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曹操在赤壁之戰前寫出來了較為憂傷的短歌行?

本人高一,今天上語文課剛剛學習了《短歌行》這篇文章,老師說這篇文章是曹操在赤壁之戰前盛大的宴會上寫的,但我讀來覺得曹操的心裡充滿了憂傷和壯志未酬的情感。所以有個疑問。為什麼曹操在與敵人決戰前會發出憂傷的感嘆?為什麼沒有說一些雄心壯志的話?


這首詩歌其實並不憂傷。個人認為,準確地說,這表達的是一個亂世英雄在爭霸的道路上,面對某些關鍵的時刻,偶爾感覺到疲憊和忐忑的心情。
曹操是一個很隱忍的人,這隱忍讓他成為最後的贏家。所以短歌行裡面,他的真實心意是若隱若現的。短歌行有一些是為他自己寫的,有一些是寫給天下人看的。而且他很狡猾,是穿插著寫的。把吐露真心的句子揀出來,可以看出一些他的野心。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這段他為自己而寫。人生在洪荒宇宙的輪轉中,短暫得就如同朝露。他沒有說出來的話是,所以我選擇了權力爭霸的道路,因為不想虛度這短暫的一生。】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明明如月,亘古永恆照耀大地。月亮雖然光明偉大,但是卻永司其位,不能輟棄其職。榮耀即孤獨。一旦走上爭奪霸主的道路,也就沒有回頭路了,更無法停歇,已經註定了一直不停地在鋼與火的道路上前行的命運。】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天地空曠,夜色深茫,就像孤獨飛行的烏鵲,在茫茫的夜色中,不知道前路會有什麼,繞著老樹三周,沒有可以立足歇腳的地方,只能不斷前行,翱翔至死。這可能是大戰前夕,或者面臨關鍵時刻,曹操就算是梟雄,內心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不知道老天會不會幫忙,一瞬間表達出來的無力感。】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最後再次明志,再次確定了自己要爭奪天下的心意,對權力巔峰的渴求。英雄付出的代價,本來就是常人不可能想像的。】

只是個人隔著時空對曹操當時心情的一些理解。


的確,曹操這首著名的《短歌行》,雖然通常被解釋為向天下賢士伸出橄欖枝的求賢詞,但用詞未免過於哀怨曖昧了,完全不像準備完成統一大業的天下霸主求賢時該有的樣子。

於是,我有一個大膽的猜想,這首《短歌行》並不是寫給天下人,而是某一個特定的人物……

公元208年,曹操平定北方,正準備南下討伐孫吳完成統一大業。

而擋在她面前的正是與自己恩恩怨怨糾纏不清的渣備。

此刻,阿瞞究竟是懷著怎樣的心情會寫下這首《短歌行》的呢?

下面讓我們逐句來還原下曹操在這詞里到底說了什麼……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此八句比較容易理解,主要就是個憂思。

人生苦短,我們已經浪費了太多的時間。

聽著酒席上慷慨激昂的歌聲,我心中卻難忘憂思,只有借酒澆愁。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這八句就比較有意思了。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詩經·鄭風·子衿》。

全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表達的是姑娘對不歸戀人的思念。因為你的緣故,我一直在沉吟著這首詩……emmmm這真的是寫給天下賢才的么?這個青青子衿又是誰呢?

更重要的是這裡沒直接表露出來的下半句「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就算我不去找你,你就不會來找我么?嘖嘖,曹總這埋怨的小心情透紙而出。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這四句出自《詩經·小雅·鹿鳴》,寫的是歡宴的場景。阿瞞這裡雖然沒直說,卻也很明確表明了只要你願意回來我會很開心的。

從這段可以看出,這個「青青子衿」一定是個曾經在曹操這裡,很為曹操看重,之後卻離開了的人。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這八句直接挑明了全詞的用意,你我之間猶如天上明月一般美好,但究竟何時可以擁有這美好呢?一想到這個,我的憂傷就綿綿不斷。希望你能踏著田間小路,屈尊來看我,久別重逢的我們可以

談心歡宴,互訴舊日恩情。

到這裡意思就很明白了,「我希望你能回來。"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月明星稀,月就是我阿瞞,各路諸侯在月亮身旁已暗淡無光,而這麼多年你這隻南飛的烏鴉可又能找到依託的枝頭?事實證明我才是對的,不過我不會嫌棄你,山不會嫌棄自己太高,海不會覺得自己太深,你回來我會非常開心,這也天下人心所向。

最後這段曹總突然又露出了小驕傲,小小的嘲諷了一下對方,那麼這隻南飛卻繞樹三圈也找不到枝頭停靠的烏鴉又是誰呢?其實到這裡,熟悉三國的同學看到這裡應該能夠猜到了,這不正是衣帶詔事件後出逃漂泊各地南逃至荊州寄人籬下的劉備。

好了,到此為止事實已經明了。

公元208年,已平定北方南下準備完成統一大業的阿瞞寫下這篇動之以情的名作,希望劉備能夠放棄抵抗主動回到自己懷抱,從此一起過上沒羞沒臊的好日子。


首先,這首詩寫於赤壁之戰前系無歷史依據,見短歌行二首_百度百科

「第一首詩的寫作時期各說不一,歸之有兩種說法: 一是赤壁之戰之前。《三國演義》第四十八回有一段曹操橫槊賦詩的描寫。曹操平定北方後,率百萬雄師,飲馬長江,與孫權決戰。是夜明月皎潔,他在大江之上置酒設樂,歡宴諸將。酒酣,操取槊(長矛)立於船頭,慷慨而歌。二是赤壁之戰之後。第一種說法以章回小說為據,不可靠。第二種說法也無史政。所以這首詩的創作背景尚無定論。」

再者,即使真如《三國演義》所說,我體會這裡面表達的更多是求賢若渴的感嘆。試想,曹操立於船頭,微風襲來,馬上又要打仗了,他難免產生感嘆:不知道多少無辜的生命又要失去,不知道這場戰爭又會殃及多少百姓。若我曹操生於治世,帶領著一群賢臣共同建設國家,讓老百姓生活的更好,那該有多好!可反觀現如今,孫權劉備聯合起來,諸葛周瑜坐鎮帳中,戰爭不可避免,戰亂何時休!我多想飄到平行時空,那個時空沒有戰爭,劉備孫權是我的左膀右臂,孔明周瑜是我的座下賢臣,我們談笑風生,共議國事,百姓安居,天下太平,那該有多好!


蘇軾赤壁賦里寫:「『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jīng)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曹操短歌行的確卸載赤壁大戰之前。要是問蘇大學士憑什麼判定短歌行寫在大戰之前,其實也不用多想,看看短歌行表示的情感就明白了:站在未來國家主人的角度上極度的渴求人才。

另外,此詩歌我不知道你們老師怎麼講的,但如果概括為壯志未酬和人生苦短的傷痛,那可以說,你們老師真上錯了,沒有理解曹操此刻的心境和他的性格,基本上屬於望文生義。曹操一年前寫龜雖壽,就表達生命無所謂長短,關鍵在能否實現自己理想和價值。這樣一個思路。有這樣想法的人會感慨生命短暫么?當然不會了。
三年後,曹操寫《讓縣自明本志令》,說的清楚,當個宰相,已經是遠遠超過了他的目標,他沒什麼多求的。(這只是這一時期的曹操想法,不代表以後。)再者,寫短歌行的時候,曹操的敵人還有誰?袁紹袁術呂布張綉劉表都完蛋了,就一個瞧上眼的劉備還跑了,哪還功業未就壯志難酬啊!這就是分分鐘搞定東吳然後統一天下了,哪兒有什麼壯志難酬啊。


同意匿名用戶的意見,這首詩創作時間還有待考證,不過在文學作品中起到了flag的作用


當時大瘟疫已經開始流行,曹沖也許已經染病


表達什麼情感 壓根不重要,最後成了什麼事 才比較重要!~


這首詩應該是表達自己求賢若渴的吧 至於為什麼沒寫多少雄心壯志 個人認為當時曹操的兵力是完全在孫劉之上的 赤壁之戰就是典型的以少勝多 可見當時曹操在打仗之前就已經把自己當作勝利方 一統天下了吧 試想如果你是當時的曹操 兵力遠勝對方 你會給自己打氣加油還是想打仗以後 哎可惜了周瑜孔明這樣的賢士了


曹操的短歌行有兩首,這一首是思念關羽的作品。還有一首是抒發政治情感的。可能是羅灌水把這首詩改了日期吧


大概是安慰自己就算長得矮也不能自暴自棄吧.


推薦閱讀:

我這詩能給幾分?霧籠群山雲不見,群山只得半山見。酒飲三杯雨打臉,不知羞雲是否現。
在中國古詩或古文中,有哪些句子是能令你看一眼,讀一遍就心靈顫動的?

TAG:三國 | 曹操 | 古詩 | 赤壁之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