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關係恐懼是病么?會不會演化為更嚴重的情況?
只要有人跟我的關係變得比較親密,我就很害怕,很煩躁,想躲開,甚至想斷交。我跟別人的關係基本都是先越來越好,然後關係好到某個階段的時候,我就開始不能忍受,從這時起我就開始討厭這個人,疏遠他/她,然後我跟此人關係就冷淡下來,我甚至會完全忘記這些人。
豆瓣有個小組叫做「親密關係恐懼症」(http://www.douban.com/group/intimacyphobia/),我發現有不少這樣的人。我還想問這個會不會演化成比較嚴重的情況呢?
謝謝邀請。寫完後發現這是半吐槽貼。
親密關係恐懼是病么?
我在其他問題下的回答說到過不少次,一個心理問題是不是構成心理疾病要看它對這個人的生活、學習、工作的影響程度。既然題主說到這個問題沒有嚴重影響生活,那麼不管「親密關係恐懼」是多可怕的一件事,對於你來說不是病的可能性比較大。
看到有不少人提到了依戀模式(attachment style),這個我持保留意見。受惠於心理學基礎知識的傳播,這個理論和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一樣,廣為人知。依戀模式形成於幼年,對人的影響很可能是終身的。所以一定要說的話,「親密關係恐懼」和依戀模式多少總是多少有些聯繫的。但問題是這些聯繫有多少呢?具體到某一個表現上,依戀模式是不是就是主要的原因呢?這就好比一個人解釋大多數物理問題都說它是受牛頓三大定律支配。是啊,這好像確實是的,然後呢。。。
「親密關係恐懼症」的診斷及相關問題
恐懼症被正式記載在DSM-IV裡面。理論上,人可以對任何事物感到恐懼,當這個恐懼的程度過高、對人生活的影響巨大的時候,就有可能被認為是恐懼症(下這個診斷)。嗯,說這些話可能會影響飯碗,但還是得說。目前的媒體里,甚至是心理學界、醫學界里,存在過度診斷的問題。很多正常的心理特徵都被疾病化,比如害羞(shyness)是一種病,於是就給害羞的人開藥讓他們不那麼靦腆;和領導處不好的就叫「領導恐懼症「(題主給的豆瓣鏈接上就有這麼個貼);兒童好動易分心的就是多動症;不愛和人交往不愛說話的兒童那多半是有Asperger』s
Syndrome等等。這麼些的病啊症啊的,似乎是暗示世界上必然存在著一種「正常」的心理狀況,然後只要是和「正常」的不符的,都算是「不正常」。心理學界已經逐漸意識到這一點,所以非常注意不隨便貼標籤,不輕易下診斷,把干預的重點放在幫助人們過自己想過的生活,提高生活質量上。
過度診斷背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創造各種標籤/診斷方便專業人士之間的交流;研究也要求首先得有個名字,再定性定量。容易被濫用的標籤或診斷往往是對病理現象的概括,比如ADHD,X恐懼症。有了疾病肯定得治,這養活了很多搞心理治療和精神病治療的人(精神病葯是個很大的行業,其中抗抑鬱的藥物應該是最為可觀的)。有些全科醫生(GP),見面15分鐘就敢給陌生的病人下抑鬱症的診斷,並開抗抑鬱的葯。
另外,心理現象和一些耳熟能詳的心理學理論(比如剛剛說到的依戀模式、認知失調、馬斯洛理論、佛洛依德理論)每個人都多少有些了解,再加上可能看了些心理學的書,甚至是雜誌網頁,於是就敢一本正經地給自己或親友貼標籤,說誰誰有XX症。和醫學一樣,心理學也是專業啊。。。沒有6年以上的心理學大學專業學習,都不敢自己是學心理學的;沒有8年的工作和學習,成不了專業心理學家(當然,心理諮詢師counsellor標準不一樣)。@采銅 有一次說起,他學了九年心理學,都不敢回答大部分心理學問題,於我心有戚戚焉。但平時見到的往往是沒有專業訓練,或只上過幾年心理學本科課程的人就敢引用最基本的一些心理學知識和實驗來解釋絕大部分心理學問題。僅用最基本的理論來解釋各種複雜多變的實際問題,這要放在物理化學其他學科,能讓人噴死吧。
所以,@虞小悅 知友提到「心理疾病最好不要因為自己的判斷來確定」,我舉雙手贊成。不過要指出的是網上的「專業心理測試」也不一定更靠譜。先不說那些測試的準確性(validity,reliability),你很難判斷哪一個測試是適合你的,一共需要做哪幾個測試,測試的結果你能夠正確解讀嗎?醫院的化驗結果單大家都見到過。你覺得你能準確解讀嗎?比如,報告上顯示某某指標過低過高,這可能是某種疾病導致的,也能是由於病人服用的其他藥物,懷孕了等等。
「親密關係恐懼」會不會演化為更嚴重的情況?
將來的事情誰也不敢肯定。我顯然不能拍著胸肯定的告訴你它將來不會導致更嚴重的問題(尤其實在對你的情況的了解只是基於你簡短的自述的情況下),儘管這樣的答案你聽了會舒服些。提出以下問題供你思考:一顆痣有沒有可能轉化成癌症?這個可能性有多大?受哪些因素影響?如何才能降低痣癌變的可能性?
我覺得題主的情況有些特殊。題主在評論里提到他經常去見心理醫生,但似乎對這位心理醫生不太滿意。那麼我能給出的最專業的建議是,先和你的心理醫生好好談談。你的醫生認為你的「親密關係恐懼」不是個問題,而你還是對此有些擔心。心理治療成功的基石在於來訪者與心理醫生互相信任。當你對他的判斷有懷疑的時候,應該向他仔細詢問,問問他這樣做判斷的理由是什麼,說說你的顧慮。尋求第三方的意見本身並沒有什麼不妥,但是你的心理醫生肯定比網路上的其他人更加了解你的情況,更容易做出結論。如果你的心理醫生的結論不能說服你,你怎麼能肯定網路上的各位給出的建議就更加準確呢?還是說你是想在網上找到符合你期待的回答?從長期來說,你需要找到和你的心理醫生溝通的方式,積極地給他反饋,達到治療目的。如果實在無法溝通,可以考慮換一個醫生。但是在換了醫生以後,依然存在溝通和互相信任的問題。另外,你提到心理醫生的解釋還有虞小悅的安慰都不能讓你放寬心,我覺得這一點值得注意。建議你和心理醫生談談為什麼你對這件事總是放不下,你真正擔憂的到底是什麼?
事實上,我們身邊有很多類似的人,不喜歡肢體接觸、不能和朋友交心,渴望談戀愛卻一直把喜歡自己的人推開、或者宣稱自己只約會上床,但絕不談戀愛。他們立了一面心牆,把所有想和他們親近的人,都擋在外面。如你所說,這就是親密關係恐懼。
簡單心理微信公眾號的編輯們曾經討論過這個問題背後的原因,分享給你,希望對你有幫助~
親密為何令人心生恐懼?
親密恐懼是指,恐懼與他人產生身體或情感上的親近。親密恐懼者並非不能進行人際交往,相反有些人甚至還很受人歡迎,朋友很多,也接受感情上的曖昧,但他們不願意和別人分享自己的痛苦,會體驗到一種雖然有很多普通朋友,但仍然覺得很孤獨的感覺。而且只要別人有想要更深一步接觸的意願,親密恐懼者就會立刻產生抗拒,並開始和對方分離。
所以他們最常反應的兩個問題是「我很害怕和人確立戀愛關係」和「我朋友很多,難過時卻沒人可以傾訴。」
大約有17%的成年人存在親密恐懼問題,為什麼看起來很平常的親近和戀愛,對於親密恐懼者而言,就變成了彷彿無法跨越的事情呢?
通過不靠近的方式避免失去
兩個人親密意味著是你真的了解一個人,也允許Ta深入的了解你,但我們從小習得的觀念是,我們越了解一個人,也就知道Ta越多的缺點,對Ta更可能產生強烈的負面情緒,所以我們避免親密,不是不喜歡對方,相反的,可能是我們越喜歡對方,就越不敢靠近。「我不曾走近你,就不會失去你。」
靠的越近,受到的傷害越大
在童年時期依戀關係形成的過程中,孩子會嘗試與父母親近,有些父母常常會拒絕或忽視兒童的需要,甚至會用羞恥感來責罵孩子,「這麼大了還哭?不害臊嗎?」 這些被責罵、忽視甚至虐待的兒童認識到嘗試親密通常會受到懲罰和傷害,「靠的越近會受的傷害越大」,因此保護自己不受傷的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與他人靠的太近。
但親密恐懼者通常無法將自己當今面臨的親密恐懼問題和自己早期的童年創傷聯繫起來,因為創傷總是被我們潛意識的否認和迴避,他們只是很難過的得出他們與人的交往總是「失敗的」(Never work out),甚至有些人後來就根本不嘗試和人接觸了,認為自己還是一個人最好。
就算進入了親密關係,而且對方也對自己很好,但是親密關係恐懼者依然很懷疑,不確定他是否真的愛自己,所以他們不斷的挑釁,驗證。焦慮、懷疑,恐懼失去。不斷做出破壞兩個人關係的事情,直到對方離開自己。
如何跨越親密恐懼
首先應該對早期童年創傷進行探索和認知,幫助來訪者看到並體驗到早年的自己,識別早年被壓抑的情緒情感,做命名並表達。這和我們後來的親密恐懼有密切的關係。可以幫助個體認識到他們恐懼的根源,減少親密恐懼者常有的羞恥感。
需要注意的是:深入探索自己舊體驗和創傷的行為,必須是在「安全的環境或關係」中來進行。否則是有潛在危險的,如果處理不當,則容易變成一遍一遍的撕開自己的傷疤,但又無法將它癒合。
解決想要逃離親密關係和與他人聯結的想法,重獲安全感。親密恐懼者非常缺乏安全感,他們認為親密的關係通常會帶來痛苦的體驗,或是導致親密對象的喪失。所以克服恐懼的關鍵是讓他們重獲安全感。
諮詢師可以提供矯正性情感體驗,讓來訪者熟悉,學習信任和接受「自己是值得被愛的」,消除親密關係與負性結果之間的聯結,發展出「獲得性安全感」(earned security),這對他們克服童年創傷和學習如何發展出安全、持久的親密關係很重要。
親密恐懼看上去不像其他心理問題那樣有很嚴重的癥狀,但卻會對人造成很大的困擾,可能沒有比不能與任何人親近,還更讓人孤獨的事情了。
我們也有公眾號喔~
簡單心理(janelee1231)來找我們玩!
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戳這裡哦~ 在線心理諮詢_心理測試_心理學知識 - 簡單心理
作者:簡單心理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一般這樣情況,都是有個不靠譜的爹。
控制欲極強的家長,利用幼兒的依戀,達到控制孩子一切的目的,
會讓孩子對他人的影響力極其敏感。
一旦感覺自己產生依戀情緒,馬上撇清關係,避免被操控被逼迫被傷害。
從小家庭不能提供安全感,只能相信自己。長大更難以相信陌生人。
不是病。
年紀越大,見的越多,就越覺得謙卑而有節制的相處才是真諦。
控制一段關係在淡如水的狀態是為了保護這段關係。
心理疾病最好不要因為自己的判斷來確定,很多癥狀描述會使你越看越像。建議在網上先找一些相關的專業心理測試,客觀評估自己的情況。另外,親密關係恐懼症也有可能是其他心理疾病的附帶品,要找到根源。衷心希望你好起來!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JfFC1rz0JxvF6IuDa3safK9EAA8mvHdmOTNgftyLMnRZrI00ergcMNa60jiaRpdAia5LsCSjAsG2gmpuC0dGtZL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1~
生活中有一定比例的人在親密關係的建立上存在障礙-----表現為總是不能與心儀的人建立親密關係。他們或許單身或許周邊存在著一個伴侶,但是他們內心知道,這個伴侶並非是他心中所愛,正是因為不是他們心中所愛,所以他們才能跟他安然相處,但是這種相處又伴隨著巨大的失落,這種既痛苦又委屈的情形是他們掙扎過多次換來的結果,因為他們無法跟自己心儀的人相處,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一個次一級的伴侶。除此之外,這種人還容易陷入多角戀的感情糾纏模式里,給自己和周圍的人帶來很多困擾。有很多人的親密關係似乎每次都需要在多角戀中進行,這其實也是在逃避真正的親密關係,他們藉助表面的假親密或者表面的複雜的糾纏來掩蓋真實的問題-----就是他們在親密關係的建立能力上存在障礙。
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人呢?這種人遭遇了什麼?他們為什麼會這樣?
答案是他們內部有兩個自我,一個是真實的虛弱的自我,另一個是強硬的虛假的自我。可以說後一個自我是為了保護前一個自我而衍生出來的保護性自我,它像一個面具一樣被帶在當事人身上,是他們在與環境互動中採取的保護性策略。只不過這種保護性策略用的太久,他們早已意識不到這種替換,即久而久之,他們內心對於自我的認識可能會有兩個聲音。在通常情況下,外界激活的都是他第二個自我的聲音,只有他自己知道,他還有另一個自我。或者有時,自己也漸漸遺忘,自己還有另外一面。
但是在一些壓力較大的突發情況下,那個被掩蓋了的自我還是會不由自主的冒出來,可以認為是這個人現了原形。比如一些特殊機構的招聘面試中,會採用壓力面試,一些平時看上去很自信的人就會頂不住壓力,陷入崩潰的局面,表現出跟平時截然不同的另一面。
有些人外表看上去特彆強勢,特彆強硬,但是你如果去問他,他一定會告訴你他渴望的是一個能看穿他表面的強硬偽裝而看到他內心虛弱的人,但是因為他的這種強硬裝扮的如此之好,很多時候他吸引來的都是一些被他的強硬、強勢的特質迷戀的異性,這些異性對他的迷戀,一方面滿足了他優越的自尊心,但是又讓他們感到深深的害怕,因為他們的潛意識總是在提醒他們,他們的真實內心根本不是這樣的。於是你會看到,與這種人戀愛你總是需要跟他隔著500米的距離,你觸摸不到他,似乎他需要的只是你的迷戀,而不是真正的與你建立親密關係。
同理還有一種人似乎特別的活潑伶俐,十分的逗比,特別會討人喜歡,風度翩翩,總是在充當大眾情人的角色,永遠是人群的焦點,但是他找的另一半卻非常平凡,似乎跟他嚴重不匹配,一個如此耀眼,一個如此黯淡,你會很難理解這種現象。
同理還有一種人特別清高,特別驕傲,特別不食人間煙火,絕世而獨立,似乎永遠不屑於與人發生關係。其實不是的,他們需要的也是別人有距離的愛他們,或者說是隔著500米的迷戀。
以上這幾類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沒法近距離的坦露真實的自我。
~2~
這種沒法近距離的坦露真實的自我,跟一個我們常用的詞語有關,叫缺乏安全感。當一個人劇烈的撞擊我們的內心,讓我們感到和他有一種特別的共鳴(俗稱的有感覺)時,這種感覺除了帶來幸福,還會帶來安全感的動搖。愛情的發生總有某種失控的成分,因為大腦失去理性,這種感覺會讓我們想要在那個人面前袒露自我,表達自我,希望和他建立深度鏈接,希望他會懂得我們內心的喜怒哀樂,並和我們同喜同悲,會接納我們的脆弱和依賴。
但是極度缺乏安全感的人在面對愛情時,除了有常人遭遇的欣喜外,會容易爆發恐懼。這種恐懼會讓他啟用自己的防禦機制,即第二個假我來保護自己。這樣就讓他在向外傳達信息時,會傳達出非常矛盾甚至相反的信息,比如明明是渴望想靠近一個人,卻表現出了非要推開他的模式,或者一會渴望,一會推開,出現變幻不定的模式,還有的人是同時發出渴望和推開共用的模式。這樣的信息傳遞會讓他的戀愛承受者非常的迷惑和甚至痛苦,因為解讀不了他到底要傳達什麼信息,為什麼似乎被他愛上了但是卻又總是被他傷害。
這種嚴重缺乏安全感的人可能存在著嚴重的早年心理創傷,這種創傷如此早,很多時候已經根植於潛意識,可以說它們是一種被壓抑著的遺忘了的痛苦。在這種早年的創傷中,一個人可能從來都沒有被媽媽愛過,被媽媽接納過,從未與媽媽建立過真正的情感鏈接,也沒被理解過,他們對愛懷有游移,懷疑和各種不確定,因為以往沒有任何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鑒。他們在潛意識裡會認為自己是不值得愛的,不值得享有好生活的,非常差的,即便現在他們通過一個偽裝的第二自我掩蓋了這些,甚至遺忘了這些。
但是當他們遭遇愛情,遇到另一個人試圖走進他們的生命的時候,這些被壓抑的遺忘的情感就會突然地被激活,因為愛情之所以誘人,是因為它可以讓我們重返子宮,重返那種在母親懷裡的安謐和一體化,建立起深深地依戀,但是因為這種人的母子關係質量如此之差,早年的依戀感覺充滿創傷,所以這時候,與一般人不一樣,愛情喚起的就並不僅僅是甜蜜,而是一種甜蜜里夾雜著恐懼、憤怒和懷疑的強烈感覺。正是這種感覺成為建立親密關係的殺手。
正是為了緩解這種巨大的恐懼,一些人會糾纏在複雜的三角戀愛關係里,因為複雜的三角關係正是當年他們那種對母親又愛又恨複雜情感的再度重現;一些人會反覆的檢驗對方是不是真愛自己,設置一個個的問題來考驗對方,直到把對方考驗的忍無可忍,轉身離開,再次驗證他們內心那種不值得愛,不相信愛的早年假設;還有一些人只能遠遠地注視著愛情和親密,無法走進一步,他們也是內心從未獲得過愛,並且認為自己有資格獲得愛的踐行者;最後一種就是會不間斷的傷害自己所愛的人,明明愛他卻又要傷害他,因為有感覺所以要傷害他,是因為他們在早年的親子關係里積攢著大量的對母親的憤怒,現在的這個人激發了他們早年的那些潛意識裡壓抑的憤怒的感情,這些憤怒就不自覺的爆發了出來。
~3~
如果你的愛人讓你感到困惑,或許他就是一個具有不安全依戀模式的人,克服這種不安全依戀的最大招數就是提供安全感,在他爆發出各種傷害你、不可理喻的事情的時候,依然選擇愛他,就是對他最大的修復,也是他在感情里最大的渴望,即無論如何,不離棄他,無論如何,都愛他,接受他,永不拋棄他,一旦獲得這種肯定,不安全依戀模式的人才能正常下來享受親密關係,慢慢向你敞開自我。
但這並不容易,因為作為愛上沒有安全感的人的另一方,本身也不見得就具有特別成熟的人格和洞察力,往往是在與缺乏安全感的人的互動模式中,被他傷的體無完膚後,只能黯然結束這種戀情。況且內里的沒有安全感外在會偽裝成多種表現形式,比如花心,周遊在好幾個異性之間,習慣性劈腿等等,這些行為本身就會傷害戀愛的忠誠,且容易讓人開啟道德評判的模式,除非你是強大的拯救者型天使,退出和結束真的是再正常不過的選擇。
但是如果你真的愛上了某個人,而對方又表現出了上述不安全依戀的模式後,不妨使用學到的心理學知識來幫助自己的愛情,如果你能意識到他之所以出現這樣的行為僅僅是因為在早年的親子關係里他有大量的未被處理的創傷,大量的未被處理的情緒比如憤怒,真實的他的自我是那樣的脆弱無力,以至於不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而你在意識到這些之後,能兜住他的這些破壞性行為,他的攻擊和憤怒,那麼你會收穫比常人更好更堅固的親密關係。怎麼說呢?連他媽都沒有給他滿足過的情感,你給他滿足了,他這一生中都沒有獲得過的心理營養,你給他提供了,那麼他就永遠都無法離開你了,你會永遠進入他內心深處,成為他的一部分,成為他生命里永遠重要的人。
這種聯結建立的難度超越了一般的愛情,但一旦建立可能就是無堅不摧的。
當然在這裡面要識破哪些是他真正的表達的需求,哪些是偽裝的需求至關重要。這需要一個人既要有很深的洞察力,又要有深深地共情能力,而如果你對一個人的認識具備了這兩點,你就深深地懂的了他。
這世界上,沒有理解化解不了的心理問題。甚至有心理大師說,之所以有人有心理問題,是因為他們缺少一個理解他們的人,他們從來沒遇到過一個理解他們的人。
~4~
但是大部分的人都沒有足夠的幸運,可以遇到那個解開你生命困境的人,我們等來等去,可能最終需要的是自己解開自己的困境。比如你想要愛情,又不敢愛,或者無法與親密的人相處,這時就要覺察一下自己的戀愛模式了。
比如你明明想要愛情,為什麼每次當愛情出現的時候,你又退回去了,你需要覺察,導致你退回去的原因是什麼?你在擔心什麼?你的內心在發出什麼樣的聲音?
為什麼你每次進入感情時,總是會陷入多角關係,你內心真正喜歡的是誰?為什麼你無法放棄另一個?你要保持這種複雜的感情模式,背後是在恐懼什麼?
或者為什麼你只能在500米之外喜歡一個人,而無法享受和別人近距離的親密,你只能享受別人迷戀你,卻無法打開心扉,讓真實的你跌落人間,你總是展示給別人包裝過的自己,偶像樣的自己,但是你知道,這樣很孤獨,這真的是你要的嗎?如果不是,是什麼阻礙了你去發出渴望,去做一個煙火氣的你,平凡的你?你為什麼如此害怕暴露真實的你?
不論什麼人,親密關係都是一塊可以檢驗我們自我的鏡子,好的親密關係會修通我們以前整合的不夠好的自我,讓我們破除虛假的自我,而勇於擁抱真實的自我,這種真實的自我就是我們內在的生命力,當一個人換髮出他內在的生命力的時候,他會由衷的感到幸福健康;但是當一個人的自我遲遲得不到滋養,或者被壓抑歪曲的時候,他的生命力會漸漸萎縮,這個人一定會活的僵化,板結,疼痛,不夠張揚,這是因為他們的真實自我和虛假的自我並不一致,他們更多的是使用自己的虛假自我來適應世界,但是在潛意識裡,他們的真實自我是不舒服的,歪曲的,壓抑的,這種適應有著巨大的能量消耗,內耗嚴重,時間久了,一個人會真的非常累。
虛假的自我會帶來虛假的親密關係,那些不敢愛的人,是因為他們放不下自己的防禦機制也就是那個假我,在他們碰觸戀愛時,會同時啟用真我和假我一起談戀愛。這表現為一個人熱衷於感情遊戲,這說明他背後的感情需求濃度很高,但是他又極度的恐懼被人傷害,同時並不相信會有人真愛他,所以他同時會啟用假我的防禦機制參與到他的感情模式里,這樣表現出來的就是他熱衷於感情,但是他總是在玩遊戲,沒法真誠的投入任何一段感情。但是這樣實在解決不了他背後的問題,所以他十幾年如一日的執著於干這個事,他收穫了一段玩弄異性的經驗,唯獨沒有真正的愛。他看上去沾沾自喜,但是沒法掩飾他其實是想獲得真正的愛這樣一種強烈的深度需求,只是他自己都意識不到自己這一需求,他以為自己沒有需求。
恰恰相反,如果一個人沒有高濃度的感情需求,就不會一直熱衷於玩感情遊戲,與他表面的玩世不恭相反,他渴望的正是那種嚴肅的真實的真正的愛情,他渴望有人向他證明這種東西存在,他不明白他可能是個真正痴情的人,所以聖徒和浪子很多情況下都是一種人,就看他處在一種怎樣的環境里,和積累了怎樣的環境經驗。
所以理解自己的真實需求是認識自我的第一步,也是建立親密關係的良好準備。由於偽裝的太久,有些人已經分不明白哪些是真實的自己哪些是偽裝久了的自己,比如哪些強勢的自己,強硬的自己,強大的自己真的是真實的自己嗎?那些驕傲的自己、清高的自己,看上去對什麼都不屑的自己真的是自己的真實意圖,還是為了保住自己的自尊而衍生出的一些偽裝策略,如果一個人意識不到自己的偽裝,他就不能夠面對真實的自我,一個沒有真實自我的人,當愛情敲門的時候,他就會異常虛弱,然後不敢走進,不敢接受,因為本質上他們的自我還是之前那個偽裝前的樣子,低價值,認為自己不值得愛,他們就會在潛意識中不自覺的推開這個愛情,而無法用強大的力量去擁有它。
~5~
而如果你在當前的感情模式里,總是虐待自己的伴侶,或許是因為你在重複早年和父母的相處模式,你是在表達對父母的憤怒,一種複雜的又愛又恨的感覺,或者你總是考驗別人,你應該意識到之所以考驗別人,是因為你潛意識裡不相信有愛情,不相信自己值得愛,別人經不住考驗並不是別人的問題或者世界有沒有愛情的問題,而是因為你內心的問題,你內心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假設,會有去考驗驗證愛情這種需求,這才是最根本的問題,埋藏在這個問題下面的可能是未被處理的很深的創傷。
所有你經歷的外界都是你內心的反映,所有你現在遭受的對待都是你想要的別人對待你的方式,你沒有找到愛情,當愛情來了你總是把握不住,不是你把握不住,而是你潛意識裡就認為自己不值得愛,不相信會被愛,你會在潛意識裡把它推走,繼續忠誠於你早年經歷的感情模式。
你不敢做真正的自我,那個自我曾經被如此的否定,所以你拋棄了它,壓抑了它,試圖忘掉它,但是它就像你的影子一樣,緊緊的跟在你後面。人是不能拋棄自己的影子的,因為影子是你真實的靈魂。只不過你的影子在早年曾經被貼上很多不好的標籤,它被定義為虛弱,醜陋,不夠好,讓你身受創傷,所以你決定扔掉它,而穿上一個假影子,以此保護自己。
現在你知道,這都是一場誤會,這世界上根本就沒有不好的東西,你委屈了你的影子,現在應該好好地抱抱它,把它釋放出來,儘管它代表著脆弱、無助、不夠好,但是你願意接納它為你人格的一部分,要知道所有的人都有影子,所有的人都有脆弱的一面,正是因為人有影子,才需要被人愛。
是的,這個影子正是你不敢示人的一部分自我,如果你不接納自己,你就無法讓別人接納你,你這部分就永遠得不到安慰,你也不允許別人走進你的內心,而這正是親密關係的障礙。
生命越真實,你就會越有力量,即便暫時沒有人理解你,自己理解自己,能安慰自己的影子,就是對愛情最好的準備。即便愛情暫時不在,但當它來敲門時,強大的你一定做好了準備,可以擁抱住自己的幸福。
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作者並註明出處和作者介紹。
本文作者:達芙妮,心理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身心靈成長專家,中國青年報特約心理評論專家,作家,豆瓣專欄《與人相處那些事》作者。
更多文章,掃碼關注「工業時代的月亮」。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JfFC1rz0JxtujP7nexbP7qOhrFXNhzp0Y39pgBGfdtG6f2IpAicLzUHibcUriaocHqHdVPLPpTOBExFsAib9mwBk0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因人而宜,每個人恐懼親密關係的原因各不相同,比如說我,我是一個比較自卑的人,和別人關係太親密意味著要暴露自己的缺點,同時也會看到別人的缺點。對我而言和一個人交往的過程就是一個減分的過程,剛認識一個人的時候都給對方打滿分,後來關係越親密看到的缺點就越多,打分也越低。這就好比一個男人追一個女神,沒追到手的時候覺得對方是女神,追到手之後她就泯然眾人了,如果和她上床之後甚至會覺得她煩,不想再看到她。因為當你得到她之後就是女神開始走下神壇變為凡人的時候,意味著她要開始在你面前曝光自己的缺點,你會看到她素顏的時候,會見到她打嗝放屁挖鼻孔的時候,之前的所有美好的印象全都破滅了。一個人在剛認識的時候的起始分越高,那麼相處之後的失望程度就越高。
我個人對於私密空間的訴求也是非常大的,總有不希望被別人侵犯的地方,和別人太親密意味著我的私密空間會被人侵犯,關係越親,侵犯程度越高,這是我十分不願意的。比如說男生都不喜歡女朋友翻自己手機,哪怕手機里什麼都沒有,自己心裡沒鬼也不願意。和朋友父母的相處也是一樣,更糟糕的是他們會以「咱倆都這麼熟了」、「我可是你媽」這樣的理由來開脫,顯得我小氣,反而是我的不對了。
還有就是關係越親密,越難以割捨,有時候是一種痛苦。比如說好朋友來借錢,你明明不想借給他,但出於所謂的兄弟之情還是會出手相助。一段親密關係一旦建立起來之後,維繫這層關係的成本就越高,人脈啊朋友圈啊已經成型了,你從這個圈子裡已經得到利益了,並且還可能未來繼續從這個圈子裡獲取利益。但是圈子裡有一些人你就是不喜歡,就是看不慣,由於利益的牽扯你還不能得罪他們,就需要裝,長時間的裝又是一件非常累的事情,讓我覺得很不自在。
所以我現在只和別人保持淺社交關係,絕不談戀愛,絕不發展「鐵哥們兒」,發現這種相處模式非常輕鬆非常愉快,因為彼此都不是很熟所以對方不會侵犯我的私人空間,也不會暴露缺點給我,反而有利於社交關係的穩定。我沒有義務必須對別人好或必須幫對方什麼忙,當然我也不會麻煩別人去為我做什麼他們不願意做的事,避免了矛盾的發生,所有的合作都建立在契約前提下,合作結束後各回各家誰也不管誰,不可能會發生衝突,做事情完全出於自己的意願。一旦發現和誰關係有變親密的趨勢了,我就會開始拒絕對方的一些邀約,來保持這樣一個心理舒適距離,發現適當的拒絕並不會得罪人,反而減少了一個可能會暴露自己缺點的機會,也降低了產生衝突的機會。父母方面不和他們同居,只是偶爾回趟家,偶爾打個電話,這樣他們就不會整天叨叨我嫌棄我。
目前我還是和別人保持這樣的相處模式並覺得很自在。總結一下就是:親密關係會侵犯自由和隱私。而我恰恰比較注重這兩樣,所以排斥親密關係。當然,自由的代價就是孤獨,不過對我來講,孤獨是可以接受的,甚至是可以享受的。·
題主所講的問題讓我心有戚戚焉。關於兩個問題的答案如下:
我推測這可能是由於沒有建立起健康的依戀模式而導致的心理問題。是不是病症我不敢揣測。盼大牛出來答疑。
引用:成人依戀關模式研究1:
Hazan 和 Shaver(1987) 有一個簡單地依戀模式測量的問卷,要求被研究對象閱讀下列三段內容,並指出那段內容最好地描述了他們在親密關係中的所思、所感和行為:
A.與別人親密令我感到有些不舒服;我發現自己難以完全信任他們、難以讓自己依賴他們。當別人與我太親密時我會緊張,別人想讓我更加親密,這使我感到不舒服。B. 我發現與別人親密並不難,並能安心地依賴於別人和讓別人依賴我。我不擔心被別人拋棄,也不擔心別人與我關係太親密。C. 我發現別人不樂意像我希望的那樣與我親密。我經常擔心自己的伴侶並不真愛我或不想與我在一起。我想與伴侶關係非常親密,而這有時會嚇跑別人。
引用:成人依戀模式研究2:
金·巴塞洛繆把承認的依戀模式分為安全型、多慮型、超脫型與恐懼型。安全型的人對親密關係和相互依賴感覺很自在,他們樂觀外向,並且願意參加社交活動;多慮型的人對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時刻都會保持高度的警惕,他們很希望跟別人建立親密關係,但是一旦自己的親密對象與其他人有密切關係,他們就會心生嫉妒;超脫型的人喜歡依賴自己,對親密關係沒有多大的興趣,往往表現得冷漠而獨立;而恐懼型的人則總是擔心遭人拒絕,不能相信別人,同時他們也不信任自己,多疑而害羞。
題主可以簡單對照或者查閱一些資料,加深一下了解。我是門外漢,抱歉不能為你提供更準確深入地幫助了。
2、會不會演化為更嚴重的情況?
有可能。心理問題沒有被發現和理解,往往會被自己和周圍人認為是「天生性格如此」,而粗暴簡單地放棄了去深入了解和被修正的機會。那麼這就有可能導致這一現象被題主內化、接納,覺得「我就是這樣的人」,從而使這樣的想法和行為更加固化。
此外,不同環境施加的影響不同,我認為有時候環境的改變或者可能會加重這一情形。如小環境、緊密親密的工作氛圍可能對人與人形成親密關係施加更大壓力,從而更加造成題主困擾。
3、依戀模式會反映在我們所有類型的人際關係中。
我揣測題主雖然講到的是友情方面的現象,但實際現象可能不止反映在朋友之間。依戀模式不健康通常給我們所有類型的人際關係都帶來影響,不知道你的親子關係、戀愛關係、婚姻關係是否也有這方面類似的表現?
·
覺得自己不配得到對方的青睞,覺得自己不會全心全意對待對方是十分粗暴的自己又無從避免、對對方可能沒有回報的善舉感到恐懼。
支持樓上專業的指導,另外以自己的解決方法給樓主幾個小建議:1.定期寫下那些親密的朋友愛人給你帶來的感動瞬間,他們如何幫助你如何陪伴你。在你有抵觸情緒時拿出來看看 2.出現排斥他人情緒時,趕緊轉換成自我貶低模式:我何德何能有他們陪著?我根本就不配,他們那麼好,我有什麼資格排斥他們…… (純粹個人方法,酌情使用。) 一定會好起來的,我就已經跨過去了~
我想我是從如何分析和解決你的這類問題的方法開始,就不從親密關係恐懼是怎麼回事來講了。
首先我想對你所說的「症」進行辯解
心理學定義中,會對你和你身邊人的日常生活產生一定影響的行為我們才稱之為「症」,如果沒有如此嚴重,一般我們稱之為傾向。
如果你所謂的親密恐懼傾向對你和你身邊的人沒有過多的影響,你大可不必如此擔心,就當做每個人的行為和思維模式不一,生活、人際交往的形式也不一定要一致,自己過得好就行。
如果你這樣的行為模式已經影響到你在社會生活,甚至對你身邊的人造成了影響或者傷害,你可以考慮一下試著改變。
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先從精神分析學派來講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中潛意識理論告訴我們,那些在正常情況下根本不能變為意識的東西會在你內心深處影響你的思考方式和行為。
如果精分適用於你的情況,你應該選擇在他人的幫助下,自我主動的回憶過去,你從親密關係中所受到的傷害,然後把它從內心深處提到表層,直面它!
你越是恐懼,越要直面,當你主動的行為去正視它,你也就戰勝了它。
如果從行為主義學派來說,一切行為的產生都與主體所在環境有關,對不當的行為進行矯正,對適當的行為進行強化。
1.如果你所做出的行為不切時宜,我們一般採用消退法,使你減少直至停止出現這樣的行為。
2.如果你的正向行為較少較弱,我們一般採用強化,使你不斷重複甚至只會重複這樣的行為。
我個人認為行為主義雖然缺少人性,但卻是比較科學、實用的一門分析治療方法,你可以嘗試一下。
如果從人格角度來說,你大可不必在意這樣的問題。
人格的概念至今還沒有定論,所以人格理論種類繁多,我個人比較相信的是九型人格理論
九型人格理論定義這個世界有九種不一樣的人,他們的思維、行為模式也不一樣
雖然九種人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不過每一種卻有發展的健康與不健康之分
而影響人們產生不一樣的人格類型的是:先天遺傳、童年記憶以及後天習得,
九型人格中,人際關係比較疏離的有1號完美主義者、3號成就者、5號觀察者、6號懷疑論者、9號調停者,但幾種人格任具有不小的具體差異,你可以試著去看看,適用程度很高。
其實我認為人本主義比較可靠,但是在你這樣的情況下他沒法解決實際問題,行為主義說的很少 ,不過很有用。
以上,均是個人淺顯的看法
也祝願你能夠擁有一個你想要的生活。
結合自己的相關經歷,覺得原因可能是以下幾點:
1.小時候的經歷讓自己很難信任別人。我自己就是這樣,因為母親是那種警惕心特彆強的人,從小聽她談論他人時多是負面的揣測,所以這導致我後來遇到什麼事對人的判斷也往往是負面的。現在已經開始有意識地改變,可是真的收效甚微。
2.害怕失去,所以覺得還不如不要擁有。我不知道其他人是基於什麼樣的心理有這種想法,對於我來說,可能就是自尊心吧。
3.自私,不喜歡被別人依賴的感覺。多一份親密關係不僅意味著多一份的支持,也意味著多一份責任。我自己就很怕被別人的事麻煩,也自然也不好意思要別人的支持,這時就會主動疏遠。
4.自我意識太強,有時候也可以理解為自戀。除了可能覺得「他/她們不配和我成為好朋友」外,還有可能是希望對自己的一切有絕對的把握,不願被他人的意願影響。
5.過度依賴父母。已經有了很強大的社會支持,自然對親密關係的需求就下降了。
對未來的影響感覺還是有的
這是心理學中依戀風格中的迴避型依戀(即避免與他人的心理距離過近,關係過於親密)。「依戀」是尋求與某人的親密、併當其在場時感覺安全的心理傾向,依戀理論起源於對動物的觀察及實驗。每個人按照與周圍人的心理距離的遠近和適應的親密程度不同,都會有自己的心理舒適區,當超出這個區域時,即心理距離過近或過遠都會讓人心理產生不舒服的感覺。在最經典的三種依戀風格中,按心理距離由遠到近依次為迴避型依戀、安全型依戀、焦慮性依戀。依戀的產生是從嬰兒時與母親的互動開始的,而不是長大後才習得的,所以三種依戀風格的產生在嬰兒期就基本固定了(具體可見Bowlby 和 Ainsworth的研究)。
關於迴避型依戀的人的特徵,可以參考《心靈捕手》中馬特·達蒙飾演的威爾,此片獲得當年奧斯卡最佳劇本不僅是出色的情節,還有對迴避型依戀的透徹分析。
在三種經典的依戀風格中,安全型依戀的人心理更健康,其它兩種依戀都有某些隱患。因為人是社會性的動物,所以依戀從進化上是有意義的。在進化的歷程中,能夠與一個依戀對象維持親近關係的嬰兒更有可能生存到生殖年齡,從而將基因延續到後代。當然成年後,依戀會延續到與朋友和伴侶的關係中,而安全型依戀與別人互動性更好,特別是在浪漫關係中更容易保持關係的穩定性。
(這兩張圖片已經很好地說明哈洛的實驗和人對親密和愛的需求了)
這裡不得不提哈洛用恆河猴做的有關愛與依戀的經典實驗(也被譽為心理學上最經典的實驗之一),http://baike.baidu.com/view/653625.htm。哈洛對這個實驗有句經典的話總結道:「愛存在三個變數:觸摸、運動、玩耍。如果你能提供這三個變數,那就能滿足一個靈長類動物的全部需要。」僅僅說觸摸這一點,無論是同性間的還是異性間的,不過於親密好像都不好實現,所以好像親密是必須的。當實驗後來改進時,哈洛用到了臭名昭著的「鐵娘子」實驗,哈洛設計了一種特殊的母猴代母,這種用絨布包裹的木頭假母猴(當然,它一直被小猴認為是母親)會向小猴發射鋒利的鐵釘,並且向它們吹出強力冷氣,把小猴吹的只能緊貼籠子的欄杆,並且不停尖叫。顯然,這是一個邪惡的母親,它們有的會對著小猴發出怪聲,有的會刺傷小猴。令人吃驚的是,無論什麼樣的邪惡母親,哈洛發現小猴都不會離去,反而更加緊緊的抱住它們。 無論受到任何驚嚇,受傷的小猴在驚嚇後唯一傾向就是去找媽媽。實驗表明,任何靈長類動物,從小開始,就渴望親密關係,無論是任何恐懼都無法阻止這種關係的維持。
至於為什麼會對過於親密的關係恐懼,除了用依戀風格來解釋外,也許還可以用social exchange theory解釋,直白說,就是每個人都潛在地將每個人際關係看作一筆投資,是要權衡成本和收益的。對於一般人,過於親密意味著收益很大,而成本與維持一般關係相比差不多,但對於迴避型依戀的人來說,當有過於親密的關係時,他們期望的收益低於普通人,而感知到的成本卻比安全型依戀的大得多。用進化心理學來解釋就是,人類的情緒和本能系統遠遠落後於理性,它們是為了適應20萬年前的原始社會進化出來的,並不是現在這個現代文明的信息化社會,那時的人際關係和現在文明社會的迥異,這就顯示出了明顯的滯後性。害怕親密關係是種情緒,不如後天習得的理性理智,因為理性是建立在這個現代社會的,所以這種情緒應盡量用理性來克服。比如在遠古社會,我們在向姑娘求愛的時候會小心謹慎,因為一次洋相會很快被傳遞開來從而使得我們變得整個群落的笑柄。然而在現代社會,尤其是人口流動劇烈,人際關係變動頻繁地大城市,社交失敗的成本近乎於零,所以正確而理性的做法卻是永遠都勇敢地邁出第一步。
最後說一點,三種依戀風格其實無所謂絕對的好壞,只是人格的參差多態罷了。不過用斯滕伯格的愛情三因素(依戀、激情、承諾)來分析,完美的浪漫關係是需要同時具備三者的,如果缺乏了依戀這一維度,就很難形成真正完美的愛。當然,三種風格也不是絕對的,也許只是你沒遇上那個能改變你的人罷了。
我個人有類似的情況,但是算不上恐懼,只是一旦跟什麼人相處久了就會反感。這種時候就會選擇和這個人保持一點距離又不讓他發現,過一段時間就好了。從精神病學上來說沒有影響社會功能學習功能都不算是「病」,所以題主沒有必要給自己加上一個標籤,因為這個標籤很容易成為你的借口,你潛意識認為自己有這種癥狀,於是在與人相處的時候就更不願意鼓起勇氣,更不願意容忍對方,只會用這種所謂的癥狀當保護傘,這反而會讓自己更易與人建立親密關係。
我有對自己的這種行為做過很多次反思,發現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人一旦變得親密,缺點會隨著距離的縮短而放大,一下子會難以忍受。而除此之外,我自己本身因為家庭變故什麼的漸漸變得抗拒與人深度交往,也許題主和那些小夥伴身上也有一些類似的社會應激事件發生,導致了這種心理傾向。
不過話又說回來,我還是會有很多死黨,還是願意和他們掏心掏肺,可能重要的還是每個人的雷區不同,有些人覺得這些缺點無傷大雅有些人卻死活不能接受吧…所以題主還是敞開心扉,不要給自己戴帽子貼標籤,鼓起勇氣去尊重和接納別人,而且你也要知道永遠有人在默默地愛著你啊~
最穩定的關係,不是你我不分,而是親疏得當。
——所以我主要是想問這個會不會演化成比較嚴重的情況呢?
性無力,愛無能,抑鬱症,精神分裂等一系列癥狀。
為什麼要等到癥狀嚴重了再去醫治呢?
親密是有界限的,前提是不干涉每個人的自由,不要隨便給自己下結論,也許本無病,庸人自擾之。
潛意識裡害怕承受得到以後又失去的感受,害怕關係太好因為某些事情而讓關係變得「不完美」,對一切違和感到不安,多數還伴有敏感、膽小、怕麻煩等心態。多出去走動走動吧,感覺閱歷不是很夠的樣子
我是「缺愛」到一定程度後,很不習慣別人對我好,甚至慢慢疏遠別人,避免靠得太近。可能源於深深的自卑,和缺乏安全感吧。
大抵是年少時光里,親歷過身邊關係親密的人分崩離析的結局,抑或是漸漸知曉了經營親密的苦楚。
靠這一句話解:內心愈強大,人愈與之親近。
大概那種感覺就是,當我愛上一個男孩子或者有一個好朋友之後,會突然有一天從覺得ta哪裡都好轉變成覺得他這裡不好那裡不好,努力地迴避。
和初戀就是這麼分的,現在這個問題又開始困擾我了。
推薦閱讀:
※關於死亡,生命的意義,靈魂,存在的意義?
※為什麼會覺得人偶、蠟人這些類似人形卻沒有生命的東西有一種特異的恐怖感?
※為什麼我極其害怕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