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朱元璋的話吳越地區能獨立發展出近代工業革命嗎?

不少劉仲敬信徒和吳越主義者都認為是明朝的統一扼殺了中國南方地區特別是吳越地區進入資本主義的希望。只要保持元末的分裂狀態,吳越地區將先於中國其他地區完成資本原始積累產生出類似於西方的工業革命。
與此相近的是五代十國趙匡胤的鍋,同樣有人認為趙大和趙二聯手絞殺了南方七國和北漢的資本主義,使得被征服地區成為補貼落後地區的帝國肉豬,始終無法完成資本原始積累。如果不是趙大和趙二的武力統一,吳越和南漢將率先進入工業革命。
這些看法究竟有沒有依據,為什麼?

(理性討論的進,亂噴嘲諷的請自動走開。題主保持中立)


不能。只要POD (point of divergence) 晚於221BC,比如題主所說的scenario,那麼任何中國土著國家都不可能獨立發展出近代工業革命。沒有科學,沒有邏輯學,沒有理性傳統,沒有基督教,建築力學連伊斯蘭文明都不如更不用說西歐,沒有漸開線齒輪,沒有水力鍛錘,不會造光學玻璃,不會用螺栓,不會造彈簧,恁吳恁越總不能用木材用榫卯結構用木炭搞工業革命吧?

很明顯,吳越即便自成一體甚至聯合閩越南粵干越湖廣,也沒有任何不向西方學習獨立發展出工業革命的可能性。至於說通過西化發展工業革命,結合OTL (Our Timeline) 的歷史事件來看的話,我認為皈依基督教的Amaga aisin gurun更有可能在東北亞先發工業革命。


朱八八的重稅對吳越的破壞是短期的,之後韃清的閉關對吳越的破壞是長期的。
英國工業革命的先導是輕工業中的紡織業,這也是符合消費需求的。畢竟服裝是需求度僅次於食物的物品。蒸汽機這樣的重工業的誕生是為輕工業的紡織機提供動力,以現在的說法就是「產業升級」。
上海黃道婆活用上海的土質推廣了棉花種植(上海是沖積平原,多適合棉花種植的沙壤,佔總耕地面積的接近1/4),並且大力推廣了其本人自海南學習並加以改進的棉紡技術。於此之前,國人的紡織原料是絲和麻。絲織品太貴,麻織品太糙,這個現如今的人都是有體會的,也用不著特意去翻史料了。
蒸汽機的發明基於近代科學,上海徐光啟翻譯了科學的基礎,幾何原本。幾何學中最基本的一些術語,如點、線、直線、平行線、角、三角形和四邊形等中文譯名皆是徐光啟定下的。很多國人認為上海在開埠之前是無人區,因而沒有學過上海人徐光啟翻譯的幾何,這個真不是上海人的錯。
唐天寶五年置的上海青浦青龍鎮在唐宋時期就是貿易重鎮。《宋會要輯稿》「食貨·商稅」條目所記錄的北宋熙寧十年(1077年)全國各地區商稅的情況里有記載,一般州府級城市在0.5-3萬貫之間,縣級城市在0.3-1萬貫,市鎮則在0.3萬貫以下(商稅是國家對市場交易的商品進行徵收的主要稅賦,「凡布帛、什物、香葯、寶貨、羊彘、民間典賣莊田、店宅、馬、牛、驢、騾、囊駝及商人販茶鹽皆算」,體現了一個地區或城鎮的商品經濟發達程度和水平)。
青龍鎮交商稅15879貫,上級的華亭縣城商稅為10618貫671文。彼時全國擁有1880多個鎮,在鎮級比較中,商稅達到一萬貫以上的只有10個市鎮。時全國設有縣1200多個,商稅超過萬貫的縣城只有21個,佔1.7%。
在東部沿海港口城鎮比較中,青龍鎮處於第七位,排在泉州城之後,當年泉州城商稅額為19939貫353文,比青龍鎮多4060貫,僅高出青龍鎮25.6%;排在第五位的明州(今浙江寧波),「雖非都會,乃海道輻輳之地……商舶往來,物貨豐衍」,同年商稅額為20220貫500文。
請注意,青龍鎮的歷史背景是唐宋時期,當時上海地區尚無棉布這一農耕時期的拳頭商品。在有了棉布之後,「1591年菲律賓總督發現,菲律賓群島上土著居民因為服用中國衣料,不再種棉織布,所以下令禁止土著居民服用中國的絲綢和其他中國衣著原料。1592年這個總督報告西班牙國王說,中國商人收購菲律賓的棉花,轉眼就從中國運來棉布。棉布已成為中國貨在菲律賓銷路最大的商品。但土著居民如果採用自己種植的棉花自行紡織,可以向墨西哥輸出肆十萬比索的布匹。這只不過是一紙空文,以后土著居民還是大量服用中國衣料。」
朱明曾經有應對倭寇的海禁,倭患平定後施行隆慶開關,並且國際貿易從原來的官辦朝貢貿易變成了民間自由貿易。然而後面的韃清閉關除廣州一地外,停止一切對外貿易。吳越地區的上海港、寧波港(避朱明諱而改名)幾近荒廢。
近代工業革命最關鍵的市場和文化交流被韃清扼殺,如何革命?


先說結論,除非你野蠻5開局反覆刷新地圖,否則沒有可能。

和吳越獨立最能做比較的,是西歐低地三國和東歐低地三國。

1.有外部大國博弈,達成戰略均勢的可能,西英法德的纏鬥導致尼德蘭的獨立,也導致19世紀荷比的分裂

瑞典衰落之後,毫無疑問東歐三國就跟著大波波一起被逐漸瓜分了

2.有利的市場

荷蘭早期靠波羅的海貿易,之後拿下東南亞加勒比海一部分殖民地,幾乎壟斷香料和奢侈品貿易,然而英荷戰爭丟了海權,自然也逐漸變成大國博弈的僕從國,英國介入大陸的一個前哨了

3.小國沒有縱深,荷比靠沼澤地和堡壘群,一戰擋了德軍一禮拜,能不滅亡說到底,還是靠國際協約體系,也就是英法德三國的平衡維繫著的,現在波海三國呢?沒北約能活?

4.說回吳越,唯一可能只有拿下整個長江防線才有可能和北方抗衡,但那也談不上所謂的獨立了,所以只能刷新地圖,把日本往南移5個緯度,然後吳越伸出一個狹長的半島…歷史上反正也是要麼僕從國要麼皇民的可能性遠大於獨立的可能性


地形上,首先北部壓力做大,守江必守黃淮,淮南到徐州一線,最安全的做法是右臂前進到魯西南,以泰山和沂蒙地帶為防線,保證右翼安全,宿州—徐州—定陶一帶為支點進行機動防禦,在然而這又到大荷蘭省東部了,這算吳越獨立了么?徐州是逐鹿中原的門戶,聯通西北和東南交通線的中點,自古就三個,西部南陽盆地的方城夏道,丟了南陽就得死守荊襄,偏東點還有個隨棗走廊,中部地區信陽孔道,你們大荷蘭駐馬店,丟了就是守武漢了,東部,南九江,北徐州了,守不守?玩不玩機動防禦,不守亡國,守了,就是陸權會分割很大一部分戰略方向,山地步兵和河道機動得玩溜,河道水軍可不是海權,機動全靠小舢板和平底船,和海權是兩種科技樹,說不定一旦點錯就造不出藍水海軍了,歷史上,吳與楚,陸戰勝多,水戰勝少,上游有巨大的運輸,機動和衝擊優勢,孫子就是帶著部隊在淮上棄船,從信陽三關挺進大別山,尋求陸地決戰來獲得戰略主動的

反正你們要玩吳越純種是玩不成的,蘇北狗和江淮方言毒化你們蘇滬小片說不定甚於現在

安徽省首府南京,然而南方政權歷代古都,不控制南京,越過鎮寧丘陵,就是太湖平原,毫無屛障。沒有安慶、九江,也就是沒有南京的水上門戶,安慶過去,江淮之間據點合肥,吳越獨立的華盛頓孫權同學在這裡揮灑青春熱血

南方,寧紹平原,地力較薄,但自然資源也比做鹹鴨蛋的黃淮泛區幸福的多,依靠非常破碎的泗嵊丘陵帶,壓力不大,可以考慮南下奪取嵊中盆地,以增加南部山區隘口的控制能力

總結一下,如果不是南北分割,否則,北部,必須攻勢防禦,前出到整個山東的黃河東部,控制運河沿岸,在河南東部進行機動攻勢進行騷擾,都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沒有實力,退守徐州一線,最次才是守江,北方政權只要騰出手,亡國是時間問題

西南,九江安慶,可以死守,也可以前出江淮中部,作為戰略中心的話可利用河道擴張到武漢重鎮

南部,打不出去也沒人打進來,守好海島就行

5.一般所謂排外狗,其實意識不到江浙都市圈,實際上是依賴長江流域提供的巨大的潛力,包括原料,市場,人才的集聚的來銜接海洋貿易,開埔時代沒有萬噸輪,黃浦江夠用,現在上海得在洋山建港,然而為什麼寧紹平原沿海有比較優良的地質環境做深水港,卻不能發展?一個地狹土薄,一個就是沒有長江

上海狗獨立一個試試


簡單一點說,北方的任何一個鞏固政權都能對吳越造成巨大的軍事壓力,都會迫使吳越政權在防務上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經濟肯定會大受影響。

如果對外開拓,太平洋過於遼闊,很難對美洲進行殖民和貿易,而東南亞地區穆斯林的人口,組織水平和戰鬥力遠遠超過印第安人,征服殖民和貿易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北方受壓,南方受阻,東進西進都不可能,吳越自身有多少資源可以用來工業革命,別忘了英格蘭是整合了大半個地球的資源才進行了工業革命。


資產階級和工業革命是兩回事。江淮國可能會(或者一定會)產生資產階級,但只有英國會誕生工業革命。


基本沒可能,明清的東南沿海與北宋的中原、文藝復興的歐洲,完全是不同的社會形態。


來!送你一面上海旗,到吳越內鬥時助你成大事!


推薦閱讀:

數卷殘編是誰?

TAG:明朝 | 資本主義 | 明太祖朱元璋 | 工業革命 | 劉仲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