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家庭暴力時,作為受暴者,能做什麼保護自己?作為孩子,又能做些什麼?


謝邀
拜劉柯女爵所賜,最近家庭暴力類問題全找到我了。
我的回答很簡單,如果是成年人,收集證據,尋找律師,尋求居委會或婦聯的協助,找到警察,提起訴訟這一套。我已經不知道說過多少遍這個方法了,不提起離婚訴訟也可以讓公安部門責其寫保證書,以後都是有利證據。再有就是根據我之前的回答,對家庭暴力的施暴者進行心理治療或者帶其去心理醫生處治療。
總之如果真的想解決,很好解決,就看你想不想了。
如果受暴者是孩子,請恕在下無能,沒辦法解決,只能挨著。
我曾經也是家庭暴力的嚴重受害者。我媽幾乎沒有任何非暴力解決問題的方法,曾經扇巴掌扇得我兩天上不了課,之後臉也腫了一星期,每天下課我都跑到外面陰暗處站著怕有人和我搭話。或者把我胳膊上撓出6條半米長的血痕,直到血淌了一褲子我才發現。 有時候她就是想打你了,下班黑著臉,我去問她你怎麼不高興啊。她當時就給我一巴掌,以後知道別人不高興別問。之後黑著臉回來不問她,她就說,看我不高興就不知道安慰安慰我!然後給我腦袋來一拳。或者是我把手套放帽子里戴在腦袋上,被她和她同事看見了她覺得丟臉,於是就給我眼睛來了一拳。 諸如此類,根本毫無還手之力。
不僅無還手之力,就連能其他力量也不敢介入。上面我臉腫和胳膊受傷分別是在小學和中學,我一進班班主任就看見了,他連問都不問一句。初中的時候,老師倒是問了,但是都是一聽被我媽打得就直接閉口不問了,只有一個跟我關係特別好的語文老師說你真可憐,以後少惹點你媽。
拜託,有時她想打我根本不需要理由的好不好。

這次南京虐童這事一爆出來,我就知道這事會不了了之。我不知道爆料者是誰,我想應該是孩子所在學校的老師,跟我之前那些老師比已經很不錯了,這件事交給公權力後,老師的使命就已經結束了。但是致人輕傷,並且是未成年人,在對未成年人其他傷害行為供認不諱的情況下,起碼也要拘留7天吧。於是呢?寫了一個道歉書就算沒事了,其他監視措施呢?限制自由的措施呢?
說到底,檢方太了解那些在網上罵養母的網民了。那些人不過是喊喊,看見不順眼的事啐口唾沫,然後就尋找下一個關注點罷了。虐童這事對於那些網友來說就是個娛樂項目,跟看某個明星出軌沒有任何區別。他們並不是真的反對虐童,只是單純地娛樂罷了。以後他們該打孩子打孩子,該打老婆打老婆,打的時候呢,也不想有人參與進自己的"家事"中,檢方也正是看清了這群沒有立場的傢伙才給了這樣一個判決。事實證明這事也迅速地被淹沒掉了,大家的關注點也都紛紛轉移,再也沒人關注那個孩子的死活。

針對兒童的家庭暴力是一個社會問題,根本不是什麼心理問題家庭問題,所以如果真的想解決必須是整個社會來解決而不是靠一個個的個案來解決。

在我看來,解決兒童承受家庭暴力需要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1.提高全民教育程度。在懶得用理性解決問題時,暴力就成了最好的方法,這是全人類的天性。我媽媽受教育程度較低,我爸爸受教育程度較高,我爸爸打我就比較少。雖然也有用棍子打我把棍子打折了情況,但是比起天天要挨我媽的打已經好太多了。我個人也算受教育程度比較不錯的,而且愛看書,深知暴力不能解決任何人與人之間的問題。雖然有時候真的想打人,稍微一沒忍住手就打出去了,但是我還是會時刻告訴自己要用理性解決問題,你可以說我慫,不敢打人,但是我確確實實完美地解決了許多問題。

2.提高心理健康的地位。外國人經常覺得自己心理不健康,就去看心理醫生,並且這是再正常再正常不過的事,正常到我認識的那幾個友善的外國人都會去看心理醫生,在那邊看心理醫生就像看感冒一樣正常。但是在中國一說某人去看心理醫生了就會覺得這人一定是精神疾病患者。正是因為這種天大的誤解存在導致中國心理不健康的人極多。就像南京虐童案中的養父母,儘管受到過高等教育,但是心理極度變態,如果她養成每個月去看心理醫生的習慣,我保證這件事絕對不會發生。出於這種原因我也不能倖免,我也因為周圍的眼光不敢去看心理醫生。所以當我需要宣洩暴力的時候我會去看門狗刺客信條GTA5裡面殺殺人,撞撞車,每次玩完這幾個遊戲我都感覺真tm舒服。需要傾訴的時候我有朋友,還認識許多和尚道士,去和他們聊聊天也會覺得好很多。

3.公權不入家門的觀念根深蒂固。近些年雖然有所改善,但是孩童的權益還是無法被公權力所保障。一旦你想幫助這個孩子,你把他救出來,誰來照顧這個孩子,你把他放回去還是要挨打,根本就是個超級難題。

所以家庭暴力受害者如果是成年人那麼很好解決,如果是孩子,只能默默忍受,因為血淋淋的事實已經向我們證明,就算一個孩子受到暴力這事上了各大新聞網站頭條,輿論一邊倒,孩子的權益還是無法得到任何的保障。因為歸根到底,對孩子使用家庭暴力是這個社會的主流意見。
甚至有人為此洗地,稱之棍棒地下出孝子。
無論你們怎麼看,對於這種人,我只有一句話:

操你媽

以上


第一次被打是從幼兒園開始,直到初二那年因為一件事發生戛然而止,各種原因各種方式,打斷的皮帶,打彎的火鉗,打斷的衣架,如果年幼的我是現在的性格,我大概會因為弒父而進監管所吧,至今提起家庭心情都很複雜,因為內心的敏感和渴望,直到現在我仍然可以通過聽腳步聲、鑰匙撞擊聲、咳嗽聲分辨出是不是父親回家了。
大學四年通話時間與家裡加起來不超過四個小時,不念家,到現在20多歲,母親的記憶中已經完全沒有我被打過的痕迹,父親在酒桌上對自己的教育方式沾沾自喜,可讓我難受的是他們不是不愛我,我從不缺食少衣,也不缺錢,在物質和學習上,他們儘力的滿足著我,我卻只能做到努力賺錢,以給他們更好的生活保障,並按照法律、道德義務贍養和探望,。
十幾年的抗爭和對這個世界了解的越多,感受過什麼是溫柔,我越是深深的感受著來自家庭的心理痛苦,當父母第一次打架,你會害怕、會哭泣,第二次打架你會試圖去保護,在瑟瑟發抖的時候拉住姐姐的手,第三次打架你在痛恨,痛恨自己,你的渺小、你的無力,你的存在......
也有人會問,不是有個姐姐嗎?我只能說小說里永遠是美好的,但事實是我們從來沒有彼此依靠過。這又是另一個狗血的故事,與家暴無關。
直到我慢慢長大,父母之間依舊充滿了暴力,冷的熱的,面對他們的無聲爭吵和歇斯底里的撕扯,高中的我已經可以冷漠的觀賞,淡定的收拾殘局,打掃狼藉,然後背著書包去上學,在我看來這個家從來都沒有合起來過。
校園暴力也碰巧不巧的經歷過,不過終是我戰勝了自己,也戰勝了他們,但是在15、6歲的時候這種經歷並沒有小說里寫的那麼美好,我沒有變成保護者,也沒有為那些和我有同樣經歷的孩子站出來,現在想起,真的很抱歉,因為我的軟弱和無知。 我變成了自己最討厭的孩子,性格暴躁、出手打人、逃課、說謊、作弊。還好成績不是那麼差,還好那個時候我開始沉迷於讀書,不是課本,《紅與黑》、《簡愛》、《基督山伯爵》、《三個火槍手》、《茶花女》、《羊脂球》.....一開始是為了逃避現實,不願和那些夥伴廝混,,後來卻誤打誤撞在自己心中留下一片沃土,開出了有色彩的花,還因為讀名著(僅限)是被父母允許的活動,後來喜歡上了文字,高中進入學校報社做了抒情版版主,也因為喜歡高考語文考出了144的高分,無視我的數學。
大學的我並沒有學文學,湊巧學了經濟,但是因為這樣的經歷我花了大量的時間來關注這些問題,斥責過為什麼我的父母明明在他們幼時也經歷過這些,也痛恨過他們父母的不正視和冷漠,也渴望溫柔和親情,本應該是最應該感同身受的人,卻變成了暴力的延續者,同時也對婚姻和家庭產生了懷疑和不信任,在最渴望親情的那些時間我一直在持續的分手和戀愛,我換燈片一樣的換男朋友,覺得心裡漏風不是方式不對,而是人不對,直到後面才明白,除非有小叮噹的時空機器,這個空白大概永遠也填不滿。
很感謝那些給過我溫暖的人和事,最感謝我自己,我沒有學會抽煙、酗酒、吸毒,也沒有放任自己跌落到底,我沒有放棄過自己,我努力告訴自己世界是美好的,我不能有的我至少可以讓別人感受到,沒有感受過溫柔的人表達方式怎麼可能是溫柔的,我深受其害,卻能拉住別人,現在的我看擁抱的照片會哭,看離別電影會哭,看溫柔的文章會哭,會哭真好,因為我也在慢慢變得溫柔,期待著久別的人能重逢,期待著相愛的人能相守,期待著死去的人不被遺忘。用我心裡的刷子,一點點洗刷著這個無數人抨擊的骯髒世界,星空亮嗎?一點一滴匯聚起來,也能溫暖神明。
我從不盲目的相信人性,也沒有白蓮花般的大愛,我有自己所認定的底限。
現在的我內心無比強大、堅毅。
因為我的心是溫柔的,
你聽聽看世界也很溫柔。


作為孩子,能做的不光是挨揍。
報警是個好選擇。
報警的時候呢,一定要打110,別打本地派出所的電話。別說被打了,你要說打你的那個人是想殺你,為了生二胎或者是打了針之後表現的很反常,反正就是往有犯罪傾向這方面說,說的越嚴重越好。
家暴的人,進去呆的越久社會越安穩。


報警沒用,爸爸曾經當著警察的面打媽媽打外婆巴掌,警察最後也只是勸和。作為小孩,十幾年爸爸家暴媽媽經歷,在家暴發生的時候從嚇的躲在角落裡到撲上去用身體去擋,這大概是我唯一的成長。呵呵。真奇怪。那時完全不知道有婦聯這種機構,整個是絕望的。完全沒辦法只能熬。唯一的希望是出去讀大學,離開這個家。不過爸爸媽媽在我高考結束就離婚了。


推薦閱讀:

樓上夫妻家暴,這是第二次了,聽聲音好恐怖,女的覺得好痛,我想報警,但是怕那個男的是壞蛋被報復。?
反抗家暴殺夫的女性的一般會被判什麼罪名?處罰是否過於嚴厲?
當女性遭遇家庭暴力時,作為本人和旁觀者可以做些什麼?

TAG:自我保護 | 家庭暴力 |