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法國國王可以憑藉法蘭西島統一法國。東周天子不能借畿洛之地統一中國?
如題。最大的原因是不是因為婚姻繼承製度不同?天子不能通過兒子聯姻獲得諸侯領地,而諸侯也不能立女性繼承人繼承土地。
亦或者是安茹家族進軍英國戰略性的失腳?圖盧茲伯國選擇投向卡佩家族,而沒有選擇安茹家。
另外,再次說一下,所謂時代問題比不了。那是很有問題的,都是同時代的相互比較(法國王室吞併和他屬於同一時代的貴族領地,而周王室也是和那些公侯處於同一時代)。這就好比為什麼中國古代大一統多,而印度大一統少的問題一樣,是具有可比性的。
最後說一點,不管是東周還是卡佩。當時對於中國,法國的概念都是很模糊的。所以,因為兩家對於近代國家民族的概念都很模糊。沒必要拿現代意義上的國家民族說事。即使說,兩個都是處在對民族國家這些問題處在同一水平上的,沒有什麼優劣同異之分。和能不能統一沒啥關係。
最後,大家都在分別說卡配家做了什麼,而為什麼不談周王室又為此做了什麼?
我看到一些評論的角度之後我想在這邊加一個聲明,我不是歷史專業的學生,但是我在大學裡面選修過歷史課程,儘管是選修課,但是這不意味著爭取成績的時候會有什麼差別。我的第一節正式的大學歷史課,講的是希臘羅馬歷史。什麼歷史的必然性,歷史的偶然性,個人英雄主義,個人能動性,事實上,我在接受教育和被指導寫作論文的時候,這些東西都不是重點。研究歷史的核心是沒有偏見,但是個人的世界觀和持有的學術流派的思想,無疑會影響一個人的角度和重視的東西。從我的角度來說,我並不偏愛法國歷史,我也不偏愛中國歷史,我不會覺得卡佩王室就是比周朝天子牛逼,外國人就是比中國人厲害。這叫做沒有偏見。但是以下這些比如「家族生命力」這樣的觀點,或許有的人會說「歷史的偶然性」,但是事實是,在這個案例下,我認為這就是無法忽略的事實。學術是自由的,我個人並不喜歡「推導出一個圓滿的哲學大道理,去修飾和形容人類發展的方向,然後根據這個道理去施加於所看到的任何歷史時期之上」。歷史的本質是「人性的記錄和傳承」,卡佩王室也好,法蘭西諸侯也好,作為人的有限性和自我超越性,在相應時代下的掙扎和努力,是不可忽略。
——————————
前提:
這個問題不是很好回答,因為認真細節的答案涉及到了對法國歷史和中國歷史兩個完全不同的大方面的研究。說句老實話,我不是很相信,真的有人會同時對兩個方面都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大部分要麼是專心法國歷史,要麼是專心中國歷史。但是一些基本的了解,畢竟也是學校初高中課本教的東西,所以大致也不會錯的很離譜。所以我的答案,注重的是講法國歷史這一面,強調一些我個人感覺和周歷史很不一樣的東西。
首先,法國國王和法國諸侯的關係,和周天子和周諸侯的關係,有表現形式上的類似,但是本質上還是很不一樣的。與其說,法國國王憑藉法蘭西島統一法國,不如說法國國王利用法蘭西島的有限資源加強了王權和中央集權,最終收攏了整個國家的權利。這有點像日本戰國時代。法蘭西王國只能說政治結構支離破碎,但不至於真的分裂成了不同的國家。
另外,法國國王加強自己的王權和中央集權,並最終形成集權君主/專制君主,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從卡佩10世紀開始,到百年戰爭後法蘭西王室的超級加強,再到後來法蘭西宗教戰爭內部大分裂的解決,最後到路易十四「我即是國家」,這中間有600-700年的漫長歲月,三個王室,卡佩,瓦盧瓦,波旁,而法蘭西外部局勢也風起雲湧,周邊國家,英國,西班牙,神羅都發生了大量非常重要的歷史性大變化和波瀾起伏。自己本身也跨越了中世紀中期,中世紀後期,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宗教戰爭,地理大發現等大量的事件。這實在和周王室的情況不能相較。法國王權明顯經歷了更加複雜和波動的歷史機遇和歷史發展。
無論如何,法蘭西島作為重要且稀少的王室全力構建的基礎的資源,主要還是卡佩王朝的事情,因此我在這篇答案中主要來談談卡佩的時代。
簡述:
卡佩王室,成為法蘭西國王,並能夠穩定自己的王室傳遞,並且逐漸強化王室的權威,這本身其實是一件人類歷史上都非常了不起,非常少見的事情。從我們今天后人的角度,我們可能感覺不到什麼。但是在一開始,卡佩王室的命運很可能就像中國歷史上起義推舉出來的一個象徵性王一樣。因為說白了,卡佩王室一開始確實只不過是一個象徵性國家領袖,連國王頭銜的傳遞,都不是一開始就被確定好卡佩能夠繼續擔任下去的事情。因此,在法國歷史裡面,有一個術語,叫做Miracle capétien,卡佩奇蹟。
總而言之,卡佩的成功,是一個多方面各種因素互相結合下促成的結果。
正文:
(一下都為略微概括)
1.和基督教概念的合作。
卡佩王室所處於的時代,也是羅馬天主教發展,世俗和神權權威掙扎的時代。在那個歷史大背景下,很多羅馬天主教結構式加強,權威式鞏固,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鬥爭,都在發生著。卡佩家族從一開始,就非常的重視基督教能夠帶給自己的神聖權威。儘管在複雜的歷史特定背景下,誠然卡佩家族和教皇約翰十五不對付,誠然羅伯特二世因為情感問題被開除了教籍,但是卡佩家族依然不會放過能夠和羅馬天主教互利合作的機會,並且部分卡佩國王,確實是非常虔誠的基督教徒(畢竟古時候,宗教信仰這東西的影響力對不同時期社會能夠產生的影響力差距挺大的),還有重要的參與十字軍問題,卡佩家族的路易九世還被封了聖人。
2.強大超群的家族生命力。
在歐洲歷史上,一個家族人口凋零最終死光,並不是非常稀罕的事情,歷史上很多非常有名氣的國王,也因為繼承人問題,離婚再娶,努力掙扎。相比而言,卡佩家族的家族生育能力和傳遞能力,也就是所謂的家族生命力,完全超過平均水平,甚至是說歐洲歷史上頂尖。卡佩家族熬死了很多一開始後的歐洲大貴族家族,並且成功的將自己的家族成員頂替上了這些空缺的,缺乏繼承人,或者說繼承人有爭議的貴族領地。正因為這樣,卡佩家族能夠發展出瓦盧瓦分支,波旁分只,勃艮第分支,事實上枝繁葉茂到一種令人驚訝的程度,遠遠超過了哈布斯堡家族的散葉分枝能力。從法國歷史的角度上來說,因為瓦盧瓦和波旁都只不過是卡佩的分枝,所以瓦盧瓦和波旁的歷史都被看作卡佩歷史的正統延續,根據這種判斷標準,卡佩家族是歐洲最悠久的王室。就算是在今天,今天的西班牙國王,菲利浦四世還是波旁家族,也就是說卡佩家族的正統延續。人家卡佩今天還在當國王呢。不僅僅如此,今天的盧森堡大公,亨利,也是卡佩的後裔。
3.積极參与諸侯之間的政治鬥爭。
在很多個時期,卡佩家族所能夠支配的資源,並不允許他們擁有非常強大和有壓制力的軍事能力,因此他們參與和挑撥法蘭西封建諸侯之間的政治矛盾,甚至還挑撥和參與過征服者威廉的兒子,亨利二世的兒子和他們父親之間的鬥爭和戰亂。上個時代借諾曼底打弗蘭德斯,這個時代借弗蘭德斯打諾曼底,在鬥爭中間既保持了國王的權威和身份,又以和做人的方式和自己的名義上的附庸合作,非常的巧妙和值得一提。
4.個別君主非常成功和卓越的能力。
我們所不能否認的是,一個家族一個王室,它要有一定實力和歷史地位,離不開一個現象性情況,就是出國幾個非常優秀和偉大的君主。
5.開局資源的有限但是優秀。
法蘭西島或許從地理面積上並不大,但是從地理位置上和條件上,是非常優秀的。坐落於整個法蘭西最富裕和肥沃的地區,涵蓋了一系列中世紀法國最繁榮和重要的城市,臨近塞納河,人口支撐能力大。而有的諸侯,雖然他土地看上去要大得多,但是他們自己本身在自己的領地上,也要面臨非常嚴重的政治鬥爭和地方貴族的不支持問題。因此從經濟能力和動員能力上來說,卡佩王室不一定弱於一些土地面積遠比他大不少的諸侯。
6.諸侯勢力的自然削弱。
法蘭西在十一世紀的時候,和後面的黑死病,百年戰爭,等等一系列時期和事件,都意外地導致了很多大諸侯的死絕,或者說土地和繼承的分裂,因此在歷史發展的自然過程中,不少一開始非常強力的地方大諸侯國分解成了很多更小的封建諸侯。虛弱了卡佩的對手,卡佩的權利自然也被加強。
並且如上文所說,很多地方諸侯,發展到後來,變成了卡佩的分枝,變成了事實上和名義上,卡佩的親戚。儘管這並不一定意味著什麼。
總結:
我認為這6點,周王室並沒有做到,或者做過。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差異是絕對的,但是我覺得東周開始還是有一定的相似性的,不過也不要搞成了形態學,因為本質上的差異還是挺多的),不過展開來談的話估計要寫很長,而且我對於東周戰國也缺乏深入的了解(只看過通史),所以我就忽略二者社會和時代的差異來簡單談幾點
1、周天子東遷後,尤其是被鄭擊敗後徹底失去了在原有秩序中的絕對權威地位,而這點卻是法王的利器,法王通過10th-12th的維護封建秩序,調解諸侯矛盾,與教會互利共贏大大強化了其封建秩序中的權威地位。
2、起初洛畿就只有兩萬平方公里(這個數字可能記得不是很準確,如有錯誤請指正,謝謝)左右,而且還需要劃分許多出來安置東遷諸侯和分封新諸侯,所以其自身實力相對於全國諸侯而言就遠不如法王。法王三萬平方公里的法蘭西島是王領,是由法王直接派員管理的土地,相對於任意一個諸侯都是具有絕對優勢的,舉個例子,腓力二世時期王領年收入十萬利弗爾,而他手下的一個伯爵從自己的領地上一年可能只能收到幾千利弗爾(伯爵手下還有男爵,所以稅收也不是都到了自己手裡),而BC8th後期周王自己的實力都快不如鄭伯了。
在腓力二世之後法王王領翻了四倍,已經佔到全國的百分之25-30左右,人口佔比比面積佔比還要高不少,這種優勢就更是壓倒性的了。之後法王統一全國的趨勢也就非常明顯,除了百年戰爭打斷了這一進程,也沒有什麼突發事件阻止得了這一進程了。
關於法王的具體情況可以參考這個回答:
法王在最初領地只有全國1/15的情況下是怎麼逐步統一全國的?路易十四在此過程的具體貢獻是什麼? - 知乎謝邀。
工作日在做地圖,一直沒倒出空,很不好意思。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張芝聯的《法國通史》的42~63頁能夠解決一些問題。
生產力水平問題。
東周時期,華夏文明也還只是像城邦一樣散落在各處,實際上王畿之外一兩天的路程內就是犬戎陸渾等等所謂「蠻夷」。我們今天看到的春秋各國地圖,一國都是一大塊餅相互接壤實際上已經是戰國時期的形態,即「蠻夷」的軍事力量實際上都被消滅或者融入了,這是不太準確的。
實際上應該是一個個點之間有已知的道路相連,點與點之間的大片區域可能是蠻夷的地盤,也可能是荒無人煙還沒開發的野地。春秋早期說是華夷雜處一點也不過分。
周天子的分封,說白了跟派遣開荒牛差不多。指個地方劃個圈,打下來建城了就是你的。統一?兵出門兩天就要被野蠻人打上門了。衛國就曾經被蠻夷滅國,還要靠晉國這樣的「霸主」幫忙復國。宗周(西周)也是被蠻夷攻破不得不遷都到洛陽的。
跟法國國王的形勢完全是兩回事。周天子沒有動力也沒有能力去統一天下,都在處於開局搶地盤的階段,諸侯和周天子的利益其實基本一致。
開學上完課補充:
再考慮一個實際地理問題。
統一法國從巴黎出發打過南面的比利牛斯山脈直線距離也不到700公里,然而這個距離如果是向東已經可以打到漢堡不來梅了。
從洛陽東南西北直線行軍700公里是什麼概念?向南不到長沙,向東堪堪到海邊但還沒到吳越首都,向東北到現在的北京,向北大概到今天到呼和浩特已經是游牧區,向西大概到漢中地區。這還沒超出當時九州的概念,從洛陽開始統一中國,對手數量和山川地形都比從巴黎開始難太多了。
何況周天子的軍隊可能連青銅武器都不一定夠用。法王好歹是在用鐵器吧?
卡佩很早就開始拉集權
胖子路易多年征戰把法蘭西島附近的小貴族全部消滅。他的另外一個大功勞就是授予城市自治權,爭取市民階級的支持,來對抗不聽話的貴族。
路易七世雖然丟了阿基坦這麼大一塊地,不過講道理,埃莉諾這種自由任性的人,哪能控制得住?亨利也就美了一時,結果被不聽話的兒子氣死。而且支持亨利兒子造反的就是路易。
小狐狸腓力把挑撥的技能發揮到極致,金雀花內鬥不斷,自己趁機蠶食。他還把胖子路易搞得城市自治權直接實施在諸侯領地里,這樣貴族也要被自己的封臣掣肘。小狐狸也積極和神羅皇帝腓特烈二世和英諾森三世結盟,並且在布汶幸運的擊潰了神羅英格蘭佛蘭德斯聯軍,確保了卡佩王朝走上巔峰。
雄獅路易由於即位太短,導致他的大部分功績都是在戰場上,在無地王約翰時期被叛亂的男爵邀請入主,不過在約翰死後,迅速被反推。
聖路易在戰場上沒有老爹一樣勇猛,但是擴展了司法機構,並且禁止了私鬥和神裁決,確立了國王在司法上的最高權力。並且大力發展國內農業經濟
腓力三世沒有什麼可值得一提的成就
美男子腓力四世吊打長腿愛德華,把教皇抓起來,並且在和教皇的鬥爭中開了法國的第一次三級議會。最後教皇將首都遷往阿維尼翁,開始了法國把控教會數十年的時期。
因此可見,卡佩集權早,幾代人也是神君輩出,後面瓦盧瓦瞎折騰才是丟人。
為什麼日本入侵的時候,能形成抗日統一戰線。
抗日勝利之後,國民政府卻分崩離析。
儘管我認為以果推因有諸多邏輯漏洞,但是法國統一伴隨著的是法國近代民族主義的興起,秦朝統一同樣伴隨著的是中華古典民族主義的興起。這說明什麼?為了民族而不是貴族打仗是沉默的大多數的共識,這種共識是難以在當時的史書中找尋到的,或許能從歷史情境中找到,但是在沒有錄音機攝像機的時代,歷史情境是難以保存的,只能從結果中推斷得到。
如果硬要說一個原因,那就是東周王朝衰落得還不夠徹底,所以仍然有餘力和鄭莊公斗,和曲沃桓叔斗,在爭鬥的過程中,齊桓公已經把「尊王攘夷」的大旗搶過去了。然而法國太子當時已經被逼到牆角,連加冕典禮都無法進行,不得不任命貞德,從而無意中符合了歷史潮流。
因為法王連續11代生下了兒子。並且老子都看到了兒子成年。
沒有妾,私生子不被承認,難以離婚,普遍壽命不長,隱疾沒有辦法治療,這從概率上就是個奇蹟。
對比之下哈下半身家族還靠這個幾乎統一了歐洲。感覺是來搞笑的
你所謂的法國統一是哪一年,東周又是哪一年?
還有百度下法國的面積:55萬+,東周217萬+。
所以說你問東周為什麼不能像一個一千年後的王國那樣統一自己四分之一的國土面積?
法王雖然慫,對外打仗時他依然是領兵主帥,東周天子打過仗,就一次,還輸了
以後齊桓公晉文公出兵伐楚都不帶天子去玩
沒了兵權還怎麼玩
為什麼智人不選擇手機作為通信工具?
我是不太明白有些人在那一本正經的討論什麼?東周(前770年-前256年),法蘭克王國這個概念開始存在都已經是公元5世紀以後的事情了吧?卡佩王朝更是公元10世紀以後的事情了吧?中間差著上千年是怎麼拿來相互比較的?
整個法國面積是多少?周朝所要控制的僅僅中原地區面積就有多少?
有什麼可比性?非要硬比,把周比作加洛林帝國,這問題不就不成立了。
不否認法蘭西王室通過薩克利法佔了一些諸侯女繼承人的便宜,但很顯然,如果真的靠娶女繼承人來擴充自己領地就能統一的話,那統一法蘭西的應該是金雀花王朝,如果把時間線提前到英法戰爭前夕,實際上安茹家族通過聯姻獲得的好處遠遠多於瓦盧瓦王朝,通過迎娶埃莉諾王后和與布列塔尼的科努瓦耶家族的聯姻,安茹家族的領地一度是瓦盧瓦家族的好幾倍,但瓦盧瓦家族最後還是靠拳頭把領地一塊一塊奪了過來。
當然後來聯姻的手段,瓦盧瓦家族獲得了香檳,吐瓦魯和布列塔尼,但那時王室的實力已經是勢不可擋,像與吐瓦魯和布列塔尼的聯姻都是以武力為後盾逼迫諸侯接受,所以說法蘭西王室主要還是靠武力統一了國家
首先不存在統一法國的概念,存在的只是卡佩和瓦盧瓦盡其所能的通過聯姻和戰爭等方式吞併周邊的大小勢力,最終當他們在內部和外部的共同作用下再也無法前進一步時,才形成了今天法蘭西的六邊形天然邊界,所以更好的說法是,征服。
同理周王室也不存在統一中國的說法,西周建立時姬周宗室面對的同樣是如何有效統治諸夏並進一步向外拓殖。
其次僅就制度而言,西周時期的分封制度相對卡佩瓦盧瓦時期反而更加偏向於中央集權。我舉兩個例子,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從法理上說周天子是天下共主,所有受封的諸侯都是周的臣子,所有的土地都是周王室封賞出去的,那麼何來通過婚姻獲得土地的說法呢?而法蘭西國王僅擁有六邊形國境內一線大貴族的效忠誓言,二線三線貴族並不直接效忠國王。誓言是神聖的,但不是不可違背的,只要你能承擔背誓的代價。
最後法國歷代王朝真的穩如磐石鐵板一塊嗎,當然不是的。奧爾良公爵一直在法國境內自立山頭,阿爾薩斯洛林盧森堡以及比利時瑞士局部地區的歸屬一扯起來就沒完沒了,而英國國王給乾隆的國書上還印著法蘭西國王的頭銜,當英國王室最終宣布放棄法國王位的時候,連波旁都已成為歷史了。
說到底一個國家是否能維持統一取決於統治者與分裂勢力之間的力量對比,當統治者不再能夠保持威懾,或者說大一統的中央政權不再擁有足夠的吸引力,那麼分裂就會再度降臨。詩經有云:
揚之水,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與我戍申。懷哉懷哉,曷月予還歸哉?
揚之水,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與我戍甫。懷哉懷哉,曷月予還歸哉?
揚之水,不流束蒲。彼其之子,不與我戍許。懷哉懷哉,曷月予還歸哉?
小河溝泛著淺波,漂不走一捆柴禾。為什麼那些申國甫國許國的士兵不願和我一起站崗?。日日夜夜思念啊,何年何月才能回故國?
三字經名句:周撤東,王綱墜。有人認為,平王東遷的倆個直接後果:
一、王室威信不再,被一群少數民族嚇的大搬家,從此沒有諸侯心裡對天子有敬畏之心,如那首詩所言,周朝派兵去協助防守申、甫、許這些小國,那些小國的兵連和天子的兵一起站崗值勤都不去,堂堂天子的兵讓小諸候的兵的看不起,心裡真不是滋味。
二、周室東遷催生了中原地區的加速開發,對中原各國那真是天大的好事。周王朝一天天爛下去,諸候國一天天好起來,喜大普奔。
周王室還有何德何能去一統中原?
打開法國地圖,對比古代中國。
布列塔尼亞三面環海,只需在南特雷恩布兵便可進退自如,到後來安茹的陷落便和法國沒什麼關係了。
諾曼底富饒肥沃,只可惜長時間是英王屬地,防守和進攻都會被國王以侵略名義召集封臣,故只能拿出另算,不能算在法國爭霸的進程中。
弗蘭德斯是重要一員,在當時政經關係中都處於上游,可以說是強化版燕國
第戎或者勃良第公國,強無敵,可以稱得上齊國,而且一天到晚搞事情。
阿基坦那邊算是楚國,地大偏窮
法蘭西王坐擁瓦盧瓦奧爾良兩大公爵領,後來還收了波旁,法國最肥沃的土地就在他家,就是個沒分家的晉國,國內除了勃良第公國其他的諸侯根本不值一提,百年戰爭扛過去後諾曼底安茹阿基坦全部收回,剩下的渣渣們何不棄甲收兵,以禮來降?
回過頭來說周,如果西周末年皇太子收復關內後沒有作死把龍興寶地封給秦非,那些個渣渣諸侯跳什麼跳?跪下來唱征服
愛好者強答一下。
東周時期的變局實際上是經濟權力中心下移帶動政治權力重構的過程。經濟中心下移有兩個體現:其一是隨著人口土地增加井田制度崩壞。新的以畝課稅的體制要求新的地方行政管理體系制度。其二是手工業製造業的發展。民間既然開始開礦煮鹽的產業(理論上應該被禁止的。名山大川屬於成周而不封),相應的稅收管理系統也要發展起來。因此一方面經濟收入下重上輕,諸侯的收入遠超王室,私家的收入遠超公家。另一方面地方行政系統快速膨脹和成熟卻與全國行政體系無法對接。經濟和行政能力上同時的上輕下重導致新的權力結構必然取代舊的結構,所謂禮樂崩壞,王室也失去存在的必要性。
法國卻沒有這樣的情況,甚至是反過來的。腓力二世時的稅收和拜占庭的國家收入已經是一個數量級。收入來自王室直接控制的土地收入、封建領主權收入、司法收入。戰爭時期還能徵收特別稅。整個稅收體系是完整的;課稅的經濟基礎也一直沒有變化。反而幾次大的戰爭,從腓力二世時期到三十年戰爭,都要求王室集中更多資源以增加國家競爭力。法王藉此逐步集中權力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其實兩種狀況都有一個共同點:高度競爭性的國際體制要求一個能更有效利用經濟資源的行政體制。最後的結果也都是王權對土地更直接的控制。單以農業經濟而論,這種趨勢是一致的。至於新權力是從哪裡開始發育,我覺得只是表象而已。
除了聯姻戰術無用以外,畢竟周天子沒兵了
卡佩是大諸侯兼有大義名分。秦統一六國用了幾個世紀?
不是不能,是沒有那個意識和經驗,夏商周還處於奴隸制社會,通過長期兼并戰爭,征服了各個部族(國家),各部族只要承認他們做老大的位置,聽命於老大,並按時繳納貢賦,他們一般不會幹涉各部族內部事務,都是自己管理自己的部族,部族國家具有主權的相對獨立性。這是一種等級君主制的國家結構,實際上是一種國家聯盟,等級結構的國家群。
這種統治方式必須以王朝強大的統治力量為前提,一旦中央與地方力量對比發生變化,就會出現下級諸侯國叛亂局面,是多少個朝代經歷滅國後才有的經驗,後面朝代逐步改革完善行政體制,進行中央集權來強化王權。
推薦閱讀:
※周瑜之死,孫權是否可能涉案?
※你對非主流歷史作家寫的書怎麼看?
※陝西神木縣石峁遺址皇城台遺迹現在考古研究進展得如何了?
※如何評價唐朝宰相李林甫?
※戰國時期各國版圖的形狀在歷史上能不能算是比較特殊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