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神木縣石峁遺址皇城台遺迹現在考古研究進展得如何了?
能否確認是夏朝的一部分,能否確認跟夏朝有關,需要什麼證據才能得出該遺址與夏朝的關係?
其實從古人描述的蛛絲馬跡就能看得出,漢族的先祖所謂華夏,就是先羌族群和東夷族群的融合,並沒有一個確定的源頭。傳說中的黃帝與炎帝均是先羌部落聯盟的首領,他們對中原的統治是有外來征服者意味的。
而如今考古所確定的商朝,卻是東夷人的國家。
陶寺遺址雖然沒有什麼鐵證直指帝堯,但卻是最符合陶唐氏及有虞氏這兩個有繼承性的朝代或者說酋邦的遺址,帝堯也並未如大禹一般成為名副其實的天下共主,就像何努博士說的:「陶寺遺址的現狀表明陶寺文化的控制範圍僅限於晉南,這恰好說明陶寺處在一個初級階段,它不是許宏所說處於廣域王權國家的這個階段,它只是「漫天星斗說」中最亮的一顆星,還沒有形成一個中央。」
也很符合帝堯年間,十日並起、諸侯紛亂的格局,尤其是帝堯這個傳說中根正苗紅的黃帝後裔居然禪位給了東夷人虞舜的情況。
陶寺的衰落可能跟石卯的入侵有關,或許就是石卯遺址的夏人取代了虞舜的政權。而夏人遷徙到二里頭,或許就跟大禹和夏啟父子對中原地區部落邦國的征服統治有關。
石卯遺址,或許就是黃帝部落聯盟的一大居所。而為什麼黃帝部落聯盟的正統首腦帝堯會遷徙河北再遷徙山西呢?這個就不能以古代定居國家的眼光看待了,原始社會的國家還是比較類似游牧民族的,即所謂「行國」。集權程度也是很差的,所以帝堯開闢陶唐氏國家留下陶寺遺址,卻無法對石卯遺址居住的親族控制了。而作為帝堯部下的夏後氏為什麼能和石卯遺址發生關係,最後征服陶寺遺址,進而建立夏朝呢?
我們看看夏後氏在史記中的描述:禹為姒姓,其後分封,用國為姓,故有夏後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尋氏、彤城氏、襃氏、費氏、杞氏、繒氏、辛氏、冥氏、斟戈氏。
得,你要是把夏換成突厥,把夏後氏、有扈氏之類換成阿史那氏、阿史德氏……是不是就能理解了。夏實際就是一個由大禹重新締造的部落聯盟,而明顯不被帝堯所統治的石卯人,大抵就是在大禹東征西戰的過程中跟了大禹,與大禹的夏後氏氏族聯合了。
而後來商朝推翻夏朝,夏朝王子淳維北遷成為匈奴之祖,雖然這是司馬遷一筆帶過的一點猜想。但淳維是北遷了的,是否成為匈奴不一定,但夏人在國破時選擇北遷,是否就是對北方故土的一種依賴呢?
很多人上上古史的視角,依然抱著看待隋唐宋這樣高度完備的王朝的目光,所以嘛就偏見很多了。比如質疑石卯遺址非黃帝聯盟居所的學者,主要質疑點是迥異於所謂華夏的「石築傳統」和神木縣的地理位置(長城以北),就很明顯是帶這種偏見了。
古人早就說過了,黃帝「遷徙往來無常處」,具有行國特徵,類似游牧汗國。而大禹呢,出於西羌。乃至於周朝早期都是半農半牧,而後來漢族文化更多的是東夷色彩,這是地域造就的,也可以說是地緣因素而已。
簡單來說,早期夏人及其後裔周人的居住環境在西北,文化風格上很難和人們心目中的中原漢族等同。現代人對漢族第一印象,往往來自東部平原地區,更具有上古時期的東夷色彩。
看待上古時期的中國,雖然開埃及蘇美爾的腦洞是荒謬的,但其實目光可以更遠些,中國西北、內蒙新疆這些區域是上古時期先羌群體的居所,雖然他們的後裔不一定都是漢族,但他們跟漢族的聯繫是非常緊密的。
而很多人嘴裡念叨華夏起源先羌,身體依然很東夷嘛。
我猜測一下:石峁古城是有扈氏(就是史記里被夏啟所滅的)北方邊境的重鎮。當時有扈氏是個勢力範圍從陝南到陝北的大型政權,與新生的夏朝發生過激烈的國戰,最後夏朝勝利
石峁城址除了在時代上有部分時段進入夏紀年,其餘和所謂夏並無題主所想的任何聯繫。
換個角度看,石峁與中原地區的二里頭文化的交流並不多,僅有象徵性的中心聚落的空對空交流。
與石峁交流比較多的是陶寺,題主認為陶寺是你觀念中的夏么
首先,年代變化了,石峁的紀年從早先的前2300-2000年延伸到前2300年-前1780年左右了基本覆蓋了半個夏朝紀年。石峁外城牆約修建於前2100年。
其次,石峁皇城台宮殿區發掘有了一定進展,石峁的城門設施基本挖掘出來,並且發現了陶瓦(這個很重要,陶寺的陶版瓦已經被推翻,石峁這個可能就是目前最早的了)。
第三,石峁皇城台出土了銅器和制銅的石范,其中雖然大部分為砷青銅但是也有錫青銅刀,加上之前從民間收集到的十多件銅環,可見石峁已經進入廣義上的青銅時代了(以紅銅或青銅製成武器和切割工具的時代——丹麥學者湯姆遜),當然,用中國一般標準還不算青銅時代(扯淡的雙標)。
第四,相對於石峁城的發現,石峁整個文化區則展現出一種區域大國的形態,有規模巨大遺址數量(幾乎超過了蘇美爾和哈巴拉文明遺址數量)有眾多龐大的聚落,不少是上百萬平方米的,而且年代相當早(前3000多年)。這說明從前3000年開始石峁區域已經成為了能和蘇美爾城邦文明、印度河谷文明及埃及文明相媲美的史前文明,而且由於石峁在聚落規模上的明顯等級化,城市建設的軍事化,可以據此推測,或許石峁是一個集權的軍事化政權。其組織形式在石峁時期(前2300-1780)或許已經突破了蘇美爾城邦政體,而與前24世紀的阿卡德的政體相似。
本回答主要觀點已經得到夏史專家詹子慶教授的認可
如果有三個顛撲不破的證據,哪怕對方不認罪,也基本可以證明其有罪,而任何一個證據本身如果是假設的,但是其本身又有三個顛撲不破的子證據為其提供支撐的話,其假設本身就可以作為證據,同理,如果子證據本身有一個是假設,但是同時也有三個顛撲不破的從子證據作為這個子證據的支撐的話,這個子證據也是成立的,從而導致整個證據鏈的成立。有證據鏈支撐的假設不算是猜測,其本身就是可以作為證據的
石峁遺址是周祖不窟的都城,只是周朝不好意思承認這段歷史
今本《竹書紀年》「(不窟)居西河」,古本《竹書紀年》「啟二十五年,征西河」,榆林石峁確實在黃河以西,不窟打輸了就「自竄於戎狄」了
圖片來自這裡如何評價黃帝(姬軒轅)?
請先看看我在這裡的回答:
懷劍聽雨:為什麼考古學術界不承認夏朝?
回答一下川丹丹提出的四個問題
1、夏朝是「天下咸朝」的龐大帝國
不是,夏朝只是大禹、夏啟兩代強盛而已,大禹繼承虞舜沒多少年68歲不到就死了(《紀年》45年是不對的,或許是按200天一年的木星曆也就是25年),他一輩子居無定所,啟也不長命(《紀年》在位29或39年,也就是木星曆16年或22年),一個不會去、一個來不及營建需要近百年積累才能形成的大規模城市,之後夏朝就衰落了,中間還被滅過國,少康中興後只剩洛陽一點點地盤。另外,根據我的研究,夏朝早期軍隊只有5800人,你覺得這時代能有多強盛?
懷劍聽雨: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偽書?
懷劍聽雨:古代打仗的陣型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每隊50人,一共5800人,是商周之前的純步兵時代的陣法
四鳥四獸各50人是職業軍人,其他民兵只要知道自己屬於那個陣,跟著他們動就好了,四鳥四獸的指揮官則看中軍樹立哪個顏色的旗幟,五色代表五陣,具體你看《武經總要》卷七卷八,牝陣即黃帝五行之水陣,旗幟就是黑色,牡陣即黃帝五行之火陣,旗幟就是紅色,戚繼光《紀效新書》旗幟部分也有的
武經總要 &> 前集·卷七卷八
2、二里頭是早商
不可能,我已經用度量衡計算證明了商朝從早期就是以400米為里,而二里頭的王畿方千里用的是陶寺的250米為一里
_日影千里差一寸_觀念起源新解_圖文_百度文庫
16盎司1磅,16兩1斤。這是巧合么?
3、新砦遺址是早期夏朝
很有可能,夏商周王畿方千里圖還原出來後可以看到,四個角至少有兩個角是以本民族古都所在來確定的,而二里頭王畿的北角是陶寺遺址,東角就坐落在新砦遺址
懷劍聽雨:如何評價商朝這個朝代?
商朝王畿的南角是鄭州、東角是曲阜,都是盤庚遷殷前的商朝都城
懷劍聽雨:秦國非周室宗親諸侯,卻何以直接承襲周部族的發祥之地?
周朝王畿的西角是岐山、北角是石峁,都是周人以前的都城
4、石峁遺址是夏朝
不是,雍州是為了對付齊家文化(公元前2200~1600,共工以及前來投靠的三苗以及一些西方來的部落),并州石峁是為了對付草原文化的葷粥而在公元前2300年的小聚落基礎上在公元前2200~2100年以後擴建的,其擴建期落在舜的時代,《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高陽氏出身的舜在接替了高辛氏的堯的實權後,把高陽氏的八愷聚集到自己身邊,而把高辛氏的八元打發去邊疆「舜舉八愷,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時序。舉八元,使布五教於四方。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內平外成」,很可能就是當12州牧,舜此時還沒有重測菱形天下全圖,沿用的還是黃帝時代的方形天下全圖,這個圖裡石峁是位於并州範圍內的,很可能這個并州牧就是周祖棄或不窟。
圖有點不對,應該是以河北石家莊以北的定州也就是常山所在的緯度為北三州的南界,石峁遺址剛好在并州的東南角上
懷劍聽雨:大禹是否真的鑄九鼎代表九州?
到了并州牧為周棄的後人不窟的時代,大量史料記載周祖被夏朝所廢,至於時間其實並沒有記載,很可能就是夏啟(公元前2000年)滅的西河,位置也對的上,石峁文化被滅也是對應於夏初,《左傳昭公二十九年》「有烈山氏之子曰柱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棄亦為稷,自商以來祀之,湯既勝夏,廢柱而以棄代之」,夏朝把周棄的農神祭祀給廢除了,反而是商朝才給恢復了。《國語·周語·祭公諫穆王征犬戎》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也(夏啟時),棄稷不務,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竄於戎狄之間,不敢怠業,時序其德,纂修其緒,修其訓典,朝夕恪勤,守以敦篤,奉以忠信,奕世載德,不忝前人。《史記周本紀》那段也是源自這裡。至於後世韋昭、崔述等的分析是錯誤的。周人經歷了一段野蠻期,不僅傳承 《海內經》是《山海經》四經里字數最少的,連帝系都搞錯了:《國語周語太子晉諫靈王壅谷水》自后稷以來寧亂,及文、武、成、康而僅克安民。自后稷之始基靖民,十五王而文始平之,十八王而康克安之,其難也如是。然而夏朝商朝都各自傳了十幾代加起來有三十代,周人怎麼可能只有十五王?今本《竹書紀年》「(不窟)居西河」,古本《竹書紀年》「啟二十五年,征西河」,榆林石峁確實在黃河以西,再往北,黃河就進了冰河期後融雪到漢朝都還未乾涸的蒙古瀚海(燕然勒石已經證明杭愛山漢朝叫燕然山,那麼杭愛應該就是指山下的古海),那裡以上也就不被古人認為是黃河了。
《竹書紀年》沈約注「諸侯以天子之禮待之(公劉,其實是不窟)」,《詩經毛傳》「公劉(其實是不窟)居於邰,而遭夏人亂,迫逐公劉(不窟)」,《史記三代世表、五帝本紀、夏本紀、周本紀、匈奴列傳、劉敬傳》等等(推薦《先周歷史文化新探》第二章第二節、第四章第一節,《先秦歷史文化探微》第三章第三、四節,《夏史和夏代文明》第五章第三節,《走近夏代文明》第六章第六節)。
之後,幽州的老虎山文化萊夷后羿和營州的偏堡子文化商族聯合南下滅夏,建立了岳石文化和下七垣文化,之後少康中興復國,從此夏朝的地盤就很小很小,與東周類似,直到夏桀被商湯滅掉
殘存在石峁的周人參與了萊商兩族的滅夏戰爭,之後成為了後陶寺文化的一部分。《史記夏本紀》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亂。夏後氏德衰,諸侯畔之。天降龍二,有雌雄,孔甲不能食,未得豢龍氏。陶唐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於豢龍氏,以事孔甲。孔甲賜之姓曰御龍氏,受豕韋之後。龍一雌死,以食夏後。夏後使求,懼而遷去。劉累很可能就是公劉的父親,他作為陶唐氏也就是高辛氏的後人,被孔甲賜姓和賜予豕韋一族的人民,東山再起後,逃離夏朝,《史記匈奴列傳劉敬傳》夏道衰,而公劉。。。變於西戎。劉累逃離夏朝後,先去了石峁也就是邰,最後石峁被夏桀滅亡,公劉和兒子慶節就前去依靠當年不窟殘部鞠陶遷徙到的慶陽地區,成為了周朝的祖先。
繼續留在晉北的成為了祁縣的祁姓,祁姓士氏的蒍,在晉獻公時為重臣,士蒍後世大宗世代稱士氏,士蒍有二子,長子士缺、次子士轂。士缺又有二子,幼子名士會,是為范武子,士會後累遷至晉國正卿,封於隨邑,為隨氏之祖,又封於范邑,立範氏,為范氏始祖。士會嫡子範文子士燮,為國之賢臣;次子士魴,立彘氏,士魴便是彘恭子。幼子士囏侍秦,立劉氏,漢高祖劉邦就是他的後代。劉邦未必與劉累有關係,但是劉這個封地在山西是肯定的,所以公劉很大可能是山西人,與不窟和鞠陶沒有父子關係,只是同族。
另外,夏啟滅有扈氏只出動了九卿里的六卿也就是3600人,再加中央軍400人,車七輛,4000人就把有扈氏滅了。
商湯滅夏,《墨子》車九兩、《呂覽》必死六千,6000人十一戰就把二里頭滅了,你以為是六百年後周武王48000人在牧野擊敗70萬老人婦女兒童奴隸聯軍的那種規模的戰爭嗎?
夏朝時代的生產力可連成吉思汗的游牧都不如的啊。大禹治水,全國參與,《尚書》記載12州每州也不過能三萬壯丁脫產治水而已,會稽山大會那25州近1500萬人口應該很多是因為治水耕地擴大糧食充足才沒被父母沉河的嬰幼兒,按治水前每州3萬壯丁15萬人口,25州也才375萬人口以上,根據我的計算,是更早1000年的黃帝時代人口的近兩倍。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293877/answer/263995440
治水後,人口很快增加了三倍,但是到了夏啟家天下,夏朝初期實際能控制的人口估計不超過30萬人而已,影響力只有25州中的9州近千萬人口,夏朝末期實際控制也不超過60萬人,影響力則降低到了附近100萬人口
禮食殺牲則祭先, 有虞氏 以首, 夏後氏 以心, 殷 人以肝, 周 人以肺。
再看石峁那獨特的人頭祭祀。
所以說,這個石峁城是有虞的可能性比較高。陝西神木石峁遺址皇城台門址開創都城正門結構先河_央廣網
2016年石峁遺址的考古由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長孫周勇領銜,考古發掘工作主要集中在皇城台門址處。「皇城台」是石峁遺址大型宮殿及高等級建築基址的核心分布區。皇城台三面臨溝,僅北側偏東有一窄梁通往外界,門址即扼守於此,發掘顯示其主要組成部分自東(外)向西(內)依次為:廣場、瓮城、南北墩台、門道等。皇城台門址門前設置瓮城及廣場的做法開創了我國都城正門結構的先河。
考古發現銅器、石范、玉器及制骨遺存。考古人員初步推測,這些銅器年代為龍山時代晚期至夏時期,是中國早期銅器的又一次重要發現,尤為重要的是夯實了河套地區在中國銅器起源和傳播過程中的地位;製作銅器的石范,為探索早期冶金技術在中國的傳播路線提供了關鍵的連接點。
考古人員在皇城台東牆北坡的「棄置堆積」內還出土約200陶瓦殘片,經分辨是筒瓦,最小個體數13件,最大殘長34厘米。考古人員推測,數量可觀的陶瓦的發現,暗示著皇城台台頂當存在著覆瓦的大型宮室類建築;石峁陶瓦是公元前2000年前後發現數量最大、區域位置最北端的重要發現,對探討中國早期建築材料及建築史具有重要意義。
而在皇城台頂部棄置於西北角包牆處的大量獸骨中,考古人員還發現了完整的骨針「製作鏈」,骨針數量就超過了250枚。從發現的骨針推測,皇城台頂部可能存在著手工業作坊,以骨針、骨錐、骨鏟等為主要產品,尤以骨針產量最大,這為探索皇城台頂部聚落結構和石峁城址內部功能區劃提供了有積極線索。
從春秋《隨巢子》一文發現些石峁的線索。
原文
執無鬼者曰越蘭,問隨巢子曰:「鬼神之智,何如聖人?」曰:「聖也。」越蘭曰:「治亂由人,何謂鬼神邪?」隨巢子曰:「聖人生於天地,未有所資,鬼神為四時八節以紀育人,乘雲雨潤澤以繁長之,皆鬼神所能也。豈不謂賢於聖人?」
有疏而無絕,有後而無遺。大聖之行,兼愛萬民。疏而不絕,賢者欣之,不肖者憐之。賢而不欣,是賤德也;不肖不憐,是忍人也。
禹產於崑山,啟生於石。
昔三苗大亂,龍生於廟,犬哭於市。昔三苗大亂,天命殛之。夏後受於元宮,有大神人面鳥身,降而輔之,司祿益食而民不飢,司金益富而國家實,司命益年而民不天,四方歸之。
夏後之興,方澤出馬。
夏桀德衰,岱淵沸。
紂之時,夷羊在牧,飛拾滿野,天鬼不顧,亦不賓滅。
姬氏之興,河出綠圖。
天賜武王黃鳥之旗,以伐殷。
幽厲之時,天旱地坼。幽厲之時,奚祿山壞,天賜玉塊於羿,遂以殘其身,以此為福而禍。
召人以環,絕人以塊。
~~~~~~
隨巢子是春秋墨子的徒弟,這個傳世文字中,有很多有價值的線索,《禹出於崑山,啟生於石》,這裡崑山應該和千子文「玉出昆剛」的昆是一個意思。
《山海經,大荒北經》
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射。有人衣青衣,名曰黃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魃不得復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後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為田祖。魃時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決通溝瀆。
崑山在西北部,距離石峁應該不遠。
啟生於石,這個石很可能就是石峁。
可為什麼夏代很多遺址在二里頭?我估計,這是因為著名的太康失國事件,夏代早期遷過都,啟死後五個兒子爭位,族眾分裂,舊都政治環境險惡,因此太康得位後,借口喜歡遊獵,不顧反對,強行遷都東夷人附近地區的斟鄩,才是今天二里頭。
所以石峁是啟的夏都可能極高,這個城是古陽城,大禹會盟天下的場所。
除非發現文字證據,不然都不能證明石峁和夏朝有關
感覺這個應該不是夏文化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唐朝宰相李林甫?
※戰國時期各國版圖的形狀在歷史上能不能算是比較特殊的存在?
※歷史上有哪些經典的扮豬吃老虎的事件?
※《曹劌論戰》中的齊軍為何不一鼓作氣直接攻向魯國軍隊,非要等魯國軍隊擊鼓出戰?
※《武媚娘傳奇》里韓國夫人、榮國夫人算是什麼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