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到底會不會武功?
李白,詩歌里似乎透露了他會劍術。
會。
文/唐露
(新浪微博:@唐露LOVE)
大傢伙兒看我這標題,定又是要講我胡說八道了,這李白我們哪能不認識啊?他明明是個以詩文聞於世,「斗酒詩百篇」的大詩人,怎和武功高手扯上關係了。諸位看客莫著急,今兒個且聽我說一說這李白的武功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話說這李白,自五歲開始讀書識字,自言:「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但他可不是一個只會埋頭苦讀的文弱書生,他擅騎射,更熱愛武術,年輕時就渴望自己能以武功名震江湖。若放到如今,就是電影《古惑仔》系列看多了,自己也想做個「古惑仔」,當個威風凜凜的「黑幫老大」。想當「黑幫老大」,可不是光讀書就能成的,當然得練就一身驚人武藝,方可服眾。李白見韓朝宗時,在他的自薦書中寫道:「十五好劍術,徧干諸侯。三十成文章,歷抵卿相」(《與韓荊州書》)。這李白為了能當上「黑幫老大」,自十五歲便開始習武,到了三十歲才作文章,有所成。可知在他心中,到底是孰輕孰重了。
《新唐書·李白傳》道:「十歲通詩書,既長,隱岷山。州舉有道,不應。蘇頲為益州長史,見白異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學,可比相如。』然喜縱橫術,擊劍,為任俠,輕財重施。」這裡講李白十歲即通讀詩書,至於為何他終生未參加過科舉考試,皆因他罪人之後,商人之子的身份。他自個兒當然不會提這檔子事兒,他甚至從未在公開場合說過自己父親姓甚名甚。他只對外宣稱,因自己才華蓋世,根本不屑於這樣的考試,實則是他全無考試資格。益州長史見李白都覺得驚訝,這樣一個天才青年,若再多學些知識,多做點學問,以後可了不得呀,直可同漢代的司馬相如相比較了。然而李白心不在此,他喜縱橫術,學擊劍,一心要當個遊俠,不重財物,樂善好施。可不就是當個自由又闊綽的「黑幫老大」嘛!
當然不止說說而已。李白二十多歲就「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游遍半個大唐。要知在古代一人出遊,若無武藝傍身,所帶銀兩財物,怕是早就被人搶了去,而李白遊歷數年,卻相安無事,無半點損傷,亦可知其武功絕非平庸。四處遊覽,自然十分長見識,但也花去不少財產。李白為人仗義非常,單在揚州時,「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餘萬,有落魄公子,悉皆濟之」(《上安州裴長史書》)。出來混,講的就是一個「義」字,李白深諳此道。是以但凡兄弟有難,他二話不說,就拿錢去接濟他們,不到一年時光,就花掉了三十萬,不過也沒事兒,反正家裡有錢。大概也只有他李白才能講出「千金散盡還復來」之句,尋常人哪有千金能夠揮霍呀!
這李白講義氣,除了對友人花錢豪闊以外,還有一件事不得不提。就是李白與好友吳指南結伴同遊期間,行至湖南時,吳指南突患重病逝世。李白悲痛萬分,伏其屍首前慟哭。恰逢猛虎來襲,倘若李白偷偷逃走,猛虎便會將吳指南的屍體撕碎食用。李白不忍好友死無全屍,於是硬著頭皮與猛虎對峙,竟以手中之劍將猛虎給逼退了。世人稱讚武松打虎之勇,可到底他還需十八碗酒壯膽,況又是虛構之人。李白彼時卻清醒異常,然依舊不畏生死,為保全兄弟屍體,與猛虎搏鬥,實乃勇氣非凡。李白也憑藉這一事件,迅速成為各大新聞報紙的頭條,人人皆贊其膽識氣魄,都欲與其交好。
那麼李白這劍術又是和誰學的呢?在《五月東魯行答汶上翁》中他寫道:「顧余不及仕,學劍來山東。」為了增強劍術,李白背井離鄉,到此地跟隨裴旻學劍。這個裴旻來頭可不小,他乃大唐第一劍客,人稱「劍聖」,是個大將軍,曾多次與番邦作戰,《獨異志》記載,裴旻「擲劍入雲,高數十丈,若電光下射,漫引手執鞘承之,劍透空而入,觀者千百人,無不涼驚栗。」如此厲害的師傅,教出來的徒弟自然不會差到哪裡去,且李白若無習武的資質,裴旻又何必收其為徒,毀了他的名聲呢?既收了李白這徒弟,必定好生教導,使其將自己的劍術發揚光大。從此亦可知,李白之劍術定有所成,是以李白劍客的身份確鑿無疑,但究竟武功如何,到底要看他做過何事,方能定斷。
「古惑仔」除了吃喝嫖賭,就愛拿刀砍人打群架,李白也不例外,除了愛喝酒和嫖妓以外,平時就喜歡玩玩鬥雞、賭博之類的遊戲,打群架豈少得了他?年輕人脾氣難免大些,一點小事都容忍不得,三言兩語不合,就動起手來,李白就曾在年少時殺過人。「少任俠,手刃數人」(《李翰林集序》)。膽敢當眾提刀殺數人,尋常之輩,絕無此等膽色。且他從未因殺過人而感到恐懼與可恥,反以此為榮,在《贈從兄襄陽少府皓》一詩中道自己:「託身白刃里,殺人紅塵中。」大概也只有李白這等狂而無畏之人,才能寫出「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俠客行》)、「笑盡一杯酒,殺人都市中」(《結客少年場行》),這等豪氣干雲之作。
李白這樣一個有錢、有才、又有勇的「風流浪子」,是極其吸引人的,尤其是年輕貌美,少不經事的少女,但凡見其詩作或為人的,沒有不愛他的。即便是宰相之後,也逃不出李白的手掌心,李白的第一任與第三任妻子均是前宰相的孫女,可見其魅力迷倒萬千少女,不在話下。
你說武功高強之人,哪能沒有徒弟的?這李白也有徒弟,名喚武諤。在《贈武十七諤》的序中,李白道:「門人武諤,深於義者也。質本沉悍,慕要離之風,潛釣川海,不數數於世間事。聞中原作難,西來訪余。余愛子伯禽在魯,許將冒胡兵以致之。酒酣感激,援筆而贈。」門人即徒弟,此亦可知,李白的劍術已絕妙高超至有人慕名前來求學了。且李白的這個徒弟,武功也是高深莫測,他能將李白之子於亂軍中救出,其勇其義,乃真英雄也。李白也贊武諤是個真正的仗義豪俠,「精誠合天道,不愧遠遊魂。」
許多文人都有俠客情結。其實莫說是文人,就是我這多讀了幾本書的小女子,也是一心嚮往著酒劍江湖的人生,奈何如今人間已大換了模樣,哪裡還有俠客的存在?就是這輕財重施,尋常人也是辦不到的。但李白是一個真正的俠客,他一生狂傲不羈,行走江湖,從未曾將誰放在眼裡過。除了他,還有誰能狂妄到叫楊國忠磨墨,叫高力士脫靴?除了他,還有誰能不圖名利,即便是皇上聖旨傳來,他照樣喝酒不誤的?
十五歲開始習武;二十幾歲隻身一人闖蕩江湖;師傅是「劍聖」裴旻;徒弟能從亂軍中救人;驅過虎、殺過人。諸位看客看到這裡,是否相信了李白不僅會武功,且武功不弱了?若不信也不打緊,權當聽人說了一回書,打發了無聊時光。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tanglu0927(@唐露LOVE)
微信公眾號:唐露(tanglu19931110)
http://weixin.qq.com/r/83VsdK7EP-NAreoX9yDh (二維碼自動識別)
記得似乎是蘇轍評他
白晝殺人,不以為非。
十步殺之類的出自莊子的故事說劍,你想想一個真正理解劍術,每天訓練各種劍術技術動作的人怎麼會相信這種屁話?一個面對過死亡的人怎麼會有這種沒有人性的浪漫主義幻覺?這也從側面說明了李白對劍的理解只是文青的幻想級別,也就是個樣子貨。當然,這並不妨礙人家寫點好詩。
會不會武功完全不影響匪幫說唱鼻祖的地位,所有的gangsta只要名聲遠播就足夠了
會武功,主要是劍術厲害。證據挺多簡要列幾條:1.他自己寫詩說的:十五學劍術、學劍來山東、三杯拔劍舞龍泉。2.裴敬給李白寫的墓志銘說李白曾拜他長輩裴昱(大唐第一劍客)為師學劍。3.除了劍術他騎馬射箭也很厲害,他在邊關時:拉弓如滿月,一射兩虎穿。胡人都為之驚嘆。這類詩句雖然比較誇張大概有吹牛成分,但還是有一點可信度的。4.他是個俠客,任俠,曾手刃數人,這個較多文獻都能例證。
總之,武功肯定會,也不差,但武功極高,劍術第二這種就是沒什麼實據的謠傳了。
李白 《白馬篇》
俺來使酒氣,
會肯拜肖曹。
武入原憲室,
功淫隱蓬蒿。
倒插門女婿,喝酒撒潑,寫詩耍劍,一生有3個公開的女人。
古人稍微有點家世的,騎射是基本功,放到現在就是武術。李白會醉劍和醉拳。
武功天下第一
聽說他很會耍劍。
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十五歲賦相如,劍術自通達,劍術大唐排名第二,至於武功……我不知道,反正應該很厲害就對了,要不他怎麼老想著上戰場殺敵報國嘞?
大唐李白不僅會武功,而且是高手!李白的劍用的一絕。如果你想知道更多李白的故事,我推薦你看一下《大唐古惑仔李白》,講的很好。
會!王者榮耀里真的是十步殺一人 千里不留行
李白是功夫高手的可能性元素髮掘 其一
——太白的「兩」位師父
師父一,趙蕤
據計有功《唐詩紀事.卷第十八》引楊天惠《彰明逸事》:太白「隱居戴天大匡山,往來旁郡,依潼江趙征君蕤。蕤亦節士,任俠有氣,善為縱橫學,著書號《長短經》。白從學歲余,去游成都……」
趙蕤其人,生平史料,所存甚少。此「任俠有氣」一條,不知是否包含其會功夫的成分。畢竟,「任俠有氣」,不一定是功夫人的專利。但倘若,趙蕤有功夫,太白「從學歲余」(按,諸學者考太白游成都時間為開元八年或九年。則太白從趙蕤學,當在二十歲左右),除習縱橫之術外,可能會有功夫上的切磋研討之類。趙蕤會不會功夫?功夫如何?趙蕤的功夫有沒有影響到太白?或是二人有沒有切磋互進?又或是此時的太白,在功夫上已經更高一籌,反過來影響趙蕤?(趙蕤生卒年不詳。日本學者松浦友久《李白的客寓意識及其詩思》一書,據太白《淮南卧病書懷寄蜀中趙徵君蕤》一詩,推測「從結尾『贈爾』一語看,說他與李白同齡或稍小較妥。」然有的學者又根據趙蕤所作《長短經》及其為《關朗易傳》作注,進行推理,認為趙蕤在安史之亂平定後去世,年當八十左右。這樣說來,比太白大得多。除此之外,亦有其他說法。)因文獻稀有,且未有明確記載趙蕤武的一面,故而只能如此述說。但疑問是疑問,是存疑,不是排除其可能性。
「師父二」,裴旻
劍舞地位
嘗心許劍舞。裴將軍,予曾叔祖也,嘗投書曰:「如白願出將軍門下。」……太和初,文宗皇帝命翰林學士為三絕贊,公之詩歌,與將軍劍舞,洎張旭長史草書,為三絕。(裴敬《翰林學士李公墓碑》)
文宗時,詔以白歌詩、裴旻劍舞、張旭草書為「三絕」。(《新唐書.卷二百二列傳第一百二十七文藝中》)
舞劍
開元中,將軍裴旻居母喪,詣(吳)道子,請於東都天宮寺畫神鬼數壁,以資冥助。道子答曰:「廢畫已久。若將軍有意,為吾纏結,舞劍一曲。庶因猛勵,就通幽冥。」旻於是脫去縗服,若常時裝飾。走馬如飛,左旋右抽,擲劍入雲。高數十丈,若電光下射。旻引手執鞘承之,劍透室而入。觀者數千百人,無不驚栗。道子於是援毫圖壁,颯然風起,為天下之壯觀。道子平生所畫。得意無出於此。(李亢《獨異志.卷中》)
射虎/彪
裴旻為龍華軍使,守北平。北平多虎。旻善射,嘗一日斃虎三十有一,既而于山下四顧自矜。有父老至曰:「此皆彪也,似虎而非。將軍若遇真虎,無能為也。」旻曰:「真虎安在?」老父曰:「自此而北三十里,往往有之。」旻躍馬而往,次叢薄中。果有一虎騰出,狀小而勢猛,據地一吼,山石震裂。旻馬辟易,弓矢皆墜,殆不得免。自此慚懼,不復射虎。(李肇《唐國史補.卷上》)
旻嘗與幽州都督孫佺北伐,為奚所圍,旻舞刀立馬上,矢四集,皆迎刀而斷,奚大驚引去。後以龍華軍使守北平。北平多虎。旻善射,一日得虎三十一,休山下。有老父曰:「此彪也。稍北,有真虎,使將軍遇之,且敗。」旻不信,怒馬趨之。有虎出叢薄中,小而猛,據地大吼,旻馬辟易,弓矢皆墮,自是不復射。(《新唐書.卷二百二列傳第一百二十七文藝中》)
射殺巨型蜘蛛
相傳裴旻山行,有山蜘蛛垂絲如匹布,將及旻,旻引弓射殺之,大如車輪,因斷其絲數尺收之,部下有金瘡者,剪方寸貼之,血立止。(段成式《酉陽雜俎.前集之卷十四》
詩人或文人筆下的裴旻:
贈裴旻將軍
王維
腰間寶劍七星文,臂上雕弓百戰勛。見說雲中擒黠虜,始知天上有將軍。
贈裴將軍
顏真卿
大君制六合,猛將清九垓。戰馬若龍虎,騰凌何壯哉。將軍臨八荒,烜赫耀英材。劍舞若游電,隨風縈且回。登高望天山,白雲正崔巍。入陣破驕虜,威名雄震雷。一射百馬倒,再射萬夫開。匈奴不敢敵,相呼歸去來。功成報天子,可以畫麟台。
《裴將軍劍舞賦
並序》
喬潭
後元年秋九月(按《全唐文》《全唐文紀事》作「元和秋七月」),羽林裴公獻戎捷於京師,上御花萼樓,大置酒,酒酣,詔將軍舞劍,為天下壯觀,遂賦之。其詞曰:
將軍以幽燕勁卒,耀武窮髮。俘海夷,虜山羯。左執律,右秉鉞。振旅闐闐,獻功魏闕。上享之,則鍾以悍(一作「捍」)簴,鼓以靈鼉。千伎(一作「妓」)度舞,萬人高歌。秦雲動色,渭水躍波。有肉如山,有酒如河。君臣樂飲而一醉,夷夏薰薰而載和。帝謂將軍,拔劍起舞,以張皇師旅,以煊(一作「桓」)赫戎虜,節八音(一有「而」字)行八風,奮兩階之干羽。公於是乎貝胄朱綅而作(一作「正」)色,虎裘錦裼而攘臂。抗稜威,飄銳氣。陸離乎武備,婆娑乎文事。合桑林之容以盡其意,照蓮花之彩以宣其利。翕然鷹揚,翼爾龍驤。鋒隨指顧,鍔應迴翔。取諸身而聳擢(一作「躍」),上其手以激昂。縱橫耀穎,左右文光(二字一作「交相」)。觀乎此劍之躍也,乍雄飛,俄虎吼,搖鹿盧,射鬥牛。空中悍慄,不下將久。歘風落而雨來,累(一作「果」)愜心而應手。爾其陵厲清浮(一作「淳」),絢練夐絕。青天兮可倚,白雲兮可決。睹二龍之追飛,見七星之明滅。雜朱干之逸勢,應金奏之繁節。至乃天輪宛轉,貫索迴環;光沖融乎其外,氣混合乎其間。若涌雪(一作「雲」)濤,如飛雲(一作「雪」)山。萬夫為之雨汗,八佾為之慚顏。及乎度曲將終,發機由(一作「尤」)捷;或連翩而七縱,或瞬息而三接。風生兮蒨斾襜襜,雷走兮彤庭煜煜。陰明(一作「?」)變見,靈怪離獵;將鬼神(一有「之」字)無所遁逃,豈蠻夷之(一有「不」字)足震懾?嗟夫!蘭子之迭躍,其技未雄;仲由之自衛,其舞未工(一作「其武未功」)。豈(一作「曷」)若將軍為百夫之特,寶劍有千金之飾,奮紫髯之白刃,發帝庭之光色。所以象大君之功,亦以宣忠臣之力。或歌曰:洸洸武臣,耀雄劍兮清邊塵,威戎夷兮率土來賓(一作「威遠夷兮率來賓」)。焉用輕裙之妓女,長袖之才人?天子穆然,詔伶官,斥鄭衛。選色者使覘乎軍容,教舞者俾觀乎兵勢。激楚結風,發揚蹈厲(一作「變激楚之結風為發揚之蹈厲」)。僉謂將軍之劍舞,古未之制(一作「至」)。
凡一作,皆《文粹》。
(明刻本《文苑英華.卷八十二》)
據上述文獻材料,其一,裴旻劍舞地位,於當時最高,無可非議;其二,裴旻在射虎這件事上,出了糗,損了形象,不過,「一日斃『彪』三十有一」,也足夠證明其箭術實在了得。另外,射虎不成,不等於功夫不佳(打個十分恰當的比方,譬如,拳王阿里雖然打不過我,但是可以KO除我之外所有的拳擊手,也可以說他的拳擊了得,不要做過分地苛求);其三,射殺巨型蜘蛛,倘若所載可信,則其反應相當靈敏,膽量過人,且箭術精湛;其四,詩文材料,描述其劍舞,神乎其神,太過神化人物;其五,據上述引文標粗部分來看,裴旻功夫的確了得,且是明確立過赫赫戰功的。也就是說,其劍舞,並不是純粹的花把勢,僅供看客觀賞的,其實戰功夫,不可不謂非常了得。
詩人或文人,好誇張其詞。然而,往往有些並不是毫無原則的諛辭。就裴旻而言,必是斯人先有令人咋舌的功夫,方才有詩人或文人的誇耀之辭。
說到這兒,該來的主題應該來了。上述文獻中「如白願出將軍門下」,可能讀者讀到此,便不假思索地眼前一亮,太白的師父是裴旻,那麼,經過裴旻的調教,名師出高徒嘛,太白絕對是個功夫高手。而問題的關鍵點恰恰在於——裴旻收了太白作徒弟了么?遺憾的是,因為沒有其他文獻支撐,所以,答案是不確定。那麼可能讀者又會說,太白詩中有「學劍」字樣,如「顧余不及仕,學劍來山東」(《五月東魯行答汶上君 (君一作翁)》),「學劍翻自哂」(《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遺憾的是,太白跟誰學劍?並不清楚。不能就此定其師父為裴旻,這不科學。僅僅有太白的投書(裴敬為裴旻之侄孫,裴敬所記太白之投書,可信亦可疑,並未見除此之外的類似記錄),表示其願出裴將軍門下,而並沒有文獻證明裴旻收了太白做徒弟。不得不嘆息,足以證明太白功夫了得的重大因素,僅僅是可能性的因素。順便說一句,現存文獻材料非但不能證明太白的師父是裴旻,竟連太白少時學劍(「十五好劍術,遍干諸侯」,太白學劍可能更早)的師父也不知道。
(未完待續)
李白劍術第二,第一是劍聖裴旻(pei min)(據說是李白師傅)。這個劍聖你看百科,有點厲害...
十五學劍術,遍干諸侯
匿了
會,而且劍法高超。
推薦閱讀:
※莎士比亞作品中的英語有很多和今天英語不同之處,該怎麼樣準確理解他的作品?
※請問這是李白的哪一首詩?
※李白孤獨嗎 ?
※現在一提到爛詩就有人上我大清高宗的大作。請問乾隆寫了十萬首詩,真就一首可看的都沒有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