生與滅--建築物為何倒下去》(美)薩瓦多里

《碰撞與衝突:帕拉斯瑪建築隨筆錄》尤哈尼·帕拉斯瑪
(Juhani Pallasmaa)

《哈佛大學建築系的八堂課》洛菲爾.莫內歐(Moneo, Rafael)

《Remarks on 21 Works》Rafael Moneo

《現代建築家意念》日版系列

http://www.amazon.com/Studies-The-Office-Ryue-Nishizawa/dp/4872751558/ref=pd_sim_14_3?ie=UTF8amp;amp;amp;refRID=1HPME9MKTJH91K5TWZQF

http://www.amazon.com/Junya-Ishigami-Small-Images-Edited/dp/4864803021/ref=sr_1_3?ie=UTF8amp;amp;amp;qid=1439203276amp;amp;amp;sr=8-3amp;amp;amp;keywords=

http://www.amazon.com/Atelier-Bow-wow-English-Japanese-Edition/dp/4872751574/ref=pd_sim_14_15?ie=UTF8amp;amp;amp;refRID=1HPME9MKTJH9

《建構文化研究 : 論19世紀和20世紀建築中的建造詩學》

《Delirious
New York》Rem
Koolhaas

《S,M,X,XL》Rem
Koolhaas

《Project Japan: Metabolism Talks...》Rem Koolhaas

《伊東豐雄的建築論文選:衍生的秩序》伊東豐雄

《KM3 :
Excursions on Capacities》MVRDV

國立交通大學開放式課程:建築史論專題一(含建築理論名著導讀)*

此課程對上述部分書目進行導讀

國立交通大學開放式課程(OpenCourseWare, OCW)

基迪恩《空間、時間、建築》

電子書搜書法:

搜索+.pdf

新浪微盤 | 免費網盤

www.taobao.com

秋山書店;360設計書店;築夢書店

視頻教程(比書單更重要)

台灣交通大學公開課:建築概論

國立交通大學開放式課程(OpenCourseWare, OCW)

同濟大學公開課:建築概論

同濟大學公開課:建築概論

同塵設計建築與歷史系列講座(嚴重推薦)

_同塵設計_新浪博客

微信平台:同塵設計

推薦視頻課程:

《永恆的結構——三種建築類型學》

《中國古代建築史的構架和方法》

俄亥俄州立大學公開課:建築史

俄亥俄州立大學公開課:建築史

國立交通大學開放式課程:建築史論專題一(建築理論名著導讀)

國立交通大學開放式課程(OpenCourseWare, OCW)

TED建築講座(於下網站搜索「建築」或「設計」等關鍵詞)

TED_網易公開課

同濟大學公開課:建築評論

同濟大學公開課:建築評論

清華大學公開課:中西建築文化

中西建築文化_新浪公開課

國立交通大學開放式課程:建築史論專題二

國立交通大學開放式課程(OpenCourseWare, OCW)

國立交通大學開放式課程:建築設計專題

國立交通大學開放式課程(OpenCourseWare, OCW)

建築及相關紀錄片匯總

建築及相關紀錄片匯總

建築微信公眾號

有方;AC建築創作;三開間;一條;ASA;MornEdu;環境設計研究;EL;知乎日報

第六步,學習建築歷史、結構、構造等;(書單,再一次)

結構

《建築結構的奧秘:力的傳遞與形式》川口衛 / 阿部優 / 松谷宥彥 / 川崎一雄

《激活建築的結構設計:充滿生機的技術》小野曉彥 門脅哲也

《建築結構設計精髓》深澤義和

《輕?遠:德國約格?施萊希和魯道夫?貝格曼的輕型結構》博格勒 施馬爾 弗拉格

《佔據與連接:對人居場所領域和範圍的思考》弗雷?奧托, 武鳳文, 戴儉

《輕型建築與自然設計:弗雷?奧托作品全集》溫菲爾德?奈丁格, 艾琳?梅森那, 愛伯哈德?莫勒

《施萊希?貝格曼及合伙人工程設計事務所》德國DETAIL雜誌社, 李群, 等

《異規》(精裝) 塞西爾?巴爾蒙德, 李寒松

《結構概念和體系》 林同炎, 斯托特斯伯里, 高立人

構造

《Detail》雜誌

《建構建築手冊》德普拉譯斯

《建築設計的材料語言》褚智勇 主編

設備

《建築設備》原口秀昭

建築史

俄亥俄州立大學公開課:建築史

俄亥俄州立大學公開課:建築史

耶魯大學公開課:羅馬建築

耶魯大學公開課:羅馬建築

中外建築史相關視頻

建築及相關紀錄片匯總

同塵設計建築與歷史系列講座(再次推薦)

_同塵設計_新浪博客

《華夏意匠》李允鉌

《穿牆透壁:剖視中國經典古建築》李乾朗

《立面的誤會:建築?理論?歷史》趙辰

《物象與心境:中國的園林》漢寶德

《圖說中國繪畫史》高居翰
(James Cahill)

《筆記:清明上河圖》趙廣超

《巴別,巴別,不只中外建築史》尉陳

《Project Japan: Metabolism Talks...》Rem Koolhaas

《現當代建築十五講》董豫贛

《建築十書》維特魯威

《現代建築一部批判的歷史》肯尼斯?弗蘭姆普敦

《西方建築的意義》克里斯蒂安·諾伯格-舒爾茨

《居所中的水與火:廚房、浴室、廁所的歷史》 光藤俊夫, 中山繁信, 劉纘

《圖說日本住居生活史》稻葉和也, 中山繁信, 劉纘

《日本近代建築》藤森照信, 黃俊銘

第七步,完善你的設計——作品集

如第二步里提到,需要有出發點、分析、表現、敘事、排版來構成一個完整的整體。以下是網路上能幫助你完善這些方面的資源。

分析

concept DIAGRAM 分析圖大全

Material Design Colors 配色

表現

Visualizing Architecture 國外建築表現教程

不得不學習的表面功夫 - PS 人人

劉國宇人人、吳志聰人人

王子耕作品集、王耀華作品集

石上純也書籍

《JA》雜誌

淘寶搜「建築作品集」

排版

《JA》雜誌

《small
image》石上純也

《建築新尺度》石上純也

《微小與廣大:建築的生長之道》石上純也

Buttericka€?s Practical Typography字體排版法則

《future》雜誌

《Project
Japan: Metabolism Talks...》Rem
Koolhaas

《裝幀之美》鈴木成一

《西文字體:字體的背景知識和使用方法》小林章, 劉慶

《沒有代表作》 聶永真

王子耕作品集

敘事

《Yes is More》(是即是多)BIG

王耀華畢業設計

第八步,製作作品集、PS(研究計劃)、推薦信。

製作作品集:

三件事:選紙、裝幀和列印。

選紙,選超感紙、荷蘭白等薄的特種紙,優質的紙張會讓你的作品集看起來更優雅。

裝幀,選用MUJI的再生紙或者聚丙烯活頁夾,效果如圖所示。

列印,注意調整你圖紙裡面黑色的CMYK色盤裡,只有K為100%,其餘CMY參數為0,用pdf列印。這樣做保證黑色的線和字邊界清晰。在深圳列印推薦「藝盛圖文」。

PS(研究計劃)需要讓對方覺得你的才能正好是他研究的方向,所以關鍵步驟是閱讀該學校或研究室的官網;推薦信中推薦人應以具體的項目和事件來描述申請人的各方面。

第九步,選擇工作和學校

工作:

在一個具備學術性質的建築事務所工作,能讓你的申請成功率至少提高一倍。

深圳為例,具有學術性質的建築事務所有:

都市實踐孟岩、劉曉都

築博設計建築工作室馮果川

悉地國際東西影工作室 朱雄毅

悉地國際墨照工作室 曾冠生

南沙原創 劉珩

歐博設計 白宇西

坊城建築陳澤濤

普吉建築 尹毓俊

孟建民工作室 孟建民

湯樺建築事務所 湯樺

AECOM

有方空間 趙磊

擇校:

工作2-4年後,便可開始準備申請學校,以下學校列表列表不包括需要GRE成績的美國院校,也不包括新加坡和澳洲院校。加粗的為世界Top20建築學院,其餘約為Top50。

歐洲(英語課程):

丹麥皇家建築藝術學院(KADK)、代爾夫特理工大學、阿爾託大學、奧斯陸建築與設計學院(AHO)米蘭理工大學 魯汶大學

英國(Part2 兩年制):

AA、UCL、謝菲爾德大學皇家藝術學院、劍橋大學

香港:

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

美國(無需GRE)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羅德島藝術學院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

日本(申請無需日語)

東京大學(G30)http://t-ads.org/

東京工業大學

http://www.arch.titech.ac.jp/English/Graduate/international.html

明治大學(G30)http://meiji-architecture.net/iaud/en/admissions/index.php

等等……

其實日本院校大多有英文授課程,但隱藏得深,有的學校甚至不明說能接受英文申請者。但是,日本學校以研究室為主導,只要導師同意錄取,語言基本上可以錄取後再解決。

選擇你感興趣的學校及感興趣的研究室,通過英文郵件與導師或者研究室秘書建立聯繫,通過發送作品集與研究計劃,即可獲得進一步信息,與找工作投簡歷類似。這是申請日本學校與歐美學校最大的不同。

日本G30英語項目官網(日本英文項目包含但不止於G30):

Study in Japan(Japanese university)

排名參考:

InMotion Hosting

http://www.topuniversities.com/university-rankings/university-subject-rankings/2015/architecture?utm_source=tu_house_bannersamp;amp;amp;utm_medium=web_banner#sorting=rank+region=+country=+faculty=+stars=false+search=

第十步,定製適合自己的課程表。

上述9個步驟里所推薦的書和課程,不可能全部完成。挑選感興趣的學習,根據個人情況制定一個課程表及學習計劃,至關重要。

以初學者一個月為單位的學習計劃為例:

台灣交通大學公開課:建築概論 1集/2天

《永恆的結構——三種建築類型學》同塵設計微信公眾號

歐洲頂尖建築學院基礎實踐教程 1-4周任務

《建築學教程》1 赫曼·赫茨伯格

《建築設計的構思方法》 宮宇地一彥

《建築結構的奧秘:力的傳遞與形式》

《異規》(精裝) 塞西爾?巴爾蒙德, 李寒松

TED講座講座 1集/1天

同塵設計建築與歷史系列講座 1集/周

哈佛大學的「幸福課」 1集/周

QA:

問:作為專科生,要工作兩年才能有考研的要求,那麼在這之前有必要通先過專升本來提升學歷嗎?

答:沒必要,按照上述方法自學吧。

問:相比考研,申請國外院校會更簡單嗎?

答:從投入時間看來,考研也許會比申校簡單,但是考研失敗後難以轉化成工作能力,準備申校的努力則相對容易轉化成實際工作能力。

問:從哪些方面入手,可以提升設計感?

答:用心看,模仿。

問:如果一直在普通公司不是事務所類型的地方,受項目限制,如何做申請牛大學的作品?

答:做競賽。

問:如果從當下邊工作邊開始準備,應從幾個硬體方面準備留學,時間估測多久?

答:脫產,三個月作品集,一個月語言。

問:現在土地資源十分缺乏的背景下,建築行業是不是仍然具有其活躍的生命力?如果不是,建築行業要怎樣改變才可以適應這種大的趨勢?

答:無法判斷。以後存活的建築公司只有三種:One
stop shop,提供一站式服務,服務懶惰的甲方;Architecture
Thinker,服務有思想的甲方;Architectural
Specialist,服務有特殊需求的甲方。

文章原載於三開間建築報道、東洋學社,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


同為跨專業的建築生給卡神點個贊,也來插一腳。:)
首先。我不認為我申上的學校能算作頂尖建築學院。也並不認識卡神,機緣巧合看到了卡神的文章。其次,我認為題目中提到的在沒有老師的前提下想要通過自學達到在建築領域工作和申請國外建築院校的水平是不切實際的。自己恰好是自學建築的一份子,生活比較自由散漫,從事建築無非是想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趁著出國前幾天的無聊歲月把自己這幾年在老師和同學幫助下的自學經驗和資料貼出來,願意和廣大愛好者探討之。

雞湯就不打了,具體人生經歷參見這個帖子。跨專業到建築設計的話是考研比較容易還是出國比較容易,平時應該如何著手準備? - ChrisAshitaka 的回答

今天主要討論下自學建築和跨專業申請建築學技巧。本人才學疏淺,是一個徹頭徹尾的slow walker,但也因此同時有美國和英國兩國的申請經歷。私以為,自學建築要有以下幾個步驟。

1-- 明白你所學建築的意義,清楚建築行業現狀。
建築行業現狀建議從師哥師姐/周遭從業者/網路查詢這幾個途徑獲得。關於這個行業具體的行為模式,未來前景,具體需要的能力和素質等等。為避免對大家有先入為主的印象,行業現狀請大家自行檢索之,也歡迎私信詢問。

而最重要的我認為是搞明白你為什麼出發,本人本科為土木工程的工民建方向,算是與建築設計最為接近的專業了,因為了解到很多施工技術人員未來發展和行業本身的問題,再加上對於創造性行業和改造自然的強烈願望決定轉行。這其中大概思索了從18歲到20歲的兩年,最終決定自學建築設計。這正是這兩年的積澱,才能讓我在日後長達五年的自學生涯中不斷懷疑自我的過程中有所堅持。所以說,在搞明白你在這條路上將遇到的挑戰後,想清楚這條路真的適合你嗎。自學建築到申請建築學院從來就不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但是見識了太多的人選擇後面臨著後悔失落和躊躇,也有更多的人因為沒有選擇這條路而扼腕嘆息一生。

2--列下清晰明確的路線規劃,做好五年以上持久戰的準備

筆者算是個很懶散加拖延症的人,雖然本科的工民建和建築算是和其他跨專業比和建築算是最接近的了,但是從20歲決定自學建築到現在,加上即將開始的英國研究生生涯,也學了將滿五年了,雖然在設計院當過畫圖狗,有自己的室內設計完成項目,仍然覺得還未出師。因為建築所涉及的知識實在太廣泛,距離一個成熟的建築師我覺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關於路線規劃我很喜歡 @袁牧老師的文章。建議關注他的專欄西瓜山寨的這篇文章。外專業轉建築學培訓計劃表 - 西瓜山寨 - 知乎專欄裡面有詳細的規劃圖,另外的幾篇文章關於跨專業學習建築的也很有借鑒作用。

3--在校期間,三種方式,轉專業為優先,其次為找到合適的師傅,再次為旁聽自學。
如果你還是在校大學生且學校有完善的轉專業制度,那麼優先選擇轉專業吧。五年的本科建築積累絕對是一筆絕佳的財富,而且是否擁有五年制建築學學位直接決定了你是否能接觸到國內建築設計產業的天花板。其次要不恥下問,找到一個認真負責的建築學老師當你的師傅,大學老師們普遍還是比較喜歡能問問題的學生。更別說你作為一個外專業的人了,用你的熱情和理想主義來說服你的老師願意為你看看方案,給你定下合適你設計能力的設計任務。而且有了老師的幫助,你才能暢通無阻的聽建築學院的專業課,沒準還能參與一下他們的設計studio。

最次為自己悶頭自學,並不是否定自學的意義。相反,自學是一個必不可少也非常重要的步驟,但是考慮到建築專業的特殊性,一方面自學容易走偏,另一方面自學還要面臨低效拖延等一系列問題。在這裡把這幾年的自學經驗整理一下,也希望同學們能少走點彎路。自學方法在我看來有四種模式:旁聽,網路,閱讀,培訓班。

先說旁聽:
筆者的本科專業有幾門課是和建築學院的重合課程,其中包括:
畫法幾何與工程製圖
建築CAD
土木工程材料
測量學
工程地質
房屋建築學
混凝土結構設計
鋼結構設計
公共景觀設計
高層建築結構
工程抗震設計
建築施工
這幾門課程有些並不是建築學的必修課程,但是最好都有所涉獵,對未來職業發展有著很重要的作用。跨專業同學可以旁聽之。

筆者還曾經在四所不同的大學旁聽過建築學院的課程,其中覺得比較有價值的是:
建築概論
住宅建築設計原理
公共建築設計原理
建築設計初步
中外建築史
城市規劃原理
各年級的建築設計課
當然這些課程的旁聽也要參考任課老師負責與否,是否適合你的路子。

再說網路:
網路學習的方式具體為看公開課和查閱資料,推薦下載網易公開課,把我要自學網和頂渲網上的內容好好學習下。潘卡林同學的回答中對於網路視頻學習經驗絕對比我豐富的多,且都附上了具體鏈接,這裡就不再贅述網路學習的方式。

再說閱讀:
潘卡林同學的書單也是涵蓋極其廣泛,但是略微有些繁雜了。筆者在這裡分享下自己看過並且覺得有推薦價值的書單,精簡之後包括下面幾本:
建築設計入門必讀:
《快速建築設計100例》

黎志濤教授的經典圖書,及其姊妹篇《快速建築設計100問》為建築設計入門的法典,在我還不知道方案設計為何物的時候,建築學院的老師建議我從抄繪黎志濤的方案開始,慢慢過渡到自己設計,我也認為這是一條很好的啟蒙之路。
《建築課程設計指導任務書》

本書為我所在旁聽建築學院學生的必備圖書,其設計課程大都是這裡面的任務書。本書針對於每個設計任務有詳細的規範,作品賞析和注意事項。我跟隨建築學院學生一起做完了其中大二年紀的所有任務,是為當年的設計啟蒙課。
《建築空間組合論》

彭一剛教授的經典作品,作為建築設計入門的理論書籍很合適,建議至少讀兩遍,每一次都做好讀書筆記。
建築設計出國必讀:
《建築形式空間和秩序》

本書很適合拿硫酸紙進行抄繪,能夠有效的提升造型和形式的設計能力。而且圖書的脈絡比較清晰。
《建築設計提高》

本書是國內建築名校和國外名校之間的合作項目的作品集,建議有意向出國的學生好好拜讀,能了解很多東西方在建築設計方面的差異。
《建築大師系列》

本書為一系列的大師作品,有助於理解消化大師們的思想和理論。建議能好好進行項目研究。
建築表現必讀:
《複合建築表現畫的方法及實例》

《ING手繪》

《sketchup+vray設計師實戰》

學習建築表現功課也必不可少,其中cad sketchup ps為必須的軟體,這三本書是我當時用過的書, 但表現的學習建議還是以網路視頻為主,比較生動形象。手繪建議還是能參加一個手繪培訓機構,這幾本書並不一定適合所有學生,建議同學們能開發適合自己條件的書。
建築歷史必讀:
《中國建築史》

《外國建築史》

《外國近現代建築史》

《中國古代建築歷史圖說》

《中國古代建築史》

《外國建築歷史圖說》

這基本書都是考研必讀的建築歷史理論書籍,建議平行閱讀,尋找建築脈絡,來進行文獻的整理。
設計相關必讀:
《景觀設計學》

《城市規劃原理》

《室內設計資料集》

設計相關圖書推薦的為景觀設計,室內設計和城市設計相關圖書,這三門課程和建築設計有千絲萬縷的聯繫,而且其中的設計觀點能夠觸類旁通。城市設計讓你在宏觀上理解建築構成的城市。景觀設計讓你豐富建築室外的空間感,室內設計幫助你理解室內空間的尺度。有機會的話,我建議讀下這幾本書。
課外拓展閱讀:
《建築師的20歲》--安藤忠雄
《建築家安藤忠雄》--安藤忠雄
《在建築中發現夢想》--安藤忠雄
《建築學概論》--馬克思圖蒂斯
《建築學教程》--郝曼赫茨伯格
《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雅各布斯
《AC建築創作》雜誌
《五天學會繪畫》--貝蒂愛德華
《建築與音樂》--王昀

最後說下培訓班: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針對於不同學校建築學考研的培訓機構,他們具體能幫你的就是手繪(以快速建築設計表現為方向的)和快速設計方案(比較偏嚮應試教育,對於出國人群,淺嘗輒止的學習即可)。對於初學者,建議在大三或者大四可以參與一下,作為一個快速入手建築設計模式的方法。

4--畢業以後,三條道路,考研,工作,申請國外建築學院。
選擇考研,大約需要半年的備考時間,強烈建議參加一個培訓班,並且去你要報考的學校進行複習。一般專業課為建築史加一門別的自選課程,還有建築快題,英語和政治。其中專業課和快題為最重要的,建議找上一屆的學長和學姐找到歷年真題,並且和要報考的導師建立良好的關係。這條路不在本文討論範圍內,在這裡不再贅述。

選擇工作,你面臨的將是和千千萬萬本專業本科甚至研究生共同競爭工作崗位,自然是毫無優勢可言,建議學好三大軟體從實習生做起,不要在乎薪水和勞動強度,剛進工作半年之內,大家都是從畫CAD起步的。很遺憾我所在的城市並不像潘卡林同學一樣在深圳有良好的理想主義建築設計氛圍。三個月設計院的實習過後,我找到的是一家室內空間改造公司,算是曲線救國了。工作強度並沒有建築設計大,自然能學到的東西也沒有建築所學多。建議有條件的同學,還是去一線城市,這樣不在乎本科背景的理想主義團隊更加得多。

選擇出國,首先確定你想要去的國家。北美建築設計研究生(美國和加拿大)分為March1和March2,其中March1針對的是沒有建築學術背景的申請人。但是需要至少2-4年的時間讀完,其中花費開銷每年大概在20-25萬人民幣。美國前100的高校,建築設計March1我覺得都有讀的價值。其學術水平在與其他留學國家相比較含金量最高。其中UCLA,伊利諾伊理工,賓大等都算是世界頂尖高校。
英國建築設計研究生水平比較參差不齊,有的甚至能超越北美,也有很多比較水,建議有條件的還是讀兩年制的part2,其含金量更高。大概需要1-2年讀完,每年花費在25-30萬。頂尖學府為AA,ucl,巴斯。
確定國家後,還有以下東西需要備齊,
大學四年的中英文成績單(GPA),均分最好在80分以上。
推薦信(RL),找比較熟悉你的的老師或者是老闆。建議工作和學術的各準備一封。
個人陳述(PS)
簡歷(CV)
語言成績,一般北美比較偏向托福,一般入學成績在100以上。英國比較偏向雅思,入學成績在6.5以上。
工作/實習證明
各項獎勵以及證書證明
作品集(Portfolio)建議用至少兩個月的時間製作作品集,放入至少四個作品,可以有工作以後合作設計,但至少應該有兩個自己設計的項目。建議用A3紙來排版,去列印店做成蝴蝶裝。
準備好材料後,進行申請,一般每年的9-12月為申請季,美國高校的deadline一般在1月中旬左右,英國一般能夠延長到該年的5月左右。語言和準備材料可以同時進行,也可以先拿到有條件入取的offer再集中攻語言,選擇合適的4-5所高校進行申請即可。
-------------------------------------------------------------------------------------------------------------------------------
申請上國外的建築高校絕對不是終點,僅僅是個起點而已。在教育產業化的國外,這不過證明你終於通過自學能和國內本專業同學站在了同一個起跑線上,有了一起競爭的機會而已。有人可能會覺得你在白費功夫,浪費時間。可能你會一直面對著身邊人的不信任和冷嘲熱諷。以後工作了更會面對拉幫結派的本專業人的排擠。
但是他們不會知道你這幾年的奮鬥經歷帶給你的改變。
人活一輩子,不能做自己喜歡的事,不能和喜歡的人在一起,又有什麼意思呢?你們說對嗎?


看著樓上寫的格調滿滿的答案,我真的不好意思說我就是靠看寄託論壇上的作品集蒙上了買買提……


參加各院校的summer program
哈佛gsd 哥倫比亞 sciarch cornell均有這樣的項目
短短一個半月你就會有2-4個質量不錯的作品
直接感受國外建築教育,可以較快的發現自己是否適合學建築

總體而言,國外summer school的優點在於:
1.最直接、精確的了解建築到底在學什麼。比起來讀書、與前輩交流、實習,都不如自己真真實實去做一個設計項目,測試自己是否有適合建築設計的能力。
2.獲得一封推薦信,推薦信對於外國院校申請非常重要。大部分的summer school在結束之時都會評分,並且寫一小段對你的評語。一般來講可以找到TA(助教)寫一封推薦信。教授很少會寫,但是如果你表現特別突出也是可以爭取。
3.練習英語。學會如何用英語表達、溝通、改造概念,學會一系列建築專用術語
4.交到一群也想申請建築的好夥伴,這群朋友在申請季會有非常大的幫助。我在做作品集的時候常常和這群朋友互相交換作品集,點評,修改,對我有莫大助益。知道後來我接觸了國內的作品集輔導公司才意識到我們平時互相之間的交流會有這麼大的商業價值。
5.教學質量有保障。一般名校都很重視summer program,老師都是學校一年級教學的中流砥柱,做的練習和真正的一年級生相似,但是強度要求會低一點。比之國內的作品集輔導教學質量參差不齊,summer school在這一方面更令人放心。
6.門檻低,本來就是給沒有建築背景的同學設計的體驗項目,所以門檻不高,挺好申的。

弊端在於:
1. 貴。 哈佛gsd大概是3000美元的學費,摺合人民幣約為2萬1。cornell的項目當時是3500美金左右,大約2萬5。這還沒有算上赴美的來回機票(1000刀,7000rmb)和房租(1000刀,7000rmb)還有吃喝花銷,大概算下來需要四萬人民幣。確實不是小數目,但是對於想要出國讀書的同學來講這些花費對於將來的學費又是九牛一毛了。大部分的建築院校都不會有全獎,除非你特別特別特別優秀。建築學院每年扣除獎學金,實際需要交的學費因學校因人而異,但是總體在1萬5到4萬美元之間浮動。這樣算下來3000美元是不是就並不算多了?。。。。
2. 要考托福。托福大約要求在92分以上?當然100分以上是最好了。托福本來就是出國留學的一個基礎門檻,能夠早早過關也省去了正式申請季的一些麻煩。

總的而言,個人覺得如果是家庭經濟負擔的起,同時又有出國留學計劃的,這不失為正式申請的一個跳板。

我參加過cornell 和gsd的暑期學校,在這裡把申請條件,項目內容,價位給大家做一個總結。

cornell的暑期學校
cornell的暑期學校是我個人比較推薦的。之前近十年都是由Prof. Jim Williamson加上Luben Dimcheff在教,但是jim去年去了texas當dean所以現在只有luben。可能教學方式會稍稍有改變,不過從今年的作品來看改變不大。Cornell建築本科很厲害的,在美國建築本科排名第一已經有50年歷史?偶爾和cooper union爭一下第一有一點浮動。peter eisenman, IM Pei, Thom Mayne, Richard Miere 都是這裡畢業的。

暑期項目為期7周左右,繳費3500刀左右,studio是強制的,有個理論課對於大學生是optional的,對於高中生是強制的,這個理論課能不上就不上,省點學分。
官網在這裡
Introduction to Architecture Summer Program for High School and College Students
Introduction to Architecture
整個暑假做三個項目,都比較的傾向於啟蒙練習,並不側重做實際的練習,而是鍛煉創造空間語言,修改語言,2D與3D的建築信息的轉化。第一個項目是由一個動詞想像建築語言 from a word to architectural language, 第二個項目是由一件廚房工具來想像一個地形,第三個項目是挑選之前發明的任意一種建築語言來應用到給定的地形上。

這裡給大家貼我自己的暑期作品。

Harvard GSD的暑期學校 Career Discovery
鏈接在這裡。。Career Discovery
gsd的這個暑期項目我認為有一點雞肋。對於完全的新手來講指導太寬泛,不容易上手,老是走彎路。對於有建築基礎的同學來講項目又有一點太無聊。不過總的來說質量還是過得去。

整個暑假大約7周,3000刀,做三個項目。第一個做一個連接裝置,說有兩個門距離10米高差10米互相垂直有90度角,問你設計一個裝置讓人從a門走到b門
第二個項目說有兩個人性格截然不同,他們喜歡不一樣的空間,這兩個人都要住在一棟樓里,讓你設計這棟樓滿足這兩個人的需求。
第三個項目說哈佛附近有一個社區想要開一個社區活動中心,有圖書館畫廊,電影院各種各樣的項目,讓你去設計

這些項目都非常非常切實際,給的限制其實不多,新手開始做的時候經常不知道如何上手,做的很空洞,落俗所以還是挺有挑戰的

以下是我在gsd做的作品

其他的summer school我並沒有參加過,但是看到過部分學生作品可以簡單的說一下下:
哥大的口碑不怎麼好,水平參差不齊,有的同學的作品感覺做的東西像小朋友的手工課一樣
sci arch https://issuu.com/yinang/docs/portfolio_final 這個yina學姐是上的sci arch的暑期學校,她後來也申請到了哈佛,感覺sci arch做的東西上手快也很有創造力
ucla?usc?這兩個學校不是特別清楚,不過聽說其中一個不錯。。也歡迎小夥伴補充信息造福大家

另外還有一個選擇就是參加國內的作品集輔導,比較大的兩家有凱諾,築人,我身邊也很多同學朋友都在兩家當輔導老師。優點是相對便宜,缺點是教學質量相對沒有那麼高的保證,同時如果不是面授的話,交流起來還是受一些影響。不過如果你本身有一定基礎,只是想要有人指點一下提提建議還是挺好的。


上暑期學校對我幫助挺大的,我本身是cornell農學院的,之後通過暑期的積累申請到cornell建築專業studio,研究生申請也很順利,yale gsd mit cornell都錄了。也歡迎大家多多交流~


學長,我比你幸運,我是藝術院的,老師很支持,現在我已經拿到RMIT的建築學的OFFER了,我也是建工的


自學,到申請頂尖建築從積累 到 做出一定水平的作品 無異

如果從一個完全小白,想走這條路,除非有一定背景,否則不建議(你得花費比別人多得多的精力,而且很大幾率還辦不到)

背景是什麼?

第一,家人從事建築行業;

第二,有建築專業的資深者一直為你指導,避免你走彎路

第三,有實踐的機會,出錯的機會

第四,專業與設計有關,無論是藝術類也好,也是有很大幫助

否則,想單打獨鬥,完全靠自己,通過書本,自學上建築名校,還是不建議了。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設計類靠的是一種積累,而不是靠幻想。的確有的人天賦很高,但這只是少數。雞湯的例子有一大堆,但真正能成功的有幾個?(成功的這些少數人,毅力真不是一般人可比的)

如果真想走這條路,那先從認識入手:

1.建築學是什麼?建築學生學習階段做什麼?以後工作(建築設計)是什麼樣?(認識)

2.建築學的基本架構:分歷史,文化,理論,技術等,分領域獲取知識

這一步必須積累,不然你會發現後期做設計沒靈感,因為你本身基礎知識不夠

3.大量閱讀大師作品,從模仿開始(先模仿設計,再模仿表達的風格)

概念為先,表達是輔助

4.找實習機會,在練手中逐漸形成自己對建築設計的見解以及發掘自己的優勢

這階段可以慢慢積累你的設計多重語言,手法

5.通過以上的步奏,再開始整理自己的作品集,挑出自己擅長的,有特色的去做

做出來的作品集,找一些建築學的前輩問一問,提出建議,再做調整修改,切記,千萬不可一上來就想做個作品集申請學校就完事,一是不可能,另外是除了大量的借鑒(抄繪)或是找幫手,我也想不到你短時間速成的辦法了。


那你肯定得下功夫了,這裡有些前輩的經驗分享給你

幫頂上去,乾貨來了!趕緊拿上紙筆記錄下來

【甲級設計院不會外傳的專業資料!趕緊收藏】——建築篇

此文是本公號將要發表「工程設計專業建設專題」系列文章中的第三篇——建築篇。「工程設計專業建設專題」共八篇文章,由十五位專業工程師編製整理完成。此文獻給工程同仁們,希望此系列文章能為大家的學習和工作提供幫助。

工業建築專業

.........

設計手冊

專業網站

職稱評定

專業技能........

因為這篇太多了就不一一發出來了,都是專業工程師整理的乾貨有興趣可以看看我以前發的文章,原創文章,辛苦整理,禁止轉載哦,版權歸原公號公司所有。

如果想看原文完整回答可以關注公眾號 LBT-ZH

【甲級設計院不會外傳的專業資料!趕緊收藏】——建築篇

本系列專題中第一篇:

【甲級設計院不會外傳的專業資料!趕緊收藏】——工藝篇

本系列專題中第二篇:

【甲級設計院不會外傳的專業資料!趕緊收藏】——電氣篇


找到同樣的人很興奮。我的夢想也從來沒有放棄。這樣的故事增加了我繼續下去的勇氣。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如果只是對建築感興趣的話當然很好。但是如果是想做建築行業從業者的話還是要毒藥一下。國內外沒有那麼多絢爛的公建給你做,也沒有那麼多實驗性質的項目給你做。更多的還是茫茫多地產項目(什麼歐式高層別墅,中式高層別墅,現代高層別墅)。而且沉澱二三十年下來的人中的鳳毛麟角才可能在建築哲學上有造詣。

我是景觀從業者。我已經見過很多小弟弟妹妹們,不是因為喜歡設計(這個沒法準確表達,懂我意思就好)而設計,而是因為覺得設計很酷而走上這條不歸路。

兩碗雞湯是騙不了聰明人的,兩碗毒藥也喝不死聰明人。


這種東西實際操作時候每個人情況不同,更別提你要自己研究,哆嗦無益。


但是最核心的是你只需要對喜歡的事情,有一種很強的使命感。有一種我在為它努力,就算孤獨也會在小有所成時渾身雞皮疙瘩的那種執著,並要在做建築的時候自己騙自己虛偽的對自己說:我很偉大 ,我很偉大,我很偉大。


處處碰壁,我還是堅持走完自己選擇的路,只為當初的選擇,只為夢想,只為建築設計


好勵志呀!昨天我才被老師說完我的設計哪裡不好哪裡不好,又被他說我審美有問題了......
為了建築設計我放棄了學校最熱門的造價專業,過了領導不肯放人的那一關,好不容易才轉專業成功,來到了我最愛的建築設計,我已經很努力了,可是老師卻總是說我還沒開竅.....
昨天正感到迷茫的我,今天卻看到了樓主的勵志經歷,真的深有感慨......
我是怎麼都不會放棄的......


這讓我想起了一個學長 本科南農 研究生康奈爾建築


足夠的時間和耐心,周全和勇氣,以及,有能力拉開二十年的審美差距。


首先你得有錢,有錢直接去國外讀建築本科 何必在國內受罪


mark 觸類旁通


在準備擼起袖子加油干之前,你得先確定你是對的人,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學習建築的~


畢竟還是學生,畢竟還是學生作業,以後可能沒有那麼多表達自己設計思想的機會了。當你一旦接觸實際工程,就要不斷地對自己的設計做減法。所以建議還是要有一個很好的概念,有的概念太過流俗或是牽強,講方案的時候剛講第一句,老師同學就不再想聽了,更別提感動別人。


在正式的學習前,我們需要對建築有一個初步的認識,類似於學院裡面的「導論」或者「概論」課,另一方面這樣的初步認識能讓學習者判斷建築這個學科與想像中的偏差。
1.克服心理障礙。
2.距離式學習,分類與搜集資源法。
3.了解建築。
4.開始設計!
5.學習設計理論。(大家最愛的書單)
6.學習建築歷史、結構、構造等。(書單)
7.完善你的設計——作品集。


在正式的學習前,我們需要對建築有一個初步的認識,類似於學院裡面的「導論」或者「概論」課,另一方面這樣的初步認識能讓學習者判斷建築這個學科與想像中的偏差。
1.克服心理障礙。
2.距離式學習,分類與搜集資源法。
3.了解建築。
4.開始設計!
5.學習設計理論。(大家最愛的書單)
6.學習建築歷史、結構、構造等。(書單)
7.完善你的設計——作品集。


推薦閱讀:

建築界對悉尼歌劇院的評價是怎樣的?
國外建築講不講風水?
中國有哪些不合理的建築?不合理的地方有哪些?
如何評價方振寧?
一個建築設計專業的學生的建築設計普通流程?

TAG:設計 | 建築 | 留學 | 自學 | 東京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