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智商的人在生活中的表現比普通人更為突出和優秀嗎?

比如一個智商90和的人和一個智商140的人,會在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看出差異么?你身邊有沒有你認為智商比較高的人?他們是什麼樣子的?


羅素曾經說過,「一個蠢人複述一個聰明人所說的話時,總是不會精確的,因為他會無意中把他聽到的話翻譯成他所能理解的語言。」
看普通人描述高智商人群的表現,也是同樣的道理。


智商高的人更健康!

這是剛剛發表的一個科學研究,也是讓我大開眼界,給大家分享一下。

前提:

研究人類有個大問題,就是你很難做一個追蹤調查(縱向),因為人活的太久了。

你追蹤50年,說不定你自己都狗帶了,人家還活著。

然而,很慶幸的是,這裡有一個上世紀的調查為我們揭開了智商的影響。

———70年前的對11歲兒童的一次智商測試———

1947年,戰後的英國還處於恢復之中,愛丁堡大學的研究人員就開展了一項大規模的兒童智商測試。

他們選擇了1936年出生在蘇格蘭的學生,到1947年,都是11歲。然後對他們進行了智商測試。

研究人員測試的規模極其大,一共有 65765納入檢測,則相當於1936年出生在蘇格蘭人的87.4%

這種規模的檢測,放在今天都是很罕見的。

所以是National Records of Scotland進行的。

—————70年後的結果—————

這批數據,測試完後,就放在那裡了。

這6萬多人,男的女的,俊的丑的,各自發展,走向了各行各業。

而70年後,科學家們又一次對這些人進行了一次回顧分析。

不過,物是人非。

70年後,他們中40%多的人已經與世長辭了。

對他們總體進行分析,

發現智商越高的人,死於一些常見疾病的風險越低。

比如,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智商越高越低

比如冠心病的風險,智商越高越低

比如中風的風險,智商越高越低

其他一系列影響,也呈現了類似的趨勢

比如癌症,呼吸性疾病,消化病,痴獃等,都是這個趨勢

可以看出,基本上是智商越高的人,各種死亡風險越低

其實可以想像,一定程度上,智商越高,越容易取得更好的成就,尤其放在大群體樣本下,更是如此。

而他們的成就高,就意味著受教育水平、營養健康和經濟條件等都比較好,所以,避免這些風險的越高。

———一個小例外———

不過,比較有意思的是這個內容

就是,自殘(self harm)問題上,卻沒出現類似的趨勢

我們可以看到,在自殘問題上,事實上智商還呈現了最早的上升趨勢,不過到後來又急劇下降了。

各位自行解讀。

參考文獻

Calvin C M, Batty G D, Der G, et al. Childhood intelligence in relation to major causes of death in 68 year follow-up: prospective population study[J]. bmj, 2017, 357: j2708.


我外公智商高,早年當地下黨,是新中國第一批航天人才(我還是後來上網查才知道的,我一直覺得他是工程師,和航天事業沒關係),典型理工男。
然而,在生活中……
全家人一起包餃子,老老小小都參與其中,他就坐在旁邊看。擀皮和餡包,他都不會。
據說Wg時他被迫到食堂燒菜,做出來的菜都是生的,遭到了工人們的呵斥……
他回憶這段經歷心情還不錯,記得他很認真地和我說他在這一時期的發現:「你看大廚都胖,知道為什麼嗎?因為他們總在聞菜的香味,聞著聞著,就胖了。」
EXO me?

他出門逛街,回來發現衣服口袋被小偷劃破,口袋裡的東西——一大沓衛生紙被偷走了,他很開心:「小偷偷了半天,只偷走了衛生紙!」
就在他興高采烈之時,我外婆給了他當頭一棒:「你美什麼?好好的衣服被劃破了,你還美?」
他頓時偃旗息鼓。

在我的印象里,外公時常被我那隻上到高小的外婆訓斥。
我外婆說,我媽媽還是小娃娃時,有次,外公抱著我媽出門曬太陽,正巧遇到一個朋友邀他去比較遠的地方喝喜酒,他沒和我外婆打招呼,帶著我媽就去了。
外婆不見外公和我媽回家,以為老公孩子出了意外,滿世界找,哭的不行。
第二天,外公帶著我媽回家,結果可想而知。

我外公是非常老派的知識分子,小時候教師節,我像所有小孩一樣給老師準備禮物。
外公知道了非常生氣:小小年紀,不學好,學這些歪風邪氣!

這也是一種「傻」吧。
總之,作為一個高智商的人,我外公在生活中並沒有體現出「過人的智慧」,他會在大家不認真的事情上認真,又在大家認真的事情上不認真。


首先要搞清一件事:高智商的人並不一定出類拔萃。他們比低智商的人更容易完成思考過程,但自制力、持久力和心理狀態才是決定高智商人群是否優於同齡人的要素。很多破智商記錄的人一輩子就在小鎮當個文員,很多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也並不是智商出眾。

這裡就不得不提到高智商人群的童年表象:intellectual giftedness。我不知道gifted child是否就等於年幼智商偏高,畢竟智商的衡量方式有待公允。而決定他們成功的要素更多在於是否做得到堅持。

學什麼都很快,學一遍就會,自學能力強——因此他們大多不合群(因為在他們已經掌握知識的時候,他們以為別人也都學會了)。不是每個高智商的人的童年都像Sheldon的童年那樣誇張,但多多少少都會有類似的遭遇。他們思考很快,說話會跳步,經常被人當做怪小孩。心理強大的孩子無所謂,而生性敏感脆弱的孩子會因此變得極度自卑(比如我)。

溝通能力差,是高智商的一個特點,因為在普通人一步一步思考的時候,他已經把全部流程圖在腦子裡過了一遍,從頭到尾,從你想到的到你沒想到的,從大環境到小細節,他都想過了,而且就發生在分秒之間。將這分秒中的所有過程再從頭到尾給別人講一遍,如果他的情商較低,對他來說是一件痛苦至極的事情。智商高,情商低,典型的Sheldon。

智商高,情商也高的人,是真正優秀的人。他會站在別人的角度上,不但把和主題相關的所有細節都聯繫起來,還能把對方的認知程度,對方的理解能力,對方的思考方式聯繫起來,成為一個自己懂,也能讓別人懂的人。這種人,才是真正令人佩服的人。

另外高智商的人,並不會「俯視眾生」。「俯視眾生」更多是由於情商低導致。

-----------------------------------

Update.
看了評論,大家似乎對最後一句話很感興趣。我鄙視了頂樓的故事會,但自己還是寫了自己的一些經歷,不過最後還是刪了。因為在寫的過程中,我發現有的人對「解釋是一件痛苦至極的事情」產生共鳴。我不覺得這是一件好事。我不希望這個答案變成他人給自己的不足找理由的工具。智商高不是情商低的理由。

說實話,智商高沒什麼了不起的,只是在對的時間遇到了對的伯樂,或者正好是有很強的意志力,而很多人沒那麼幸運,此處省去一萬字……

不能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思考,認為別人是愚蠢的,可笑的,別人問一些邏輯矛盾的問題令你不屑回答……這些都是缺陷。Great ability comes with great responsibility。身為一個智力有天賦的人,作為human race的幸運兒,該意識到自己有責任幫助自己的community變得更好。

能夠將別人的角度納入自己的思考空間,你便可改變世界。反之,你只是腦子比別人快而已,這不是傲慢的資本。


我身邊的聰明人很多,但真的能讓我覺得高智商的人不多。這一點上我的老鐵應該能排到我身邊高智商的前三名。

他大概也就比我大一歲,我大三那年他已經精算碩士畢業,不過他把這些都歸結在英國的學制上。

我第一次見他的時候他很認真的在那邊試圖和一個人解釋他的公式和函數怎麼算出來的——最早我們要做一個經驗等級的計算公式,由於解釋困難他顯得有些懊惱,我猜如果不是因為家教他可能很樂意於和那個傲慢又不學無術的人打一架。

我坐在旁邊聽了一會兒以後跟他說啊我大概明白你的意思了,其實這就是收斂函數類似的東西對吧。他如蒙大赦,說我也不知道要怎麼解釋這件事,然後很興奮地和我討論了一會兒。

他給人的第一印象一定是聰明,這是非常顯而易見的。但可能因為剛從一堆聰明人里畢業回國,所以他並不是很適應做一個比較不聰明的人——比如他時常會為了要向某些人解釋某些他認為是常識性的東西感到懊惱,這時候我們只好告訴他:hey honey,是因為你太聰明了,這些事對於他們來說可能並不是個常識性問題。於是他就會像一隻迷路的小狗(原諒我這麼比喻,那個眼神真的一模一樣)沉默一會兒,說:噢是這樣嗎,原來是這樣。

不過由於他很聰明,所以很快他就變得有點人情味了,不過我一點都不懷疑這是因為他強大的學習能力讓他可以「學著怎麼更像一個和大家一樣的人」,不過顯而易見他學習的方向比較奇怪,比如學會了抽煙,還會念叨什麼可樂加煙法力無邊之類的鬼話,或者搞些什麼「哪家小孩天天哭」之類的騷話來來回回地說。

不過可能就是因為他聰明得很人畜無害,所以大家都對他都很友好,比如我們會幫他帶好吃的早飯之類的。

我對他最早的印象大概就這樣停在一年前,然後再見他就幾乎過了一整年。

怎麼說呢,在人間修鍊了一年之後他看起來更有煙火氣了,比如他會很自然地幫你拎箱子之類的。比起以前他顯得更懂得傾聽了,語速也不像從前那麼快。

大概就是柔和了很多那種感覺吧。

這一年他在做金融方面的工作,忘記聊到什麼了我們說起原諒身邊人這件事。我還對那些曾經惡意中傷我的人耿耿於懷,可他卻說我不會怪他們。

他說在工作的時候他的幾個同事總喜歡把別人三四倍的工作量和報表丟給他,就因為他效率很高。而他做好之後他們又會故意挑骨頭說這裡那裡不好。

我說這就是壞啊,你這樣也可以忍嗎?

他想了想說,可他們其實是不由自主的不是嗎?很多時候他們可能真的是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了,因為覺得你聰明才會求助於你,只是因為他們不太聰明,所以這種求助的方式顯得比較生澀,但其實如果哪一天我離職了,他們會覺得自己做的不對的,不是嗎?

那一瞬間我感覺我對他的認知是有問題的,他根本不是只無助的小狗,他簡直就是聖母瑪利亞懷裡抱著的那隻羔羊。

不過我也挺慶幸的,至少他沒有學壞不是么。他總是試圖去變得和別人一樣,只是有些人生下來就是和別人不一樣的,在想要變成庸人的過程中,他最後也承認了自己的特殊,然後嘗試去用一種更柔和/更能夠諒解別人的方法開解自己。

因為真的很聰明,所以看我這樣的庸人也沒顯得特別的傲慢——沒有顯示出那些其實或許應當有的傲慢。

比如他會問我「老鐵你說我再去讀個國內碩士學位好嗎,這是不是會比我那個更有用一點」,或者有時候會勸我「你不要和他們置氣,沒必要的,他們只是不理解你不是嗎」。

所以人家總說「你是不是讀書讀傻了」,我知道不是的。他只是試圖用傻來保護自己,這樣最安全而已,或者他只是用最能讓自己接受的方式去說服自己接受那些令人不愉快的事,對於他來說人生有更多重要的事等著他去做,或者更多的方式讓他感到快樂,不用浪費在和那些人生氣上。


出生高智商家庭的孩子就一定比普通家庭的孩子聰明嗎?

20世紀八十年代的美國誕生了一批備受矚目的特殊兒童

他們生來就自帶主角光環,所有的人都期望在他們中間,可以誕生出下一個愛因斯坦、下一個愛迪生、下一個牛頓。

這些孩子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諾獎精子銀行兒童」,而我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就是這個銀行的締造者,美國億萬富翁羅伯特·格雷厄姆。

主角

看到這裡大家肯定會奇怪,這個老頭為什麼要建一個精子銀行,提供精子的人還是諾獎得主,這種羞羞的事情怎麼會發生在億萬富翁和諾獎得主之間?

其中的原委還得從格雷厄姆自己的人生經歷說起。

小時候的格雷厄姆生活在美國密歇根州,父親是當地一位很有名氣的牙醫,優渥的家庭環境養成了他特立獨行又有點偏執的性格。

他從沒想過子承父業,而是想自己去外面的世界闖蕩闖蕩,說不準還能一夜暴富呢。

而他,確實一夜暴富了。

那時大學畢業的格雷厄姆換了很多份工作都不滿意,整天琢磨著做什麼來錢快。

細心的他發現,周圍戴眼鏡的人越來越多,格雷厄姆腦中靈光一閃,驗光配眼鏡這不就是巨大的商機嗎。

說干就干。

不顧一切把自己所有的積蓄都投了進去,創辦了眼鏡公司,公司效益也是蒸蒸日上。

後來他又憑藉超前的商業嗅覺,發明了輕巧不易碎的塑料鏡片,替代了之前甚至能把人鼻樑壓變形的光學玻璃片眼鏡。

塑料鏡片一經上市就被搶購一空,而格雷厄姆的一夜暴富夢就這樣實現了。

商業奇才、億萬富翁,他成了所有人仰望的對象。

按理來說,這有顏,有錢又有才,坐擁金山銀山、香車美女的格雷厄姆肯定過得很幸福吧

格雷厄姆年輕時的照片

但戲劇性的是,他的家庭生活卻糟糕的一塌糊塗。

他結了三次婚、有八個孩子,第二任妻子因為接受不了離婚過度服藥離世,最讓他難以接受的是,自己的三個兒子,一個自殺,一個因幼年的大腦損傷中年就去世了。

唯一一個在世的還徹底和家裡斷絕了聯繫。

家庭的不幸已經讓他心力交瘁了,而壓垮他精神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他很崇拜的一個發明家去世了,而且這個發明家,居然沒有留下子嗣。

所有的經歷深深地刺激了格雷厄姆。

他固執的認為

兒子的不幸是因為他把不好的基因遺傳給了孩子,而像發明家這樣優秀的基因卻沒能留給後代。聰明人就應該多生孩子,否則那些不聰明的人就會毀滅世界。

「我要拯救全人類」。抱著這樣想法的格雷厄姆十頭牛都拉不回來了,他沒日沒夜地想著怎樣才能讓這「優秀的基因」傳承下去。

可能皇天不負苦心人,偶然的一次相遇,他碰到了和自己有同樣想法的男人。

就是他,1946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得主赫爾曼·馬勒。

馬勒是一個在輻射遺傳學方面有突出貢獻的遺傳學家,他認為大氣輻射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改變著人類的DNA,人類離滅頂之災不遠了,就應該把世界上最優秀男人的精子冷凍起來,來培育出和他們具有同樣優秀基因的下一代。

就這樣這兩個男人一拍即合,他們決定為這些「優秀男人」創辦一個精子庫,以便批量生產更多優秀的後代。

而格雷厄姆對「優秀」的理解,真的,很單純,在他看來只有像馬勒這樣對實用主義科學有貢獻的人,才是具有超凡智力的人,也就是說像莎士比亞、貝多芬、康德這樣的人,基因根本沒啥用,而像愛因斯坦、伽利略、牛頓這樣的人才有資格留下基因。

「為全人類的幸福而奮鬥」

1960年初,這兩個男人開始了這個「天才孕育計劃」

不幸的是1965年馬勒去世了,有人可能擔心這個計劃不會流產了吧。

這怎麼可能?「想要拯救全世界」的格雷厄姆可是自帶偏執狂的屬性,即使一個人,他也要繼續建銀行。

買設備,僱人手,自學生物化學,直到最後完全搞清了精子的冷凍方法。

這下萬事俱備,格雷厄姆覺得是時候讓全世界知道這個偉大的計划了。

他強忍著自己的小激動給當時所有的男性諾獎得主寄了一封信,內容大致是這樣的:

親愛的先生,您的基因實在是太寶貴了,您有沒有想過再為世界做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捐出您的精子,它可能是全人類的希望啊...

其實說白了就是

「你就是我想要的男人!」

然而,格雷厄姆沒有想到的是,同意捐出自己精子的科學家寥寥無幾,大多數科學家都表示「這個人可能是瘋了」, 「簡直無聊至極」,「這根本就是種族論啊」。

不過最後還是有三位諾獎得主提供了自己的精子,其中就有1956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晶體管之父,威廉·肖克利

不得不提的是,肖克利是一個無比狂熱的種族主義分子。他認為只有白人才是這個世界的王,還大肆宣揚黑人的遺傳基因就是個渣,甚至發表論文來證明黑人的智商要比白人低百分之二十。

所以他一接到格雷厄姆的來信就無比開心的答應了,可謂英雄所見略同。

在他看來,這是在拯救世界啊。

肖克利不僅無償捐捐捐,還表示「如果不夠了再來找我,隨時補貨

1980年2月「諾獎精子銀行」正式落成

格雷厄姆驕傲的對外宣稱

我提供的精子都來自諾獎得主,這可是全世界最優秀的基因,這些精子可以無償提供給無法生育的已婚夫妻,讓我們一起見證天才的誕生吧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他這裡強調的是獲得精子的人一定要是已婚夫妻,這又是為什麼呢?

因為格雷厄姆的偏執特性又發作了。

他堅持這些精子只能提供給已婚的夫妻,這就把同性戀單身女性徹底排除在外了,甚至還有報道說,格雷厄姆規定捐精者必須是白人,而且這些精子也只給白人女性。

可以想到這些規定一出,必然會引起民權者的反對,很多人痛斥他是「希特勒種族主義」的幫凶

可格雷厄姆是誰啊,不讓我干我偏干。

即使諾獎精子銀行飽受詬病,但還是有數量巨大的夫妻從全國各地湧來,他們都想要成為天才的父母。

後來諾獎得主的精子實在是供不應求,格雷厄姆就漸漸放寬了捐精者的標準,逐漸接受了一些非諾獎得主的精子,但這些人也都是科技鬼才、商業大佬、或是知名學者。

總之沒有一個平庸之輩。

就這樣,直至1997年格雷厄姆去世,諾獎精子銀行一共運行了19年,在這19年間,共有215名兒童從這裡出生 。

億萬富翁格雷厄姆最後的遺產就是這些頭頂著「天才」光環的孩子,二十多年過去了當年的那些孩子也都長大了,大家肯定很想知道他們現在過的怎麼樣呢?

多倫·布萊克,1982年出生,現在是一位音樂人

還有「天才基因」的繼承者羅姆姐妹

姐姐林德·羅姆,一位小有名氣的舞台劇演員

妹妹考特·蘭尼姆,一位普通的舞蹈演員

上面的這些已經是那215個兒童里比較有名的幾個,而這些「天才」兒童里的絕大多數早已淹沒在茫茫人海中。

根據後來媒體的統計,這215個兒童的成才率並沒有高於普通孩子,格雷厄姆這個費勁心血執著了一輩子的拯救全人類計劃,就在這些孩子長大後化為了泡影,成了一個每每提起諾獎就會被拿出來調侃的笑話。

想要批量孕育天才兒童這根本不存在的。

要知道,遺傳只是智商的潛在值,而不是智商的絕對值,成功還得靠自己努力。

參考資料:

網易新聞 《古怪億萬富翁的瘋狂造人計劃:收集諾獎得主精子》
英國那些事兒《收集諾貝爾獎得主的精子來培育天才兒童...這富翁搞了個計劃,然並卵...》


說說我第一次感覺被碾壓的時刻,就是看特德蔣的小說集。從來沒有那麼絕望又清晰的接受自己是一個智商方面純下等生物的事實。

看上面的各種介紹都很虛無,大概是因為組織的語言和邏輯,不管怎麼說都在正常理解範圍內。哪怕排名第一的那位,也讓我有「說不定我多練練也能這樣」的幻覺。當然我怎麼練可能也差很遠,但是還是會存在這種幻覺。

特德蔣的小說讓我無法產生「可以觸摸」的幻覺。

我想生活中如果遇到絕高智商的人,應該感到的不是什麼突出、優秀,而是,深深的絕望。


不覺得得票最高的那位女作家的」自我描述「是描述了某個」智商「很高的人,理由就是,文中的「她」處理不好自己和社會的關係。
高智商的人,沒錯的確有世界觀獨特的,有惡趣味的,有反人類反社會的,但是我所見所聞,除去真正無意於塵世的,都會把自己放到一個能進能退的位置上——他們能處理好各種關係,人與人的人與物的,人與社會的。對於這個世界 common sense 的認識,他們比大多數人要清楚,所以他們很輕易就能左右逢源,找到並且把自己安置到合適的位置上,享受這樣的位置給自己帶來的福利。
他們中的大多數,拒絕選擇,拒絕把自己放置到極端的情況下。
而那位文中的女作家,並不符合這樣的特徵,換句話說就是她把自己的路封死了。
但是這樣的答案出現在這裡自然是討喜的,女文青,聰明絕頂又離群索居,息交絕遊而孤芳自賞,雲淡風輕一任歲月靜好......再加上一點點反社會的傾向,lesbian,人物設定到行文風格,你真的不是在讀村上春樹的小說?還是另一個張愛玲的天才夢?
換句話說,這是人們喜聞樂見的答案。
我不敢完全否定這位作者所描述的一切是基於作者的現實生活,至少這一切對我而言太過虛幻,但我不會否認這種可能性的存在。
然而你又如何知道這篇答案是否就是這位作者口中的「暢銷書」的本體——你們喜歡什麼,她知道的。事實上最令我信服的一種解釋,就是該回答是作者臆想中「絕頂聰明」者的投影,一半現實一半想像,構造出這樣一個存在。
孤芳自賞的色彩太濃,反而缺乏我所感受到的「高智商」的一種共有特質——理性而遊刃有餘。

看看樓上的人們,包括我自己現在在做的事情——擺出一些事實,證明自己在「智商高」這一領域的話語權,就會知道這類人共有的宿命般的煩惱之一:不知道自己是真正超人一頭還是僅僅在自命不凡,在這樣的懷疑里無法抽身。

用語言量化人性是太複雜而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不過否掉了最高得票的答案似乎也總該多少寫點兒有個交代。有空再來繼續吧。


智商動輒120、140、160哪來的?比率智商沒意義。標準化的是100為均值,15為標準差,按此,智商145+的人所佔比為不到0.15%,130+的也就2.7%,而已。呵呵。對於120以上智商的人來說,【足以勝任世上的任何腦力工作】,只要有著良好訓練和習慣。

不是打擊人,絕大多數人的智商也就85-115的分布區間,別老往130、140乃至180抬了,180那是5個多標準差,您自個兒算算理論百分比那是多少?100萬人里能不能出一個?


1.我覺得這個問題隱含的個人判斷,反映了人們常見的一種思維誤區,就是「倒果為因」

我們在和其他人相處的過程中,很少直接詢問對方的智商值(暫且不說這個測量值是否科學有效),更不會在獲知對方智商的前提下,對他的行為結果與其他人進行比較。我們多是看到他的不同,才會推定他的智商是否高。換句話說,不是「因為他智商高,所以他突出」,是「因為他表現突出,所以我覺得他智商高」。那麼,探討智商對突出的貢獻,就跟為成功賦予成功理由一樣,意義不大。關注的重點應該放到如何表現得更為突出,以及如何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上。

2. 那麼一般被認為高智商的人有哪些共性呢?

我覺得有兩點:
腦子快(沒趕上公車你正懊惱呢,對方已經利用泊松分布大概估計到了下班車啥時候到)
成事快(同樣是考 G,你花半年時間準備考了不到 1200,人家花一個月功夫做了幾套題,考 1400+,投入的時間短但收穫大)

關於腦子快,或說反應敏捷,《第二自然:意識之謎》就提到,我們的反應,是在環境影響和個人動作中訓練出來的。因此反應敏捷,並不是天生的初始狀態,而是後天的訓練結果。關於成事快,其實就是會找方法+執行力強,依然是後天的訓練到位。這樣來看, 「 高智商 」 ,確實是 「 被認為高智商 」 的直接原因,還是 「 高智商 」 的進一步結果。怎麼說呢,我一直覺得智商這事兒吧,既是截距,還是斜率。

3. 既然如此,我們是否可以通過自發的訓練,來「提高智商」呢?如何訓練?會有怎樣的效果?
Unfortunately,(猛戳)http://www.guokr.com/article/74485/

4. 那一個平凡的智商,究竟對我們的生活有哪些影響呢?該如何對待它?
Fortunately,(猛戳)http://zhihu.com/question/20034185/answer/13749934

====腦殘志堅的分割線===

感謝大果應亞暉同學在答案中的要求而發來的邀請,魂淡……

亞暉同學智商可能比較高吧,比我要突出太多了,可是,這就意味著更優秀么?看你怎麼定義優秀了。你寫代碼強,總有人比你更強;你智商高,總有人比你更高。如果這是一個靠比較才能定義的相對概念,在太多方面,亞暉同學完勝我,當然是優秀的。可是那樣的話,又何來「更」?

好吧,如果優秀確實只是一種來自其他人的主觀評價,那麼在這點上,大家見仁見智。比如我就覺得,一個優秀的人,是可以讓周圍人因為你的存在而更獲得了更多溫暖和力量進而更熱愛這個世界的,他閃亮,不是為了亮瞎別人的眼睛,而是要照亮別人的路。

正如每顆大腦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生命也都是獨一無二的。人生,不是活在對某些甚至某個標杆的比較衡量中,也不能被任何標籤所定義。彎路並不可恥,因為咱只能走彎路,So what?


我前幾天在跟我們 普陀店的店長--純妹---清華碩士,聊了一下智商測試和真實智力素質關係之間的問題。

得到的結論是對這個問題來回答是這樣:

1,智商測試不能完全代表智力素質,它一定程度上可以檢測智力素質中的 邏輯分析能力和數字運算能力,和抽象概念認知能力。

2,智商測試並不是特別嚴格的實驗檢測,無論是什麼真正的門薩題還是網上流傳的各種題,本質都是在某些圖形,抽象概念上檢測人的固定規律發現和走向能力,但是跟考試一樣,臨場狀態,前題對後題的影響,等等均會影響 就單純 邏輯智力的發揮。而且有個現象是 做題狂一般會考出比自己實際知識掌握程度更好的成績。

3,單純邏輯智力只是智力素質,或者叫心智素質中很小的一部分。我經常喜歡拿DD 中的心智三素質來說事,但這也是圖方便,心智素質起碼要分十幾種,但三素質比 單一智商決定論 和智情雙商決定論還是要科學很多。

4,就以單純邏輯和抽象認知能力的素質來說,智商檢測仍然難以檢測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素質---元認知能力。類似電腦程序中的功能,智商檢測測的是引擎執行相關演算法的能力,而元認知能力更象可以寫出不同但都功能強大的引擎的編程能力。這種素質發揮出來有巨大的智力優勢,比如原始人發現礈石破裂的邊緣鋒利,便 可以拿來做長矛。 智商檢測的題目檢測取向是可以對應這種素質的,但是題目過於類型化,同質化,所以檢測力比較弱。

5,邏輯取向的智力素質高,其相關的學科學習能力更強,這是正相關。但是學習能力強,和學習成績好,學習表現好,並不是完全的正相關。因為素質決定能力,而能力只是決定結果的諸多因素中的一種。

6,同樣是決定結果的因素多,所以,生活,工作,等許多事,和高智力,和高智商的相關性並不強。比如一個高學歷的應屆生 和一個平庸但有不錯工作經歷的普通人,在銷售工作者,後者做的更好,這並不是因為銷售工作不要求 智力素質,而是在決定因素中,應屆生在心理博弈上,克服自己心理舒適區改變所支付的心理成本過高,在博弈中選擇了」不去適應「的行動。由這個例子來說,各種工作,和生活中的種種行為表現和邏輯智力素質不呈決定性相關關係。

7,結論,智商測試---邏輯智力素質----全部心智素質----生活中表現對心智素質的需求---生活表現對所有素質的需求- 邏輯線如此之長,變數太多,所以不能下肯定和否定結論。


樓上各種人都說了好多了。。我就說一點吧。
高智商的人不可避免的想到很多更深層次的問題,比如生命的意義,社會國家政府。也更容易看清很多事情。
想到更多問題並不會開心,因為很多事你都不能做什麼去改變。
看清很多事情也不會開心,因為大部分都是醜惡和不堪。
會累。我曾說過也會羨慕那些什麼都不考慮也活的很開心的人,但想的太多並非我錯。


據我自身的感觸,高智商人士具有更細膩的觀察力、更縝密的歸納/演繹能力、更大概率形成的成熟的思維體系與更深刻的認知。
這些東西在表面上並沒有很強烈的表現,甚至某些情況下會表現為「非常難搞」;但當你和高智商人士的交往由淺入深,你會發現高智商人士更講道理,眼中的世界解析度更高、邊緣更廣闊,最重要的是生活與人格更有趣。


會的,我智商73,學什麼都很慢,不求甚解,並且我總是試圖掩飾這一點。
所以你看像我這樣勤於回答問題的,其實智商都不高,智商高的人都潛水呢,他們早就看開了,不會在意社交帶來的那點兒快感。


不要臉的認為,自己屬於高智商的。當然遠稱不上天才,IQ130-140之間吧。
但是我過得並不比別人好。
強大的學習能力讓我學什麼都不費勁;也讓我習慣了耍小聰明,曠課、不做作業,不聽講,只混了個普通本科。重要的是養成了懶惰的習性。
畢業工作之後,也是什麼都能幹的好,文可以做文案,武可以編程序,結果始終沒找准職業方向,總是不停的跳槽,放棄了從前的積累。
來知乎後看見了那句話「以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之低遠談不上拼天賦」,我就是那大多數混子之一


智商,其最嚴謹的定義,是一套標準化測試題的得分,句號。
所謂「智商體現了人的智力」,是對這個數字的解讀,而已。
智力是一個沒有嚴格定義的,以現象/結果來評價的模糊概念。
我看到許多所謂「高智商」缺乏嚴格定義「智商」,嚴謹思辨「智力」的能力。
智商高,嚴格的說,就是那套題做得分數高,句號!
(回答動機來自某匿名高考准狀元)


我智商就是140多,小時候能感受到的好處只有讀書考試比別人輕鬆很多,現在能感受到的好處是學東西很快,大部分東西只要想學,不需要別人帶教就能學會直至精通,還有就是觀察人和事會比一般人敏銳點。但其他地方都沒感覺到有什麼好處。

就生活來說,實際上智商高的意義並不大,遠不如爹媽有錢有地位更實際,也不如長得漂亮那麼容易兌現,和情商高比起來也沒什麼優勢。簡單舉個例,你留意一下身邊的人,那些爹媽厲害的,長得漂亮的,情商高的,普遍日子都很好過很幸福,而且還不需要什麼努力。只有智商優勢的人,不踏實努力的話很少有過得好的。

智商高的優勢要配合家庭環境優越以及高情商等其他因素才能得到充分施展。即使你智商高,但如果家庭環境是底層農村之類的,那你能接觸的教育資源,你的眼界,你可以選擇的人生軌跡都是極其有限的,你的將來也就基本定型了。看看歷年的高考狀元,如果家庭一般,形象也不好的,現在基本都沒啥名氣,沒有幾個是風雲人物。


高智商,小學的時候測完智商不久就被單獨叫走了,幫助一幫不知道什麼人做過研究,到醫院抽血做了一堆檢查還測了腦電圖,我不知道叫不叫腦電圖,就是在頭皮上淺淺的扎了許多連著電線的小針,然後戴上耳機,裡面的聲音有粗的有細的,讓仔細聽細的那種聲音,然後數一共聽到多少次,但是我因為太緊張了,測試的時候根本聽不到細的聲音,後來放鬆一點才聽到,才把檢查做完了。(這裡說一下,前面說的單獨指的是我們班裡我是單獨被叫出去的,但是後來到了醫院發現有很多小朋友,我們學校是有兩個人。所以我覺得是一項實驗,大概是看智商高和其它指標的關聯吧,我猜。)

感受就是學習確實很輕鬆,很容易把握要點,考試的時候也很容易理解出題人的思路,理科學習要更輕鬆一點。而且也許是女孩子智力發育早一點,我從三年級開始就參加數學競賽,小學五六年級的內容我都是自學的,所以考出來的成績還是當時全校最好的。總是在升旗儀式上上去領獎,可以說整個小學的人都認識我,妥妥的別人家孩子。不過上初中開始,差別已經不顯得很突出了,但是還是輕鬆考到重點高中重點班去了。高中因為比較厭學,一直是班級里偏後的成績,但是也沒有從重點班掉出去,我其實回家都不怎麼看書,很早睡覺,許多公式我都記不住要現場推演,也經常不完成作業,所以當時的成績我也滿意。大學時候更加厭學,臨時抱佛腳也不能保證次次及格,也重修過,但是能只提前一晚上突擊所有要考的科目就能基本過關,我還是刷新著身邊人的三觀。總之學習是少吃了不知道多少苦,但是因為厭學(這事的來源是個悲傷的故事,沒空講了)也沒有學業上的收穫,想一想我父母應該挺失望的,畢竟我的起點那麼高。

重點是,到了社會上就真的看不出優勢了,當然也要看人,但是我可能是情商比較低的那類,又有點社交不適,所以就是呵呵了。。。但是好處也不是沒有,比如談話的時候很容易理解對方的思路,而且知道怎麼說能讓對方聽懂,所以經常如果是好幾個人說話,我一下就聽懂了,接著我要幫著別人做解釋。再就是,有智力題大王的稱號,很多謎語或者腦筋急轉彎或者智力題什麼的,周圍的人都知道問我准沒錯,出去旅遊導遊出有獎謎題什麼的,我有時候覺得會大家一起喊出答案,但是並沒有,或者我故意讓別人得獎,但是往往最後只有我無奈的說出了答案。還有學什麼都很快掌握要領,工作中也很容易出成績。

在工作中跟人配合或交流,不求對方很聰明,只是希望腦子靈一點,真的喜歡那種能一點就通的搭檔,很慶幸幾年前在工作中遇到了一個,每天工作效率超級高,而且超級順暢,辦公室里大家每天都很開心。再後來屋裡來了一個小男孩,不是很靈,我們倆基本每天大量的時間花費在跟他解釋說明上了。但是小男孩情商高,知道怎麼哄兩個姐姐開心。

再就是,智商也有一定的遺傳特徵,至少我是這麼覺得的,對下一代是有利的呀。我兒子4歲半,我覺得他絕對比我4歲半的時候厲害多了,從很小的時候對漢字就過目不忘了,現在可以自己讀書看報。數學已經理解了負數和小數的含義可以算加減法。認字來源於生活中的積累,算數他只是自己玩珠子計數器和電子計算器然後總結,所以當發現他已經會這麼多東西的時候我也是詫異的。前陣子帶他去看了一節珠心算課,上課的是學了十幾節課天天回家練習的孩子,結果兩位數心算還不如我兒子,雖然演算法不同,我兒子當時還是覺得很失望不想學,當然我也沒打算讓他學。不扯遠了,總之因為我身上有一些教訓,所以我會更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情商,習慣培養,盡量避免發生我身上存在的一些問題吧。

最後,我也有很多天然設定上的問題,嚴重的臉盲和路痴,嚴重到沒有對手的暈車。。。手動掩面。。。

這裡分割一下

現在我想要說說,到底什麼才叫智商高,如果是智商測試的得分,我保證能得高分,因為我厲害的地方就是邏輯、規律這一類,但是,這就是智商嗎?

我高中班裡有個女學霸,可以說她很多能力是不如我的,比如思維的發散性,還有上面說的邏輯、規律這一類,但是她為什麼是學霸而我不是呢,因為她的專註力和記憶力以及記憶提取速度是我見過的最霸道的,所以她學習效率爆表,做題速度爆表,這才是開了掛!我們都是回家不怎麼學習,但是我是寫不完作業就困了,她是早就寫完了不需要再多學,我是依靠小聰明,很多知識點說不上掌握,只是知道解題的竅門而已,但是她是完全沒有知識盲點完全融會貫通的,這差距就不是一點半點了!要說智商,她智商測試肯定是不如我的,但她難道不是高智商嗎?我覺得她比我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想的多了就寫的多一點,感謝你們看完,比心。


世界上的聰明人各有各的不同,想搞個答案說聰明人就該是如何如何,在我看來除了塑造幾個聰明人的「典型模板」外,沒有任何意義,而這恰恰只會產生更多誤導。

如果只是平均來說,已經有很多研究表明,智商測試得高分的人學習成績更高、工作表現更好、掙的錢更多、犯罪率更低,甚至壽命也更長。所以對問題的回答是,是的,高智商的人平均來說更出色。

至於有人說聰明人必須情商高?那些自詡聰明但因情商低人品差混不轉的人,只是因為他們智商還不夠高而已,否則天才如牛頓、維特根斯坦,管你性情再詭異,人品再惡劣,依舊能屹立於業內頂點受萬人膜拜。

另外,成就大小和智商也沒有過於直接的關聯。因為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裡,很多時候越大的成功,其事前的不確定性往往越高,風險收益成正比。奇貨可居的典故古來有之。可真正理性的聰明人,又有多少會願意下大賭注去做可以預見的低勝率的嘗試?這關係的不是智商,更多的是風險偏好、意志力,以及最重要的,運氣。

這裡倒是讓我想起了《丹特利安的書架》的其中一章《睿智之書》,其視角相當有意思,與諸位分享。故事講述了作為書架管理人的女主角遺失了一本《睿智之書》,該書會授於讀者完全的智力。要統治或毀滅這個世界,對讀過它的人來說,都輕而易舉。奇怪的是女主角卻不急於找回這本危險的書,男主角對此相當不解,於是女主角帶著男主角找到了已經看過《睿智之書》的一群普通孩子們,發生了如下的對話:

「……那麼有了這些知識技術,你們打算要做什麼?」

修伊的右手悄悄伸人大衣內袋觸及的黑色金屬物體,是一把裝有六發子彈的中折式左輪手槍。

孩子們詫異地眨了眨眼。

「沒有耶!並沒有符別想做什麼。」

「咦?」

修伊戚到十分意外。不過孩子們看起來也不似串通起來說謊,其至還開心地笑了。

「你該不會以為,我們想要代替愚蠢的大人們來統治這個世界吧?」

「說真的,也不是沒有這樣想過。」

「不過,首先讓我們來談談經濟。一開始先設立投資基金來募集資金,再利用期貨交易在短時間內謀取暴利。」

「接下來,利用這些資金來介入政治好像也不賴。煽動政情不穩定的國家的軍閥們發動戰爭,這樣的話物價就會升高,在匯兌市場也可以大賺一筆。」

「惶惶不安的人心最好掌控了。也可以好好利用宗教,胡諶一些似是而非的經濟學或科學的用語當成教義就好。」

「不過,我們不會去做的。」

「沒錯,不會去做。」

修伊又定驚訝又是疑惑。

「……為什麼?」

孩子們嘆了口氣。

「因為啊!統治全人類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就算我們真的統治全人類好了,說穿了那不過足件吃力不討好的事。再說辛辛苦苦的當上統治者,也可能會被暗殺掉啊!」

「更何況,為什麼我們就非得去領導這些無知大眾呢?他們不過只會扯我們這些能者的後腿罷了。」

修伊有如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來回看著手中的書秈孩子們的臉龐。

「若是如此,接下來你們到底有什打算?」

孩子們用手撐著臉頰,一臉傭懶。

「不是就跟你說沒打算做什麼嗎?」

「就混吃等死啊!」

「反正只要爸媽活著的一天,我們就不愁吃穿。不然,要是好好利用一下像私塾老師一樣愛慕虛榮的人,總是能混口飯吃。」

「放心啦!像犯罪那種得不償失的事,我們完全沒興趣。」

有著混濁雙眼的孩子們相視而笑。

修伊似乎戚到有些惋惜地看菩他們。

「像你們這麼聰明,去當研究者發現一些新理論不是也……」

「想一想成功的機率的話,這麼做其實不大划算。」

孩子們抬頭望向修伊的眼神裡帶著輕蔑。

「在這個世界上,就算進了有名的大學,沒有錢和人脈是不可能出人頭地的。就算好不容易熬出頭了,還不是只能隨愚蠢的上司起舞。」

「再說,就算成功成為有錢人,那又怎樣?不用工作悠閑度日?」

「這樣的話,乾脆一開始不要工作,悠閑度日不就得了?」

孩子們的言詞讓修伊烕到一陣劇烈的頭疼,他伸手扶住了額頭。

一臉疲憊,他精疲力盡地靠在牆上。

「啊……不好意思,到底什麼是對的,我也被你們搞糊塗了……」

其中一個孩子似乎有些擔心修伊。

「總之就先帶著書回去吧?」

修伊無力的點了點頭

「就先這樣吧!」

離開米爾特蕾德宅邸時已近黃昏時分。地平線浮著一輪杏桃果醬般的橘黃色夕陽,河面反射的光芒映得兩人臉頰徘紅一片。

「你早就知道得到《教智之書》的人會變成那副德性嗎?妲麗安。」

拖著疲累的身軀走在路上,修伊開口問道。

「我不是老早就跟你說別管這件事了嗎?」

妲麗安賭氣地說完後,又帶著憐憫地嘆了口氣。

「真正聰明的人類,往往在挑戰新事物之前,就會了解有些事成功的機率遠低於失敗。怕失敗就什麼都別做就好了。」

修伊低聲說了句原來如此。

說起來,名留青史的那些人們當中,與其說是天才,倒不如說死不放棄的人還比較多。


徹底被擊中淚點了。我就是那個智商90多,無語圍觀中。


推薦閱讀:

是不是真的有喪屍?會不會有種生物或者病毒寄存在人腦中?控制人的所有活動?
這是一中什麼動物?
你覺得瑞瑞(珍奇)是個怎麼樣的小馬?
(曾)在國外的鳥類愛好者有什麼相關的活動、體驗和感觸?

TAG:健康 | 智商 | 醫學 | 科學 | 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