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牌遊戲玩得特別差說明哪方面特別笨?
下棋打牌這輩子基本上就沒贏過,一直把自己定位成「智商很低的人」。最後一次下棋在13年前,只四五步就死了,被對方詢問「如何做到的?」羞憤難當從此退出象棋界。但是也有的事比別人聰明,比如天生聽到音樂就可以唱出簡譜。所以也不該妄自菲薄,應該只是某一個方面很笨吧?求解?
棋牌有很多種,以個人經驗,不同種類的玩法所要動的腦筋差別很大,輸的原因也各種各樣。
不過!作為資深的棋牌弱智,我對這類問題都有很大的發言權!雖然不見得對你適用……
記得我剛上大學的時候,跟師兄們一起軍訓,師兄們友好熱情地,陪我這個來自大棋牌省四川的孩子玩拱豬。這個遊戲的玩法是每圈每人出一張牌,誰大就歸誰,有些牌要躲,有些牌要收。我覺得這是個很憑運氣的遊戲,思路很簡單:如果這一圈有牌是我不想要的,就盡量出小;如果有牌是我想要的,就盡量出大……在這個指導方針下,我覺得自己基本沒犯什麼錯。「四川人打牌老牛逼了!」師兄們讚許著。
但是!我發現!我老是輸……為什麼每次總是運氣不好呢?打到後來大家都沒這種花色了,就我有,所以我只要出這種花色,不管牌面再小都是我大,各種我不想要的東西就紛紛貼了過來……
「牛逼牛逼!」師兄們說,讓我按規則請冰棍。那次軍訓我請出去總共三四十條冰棍吧……
後來的後來……
有一回我跟人打雙升,被對方活虐,打到J。然後據說有一條捷徑叫「主鉤鉤到底」,是說如果用主J摳底的話,就可以把他們打回原形,反敗為勝。恰好,我手裡摸到一張主J。我陷入了沉思……
「一定要把主J留到最後一圈啊,而且要保證它是最大……」
「那就得想辦法把四個王都搞下來。只要沒有王了,我的主J肯定最大……」
「不,那還不夠,萬一有人不停地掉主把我的主牌耗光了怎麼辦……」
「主牌要省著用,而且要多找一些機會騙對手用主牌……」
「…………」我就這麼冥思苦想著,盤算牌局結束時我該怎麼樣達到理想的效果。
這時候!一道靈光閃過我的腦海!
我忽然醍醐灌頂了!想當年師兄們打拱豬騙我冰棍的時候,不是因為他們牌好!
而是因為他們!在!逆!推!啊多麼痛的領悟!!
他們就像我現在一樣,早就算出了我手裡什麼花色長,什麼花色沒有,這才制定了最後幾輪的戰略!
每一輪牌局到最後幾圈,基本走向在他們心裡特么的都已經敲定了!
(而且那三條賭棍其實是心照不宣地,聯起手來欺負四川師弟……)
那,堪稱本人打牌史上的革命性突破……在二十多歲的時候才領悟到結局會被人預定,好悲哀。
不知道題主姑娘是不是比我更早就意識到了這點。如果你已經有了這種思路,但是打牌還是不行,那可能就跟我現在的情況一樣,就算知道計算的思路,但工作記憶廣度不夠用啊怎麼辦……
因為逆推,是必須記住牌局當中發生的很多事件才可以做到的,這對我來說不可能。
以升級為例吧,如果你想儘早掌控牌局後來的走向,那最起碼你要記住四門花色和另外三家的對應關係(據說有人是把每圈誰走了什麼牌都能全部記下來的,但咱們不跟這種bt一般見識),常規的高手,會記住某家缺了哪門,哪門還長,某門的大牌和分走了幾張,還剩幾張,當然還有主牌的情況,最大的幾張走沒走,可能在誰手裡,之類。而且是兩副牌,這個記憶量就完全超出了我的能力範圍。
別說在牌局中了,你就是把它寫在紙上讓我背,我也得背個十幾二十分鐘的。
在運動的牌局中就更沒戲了,工作記憶通俗地比喻就是內存,你需要能夠隨時存儲和調用這些信息,處理器還不能停。對我來說,經常是這一圈記住點事兒,過了幾圈特么的就給搞混了!
這就是我的軟肋,要是換成鬥地主的話記憶量會減少(兩個王和四個二,某個斷掉的數字是否有炸,就夠了,而且未知的也只有兩家),我的技術相應就會提高,所以鬥地主我還可以勉強一玩。
也有一些人算牌的難度除了工作記憶之外,還有邏輯推理能力,從牌局的互動情況進行一些簡單的推論例如:如果對家有分,他這裡肯定會下分,他沒下,所以分在別人手裡。這方面作為一個理科生我倒還好。而且我覺得不能做出這種推論的玩家,也未見得是邏輯推理能力不行,也可能是他還不熟悉這門牌戲的一些基本規律,也就是俗稱的還沒上手。總之這方面我覺得大部分人不存在能力問題,因為都是簡單推論,基本是1+1=2級別的。高難度的那些……嗯,打牌做概率計算的都是bt,玩個遊戲至於嗎?
也有一些人玩牌會輸在心態和表情上,尤其是炸金花這種運氣+騙術的牌戲,這方面不多講了。
下面開始講棋:
拋開飛行棋不論(雖然是我的最愛),棋大致上是沒有隨機成分的。也就是說,除了對手會怎麼走這一點不確定之外,其它所有變數都擺在你面前了,所以不用去存儲什麼信息。圍棋我學過一點,到處被活虐,但我覺得這方面真的就是經驗差距,很多圍棋愛好者整天做死活題,打譜,背定式,各種變化瞭然於胸。那都是前人千錘百鍊積攢下來的東西,太霸道。就算智力上全方位地壓過他,也沒辦法贏。我們的討論範圍局限在象棋、國象、五子棋,包括跳棋之類,這些玩家當然也有背過各種開局的,但這些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咱們都不比,就找那些經驗相仿的純愛好者,在跟他們的切磋中辨別自己的能力差距。
我小時候學過幾年國際象棋。也有過四五步就死的經歷,不過那個說實話是圈套,國際象棋里四五步搞死你的方法就那麼幾種,稍微懂一點就不會中招了(然後就會拿這招去騙題主MM這樣的新手),真正的考驗在於繞開這些圈套,進入中局階段時,你來我往,變化陡然就多了很多。這裡面你要想佔便宜,見招拆招是不夠的。要想不靠經驗,純從臨場上勝過對方,就需要從以下的角度思考:
1)儘可能地判斷對方這一步的意圖(他走了馬,為什麼要走馬呢?他的馬瞄準了哪些點?)對我有什麼威脅?我怎麼處理?——這是從防禦的角度。
2)如果由我來組織進攻,下一步該怎麼走?後續呢?他該怎麼應對?——這是從進攻的角度。
3)更進一步考慮,為了防止對方的某種應對,我是不是該有一套更複雜的組合戰術?或者隱蔽我現在的戰略目的?那我需要考慮對方可能會做出哪些我想不到的應對?——這是站在對方的防禦角度考慮進攻。
4)啊!難道對方就不會像我一樣,站在我的角度去考慮他的棋嗎?他會不會也想到了我剛才想的那些?那他這步棋的目的會不會比我看到的更深遠?——這是考慮了對方也考慮到己方應對之後做出的考慮之後己方再做出的考慮……
5)…………
總之就是這樣了,分析分析無窮盡,越來越複雜,走出一步,算出十幾步之後的也有。看起來雖然難,用到的東西其實也沒那麼多。按我的經驗,這裡面的差距,同樣是一個心態問題,一個能力問題。
先說心態問題,是否能把對方真正當做一個在計算中的個體?既然在計算中,就要承認你們的互動是活著的,隨時可能有意外和變化出現的,跳出你預先鋪好的那條思路之外。很多像我一樣的初級棋手,這一關就過不了。有時雖然能算出好幾步,得到一套對自己有利的戰術。問題是,你能算出對自己有利,對方也算得出啊!人家憑什麼非要按照你的這條思路走?這就要求任何時候,都絕不能小看對手的變化性,替他算棋的時候,要像給自己算棋一樣,殆精竭慮地考慮各種可能。這個說來容易,我自己感覺做起來很難,考慮變化的時候,總是情不自禁地把對手的棋想得比較簡單,結果就是失算……
只要具備這個心態,剩下的就是計算力的事了。對我來說,國際象棋最大的計算難度在於,要在頭腦里憑空虛擬出幾步之後的盤面,我無能為力,我把這個歸結為視覺記憶能力的缺乏。馬跳一步,車移兩格,這時候它們的位置關係是日還是目?這種問題你問我,我只能在腦子裡算,但是算就難免會有疏漏。可能我只算了馬和車,而忘了算車和對方的象,那對不起……車就被象給吃了(這種事情我常有)。而有的人,我知道是可以直觀地「看到」新盤面的位置關係的。他們看過一個盤面之後,隨便考他上面子力的位置關係,他可以像在眼前有挂圖一般回答你。那麼他和我較量棋力,他可以輕輕鬆鬆地算到五步之外,我只能勉強算三步(還是局部子力的變化),別的方面相同的情況下,勝負優劣可知。
當然這不代表智力水平上的差異,其實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記憶類型,視覺記憶和語言記憶。我很明顯地偏向後者,做lumosity最怕那兩個視覺記憶的測驗……語言記憶雖然也是記憶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像我老婆可以記得我們第一次見面時我穿的什麼衣服,而我就可以記得我們說過什麼話,但是下棋用不上啊。
我喜歡下棋。看你說棋牌。我就說說我對於你對於棋的觀點的觀點。
我覺得好奇怪。
難道一個人擅長一件事情,一定是一碰到就喜歡,一下子就去做,就會很擅長,很厲害?
我覺得還有一個情況吧。一開始去接觸,喜歡但是不擅長。後來做的多了,就熟悉了。之後就比接觸的少的人厲害了。然後就有了一些成就感。之後受到這個鼓勵,繼續努力,漸漸地就真正的有一點厲害了。
有的人上手快,一上來能抓注重點,別人講什麼,他能跟上別人的思路,迅速理解,之後融會貫通。
有的人看問題的角度和別人不一樣,並且比較固執。別人講什麼,他不相信,非要自己試了才知道。於是在嘗試了很多的錯誤之後,對別人講的東西有了更深的體會。對於一些事情,自己的見解也逐漸產生,於是有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
所以,關於這個問題,我的第一個觀點就是,從你的描述上來看,你才剛剛開始下棋,至於擅長還是不擅長,我覺得還不應該那麼早下結論吧。
之後,我為什麼覺得你才剛剛開始下棋。因為,我覺得,下象棋被人四五步就將死,或者說十幾二十步就將死,一般只能說明對規則不熟悉。比如,馬走日子線吃子,剛剛開始下棋的時候不大看不出來。又比如,一開始的時候不明白重重炮的厲害,輕易被當頭炮以後,第二個炮很容易就會被架上,導致將死。這些見幾次就熟悉了。第一次遇見,難免要吃虧。
我猜,你被四五步將死的話,對手用重重炮了。所以我覺得,這才剛剛開始。
其次,我覺得,我遇到過一些人下棋很不厲害。後來,我發現,他們其實很聰明,邏輯思維也很厲害,只是下棋的時候懶得想。他們會覺得,人生嘛,何必什麼事情都那麼認真,玩而已,隨便了。所以或許你潛意識裡,也並沒有把象棋太當回事,下棋的時候,也並沒有把大部分精力投入進去仔細去想。只不過是輸了之後,有些沮喪,比較懊惱。
之後,如果說喜歡下棋的人,會有什麼樣的特點或者某方面的長處。我覺得是腦子不喜歡閑著的人吧。我們覺得有時候生活太簡單了,好無聊啊,弄點東西想想唄。
最後說說我的下棋的經歷和對我的影響吧。
幼兒園開始下中國象棋。小學一年級年級象棋比賽,比賽氣氛很輕鬆,於是就不斷給對手悔棋,結果大意了,一下子被將死了。於是想悔棋,結果對手不讓。於是就輸了。後來就只拿了第三。於是後來就不願意參加象棋比賽,但是一直覺得自己下棋很厲害。到了五年級,再去比賽,只能拿年級第三。後來跑到市裡面去比賽,拿了二等獎。後來父母覺得是不是應該讓我去一個象棋興趣班。不然自己這樣下棋,實在是太業餘。結果我自己去興趣班去了一天,就不想去了。後來大學,看網上象棋布局教學視頻,發現布局實在是太厲害了。象棋博大精深,我自己走出的那些以為很厲害的步數也是自娛自樂。於是就記了幾個布局,有時候和網上的人下。後來由於自己覺得自己對棋類有興趣,又去下四國軍棋和國際象棋。
「我善於下棋」這種半真半假的心理暗示,逐漸演變成了「我善於邏輯思維」的心理暗示,於是使得我高中的時候花了很多的精力在數學和物理上面,於是完成了我「善於理科」的心理暗示。於是決定了我選擇了數學專業,於是別人會說「啊,你學數學,或許你思維比較厲害吧」。
所以,我覺得對於我們常人而言。我們的天賦並不是驚天動地的。而是一點點的擅長加上一些機緣巧合:一點點的試探和突如其來的成就感所導致的喜歡。使我們在自己和大家的眼中真正的擁有了這個天賦並由於持續的努力,獲得了相關的能力。
用我下棋的經歷和對我的影響來表達我對作者的觀點
「但是也有的事比別人聰明,比如天生聽到音樂就可以唱出簡譜。所以也不該妄自菲薄,應該只是某一個方面很笨吧?」
的想法:可能是你對音樂的天賦是如此之高導致了你對天賦的總體標準定得也高了。所以或許你在象棋方面有那麼一點點的天賦有就不需要呵護了。大膽放棄「棋類遊戲」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到了對於你真正的天賦上。
打牌靠記憶,下棋靠打譜。
題主!我的棋牌類真的特別差!差到什麼程度呢,就是最近打牌大概是3年之前大一入學的時候和室友玩拍巴掌(這個大概不算牌類吧。。)再之前就是初中玩釣魚。。而且都輸了。。至於雙扣、鬥地主之類的根本就沒嘗試過。。麻將牌,只在小時候拿來堆過房子。。
對於棋類,我大概只有五子棋還好一些(捂臉!)
算是這輩子和棋牌沒有緣分么。。sigh
我數學不太好,尤其計算能力很差。。。百以內的加減乘除需要列豎式。。大概是這樣。。
但是!我感覺自己不算笨的人!邏輯能力也算強,推理也不錯,反正周圍的朋友都覺得我還算聰明就是了。。
我也不是沒有娛樂細胞!喜歡桌游?經常和大家玩狼人的!
所以棋牌類很差只是不太喜歡罷了,也不太能和長輩打牌。。僅此而已,而已。。
至於算數不好。。隨身帶計算器就是了。。。(捂臉)我理解的是:說明堆棧不夠大
棋牌類活動按照參與者,分單人或多人協作。
單人技能水平的提高主要依靠經驗的積累,這個過程的快慢取決於總時長及個人悟性;在有了技能水平作基礎後,臨場發揮(也就是個人判斷能力的施展過程)主導了最終結果。
多人協作除了取決於主角的技能水平、臨場發揮及個人團隊協作能力以外,還取決於其他隊友的技能水平、臨場發揮及隊友的團隊協作能力。
我覺得大多數情況下是「記憶」。
邏輯思維能力和記憶力。
打牌其實不難,熟練就好,沒看到三大姑八大姨每天下午就開始麻壇切磋,你找個清華畢業的,未必能贏他們。打牌的重點是,打牌還有很大運氣成分。
但是下棋就不一樣了,完全公平的規則,比的就是對規則的理解,和熟練運用規則的技巧。這個東西靠的就是邏輯思維能力。要有超前的預判。俗話說走一步看五步,就是這個意思。他們當時還做了一個現在看來很平常的實驗。他們請來100名大學生,給這些學生做一份難度很高的卷子。如果他們事前告訴學生們這個卷子並不會用來評估他們的能力,結果SAT成績相似的黑人學生和白人學生考的分數是差不多的;而如果斯蒂爾和阿朗森事前告訴學生們這個考試會用來做智力評估,結果則顯示黑人學生的成績出現了下降,而白人學生則沒有受到影響。甚至在考試前僅僅是讓學生們在試卷上填下自己的種族都會產生類似的效果。
為了驗證這個想法,施瑪德請來75名志願者進行一項難度很大的工作記憶測試,測試中志願者需要一邊做解方程數學題,一邊記住不停出現的單詞表。施瑪德告訴部分志願者,這個測試會對他們的記憶力進行評估,而且男性與女性天生在記憶力上存在差別。結果很明顯,那些被事先被灌輸偏見的女性在測試中記住的單詞更少,而男性則沒有出現這個情況。
引用源自:如何戰勝他人的偏見?
你這個屬於自己對自己的偏見和心理暗示。以後少些「羞憤難當」,失敗是常態,成功是偶態。
不長期訓練自己,去面對失敗,如何接近成功呢。
先從網路棋牌開始吧,別人罵了也好全身而退,明日換個房間再戰。
誒…情商低這種帽子扣上去我反對。
我下棋爛,上來就炮打馬的那種;打牌也爛,右手抓牌都抓不好恨不得攤在桌上明牌和人家翻倍的那種…
但我女!朋!友!很喜歡打牌也樂意有時候帶上我和朋友廝殺一下,雖然我屬於靠運氣贏一盤就深藏功與名讓他們忽然三缺一立馬去拉替補的那種人…但我可以在邊上給他們學扣扣歡樂鬥地主的配音讓他們樂一陣子然後又拉我回去打。
嗯…我深知人生下來就有天賦點這一說,也大概清楚自己在這方面天賦點可能沒加好,但我盡量會在這種時候把其他天賦點比較高的東西補過來不讓自己招人討厭。
誒…不行,太膨脹了。
樓主問這個問題並說「退出象棋界」其實就是在說,「我根本不care」。LZ的情商並不低,會自嘲的人情商絕對不是墊底的那種。
非專業人士從事這些活動,就圖個樂子,我雖然不喜歡也不樂意去鑽研並努力做到擅長棋牌的博弈,但我很享受dota這種一直在博弈的遊戲嘛,而且我還能超神嘛!
大概就是這個意思,樓主不要傲驕了,趕緊慫恿你妹子去打麻將吧,女生打麻將可有魅力了!天生的!
聽到音樂唱出簡譜不是很自然的事么。也許你身邊有人唱不出來,那是因為他們樂感特別差而不是你樂感特別好吧。
本來下棋下得不好倒也沒什麼,可是拿唱簡譜出來說事,讓人覺得你人生是不是真的沒有什麼比別人厲害的地方了。
我相信人類的質量基本是平均的。如果某個人什麼都好,他就會有很強的交配優勢,基因就會被大量複製成為大眾基因,經過一段時間這些基因就很普通了。如果某個人什麼都不好,那他的基因也不會流傳到現在。所以才子多早死,螻蟻得偷生。上帝還是很平均的,不會給你特別好的基因也不會給你特別差的。就算樓主天生蠢笨,但你可能身體好跑得快,遇到什麼毒蛇猛獸能存活下來啊。或者你的基因特別能生,一胎六個啊。或者你雖然能力不行但是特別能吹啊,總有辦法把你的基因傳遞下去的。如果實在傳不下去,那也是自然選擇,樓主不必過哀。玩過特別多的桌面遊戲、棋牌遊戲。感覺玩得好的人各有強項。
所謂玩得好的棋牌遊戲的人:1、對規則掌握快;2、熟知並對大量的潛規則可以熟練運用執行。
也舉升級的例子。棋牌遊戲玩得好的人(簡稱好手)學一種牌戲
- 10局左右就可以熟練上手。原因便是對規則有足夠的悟性,
- 超過二三十局之後,好手們開始慢慢熟知這種牌戲的潛規則,比如調王,比如填分,比如記牌,比如摳底。
- 隨後,一旦超過50局,好手們就開始運用各自的技巧和能力去執行這些潛規則。比如記牌這個方面各自有各自的方法,一旦記住的牌面,通過一定的邏輯推理知道了更多的潛規則。比如隊友一門花色已斷掉的時候,可以放該花色的單牌來讓隊友接手。
- 最後,好手們在把不同的潛規則聚合起來,歸納形成一套玩這種牌戲的自有的思考方式和價值標準,再不斷改進完善貫徹。最終保證合理範圍之內的高勝率。
樓主說的玩得特別差,聽意思肯定是在2、3環節上出問題。可以說明的,概括來講就是:
- 對潛規則不能很快的領悟,分析總結能力比較弱
- 對潛規則的執行運用不夠,執行力弱
多說一句,以上分析這些原因不一定是主要原因,可能的最重要原因是:玩得少了!!!
個人認為苯不是主要問題 更多的是是缺少經驗以及懶于思考
棋牌類遊戲是博弈性質的 我們要通過當前狀況和對手的行為來推測對手的目的以及接下來形勢可能的走向來指導自己進一步的行為 而這就需要豐富的經驗(一些棋牌遊戲都有特別的口訣)和清晰理性的思考 我覺得如果能做到這樣 只要對手不是對某個遊戲有特別深入的研究的話 你輸的概率應該不會太大吧
當然有兩點還是不得不說的:1、如果一個人真的很笨,笨到無法作出一些簡單的分析(比如說打麻將場上已經出了三張紅中,你還在單調紅中聽牌),或是無法從之前的局中積累經驗,那輸了也很正常了。
2、牌類遊戲還是有很大的運氣成分的,一直不走運自然也會輸很慘,但這也是這類遊戲能夠經久不衰的關鍵之一
下棋和打牌的區別挺大的。
下棋是信息完備的遊戲,規則和信息都是明確的;打牌只是規則明確,但是總會有未知的信息(別人手裡的牌),所以兩者學起來發力的方向不一樣。
下棋想下好需要一直追問他想幹什麼。拿象棋舉例,象棋的目的是殺王(跟國際象棋一樣,不同於圍棋),所有著法的目的都是在自己的王安全的情況下殺死對方的王。如果你五步被將死了,可能是第五步漏算造成的突然死亡(比如悶宮沒看著),也可能是第一步開始對方就醞釀一套組合拳,到第五步的時候無奈被擊倒。不管哪種情況,你當局沒看見回頭要總結一下,看看是哪裡出了問題,哪裡沒猜出對方的意圖導致的失敗。慢慢自然有提高。
打牌則需要不停的猜外面的信息。有些信息是明顯的,比如三個人打娘娘(一副牌),一開始你上家出了個4,你手裡有一個4,你就合理推斷出你下家有兩個4。有些信息是需要邏輯推斷的,還需要記牌,比如三個人打娘娘,你一開始出個J,你下家出A,爾後你出個Q,你下家出K,你就可以判斷他起始有兩個K,掰的,不然不會一開始出A不出K(當然也可能戰略性考慮先出A,但是我指的就是普遍的情況)。還有些信息需要通過打牌的過程,追問他想幹什麼,進而判斷他手裡的持牌,這個我水平有限,一時沒有好的例子,意會一下吧:)。
你的問題是不願意花時間去玩好,跟笨不笨沒關係棋牌玩得不好分兩種,一種不動腦,一種動太多腦
因為你重點表達的是「羞憤難當」,而退出「象棋界」,甚至還跑到知乎上詢問,說明你把這件事看成了你的一部分,默認「如果棋牌差了,說明你的某一部分很差勁」。
而那些某些方面好的人,初學的時候想都不會想這些東西。
說明你自尊心強,情商低。
歸根到底是對於棋牌的認識不同。
棋牌不是 「玩」,是競技。現實中的牌局玩得少,但從小到大很少輸,畢業後一直從事棋牌遊戲程序開發,研究各類棋牌演算法、捕魚遊戲數據分析。談談我的想法:
棋牌遊戲說到底是演算法的較量,如果你在網路上玩棋牌遊戲,碰到人機對壘的可能性比較大,機器的演算法如果在後台已被設置成高智能性,你跟它對打是很傷神的,輸幾把也說明不了什麼。因為程序上的走一步,產生的幾十步走法的概率矩陣早已是計算機程序人員寫進去了的,人腦臨場應戰勝的概算要小。
人與人之間的棋牌對弈,演算法之間的較量反而不是重點,而是布局。因為人性中的貪婪與冒險、喜歡刺激等就是值得玩味的棋牌技法,牌局中的心智博弈來源於每個人的性格特點,智商所佔的比例並不絕對。但多玩幾把,多揣摩路徑去向,贏牌很容易的,我自己做棋牌遊戲開發,熟悉了各種數據規律後,閑暇之餘也會玩上一會娛樂下,輸得很少,因為內在的運算一清二楚,透視式的在玩,就不覺得多難。
春姐發問阿果斷要答。
@estray 其實說的夠好了。棋牌不是一回事。不過話說其共性呢,就是入門要花的時間比你想像的要長。不是你笨或者缺天分,
而是你有更多值得你花時間的事情。
任何一個說自己幾乎沒怎麼打牌就打得很好的都是耍流氓。
打牌打得好的,都是從小耳濡目染,家庭環境除了打牌搓麻就是看電視兩個娛樂的家庭。人家各個是世家阿你學了幾次能比?比如我,說真的我從小打牌只有每年春節三四天父母會陪著打,一年到頭從沒任何打牌機會。上大學差距已經太大沒人帶我玩了。
下棋下到入門,其實也是功夫而不是天分。我下棋之前挺臭的,然後去年苦練一年天天在網上下,在手機和電腦下,看棋譜一步步分解棋譜,終於今年能下贏幾個人了。。。。。。當然還是臭,因為花的時間還是太少。
其實就是不願意在這上面花時間
推薦閱讀:
※三個人玩的賭博遊戲,各自博弈,無法相互配合,有這樣的賭博遊戲嗎?
TAG:棋牌遊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