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是否像電影《太極旗飄揚》描寫的那麼殘酷?
小時候好奇,發現《英雄兒女》《奇襲》《打擊侵略者》《上甘嶺》描述的故事就在身邊,自然不會放過。可父親很少提及戰爭,有時怎麼問他也不說。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鑼鼓響徹雲霄。一人蔘軍、全家光榮,18歲的父親戴著大紅花,編入12軍34師100團。打了3槍,丟了一顆手榴彈,訓練到此結束。
1950年12月34師出川至河北深縣,1951年3月從遼寧寬甸、長甸河口跨過鴨綠江,進入一座巨大的兵營:車站是兵,路邊是兵,山上是兵,山下是兵,到處都是兵。由於和聯合國軍在制空權、武器、多兵種協同作戰、後勤等方面存在巨大差距,志願軍傷亡非常慘重,以致父親這樣的新兵未經充分訓練即投入戰場。
新兵發了兩套衣服,部隊動員他們發揚風格給老兵一套,老兵穿得比叫花子還爛。沒地方洗澡,身上虱子一抓一把。等父親他們成了老兵,也是一樣。平常只能吃炒米,在潮濕的山洞裡鋪點樹葉子睡覺,父親的胃病、關節炎就是這麼來的。
1951年5月20日,34師挺進漢江南岸陷入重圍。繼續前進還是趕緊回撤?生死關頭,1935年參加紅軍的100團團長蔣國鈞不屑於隱瞞自己的觀點:「哪個有本事哪個去,我是不去了,肉彈子碰不過鐵彈子。」
師首長「寧肯犯組織錯誤,決不機械執行命令」,集中力量突圍,避免了友軍180師分散突圍全軍覆沒的噩運,受到上級表揚。
我對戰爭很感興趣,父親不以為然:打仗有啥意思,還不是研究怎麼殺人?一天到晚就研究這個,上山怎麼殺,下山怎麼殺,進村怎麼殺,出村怎麼殺。
「怎麼殺」可以研究,怎麼被殺天曉得。
有個戰友倒在背糧的路上,表面上好好的,後腦勺被打空了;還有個戰友怎麼找也找不到,第二年雪化發現他坐在路邊,背上還有一袋麵粉。
一次戰鬥,還沒看見敵人,鋪天蓋地的炮火下來,100多人剩了父親他們7個。
一次炮火襲擊,參謀長大喊:「小李子卧倒!」父親撿了條命,參謀長被炸飛,找了半天,找回半鍬殘骸。
為確保一條重要命令傳到前線,首長同時派出5名通訊員,倖存下來的只有兩名,其中就有我父親。
朝鮮冬夜奇冷,父親他們班凍得實在受不了,點燃新膠鞋烤火、燒水,暴露了目標;聽見動靜不對,父親反應快,滾到溝里,又撿了條命,幾個戰友都被炸死。
美軍用過細菌武器沒有?父親說,早上起來,外面黑壓壓的一片(蒼蠅蚊蟲),一出太陽就飛起來了。吳之理《1952年的細菌戰是一場虛驚》(《炎黃春秋》2013年第11期)披露,美軍並未進行細菌戰,父親所見只是朝鮮冬季特有的一種自然現象:「事件的緣起是冬季的雪地上出現大量蒼蠅和跳蚤。後來知道是雪蚤,不是人蚤,朝鮮語稱oguli,是冬季雪地自然現象。」
中國表現朝鮮戰爭的電影,韓軍給人的感覺就像國民黨軍隊一樣不堪一擊。
南朝鮮李承晚的部隊是不是特別怕死,不經打?什麼怕死,還不是一樣打仗。你殺死過美國兵沒有?父親拒絕回答這個問題。看戰爭片,我說你們打仗是不是也這樣。他說這是電影。你見過美國兵沒有?戰場上都是硝煙,哪裡看得清,朝裡面開火就是了。
你們迎著槍林彈雨衝鋒不是送死嗎?總有打不死的嘛。
志願軍戰術如何?朝鮮地形狹長,大部隊碰到大部隊,打就是了,有什麼戰術?
激烈的砥平里,戰鬥間歇志願軍不顧一切地搶運傷員,以兇悍著稱的法國外籍兵團的老兵沒有開火,表現出這場血腥廝殺中極其罕見的人道主義和騎士風度。有空就打掃戰場,對戰爭雙方來說都很重要,不處理成片的傷員、屍體,除了傳染疾病,還會影響士氣。父親說,戰場上屍體多了,人的腿會不由自主地發軟。
父親他們連長土匪出身,打仗很厲害,幾十年過去,父親依舊充滿敬畏:「眼光跟刀子一樣。」回國後,調查到他歷史上有血債(好象殺過武工隊),被抓走槍斃了。
朝鮮的天是美帝的天。父親說,在朝鮮只見過兩次我們的飛機。他們團一個姓黃的炸碉堡的英雄,到蘇聯訪問,斯大林專門向他敬酒,稱其為「中國英雄」,回國後收到的情書、相片裝了幾麻袋,後來娶了個大學生。平時愛放炮,文革無人敢說的話就他敢說,典型、紅旗,沒人把他怎麼樣。
戰友送給父親作紀念的三八刺,哥哥愛不釋手。對子女一般都很將就的父親,態度非常堅決地把哥哥心愛的刺刀給了別人,生怕他拿去闖禍。跟武器打了一輩子交道,父親的感受有些複雜。離開部隊,沒有了槍,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他的床頭下多了一把磨得雪亮的開山斧。
生活平靜如水,與世無爭的他,又沒有金銀財寶,有啥好怕的呢?或許,參謀長的呼喊和炸彈的呼嘯不時還在耳邊迴響,眼角偶爾還會反射刺刀見紅的血光,戰友絕望的呻吟還會在某天凌晨突襲他的夢境,觸手可及的武器成了噩夢的最佳伴侶。
過年侄兒點燃拇指粗的鞭炮迅速跑開,想到他爺爺在這樣大的年紀,到處都是比水桶還大的炸彈和金屬的火海,躲無可躲、防不勝防,能活下來真的是九死一生。從此不願和父親頂嘴。保留意見,保留意見。
父親08年走了。
母親只要一念叨你爸爸,我就安慰她,老爺子買彩票為啥從沒中獎?因為真正運氣好的人,從不浪費自己的運氣,必須等到性命攸關的時候才拿出來用;能從朝鮮好手好腳地回來,天大的造化啊,比那些死的傷的強到天邊去了。
更新吐槽:我真不想刪你們的評論,注意,題主問的是【朝鮮戰爭是否像太極旗那樣殘酷】,不是問站在中國立場的抗美援朝在國家利益上的利弊得失。。。。。這特么都能吵起來!
==========================以下正文================================
最殘酷的不是很多人死、不是你可能會死,而是他喵的站隊站到哪裡都可能是錯的!難逃一死,這才是悲劇。。。
描寫戰爭殘酷的電影多了,美帝的【拯救大兵瑞恩】【父輩的旗幟】,蘇聯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而【太極旗飄揚】,這部電影之所以牛逼就在於他反應了意識形態指導下現代戰爭的卑劣之處。
北韓入侵,主角一開始被忽悠「上了賊船」的,戰場上也沒有什麼革命精神、愛國主義、自由民主,他所作所為完全是為了個人——保命、保住弟弟的命,僅此而已,一個P民,卑微的不能再卑微的心愿。
他親眼目睹北韓部隊的殘忍、殺戮無辜平民,他認定北韓是邪惡的。
可結果呢?他為之奮鬥的南韓,「燒死了」他弟弟,槍斃了他老婆。
WTF!
而後主角加入了北韓,為了共產主義理想?別逗了,他一個P民哪懂什麼高大上的思想理論,弄我全家我就干你!就這麼簡單——電影開頭也有描述一些北韓被迫害的子弟加入南韓,多麼諷刺。
電影結尾,哥哥在戰場上犧牲了,為了革命精神、愛國主義、自由民主?P啦——還是為了他弟弟,完全是作為【一個人】的心愿。
又比如【高地戰】,板門店停火協議前一晚,兩幫人馬乾了一票,談判桌上政治家們在扯皮,戰場上P民在填屍——戰爭亂世,人不如狗。
對於朝鮮民族來說,【太極旗飄揚】的荒謬性、或者說朝鮮戰爭的荒謬性,是兩邊自以為掌握真理的統治集團,披著正義的外衣幹些混賬的勾當,互相攻伐,請中美蘇等外援殺戮自己的民族。
作為P民眼睜睜看著,但無能為力、隨波逐流,北韓來了舉旗歡迎、南韓來了舉旗歡迎——但凡敢跳出來的,不是被前者殺就是被後者殺,連保命、保住家人的命都是奢望,就連你丫死了都會被踹一腳——你個資本主義走狗/通共分子!
註:真實的朝鮮戰爭,韓國朝鮮均有屠殺平民的記錄,一切為了「政治正確」。
PS姜帝圭導演,從【生死諜變】就開始描述朝韓悲劇,近幾年的【登陸之日】描述的更露骨一些,一個韓國人被日本殖民者抓取當兵,歷經偽滿、諾門坎、西伯利亞、蘇德戰爭、諾曼底登陸,然而這些戰爭和韓國全無關係。。。為了什麼戰鬥?不,只是保命而已。
【登陸之日】豆瓣評分才7.1。。。。講真。。。。這個分數給的太低了,而好多人給低分的理由竟是「韓國人YY了征服歐亞」,我不知道這些人腦迴路是怎樣的,因為這部電影的主角壓根稱不上勇敢(倒是范冰冰飾演的中國人熱血爆棚,因為偽滿和中國人相關啊),在他國作戰完全是以保命為前提,諾門坎戰爭、蘇德戰爭、諾曼底登陸更與那個主角韓國人八竿子打不著。
這是別人的戰爭,我們只是炮灰。
PS德國東方營確實存在,裡面有土耳其人、斯拉夫人、韓國人等等,在嘲笑別人的同時不要忘記,東方營里也有中國人,來源與韓國人類似........在那段塵封的歷史中,我們都是別人的炮灰。。
真實永遠比電影殘酷。
抗美援朝時爺爺是後勤兵,開卡車運輸彈藥補給到朝鮮前線,某次從丹東出發的時候浩浩蕩蕩一個車隊,每車兩名司機,到達目的地之後只剩下爺爺那一輛車了,其餘的戰友全犧牲了。雖然不是前線,但是後方仍然是十分壯烈。
比電影要殘酷很多很多,優酷上應該還有84年對越反擊戰藍劍B計劃968高地的戰場錄像,只能說這錄像太珍貴了,當時上去三個攝影記者最後只活著回來一個,去看看吧。
補上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EzNDY4NTAw.html?xfrom=y7.2-1-84.3.1-2.17-1-1-0
祖父是隨50軍入朝的,當年讀過偽滿的小學,解放戰爭時候被抓丁,進了國軍,沒兩天就跟著老鄉跑了,往北想跑回家結果撞上共產黨(東野,後來的四野,具體哪個部隊不清楚),連長看他有文化,讓他留下做了文化教員。
隨著部隊南征北戰,後來編入志願軍50軍入朝作戰。應該是第二批入朝吧,後來參加金城戰役,部隊拼差不多了,他們這幫文職也上,爺爺有把連長給的駁殼槍,炊事員有把三八大蓋,剩下幾個每個人就有兩顆手榴彈,大冬天晚上就跟大部隊往上沖。有戰士把棉被綁在木板上澆上冰,爺爺和另一個文職就推著這「防彈板」前進,對手好像是英軍一個營,志願軍將近一個團壓上去打的,爺爺這一仗拿了個二等功,這些年奶奶糊塗了,總說她的銀鐲子是文革結束時熔了爺爺的軍功章打的,其實軍功章還在,和上報的資料保存在一起,我就是從他上報的資料上看到了關於金城戰役的事。
以上是確定的官方內容。
我幾乎沒見過爺爺,我很小的時候他就去了,絕大多數故事是父親講的。其中印象最深的是:連里開會,爺爺做記錄,連長指導員什麼的都在一個小棚子里開會,結果位置暴露了,是炮火覆蓋還是飛機轟炸不清楚,總之小棚子被炸了,連長斷了胳膊逃回去了,剩下有四個人陣亡,爺爺暈過去了,被算陣亡,好像是幾小時後爺爺醒過來,一看旁邊人都死了,臉上肩膀都很疼,他隨手摸了把臉發現全是血,趕緊跑,還好連部沒轉移,那邊正開追悼會呢,他一回來給大家嚇一跳。但是戰地醫院的手術做的不徹底,有彈片留在他體內了,並且後半生一直深受其害,直到火化時,骨灰里有兩個小金屬球。
戰爭永遠是殘酷的,據說爺爺當年的部隊現在在藏南,是山地機動師。願他們守土安疆之外,免受戰火之苦。
補充一下,首先資料里關於金城戰役的記載,當初在看到這些資料的時候資料已經嚴重受損,奶奶在得知林彪出事的當晚毀掉了幾乎所有與林彪有關的文件。而後面父親講的故事我只能確定關於骨灰里有金屬球的事情是真的,其他的,不得而知。
如此殘酷主要在於雙方的武器技術差距,能打回三八線可見當時中國「人心向背」,,所以現在,中國要發展,發展,,
╳╳╳╳╳╳╳╳╳╳╳╳╳╳╳╳╳╳╳╳╳╳╳╳╳╳╳╳╳╳╳╳╳╳╳╳╳╳╳╳╳╳╳╳╳╳╳╳╳╳╳╳╳╳╳╳╳╳╳╳
俺補充一點:
朝鮮戰爭只是美蘇早晚的事,,只不過由中國境內改在了朝鮮(當然如果美國佔據了朝鮮,戰爭自然是發生在中國),且是由中國人打的(能指望誰),,朝鮮戰爭是穩定美蘇勢力一場戰爭,,
我對質疑朝鮮戰爭意義的人重來都懷著惡意,,願中國堅持發展,給予英雄更多保護
比電影還要殘酷,無論從什麼角度
我爺爺也是老兵,最前面的偵察兵,說幾十個人手牽手過河的時候一個炮彈過來人全沒了,他在岸上看到這場景一點辦法都沒有,有的戰友的腸子被炸的飛出來掛在大炮上。
竊以為戰爭最殘酷的地方在於裹挾在戰爭中的個人每時每刻都會感到深深地無力感
戰爭遠比你在銀屏上看到的更殘酷。成千上萬具腐爛的屍體,血色的泥土,疲憊的眼神,哀嚎,飢餓,寒冷,恐懼之後的麻木。倖存下來之後也會一輩子在噩夢中驚醒,特別是沾染了同胞鮮血的手會讓自己噁心。(自己想像的,請勿恐慌)
我爺爺早年當了土匪,後來湘西剿匪之後被收編拉去朝鮮抗美援朝。
小時候我還不知道他土匪的黑歷史的時候十分以有一個老紅軍爺爺為豪,特別愛纏著他給我講故事。對話大致如下。
「爺爺爺爺,你打過多少日本鬼子?」
「沒見過,老子打的是美國佬……」
「爺爺爺爺,打仗用機關槍好還是用衝鋒槍好?」
「沒用過,老子只有步槍……」
「爺爺爺爺,你擊斃了多少敵人?一定是烈士吧?」
「……老子要去打牌……滾!」
後來隨著姿勢水平的不斷提高,爺爺也開始跟我正兒八經的說了一些戰鬥中的感受。
1.打的時候根本看不清人,先找地方躲好就對著前面開火,完全不知道到底打中沒有。打完了之後硝煙散去,收拾戰場才能看見滿地的斷胳膊斷手,腸子什麼的掛樹上太常見。
2.朝鮮太他媽冷了。
3.吃的太差,印象中只有上甘嶺戰役打完之後,他們一起的幾百人最後剩了10來個人活著,好好吃了頓餃子和牛肉乾,幾十年後說起這事爺爺都還是一副馬上就要流口水的樣子。
4.戰場上炮聲太響,上了年紀之後聽力下降特別快。
5.多疑,晚上睡覺從來睡不實。我初中時候有一次半夜起來上廁所,聽到樓下好像有人打架的聲音,想去陽台看看,誰知道爺爺從後面拉住我說:「別去看,殺人了!」其實是兩個十幾歲的混混徒手鬥毆,不過打得確實比較奔放……
6.腿上被彈片傷了,躺在松花江邊的療養院躺了大半年,也落下了病根,天氣稍微轉涼就腿疼。
戰爭的殘酷不止體現在血肉橫飛朝不保夕的戰場上,對我爺爺這樣的倖存者來說身體上的傷病和精神上的痛苦也並不輕鬆。想想你每天朝夕相處的人一個個在你面前或是被炮彈炸的四分五裂,你去給他們收屍還得從屍體堆里找半天零件給拼起來是什麼感覺,真的下半輩子都不會好了。
真實的戰爭更殘酷。打個比方。影視作品裡面,除非特別重口的鏡頭出現殘肢,不然大部分戰場上的屍體都是全屍。真實的戰場是反過來的。大部分都沒有全屍。你腦補一下?
電影院里聞不到腐屍散發的惡臭
除了戰機機艙相對乾淨之外,陸戰打急了無論大小排泄都在坦克艙里,這樣的惡臭和骯髒是在電影院里感受不到的。
坦克壓完人下面全是碎肉和破裂的內臟。由於戰爭電影畢竟還是面向大部分觀眾的,此等鏡頭即使已經完成拍攝,在上映之時也會被刪剪的。
長津湖戰役期間平均氣溫零下三十多度。而此時雙方戰士都要在室外長時間駐紮,且室內也沒有足夠暖氣供應。不誇張的說,不活動的話,敵軍還沒到,自己就已經動彈不得了。長時間低溫環境活動造成的結果是大量非戰鬥死亡的原因是凍死。凍死是整個人失溫了,細胞大量死亡,機體失去功能,最後血液運動中樞和呼吸中樞麻痹死亡,由於整個過程很慢,凍死的殘酷程度不亞於燒死。而此時中朝聯軍由於缺乏空優,根本不敢生火,生火的結果你懂的,太子就是這麼把美國轟炸機招來的。雖然中國軍隊經過蘇聯援助之後暫時擁有了米格走廊的生存空間,但是米格是戰鬥機,不是轟炸機。即使有轟炸機也不可能像美帝那樣隨叫隨到。所以中朝軍隊的生存狀況比美軍還殘酷。
朝戰雖然距離二戰只過去了五年,但是這五年里武器裝備的發展甚至超越過去十年。
噴氣式飛機,直升機和范弗里特彈藥量的打法首次被大規模運用在戰場中。僅僅是范弗里特彈藥量對單兵的打擊就是致命的,往往都是敵軍都還沒看到自己就被高溫氣浪燒成灰了。
美軍集團軍軍長沃克中將都犧牲了,普通人的犧牲那更是成千上萬的。
比影視劇中殘酷得多得多,電影中出於目的,宣揚殘酷是為了強調積極因素……彭德懷一度已經不能為傷亡數字動容,不能容忍的大量非戰鬥傷亡很多時候甚至超過戰鬥傷亡,最讓彭總心痛的是大量具有豐富作戰經驗的老兵的傷亡……總之你只需要知道,世界上再也不會有哪支正規軍可以承受這樣殘酷的戰爭,除了中國軍隊。這是褒獎。
我爺爺月打過上甘嶺,我只說兩三個片段。
第一個是伙食,一天一個土豆,打仗下雪,士兵看到地上裹了雪的馬糞都以為是別人丟下的土豆,踹在懷裡,到死都不知道自己護住的是一顆馬糞。
第二三個一起說吧,中國沒什麼飛機火炮,只能眼看著美國空襲,唯一能做的就是挖壕溝,白天潛伏睡覺,美國轟炸,到了晚上山都平了,從土裡拔出自己來,挖戰友,挖壕溝,第二天接著炸。
我爺爺命比較大,跟戰友一起煮土豆吃圍著鍋,美軍扔下炸彈,炸彈掉到鍋里,炸了,一圈人都圍著鍋,都沒事。撿了條命,只是嘴裡埋下一顆彈片。
《太極旗飄揚》里展示的在我所看過的相同題材作品裡已經算是比較偏向殘酷的了,比如像肚裡長蛆這種鏡頭我在其他的韓影中從未見過。
而對於槍傷的創口很多人也並未見過真實的大小,影視作品中都已經無比弱化了,像美國電影阻擊手中一槍打掉一個胳膊那才差不多是真實寫照。
電影中終究也很難出現被炸爛的軀體,碎了一地的腦袋,一片碎臉,和泥巴混為一體的屍醬等等
真正的朝鮮戰爭我未經歷過,沒有資格做一個比較
只講講我爺爺所說的故事:
他年紀很小時便參加了軍隊,解放戰爭時走南闖北,參加了淮海戰役,渡江戰役,解放上海等等戰役
朝鮮戰爭爆發時,整軍前往朝鮮參戰。
說實話我爺爺對朝鮮戰爭諱莫如深,很少談及,我聽到的只是一些雜碎的片段
朝鮮蚊蟲極為厲害,他一次睡覺的時候褲腿擼了上來。第二天再看的時候整個小腿已經被蚊子叮的不成樣子,差點就要截肢,最後總算是治好了,但是小腿上一直到現在還有可怕的疤痕。
爺爺說在朝鮮的戰鬥時「一把炒麵一把雪」,並說當時跟後線說要「好面好面」,結果對方卻聽成「炒麵炒麵」,雖然估計是打趣,但當時糧食乾的無法下咽,只能吞一把雪水。
在朝鮮,美軍擁有絕對空中優勢這個不用贅述了,爺爺開車運送物資的時候,只能趁夜趕路,但是即使這樣夜晚也被美軍的照明彈照的如同白晝,隨後炸彈扔下來,前面的車隊一下子就被炸的灰飛煙滅了。可以想像一下滿地焦屍碎屍的場面,這種鏡頭在電影中出現頻率極小。也可以想像一下如果自己當時在場內心活動會是怎樣。
火力的差距造成的戰鬥困難可想而知,美軍就不多說了,就說淮海戰役中的國民軍對我軍的火力壓制,爺爺的一個團包圍對方一個排,但是直到天黑敵人撤退都被敵人的機槍壓的無法抬頭,一天只打死了兩個敵人。面對美軍的戰鬥困難可想而知。
至於朝鮮人民的供應和捐獻么…我只能時候當時在解放上海之後爺爺他們部隊面對這上海人民送來勞軍的大盆燉肉也都一口不動,只吃自己的鹹菜和饅頭,並不是發揚風格,而是怕有毒。
我從來沒有問過他啥沒殺過人,能從那種地方活著回來就已經足夠運氣,我也不會說爺爺是什麼戰鬥英雄,至少奶奶說爺爺在解放戰爭中膽子是很小的,有幾次想逃避戰鬥還被同鄉的親戚取笑。
我看了以上的回答,感覺「沉默」是參戰者們一個共同的特徵。
沉默,也足以說明那場戰爭的慘烈了。比那個還殘酷。
我爺爺是第一批入朝的部隊,他們都沒有棉衣等防寒物資,武器等作戰物資也沒準備好就進去了朝鮮。他們不僅要同敵人作戰,還要同落後的物資供給以及無情的大自然作戰,死在嚴寒和物資匱乏的人比你想像的多,負傷後被凍死,因失散餓死在山林里的多的是。蘇聯人的援助那時就是個屁,當地朝鮮人雖然還算熱情但是本身窮的要死,我軍總不能搶老百姓吧?
戰爭過程我就不多說了,各種文獻很多,我就說幾個我印象深刻的事。
我爺爺是衛生兵,他解放戰爭部隊一直建制正常,渡江乃至解放上海都順利的很。而朝鮮戰場換了好幾次部隊,因為部隊全打散了,人也死的差不多。
在戰爭期間面對一些戰鬥時,新兵曾經因不敢執行任務而被政委用衝鋒槍逼著上戰場,因為老兵死光了。
移動的原木是有歷史事實的,不過更殘忍。很多戰士們過河就不動了,被美軍的火力當靶子在河灘上打,反擊都沒有。為什麼?因為下半身結了冰,凍成一團根本沒法移動。
49年的時候外公20歲左右,國軍從江浙一帶撤退的時候被帶到了福建,休整期間被選中去開卡車,同年部隊分批撤往台灣的時候因為生病被安排最後撤走。不久,滯留部隊的主官應該是被策反就起義投誠了,然後部隊被運到青島整編,51年的時候入朝,52年回國。
因為是汽車兵所以要前線後方來回跑,外公說當時整個朝鮮都被打爛了,沒什麼好的房子,路也很差,到處可以看到死人,還說朝鮮人都很可憐的。樓上有匿名用戶說沉默是參戰者的共同表現,我絕對贊同,我外公就從來不和我們說戰場上的事,小時候我們孫輩好奇了,外公也只是說打仗就是死人啊,能活著回來的都是運氣好,其他的都不願細說,完全沒有那種熱衷於給人作報告的架勢。
ps:外公複員後成為技術工人進入杭州的汽修廠,因為算是國軍起義投誠人員,所以外公對自己的身份一直很敏感,大概反右的時候為了安全帶家人遷回了老家,此後還算安穩。上世紀辦理離退休時,本來按政策凡49年10月前參加工作的均可享受離休待遇,但外公經歷了太多政治運動,擔心自己的經歷會給子女在以後帶來麻煩所以堅持把抗美援朝前的履歷給抹掉了,看著身邊的同類人員每月上萬的退休金還有特殊照顧政策,外公從來不後悔當初的決定,也許一家人的安穩平順是這個老兵一生最的大追求吧近現代戰爭中,落到單兵頭上,誰死誰活完全是隨機概率,什麼英勇智慧意志信念經驗戰術,對個體只能小程度上改變概率。每個人都是被扔到一個屠宰場里,打起仗就每秒鐘上帝轉一次輪盤,檢驗你的運氣,是死是傷還是嚎叫半天不死不活......一方每次被抽中的概率是0.0011%,另一方每次被抽中的概率是0.0012%,一方就會大勝了......
從團級師級的宏觀角度看,戰爭是充滿智慧勇氣技巧的人類能力大集合的沙盤攻防,如何用一方最小傷亡/結果比換來另一方最大傷亡/結果比,讓自己方單次人秒傷亡是0.0011的概率,讓對方單次人秒傷亡是0.0012的概率。。。。。。從個體角度看,戰爭哪有任何理性和正常可言,沒有人和你對抗,你也不是人,都是一台巨大的機器零件,向對方的方向有效的投注火力,然後被各種來源各種組合的火力覆蓋,自己的結果,最後拼運氣我的小爺爺,也就是我爺爺的弟弟,20歲左右,沒結婚,朝鮮戰爭的時候被派去朝鮮,死了,骨灰都沒有,就做了個衣冠冢。政府給我們家一個軍烈屬,我奶奶在的時候每年還發點補助,我奶奶死了就沒了。最近聽我爸說我們市民政局打電話給他,問墳還在不在,政府要出錢修個墓。
外公去過朝鮮,是作醫院院長,他跟我提過一次,就說戰士們包紮傷口時,都在罵各種髒話。
一個野戰醫院裡,全是髒話,從早到晚。
因為疼。
推薦閱讀:
※鋼鋸嶺與上甘嶺有何共通之處,為何美軍贏了鋼鋸嶺,輸了上甘嶺。?
※朝鮮發布宣傳片自稱是樂土,和不丹宣傳的幸福國度相比,兩國各有哪些優劣?
※什麼是功勛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