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在國內華五學化學生物學,在實驗室做實驗碰到不好的結果就感覺很窘迫很焦慮,害怕遭人訓斥,怎麼辦?

我還是匿了吧。
我的個人性格從小就是屬於容易緊張的人,與人交往啊、公眾演講啊一直是緊張到不行,容易失態,不善於與人合作。本科學了化學生物學,其實從初中開始就喜歡這個學科,然後上了大學以後進實驗室做科研,但是感覺與組裡的師兄說話過於緊張,聲音都發顫;自己有什麼想法也不太敢提,好像潛意識裡害怕被說不好;做實驗是的時候,遇到不好的結果就覺得難以和師兄交流,總是覺得是自己的錯。為此都有點害怕實驗室逃避實驗室了。可是我還準備申請出國讀phd啊,這種情況怎麼辦啊?另外,我還很擔心我的這種性格會影響自己以後的職業發展,怎麼辦?


謝邀

實驗做出負面結果太!正!常!了!
太!正!常!了!

記好筆記,規範操作,有了結果,無論正面負面,找師兄師姐導師討論,這是最有效率、對你幫助最大、導師最喜聞樂見的做法。
你是本科生啊,憑什麼嫌棄你做的不好?
師兄師姐本科時候發了什麼文章啊?

新手進實驗室的時候不會的東西太多了,想進步,最重要的就是問問問問問問。
自己埋頭讀書、讀文章而不交流,進步會非常非常慢,進步的幅度也會非常非常有限。

別覺得有什麼東西是自己應該懂的。有想法就提,說錯了被別人糾正了,對自己也是好事——反正不管說不說傻話,在高年級博士生眼裡本科生全是菜鳥,不管高考多少分選過什麼課拿過什麼獎學金。


不懂就問,有一丁點不懂的也要問,非常細節的東西也要問,問不出答案也要問出獲取答案的途徑。不要覺得不好意思,不要覺得「問了這個問題他們一定覺得我是學渣」,也不要覺得「這種問題一定是最基礎的問題他們一定不屑於解答」——高年級博士生應該可以充分理解自己的課題,上能報國家騙同行,下能賺爹媽哄小孩,所謂「不屑於解答」是他們自己不稱職的表現。

必須得習慣「我還不夠好,但我可以變得更好」這種思考方式,富有侵略性地去學習。你的導師、師兄、師姐、博後、科學家、儀器管理員都應該幫助你學習。

如果實在無法面對負面結果,趁早轉行。
做科研遇到的負面結果要比正面結果多太多了。


同學(請允許我這麼叫)

1.做實驗結果沒到預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誰都不能保證重現上一次的實驗,or理論上機理應該ok,但是實際上是達不到的。做科研,有很多好的idea,因為各種不明所以的原因,沒能實現太多太多了。

2.記得要分析總結,因為到最後你總得要交點什麼出來。我本科大學的時候做實驗,我們有機實驗的老師就說,怎麼做的,做成什麼樣子的,照實寫,失敗或者沒到預期,分析總結,能圓起來,也會給高分的。有幾次真的,我真的照實寫了,老師也給了80多。當然現實里本來就有很多唯結果論的,這裡的分析總結,不是為了推脫找借口,主要是為了給你自己看的。

3.不要多想,其實實驗室里的關係並不複雜。涉及到利益關係(保研,直博,評獎學金,發文章署名)此類事情,大家才會有計較。但是這些一般其實也都有硬性的成績要求。做的好不好,水平怎麼樣,組裡的人,老師心裡也基本清楚。所以大部分時候組裡都是相安無事的。你不要想太多就是。你都準備申請國外的。

4.每個組裡都定期有組會,老師會安排研究生或者博士學生講,每個人都要講。講看的文獻,看實驗進展,講自己的idea,然後組裡的老師同學一起討論,發言。題主應該還是個本科生,本科生一般不會要求上去講,但是你可以提問,發表自己的看法。不要怕師兄弟們笑,你們老師肯定不會嘲笑。以前我們組裡的那個學弟就很愛發表自己的想法,老師都很鼓勵的,一個的思維很難面面俱到,有時候你隨口一句,可能就啟發了別人。如果你有機會上去講,就好好準備。組會是非常鍛煉人的,如果參與的人不當做一個形式的話。

5.最後既然有心科研,多看看文獻。可以試著寫寫綜述類的,最好英文的(你要出國的么)。如果沒有固定的課題在做,組裡的師兄姐們的課題相關的文獻也可以找來讀一下。

我個人沒有走科研這條路,大學的時候也經過實驗室,待過兩個課題組,一個有機(待了沒多久就轉去分析了),一個分析。至今我都很感激我的老師,段憶翔教授。他鼓勵本科生進入實驗室,多寫綜述,鍛煉寫作水平,堅持每周組會,輪流講,鍛煉颱風演講等,在我的印象里他本人除了出差沒落下過,就連五一等假期前也要開組會,每個師兄姐們演講的ppt都要用英文來做,講可以用中文講,發文章中文的不承認。我的老師不是裝,在他的理念里,你做的東西最終都要和show出來,和別人分享交流,這些是沒人教,也沒法教的,只能靠去鍛煉。老師創造機會,自己要懂得把握。


最後祝好。


題主,做科研是需要平心靜氣的一步一步走的,不要太急功近利,失敗乃成功之母嘛~~
至於心理的焦慮感,哎,應該說這是已經形成了很多年的一種心理狀態吧。題主嘗試下在做事情的時候關注點放在事情本身,而不是人身上,不要太害怕自己做完以後別人會怎麼對自己,很多東西都是自己腦海里臆想出來的。


實驗前查找的文獻、師兄的經驗都只是讓我們對實驗結果有一個預期,但因為實驗環境、設備、實驗藥品的廠家等各種參數不一樣,往往會導致結果和預期有很大的出入,這不就是你做的實驗的意義嗎?本科的導師說過,要尊重你的實驗數據。記錄好實驗條件,然後去分析實驗結果,和師兄導師討論為什麼出現不同的實驗結果。不用害怕,師兄也不過是比你多做了幾天實驗。


謝邀。
看起來似乎是有些害怕負面評價(如果我概括錯了請糾正)。
在諮詢中,當來訪者遇到自己恐懼和害怕的事情時,會常常會幫助他們想像最壞的結果。比如「如果跟師兄師姐交流,真的得到的批評和鄙視,會怎麼樣?」,不斷問下去,「如果那樣的話,會發生什麼?」……有些人到最後會說也不會怎麼樣,但其實是他們還沒有準備好去面對自己真正恐懼的事情。因為最終的那個答案一般與自我價值感受到威脅有關,比如「別人會不喜歡我,那證明我是一個不好的人,或很愚蠢的」等等。認知行為療法會著力於去改變這些不合理的信念,如「如果別人不喜歡你,就真的說明你很糟糕嗎?」,答案肯定是「不一定」。但其實,單純改變認知,對於認知根深蒂固的人,作用很微弱,或者需要很長時間。
我覺得如果你是個善於反思的人,實際經歷是改變認知的良好辦法。比如害怕公眾講話,那就多去試試公眾講話,看看跟你原來想像中的是不是一樣。通過這些經歷以及自己的反思,不斷更新你對自己和對外界的認識。當然,在最開始,你需要勇氣去嘗試。如果你有很強的改變動機,同時又對最壞的結果事先有預期和準備,我想你會更勇敢一些。


題主跟我當年的室友很像啊,還可以再推測題主其實成績不錯?容易緊張、想要逃避,可以自省是出於對學科的熱愛還是對生計的擔憂?
當年室友是調劑,我是志願;然而現在他保研去做電池,我成為了藥廠的操作工(三戰還考不回去就基本告別科研了吧)。
本科生科研的精神還是重在參與。把課程學紮實(往往反映為成績不錯,過程方法可忽略)才是通向PhD的首要條件。實驗室里的事情倒是要平常心看待,結果不好是常態,說明在你沒想過的地方有你應當搞明白的事情,有可能還很重要,然而試錯了才會有這種發現和修正的機會。
但是不要學我的室友把自信建立在智力上,那樣很不討喜,當然你要是不在乎就當我沒說。


解決方法:
再做一遍
相信我,你一定能行的。

至於交流的問題,你不知道「好為人師」這句話么?
有師弟師妹來找我問問題,那正是哥們嘚瑟的時候啊。這樂趣那簡直絕了。誰也不能剝奪我這種快樂。
他們問的問題越白痴,那我回答的越開心啊。哥們深入淺出,引章摘句,必須要給他們講清楚啊。
你有問題不問師兄師姐們,你知道你多罪大惡極么?你知道你剝奪了師兄們多少樂趣么?
科研不易,進展很難。
除了發paper,不就指望能收穫一點師弟師妹崇拜的目光么?
你竟然敢不問!
做你的師兄師姐那得該多傷心啊!你剝奪了他們裝b的機會,活該你孤獨一輩子。


做科研的第一要務是心態要端正平和,成功了是你走運,失敗是正常的


題主不用怕,你不是一個人。我也有這種問題。謝謝你的勇敢面對,做實驗的初學者可能都有這種問題。不行的話,就換到氛圍更輕鬆和諧的組裡去吧。我現在就在一個所謂的國際大牛實驗室,這日子慘的,別提有多心酸了。都想過退學了。


一樣的專業,一樣的性格和問題,比題主還慘的是在野雞大學。
主要的問題其實就是對挫敗的耐受力非常差。個人認為大學儘力去克服,幾年大學能克服則已,不能就轉行吧。
我是研究生畢業即轉行。
需要說明的是,轉行治標不治本。即使轉行,這種問題依然會在你工作中不斷存在。最終還是要不斷反省提升,鍛煉自己的耐受力和勇氣。
與君共勉。


罵你懟你都是愛你,真正可怕的是理都不想理你。你難以要求別人的說話方式討你喜歡,你能做的最多是保持平靜,虛心接受,把情緒化的詞從耳朵里濾過去,然後學習知識和技巧。


本科,分析狗...我也一直在試圖克服這個問題...現在有好很多...我覺得發生在我身上的原因主要在於個人價值觀的正確建立。我們這幫人好像從小到大都被學校、考試建立了以成績、金錢等等一些非本質性的東西為基準去建立的自我價值觀。我上大學以來一直在努力克服這個價值觀,在進行比如學習等等活動的時候找到一個不以成績、排名、比較為基準的自我評判方式。我覺得這樣的正確價值觀下才能有一種不恐懼失敗、正確面對失敗、平和而有效率的人生。
PS 高中的時候因為這樣的原因還有其他一些因素我得了強迫症,導致一年半時間完全沒有辦法好好學習,高考主要靠前一年半的知識積累,並且癥狀還延續了我的大學一二年級...但是現在我覺得好多了並且在積極準備保研,個人經歷希望可以鼓勵到一樣問題的同學們~


看心理醫生


推薦閱讀:

記憶力對於化學科研有多重要?
水合氫離子怎麼檢驗?
化學實驗里令你恐懼的有哪些?
去實驗室做實驗穿短褲或者裙子(中/長)醬紫好嗎?
氫氟酸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TAG:科研 | 人際交往 | 化學 | 焦慮症 | 化學實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